植物学基础
植物基础必学知识点

植物基础必学知识点1. 植物结构和组织: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和养分,茎负责支持和传输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2. 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水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素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用于能量的储存和植物生长。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的体节、球茎、根状茎、根或叶片等部位形成新的植株。
5. 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6. 植物的重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植物也是食物链的起源,提供了人类和其他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氧气。
7. 重要的植物种类: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植物种类,其中一些是对人类和环境非常重要的。
例如,谷物类植物如小麦、稻米和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草原植物如草和竹子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
8. 植物保护: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许多植物面临着威胁。
植物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
这包括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合理的农业和林业生产方式,以及禁止非法采集植物等行为。
《植物学基础》课件

植物的分类与命名
1
植物命名规则
2
解释植物命名的规则和系统,包括拉 丁学名和国际植物命名码。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形态特 征、遗传相关性和进化关系。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
探索植物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和花,以及 它们的形态特征。
植物器官的功能介绍
了解植物器官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吸水与营养 吸收、传粉和繁殖。
植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植物的经济价值
了解植物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如食品、药物、纤维和能源。
植物的环境保护
探讨植物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植物基础》PPT课件
欢迎来到《植物学基础》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植物世界的奇妙之处, 了解植物的分类、结构、功能、生长与发育、生态角色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
导论
课程概述
介绍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基础的兴趣。
为什么学习植物学基础
探索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与植物相关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1 植物幼苗期的生长
探讨植物在幼苗期的生长过程,包括根系和茎的发育以及叶片的展开。
2 植物的生殖方式
了解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与应用。
植物的生态角色
1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
探索植物对气候、水循环和土壤质量 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研究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食物 和栖息地方面的重要作用。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植物学基础知识

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细胞和组织1. 所有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形态结构、功能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 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均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外层。
(2)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位于细胞的内层。
原生质是体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1)有丝分裂;(2)无丝分裂;(3)减数分裂。
4.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第二节植物的器官1. 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根的功能:(1)吸收(主要功能),即从土壤中吸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2)固着,将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3)合成、分泌、贮藏物质,根能合成多种氨基酸、植物碱、植物激素,分泌有机酸,贮藏营养物质;(4)营养繁殖等。
3. 根的分类:按照根发生位置的不同划分:(1)主根(由胚根直接萌发);(2)侧根(主根上的各级分级);(3)不定根(生长位置不固定)。
4. 根系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
(1)直根系:主根粗壮发达,侧根的长短明显次于主要的根系(如,大豆、黄麻等双子叶植物及用种子繁殖的果树)。
(2)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早期生长停止,主要由不定根及其分枝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用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长成的植株)。
5. 根发生形态变化的类型:(1)贮藏根(如萝卜、甜菜等的肉质直根和红薯、木薯的块根);(2)气生根(分为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
支持根:如玉米、榕树的一些不定根;攀援根:如常春藤、凌霄花茎上的不定根;呼吸根:如红树、水松等向上植物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的根);(3)寄生根(菟丝子、桑寄生等不定根发育为吸器,侵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分)。
植物学基础

植物学基础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研究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形态学,结构学,分类学,分布学,生长发育,进化,繁殖,生态,利用等。
其发展经历了生物学,植物学和木本植物学三个时期。
本文将主要从植物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类别和体系、学科发展史、植物的结构及功能、植物的繁殖及应用等方面,对植物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首先,植物学的基本概念是指植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形态学,结构学,分类学,分布学,生长发育,进化,繁殖,生态,利用等的科学研究。
它是一门基础科学,包括细胞学,生理学,生态学,发育学,进化学,遗传学,植物化学,病理学,植物系统学,植物生产等许多学科。
其次,植物类别与体系是指植物学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组织,生殖方式和系统发育,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形成一套系统分类。
植物王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物种,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海绵植物,非维管植物和触发植物等多种植物类别。
再次,植物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开创了自然史研究,米诺斯在其书中《古代植物》中提出了植物的分类和形态学研究,构成了早期植物学的基础。
随后的几个世纪,由几位欧洲学者开展了植物学的许多研究,包括探究形态学结构、植物的细胞学研究等。
此外,植物的结构及功能是指植物的结构具有特定的功能,可以进行生长及发育,繁殖和机械维持,光合作用和抗性等。
植物的结构基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不同的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功能,例如根系主要用于给株茎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主要用于光合作用,花结实果实等等。
最后,植物的繁殖主要有自然繁殖,人工繁殖和遗传育种等。
自然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自然因素,如风、雨、昆虫等,自然产生的繁殖活动。
人工繁殖指的是人们通过播种,嫁接,遗传培育,种植,育种创造新品种等方法,使植物繁殖更快,更高效。
遗传育种技术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组成而达到所需品种的方法。
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探究其基本概念、类别体系、发展史、结构及功能、繁殖及应用等,对理解植物的特性及其运行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1.植物起源植物起源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点。
植物在地球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5亿年前的古代海洋生物。
最早的植物是藻类生物,它们是陆地植物的祖先。
陆地植物的起源是从古代绿藻开始的。
陆地植物的进化是植物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植物起源时间和形式各异,这是植物地理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
2.植物结构植物结构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物结构主要包括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主要有器官、组织和细胞三个层次。
植物的器官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植物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细胞间的连接结构、细胞器结构等。
而细胞才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功能及其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是植物学的重要内容。
3.植物分类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植物分类主要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分类的级别和分类系统的建立。
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生理特性、地理分布和遗传关系等方面,以确定植物的分类归属。
分类的级别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等。
分类系统的建立涉及到植物分类学的各个层次,要准确划分和分类植物界的种类,而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和严谨的。
因此,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4.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积、重量和体积增加的过程。
植物的生殖是植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植物的发育是指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气候和内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涉及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代谢代谢、生殖发育等方面。
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5.植物生殖植物的生殖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植物的生殖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主要是指通过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然后形成新个体。
高考生物植物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生物植物学基础知识清单高考生物考试中,植物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和备考,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植物学基础知识清单。
1. 植物的分类- 按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分为两大类。
- 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 被子植物根据种子叶的数量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 植物体的组成- 植物体由根、茎和叶组成。
- 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 茎起支撑植物体和运输物质的作用。
- 叶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体的主要器官。
3.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光合色素和叶绿体。
- 光合作用的公式为: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4. 植物的生殖-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
- 无性生殖包括母体的分蘖、植物器官的变态和孢子的萌发等方式。
5. 植物的生长调节- 植物的生长调节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调节。
- 内源性调节是指植物自身合成激素来调节生长。
- 外源性调节是指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6.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适应了各种生存方式。
- 植物的适应方式包括气孔调节、根的吸收和茎叶的调节等。
- 植物通过适应环境来提高生存的竞争能力。
7. 植物的疾病与防治- 植物的疾病主要由病菌、有害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引起。
- 植物的疾病防治包括预防、消灭病源和治疗患病植物等方式。
8.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植物对人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 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材和建材等。
- 人类需要保护植物资源,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通过整理以上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复习和记忆相关知识,更好地应对高考生物考试。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还需结合教材、习题和真题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理解,培养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祝愿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植物学基础知识

❖ 3、呼吸根:
落羽杉
❖ 4、寄生根:有些寄生植物如槲寄生、 菟丝子等植物,它们的叶片退化,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借助茎上形成的不 定根,常称胃吸器,伸入寄主体内吸收 水分和营养物质。
槲寄生(寄生于麻栎属、苹果 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 )
菟丝子
❖ 5、附生根:附贴在木本植物的树皮上,并从树皮缝隙内 吸收蓄存的水分,这种根的外表形成根被,由多层厚壁死 细胞组成,可以贮存雨水、露水供内部组织用,干旱时根 被失水而为空气所充满。附生根内部的细胞往往含有叶绿 素,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在热带森林中,像兰科、天南星 科植物生有附生根。 兜兰
❖ 创伤等刺激可打破休眠状态使休眠芽变为活动芽。
常见树种芽的形态
第四节 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部分
1.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 2.叶柄:输导和支持作用。 3.托叶:保护幼叶和进行
光合作用 。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 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一 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完全叶
木芙蓉 (三角形的托叶)
5、唇形花冠:花冠稍呈 二唇形,上面2裂片合生 为上唇, 下面3裂片为下 唇,如唇形科的花;
6、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 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
7、蝶形: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 中 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蔓 花生、刺桐;
❖ 由叶或叶的部分(如托叶)变成刺状,称为叶刺。 叶刺腋(即叶腋)中有芽,以后发展成短枝,枝 上具正常的叶。如小檗长枝上的叶变成刺,刺槐 的托叶变成刺。
皂角
❖ 2、刺状茎:
叶子花
❖ 3、茎卷须:
❖ 由叶腋内长出的枝条变态形成须状物,能卷 缠它物而攀缘生长。如南瓜、葡萄。
植物学基础

植物学基础引言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学科,涉及植物的分类、解剖、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
植物学对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种类、生命周期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植物的分类、解剖结构、生命周期和适应性。
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是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
植物的分类基于其形态特征、生命周期、生殖方式和遗传特征等。
目前,植物被分为若干门、纲、目、科、属和种等不同的类群。
植物被分为若干门,包括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等。
被子植物门是最大的门,包括绝大部分的植物种类。
被子植物门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多个纲,如松柏纲、菊花纲等。
在分类的过程中,植物的形态特征是最常用的分类依据。
例如,植物的根、茎和叶的形态特征可以用来划分不同的类群。
此外,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植物的解剖结构植物的解剖结构指的是植物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结构。
植物的解剖结构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研究。
植物的解剖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根是植物的结构基础,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并支持植物的生长。
根的解剖结构包括根的外皮、根髓层、根木质部和根顶等。
根的外皮用于保护根的内部组织,根髓层主要储存植物的养分,根木质部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导管功能,根顶则是根的生长点。
茎是植物的主体部分,用于支撑叶和花。
茎的解剖结构包括茎的皮层、茎髓层、茎筋骨和茎骨节等。
茎的皮层用于保护茎的内部组织,茎髓层主要储存植物的养分,茎筋骨提供了茎的支撑结构,茎骨节则是茎的生长点。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用于吸取阳光和吸收二氧化碳。
叶的解剖结构包括叶的上表皮、叶的下表皮、叶肉和叶脉等。
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用于保护叶的内部组织,叶肉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是输送养分和水分的通道。
花是植物进行生殖的器官,用于异花授粉和种子的产生。
花的解剖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
花萼用于保护花的内部器官,花瓣吸引传粉媒介,雄蕊产生花粉,雌蕊负责受精和产生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基础一细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均由细胞构成,根据细胞内核结构分化程度的不同,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型。
化石研究表明,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就已出现了原核细胞,大约在12~14亿年前才出现真核细胞细胞的形状和大小随生物的种类而不同,即使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也不相同。
单独存在的游离细胞常呈球形或近似球形,但由于细胞表面张力或原生质粘度及其不均匀性,细胞的外形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构成组织的细胞受相邻细胞之间机械力和方向性的制约,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一般说来,细胞形态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种类的细胞大小悬殊,细菌细胞一般直径为0.5~1.5微米,长1~5微米,种子植物的幼嫩细胞直径约为5~25微米,成熟细胞直径均为15~65微米。
高等动物的组织细胞通常比植物细胞小,但卵细胞一般都较大,有的神经细胞的突起可长达1米以上。
最小的细胞为支原体细胞,直径只有0.1微米。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差别很大。
人出生时约有百万亿个细胞;成人约有10×16即1600万亿个细胞,近百种类型。
尽管生物细胞类型多样,却具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
细胞核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细胞质中未分化的半透明胶态溶液称为基质;具有特殊功能的各种微细结构称为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微管、微丝,以及鞭毛和纤毛等;细胞质内常含有许多代谢产物形成的颗粒,如淀粉粒、糊粉粒、脂肪滴、糖原粒等,统称后成质。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一些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如物质代谢、能量转换、运动、发育、繁殖和遗传等,都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来实现的二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质膜外围,由细胞分泌物形成的一层厚而复杂的结构,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为3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新生细胞的细胞壁极薄,只有中层,主要成分为果胶酸钙和果胶酸镁。
随着细胞的生长,在中层与原生质体之间,由原生质合成通过质膜分泌出来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物质,形成一薄层初生壁,纤维素分子是由许多纤维素纤维丝组成的,纤维素分子之间有些<U>纤维丝通过半乳糖醛酸-鼠李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和木葡聚糖形成的桥键</U>,彼此结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弹性的网状结构,使初生壁不会限制细胞的继续生长。
在细胞继续生长过程中,细胞继续分泌,最终在成熟细胞初生壁内侧又沉积一层较厚的纤维素结构,即次生壁。
次生壁纤维素的纤维丝合并成粗线状,并在壁内作螺旋状环绕,故次生壁坚韧而无伸缩性,起着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U>植物表皮细胞外侧面的细胞壁外,还有成层的角质层和蜡质,所以它不同于肉类细胞。
肉块不可以站立,而植物干可以站立。
</U>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因其他物质的积累而变质,如稻麦茎细胞的细胞壁内含硅酸盐,能抗倒伏。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是由单糖、氨基糖、氨基酸和脂质构成的,具有保护作用。
有的细菌的细胞壁外还分泌形成多糖荚膜。
各种细菌的细胞壁或荚膜有特异性,能引起免疫反应三细胞膜细胞原生质体外表面极薄的一层膜结构,亦称为原生质膜或质膜。
质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多糖和微量的核酸。
脂类主要是磷脂,还有糖脂和类固醇等,蛋白质的种类多样。
经氧化锇等固定的质膜切片,在电镜下观察为3层结构,其厚度平均为7.5毫微米。
一般认为,质膜的中层为磷脂双分子层;内侧和外侧是磷脂亲水部分与蛋白质的结合层;某些蛋白分子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质膜是细胞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界膜,对细胞内原生质起着保护作用。
质膜对物质的通透有高度选择性,控制着细胞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U>质膜外表面常含有抗原功能的糖蛋白,使细胞具有特异性并能够互相识别,质膜上的特殊受体分子能够接受外界信息,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和功能的改变,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U>质膜及其各种特化结构,如动物细胞的桥粒和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等,使细胞之间联结起来,从而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聚合或对细胞间的物质交换起重要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四细胞分化由一个细胞分裂而产生的许多细胞,在其继续生长的过程中,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专一化,使细胞产生稳定的新特征的过程。
高等生物一般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经多次细胞分裂与分化,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和专一功能的细胞。
例如,植物体中的木纤维、韧皮纤维等。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不同组织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虽然不相同,但都是由同一个细胞,经过分裂与分化而来。
已分化的细胞,其基因组并未改变,并无遗传信息的增减,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一般认为,细胞分化是细胞中遗传信息有选择地表达的结果五分生组织植物体上能连续或周期性的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
由这种组织产生的新细胞,经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而其本身始终保持着分裂能力。
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在形态上比较典型的是细胞较小,等径的多面体,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地较大,细胞质较稠密,有少量小的液泡。
根据分生组织在植物体内的位置,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如根、茎的顶端)。
侧生分生组织(如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和居间分生组织(如单子叶植物茎的节间和叶的基部)。
就起源而言,又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位于胚芽、胚根的顶端。
在种子萌发后,胚长成幼苗,继而长成植株,全凭原分生组织的活动,直接或间接由它衍生的细胞形成。
成长的植株受到创伤,或植物的局部器官、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已分化的活细胞被诱导,可能通过回复变化形成分生组织,并由它进一步形成愈伤组织、器官,甚至于形成植株.六保护组织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它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成,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外界风雨和病虫侵害的作用。
根据其来源和形态的不同,又分为初生保护组织(如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如木栓层)。
植物地上部分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较厚且角质化,形成角质层,但能使光线透过,达到下面的组织。
有的表皮角质层外面还覆盖着蜡质,如甘蔗、高粱的茎秆外表有“白霜”状的蜡被,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表皮上有气孔的分化,沟通体内外的气体交换。
木本植物茎的表皮,通常只生存几周或几个月,以后就脱落了。
此时,表皮下已形成木栓层,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
木栓层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栓质化,成熟后死亡,细胞腔内充满空气,没有细胞间隙,水和气体都不能透过七、营养组织亦称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的一种组织。
其细胞具有生活的原生质,细胞壁一般较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很少特化,而在发育上可塑性较大。
这种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部分,其他各种组织或被埋藏在这种组织中,或包被在它外面,它们是植物进行吸收、同化、呼吸、贮藏等生命活动的基地。
根据不同的营养作用,它们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同化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具叶绿体,如叶肉)、贮藏组织(细胞内贮藏丰富营养物质的薄壁组织,如果实、种子内)、通气组织(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常具有这种组织,它们的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大的气腔或贯通为气道)、贮水组织(耐旱多浆的仙人掌类植物普遍存在,这种组织的细胞壁薄,有很大的液泡,里面充满水分,而栅栏组织</U>是指位于叶肉内靠近上表皮的同化组织,由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海绵组织是位于叶肉内靠近下表皮的同化组织,由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八、薄壁组织一群活的、初生壁较薄的细胞(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
形状一般为直径近乎相等的多面体。
薄壁组织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细胞间多具发达的细胞间隙。
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它们可以再生,使植物的创伤愈合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
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分离的薄壁组织细胞团,甚至单个细胞,经培养能长成一棵完整的植株,因而在发育上它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薄壁组织占植物体的大部分,如根、茎的皮层和髓部,叶肉和花的各部分,以及许多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乳等。
薄壁组织具有同化、贮藏、通气和吸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1)基本薄壁组织。
多位于根、茎等器官的内部,如皮层、髓等,细胞无色,横切面呈圆球形或多角形,几乎等径。
胞内具生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是营养性的生活细胞,在植物体中起填充作用(2)同化薄壁组织。
多存在于植物体表易受光的部位。
其特点是细胞内含叶绿体。
在叶肉、幼茎的皮层、果实的外部常见,可进行光合作用.(3)贮藏薄壁组织。
主要分布在根、茎、种子、果实等器官中,细胞中含许多特殊的后含物,如淀粉粒、蛋白质颗粒、拟晶体、脂肪球、油滴等。
(4) 主要功能贮藏水分。
它的细胞具有一个富含水分或粘性汁液的大液泡,因而使细胞质、细胞核呈一薄层紧贴细胞壁。
许多旱生肉质植物,如仙人掌、龙舌兰等都这种组织。
(5)通气薄壁组织。
该组织的细胞间隙发达,以保证空气流通。
叶肉中的海绵组织和水生植物的根、茎的皮层内通气薄壁组织最为典型,尤以水生植物最发达,在体内可形成一个通气系统。
这是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可使体内贮存生活所需的气体,增强浮力和支持力。
(6)吸收薄壁组织。
具有吸收和传导植物体内各种溶液的作用,如根尖附近的薄壁组织及根毛,都有强烈的吸收传导作用。
器官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植物体内有维持个体生存的营养器官,如根(有固着、吸收、输导、贮藏的功能)、茎(有输导、支持、贮藏、繁殖的功能)、叶(有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的功能)。
还有繁衍后代、维持种族生存的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生殖器官植物进行生殖过程,繁殖个体的多细胞结构的通称。
主要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如被子植物花里的雄蕊和雌蕊。
一般把与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有关的器官,都称为生殖器官。
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就是生殖器官。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配子体上的颈卵器、精子器等,亦有生殖器官之称。
九营养器官维持植物个体生存的器官。
它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器官,与植物进行吸收、同化、运输、贮藏等有关营养的生理活动有关。
例如,根、茎、叶都是营养器官。
根除能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外,还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有输导功能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茎有输导、支持、繁殖、贮藏的功能。
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功能。
导管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
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细胞所组成,其细胞端壁由穿孔相互衔接,其中每一细胞称为一个导管分子或导管节。
导管分子在发育初期是生活的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死亡。
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木质化并具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等不同形式的次生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