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公园景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景观湖区
全园重心所在, 围绕蜿蜒曲折的 水面设计了以董 永、七仙女为主 题的董永祠、瑶 池仙境、升仙台、 天梭亭、鸳鸯楼、 和饭山等景点。 弯弯曲曲的湖岸 环绕成一条美丽 的弧线,沿着岸边 小道漫步前行可 领略秀丽的湖光 景色。起伏的地 势与弯曲的湖岸, 组合成丰富的序 列层次, 蕴含园 林步移景异的意 味。
鸳鸯楼
鸳鸯楼是一组建 筑在池水边的楼榭 建筑群,小巧玲珑, 有曲桥与岸上相通。 傍水楼台上有一对 紧依的双亭,象征 董永七姐,相互依 偎相亲相爱;另有 一亭,沿廊伸入池 中,象征他们爱子 在池里戏水。
女塑像均安置在一座四面环水的仙姑岛上,使游人能清楚 地看到她们娇美的体姿,但又因为有一池相隔,却是可望 而不可及。这一场景与农村民间姑娘出嫁前的情景是多么 相似啊!看到这些,谁会不感到亲切、真实、动情呢?这 一组七女的塑像和其周围环境的安排,把天上人间融为一 体,是颇费匠心的。
孝感董永公园 景观分析
——101855121戚欣悦
目录

公园简介 区位分析 功能分区 各分区介绍 绿化景观 道路铺地 空间层次 景观布局 孝文化解读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表达孝文化的手段 结语
简介
董永公园于 1984年建成,占地 5 公顷,是国家 3A级旅游景区,距武汉市 60 km。公园是以汉代孝子董永卖身葬 父, 行孝感天,七仙女下凡相配结成百 日姻缘的传说为主体,集孝感境内有关 “天仙配”故事的文物古迹为一体的主 题公园。孝感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 是全国唯一的以孝命名, 又以孝传名的 城市。
主入口
场中铺地为龙凤呈祥的 浮雕, 与公园大门处地面浮雕 相映成趣 。围绕浮雕 4棵树 下设计座椅,便于人们进行短 暂休息,满足功能与形式完美 结合。
大门 入口下沉广场
广场对景为双峰瀑布, 石山下一 对仙鹤在戏水。入口景观体现通透的 视觉效果, 使人在拥挤的城市空间找 到开阔舒展的感觉。
东部文化展示区
月老槐荫
槐荫古树见证了董永和七 仙女的百日姻缘。相传玉皇大 帝的七姑娘思凡,看重孝子董 永,于是让槐荫树做媒,嫁配 董永。董永说:“哑巴树怎能 开口?”七仙女说:“大树不 开口,各自两分手;大树若开
口,姻缘天配就。”接着他们
双双跪拜,槐荫古树因感动而 开口说话。不料,老槐荫激动 之余说错一字,将“百年好合” 槐树,又名国槐、家槐,豆槐, 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 25m,枝叶茂密,冠广阔而匀称,寿 命长,是绿化工厂、庭院优良树种, 孝感建市只初定为市树。
瑶池仙境 鸳鸯楼
再现了七姐 妹下凡前,在瑶 池沐浴梳妆的情 景,七姐妹的白 玉仙姿塑像,在 池中岛上神态各 异,含情脉脉, 个个栩栩如生。
瑶池仙境
七仙女在瑶池沐浴之后,正准备梳妆打扮,七妹急于下凡,忙着 对镜梳妆;端庄善良的大姐在七妹背后谆谆叮嘱;性情豪爽的二姐 匆匆忙忙走来向七妹贺喜;去过人间的三姐仰卧在水边回味着甜蜜 的往事;轻盈潇洒的四姐,手里拿着一束并蒂莲花向七妹祝贺;玩 枪弄棒的五姐,漫不经心地在水边梳着湿漉漉的美发;多愁善感的 六姐,见七妹下凡牵动了自己的情丝,独自在一旁遐想。这七尊仙
饭山
相传董永的儿子董 天宝,经常受到十三个 财主子弟的欺负,有一 天,天宝正在吃用七姐 留下的米煮的饭,自称 十三太保的家伙又来侮 辱他,一气之下,天宝 将碗砸去,顿时风沙漫 天,旋即风停沙尽,地 上出现了一座米粒形的 山压着十三个土丘,故 名“饭山”。
理丝桥 涤丝亭
理丝桥
涤丝亭
理丝桥,桥体以古代的拱桥式样,栏杆是 仿枯木制作的。与“理丝桥”隔池相对的水边 建了一个“涤丝亭”。涤丝亭的造型成“N”形, 很象民间挽线用的线拐子。 相传槐荫为媒,七姐与董永成婚,理丝 桥下借滚子河水,浣绢洗丝,用天梭一夜织 成十匹锦绢,赎回卖身契。
增添了游人的情趣。
墓志青云、清风亭
墓志青云
清风亭
墓志青云,也就是董永及其父亲的墓址,墓中埋藏着与董永有关 的部分陶器相传每年清明这一天,总有一朵祥云缭绕董墓上空,久久不 散,人们都说:那是七仙女来看董永呢!
老年人、儿童活动区
西部老年儿童活动区建有老年 休息长廊景墙、 知乐亭和儿童游乐 场。场地开阔平坦,游人如织, 老人 在此健身、 吹拉弹唱。丰富多彩的 休憩空间使退休的老人又多了一个 休闲的好去处。
仿古公厕
陈列馆后院
孝字碑
改造新增建了孝文化长廊和孝 文化陈列馆。雕刻着二十四孝浮雕图 的曲形长廊分别记载着流传千古的 24 个孝子的故事,其中包括孝感三孝, 此 长廊与公园主题相切合。
孝文化长廊
次入口
次入口位于园林一
路上,人流量较多,设
置入口广场,采用漏景 框景形式,利用门框和 窗框有选择地摄取园内 的优美景色。视线通过 景框集中在画面的主景 上,既突出了主景,又 增加了层次与景深,同 时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说成“百日好合”,弄得董永
和七仙女仅有百日缘分。民间 俗语“一夜夫妻百日恩”,就 是从这里传开的。
孝子牌坊、董永祠
董永祠内有正方形小院, 院中矗立着董永和七仙女携手 挽臂的玉白色雕像。祠的正厅 悬挂载有董永生平的横匾,陈 列有关于董永的文物、碑帖、 族谱、名人字画等。
孝子牌坊
董永祠位于公园中 部,屋顶青色古瓦,门 院粉壁花墙。
董永公园建成至今经历了 20余年的风吹雨打, 由于年久失修, 园内基础设施 损毁严重,景点日益显得残破,园内景观已不能满足市民休闲的需要。2007年, 市 建委为满足市民精神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孝感旅游事业的发展, 打造孝文化名 城, 决定全面改造董永公园。 规划改造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基础, 以孝文化和 董永文化为主题,建造一个人与自然交融, 人与环境对话,满足市民休憩、 娱乐、 健身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建筑景观—亭台楼阁主体
建筑、公厕
基础设施景观—园椅园
灯护栏、儿童游玩设施
绿地景观—绿色植被 水域景观—分散人工湖 道路景观—环状各等级园

孝文化解读
孝感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孝”文化, “孝 ”文化留 下的历史烙印便生成了“孝”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我国已 公布了 10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已公布的城市中,还 没有一座以中华孝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为进一步挖 掘孝文化内涵, 丰富孝文化内容, 董永公园的改造注重对 公园的历史人文的传承, 在表现方法上着重历史文化资源 的整合, 以“展示历史, 弘扬文化”为理念, 新增的孝文 化建设共分楹联、 二十四孝浮雕、 孝文化陈列、 董永 祠文物展览 4部分。董永公园内众多的历史遗迹,尘积着 无数动人的故事传说,挖掘表现这些故事使公园成为一个 唤起联想,渲染亲情的空间,使场地历史得到延续。
董永祠
升仙台
升天台是董永故事的 重要组成部分,传说这就 升仙台位于公园后门处一座马鞍形的 山丘上,相传七姐在满工回家途中,被迫 上“百步梯”到“升仙台“,凭借袅袅青 烟,含恨离别人间。这里四周环水,山中 构筑曲径通幽,崎岖小路和桥、亭相间, 可观公园全景。
是张七姐含恨离别董永返
回天庭的地方。本来仙女 升天并非要高台,它只要 靠神力就够了。这一高台 只不过是人们对升天台的 崇敬庄严的心理反映,它 是通过建筑来激发人的想 象。加之在设计上,把台 下山涧泉水叮咚、山顶烟 雾缭绕结合在一起,就更
绿化景观 植物种类
四季景色变化 观形、赏色、闻味、听声
彩色植物
形体、色彩、虚实、明暗对比
因地制宜
顺应地形的高低起伏
立体空间的利用
乔木、灌木、地被配植
园路丰富
整体路面、块料铺地、碎料铺地、简易路面 整体路面
单调、平整、耐压、 耐磨、适于车辆通行 游人行走。
块料碎料铺地
步石汀步形式自由、 活泼增添动感和韵律
区位分析
公园位于湖
北省孝感市城区 的中心地段,槐
荫大道东段。交
通便利,易达性 好。
功能分区
次入口
主入口
改造后的董永公园园内总 绿化面积 3万平米, 水体面积 约3千平米。布局上呈现 4个层 次。入口下沉广场、 中部镶 嵌人工湖区、 东部为绿树掩 映下地方文化展示区、 西部 为老年、儿童活动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平面图
结语
通过对董永公园的解读,学习到仿 古建筑亭台楼阁的应用,景观小品桌椅、 园灯、布告板、导游图板、浮雕画廊、 园林护栏等的布置方法,园路的铺设技 巧,景观层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 习历史文化的现代表达。


汇报完毕 谢谢!
主入口区 1.下沉广场 2.双峰瀑布 东部文化展示区 3.孝文化长廊 4.孝文化陈列馆 5.次入口 中部景观湖区 5.瑶池仙境 6.鸳鸯楼 7.饭山
8.理丝桥 9.涤丝亭 10.月老槐荫 11.孝子牌坊 12.董永祠 13.天梭亭 14.升仙台 15.董墓青云 16.清风亭 老年人儿童活动区 17.老年人休息长廊 18.儿童游乐场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将众多的历史传说融入新景观中。“瑶池仙境”再 现了七姐下凡前在瑶池沐浴梳妆的情景。在池中岛上竖 立着七位仙女的玉白色塑像群,七座雕像形态各异, 唯 独画面中心的七仙女对镜打扮,用对比的手法暗示了这 一景点的主角所在。园中左侧利用地势的起伏变化, 打 造“饭山”景点。园内还运用景观树槐荫树编排了槐荫 做媒的故事,道路铺成梭形图案,象征七仙女向织女借的 天梭,还有槐荫树周围荷花形的图案为孝感市花。园内 湖中有 4座桥多为石桥,唯独理丝桥为木质, 与众不同, 相传 7位仙女用这桥下的清水,把丝漂净, 在桥上把丝 晾干, “理丝桥”也由此而得名。董永公园内灵活运用 各种景观元素, 如雕像、 山坡、 铺地、 树木、 小桥 等, 创造了丰富生动的历史典故。
简易路面
使用不多而必要、 丰富园路
在公园中, 道路像脉络 一样, 是贯穿全园的通网, 是划分和联系各景区的纽带, 是组成园林景的要素, 同时 又具有参与保护环境, 改善 小气候的作用。
空间层次
流线的层次感——移步景异 等级的层次感——台阶坡地
功能的层次感——开放私密
视线的层次感——远中近景
景观空间格局
表达孝文化的手段
董永公园内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孝”的主题。最典型的手法为 楹联, 全园 17幅楹联。董永公园南大门楹联是: “临仙境仰先贤 知义感恩行孝道; 入故园观胜景思今怀古咏槐荫”。 扼要地概括 了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与七仙女婚配百日缘的传说。董 永祠所书门联是: “读董郎孝祠永祀感千秋孝道; 思七姐美德常崇 颂万古芳名”。 其次有两处运用浮雕墙体现孝文化。一处为董永祠内以浮雕形 式,展示了民间相传中的 16个孝子故事图画, 另一处为孝文化长廊, 廊中以 “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单衣顺母、 啮指痛心、 为亲 负米、 卖身葬父、 鹿乳奉亲、 行佣供母、 怀橘遗亲、 尝粪忧 心、 弃官寻母、 卧冰求鲤、 为母埋儿、 扼虎救父、 扇枕温衾、 乳姑不怠、 拾葚异器、 刻木事亲、 闻雷泣墓、 戏彩娱亲、 涌 泉跃鲤、 恣蚊饱血、 哭竹生笋、 涤亲溺器 “等二十四孝典故浮 雕。 第三种表现手段为孝文化物品陈列展出,系统收藏、 整理、 展示孝文化, 特别是孝感古代三孝子的有关史料典籍记载,古今中 外孝的理论、 习俗、 典范, 孝文化研究成果、 信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