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师培训标准大纲

合集下载

产科医师培训计划

产科医师培训计划

产科医师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产科医师是专门从事妇产科学科的医师,负责孕产妇的保健、生殖整形手术和妇科治疗、手术。

产科医师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常见妇产科病情诊治方法,具备处理急危重症病人的能力,同时能够进行妊娠期监测、产科手术、分娩镇痛、孕产妇护理和妊娠合并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还要能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参与科研和教学工作,培养在妇产科领域中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临床医师教育的骨干人才。

二、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产科医师必须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特别是妇产科学科相关知识,如妇科学、产科学、妊娠期生理变化、妇科疾病的诊治、孕妇保健、分娩镇痛技术等内容。

2.专业技能培训产科医师必须掌握孕妇体格检查方法,熟练开展妇科检查和妇科手术操作技能。

同时,要掌握产科急救技术和处理急危重症的方法,熟练掌握分娩镇痛技术,具备产科手术技能,如剖腹产术、产钳助产术等。

3.临床实践培训产科医师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如参与妇产科门诊工作、孕期检查、分娩护理、手术操作等。

三、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授课、讲座、研讨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重点培养学员对相关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妇产科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员的科研思维和科学方法。

2.临床实践通过参与实际临床工作,让学员亲身体验妇产科学科的特殊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重点培养学员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强化学员的临床经验积累和病例处理能力。

3.病例教学通过病例讨论、门诊查房、手术观摩等方式进行病例教学。

重点培养学员对临床病例的分析能力和诊治思路的形成能力。

四、培训计划(一)临床轮转培训1.妇产科门诊工作:学员通过参与妇产科门诊工作,熟悉孕产妇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孕期保健知识,了解妇科疾病的常见诊疗方法。

2.分娩护理:学员通过分娩室轮转工作,积累分娩镇痛、分娩助产术等操作经验。

妇产科医师培训标准大纲

妇产科医师培训标准大纲

妇产科医师培训标准妇产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辅助生殖等专业。

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

受训者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妇产科亚专业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通过全面、规范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能作为术者完成妇产科常见中小型手术,为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及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妇产科各专业及相关学科轮转学习与工作。

此阶段应开始学习剖宫产、产钳或胎吸助产、徒手剥离胎盘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参与宫颈裂伤缝合术、会阴切开缝合术及会阴裂伤缝合术、腹腔镜、宫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并作助手。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妇产科妇科病房(9个月)、产科病房(9个月)、门诊(含计划生育)(9 个月)2.普外科(2个月)、心内科(2个月)、泌尿外科(1个月)、内分泌科(1个月)、急诊内科(1个月)、病理科(1个月)3.机动(1个月)轮转科室时间(月)妇科病房9产科病房9门诊(含计划生育)9普通外科2心内科2泌尿外科1内分泌科1急诊内科1病理科1合计35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妇科病房1.轮转目的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掌握妇科病历书写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够作为术者完成妇科相应级别的手术。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要求病种病种生殖道炎症附件肿物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子宫腺肌症滋养细胞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注:培训内容中仅对病种进行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手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例)助手(》例)外阴阴道小手术510宫颈小手术25附件手术、绝育术1020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530根治性子宫切除术5阴式子宫切除术10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5腹腔镜手术20妇科病房管理病床数3〜6张(二)产科病房1.轮转目的掌握正常接生及产科病历书写方法,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正常分娩、产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够作为术者完成产科相应级别手术。

妇科医师业务培训计划

妇科医师业务培训计划

妇科医师业务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妇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需掌握妇产科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加强专业素养,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本次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妇科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其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目标1.提高妇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包括妇科检查、妇科手术技术等方面的技能;2.提升妇科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3.加强妇科医生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

三、培训内容1. 妇科疾病常见病例分析(1)妇科炎症的诊断与治疗(2)月经失调的诊断与治疗(3)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2. 妇科临床技能提升(1)妇科检查技能(2)妇科手术技能(3)妇科影像学知识3. 婴儿健康护理知识(1)新生儿护理知识(2)产后护理知识4. 沟通技巧与医患关系维护(1)患者沟通技巧(2)医患关系危机处理5. 妇科新技术新疗法(1)微创技术在妇科的应用(2)荷尔蒙疗法在妇科的应用(3)中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四、培训方式1. 线下课程培训(1)专业讲座(2)案例分析(3)临床操作演练2. 线上网络培训(1)线上直播讲座(2)在线答疑3. 医院实习培训(1)到不同科室进行实习,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2)参与手术进行观摩和操作演练五、培训时间安排1. 培训时间:共计60天2. 培训时间安排:每周培训5天,每天8小时3. 培训地点:医院内部培训教室和实习科室六、培训评估1. 培训前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专业水平测试,评估基础知识掌握情况2. 培训中间考核,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3. 培训后期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培训效果七、培训师资力量1. 师资力量:培训师以医院主任和副主任医师为主,辅以其他专业医师及护士等。

2. 师资水平:培训师具有较高的妇科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能够带领参训人员有效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妇产科专科能力培训计划

妇产科专科能力培训计划

妇产科专科能力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深入了解妇产科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提高医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应对突发情况;3.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医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4.培养医生的自我学习和持续教育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水平。

二、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妇产科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知识;(3)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4)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2.临床技能培训(1)妇科常见手术技术的培训;(2)产科分娩护理的实际操作;(3)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的实际操作;(4)妇产科应急抢救技能的培训。

3.专业知识的拓展通过学习国内外最新的妇产科进展和诊疗规范,参与一些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和专题讨论,扩展视野和知识面。

4.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1)参与患者情绪管理和患者沟通的课程;(2)参与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3)参与危急情况下的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的演练。

5.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加强团队协作培训,培养医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6.自我学习和持续教育能力的培养(1)推动医生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医学教育培训、科研项目等;(2)鼓励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

三、培训方法1.理论课程授课安排专业教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包括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手术技术、产前检查等内容。

2.临床技能培训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练指导,包括产科分娩护理、产前检查、产科手术技术等。

3.案例讨论组织医生进行临床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来加深医生的临床经验。

4.模拟演练组织医生进行妇产科应急抢救模拟演练,提高医生应急处理能力。

5.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鼓励医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妇产科学术会议和专题讨论,与同行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

6.自学和自测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资源,鼓励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和持续教育。

妇产科岗前培训在和计划

妇产科岗前培训在和计划

妇产科岗前培训在和计划一、培训背景妇产科医生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岗位之一,他们要负责妇女的孕前、孕中、孕后以及产后的各项医疗服务工作,同时也要对妇女的妇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由于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妇产科医生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较高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素质。

因此,对新进入妇产科医生进行岗前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训目的1. 提高新进人员的妇产科基本知识和理论水平2. 增强新进人员的妇产科临床操作技能3. 培养新进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4. 培训新进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三、培训内容1. 妇产科基础知识(1)妇科解剖学(2)妇科生理学(3)妇科病理学(4)产科学基础(5)遗传学基础2. 妇产科临床操作技能(1)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孕期保健和孕期监测(3)产前检查和分娩指导(4)产后护理和恢复3. 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2)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的培养(3)学会倾听和理解患者需求4. 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1)医德医风的培养(2)临床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3)医疗事故防范和应对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1)通过讲座、研讨和听课的方式,掌握妇产科基础知识(2)通过医学教材的阅读,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2. 实操训练(1)实地观摩和参与临床操作(2)进行模拟技能训练3. 组织案例讨论(1)通过经典病例的讨论,加深对疾病的认识(2)学会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和处理医患关系4. 角色扮演(1)进行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角色扮演(2)进行患者和医生之间沟通的角色扮演五、培训评估1.理论考核(1)进行理论考试,考核新进人员对妇产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临床操作技能考核(1)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2)通过模拟病例进行临床技能综合考核3.岗前实习(1)进行妇产科实习,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实际操作情况评估4.个人素质评估(1)通过综合能力考核,评估新进人员的综合素质六、培训后期跟踪1. 为新进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2. 定期进行新进人员的业绩评估和绩效考核3. 针对新进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培训计划4. 加强新进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发展规划七、培训效果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评估,新进妇产科医生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能够胜任临床工作所需的各项操作和处理技能。

产科医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产科医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产科医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产科医师是承担妇产科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其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高产科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其临床技能,我们制定了以下产科医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旨在提高产科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对孕产妇进行科学管理的能力,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抢救能力,增强妇幼保健意识,提高病人安全意识,提高工作协调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工作稳定性。

二、培训内容1. 培训理论知识a.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妇产科疾病的防治知识c. 孕期保健知识d. 产妇产后护理知识e. 产科医学伦理学知识2. 培训临床技能a. 分娩操作技能b. 产科手术技能c. 新生儿护理技能d. 孕期保健技能e. 产后护理技能3. 培训管理技能a. 妇产科病房管理知识b. 高危产科病人的管理技能c. 产前产后知识的管理技能三、培训形式1. 理论培训a. 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由专业教学团队对产科医师进行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防治知识、孕期保健知识、产妇产后护理知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

2. 实践培训a. 通过举办妇产科工作坊,组织产科医师参与产前产后的临床操作演练,培训其分娩操作技能、产科手术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等临床技能。

3. 病例讨论a. 组织产科医师进行典型病例讨论,加强其对常见病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时间整个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每周进行一次理论培训课程,每月安排一次实践培训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病例讨论。

五、培训资料培训教材:由专业教学团队编写的《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手册》、《孕期保健指南》、《产妇产后护理手册》等培训教材。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对产科医师进行培训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防治知识、孕期保健知识、产妇产后护理知识等。

2. 实践考核:组织产科医师对产前产后临床操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分娩操作技能、产科手术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等。

产科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产科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产科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产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乃至复杂的产科疾病,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培训对象产科医生、产科护士、助产士等相关专业人员。

三、培训时间为期三个月,每周安排两次培训课程,每次培训时间为3小时。

四、培训内容1. 基础理论培训(1)妊娠期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分娩过程的生理学和临床变化(3)产科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2. 临床技能培训(1)产科检查及常规操作技能(2)顺产和剖宫产操作技能(3)新生儿抢救技能培训3. 孕产妇心理健康培训(1)孕产妇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2)产前产后心理健康指导4. 产科药物知识培训(1)产科药理学与用药安全(2)产科用药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5. 产科护理管理培训(1)孕产妇护理技能与知识(2)产后康复护理与指导六、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员系统学习产科相关知识。

2. 临床技能训练安排模拟临床操作,培养学员实际操作技能。

3. 实践实习组织学员到临床岗位实习锻炼,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七、培训评估与证书1. 培训期末进行培训成绩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2. 全程跟踪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并进行定期评估。

八、结业要求培训期满后,要求学员能熟练掌握产科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跟踪辅导,确保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

以上就是产科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我们将为学员们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力求使学员受益匪浅。

妇产科理论试大纲(专科医师培训结业考试大纲)

妇产科理论试大纲(专科医师培训结业考试大纲)

妇产科理论考试大纲①—基础知识;②—相关专业知识;③—专业知识单元1.骨盆2.外生殖器一、女性生殖系 3. 内生殖器统解剖4.女性生殖系统血管和淋巴5.骨盆底6.邻近器官1.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4.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5. 性周期的调控6. 肾上腺皮质、甲要点要求(1) 骨盆的类型(2)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掌握(3)骨盆平面和径线(4) 骨盆轴外阴的范围和组成掌握内生殖器及其功能掌握(1)盆腔血管来源与分支(2) 盆腔淋巴分布与各器官淋巴熟悉管的流经方向(1) 骨盆底掌握(2)会阴熟悉(1)新生儿期(2) 儿童期(3) 青春期掌握(4)性成熟期(5)围绝经期(6) 老年期(1) 月经的定义(2)月经初潮(3)月经周期(4)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掌握(5)月经血的特征(6)月经期的症状(7)经期卫生(1)卵巢的生理功能掌握(2)卵泡发育、黄体形成的周期掌握改变掌握(3)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了解(4) 卵巢多肽激(1)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2) 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掌握化(1)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2)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掌握(3) 垂体前叶对卵巢功能的调节(1) 肾上腺皮质了解科目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细目三、妊娠生理四、妊娠诊断状腺及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1.受精与着床2.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3.妊娠期母体变化1.早期妊娠诊断2. 中晚期妊娠诊断(2) 甲状腺(3)前列腺素(1)胎盘(2)胎膜(3)脐带(4)羊水(1)生殖系统及乳房的变化(2)循环系统的变化(3)血液系统的变化(4)泌尿系统的变化(1) 病史与症状(2) 检查与体征(3)辅助检查(1) 病史与症状(2) 检查与体征(3)辅助检查熟悉掌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掌握掌握①①①③③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1.孕妇监护2.孕妇管理五、孕期监护与保健3.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4.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与产前诊断1.分娩动因六、正常分娩2.决定分娩的四因素(1) 胎产式(2) 胎先露(3) 胎方位(1)产前检查的时间(2)首次产前检查(3)复诊产前检查(1) 实行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2)使用孕产妇系统保健卡(3)对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及管理(1) 高危儿(2)胎儿宫内监护(3)胎盘功能检查(4)胎儿宫内诊断(1)遗传咨询(2)遗传筛查(3)产前诊断(1) 机械性理论(2)内分泌控制理论(3)神经介质理论(1)产力(2)产道(3)胎儿(4)精神心理因素掌握掌握了解掌握熟悉了解掌握③③②③②①②七、正常产褥八、病理妊娠3.枕先露的分娩机制4.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产褥期母体变化2.产褥期临床表现3.产褥期处理及保健1.流产2.异位妊娠3.早产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妊娠剧吐(1)先兆临产(2) 临产的诊断(3)产程分期(4) 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5) 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6) 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生殖系统的变化(2) 乳房的变化(3)其他系统的变化(1) 产褥期处理(2) 产褥期保健(1)概念(2)病因(3) 流产的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4)特殊类型流产(5)诊断(6)处理(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1)原因(2)临床表现及诊断(3)治疗(1)概念(2)发病因素(3)病因学说(4)基本病变(5)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变化(6)临床表现(7)辅助检查(8)鉴别诊断(9)对母儿的影响(10) 预测性诊断(11)处理、并发症及预防(1)概念(2)病因(3)临床表现及诊断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①③①③③①②③③③③②②③③②③②③③①②②②②③③②②②③①②③(4)处理 (1)前置胎盘 ①定义 ②病因 ③分类④临床表现与诊断 ⑤鉴别诊断 ⑥对母儿影响 ⑦处理(2)胎盘早剥 ①定义 ②病因③类型及病理变化 ④临床表现及诊断变化 ⑤辅助检查 ⑥并发症 ⑦鉴别诊断 ⑧处理 (1)定义(2)分类及其特点 (3)临床表现(4) 对母儿影响 (5)诊断 (6)鉴别诊断 (7)处理 (1)定义 (2)可能病因(3)急性及慢性的临床特点 (4)辅助检查 (5)处理 (1)定义(2)可能病因 (3)诊断要点(4)处理原则及羊膜腔输液 (1)定义及发生率 (2)病因(3)临床表现 (4) 辅助的方法 (5) 对母儿影响 (6)处理 (1) 定义及病因(2)胎盘类型、羊水量及胎儿 (3)病理③ ① ② ① ③ ② ② ③① ② ① ③ ② ② ② ③ ① ① ③ ② ③ ② ③ ① ② ③ ② ③ ① ② ③ ③ ① ② ③ ② ② ③ ① ② 10.胎膜早破11.过期妊娠9.羊水过少8.羊水过多6.产前出血7.多胎妊娠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掌握 了解 ②12.死胎13.母儿血型不合14.胎儿生长发育异常1、高危妊娠九、高危妊娠及妊娠合并症 1.妊娠合并心脏病(4) 对母儿影响(5)诊断(6)处理原则(1)定义及死胎与死产区别(2)常见原因(3)诊断依据及处理原则(1) Rh 血型不合①发病原理②临床表现③诊断④治疗⑤预防(2) ABO 血型不合①临床表现②实验室诊断③治疗(1)胎儿宫内生长受限①病因②分类③诊断④治疗⑤预防(2) 巨大儿①定义②相关因素③诊断④处理(3) 肩难产①定义②可能发生的条件③诊断④处理措施(4)胎儿先天畸形①无脑儿②脊柱裂③脑积水④联体儿(1)定义(2)诊断依据(3)产科处理原则(1)种类、发病率及死亡率(2)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熟悉了解掌握掌握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熟悉掌握(3) 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掌握②③③①②③①③③③②③②③②①③③②①②③③①②③③③①②③②及心脏病代偿功能的分级掌握(4)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掌握(5)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熟悉(6)心脏病代偿功能的分级掌握(7)妊娠期早期心衰的诊断掌握(8)心脏病可否妊娠的依据熟悉(9) 心脏病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熟悉因熟悉(10) 妊娠期处理熟悉(11) 分娩期处理熟悉(12) 产褥期处理(13)围生期心肌病(1)妊娠时肝脏的生理变化(2)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3)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4)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2.妊娠合并肝病3.妊娠合并糖尿病4.妊娠合并肾脏疾病5.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6.妊娠合并肺结核7.妊娠合并甲亢8.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点(5)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的临床意义(6)鉴别诊断(7)乙型肝炎的预防(8)处理(1)定义(2)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3)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4)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处理(1)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2)妊娠合并慢性肾炎(1)贫血(2) 血小板减少(3) 白血病(4)其他(1)肺结核对妊娠的影响(2)诊断依据(3)防治措施(1)甲亢和妊娠的相互影响(2)诊断(3) 甲状腺危象(4)处理(1)妊娠期阑尾位置的改变(2)临床表现及诊断(3)鉴别诊断熟悉掌握了解熟悉掌握了解了解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熟悉②②②②②②②9.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1.妊娠合并梅毒2.妊娠合并淋病3.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十、妊娠合并性 4.妊娠合并巨细胞传播疾病病毒感染5.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6.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7.妊娠合并艾滋病1.产力异常十一、异常分娩2.产道异常3.胎位异常(4)治疗(1) 妊娠与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的相互影响(2)临床表现及诊断(3)处理(1)对胎儿的影响(2)梅毒的胎盘病理(3)诊断(4)治疗(1)对妊娠、分娩、胎儿的影响(2)诊断(3)治疗(1)对妊娠及胎儿的影响(2)处理(1)传播途径(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3)诊断(4)处理(1)分型(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3)诊断(4)治疗(1)对妊娠、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2)诊断(3)治疗(1)分类(2)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特点及诊断(3)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特征(4) 子宫收缩乏力对母婴的影响(5) 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及处理(6)子宫收缩过强的临床特征(7) 子宫收缩过强对母婴的影响(8)子宫收缩过强的诊断(9)子宫收缩过强处理(1) 骨产道异常(2) 骨盆狭窄的类型及诊断标准(3)骨盆狭窄对母儿的影响(4)骨盆狭窄的临床处理(5) 软产道异常①病因了解熟悉熟悉熟悉了解了解了解了解掌握掌握掌握②②②②②②②②①②③②③③②③③①①②③①②十二、分娩期并发症十三、产褥期异常(1)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2) 高直位(3) 前不均倾位(4) 面先露(5) 臀先露(6) 肩先露(7)复合先露1.子宫破裂2.产后出血3.羊水栓塞4.胎儿窘迫5.脐带异常1.产褥感染2.晚期产后出血②分类③诊断④对母儿的影响⑤分娩机制⑥妊娠期和分娩期处理(1)定义(2)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5)处理(6)预防(1)定义、病因、分类(2)四种类型的诊断依据(3) 四种类型的处理原则及防治(1)定义(2)相关因素(3)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5)诊断(6)处理(7)预防(1)定义(2)病因(3)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及诊断(5)处理(1)脐带过长(2)脐带过短(3)脐带缠绕(4)脐带脱垂(1) 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概念(2)病因(3)病理(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处理(1)定义(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掌握熟悉熟悉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①③②①③①①③③③③①③③①②②③③③③①②②③③③①②②③③③①②③③十四、妇科病史与检查十五、外阴色素减退疾病与外阴瘙痒十六、女性生殖系统炎症(5)治疗(1) 定义及表现3.抑郁症 (2)诊断(3) 治疗与预防(1) 定义及表现4.中暑 (2)诊断(3) 治疗与预防1.妇科病史采集病史的侧重点与方法2.妇科检查准备与注意事项、方法步骤(1)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2)外阴、阴道及宫颈活组织检查(3)宫颈搜集整理黏液检查(4)基础体温测定(5)输卵管通液和检查3.妇科常用特殊检 (6)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查 (7) 阴道镜检查(8) 子宫镜检查(9) 腹部及阴道B 超检查(10) 腹腔镜检查(11) 诊断性刮宫(12)阴道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1)病理(2)临床表现1.外阴鳞状上皮细(3)诊断胞增生(4)鉴别诊断(5)治疗(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2.外阴硬化性苔癣(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3.其他外阴色素减 (1) 外阴白癜风退疾病 (2) 外阴白化病1.外阴炎症(1) 非特异性外阴①病因炎②临床表现(2) 前庭大腺炎③诊断(3) 前庭大腺囊肿④治疗(4) 外阴尖锐湿疣2.阴道炎症①病因熟悉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熟悉了解了解了解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③②②①①③②③③②③②②③③②③②②③③③②(1) 滴虫阴道炎 ②传染方式 (2) 白假丝酵母菌③临床特征 病 ④诊断(3) 细菌性阴道病⑤治疗与治愈标准 (4) 老年性阴道炎 (5) 婴幼儿阴道炎①病因或病理3.宫颈炎症 (1) 急性宫颈炎 (2) 慢性宫颈炎(1) 急性盆腔炎 ①病因 ②病理 ③临床表现 ④诊断标准⑤鉴别诊断 ⑥治疗(2) 慢性盆腔炎 ①病理 ②临床特点 (3)综合治疗 (1)传染途径 (2)病理(3)临床特点 (4)辅助诊断方法 (5)鉴别诊断 (6)治疗 (1) 淋病的特点 (2)感染途径6、淋病 (3)临床特征 熟悉(4)诊断依据(5)治疗及妊娠期治疗 (1)病原体及其特点 (2)感染途径7、梅毒 (3)分期 了解(4)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依据 (5)治疗8、生殖道沙眼衣原 (1)特征体感染 (2)感染途径 了解(3)临床特征及诊断依据② ③ ③ ③② ③ ③ ③ ③② ② ③ ③ ② ③② ③ ③ ② ② ③ ② ② ② ② ② ③ ② ② ② ② ② ③ ② ② ② ②②宫颈糜烂的分型及分度 ③临床表现 ④诊断 ⑤治疗掌握掌握5.生殖器结核4.盆腔炎症熟悉 掌握 掌握(4)治疗(1)生殖器疱疹的传染方式、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治疗(2)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9、生殖道病毒感染生儿的危害及诊断依据(3)尖锐湿疣的病原体特征、临床特征、诊断、与假性湿疣的鉴别、治疗(1) 病原体10、获得性免疫缺(2)临床特征陷综合征 (艾滋病)1.外阴良性肿瘤2.VIN 与外阴癌十七、女性生殖器肿瘤3.CIN 与宫颈癌4.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3)确诊试验(1)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①病因②病理③诊断④治疗(2) 外阴癌①病因②病理类型③转移途径④分期标准⑤临床表现⑥诊断⑦治疗及随访(1)发病相关因素(2)组织发生与发展(3)病理(4)转移途径(5)临床表现(6)诊断及分期标准(7)治疗(8)预防(1)发病相关因素(2)组织发生与发展(3)病理类型(4)转移途径(5)分期(6)临床表现了解了解熟悉熟悉熟悉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③②②②②②③③②②②①③③③②②②②③③③③②②②②①③5.卵巢肿瘤6.子宫肌瘤7.子宫肉瘤8.输卵管肿瘤1.葡萄胎十八、滋养细胞疾病2.侵蚀性葡萄胎3.绒癌(7)诊断及鉴别诊断(8)治疗(9)预防(1) 组织学分类(2)病理(3) 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及鉴别诊断(4)分期(5) 并发症(6)治疗原则及主要诊断方法(7)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8)随访(1)发病相关因素(2)分类(3)诊断(4)鉴别诊断(5)治疗(6)子宫肌瘤合并妊娠(1)组织来源及病理(2)临床分期(3)转移(4)临床表现(5)诊断(6)治疗(1)病理(2)临床分期(3)临床表现(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1)概念(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5) 治疗及随访(1)概念(2)病理特征(3)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6) 预后及随访(1)病理(2)临床表现及诊断掌握掌握掌握①②②①掌握②③③③②①③掌握②③③②①②熟悉③③③②①③熟悉③②③①②③③③①②③掌握③③③②掌握③③③③掌握4.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无排卵性功血2.有排卵性功血3.闭经十九、月经失调4.多囊卵巢综合征5.围绝经期综合征6.痛经(3)分期(4)治疗(5) 预后及随访(1)病理(2) 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床表现(3)诊断(4)治疗(1)概念(2)病因及发病机制(3)子宫内膜病理变化(4)临床表现(5)诊断(6)鉴别诊断(7)治疗(1)分类(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1)病因(2)分类(3)闭经部位的诊断步骤(4)治疗(1)病理(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内分泌激素改变(5)诊断(6)治疗(1)概念(2)发病机制(3)内分泌变化特征(4)临床表现(5)治疗进展(1)概念(2)分类(3)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6)鉴别诊断(7)治疗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①③③②③③③①②②③③②③①②③③②③②①③③②②③②③③①②②③③①①②③③②③7.经前期紧张综合征1.子宫内膜异位症二十、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2.子宫腺肌病1.生殖器官发生二十一、女性生2.女性生殖器官发殖器畸形育异常3.两性畸形二十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生殖器损伤1.子宫脱垂2.膀胱膨出与直肠膨出(1)病因(2)临床表现(3)治疗(1)概念(2)发病机制(3)病理分类(4)临床分期(5)临床表现(6)辅助诊断方法(7) 治疗及预防(1)概念(2)病因(3)病理特征(4)临床表现及诊断(5)治疗(1)生殖腺的发生(2)生殖管道的发生(3)外生殖器的发生(1) 处女膜闭锁(2)阴道发育异常(3)先天性宫颈闭锁(4)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全(5)子宫发育畸形(6)输卵管发育异常(7)卵巢发育不全(1)女性假两性畸形(2) 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假两性畸形(3)生殖腺发育异常(1)概念(2)临床分度(3)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6)鉴别诊断(7) 预防和治疗(1) 病因及病理(2)临床表现(3)诊断依据(4)治疗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熟悉了解掌握掌握②③③①②②①③③③①②②③③①①①①①②③③②③②③③③(1)概念(2)病因3.压力性尿失禁 (3)临床表现(4)诊断依据(5)治疗4.其他损伤性疾病(1) 生殖器官瘘①病因(2)尿瘘②诊断(3)粪瘘③防治(1)病因1.不孕症 (2)诊断(3)防治二十三、不孕症 (1)人工授精(2)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2.辅助生殖技术(3)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4)配子移植技术1.药物避孕(1)复方短效口服①避孕机制避孕药②适应证(2)三相短效口服③禁忌证避孕药④避孕方法(3)长效口服避孕⑤注意事项药⑥不良反应(4)长效避孕针(5) 速效避孕药①种类2.工具避孕②避孕机制(1)阴茎套③避孕方法(2)宫内节育器二十四、计划生④注意事项及并发症育 3.输卵管绝育术(1) 经腹输卵管结①适应证扎术②禁忌证(2) 腹腔镜输卵管③并发症及其处理绝育术4安全期避孕法及方法与原理其他避孕法(1) 人工流产术①适应证②禁忌证③种类④并发症(2)药物流产掌握熟悉熟悉掌握熟悉了解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①②③③③③②③③③①③②③③②③①③②③②②②③③②③5.人工流产二十五、妇女保健①机制②用法(3)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①适应证②禁忌证1.妇女保健的意义2.妇女保健的内容与任务掌握了解了解①③③②②。

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

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

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培训目标:《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临床水平和专业能力,提高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水平,提高妇产科急救水平,提高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水平。

2. 培训要求:《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要求参训人员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安排参加培训活动,积极学习,努力达到培训目标。

二、培训内容妇产科的医护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因此,《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妇科疾病的诊治及护理2. 产科疾病的诊治及护理3. 新生儿护理及常见疾病处理4. 妇产科护理常见中毒急救处理。

5. 妇产科专业知识的学习6. 妇产科急救护理技能的培训三、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将通过开设专业课程,邀请专业医生和护士为参训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授课,使参训人员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临床实践《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还将组织参训人员进行临床实践,由资深医生和护士带领,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操作指导,提高参训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处理常见病的能力。

3. 网络学习《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还将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参训人员在工作之余,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以更好地提高专业水平。

四、培训周期1. 《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共设3个月的培训周期,每周安排2~3天的培训时间。

2. 培训组织:培训班的具体组织由医院人事部门负责,每班30人。

五、培训安排1. 课程安排:《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将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制定详细的课程安排表,确保培训课程的合理安排。

2. 实践安排:实践环节将安排在医院内的相关科室进行,参训人员将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

六、培训考核1. 期中考核:《医院妇产科培训计划》将安排期中考核,主要考察参训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期末考核:培训结束后,将安排期末考核,以确认参训人员的培训成果。

妇产科规培技能培训计划

妇产科规培技能培训计划

妇产科规培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妇产科规培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医师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培养医师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全面了解妇产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医师对妇产科疾病的综合处理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妇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重点培训内容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卵巢囊肿、卵巢癌等。

2. 妇科疾病的治疗重点培训内容包括:宫颈疾病的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内分泌治疗等。

3. 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孕产妇保健、孕产妇高危因素、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

4. 妇科手术技能包括盆腔镜手术技能,宫腔镜技能,宫颈锥切术技能,输卵管通液试验技能等。

5. 产科手术技能包括剖宫产术、会阴侧切术、胎儿宫内缺氧处理等。

三、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医学教育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妇产科疾病的基本知识等。

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资料阅读等方式进行。

2. 实践培训通过临床实习和手术实操,提高医师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学员将分配到医院的妇产科实习,参与真实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3. 研讨培训组织病例研讨会、学术讲座等,邀请资深医师进行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

四、培训周期培训期为一年,每周5天,每天8小时。

包括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和研讨学习等。

五、培训评估1. 期中测试在培训的中途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测试,评估学员的学习情况。

2. 期末考核对学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等。

3. 绩效评估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实习表现、病历书写等。

六、培训师资培训的教师由医院的资深医师担任,他们将进行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和病例讲解等工作。

同时,还将邀请其他医院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病例研讨等。

七、培训管理医院将组建妇产科规培技能培训工作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包括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设施和工具的准备、学员学习情况的跟踪等工作。

妇产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

妇产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

妇产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妇产科医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和诊疗水平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生的专业素养、临床技能和医疗质量,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特制定妇产科医生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医院妇产科全体医生三、培训内容1. 培训课程课程一:妇科疾病诊疗课程二:产科疾病诊疗课程三:妇产科手术技术课程四:妇产科护理和卫生课程五:团队协作和沟通课程六: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维护2. 实践培训实践一:参与病例分析讨论实践二:带教生手术操作实践三:参与院内会诊实践四:参与科研项目四、培训安排1.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一次课程学习,每次2小时,培训周期为3个月。

2. 实践安排每季度安排一次实践培训,时间不少于1周。

五、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通过医院在线学习平台、医学网站、医学期刊和专业书籍进行学习和交流。

2. 线下培训邀请资深专家进行面对面授课,组织实地观摩和手术演示。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每月安排一次理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内容和相关医学知识。

2. 实践考核每季度安排一次实践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手术操作、病例诊疗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培训评估1. 参训医生自评每月进行一次自评,总结学习成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医院评估医院进行定期评估,评价参训医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

八、培训效果1.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课程,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医患关系。

2. 提升临床诊疗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培训,提高妇产科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推动科研和学术交流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推动医院妇产科的科研工作。

九、培训后续培训结束后,医院将继续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医生参与,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十、总结妇产科医生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医院将不断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妇科分级培训计划表

妇科分级培训计划表

妇科分级培训计划表一、培训背景妇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女性的生殖健康、妊娠、分娩和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于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保障妇女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妇科医生进行系统的分级培训,提高其妇科医学水平,改善妇科诊疗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妇科医生的专业水平,掌握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能;2. 加强对妇科医学最新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学习和更新;3. 提升妇科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4. 推动妇科医学的快速发展,促进妇科医生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三、培训内容本次妇科分级培训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1. 初级阶段(1)妇科基础知识学习:包括妇科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治技能培训:包括子宫颈疾病、妇科炎症、盆腔炎、不孕不育等常见疾病的诊治技能培训。

(3)临床技能训练:包括妇科常见的检查技能、操作技能的训练,如妇科检查、宫颈活检、妇科手术等。

2. 中级阶段(1)妇科专业知识学习: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等专科知识的学习。

(2)常见妇科手术技能培训: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全子宫切除术等妇科手术技能的培训。

(3)临床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和病例分析,提高妇科医生对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3. 高级阶段(1)妇科专业前沿知识学习:包括妇科内分泌、妇科免疫学、妇科遗传学等前沿知识的学习。

(2)高级技术手术培训:包括卵巢恶性肿瘤的腹腔镜全切术、宫颈癌的根治术、宫颈锥切术等高级技术手术的培训。

(3)临床技能提高: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手术技能的提高,解决手术中的常见问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四、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1. 理论学习:采用面对面讲授、网络教学、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2. 技能培训:组织临床技能培训班,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进行技能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

妇产科诊疗规范培训计划

妇产科诊疗规范培训计划

妇产科诊疗规范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当前,妇产科诊疗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诊断错误率较高、治疗方案不够科学合理、术后并发症较多等。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主要针对妇产科医生及相关医护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2. 妇产科手术操作规范3. 妇产科药物使用规范4. 妇产科疾病术后护理规范5. 妇产科诊疗相关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规范6. 妇产科医疗纠纷处理规范7. 妇产科临床案例讨论四、培训时间及地点本次培训时间为3天,培训地点为医院内的培训中心。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专家授课,介绍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手术操作规范、药物使用规范等内容,并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

2. 实际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手术操作、急救演练等活动,加强学员的操作技能。

3. 病例讨论:通过分析病例,引导学员思考更科学的诊疗方案,并分享临床经验。

六、培训考核1. 课堂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标准、手术操作规范、药物使用规范等。

2. 模拟操作考核: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测试其操作技能。

3. 病例讨论考核:对学员分析病例的能力进行考核。

七、培训目标1. 掌握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准确率。

2. 掌握妇产科手术操作规范,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3. 掌握妇产科药物使用规范,降低药物滥用风险。

4. 掌握妇产科疾病术后护理规范,提高术后护理质量。

5. 了解妇产科诊疗相关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规范,遵守医疗行为规范。

6. 掌握妇产科医疗纠纷处理规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八、培训后续1.在培训后,医院将继续对学员进行跟踪培训,对重点内容进行强化教学。

2.组织学员进行临床技能竞赛,提升其临床水平。

3.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交流授课,不断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

四、培训计划实施方案1. 培训前准备工作(1)确定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妇产科培训资料

妇产科培训资料

妇产科培训资料目录第一年妇产科培训内容和要求 (1)一、妇产科培训轮转科室和时间 (2)二、病种和基本技能登记 (2)(一)妇科病房病种和基本的技能要求及登记 (2)(二)产科病房病种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及登记 (14)(三)、妇产科门诊病种和基本技能要求及登记 (31)三、参加教学记录 (43)四、参与科研记录 (44)五、发表译文、个案报道、综述、论文 (44)六、医疗差错、事故登记 (44)七、获奖情况 (45)第二至三年妇产科培训内容和要求 (45)一、妇产科培训轮转科室和时间 (45)二、病种和基本技能登记 (46)三、参加教学记录 (91)四、参与科研记录 (92)五、发表译文、个案报道、综述、论文 (93)六、医疗差错、事故登记 (93)七、奖励情况 (94)第一年妇产科培训内容和要求一、妇产科培训轮转科室和时间二、病种和基本技能登记(一)妇科病房病种和基本的技能要求及登记1、病种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3、学习病种登记(1)生殖道炎症(2)异位妊娠(3)子宫肌瘤(4)子宫腺肌症(5)子宫内膜异位症(6)附件肿物(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尿失禁、子宫脱垂等(9)其他病种4、要求完成的手术登记和基本的技能(1)附件手术、绝育术(术者或第一助手≥10例,第二助手≥20例)(2)经腹子宫切除术(助手≥20例)(3)外阴阴道小手术(助手≥5例)(4)宫颈小手术(助手≥5例)(5)其他技能操作5、参加抢救病人情况记录6、参加病例讨论(疑难、死亡)、主任查房、其他学习情况7、轮转出科个人小结(二)产科病房病种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及登记1、病种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3、学习病种登记(1)正常妊娠(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妊娠期糖尿病(4)先兆早产及早产(5)产前出血(6)胎儿窘迫(7)胎膜早破(8)胎儿生长受限(9)新生儿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10)其他病种4、技能操作及数量登记(1)、接生(术者≥30例)(2)、接生(助手≥30例)(3)人工破膜(术者≥5例)(4)、会阴侧切缝合(术者10-15例)(5)其他技能操作登记5、参加抢救病人情况记录6、参加病例讨论(疑难、死亡)、主任查房、其他学习情况7、轮转出科个人小结(三)、妇产科门诊病种和基本技能要求及登记1、妇产科门诊病种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3、参加妇产科门诊处理学习病种登记4、妇产科门诊技能操作登记(1)、人工流产术(术者或操作者≥30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2)清宫术、分段诊刮术(术者或操作者15-20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3)上环、取环术(术者或操作者15-20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4)后穹隆穿刺术(5)盆腔检查等技能操作登记(6)其他技术操作5、参加学习情况6、轮转出科个人小结三、参加教学记录四、参与科研记录五、发表译文、个案报道、综述、论文六、医疗差错、事故登记七、获奖情况第二至三年妇产科培训内容和要求一、妇产科培训轮转科室和时间二、病种和基本技能登记(一)妇科病房病种和基本的技能要求及登记1、病种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3、学习病种登记(1)生殖道炎症(2)异位妊娠(3)子宫肌瘤(4)子宫腺肌症(5)子宫内膜异位症(6)附件肿物(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宫颈癌(9)子宫内膜癌(10)卵巢癌。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稿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稿

妇产科二病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范;妇科常见急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及转诊原则、随访方法;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手段、随访方法;掌握妇科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及使用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女性生理特点;掌握妇科常见手术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输血原则,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掌握妇科常见急诊手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 精炼基本手术操作技术, 掌握妇科中、小手术及门诊手术, 掌握妇科宫腔镜、腹腔镜检查术; 掌握部颁临床路径的执行与实施。

熟悉:女性异常病理生理, 女性盆腔手术应用解剖, 大型检验检查项目的原理、申请指证及结果判读,妇科复杂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治疗原则、随访方法,妇科危重患者的识别、救治原则,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 参与大中型妇科手术及宫腔镜、腹腔镜手术, 熟悉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原则与识别; 熟悉大中型手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

了解:女性盆腔腹腔腹膜后解剖、盆底解剖,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手术指征,经阴道手术的应用解剖与手术原则, 腹腔镜四类手术的原则与主要手术步骤, 了解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 以及生物免疫调节治疗。

了解女性内分泌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了解辅助生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方式方法、适应证、主要风险及伦理原则。

2、产科学掌握:妊娠生理、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生理及其发育、胎盘和羊水的功能等知识; 掌握正常妊娠的孕期保健规范;掌握正常分娩、正常产程、正常产褥的特征与处理;掌握孕产妇用药原则。

掌握病理妊娠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异常分娩、异常产程的识别和处理原则; 产科常用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前后的处理;掌握产科常见急症、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头位难产、异常胎先露、异常胎产式的识别和处理原则; 产科常用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前后的处理。

妇产科医师培训计划及内容

妇产科医师培训计划及内容

妇产科医师培训计划及内容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妇产科医师的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全面提升妇产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水平。

二、培训内容1. 妇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2. 妊娠期保健与孕产妇护理3. 产科护理技术4. 妇科手术技术5. 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6. 专业学术知识与技能三、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妇产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通过讲座、教学展示等方式,系统学习妇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妇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培训时间:1个月(2)妊娠期保健与孕产妇护理学习孕妇保健知识,包括备受关注的孕期饮食、锻炼、心理等方面,并且学习产后妇女的护理技术。

培训时间:1个月2. 第二阶段:临床实践(1)产科护理技术了解产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产妇的护理技术,包括分娩助产术、产后护理等内容。

培训时间:2个月(2)妇科手术技术掌握妇科手术操作规范,包括妇科腹腔镜技术、宫腔镜手术技术等。

培训时间:2个月3. 第三阶段:学术交流(1)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学习妇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包括宫颈癌筛查、乳腺保健等方面。

培训时间:1个月(2)专业学术知识与技能参加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增强自身专业技能,了解国际先进的妇科医学知识和技术。

培训时间:1个月四、培训方法1. 讲座授课:学院专家授课,介绍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深入讲解临床实践中的难点和症状。

2. 实际技能培训:通过模拟手术、彩色超声检查、临床操作等形式,训练医生的实际技能和操作能力。

3. 临床实习:在专业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结合实际病例,提升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4. 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提升。

五、培训师资力量1. 学院专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妇产科医学专家,负责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操作的指导。

2. 临床医师: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临床医师,负责实际操作的培训和临床实习的指导。

2024全新妇产科培训

2024全新妇产科培训

2024全新妇产科培训标题:2024全新妇产科培训:全面提高临床诊疗能力随着我国妇产科领域的快速发展,提高妇产科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2024年全新妇产科培训应运而生,旨在全面提高妇产科医生的专业素质,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培训目标全新妇产科培训以提高妇产科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为核心目标,全面提升医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培训,使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提高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能力,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二、培训内容全新妇产科培训内容丰富,涵盖妇产科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1. 理论知识培训:妇产科基础理论、病理生理、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妇产科影像学、妇产科药物学等。

2. 操作技能培训:妇产科常规检查、手术操作、产科急症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妇产科超声检查等。

3. 临床思维培训:病例分析、临床决策、多学科协作、沟通技巧、医学伦理等。

4. 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妇产科领域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如微创手术、胎儿医学、生殖医学等。

5. 继续教育: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新进展、新动态、新指南等。

三、培训方式全新妇产科培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培训效果:1. 面授课程: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面对面传授临床经验和实用技巧。

2. 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远程教学,方便学员随时学习。

3.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到医院实习,参与临床工作,提高操作技能。

4. 案例讨论:组织学员进行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5. 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培训对象全新妇产科培训面向全国妇产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旨在提高妇产科领域的整体水平。

五、培训时间全新妇产科培训时间为2024年,具体安排如下:1. 面授课程:每季度举办一次,每次2-3天。

2. 网络课程:全年持续开展,学员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学习。

3. 实践操作:全年持续开展,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实习时间。

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计划

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计划

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提升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检查和手术操作技能;2. 强化妇产科医生的医疗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对患者的关爱和服务意识;3. 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医疗团队的协作和沟通;4. 加强妇产科医生的临床风险意识,能够及时处理并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培训内容1. 妇产科常规检查技能培训- 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子宫超声检查等;- 产科检查:包括产前检查、产程观察、分娩过程监护等;- 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包括新生儿定位、喂养、体温监测等。

2. 妇产科常见病诊疗技能培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等。

3. 妇产科手术技能培训- 宫腔镜下诊断和治疗操作技能培训;- 子宫肌瘤腔镜手术操作技能培训;- 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手术技能培训等。

4. 妇产科紧急救治技能培训- 产科急救技能培训:包括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等急危重症处理;- 妇科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妇科外伤、卵巢囊肿破裂等急危重症处理。

5. 医患沟通与护理技能培训- 妇产科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包括倾听、解释、宣传等沟通技能培训;- 妇产科患者护理技能培训:包括患者情绪疏导、家属沟通、患者教育等。

6. 临床案例研讨和总结- 组织妇产科医生针对典型病例进行案例研讨,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开展多学科联合病例讨论,促进医疗团队的协作和交流。

三、培训方法1. 培训课堂教学-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介绍妇产科最新的诊疗技术和进展;- 组织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分享治疗经验,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2. 临床实践指导- 安排医生到临床科室进行实地操作指导,提升操作技能;- 实际参与患者诊疗过程,培养医疗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临床案例分析- 在院区内组织病例讨论会,将来自临床的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讨论及总结。

4. 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培训医生快速反应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医师培训标准妇产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辅助生殖等专业。

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

受训者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妇产科亚专业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通过全面、规范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能作为术者完成妇产科常见中小型手术,为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及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妇产科各专业及相关学科轮转学习与工作。

此阶段应开始学习剖宫产、产钳或胎吸助产、徒手剥离胎盘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参与宫颈裂伤缝合术、会阴切开缝合术及会阴裂伤缝合术、腹腔镜、宫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并作助手。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妇产科妇科病房(9个月)、产科病房(9个月)、门诊(含计划生育)(9个月)2.普外科(2个月)、心内科(2个月)、泌尿外科(1个月)、内分泌科(1个月)、急诊内科(1个月)、病理科(1个月)3.机动(1个月)轮转科室时间(月)妇科病房9产科病房9门诊(含计划生育)9普通外科2心内科2泌尿外科1内分泌科1急诊内科1病理科1合计35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妇科病房1.轮转目的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掌握妇科病历书写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够作为术者完成妇科相应级别的手术。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要求病种病种生殖道炎症附件肿物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子宫腺肌症滋养细胞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注:培训内容中仅对病种进行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手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例)助手(≥例)外阴阴道小手术510宫颈小手术25附件手术、绝育术1020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530根治性子宫切除术5阴式子宫切除术10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5腹腔镜手术20妇科病房管理病床数3~6张(二)产科病房1.轮转目的掌握正常接生及产科病历书写方法,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正常分娩、产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够作为术者完成产科相应级别手术。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要求:病种病种正常妊娠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先兆早产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新生儿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注:培训内容中仅对病种进行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手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例)助手(≥例)人工破膜术15接生1010产钳/胎吸助产5剖宫产2050产科病房管理病床数3~6张(三)妇产科门诊1.轮转目的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

掌握人工流产、分段诊刮、输卵管通液等门诊小手术及门诊病历书写方法。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要求:病种病种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急慢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孕症月经病、闭经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附件肿瘤妇科急腹症流产围产期保健等注:培训内容中仅对病种进行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手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例)盆腔检查300四步触诊200骨盆内测量90人工流产术30清宫术、分段诊刮术20上环、取环术、绝育术20后穹隆穿刺建议练习,无具体数目要求门诊接诊病人数200人次/月(四)心血管内科(含心血管内科门诊1周和心电图室1周)1.轮转目的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操作技术。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病种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炎与心肌病血脂异常常见心律失常常见瓣膜病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要求至少50例。

(2)基本技能要求技术名称例数(≥)电复律5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50(独立报告)(五)内分泌代谢科(含内分泌科门诊1周)1.轮转目的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表现;糖尿病分类、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则、食物热卡计算及实施要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诊断及抢救;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方法及意义。

了解:内分泌其它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甲状腺结节各型甲状腺炎要求至少30例。

(2)基本技能要求:操作名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类激素血尿浓度测定标本采集腰围、臀围测定糖尿病营养食谱处方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病种病种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尿崩症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泌乳素瘤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Addison病)痛风其他原因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禁水加压素试验。

(六)急诊科1.轮转目的掌握: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理论,心肺复苏(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TLS)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基础理论和新进展;常见急症的病因鉴别、临床表现及处理规范;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指征、作用、副作用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心肺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镇痛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标准、处理原则;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各种危象(高血压危象、甲亢危象)、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等的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病种常见急性发热急腹症急性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昏迷休克心脏呼吸骤停各种中毒出血(咯血、呕血、血尿等)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要求至少60例。

(2)基本技能要求名称名称心肺复苏术洗胃术导尿术胸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术电击除颤术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术呼吸机使用动静脉穿刺术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病人生命支持)要求至少40例。

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例(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呼吸机常用机械通气的模式。

(七)普通外科1.轮转目的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熟悉: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外科基本用药。

熟悉盆腔解剖,特别是肠道与女性生殖器之间的解剖关系。

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器官移植进展状况、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基本要求掌握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等;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书写住院志30份以上,书写大病历不少于5份。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疖和疖病体表肿瘤破伤风急性阑尾炎痈腹外疝急性乳腺炎甲状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乳腺增生全身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癌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胆囊结石肛瘘、肛乳头炎、肛门周围感染胃肠肿瘤静脉炎肠梗阻内、外痔脓肿(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疝修补术体表肿物活检阑尾切除术参加以下手术: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结肠切除术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胆管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八)泌尿外科1.轮转目的掌握:泌尿外科专业病史的正确询问与采集、分析及病历的正确书写;掌握泌尿外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常用检查手段、诊断要领、适应证以及治疗原则。

熟悉:泌尿外科急诊常见病(如肾绞痛、急性尿潴留、肾挫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熟悉盆腔解剖,特别是泌尿系与女性生殖器的解剖关系。

了解:腔内泌尿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手术方式,包括各种TUR手术、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肾镜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腔内热疗;了解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男科学常见病的诊治要点及进展情况。

2.基本要求掌握:泌尿外科常用诊治方法的操作技术,包括膀胱残余尿量的测定、前列腺液的采取与镜检、导尿术、膀胱穿刺造瘘术。

熟悉:泌尿外科各种导管(包括各种囊腔导尿管、膀胱及肾造瘘管、D-J 支架引流管及各种伤口引流管)的用途及具体用法;熟悉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泌尿系平片、造影片、CT、MRI、B超及核素检查等)的应用。

了解:泌尿外科特殊诊治方法的操作要点和应用,包括金属探条及丝状探子扩张尿道、前列腺针吸细胞学及穿刺活检、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

书写:住院志10份,大病历3份。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泌尿生殖系炎症膀胱癌隐睾肾肿瘤尿路结石前列腺癌(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膀胱造瘘术睾丸鞘膜翻转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参加以下手术: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膀胱部分切除术尿道狭窄手术肾切除术泌尿生殖系成型术肾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腔内泌尿外科手术(九)病理科1.掌握病理科取材的规范记录,病理申请单的规范书写。

2.掌握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

3.掌握冰冻切片的适应症。

4.熟悉病理科工作流程,熟悉病理科借阅制度。

5.了解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

6.参观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