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常见于冬季在密闭的住室中用煤炉或炭炉取暖时;亦可见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与接触一氧化碳有关的作业如炼钢、炼铁等)处理不当所致。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使之不能带氧而造成全身缺氧。急性中毒者皮肤和粘膜特别是口唇,呈樱桃红色。缺氧严重者可以致命。如昏迷时间过长,即使得救,常因脑部损害而有智力减退、肌张力增高等后遗症。
【急救措施】
(1)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因一氧化碳比空气轻,故救护者应匍匐入室,立即打开门窗,解开患者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一般轻度中毒者,经吸入新鲜空气后即可好转。
(2)必要时吸入高压氧或进高压氧舱治疗,促使碳氧血红蛋白离解。(3)有呼吸因难或停止呼吸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坚持在2小时以上。同时可作针刺治疗,并注射呼吸兴奋剂。
(4)发生严重中毒时应立即急送医院抢救,可行输血换血,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血压稳定者可放血300一400毫升,放出的血液经充氧后再输入。
在输血、输液过程中要防止肺水肿发生。
(5)及时补液。以高渗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为宜,补液速度宜慢,量不宜过多。
【护理方法】
(1)病人昏迷清醒后,仍应继续吸氧相当时间,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2)供给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和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的膳食。大米白糖粥是本病初期的较理想膳食,既易消化,又可抑制恶心呕吐,较面食为好。(3)适量补充维生素A、B族、c等,并可进食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4)对肢体瘫痪者作被动和自动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并结合针灸、推拿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给氧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给氧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它是由于一氧化碳的吸入导致血红蛋白
与一氧化碳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从而影响了血液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及时给予氧气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给氧的方法。
首先,当发现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打开窗户通风,以尽快排除一氧化碳。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其次,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纯氧吸入。纯氧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迅速替
代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恢复血液输送氧气的功能。在急救条件下,可以使用氧气面罩或氧气管进行给氧治疗,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能够加快一氧化碳的解离速度,促
进血红蛋白中一氧化碳的排出,从而更快地恢复血液的氧合功能。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送往配备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治疗。
最后,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充分的休息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性中毒,及时给予氧气是救治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给予纯氧吸入并考虑使用高压氧治疗,同时做好观察和紧急处理准备。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意识,避免中毒的发生。
一氧化碳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
(a)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通常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b)一氧化碳的毒性:CO和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人吸入CO会造成人体缺氧,严重者会致死。
(c)中毒处置——现场急救
①立即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置于新鲜空气处,如为密闭空间内应立即开窗通风,松开病人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②迅速纠正缺氧。这是抢救CO中毒患者的关键。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L/min(时间不超过24h,以免发生氧中毒)。
(d)泄漏应急处理:视条件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防止泄漏氢气进入封闭空间。气瓶泄漏可移至空旷处缓慢放空。
消除方法: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内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
【临床表现】
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消失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糊涂,吸入新奇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快速消逝,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消失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准时,可快速糊涂,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发觉时间过晚,吸入一氧化碳气体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逝,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峻,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病因病理】
一氧化碳(即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气体比重0.967。
空气中CO浓度达到12.5%时,有爆炸的危急。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马上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力量。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约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它可以在室内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积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一旦出现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避免危及生命。
1. 立即离开现场:如果发现一氧化碳泄漏,应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
2. 呼叫急救电话:在离开现场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自己的情况和所在位置,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3. 给患者提供氧气:如果患者还有意识,应立即给他提供氧气,以帮助他呼吸新鲜空气。如果没有氧气设备,可以将患者移动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让他呼吸新鲜空气。
4. 保持患者体温: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因此需要及时给患者加衣保暖,以避免体温过低。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等,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总之,一旦发现一氧化碳泄漏或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应定期检查家庭燃气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内停留。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ppt课件
06
Q&A环节
问题一:如何判断是否为一氧化碳中毒?
总结词
一氧化碳中毒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详细描述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大量吸入后可能导致身体组织缺氧,从 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初期较轻,随着吸入更多的一氧化碳而 加重。
问题二:一氧化碳中毒后应如何急救?
病理
一氧化碳中毒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缺氧引起的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 心肌损伤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结 合实验室检查,如血中碳氧血红 蛋白(COHb)含量升高,可诊 断为一氧化碳中毒。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气体中毒、脑血管意外 等疾病鉴别。
02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纠正酸中毒
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酸中毒, 因此需要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纠正酸中 毒的治疗。
营养支持
对于昏迷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以维持身体基本需求。
预防并发症
在院内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预防各种 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心律失 常等。
03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家庭预防
01
02
03
04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安装在 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安装在
浴室或与卧室相通。
使用燃气灶具时,应确保通风 良好,特别是在炖煮、熬汤等 需要长时间使用燃气的情况下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一、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失认、失写、失语、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
还可出现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一氧化碳中毒给氧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给氧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常见于封闭环境中使用煤气、煤炭、液化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极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下,正确的给氧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及时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一氧化碳的源头。然后,立即给予氧气供应。氧气的给予可以通过吸氧管或面罩进行。吸氧管的使用更为常见,它可以直接将纯氧输送到中毒者的呼吸道中,以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从而缓解中毒症状。
在给氧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中毒者的症状变化。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情况。因此,在给氧的同时,应不断观察中毒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给氧的方式和剂量。
此外,应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前来进行处理。一氧化碳中毒属于急性中毒,需要及时的医疗救治。急救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氧气设备,更加科学地进行氧气治疗,以确保中毒者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一氧化碳中毒的给氧方法主要包括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一氧化碳源头,然后立即给予氧气供应,并密切观察中毒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前来进行处理。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保护中毒者的生命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同样非常重要。使用燃气设备时应确保通风良好,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避免在密闭环境中使用燃气设备。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通过正确的给氧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应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氧化碳(CO)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气无法正常供给身体组织,造成一系列严重的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主要包括早期急救、病情观察与评估、治疗干预以及预防措施等。
首先,在早期急救中,需要迅速将患者迁离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将其置于空气新鲜处,在保护患者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随后,应立即进行复苏措施,如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患者。
然后,进行病情观察与评估,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意识状态的监测,以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是否异常,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其他与一氧化碳中毒相关的表现。
治疗干预方面,首先是氧气治疗,旨在替代血红蛋白上的CO,使其被氧气取代。可以通过低流量鼻导管、面罩、氧气帐篷等方式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另外,对严重中毒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高压氧舱治疗,以加快CO的排出。
此外,还需要给患者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酸碱平衡调节。对于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应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如保护好呼吸道、维护体位、防止压疮等。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
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时刻保持警醒,以防止患者瞬间发生严重的呼吸道闭塞、心脏骤停等情况。而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应予以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干预。
最后,要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工作。对于易产生CO的场所,如煤气集中供应点、车库、工厂等,应进行定期排查和检测,确保安全。同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室内污染。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当前形势紧迫性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事件,其危害程度不容忽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不易被人察觉,因此,一旦发生中毒,往往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由于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等原因,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专家观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措施,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指出,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快速识别:当怀疑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或物质,并尽快确认是否为中毒事件。
通风处理:一旦确认是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或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撤离现场:如果可能,应立即撤离中毒者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避免围观,保持空气流通。
求助医疗:如果中毒者出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支撑数据
根据一项权威调查,近五年来,我国因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意外事件中,死亡人数高达3000人,其中,50%的死亡事件发生在家庭中,主要是由于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或室内通风不良导致的。因此,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应急有效性说明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快速识别、通风处理、撤离现场、求助医疗等步骤。以下是应急处置措施的具体说明和有效性:
快速识别:当怀疑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或物质,并尽快确认是否为中毒事件。这可以通过观察中毒者的症状来实现,如头痛、恶心、乏力、眩晕等。一旦确认是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采取下一步措施。
火灾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火灾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以下是一些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1. 迅速撤离:立即离开火灾现场,转移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 呼吸新鲜空气:将中毒者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能够呼吸新鲜空气。
3. 呼叫急救:如果中毒者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4. 提供复苏急救:对于失去意识的中毒者,进行心肺复苏(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5. 避免活动:中毒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氧气消耗。
6. 就医治疗: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同时,预防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确保家庭和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等。如果可能,提前制定和演练火灾应急计划,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完整)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完整)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煤气中毒后,切不可慌张。在送医院前可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并一定要让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
CO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而昏迷。急救方法有五: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清新空气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应坚持两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脏复苏。
3.赶快供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
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可将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并用冰袋放在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转送医院,最好是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以便对脑水肿进行全面的有效治疗。
5.如有肌肉痉挛,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安定10毫克,并减少肌体耗氧量.
一氧化碳中毒的科普知识课件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
输氧治疗,可以帮助中毒者更 好地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如何预防一氧 化碳中毒?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家庭使用燃气要检查好管路是否漏气。 烟囱、风道及烟气排放口位置要符合要 求。
Fra Baidu bibliotek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安装一氧化碳探测报警器。 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防止燃 气设备老化、损坏或使用不当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预防: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检查燃气设 施等。
一氧化碳中毒 的应急处理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
遇到中毒者千万不可慌张,要 保持冷静,并及时拨打急救电 话。 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并打开窗户和门进行通风。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
如果中毒者已失去知觉,应及时抬头、 侧头、抬腿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让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避免使用含一 氧化碳的急救用品。
一氧化碳中毒 的科普知识课
件
目录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什么是一氧化 碳中毒?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定义:人体吸入过量一氧化碳 后引发的中毒症状。
原因:一氧化碳主要由不完全 燃烧产生,如煤气、烟草等。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症状:轻度中毒为头痛、眩晕、恶心、 呕吐、乏力,重度中毒还可出现意识障 碍、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 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简介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情况,常见于煤气中毒、烟煤烧煤、柴油等不完全燃烧场所。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的气体,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严重的中毒可以危及生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
监测
1.从可能被一氧化碳泄漏的场所迅速撤离。
2.如果疑似一氧化碳泄漏,使用一氧化碳检测器进行检测。如果没
有检测器,可以观察症状,如头痛、呕吐、眩晕等。
呼叫急救
1.如果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2.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详细的病情描述。
疏散
1.如果在室内,尽量打开门窗,增加通风。
2.将中毒者送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3.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下楼。
建立通风
1.打开门窗,利用自然风使室内空气流通。
2.不要在室内点燃燃烧物,例如香薰、蜡烛等。
3.使用抽风设备,如排气扇或空气净化器,加速室内空气的流通。简单救治
1.将中毒者送到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继续吸入一氧化碳。
2.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腰带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3.维持中毒者的体温,避免过度换气。
保持呼吸
1.使中毒者保持平卧位或半坐位,避免呼吸道阻塞。
2.如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
急救到达。
进一步处理
1.如果中毒者的意识丧失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在急救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总结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情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非
常重要。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呼叫急救,疏散中毒者,保持通风并进
行简单救治都是急救的重要步骤。同时,要保持中毒者的呼吸道通畅,并在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请记住,在处理一氧化碳中毒时,安全第一。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中毒,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 立即将中毒者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有害气体的环境,避免进一步暴露。
2. 如果中毒者昏迷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3. 若中毒者尚有呼吸并意识清晰,应及时呼叫急救车辆或将中毒者送至医院急诊科就医。
4. 如果中毒者意识不清或有抽搐,不要强行让其进食或饮水,以免导致窒息。
5. 中毒者的衣物应立即解开,保持宽松,以便呼吸顺畅。
6. 温暖中毒者,防止其体温过低。
7. 氧气疗法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可以利用含氧量高的设备进行吸入氧气治疗。
8.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应将中毒者安置在侧卧位上,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9. 家庭应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电池,确保
家庭环境的安全。
10. 使用燃气设备时要注意通风和遵守使用要求,避免一氧化碳泄漏。
总之,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危险的急性中毒,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于拯救生命至关重要。如果发现中毒症状,应迅速进行急救并尽快就医。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急救措施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情况,以下是一氧化碳中毒现场的急救措施:
1.立即离开中毒现场:首先要迅速离开中毒现场,将受害者移
到室外,远离一氧化碳源,以减少一氧化碳的吸入量。
2.打开窗户和门窗:打开窗户和门窗以便通风,加快室内空气
的流通,将一氧化碳及时排除。
3.呼叫急救:拨打当地急救电话,请求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前
往现场。
4.检查呼吸和心跳:检查受害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或没有呼吸,
并观察是否有心跳。若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5.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将受害者放置于平坦的地面上,将头部轻轻仰起,捏住其鼻子,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每次给予约1秒钟的呼吸。
6.寻求医疗救助:遇到中毒情况时,一定要及时送受害者到医
院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注:以上建议仅为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的基本措施,具体操作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和专业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一、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失认、失写、失语、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
还可出现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除上述脑缺氧的表现外,重度中毒者中还可出现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或并发。部分患者心律不齐,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或休克;并发肺水肿者肺中出现湿啰音,呼吸困难。约1/5的患者发现肝大,2周后常可缩小。因应激性胃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偶有并发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及筋膜间隙综合征 (compartment syndrome)者,因出现肌红蛋白尿可继发急性肾功衰竭。有的患者出现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水疱或类似烫伤的皮肤病变,或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经对症处理不难痊愈。听觉前庭损害可表现为耳聋、耳鸣和眼球震荡;尚有2%~3%的患者出现神经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可能与昏迷后局部受压有关。
2、迟发脑病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意识恢复正常,但经2~3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因表现出"双相"的临床过程,亦有人称之为"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精神症状:突然发生定向力丧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幻视、错觉、语无伦次、行为失常,表现如急性痴呆木僵型精神病。
(2)脑局灶损害
1)锥体外系神经损害:以帕金森综合征多见,患者四肢呈铅管状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步行时双上肢失去随伴运动或出现书写过小症与静止性震颤。少数患者可出现舞蹈症。
2)锥体系神经损害: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轻度偏瘫,上肢屈曲强直,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引出一侧或两侧病理反射,也可能出现运动性失语或假性球麻痹。
3)其他:皮层性失明、癫痫发作、顶叶综合征 (失认、失用、失写或失算)亦曾有报道。
3、低浓度CO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CO是否可以造成慢性中毒,至今尚有争论。近年来的资料认为,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1)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脑衰弱综合征的症状比较多见,神经行为学测试可发现异常,多于脱离CO接触后即可恢复。上述症状顽固者,往往有多次轻度急性CO中毒的历史。
(2)心血管系统: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在职业接触者COHb饱和度达到5%以上时,可以见到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羟丁酸脱氢酶 (HBD)、肌酸磷酸激酶 (CPK)增高,这些酶活性的增高可能与心肌损害有关。此外,通过人群调查,发现约20%~25%的吸烟者血中COHb高于8%~10%,这些人心肌梗死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为高。近年对63名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研究发现,在接触CO使COHb水平由0.6%升高至2%及3.9%后,其出现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时间提前,对运动的耐受力明显减低。
这些调查资料,结合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在低浓度CO的长期作用下,心血管系统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现场接触CO的情况与急性CO中毒的有关临床表现,或同一现场有其他人出现类似症状,一般不难作出急性CO中毒的诊断,可参见国家诊断标准G B8781-88。若以突然昏迷为其发病的形式,在接触史不明确时,须与可以引起昏迷的其他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安眠药中毒、糖尿病昏迷等鉴别。在脱离CO接触不足8h时,血中COHb测定可作为接触指标;停止接触CO超过8h,血中COHb 多已降至正常,和临床表现可不一致,故无助于诊断。当COHb水平超过30%时,面、唇可呈樱桃红色,但这一体征仅见于20%的患者。CT或MRI有助于和中枢神经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对急性CO中毒患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迅速给予下列治疗:
1、给氧轻度中毒者可给予氧气吸入。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有条件时给予高压氧治疗。
2、对症及支持治疗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对重度中毒出现急性中毒性脑病者,应积极进行抢救。视病情给予消除脑水肿、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酸中毒、促进脑血液循环等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对迟发脑病者,除高压氧治疗外,可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及其他对症和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