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三章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理想是激励个体的精神内驱力,是凝聚社会整体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为对品格养成的重视。
2.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一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集体奋斗和共同创造的,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极大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根据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弘扬中国精神,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六年级下道德与法治资源与评价电子版
六年级下道德与法治资源与评价电子版1、【单选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单选题] *A、发展创新能力B、竞争创新能力C、改革创新能力D、自主创新能力(正确答案)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单选题]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正确答案)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单选题】(),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单选题] *A.立大志(正确答案)B.明大德C.成大才D.担大任4、【单选题】“工匠精神”本质是一种()。
[单选题] *A. 道德精神B. 从业精神C. 职业精神(正确答案)D. 模范精神5、【单选题】恋爱双方在相互关系上是()的,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
[单选题] *A 平等(正确答案)B 不平等C 依附D 束缚6、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单选题] *A、原始社会的道德(正确答案)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7、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这是5万个驻村扶贫工作团队的共同目标。
全国累计选派290多万名扶贫干部驻村帮扶,他们迎难而上,为啃掉“硬骨头”而呕心沥血。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说明()①集体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②强大的集体合力能完成许多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④强大的集体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单选题] *A.①②B.①③C.②③(正确答案)D.②④8、一般来说,()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单选题] *A、理想B、信仰(正确答案)C、信念D、意志9、酒店宾馆服务礼仪语言方面,我们不能()。
2015年申论试卷及答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点击下载word完整版:2015年国考市地以下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给定资料1.1867年,约瑟夫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牧场工作,常常一边放羊一边看书。
在他埋头读书时,牲口经常撞倒放牧的铁缝栅栏,跑到附近田里偷吃庄稼。
牧场主对此事十分恼怒,威胁要将他辞掉。
约瑟夫经过观察发现,羊很少跨越长满尖刺的蔷薇围墙。
于是,-个偷懒的想法浮上心头:何不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他把细铁丝剪成小段缠在铁丝栅栏上,并将铁丝末端剪成尖刺。
这下,想要偷吃庄稼的羊只好“望网兴叹”,约瑟夫再也不必担心会被辞退了……约瑟夫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小发明竟然造就了这样宏大的景观,也没想到他最初用来限制羊的带刺铁丝网,不久就被用来限制人了:带刺铁丝网除了在监狱、集中营、战俘营中用来圈住人外,还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人把这种铁丝网列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因为这项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制度的创新。
有经济学家说,铁丝网催生了美国西部的早期产权制度(铁丝网帮助牧场确定了边界,并因此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才是铁丝网最大的贡献。
铁丝网的发明也由此启示人们,新技术的创意和发明,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制度的改变,都有直接的关联性。
近百年来,人类的科技只能用突飞猛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来看今天的世界,他会认得汽车、电话、飞机,也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艇,但他绝对会对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核能一无所知。
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也使人类思考的方向有所变化。
齐鲁先锋2022-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判断与战略重点-共四课
齐鲁先锋2022-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判断与战略重点-共四课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判断与战略重点共四课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判断与战略重点上篇(上)考试成绩为97分获得5.0学时1、从总体上看,中国现在处于中等创新程度。
正确错误2、当前,我国创新均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欧洲国家。
正确错误3、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
同时,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正确错误4、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处于“领跑”的领域还不多,大多数领域还是跟踪,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错误5、当今,我国创新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短缺、老旧、落后的局面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正确错误6、当前,我国已形成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正确错误7、市场化技术研究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即使不依靠政府,绝大多数创新也能发生。
正确错误8、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
正确错误9、科技创新引发人类生活方式、产业组织形态和社会治理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错误10、为了加强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美国于2022年启动了“地平线2022”计划。
正确错误1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产业创新1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1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知识创新信息资源科技进步技能提升14、2022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指出:“国家需要利用(),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竞争创新竞争和企业家精神创新和企业家精神1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深刻认识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
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在实现国家强盛、推进民族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际来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实施创新驱动。
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正从快速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和平稳发展阶段转变。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今年1~8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看,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具体表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精深加工装备主要还依赖进口。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立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际,加快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讲话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破解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对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力量。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依然大而不强,加工转化能力薄弱,如粮食的深加工率仅占8%,苹果为4.7%,柑桔为5%,肉禽类为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初加工水平低,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产后损失率居高不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1.1867年,约瑟夫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牧场工作,常常一边放羊一边看书。
在他埋头读书时,牲口经常撞倒放牧的铁缝栅栏,跑到附近田里偷吃庄稼。
牧场主对此事十分恼怒,威胁要将他辞掉.约瑟夫经过观察发现,羊很少跨越长满尖刺的蔷薇围墙。
于是,—个偷懒的想法浮上心头:何不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他把细铁丝剪成小段缠在铁丝栅栏上,并将铁丝末端剪成尖刺。
这下,想要偷吃庄稼的羊只好“望网兴叹”,约瑟夫再也不必担心会被辞退了……约瑟夫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小发明竟然造就了这样宏大的景观,也没想到他最初用来限制羊的带刺铁丝网,不久就被用来限制人了:带刺铁丝网除了在监狱、集中营、战俘营中用来圈住人外,还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人把这种铁丝网列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因为这项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制度的创新。
有经济学家说,铁丝网催生了美国西部的早期产权制度(铁丝网帮助牧场确定了边界,并因此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才是铁丝网最大的贡献。
铁丝网的发明也由此启示人们,新技术的创意和发明,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制度的改变,都有直接的关联性。
近百年来,人类的科技只能用突飞猛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来看今天的世界,他会认得汽车、电话、飞机,也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艇,但他绝对会对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核能一无所知。
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以创新为核心,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下是具体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强科技研发投入。
科技研发是创新的基础,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对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同时鼓励企业增加自身的研发投入。
此外,还应该优化科研人员的人才政策,提高他们的收入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
其次,建立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不是单打独斗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合作的过程。
政府应当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还应该简化创新项目的审批流程,为创新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创新环境。
再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申请专利,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价值。
最后,推动教育创新。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体制,推动教育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动教育创新,才能够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中考政治热点复习 专题十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民版-人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专题十三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热点聚焦】材料一:2014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
出席会议并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材料二:2014年7月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完成了2014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3次下潜作业。
材料三:2014年9月22日,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X云山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活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四: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
国家主席向大会致贺词指出。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知识】七年级(下)教材1.航天领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各方面协同攻关的结果,而航天科技活动的每一次成功都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2.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
许许多多科学家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勤劳、智慧甚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他们无愧于祖国。
3.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我们赶超发达国家的路还很漫长。
4.我国总体科技实力不强,首先表现在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总体较低。
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研发经费、技术管理、科学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科技国际竞争力等在国际上的排名不高。
5.科教兴国是党和政府正确把握时代潮流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系列重要讲话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普通党员)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D.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A人民幸福)。
3.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B.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下列(B.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属于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
8.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其区分的标志是(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C.中国特色)。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其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党的十八大提出,到(B.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下列(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不属于这个目标要求内容。
13.(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4.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的是(B.十八届三中全会)。
1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C.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前全球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将从提升科技创新力、推动产业创新、拓展人才培养和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来阐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科技创新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要实现科技创新,首先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和水平。
政府应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科研工作。
同时,还要推动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益。
其次,推动产业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
要推动产业创新,首先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高技术创新的转化率。
此外,还要提升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拓展人才培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人才是推动创新的源泉,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资源。
要拓展人才培养,首先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实施分类培养政策,从小学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建立起科学、灵活的人才评价体系。
同时,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此外,还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吸引和留住拥有高水平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完善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优质充足、高品质、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更为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创新民生科技,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社会服务。
一、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打通通道,要强化企业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要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要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
打通通道,要激发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要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发明人拥有成果所有权。
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奖励并举,探索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权激励,加大在专利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岗位分红权等方面的激励力度。
创新型国家建设
案例三:创新型国家建设材料:2014年6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3.国情角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思想道德与法治》练习题(3)
《思想道德与法治》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A、有本领B、有担当C、有责任D、有理想2、( )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新思想B、新举措C、新格局D、新时代3、()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A、思想政治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道德素质D、个人修养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5、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6、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
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7、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观点是()A、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本质是自由C、人的本质是自私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9、“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会创造社会价值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A、“一切向钱看”的人生目的B、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C、“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的人生目的D、以天下为已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11、( )是科学理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A、大胆假设、小心求证B、改革创新C、社会实践D、思辨12、( )是引发自私自利、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A、实用主义B、享乐主义C、个人主义D、拜金主义13、人生观人人都有。
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已成为一国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之源,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科技经济一体化,既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世界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
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字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动力源泉途径创新发展着力点【正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经验证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可见,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来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紧闭国门到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经济格局。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使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
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
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创新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增长是人类赖以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
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劳动、资本、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
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科技创新实施的。
一项成果的科技创新,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又牵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
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设计
教师概括: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教师:呈现我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自主创新成果。
学生:思考并讨论,能够独立设计研制巨型计算机,对我国有什么重要战略意义?
“创客”所代表的敢于冒险的勇气和信心,勇于探索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不拍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善于沟通的团队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集中表现,构成了中关村崛起的精神动力。
还有一点,可能是同学们不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关村在早在2003年,就专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逐步建立起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这也是中关村创造奇迹的秘密之一。
教师指出: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党和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调动整个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7
分钟
第二环节万众创新
教师创设情境:以教材中“北京中关村的材料”为情境,引导学生探寻中关村奇迹般崛起的秘密。
1.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教师:呈现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与科技人才的有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认真学习本书,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日前该书已由中共文献出版社出版,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受权连载。
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期间的讲话、文章、贺信、批示等五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八个专题,共计一百八十八段论述。
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甘肃调研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2月2日-5日),《人民日报》2013年2月6日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
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
三
战 略 实 施 的 根 本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
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 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步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 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 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 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 大潜能。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
经过多 年努力,我国 科技整体水平 大幅提升,一 些重要领域跻 身世界先进行 列,
某些领域正在由 “跟跑者”向 “并行者”、 “领跑者”转变。 我国进入了新型 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 代化同步发展、 并联发展、叠加 发展的关键时期, 给自主创新带来 了
广阔发展空间、 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强劲动力。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
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 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 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 强大动力。
1、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 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 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
2、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 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 实意义
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 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 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
3、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 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 长远意义 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 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 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 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 力。
二
我 国 的 现 状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 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 列世界前列。我国经济规模 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 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 而不优。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对广东高新区的建议
专家论道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对广东高新区的建议文/苏瑞波回顾高新区30年的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高新区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高新区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就要把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作为保障。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国际间围绕创新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高新区要把握时代特征,以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为核心,不断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探索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和机制。
一、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形势(一)需求: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已经成为当前高新区发展最紧迫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的优先战略,我国科技创新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进入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的新阶段,特别是以北京中关村、深圳、上海张江等国家高新区为代表的高新区群体,更是在很多科技创新领域进入了“领跑区”“无人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
以广东为例,全省10家省实验室均有在高新区布局,深圳国家基因库、东莞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布局高新区,全省25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有近一半落户在高新区内。
但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个别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和对我国的科技围堵不断加剧,出现了“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等一系列“卡脖子”事件,高新区首当其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日渐增强的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进入“领跑区”“无人区”对治理模式转变的需求,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的定位,都迫切需要高新区加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首要的是高新区要适应扮演启动者和谋划者的角色,尽快从“跟随战略”向“引领战略”转变,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原创”转变,管理体制机制随之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WORD格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
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
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
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
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
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
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
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
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
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
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