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遇村遗址2018年发掘收获

合集下载

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

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

龙源期刊网 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作者:杜博瑞来源:《大学生》2019年第11期在对遇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东西向独立的墓群,出土的鬲、豆、罐等器类的形制皆为西周时期,其中陶鬲卷沿、敞口、高裆的特点明显具有西周时期特色,这表明曾经有西周人群在此地生活。

与此同时,遗址区内发现的南北向墓葬出土的如口部呈小喇叭形的陶罐等,皆具有东周时期的特点。

据此,我们确认了西周与东周两类人群的存在。

这是一个大发现!在遇村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陇东地区前期发掘以墓葬为主,发掘区域年代也较为一致。

遇村遗址的发掘首次填补了陇东地区没有系统发掘遗址的空白,且该遗址发现西周、东周两类不同年代人群也首次展现了陇东地区不同年代人群的更迭现象,也为解决周人发展、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提供了新材料。

遇村遗址可以說是我博士阶段的起点,也是新的挑战和学习过程。

初入遇村工地,即将发掘的1700平方米遗址,对我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我一开始手忙脚乱,多亏当时水老师不时地在身旁提醒与引导。

水老师在我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时不时给我一些提醒,尤其是陶片的辨别。

我一直接受的是青铜器的训练,陶器、特别是陶片的辨别难度较大。

陶器分为鬲、盆、豆、罐、甗、瓮等器类,每个器类在两周时期的特点都不相同。

比如鬲,首先夹砂是主要的,其次陶鬲在先周至东周时期口沿是从卷沿、侈口到卷沿、敞口到平折沿、侈口这样一个演变顺序,这些都需要了解。

其次发掘出来的陶片都是残破的,多数只能通过有口、唇、颈、肩的陶片口沿进行判断,最后是通过陶质,即夹砂还是泥质,口沿是折沿还是卷沿,腹部是否远大于口部等特点来进行区分。

在辨认清楚器类之后,是每个器类的类型学、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即是鬲、盆、豆、罐这些器类口沿、唇部,颈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纹饰是如何变化的,这就需要地层与叠压打破关系的支撑,这是水老师一再强调的,必须要区分清楚地层与叠压打破关系。

因为叠压和打破关系可以决定各个遗迹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器类的类型演变,才能确认发掘整体的年代框架等问题。

甘肃庆阳考古古墓发现

甘肃庆阳考古古墓发现

甘肃庆阳考古古墓发现轰动庆阳的重磅消息:宁县西头村石家墓群发现春秋秦墓。

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甘肃庆阳考古古墓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甘肃庆阳考古古墓发现之出土的基本信息石家墓群位于甘肃省宁县早胜镇西头村一组石家沟畔以西,该墓地曾遭到盗掘。

为了使该墓群免遭进一步盗掘破坏,以便科学保护和有效提取文物信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 年初开始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东周时期墓葬8座、祭祀坑1 座、车马坑1 座。

8 座墓葬均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圹方向介于348°~20°之间。

墓葬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四壁斜直,或口小底大,或口大底小。

沟对面就是宁县早胜西头村石家沟畔,古墓发掘地就在这和位置。

西头村石家沟畔与遇村六组隔沟相望,耕地紧邻。

依墓室底部面积、列鼎数量、棺椁数量等标准暂分A、B、C 三型。

其中A、B 两型即贵族墓,墓室底部多设棺椁,其中椁室构建上,在预先挖好的长方形墓圹底部置横向薄板铺垫,四壁置木板,上下叠压堆砌而成,侧板与前后挡板间套结方式多已不清。

椁盖以木板横向搭建于东西侧壁或东西二层台上。

随葬品分布组合上,丧葬仪器——铜翣成对出现,多置于椁盖之上墓圹东西两侧;车马器——铜马衔镳、铜车辖軎、铜横末饰、铜节约组成的络饰、铜带扣等分布无一定规律,多置于椁盖之上墓圹填土内;个别墓葬椁盖之上墓圹填土内发现殉车现象,以拆装的形式仅随葬车舆部分;青铜礼器——铜鼎、铜敦,漆器——漆盒、漆耳杯、漆盘等置于椁室北壁侧;以陶(石)磬为主,辅以石(泥)贝、陶珠、铜铃、(铜鱼)等棺饰遗存分布于木棺周围,且棺饰器物表面多附着髤红漆迹象,推测是其悬挂于髤漆棺罩所遗留之痕迹。

个别墓葬椁室南壁侧置青铜兵器——铜戈、铜矛、髤漆木盾、铜(骨)镞等;棺盖板之上多发现石(陶)圭,棺内人骨颈部、腰部位置多发现玉器残件、绿松石玦等。

殉狗习俗也仅出在贵族墓葬中。

C 型墓即平民阶层,未构建棺椁,不曾出现棺饰遗存、铜翣、车马器、青铜礼(容)器等。

遗址,承载千年历史

遗址,承载千年历史

遗址,承载千年历史作者:南窗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49期在中国考古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考古学家都把寻找史前文化的重心放在了中原地区,但一次偶然的发现,直接打破了学术界的这种成見。

1959年5月,在泰安市郊大汶口镇的京沪铁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挖出了大量陶器碎片,很明显,这是挖到文物了。

得知消息后,考古工作者立即奔赴现场。

在对出土文物作了初步鉴定后,专家们判断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当年6月,考古队进驻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正式开始了发掘工作。

在5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墓葬群、房址、窑址等多处遗址,出土了2000多件随葬品。

经过三次大规模发掘后,专家们一致认定,这是一个独具内涵的文化类型,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山东省以外的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及辽东半岛地区发现了与大汶口文化类型相同的遗址。

大汶口文化分布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深,令考古学家震惊不已。

说起大汶口文化,就不得不提另外两大文化类型——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20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两大文化类型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两大源头。

而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则纠正了这种片面的看法。

作为中国史前文明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龙山文化找到了源头,把山东地区的史前文化一下提前了2000年。

大汶口文化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使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了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大汶口遗址是齐鲁大地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为更好地保护遗址,利用考古发掘的成果服务社会,让更多人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上日程。

作为中国首批2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之一,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规划建设了大汶口遗址核心展示区、大汶口文化博物馆、滨河观光大道、大汶口文化历史风情再现区,并辐射至大汶河、山西会馆、上泉古泉群等周边文化遗产。

历史烽烟 驿站古今--探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境内的驿站

历史烽烟 驿站古今--探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境内的驿站

【作者简介】侯丽,女,中共党员,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博物馆馆员。
2021.6(下) 037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
从《周礼》的记载中我们知道,有了驿站就有了烽 火台,驿站是从中央到地方(包括边境)传递信息的场 所,而烽火台是敌人入侵时通知各路诸侯派兵相助抵抗的 场所,点燃柴火(或者狼粪)发出信号(白天用狼烟称 之为“燧”,夜晚用火光称之为“烽”)。烽火台中的 “台”,就是在有驻军的高山之巅筑起的土台,约每隔5千 米一个,以便于互相之物(会宁历史文化丛书)》资料显示,甘 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境内的驿站有四处—青江驿、保宁驿 (现在的县城)、甘沟驿、郭城驿,它们从南向北位于一 条180千米长的直线上,每个驿站相距45千米。 1.2 驿站与烽火台
在一定程度上说,驿站与烽火台应该是同时存在的, 也是相互依存的。驿站是使用人力和畜力传送或接收军事 情报的机构,被称之为“官邮”,而烽火台将是把驿站获 得的军事信息向更远的方位传递。从驿站和烽火台的作用 看,驿站往往处于低处和平处位置,而烽火台位于更高的 山头上,是为了与其他山头上的烽火台遥相呼应。
据《会宁文物(会宁历史文化丛书)》资料显示,甘 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境内的烽火台遗址有45处之多,散布在 全境范围内的各个山头的最高处,在这样一个只有6439平 方千米的小县中可谓星罗棋布。主要有:青江驿烽火台遗 址、桃花山烽火台遗址、甘沟驿烽火台遗址、郭城驿烽火 台遗址等。
青江驿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太平店镇青江驿村清江 驿驿城正东的山顶上,建于明代,高12米,占地面积1809 平方米,为圆锥形;桃花山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会师镇 东南部桃花山北峰顶,北面可望见校场烽火台,东面可望 见张诚堡烽火台;甘沟驿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甘沟驿镇 甘沟驿村东南1.5千米处的山梁上;郭城驿烽火台遗址位于 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驿村内,靖天公路穿城而过,明正统 五年即1440年修建,1545年重修,系明、清时期的驿城城 址。 1.3 驿站与丝绸之路

甘肃宁县遇村遗址2018 年发掘收获

甘肃宁县遇村遗址2018 年发掘收获

甘肃宁县遇村遗址2018 年发掘收获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考古》 2019年第4期
遇村遗址位于甘肃庆阳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早胜原上,现属宁县早胜镇遇村。

2018 年为配合“银百高速”甜罗段公路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对遇村遗址
施工区域内进行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历时3 月,共发掘面积2100 平方米,发掘区分为墓葬
区与遗址区两部分。

遗迹内涵丰富,主要包含灰坑81 处、灰沟16 处、墓葬22 座、窑址1 组、祭祀坑2 座、马坑1 座、房址1 座。

遗迹单位之间打破关系复杂,包含物丰富,有明显分期,表明该遗址存在较长时间,年代
大体从西周早期延续至春秋中晚期,年代上限与下限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遗址两周时期遗
存与西侧石家墓地发掘遗迹相似程度较高,二者距离较近,相互交叉,表明遇村遗址与石家墓
地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为下一步探索二者“居”与“葬”关系提供了可能。

发掘表明该地区
应存在较大规模两周时期聚落。

(杜博瑞王钰雯王思园王永安)。

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

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牡丹团扇,用捻金线在叶脉和花瓣上用单线或双线钩缂。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八仙拱寿图》上何仙姑的领子上、铁拐李的额头装饰上也见使用。

而用在此件缂丝作品上的金线,则是在深褐色彩丝上包裹真金而成的粗金线,用它来织造龙纹的主体,从而呈现出金灿灿的华丽效果,令人十分吃惊。

也正因为用真金包裹的金线纹龙,彰显奢侈,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很可能是元朝皇室甚至是皇帝使用的物件。

金龙的造型为长吻、短角、四爪,龙肘处有翔羽状纹,背脊处有三叉戟状火纹,这些都是元代帝王贵胄们所用龙纹的典型特征。

而清代虽然也有四爪龙,但多用于民间,帝王所用则毫无例外地都是五爪龙。

元代是否已将缂丝运用于龙袍织造,现在还不得而知(没有实物发现),但从明清时期的龙袍来看,其下摆部分常常以仙山海水和火云纹来装饰,故我们有理由推断这件缂丝片有可能就是龙袍的一个局部。

而从此缂丝片一分为二的对称结构来看,则更像是一件袍服的背脊部分。

在整个缂丝工艺史上,元代缂丝的地位不高,留下来的作品也不多,统计现有的传世作品数量与宋、明时期相比少了许多。

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宋作70件、元作3件、明作32件;辽宁省博物馆藏宋作10件、元作2件、明作12件;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也藏有少量元代缂丝。

这说明,元代缂丝作品存世稀少,不仅远低于明清时期,甚至比两宋都少得多。

因此,虽然这件《仙山祥云金龙图》只是个残片,也当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1]万云海.论宋代的缂丝艺术[J].云南大学学报,2012(6).[2]张康夫,刘新华.宋代艺术缂丝的审美及嬗变[J].纺织学报,2016(6).[3]崔文博.宋代绘画对传统缂丝工艺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2009(3).[4]朴文英.元代缂丝研究[EB]. http:///s/blog_67973f340100tuhg.html.[5]茅惠伟.元代服用缂丝[J].丝绸,2006(7).[6]楼淑琦.浅论元代缂丝缘大袖袍的工艺和修复[M]//文物修复与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尚刚.元代刻丝的功用与其折射的文明[J].装饰,2012(2).[8](元)脱脱等.金史:章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3.◆资讯◆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今年开始对石家墓地一公里以外的遇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

北两区。

201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截至2021年,南区已清理墓葬44座、3座;北区已清理墓葬151座、车马坑2座、2座。

石家墓地两周时期墓葬皆为竖穴土坑墓,口小底大两类,近墓室底部周墓葬多置棺椁。

墓主人葬式多为少数为直肢葬。

车马坑埋葬较浅,其中南北车上马下,车为拆装。

东西向车一车两马。

有殉人、殉狗现象。

石家墓按质地可分铜器、金器、铁器、瓷器、泥器、漆木器等;按功能及性质又可分为(容)器、兵器、车马器及墓主人近身饰物等。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两周时期是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形成期,丧礼是两周礼制的核心内容。

以丧礼中棺饰来论,仅装饰之物就包括褚、荒帷、墙柳、齐、翣、池、贝、鱼等,由此而引出一整套别贵贱、序人伦的棺饰制度,多见于《仪礼》《礼记》《周礼》等典籍及后世学者的注疏、考证之中。

但现存“三礼”及诸家注疏一则不够全面,二则也渗入作者构拟成分,未必全是实录。

半个多世纪以来田野考古清理出的各类遗迹、文物及古文字资料,为我们深入研究两周时期棺饰提供了丰富资料。

近年来在甘肃宁县石家春秋时期墓地考古发掘中,“三礼”中所提及棺饰之物多有发现。

另外,固棺遗存多发现棺束,木棺之下又以棺床来承棺,它们同属于棺饰重要组成部分。

文 图/王永安既窆树于圹中。

檀弓曰:周人置墙是也。

”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翣基本为铜质,与汉翣形实有差。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翣出于三门峡虢国墓地,以前考古报告多称为铜质椁饰,多出土于墓室淤土较高位置,形制不尽相同,但基本中间有一圭形铜片饰,两侧有对称饰件,呈三叉形。

其中底座铜片饰一侧有两组或三组钉孔,可能以衔木柄,符合“持翣”记载。

石家墓地目前12座墓葬发现有铜翣(角),皆为上下分体式,缀合方式或以窄铜片穿孔将其首端与底端进行联结,或以铆钉形式进行联结。

纹饰题材有凤鸟纹,凤鸟、夔龙组合及人面纹等。

尚未发现陕西张家坡墓地流行的兽面纹,亦未发现陕西梁带村、刘家洼墓地盛行的镂空凤鸟纹。

根据文献资料,不同等级的墓葬随葬铜翣数量要求较为严格,《礼记·礼器》云:“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的收获与意义_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_之一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的收获与意义_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_之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39卷第5期,Sep.,2009,Vol.39,No.5Journal of North west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收稿日期:2009204217 作者简介:钱耀鹏,男,陕西大荔人,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史前考古学教学与研究。

【考古研究】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的收获与意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钱耀鹏1,周 静1,毛瑞林2,谢 焱2(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9;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遗址东北部的齐家文化墓地保存基本完整,且规模较大。

发掘结果显示:墓葬结构及埋葬过程十分复杂,埋葬方式多样,并存在殉人现象,尤其首次确认了合葬墓所具备的多人多次合葬特点。

对于研究齐家文化的埋葬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磨沟遗址;合葬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31(2009)0520005206 2008年7月~11月,为配合九甸峡水库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合作,抢救性发掘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境内水库淹没区的陈旗磨沟遗址,发掘清理各时期墓葬351座。

尤其齐家文化时期的346座墓葬,不仅墓葬结构复杂,且埋葬特点极为突出,出土遗物也十分丰富,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

本文着重介绍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并对其重要学术意义展开初步讨论。

一、墓葬结构与埋葬方式的多样性磨沟遗址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陈旗(今王旗)乡管辖,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2209~3926米之间。

柴生芳事迹

柴生芳事迹

柴生芳事迹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柴生芳1969年出生于甘肃庆阳宁县一个农村家庭。

自幼聪颖勤奋的他,是四乡八里十分有名的好学生。

家庭经济的困难激励他更加发奋地读书,1986年高考,他以庆阳地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

在那里,他度过了四年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积极、刻苦、朴实,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好学生。

毕业后,柴生芳被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迅速成为重要的业务骨干,参加过不少重要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1997年5月,柴生芳从考古所停薪留职,赴日本自费留学。

到日本后,他边辛苦打工,边刻苦学习,凭着顽强和勤奋,获得了神户大学艺术史学专业硕士和文化结构专业博士学位。

其间,他仅用了2年时间,就取得博士学位。

这在日本极其罕见,因为,一般需要3到7年。

在日期间,即便学习非常紧张,生活十分艰苦,柴生芳仍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参与社会活动。

1998年他当选为神户地区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副会长,2000年当选为会长,以及神户地区华侨总会理事。

他先后成功组织了长江流域大水灾、台湾地区大地震的募捐活动,组织了留学生集会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等重大活动。

他发起开展了“敦煌·丝绸之路的伙伴们”植树活动,组织日本神户华侨总会“中国西部大开发考察团”赴甘肃考察。

在日本,文化结构是研究前景非常看好的学科之一。

加上柴生芳在神户中国留学生时期的工作成绩显著,毕业前夕邀请他继续留在日本就职的朋友很多,神户大学也希望他留校。

但是柴生芳心里放不下祖国,更放不下家乡。

面对同样来自北京、上海、澳门、香港等地的邀请和优厚待遇,柴生芳不为所动,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

2002年10月,在留学回国后不久,柴生芳进入甘肃省委办公厅调研处工作。

在调研处,他政治立场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宁县

宁县

龙源期刊网 宁县作者:来源:《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07期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隶属庆阳市。

东、南与陕西黄陵、长武相连,西临甘肃泾川,北与庆阳市合水、西峰接壤。

人文古郡宁县是中华民族最早开拓的区域,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古郡名邑。

周先祖公刘在此拓荒务农,开创基业,属周族发祥地。

秦始置县,西魏改称宁州,一直沿袭至清代。

公元1913年(民国2年)始称宁县。

境内历史文化遗址众多,现存的周先祖生息地“北豳古城”、秦始皇巡游时的“秦直古道”等古遗址底蕴沉雄。

黄土地域文化深厚,香包、刺绣、剪纸、石雕等民俗文化产品享誉陇原。

宁县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早期活动地之一,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

黄土绿洲宁县地处“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腹地,绵延县境东部的子午岭原始森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区,素有“天然水库”之美誉。

罗山府、桂花园森林公园,白吉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叶王川温泉度假区山清水秀,景观奇特,为绝佳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资源富地宁县是新兴的能源大县、资源大县,是中国目前预测煤炭储量第一大县,煤、油、气资源富集,预测煤炭储量1027亿吨、煤层气储量215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3亿吨、天然气储量4亿立方米,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是甘肃省确定的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是庆阳市建设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和陇电东送基地的中心区域。

县内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是国务院确定甘肃省重点建设的三大煤化工产业集聚区之一。

发展思路近年来,宁县紧盯“建设甘肃‘东翼’发展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基础先行战略,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度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甘肃镇原县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综述

甘肃镇原县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综述

甘肃镇原县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综述王博文(镇原县博物馆,甘肃镇原744500)[摘要]甘肃省镇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是甘肃最早发现人类活动遗迹的地方之一。

镇原县旧石器时代遗存分为中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其中姜家湾遗址点和寺沟口遗址点是目前甘肃境内发现唯一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

镇原县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及深入研究。

[关键词]甘肃镇原县;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图分类号]K878s[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6-0019-03甘肃镇原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西部,六盘山东麓,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

境内主要有蒲河、交口河、茹河和洪河,均属泾河流域。

这里是更新世黄土堆积最厚的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

由于长期的地形剥蚀,形成纵横交错的河谷,河谷两旁黄土堆积成台地。

从地质学看,这里的新生代地层发育良好,是古动物活动和人类居住生存的理想场所,因此各种动物化石和原始文化遗存埋藏丰富。

镇原县是我国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最早的地区之一,受到考古界的高度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物考古、地质勘探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先后发现四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点,填补了甘肃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空白。

近年文物普查时又在蒲河流域的马头坡等地点采集到了许多动物化石及石制品,为研究陇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及甘肃旧石器时代考古事业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一)太平镇姜家湾遗址点该遗址点位于镇原县东北40公里的太平镇大塬行政村姜家湾自然村向东2000米处巴家嘴水库(蒲河)西岸(东经107°29′45.6",北纬35°42′47.3",海拔1104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在此采集到一批打制石器和其他遗物。

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甘肃省博物馆组成考古调查组,对姜家湾遗址点进行重点调查,获得较大的收获。

其中,石制品39件,包括石核10件、石片4件、刮削器17件、砍斫器3件、石球1件、有敲砸痕迹的石块4件。

泾水悠悠话豳风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年考古发现与收获

泾水悠悠话豳风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年考古发现与收获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年考古发现与收获文 图/王永安泾水悠悠话豳风石家墓地自2016年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高等级贵族墓葬屡见不鲜。

其文化内涵复杂,族群属性至今仍扑朔迷离,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

石家墓地考古发掘分南、北两区,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区西南部东侧、西侧区域开展发掘,清理出东周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1座;北区属于配合基本建设项目,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展开,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33座。

北区墓葬分布密集,未有打破关系。

墓葬形制以南北向竖穴土坑墓为主体,另石家墓地南区2018年发掘区域发现少量东西向竖穴土坑墓。

北区墓葬整体面积小、埋葬浅,有葬具者多为单棺,葬式以屈肢葬为主,随葬品出土极少,属于平民墓地。

相较于北区,南区墓葬分布稀疏,同样未发现打破关系者。

墓葬形制皆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葬具者分一椁一棺、一椁一重棺、重棺、单棺。

葬式明确者,除1座为仰身直肢葬外,其余为屈肢葬。

南区墓葬整体面积大,埋葬深,葬具形式多样,葬式同样以屈肢葬为主,等级较高,属于贵族墓地。

新的椁室构筑形式“折”之遗存发现南区M6随葬有7鼎,一椁重棺,发现置翣6处,属大型墓无疑。

构筑时在椁盖之上先覆盖一层席子,周缘置于二层台之上,四周席面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发现有方形或圆形小孔,推测可能是M6棚板下“折”及立柱“折”在《仪礼·既夕礼》有载:“至于圹……藏苞筲于旁,加折,却之。

”郑玄注云:“折,犹庋也,方凿连木为之。

盖如床,而缩者三,横者五,无箦。

窆事毕,加之圹上,以承抗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高崇文教授依据郑玄对“折”之注解,认为“折”是用横竖木条构成的木框架,支撑在椁室上部,以承抗席。

2021为防止席子滑落所楔的木质方形或圆形铆钉。

席子下见棚板,由圆木组成,搭建于东西二层台之上,之间间隙较宽。

圆木下四周预留较窄台面,上有整木遗存,围构成类似“井”字形结构。

南北各有两条横木,东西两端嵌进二层台槽内,东西各有两条竖木紧贴于南北横木之间,可能与文献记载的“折”相关。

宁县石家墓地出土M39铜翣的修复

宁县石家墓地出土M39铜翣的修复

2020年第2期 丝網;^路总第379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 E SILK RO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路文博®宁县石家墓地出土M39铜霎的修复庞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已清理大、中型墓葬中,多发现棺饰一类遗存——铜婆。

因质地较薄,出土时多成残 片或扭曲变形。

笔者有幸参与此次的清理与修复,主要针对M39出土的一件铜嬰来进行。

该器严重变形,表面被大 量硬结物所覆盖。

笔者主要采用了硝酸银滴定定性检测、X射线探伤分析、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纹饰 及锈蚀成分、结构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此件铜罢形体得 以完整体现,原有的纹饰亦清晰显露出来。

[关键词]宁县;石家墓地;春秋时期;铜嬰;科学分析;保护修复[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20)02-0156-06近几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石家墓地考 古发掘中,获得了重要发现。

清理的春秋时期高等 级贵族墓葬,是庆阳地区的首次发现。

其中大、中型 墓葬中,我们常见两周时期盛行的饰棺遗存——铜 嬰。

它大多置于木棺东西两侧,形制不尽相同,但基 本以4件带钉孔铜片连缀组合呈“山”字形。

其中底 座铜片饰一侧发现两组或三组钉孔,推测判断为与 之相连接木柄衔接作用。

嬰作为两周时期棺饰的一类遗存,诸多文献曾 有涉及。

《周礼•夏官•御仆》曰:“大丧,持嬰”。

《周礼》郑玄注:“汉礼,嬰以木为筐,广三尺,高二尺四 寸,方两角高片,以白布画云气,其余各其象。

柄长 五尺,车行使人持而从,既窆树于圹中。

檀弓曰:周 人置嬰是也。

”铜嬰在考古发现中最早见于三门峡 虢国墓地,之后在平顶山应国墓地,天马——曲村遗址 北赵晋侯墓地、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等多有发现。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宁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县。

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

宁县的古老文明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数千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探究宁县古老文明的一些内容。

一、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宁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交通枢纽,是古代中原和西域之间的重要通道。

早在东周时期,宁县的交通情况就比较发达。

到了唐代,丝绸之路开始呈现繁荣的局面,也带动了宁县的经济发展。

唐代的宁县建有城池,并设有防御军事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宁县的交通和城市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二、丰富的文化遗产宁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将军庙,是中国汉族木质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将军庙建于元代,是以纪念南宋将领岳飞等人而建造的,是一座具有军事和文化双重背景的寺庙。

宁县还有众多的古建筑、古街和古景点,如古城墙、敖家巷、西街、彭城池、蔷薇岩、古御道等,它们都是宁县丰富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宁县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三、多彩的民俗文化宁县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宁县民族多样,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也很有特色。

其中,回族人的传统艺术形式伊斯兰木刻,是宁县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之一。

宁县还有一些古老的婚俗、节日等民俗文化,例如喇嘛节、吊爷节、麦积山祭典等,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宁县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钱塘江文化宁县位于钱塘江上游,钱塘江文化是宁县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塘江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和交通相互贯通的最大河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钱塘江文化中,宁县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古县,有着丰富的钱塘江文化遗产。

例如,位于宁县童家巷的清真寺,被誉为“甘肃寺庙之冠”,它代表了宁县的伊斯兰文化遗存。

总之,宁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古老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考古快照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 年考古调查

考古快照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 年考古调查

考古快照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 年考古调查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考古》 2019年第6期
石家墓地自2016 年开始抢救性发掘,为寻找石家墓地人群居址,2018 年4 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家墓地周围遇村南沟及遇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遇村南沟位于遇村遗址与石家墓地之间,呈南北向分布,全长约1 千米。

内有清溪汩流,由北向南汇入古峪沟。

遇村南沟东侧台地发育较差,坡度较陡,尚未发现古文化遗存;西侧台地坡度则相对较缓,分布有大量史前文化遗存。

其中在李家咀、线湾遗址点发现常山下层文化遗存,遗迹有窑洞式房址、灰坑、路基等。

西周时期遗存在遇村南沟台地上尚未发现,而在其附近遇村遗址有大量西周—春秋时期灰坑暴露,包含物丰富,部分之间有相对复杂的打破关系,说明当地人群有相当一段时间居住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墓葬发掘区越往西靠近(即早胜原中心位置),两周时期遗存越少甚至没有。

这说明两周时期人群已迁徙至早胜原上,其原因可能与生业模式的转变有关。

周人本以农耕为生存之本,《诗经》所载“ 度其隰原,撤田为粮”即是明显例证。

此次考古调查发现春秋时期遗迹及遗物,遗迹主要为暴露于一级台地断面上的灰坑,数量较多。

遗物有陶罐、陶鬲、陶豆等,其中陶鬲折沿,沿与腹夹角较小,出肩,裆部较低,纹饰为交错绳纹。

陶豆口部较深,有盘心坑,直壁,折腹,矮柄。

有助于解决石家墓地“葬”与遇村遗址“居”的关系。

(王永安孙锋)。

【特别播报】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日记选刊(二)

【特别播报】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日记选刊(二)

【特别播报】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日记选刊(二)1华池:史前玉石之路的交汇点?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4月29日,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团继续在陇东大地上奔波不停。

子午岭西侧的生态环境保护很好,空气清新,梯田里新麦飘绿,间或有嫩黄色的油菜花海。

白天有蓝天白云相伴,晚上则是皓月当空。

让我们紧张的车马劳顿之余,心灵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慰藉。

今天已经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九人驱车穿行在远离家园的黄土高坡里,在连续的期待和不断的兴奋中,早已忘却了日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满脑子都是仰韶文化陶片和龙山文化窑洞白灰面的的辨识问题,居然没有人在节日里想家。

对考察团每一个成员来说,这都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劳动节吧。

图1 叶舒宪在庆城县的麻家暖泉遗址与文保员合影今日探访的主要目的地,是位于甘肃省最靠东北端的华池县。

自2016年元月的第九次考察以来,陇东的八个县市,已经探访过七个,如今就剩下一个环县还没有去,留待本次考察从陕北地区回程时再去。

早上离开庆城县时,顺路去探查位于柔远河畔的一个仰韶文化遗址——麻家暖泉遗址,遇到一位和我同龄的农村文保员,向我们介绍情况,大家倍感亲切(图1)。

这个遗址的文化遗存还是以仰韶文化为主,有史家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陶片。

至于大家关切的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标志性的红陶片是否存在,似乎并不很明显。

倒是可以看到一些属于客省庄二期或龙山文化的绳纹灰陶片。

这种现象暗示一个问题:大凡有龙山文化遗迹的地方,齐家文化就不明显存在。

这种两类型史前文化相互对峙争锋的情况,犹如西夏人与北宋的对峙,非常值得留意。

图2 华池县博物馆藏龙山文化玉器正午时分抵达华池县,入住县城南郊的一座巨大的新建筑——南梁法官教育中心。

午饭后顾不上休息,直奔坐落在山顶之上的华池县博物馆。

考察团成员中有一位陇东学院的张多勇教授,他祖籍华池县,早就说起他老家一带的山梁上以出土史前玉器闻名。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的发现与发掘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的发现与发掘

外 发 现 少 :灰 坑 、灰 沟 、 窑 址 遗 迹 。

2016—2o17年 初 ,甜 段 商 速 公 路 没涉 』支,[ ,家 壤群 范 l大j勘 探 墓 葬 108座 。 f [I f】i=『,
家 袋群 四至 范 围 fJ5不清 缝 。
2016 2017年 ,¨ 省 文 物 If1’研 究 所 共 } i5 1—1Z 、::问时 期 浆莽 17廊 、车 马坑 、 祭 化坑
尔 脊 l 兜 , 口略 人于 底 。 乍 z-5川坑 。 ‘ ,IiJ 内
M 2]8
74 Notes
均有 殉 狗现 象 ,置 于车 舆 之 下 。有 祭 祀 坑 l座 , 东西 向 分 布 。平 面 呈 长 方 形 , 壁 斜 直 , I:I大 J 底 。坑 底 未 构 建 棺 椁 ,未 见 人 骨 。 仅在 西 南 侧发现一截动物骨骼 ,可能是祭祀用牲的骨骼。
勘 探 与 发 掘 进 展
c114 ,经 国 家 文物 局批 准 , 肘竹 义物
研 究 所 委 托 陕 西 龙 公 刈 陔 堪群 15
、t 米 的 范 进 行 一期 考 古 勘 探 。 他 ¨-2()16
年 ,该 范 围 内 共勘 探 山 壤 非 257 、 iI ,I坑 19
.. M39被 盗 椁 室 状 况
屯。 考 5人进 电后 ,我 们特 意 找 到 了 当 地 爻物 保 护 7T"77'J:杰 危 生 ,据 他 说 ,当 时 挖 筑 窑 Id的位 止 处 我 fF J H 清 理 的 M36的东 删 。 从 营 建 地 坑 式 搿 洞 的 深 及 出 土 的 马 ,同,来
收 分 子 亦 仃小 规 十Il的 掘 活 动 , 我 fi、J在:死 角 胥 护 巡 ,fJLt;fs、 人 防 到 位 ,当地 公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会宁县是甘肃省白银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地貌。

会宁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古老文明”的见证者。

本文将探究会宁县的地域文物,带领读者了解会宁“古老文明”的魅力。

会宁县地域文物的丰富性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留。

会宁县地处黄土高原,四面环山,河流纵横,地势险要。

在这片土地上,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里流传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人类生活的器具、建筑遗址、文字记载等。

在会宁县的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窟艺术。

会宁县境内有2处石窟群,分别是林坪石窟和成佛寺石窟。

林坪石窟位于宁县河东镇南坛寺,是甘肃省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石窟。

林坪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石窟内壁绘有佛像和壁龛,内容丰富多样,艺术风格独特,被称为“活化石”。

成佛寺石窟位于成佛寺北岔河南岸的山谷中,是会宁县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石窟群。

这里的石窟数量较少,但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保存状况良好。

石窟内壁绘有佛像、菩萨、神兽等各类壁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给人们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

除了石窟艺术,会宁县还有其他许多的文物遗迹。

会宁县河东镇南坛寺附近的迎佛寺,是明代文化遗址,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迎佛寺保存了许多明代建筑的遗迹,如大雄宝殿、罗汉堂等,是了解明代建筑风格的重要参考。

会宁县还有许多城址遗迹和古墓葬。

如马家山城址和姜家山城址等,这些城址遗迹见证了会宁县古代的城市建设和防御体系。

而古墓葬则展示了会宁县古人的葬俗和礼仪。

这些文物遗迹不仅有助于研究会宁县古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还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会宁县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

从地域文物探究会宁“古老文明”会宁,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境内,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这里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者。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有关古老文明的线索,各种古代文物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会宁的古老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会宁境内发现的大量遗址,如天鹅岭遗址、长坑遗址等,证明了这个地区在古代就有人类活动。

在这些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这些文物证明了会宁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这些古代文物不仅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于研究会宁古代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石器和陶器,会宁还有其他的古代文物。

会宁的墓葬文化非常丰富,从新石器时代到古代,几乎各个时期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安葬自己的亲人。

这些古墓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风俗习惯的重要依据。

在会宁出土的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陶俑、铜器、玉器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代表着古代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代表着古代文明的发展。

在会宁,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古代建筑的遗迹。

会宁县城内有一座古老的民居建筑,这是一座富有明代建筑风格的府邸,保存完好。

这座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依据。

在会宁的周边地区,还有一些古代城址和城墙遗址,这些城址和城墙是古代人们居住和防御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和防御建设的重要资料。

在会宁的古老文明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文物。

会宁的汉画砖,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鲜明的汉代特色。

这种砖瓦制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在会宁可以见到许多保存相对完好的汉画砖。

会宁的古老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会宁众多的文物遗址和古代建筑,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细心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会宁的古老文明,让这片神秘的土地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论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探究宁县宇村庙个例

论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探究宁县宇村庙个例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民俗文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

”[1]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辩证统一的现实存在,均为民间文化发展的物质与精神共生的价值体现。

文物属性为“物质”的,有形态、样式和体积大小之分,但它们蕴藏着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形态和文化基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物质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在口传心授的传承关系中,通过物质来体现文物价值和文化表达。

它们共生共存,都在引导、保护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前提是出台具有时代性、完整性及规范性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打造文化名牌,使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生相存,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

1 宁县宇村庙的历史渊源及文物保护价值宁县宇村庙位于宁县湘乐镇宇村村组街道西50米处。

以大殿主梁文字及出土残碑为参考,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修古柏庙碑记曰:“吾里有显圣王庙者,自唐咸亨以迄于今由来久矣,而文珠菩萨庙其后焉……”据此可知,显圣王庙创建于唐咸亨年间(670-674),宇村庙是显圣王庙的行宫。

自唐代起,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和扩建,到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已经形成现在的规模[2]。

由此可知,宁县宇村庙历史久远,富集了历史文物的文化特点,凸显佛教与道教相融合的宗教信仰特征,它们是物质与精神形态相互转化的有力佐证,相互依存,又存有区别。

“传统民俗文物或称民俗实物,是一个地方历史上长期民俗活动中形成的、又在相应相依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硬件’的作用,是我们今天整理研究、陈列复原传统民俗事象中无可替代的见证物,客观上发挥着基础和支柱作用。

”[3]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展开,宁县宇村庙作为古代坛庙祠堂类别,成功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该庙宇以围墙四周为界,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戏楼、显圣殿、大殿,东面有钟楼,西面有鼓楼,钟楼为歇山顶式,戏楼为大屋顶式,内有彩绘壁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S遗址位于甘肃庆阳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早胜原上,现属宁县早胜镇遇村。2018年为配合“银百高速”甜罗段公 路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对遇村遗址施工区域内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历时3月,共发掘面 积2100平方米,发掘区分为墓葬区与遗址区两部分。遗迹内涵丰富,主要包含灰坑81处、灰沟16处、墓葬22座、窑址1组、 祭祀坑2座、马坑4座、房址1座。
图片来源: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项目负责人:水涛
13
窑址
东西向墓葬 马坑
遗迹单位之间打破关系复杂,包含物丰富,有明显分期,表明该遗址存在较长时间,年代大体从西周早期延续至春秋中晚期, 年代上限与下限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遗址两周时期遗存与西侧石家墓地发掘遗迹相似程度较高,二者距离较近,相互交叉, 表明遇村遗址与石家墓地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为下一步探索二者“居”与“葬"关系提供了可能。发掘表明该地区应存在较 大规模两周时期聚落。(杜博瑞王锂雯王思园王永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