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中医诊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中暑ppt课件
发病原因及机制
湿度大
空气湿度大使汗液蒸发困难, 人体散热不畅。
过度疲劳
过度劳累使身体产热增加,散 热减少,导致中暑。
高温环境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人体 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体 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烈日曝晒
头部受阳光直接暴晒,造成脑 膜充血,引起头痛、头晕、恶 心等症状。
机体适应性差
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疾病患 者等人群,机体适应性较差, 容易发生中暑。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先兆中暑
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 常或略有升高。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 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THANK YOU
高温时段。
注意防晒措施
02
涂抹防晒霜、戴宽边帽和太阳镜,以减少阳光直射对皮肤的伤
害。
减少室内高温暴露
03
保持室内通风,利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01
02
03
调整工作时间
尽量将工作安排在温度较 低的时段,如清晨或傍晚。
合理安排休息
在高温天气中,应适当增 加休息时间,减轻身体负 担。
中暑ppt课件
• 中暑概述 • 中暑预防措施 • 中暑急救处理 • 中暑后恢复与调养 • 特殊人群中暑防范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中暑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 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 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急性疾病。
中暑的中医诊治PPT
(一)外伤暑邪
阴暑:避暑贪凉,栖身于课堂大厦,或风地树荫而 不谨衣被,抑遏卫阳,致寒袭肌腠。或不慎口腹,
恣食生冷,损伤中阳,致脾胃健运失司,发生暑 月伤寒之证。
(2)正气亏虚
老年脾胃虚衰,产妇气血亏虚,小儿形体未充, 肥胖,痰浊内盛,久病正气虚损,因不耐热而外伤暑 邪而致中暑。
亦有素体强健者,因长途跋涉,劳累过度,饥渴 过久,少寐疲乏等诱因而发病。
【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 暑邪 内因— 正气亏虚,痰饮内盛 诱因— 饥渴劳累
病机:“两虚相搏”,抑遏阳气,耗气伤阴。
(一)外伤暑邪
阳暑:盛暑炎热之时,烈日曝晒过久,或在高温或 夹湿的环境中劳作运行,暑热蒸腾。 人在气交之中,外伤暑热,内使阳明,耗伤气 津—“阳暑”。
若正不胜邪,暑热迅速内陷心包、蒙蔽心神或暑热鸱 张,引动肝风,进则耗竭气阴,产生各种危急、重症。
《素问·刺志论》总名为“伤暑”。 后世以动静、阴阳分为伤暑、中暑、冒暑,就其病情而 言,分为: 初病—“伤暑”,
轻症—“冒暑”, 重症—“中暑”。
3.特点
起病急骤,以发热、自汗、背寒面垢、头晕、头 痛、烦渴,手足厥冷,身重,舌红苔黄腻,脉虚数为 特点。
重则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证。 亦有表现为:起病缓慢、以恶寒发热、无汗、头
2.阴暑: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二)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消去病因,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解开衣扣,饮食盐水 凉饮料,及吸氧。 高热者,冷水淋浴,以皮肤发红为止,体温降至38摄 氏度以下。
2.刮痧疗法:致皮下出现红紫瘀斑为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救处理
3.针灸:取十穴放血,或泻法针刺大枢、曲池、内突等。 4.针剂:热闭,神昏或抽搐。
中暑的中医诊治终版.ppt
严重者:谵语,神昏,四肢抽搐,手足厥冷,大汗淋漓。
亦有起病缓慢,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肢体拘急,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大便泄泻。
此类病人,常有高温、高湿环境作业史,或者避暑贪冷,恣食生冷等。
最新.课件
12
2.闻诊
可闻及呕吐、呃逆者,无特殊口味及二便味,心率快, 心音多低钝,亦有的可有心律失常,血压偏低或血压下降。
最新.课件
13
3.望诊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精神萎靡,嗜睡或谵妄,头昏,面红而垢或苍白,口唇、爪甲
青紫,出汗或冷汗淋漓,手足或肢体抽搐,呼吸快而浅,或深
浅不均,或有叹息样,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
消失。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
酸磷酸激酶,心电图等检查常异常。
【辨证治疗】
(一)暑入阳明
证候:高热、汗多,心烦口渴,头痛且晕,面红而垢, 气粗,或背恶寒,舌红苔黄腻少津,脉洪数或虚数。 治法:消暑泄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最新.课件
21
(二)暑陷心包
证候:高热烦躁,谵妄或神昏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卒然
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舌
老年脾胃虚衰,产妇气血亏虚,小儿形体未充, 肥胖,痰浊内盛,久病正气虚损,因不耐热而外伤暑 邪而致中暑。
亦有素体强健者,因长途跋涉,劳累过度,饥渴 过久,少寐疲乏等诱因而发病。
最新.课件
11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问诊
先兆症状: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口渴,自汗,胸闷,心悸,恶心
呕吐,体温正常或略高,则大汗出,面赤,发热。
2)其病史无高温或高温挟湿环境中劳作生活史。
夏日中暑的诊疗常规PPT课件
【症状要点】
【查体要点】
生命体征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瞳孔、 呼吸、脉搏、血压。 皮肤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或面色苍 白、湿冷。 神经系统 神志、脑神经检查、生理反射、 病理反射等。 呼吸系统 频率、湿啰音。 循环系统 脉搏细速、皮肤花斑、心率加快 等休克体征。
【检查要点】
重点补钾 轻者口服含盐饮料,重者给予5%葡萄糖生理 盐水静脉滴注 肌注地西泮10mg 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一般治疗:热射病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
冰敷头部
脑水肿症状者用脱水剂。
诊断
现场急救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臵阴凉处休息 △补充含盐饮料
急诊室 高温或烈日暴晒 环境中引起体温 调节功能紊乱, 以高热、无汗及 中枢症状为主的 综合征。
【急救措施:中医 】
一般治疗: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至阴凉处休息。 物理降温<38℃。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疑有呼吸循环衰竭倾向时,按重度救治。
一般治疗:中暑高热
降温:冷水浴、冷敷加电风扇吹、酒精浴、 冷液静脉输入、物理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危重者高压氧治疗。
【诊断流程】
1.询问病史 是否发生于夏季炎热时,有无高 温环境劳作病史。 2.症状体征 判断有无先兆中暑、轻症中暑、 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临床表现。 3.理化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异常,血肌酐和 尿素升高,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 做头颅CT。
【鉴别诊断】
1.急性脑血管病 脑出血可与中暑并存,或高温环境下 急性脑出血表现头痛、呕吐、进行性言语不清和抽搐, 或高热、昏迷,头颅CT可明确诊断。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多由感染诱 发,以发热、昏迷、失水、休克就诊;非酮症高渗性 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半数无糖尿病病史,血糖、渗透 压增高可鉴别诊断。 3.中毒性痢疾 发生于夏季,有发热、昏迷、抽搐等症 状,但伴腹泻腹痛脓血便,大便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 及红细胞。
中暑课件PPT
中暑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 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 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 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 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 症。
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 2、轻症中暑 3、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
中暑的表现
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 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3、每次约10分钟左右,以出痧为度。 3、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帮用
助冷及
散水时
热冲散
。淋热
头:
部当
及过
颈于
部炎
,热 让的 水时 分候 蒸应
如 何 预 防
发该
中
暑
如何预防中暑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 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如何预防中暑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 或发量不多的人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体温往往高于38℃,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可有面色潮 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
除上述中暑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 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 维生素缺乏。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类: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 热射病。这类中暑是中暑情况最严重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 生命。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等。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 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 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 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 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 症。
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 2、轻症中暑 3、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
中暑的表现
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 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3、每次约10分钟左右,以出痧为度。 3、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帮用
助冷及
散水时
热冲散
。淋热
头:
部当
及过
颈于
部炎
,热 让的 水时 分候 蒸应
如 何 预 防
发该
中
暑
如何预防中暑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 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如何预防中暑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 或发量不多的人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体温往往高于38℃,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可有面色潮 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
除上述中暑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 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 维生素缺乏。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类: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 热射病。这类中暑是中暑情况最严重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 生命。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等。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观察症状
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乏力、胸闷、心悸、大 汗等症状。
迅速转移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解开衣扣,以利于散热。
降温处理
可用冷水擦拭皮肤,或用电风 扇吹风等散热方法。
送往医院救治流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患者口鼻内的 分泌物或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 识、呼吸、心跳等 生命体征。
适量补充盐分
出汗会带走体内的盐分,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运动饮料适量补充盐分,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料
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料可能导致脱水,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中过量饮用。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使用防晒霜和遮阳帽
尽量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留或进行剧 烈运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预防措施 • 中暑急救处理 • 中暑后恢复与调养 • 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中暑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 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 病。
保持室内通风降温
定时开窗通风
01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
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
02
在炎热的夏季,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提高舒适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03
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没有降温设备的室内或密闭空间中。
补充水分和盐分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增多,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建议每天饮水量 不少于2000毫升。
中暑ppt课件
运动强度过大
高强度运动或体力活动后,人 体容易出汗,若未能及时降温 和补充水分,也可能导致中暑 。
营养不足
体内电解质失衡,如钠、钾等 离子含量过低,也可能增加中
暑的风险。
中暑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
儿童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体温调节能力较弱 ,容易发生中暑。
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能力也 较差,且在户外活动时往往难以表达自己 的不适,因此也容易中暑。
包括乏力、头晕、恶心、 呕吐、心跳加快等。
严重症状
抽搐、意识障碍、脱水、 高热等。
并发症
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 等。
02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中暑的诱因
天气炎热
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或曝晒 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中暑。
缺乏水分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体内水 分流失过快,若不及时补充水 分,中暑的几率会相应增加。
特殊环境下中暑的应对方法(如高温车间、高原地区等)
高温车间中暑应对方法
高温车间因工作需要必须长时间停留时,建 议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 段作业。车间内应安装通风降温设施,并保 证工作场所清洁卫生。一旦出现头晕、乏力 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转移到阴 凉通风处休息。
高原地区中暑应对方法
不要给患者使用阿司 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以免加重病情。
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 ,应保持平稳,避免 颠簸,以免加重病情 。
对于昏迷、呕吐的患 者,应将其头部偏向 一侧,以防止误吸。
04
中暑的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保持水分补充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避免脱水。
避免曝晒
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如果需要外出, 可以涂抹防晒霜或使用遮阳帽。
中暑的中医诊治PPT课件PPT27页
1.阳暑:迅速消除暑热病因。
治则:消热涤暑,益气生津,化湿开窍。 2.阴暑: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
18
第18页,共27页。
(二)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消去病因,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解开衣扣,饮食盐水凉 饮料,及吸氧。 高热者,冷水淋浴,以皮肤发红为止,体温降至38摄氏度
以下。
2.刮痧疗法:致皮下出现红紫瘀斑为止。
-
12
第12页,共27页。
2.闻诊
可闻及呕吐、呃逆者,无特殊口味及二便味,心率快,心音多低 钝,亦有的可有心律失常,血压偏低或血压下降。
-
13
第13页,共27页。
3.望诊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精神萎靡,嗜睡或谵妄,头昏,面红而垢或苍白,口唇、爪甲青 紫,出汗或冷汗淋漓,手足或肢体抽搐,呼吸快而浅,或深浅不 均,或有叹息样,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 激酶,心电图等检查常异常。 舌红或绛红,苔黄腻少津或白腻。
津严重者:2000-3000mlNSIV。
-
20
第20页,共27页。
【辨证治疗】
(一)暑入阳明
证候:高热、汗多,心烦口渴,头痛且晕,面红而垢,气粗,或 背恶寒,舌红苔黄腻少津,脉洪数或虚数。
治法:消暑泄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21
第21页,共27页。
(二)暑陷心包
证候:高热烦躁,谵妄或神昏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卒然昏倒,不知人 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舌绛,脉虚数。
重则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证。 亦有表现为:起病缓慢、以恶寒发热、无汗、头
痛、身痛、肢体拘急、恶心呕吐或腹 痛、泄泻、苔白腻、紧脉。
治则:消热涤暑,益气生津,化湿开窍。 2.阴暑: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
18
第18页,共27页。
(二)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消去病因,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解开衣扣,饮食盐水凉 饮料,及吸氧。 高热者,冷水淋浴,以皮肤发红为止,体温降至38摄氏度
以下。
2.刮痧疗法:致皮下出现红紫瘀斑为止。
-
12
第12页,共27页。
2.闻诊
可闻及呕吐、呃逆者,无特殊口味及二便味,心率快,心音多低 钝,亦有的可有心律失常,血压偏低或血压下降。
-
13
第13页,共27页。
3.望诊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精神萎靡,嗜睡或谵妄,头昏,面红而垢或苍白,口唇、爪甲青 紫,出汗或冷汗淋漓,手足或肢体抽搐,呼吸快而浅,或深浅不 均,或有叹息样,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 激酶,心电图等检查常异常。 舌红或绛红,苔黄腻少津或白腻。
津严重者:2000-3000mlNSIV。
-
20
第20页,共27页。
【辨证治疗】
(一)暑入阳明
证候:高热、汗多,心烦口渴,头痛且晕,面红而垢,气粗,或 背恶寒,舌红苔黄腻少津,脉洪数或虚数。
治法:消暑泄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21
第21页,共27页。
(二)暑陷心包
证候:高热烦躁,谵妄或神昏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卒然昏倒,不知人 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舌绛,脉虚数。
重则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证。 亦有表现为:起病缓慢、以恶寒发热、无汗、头
痛、身痛、肢体拘急、恶心呕吐或腹 痛、泄泻、苔白腻、紧脉。
中暑课件--PPT
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 暑。
体温调整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6-37 oC左右, 这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在下丘脑 体温调整中枢作用下,机体的产热和散 热保持在一个动态水平上,保持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体温恒定。
产热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 的根底热量
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
散热
在正常室内温度下〔15-25°C〕人体散热 辐射60%〔主要散热方式,取决身体外表 ,
与环境温度差有关,温度33℃时,辐射散 热几乎为零。 蒸发25%〔高热环境下主要散热方式,湿 度越大,蒸发削减〕 对流12%〔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及 空气流速〕 传导3%〔水较空气传导强20-30倍〕
24小时左右死亡。
❖
试验室检查
热射病 试验室检查可觉察血液浓缩, 白细胞增多,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乳酸 脱氢酶(LDH)、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 (CK)增高,蛋白尿、管型尿及肌红蛋白 尿、酸中毒,血小板削减,凝血功能特 别,心电图可呈现各种心律失常和S—T 段压低、T波转变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3)室外作业、猛烈运动者:要适当调整 作业时间,要有遮阳设备,补充分量水、 盐,尤其要避开由空调状态快速进入高 温环境,以防发生意外。
〔4〕夏季坚持耐热熬炼,提高耐热力。
〔5〕公布中暑气象条件指数预报:当日 平均气温连续3天超过30oC、空气相对湿 度超过73%时,就必定会消失中暑人群, 据此,气象台在夏季公布中暑指数。依 据指数的上升或下降,准时实行预防措 施。
✓ 热射病患者如消失躁动、抽搐,可选用地西泮静 脉推注冷静。
✓ 肌肉痉挛:用10%葡酸钙10~20 ml稀释后静注。
体温调整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6-37 oC左右, 这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在下丘脑 体温调整中枢作用下,机体的产热和散 热保持在一个动态水平上,保持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体温恒定。
产热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 的根底热量
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
散热
在正常室内温度下〔15-25°C〕人体散热 辐射60%〔主要散热方式,取决身体外表 ,
与环境温度差有关,温度33℃时,辐射散 热几乎为零。 蒸发25%〔高热环境下主要散热方式,湿 度越大,蒸发削减〕 对流12%〔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及 空气流速〕 传导3%〔水较空气传导强20-30倍〕
24小时左右死亡。
❖
试验室检查
热射病 试验室检查可觉察血液浓缩, 白细胞增多,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乳酸 脱氢酶(LDH)、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 (CK)增高,蛋白尿、管型尿及肌红蛋白 尿、酸中毒,血小板削减,凝血功能特 别,心电图可呈现各种心律失常和S—T 段压低、T波转变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3)室外作业、猛烈运动者:要适当调整 作业时间,要有遮阳设备,补充分量水、 盐,尤其要避开由空调状态快速进入高 温环境,以防发生意外。
〔4〕夏季坚持耐热熬炼,提高耐热力。
〔5〕公布中暑气象条件指数预报:当日 平均气温连续3天超过30oC、空气相对湿 度超过73%时,就必定会消失中暑人群, 据此,气象台在夏季公布中暑指数。依 据指数的上升或下降,准时实行预防措 施。
✓ 热射病患者如消失躁动、抽搐,可选用地西泮静 脉推注冷静。
✓ 肌肉痉挛:用10%葡酸钙10~20 ml稀释后静注。
中暑的中医诊治PPT共29页
中暑的中医诊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暑的中医诊治共29页
中医诊治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 暑邪 内因— 正气亏虚,痰饮内盛 诱因— 饥渴劳累
病机:“两虚相搏”,抑遏阳气,耗气伤阴。
-
8
(一)外伤暑邪
阳暑:盛暑炎热之时,烈日曝晒过久,或在高温或 夹湿的环境中劳作运行,暑热蒸腾。 人在气交之中,外伤暑热,内使阳明,耗伤气 津—“阳暑”。
若正不胜邪,暑热迅速内陷心包、蒙蔽心神或暑热鸱 张,引动肝风,进则耗竭气阴,产生各种危急、重症。
-
9
(一)外伤暑邪
阴暑:避暑贪凉,栖身于课堂大厦,或风地树荫而 不谨衣被,抑遏卫阳,致寒袭肌腠。或不慎口腹,
恣食生冷,损伤中阳,致脾胃健运失司,发生暑 月伤寒之证。
-
10
(2)正气亏虚
老年脾胃虚衰,产妇气血亏虚,小儿形体未充, 肥胖,痰浊内盛,久病正气虚损,因不耐热而外伤暑 邪而致中暑。
亦有素体强健者,因长途跋涉,劳累过度,饥渴 过久,少寐疲乏等诱因而发病。
-
12
2.闻诊
可闻及呕吐、呃逆者,无特殊口味及二便味,心率快, 心音多低钝,亦有的可有心律失常,血压偏低或血压下降。
-
13
3.望诊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精神萎靡,嗜睡或谵妄,头昏,面红而垢或苍白,口唇、爪甲
青紫,出汗或冷汗淋漓,手足或肢体抽搐,呼吸快而浅,或深
浅不均,或有叹息样,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
中暑的中医诊治
【概述】
1.含义:中暑是指在长夏至初秋,天暑地热,天旱酷 暑之时,人在气交之中,感受暑毒,伤气耗津,而突发忽 然卒倒,身热汗出,脉虚的急性病证。
-
2
2.古代医籍论述
中暑一名始身于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中暑即背寒
面垢,手足微冷,烦渴口燥。”
张洁古从动静而分为“中暑”、“中热”。而“中暑”为阴,
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舌绛,
脉虚数。
治法:祛暑清热,开窍醒神。
方药: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兼见轻微抽搐者,加羚羊、钩藤、菊花以消热熄风止疼。
兼见神昏舌短,饮不解渴,下之不通者,可配服牛蒡承气汤(安
宫牛黄丸2丸化开,调生大黄口服- )。
22
(三)暑热动风
证候:高热汗多,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昏不 清,或喉中痰鸣,舌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祛暑清热,熄风止疼。 方药:羚麻白虎汤(羚羊角、天麻加白虎汤加瓜蒌仁、川贝母、 鲜荷叶包煎)。 若暑陷心包、神昏谵语严重,可配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清心 开窍,热伤津液者,加玄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等以滋阴增液。
(二)急救处理
3.针灸:取十穴放血,或泻法针刺大枢、曲池、内突等。 4.针剂:热闭,神昏或抽搐。
1)清开灵注射液:40ml+5%GS500ml注1次/日。
2)醒脑静注射液:4ml im 1-3次/日,亦可静点。
热伤元气,津液汗出,口干,气短等暑热灼津严重
者:生脉注射液20-40ml+5%GS500ml注1-2次/日。伤
津严重者:2000-3000mlNSIV。
-
20
【辨证治疗】
(一)暑入阳明
证候:高热、汗多,心烦口渴,头痛且晕,面红而垢, 气粗,或背恶寒,舌红苔黄腻少津,脉洪数或虚数。 治法:消暑泄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21
(二)暑陷心包
证候:高热烦躁,谵妄或神昏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卒然昏
痛、身痛、肢体拘急、恶心呕吐或腹
痛、泄泻、苔白腻、紧脉。
-
4
4.病位
以肺卫、心包和心为主。 若发生变证时,可累及脾、肝、肾诸脏。
-
5
5.病性
虚实夹杂为多,若不及时治疗,极易耗伤气津,发 生暑入阳明、暑陷心包、暑热动风及气阴欲脱等急危病 证。
-
6
6.季节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至后的盛暑季节。 男女老幼皆可患病。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病可参考本证内容诊治。
“中热”为阳。
《素问·刺志论》总名为“伤暑”。
后世以动静、阴阳分为伤暑、中暑、冒暑,就其病情而
言,分为: 初病—“伤暑”,
轻症—“冒暑”,
重症—“中暑”。 -
3
3.特点
起病急骤,以发热、自汗、背寒面垢、头晕、头
痛、烦渴,手足厥冷,身重,舌红苔黄腻,脉虚数为
特点。
重则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证。
亦有表现为:起病缓慢、以恶寒发热、无汗、头
消失。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
酸磷酸激酶,心电图等检查常异常。
舌红或绛红,苔黄腻少津或白腻。-
14
4.切诊
虚里多鼓动,快而无力,胸腹肌肉灼热,手足欠温或 厥冷,可有肌张力增高,脉虚数或虚濡数,弦细或沉伏, 重者六脉不出或芤迟。
-
15
(二)鉴别诊断
1.暑湿:从发病季节,起病急骤,传变快变证多等, 壮热、烦渴等主症与中暑相似。
-
23
(四)阴暑证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身热,无汗,身形拘急,脘闷心烦,
或腹痛,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苔白腻,脉弦。
治法:疏表散寒,清暑化湿。
方药:新加香薷饮。
兼见口渴心烦者,加莲子、麦冬、六一散利湿和中。
两腿转筋者,加木瓜以舒筋活络。
感受寒湿,气虚较著者,加人参、扁蓄、白术、桔仁、茯苓、
甘草以益气健脾除湿,或用六和汤- 。
1.阳暑:迅速消除暑热病因。 治则:消热涤暑,益气生津,化湿开窍。
2.阴暑: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
18
(二)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消去病因,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解开衣扣,饮食盐水 凉饮料,及吸氧。 高热者,冷水淋浴,以皮肤发红为止,体温降至38摄 氏度以下。
2.刮痧疗法:致皮下出现红紫瘀斑为止。
-
19
24
【权变法】
中暑多为急危重症,传变迅速,变化复杂。
1)但暑温属温病范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常常伴有 斑疹、吐血、衄血等动血症状。
2)其病史无高温或高温挟湿环境中劳作生神昏、抽搐或出现脱症时,可见有里急后 重,下痢脓血,或粪检有脓细胞、RBC、WBC及巨噬细胞。
2)有饮食不洁史,而无高温劳作史。
-
17
【论治】
(一)治疗原则:暑为火热之邪,易耗伤气津,内陷 心包,蒙蔽神明。
-
11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问诊
先兆症状: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口渴,自汗,胸闷,心悸,恶心
呕吐,体温正常或略高,则大汗出,面赤,发热。
严重者:谵语,神昏,四肢抽搐,手足厥冷,大汗淋漓。
亦有起病缓慢,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肢体拘急,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大便泄泻。
此类病人,常有高温、高湿环境作业史,或者避暑贪冷,恣食生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