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PPT课件1

合集下载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中暑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等严 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中暑急救措施PPT-V1

中暑急救措施PPT-V1

中暑急救措施PPT-V1
中暑急救措施PPT
第一部分:中暑定义、症状及原因
1. 中暑是指机体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失去体液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2. 症状包括头痛、乏力、恶心、头晕、呼吸急促、皮肤潮红、口干舌燥等。

3. 中暑的原因包括高温高湿度、缺乏饮水或盐分、剧烈运动、长时间待在太阳下等。

第二部分:中暑急救措施
1. 立即停止运动或活动,寻找阴凉或室内空调房间,并让患者平躺或坐下休息。

2. 给患者喝清凉的饮品如盐水、糖水、凉茶等,但是要避免喝太凉的饮料,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3. 使用冰袋或湿毛巾降低患者的体温,但要避免太冰冷的温度,以免造成刺激。

4. 让患者松开衣领、扣子、鞋带等紧身的衣物,让身体散热。

5. 如情况较严重,需尽快送往医院急诊部接受进一步治疗。

第三部分:预防中暑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特别在中午及下午的强烈阳光下。

2. 适当减少户外运动,特别在最炎热的时候。

3. 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

4. 不要过度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5. 注意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物品。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中暑急救措施的PPT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因中暑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危害。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观察症状
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乏力、胸闷、心悸、大 汗等症状。
迅速转移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解开衣扣,以利于散热。
降温处理
可用冷水擦拭皮肤,或用电风 扇吹风等散热方法。
送往医院救治流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患者口鼻内的 分泌物或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 识、呼吸、心跳等 生命体征。
适量补充盐分
出汗会带走体内的盐分,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运动饮料适量补充盐分,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料
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料可能导致脱水,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中过量饮用。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使用防晒霜和遮阳帽
尽量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留或进行剧 烈运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预防措施 • 中暑急救处理 • 中暑后恢复与调养 • 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中暑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 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 病。
保持室内通风降温
定时开窗通风
01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
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
02
在炎热的夏季,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提高舒适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03
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没有降温设备的室内或密闭空间中。
补充水分和盐分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增多,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建议每天饮水量 不少于2000毫升。

《中暑的护理》课件

《中暑的护理》课件

中暑的症状
1 头晕
中暑时会出现头晕、眩晕等头部不适症状。
2 恶心呕吐
中暑时常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
3 皮肤热红
中暑时皮肤会变得热红,甚至出现烧伤样的红肿。
初步急救措施
1 迅速降温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块敷于颈部和腋下等降温部位。
2 补充水分
及时给予中暑者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盐水或葡萄糖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皮肤对紫外线的暴露。
3
注意补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多吃水果和 蔬菜。
结论和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疾病。通过了解中暑的定义、症状、急救措施、 护理原则,以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暑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中暑的护理》PPT课件
通过介绍中暑的定义、原因,中暑的症状和表现,初步急救措施,中暑的护 理原则,常用药物和疗法,预防中暑的方法,以及结论和总结,本课件将带 领您全面了解中暑的护理知识。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由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身体失去过多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一种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高温天气、高 温环境和剧烈运动。
口服补液剂
通过口服摄入,补充中暑者体内 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局部冷敷
用冷敷布或冰袋敷于中暑者的额 头、颈部等部位,缓解热量。
中成药
某些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解表 透疹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 轻度不适。
预防中暑的方法
1
及时避暑
避免在高温季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做好防晒
2
选择凉爽的室内环境。
外出时使防晒霜、帽子等防晒措施,减少
3 休息休息
让中暑者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助于身体恢复。
中暑的护理原则

中暑的中医诊治PPT课件PPT27页

中暑的中医诊治PPT课件PPT27页
1.阳暑:迅速消除暑热病因。
治则:消热涤暑,益气生津,化湿开窍。 2.阴暑: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
18
第18页,共27页。
(二)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消去病因,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解开衣扣,饮食盐水凉 饮料,及吸氧。 高热者,冷水淋浴,以皮肤发红为止,体温降至38摄氏度
以下。
2.刮痧疗法:致皮下出现红紫瘀斑为止。
-
12
第12页,共27页。
2.闻诊
可闻及呕吐、呃逆者,无特殊口味及二便味,心率快,心音多低 钝,亦有的可有心律失常,血压偏低或血压下降。
-
13
第13页,共27页。
3.望诊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精神萎靡,嗜睡或谵妄,头昏,面红而垢或苍白,口唇、爪甲青 紫,出汗或冷汗淋漓,手足或肢体抽搐,呼吸快而浅,或深浅不 均,或有叹息样,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 激酶,心电图等检查常异常。 舌红或绛红,苔黄腻少津或白腻。
津严重者:2000-3000mlNSIV。
-
20
第20页,共27页。
【辨证治疗】
(一)暑入阳明
证候:高热、汗多,心烦口渴,头痛且晕,面红而垢,气粗,或 背恶寒,舌红苔黄腻少津,脉洪数或虚数。
治法:消暑泄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21
第21页,共27页。
(二)暑陷心包
证候:高热烦躁,谵妄或神昏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卒然昏倒,不知人 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舌绛,脉虚数。
重则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证。 亦有表现为:起病缓慢、以恶寒发热、无汗、头
痛、身痛、肢体拘急、恶心呕吐或腹 痛、泄泻、苔白腻、紧脉。

中暑-PPT(精)

中暑-PPT(精)
中暑-PPT(精)
演讲人
目录
01
中暑是什么?
02
疾病分布
03
地区分布
01
概述
02
中暑是在高温、 高湿及通风不 良环境中发生 的机体受热过 度的急性综合

03
主要表现为头 晕、头痛、口 渴、多汗、疲 乏、心悸、发 热、脉搏加快

04
主要治疗措施 包括迅速降温、 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多器官衰
竭并发症等
谢谢
热(日)射病又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中暑的三种类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按顺序依次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高发时间:中暑主要发生于夏季。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中暑暴发的情况。 在美国,热浪期中暑死亡人数约为非热浪期的10倍。 我国热带、亚热带面积相对较大,是中暑的高发地区。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镇居民中暑的发病率也 逐步上升。 高发人群:在温度较高而无防暑措施的情况下,婴幼儿、65岁以上老年人、肥 胖人群、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容易中暑。
05
轻症可自愈, 重症需要及时 抢救;热射病 严重者有死亡
风险
中暑是什么?
定义 中暑是指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等环境中,因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 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型
中暑是什么?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 (日)射病三种类型。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如需进行户 外活动,应尽量选择阴凉处并携带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补充水分
在高温天气下,应定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防止脱水。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 解质的饮料。
03
中暑的急救措施
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口渴、心跳加快、面 色苍白、皮肤湿冷等。
02 中度中暑
在轻度中暑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意识障碍、脱 水症状等。
03 重度中暑
高热、昏迷、抽搐、休克等,病情危急,需要及 时救治。
02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中暑的诱因
天气炎热
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或曝晒时间过 长都可能导致中暑。
身体状况
中暑课件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 中暑的急救措施 • 中暑的预防措施 • 中暑的防治误区与正确做法 • 中暑的相关知识拓展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度、缺乏通风等不良环境下,人 体因体内热量过度蓄积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 病理过程。
病因
中暑主要是由于体内热量产生过多,而机体无法有效散 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常见病因包括高温、高湿 度、缺乏通风、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等。
给孩子做好防晒措施。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身体较为虚弱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
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
预防中暑的宣传教育
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 导致热衰竭、热痉挛等,因此应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中暑急救措施》课件

《中暑急救措施》课件
中暑急救措施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中暑的成因、症状、紧急救治措施、药品使用方法、应急 处理、预防建议,让您了解中暑并做好应对准备。
中暑的定义和成因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中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温、 高湿度、剧烈运动以及饮水不足。
中暑的常见症状
头痛
中暑时,头部会出现剧烈的头痛。
中暑后的应急处理
中暑后,应及时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多饮水、多休息, 努力保持身体的湿润和凉爽,有助于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的几点建议
1 适当增加室内温度
在高温天气,适当增加室 内温度,避免突然进入高 温环境造成体温骤变。
2 穿着透气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 的衣物,有助于散热和汗 液蒸发。
恶心和呕吐
中暑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头晕
中暑会导致头晕,站立时会感到眩晕。
乏力
中暑会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紧急救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避免进一步受
提供足够的水分
2
暑。
让中暑者饮用适量清凉的水,补充体液。
3
湿毛巾降温
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等位置敷上湿毛
寻求医疗帮助
4
巾,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中暑者意识丧失,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中暑急救药品及使用方法
口服盐水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口服含盐水 分的药物,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的丧失。
冰袋敷凉
将冰袋或冷水敷在中暑者身体的 敏感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清凉喷雾
使用专业的清凉喷雾,喷洒在中 暑者的身体上,帮助降低体温。
3 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深刻认识到中暑的危害性
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纷纷表示对中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 到其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掌握了实用的防暑技巧
学员们表示,通过讲座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防暑技巧,这些技巧在 高温环境下非常实用。
提高了急救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中暑的急救处理知识,学员们表示自己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得到了提高,遇到类似情况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01
02
03
04
在康复期间,根据身体状况逐 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可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轻 度运动,以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 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本次讲座重点内容回顾
1 2 3
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身体水平衡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下,要多喝 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
分。
补充无机盐
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 要适当补充无机盐,如 饮用含有适量盐分的饮
料等。
饮食调节
在饮食上要注意调节,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
辣食物。
注意饮水卫生
在饮水时要注意卫生, 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的
康复质量。同时,关注中暑患者的心理康复,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担。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03
如有持续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01
康复初期以清淡、易消 化食物为主,如稀饭、 面条等。
02
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 素的摄入,如鱼、肉、 蛋、奶、新鲜蔬果等。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目录
• 中暑的定义与症状 • 中暑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 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 如何预防中暑 • 中暑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 中暑案例分享与总结
01
中暑的定义与症状
中暑的定义
01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因 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急性 热病。
02
中暑通常是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 中,或者过度劳累、缺水等原因 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 发。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负担加重 ,容易导致中暑。
脱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若补水不足, 容易导致脱水,进而引发中暑。
高强度体力活动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体 内热量产生过多,难以散发。
疾病或药物影响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人体体温调节功能 ,增加中暑的风险。
风险因素
年龄
老年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对 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发
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
06
中暑案例分享与总结
中暑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户 外活动,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 状,后被诊断为中暑。经过及时治疗 ,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在密闭、高温的环境下 工作,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 后被诊断为重度中暑。经过紧急抢救 ,患者脱离危险。
详细描述
建议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 ,此时温度相对较低,空气质量 也较好。运动时应适量补充水分 ,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导致脱水。
注意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饮食有助于调节体温,预防中暑。
详细描述
多摄取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等;适量摄取高蛋白质食 物,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中暑概述•中暑预防措施•中暑急救与处理•中暑并发症及危害•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01中暑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类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

其中,热射病又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环境温度过高、人体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等。

发病机制当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时,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升高。

同时,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内环境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中暑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其中,核心体温升高超过40℃、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等症状是诊断中暑的重要依据。

02中暑预防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最炎热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暴露于阳光下。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对于需要在户外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室内通风降温打开窗户通风在炎热的天气里,应经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补充水分和盐分多喝水在高温天气里,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约2升)。

适量补充盐分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盐分,如喝一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无遮荫的地方。

穿着适当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穿着黑色或其他深色系的衣服,因为它们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课件 (21张PPT)

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课件 (21张PPT)
3、高温路面行车胎压会增高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偏高,因此车上一定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车内抽烟,以免发生火灾。 出车前,要经常查看电路是否短路、漏电,插头是否松动; 检查油路接头是否漏油、排气管是否放炮,如有问题,应立即检修;要注意保持蓄电池通气孔畅通。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摄氏度以上,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 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很容易发生爆胎。 提示:车内要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 保持规定的轮胎气压,高温炎热,尤其是午间酷热时应适当降低车速。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现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 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这是中暑情况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救治,将可能危及生 命。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是这类中暑的四种主要类型。
第二部分
中暑的预防
夏季撑起防暑降温“清凉伞”!
多饮水 饱睡眠 防中暑 2024年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目录
一 中暑的含义 二 中暑的预防 三 中暑之后的急救 四 汽车夏季防高温
第一部分
中暑的含义
2024年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壹 中暑的含义
中暑的含义
在高温和热辐射的持续影响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 障碍,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引发神经系统功能 受 损 , 这 些 症 状 的 综 合 称 为 中 暑 。2010年7月 , 中 暑 被 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肆 汽车夏季防高温
3、高温路面行车胎压会增高
由于气温高,汽油容易蒸发,导致混合气浓度有所增加。 因此,可适当调节供油量孔,或相应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 提示:汽油机燃油系统因夏季昼夜温差影响容易发生气阻,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至中断供油。 为防止气阻现象发生,可用石棉垫将汽油泵与排气管隔开,或用湿布将汽油泵包住降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60/4/5
反复用冷水 擦拭全身、 饮用含盐的 冰水或饮料 直至体温降 至38℃
体温持续在 38.5℃以上 者可口服水
杨酸类解热 药物
医院内的救治
降温
通常应在1小时内 使直肠温度降至 38℃以内.
物理降温1ຫໍສະໝຸດ 环境降温 2、体表降温 3、体内降温
药物降温
必须与物理降温同 时使用,常用药物 :氯丙嗪、地塞米 松、人工冬眠合剂
20270/4/5
五、护理
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有效降温

对症护理

20280/4/5
第二节 淹溺
❖一、概念 ❖二、发病机制 ❖三、病情评估 ❖四、救治和护理
20290/4/5
❖ 一、概念 ❖ 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满呼吸道
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并 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
❖ (1)淡水淹溺 ❖ 易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 (2)海水淹溺 ❖ 易引起急性肺水肿
201220/4/5
❖ 三、病情评估 ❖ 资料收集 ❖ 1、淹溺史 ❖ 2、临床表现 ❖ (1)症状:头痛、胸痛、呼吸困难 ❖ (2)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口鼻充满泡漠
和泥污 ❖ 3、辅助检查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辅以胸部X射线检
201280/4/5
❖ 二、病情评估 ❖ 1、触电史 ❖ 2、临床表现 ❖ (1)全身表现:头痛、头晕、心悸等 ❖ (2)局部表现:可有伤口
201290/4/5
三、救治和护理 1、现场救护 (1)迅速脱离电源 (2)呼救 (3)对心脏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202200/4/5
❖ 2、医院内救护 ❖ (1)维持有效呼吸 ❖ (2)心电监护和纠正心律失常 ❖ (3)创面处理 ❖ (4)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 (5)其他对症处理

201230/4/5
❖ 四、救治与护理 ❖ 1、现场救护 ❖ (1)迅速将淹溺者救出水面 ❖ (2)呼救 ❖ (3)保持呼吸道通畅 ❖ (4)倒水处理 ❖ (5)心肺复苏 ❖ (6)迅速转送医院
201240/4/5
❖ 2、医院内救护 ❖ (1)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内。 ❖ (2)维持呼吸功能 ❖ (3)维持循环功能 ❖ (4)对症处理
202210/4/5
❖ 3、护理要点 ❖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2)合并伤的护理 ❖ (3)加强基础护理
202220/4/5
202230/4/5
LOGO
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热 痉挛、热衰竭、热 射病
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高、 高钾低氯、低钠血 症,血尿素氮、血 肌酐可升高,尿常 规,可有不同程度 的蛋白尿、血尿、 管型尿
20250/4/5
四、救治
现场救治
改变环境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迅速搬离高 热环境、安 置到通风良 好的阴凉处 、平卧
20230/4/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
1、使机体产热增 加的原因; 2、使机体散热减 少; 3、使机体热适应 能力下降的原因
20240/4/5
中暑机制 :
温度升高→机体大 量 出汗→失水失 盐→热痉挛、外周 循环衰竭、热射病
三、病情评估
病史
1、产热增加散 热减少 2、热适应不良 3、高热环境中 长时间工作
LOGO
中暑、淹溺与触电
主讲:龙佳佳(护理系教研室)
20210/4/5
第一节
中暑
一. 概念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 病情评估 四. 救治 五. 护理
20220/4/5
❖一.中暑的概念
❖中暑(heat illness)是指高温或烈日曝晒等 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致的一组 急性临床综合症,称急性热致疾患(acute heat illness ,heat emergency,heat injury).
201250/4/5
❖ 3、护理要点 ❖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2)输液护理 ❖ (3)复温护理 ❖ (4)心理护理
201260/4/5
第三节
❖ 一、概述 ❖ 二、病情评估 ❖ 三、救治与护理
触电
201270/4/5
❖ 一、概述 ❖ 1、病因:意外接触电源 ❖ 2、发病机制 ❖ (1)引起心室颤动 ❖ (2)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麻痹,导致呼吸停止 ❖ 3、触电方式 ❖ 4、影响触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
201200/4/5
❖ 二、发病机制 ❖ 1、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
❖ (1)干性淹溺 ❖ 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引起喉痉挛导致
窒息。 ❖ (2)湿性淹溺 ❖ 指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
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201210/4/5
❖ 2、根据发生水域不同,可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 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