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应用题备课13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完成有关各位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加减法运算。

2.能够掌握小学数学中基本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3.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多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用数学术语表述和解释普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较为熟练地解决多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够用数学符号表达和阐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学生用的练习册,牢记练习十三的课程目标。

2.课堂上准备数学工具如计算器,尺子等,方便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导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字和数学问题,那么这些数字或者数学问题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是什么?2.点拨数学概念,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以“看看谁能第一个回答出来”或者“回答正确的同学会得到什么奖励”等方式,给学生提出一道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10加上5等于多少?8减去3等于多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操练,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讲解1.学校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此环节,教师可以以课本中的经典例题为基础,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例如:999和1000哪个大?1百和100十哪个大?998减去132等于多少?2.数学符号的运用。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并讲解加号、减号、乘号、除号以及其他常见的数学符号,并用例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1+2=? 9-4=?, 等。

练习1.练习册完成题目。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程度,让学生有计划地、逐步地完成本节练习册中的题目。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讲解、修改作业错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总结1.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课程目标,能够掌握多位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增减法,熟悉常见的数学符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说在更好的应用生活中的数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巩固和练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时间,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和相邻时间的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认识钟面,读写时间,以及时间单位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认知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但是对于较复杂的时间读写和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面,理解时间单位和相邻时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读写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时间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钟面,理解时间单位和相邻时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读写时间。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较复杂的时间读写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理解和应用时间知识。

2.实际操作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钟面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教学场地准备: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如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读写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时间卡片,让学生尝试读写时间。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如模拟学校上课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理解和应用时间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时间的读写和计算。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时间接龙”的游戏,让学生依次说出相邻的时间。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十三课时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十三课时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物品的特征来比较大小。

2.能够通过物品的数量来比较大小。

3.能够通过物品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来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数量来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物品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来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节课采用抽取法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数算式,如:2+3=、4+5=、6+7=并留下空位,让学生填写答案。

然后教师让学生比较填写的数的大小。

初步引入
1.老师示范: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问学生这两个水果哪个大,让
学生通过感官的判断来比较出水果的大小。

2.教师用小石子和大石磨作比较,引导学生用物品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3.拿出两堆相同数量的物品,请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进一步引入
1.老师用数字比较物品的大小,如让学生比较3只羊和8只鸡的大小
关系。

此处要注意,3和8要与数量对应,多用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用数字和对象的对应关系来进行比较,如让学生比较10只鸭子
和15条鱼的大小关系。

巩固和拓展
1.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在课堂上设计小游戏,如:“抓怪兽”,让学生用大、小的筛子轮流摇
出数字来,比较得到谁抓到的怪兽更大。

课堂总结
课堂的学习重点是物品的数量,这也是最能让学生理解的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来引入课程,从而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通过设置小游戏等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有:1.理解数字大小的大小关系;2.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数字大小比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数字大小比较的含义;2.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3.综合运用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学习数字大小比较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上次课学习的内容: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然后,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会涉及到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听取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大小比较是很常见的。

比如,我们可能需要比较一些物品的数量大小,或者比较一些人的年龄大小等等。

接着,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示范一些数字的大小比较。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不同的数字,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大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数字大小比较的基本原则进行归纳总结。

2. 学习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在学习了数字大小比较的含义后,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相邻比较法:比较数字的个位、十位、百位等位数的大小关系。

•十位数比较法:比较数字十位数的大小关系。

•补数比较法:将比较的数子用相等的数量加上或减去,变成一样的数,然后比较这个数的大小关系。

然后,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为学生演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数字让学生根据相邻比较法进行大小比较,然后结合十位数比较法等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

3. 综合运用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了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后,教师将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字大小比较问题,并分组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

举例而言,问题可以是:小明手中有两串香蕉,一串有7个,一串有9个,哪一串香蕉更多?学生可以运用前面所学习的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4. 检查和总结在组内讨论独立解决问题后,教师可以请几组学生来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引导学生发表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数词的读写和运用。

2. 学生能够在练习中巩固数的认知能力,加深对数的理解。

3. 学生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数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数词的读写。

2. 数学知识的巩固。

三、教学难点:日常生活中使用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和分组合作法。

五、教学内容:1. 数词的读写和运用。

2. 数学知识的巩固。

3. 日常生活中使用数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发兴趣。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比赛,要求全班同学赛跑,到达终点后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排名,最后由老师宣布最快的三名同学,同时教师告诉同学们,比赛的过程也是会涉及到数的使用的。

2. 进行正式学习。

(1)听录音,学习数词的读写。

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全班同学认真听取每个数词的读音,跟读并模仿。

(2)通过创设情境,巩固数的认知能力。

教师现场创设一个情境,让全班同学进行游戏,游戏规则是让同学们从教师手里领取在不同颜色的球,颜色越多,领取的球越多,全班同学在游戏结束后,由每个同学数一数自己领取了多少个球,再将数字写在纸上,最后教师宣布每位同学写的数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再纠正。

(3)数的运用。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全班同学了解数的运用,如在商场购物,需要计算物品的价钱,以及商品的数量等。

3. 辅导练习。

产生复习与练习的乐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练习。

在进行辅导练习时,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全班同学们拆成小组,同组的同学们互相协助完成,互相检查答案。

七、教学内容设计:十三、用数字表示数量1. 默写数词:11、12、13。

2. 把数字填到下面的空白部分。

12 ____________ 1522 __________ 253. 将数字填到圆圈里面,使每一个加法式子的结果都等于6。

6=________+36=3+_________6=________+56=5+_________4. 连线,使一边的数字与左边的筐架编号一致,一边的数字与右边的筐架编号一致。

苏教版小学以二年级应用题备课13

苏教版小学以二年级应用题备课13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
一年级应用题姓名:评分:
小飞有17张画片,送给小明一些,还剩下6张。送给小明多少张?
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第二层有多少本?
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划船的有多少人?
小红有2个玩具,小英有3个玩具,小明的玩具比小红多2个,小明有几个玩具?
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小明带了10元钱,够买哪三样东西?
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美术小组有30人,其中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
捐书活动,一班捐27本,二班捐了30本书,三班捐了25本书。二班和三班共捐多少本书?
某城市的外环线长72千米,中环线比外环线少37千米,中环线长多少千米?
妈妈买了一篮梨,小明吃了10个,还剩余3个,妈妈买了多少个梨?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3课时练习八(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3课时练习八(2)

第 13 课时练习八(2)
教课内容:
课本第 79~80 页,想一想做做 6~10。

教课目的:
1.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减、加减混淆运算。

2.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要点:
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减法计算中需要隔位退位减的状况。

教课难点:
娴熟计算。

教课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持续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板书课题(练习八)
2.口算。

出示“练习八”第 6 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口答,齐说得数。

二、基本练习
1.达成“练习八”第 7 题。

组织学生议论,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计算达成填表。

2.达成“练习八”第 8 题。

发问:三个数连减你准备如何计算?
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小结并校正。

3.达成“练习八”第 9 题。

指引学生理解题中的信息。

组织学生疏组议论:
依据题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集体沟通。

三、综合练习
1.达成“练习八”第 10 题。

指名学生读题,发问: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列式计算,集体校正。

2.达成“练习八”思虑题。

先组织学生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列式计算。


题沟通,揭露规律。


师解说,提示要点。

四、反省总结
今日我们达成了“练习八”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3课时 复习(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3课时  复习(1)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第13课时复习(1)
课时目标导航
课本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5题上面4行。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十三。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将学习的是练习十三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加减法运算的练习,以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十三的试卷,以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我会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以活跃课堂气氛。

2. 正式教学:然后我会让学生打开练习十三,我们一起解答其中的题目。

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3. 实践教学:我会拿出一些水果和玩具,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加减法的实践操作,以加深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一些典型的例题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练习十三中的所有题目,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再次复习和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练习十三的数学课程,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情景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将注重引入实践情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热身活动中,我会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加减法练习,如购物场景中的价格计算、分配物品的公平性问题等。

这样的实践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我明确设定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数的读法和数的大小比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认识数和数的读法,掌握正确的数的读法。

2.学习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判断大小。

3.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地读出0~100内的任何数字。

2.学生能掌握数的大小之间的比较方法,能够判断数的大小关系。

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数的读法
2.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学难点
数的大小比较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学生们打开课本第X页,观看图片中的数字,帮忙读出来。

2. 认识数的读法
•学生读出0~10内的数字
•教师板书0~10的数字,并帮助学生纠正读音错误
3. 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用“更大、更小”、“多、少”等词语表示。

•教师拿出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板书两个数字,并在上面标注大小关系。

4. 练习题目
•练习册第X页,X~X题
5. 课堂小结
•教师回顾当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复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观察、比较法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和巩固。

在下一堂课中需要加强课后作业和练习的要求,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上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数学说课稿-练习十三-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说课稿-练习十三-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说课稿-练习十三-苏教版1. 教材背景本篇说课的重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三。

本练习是基于前面学习过的数字0-100的认识和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三位数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实物或数字的方式表达出三位数。

2. 教学目标1.认识三位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通过实物或数字的方式表达三位数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位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通过实物或数字的方式表达三位数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三教材。

2.数字卡片,包括个位、十位、百位,便于学生比较和拼接。

3.实物道具,如珠子、小饼干等,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三位数。

学生准备:1.数字卡片。

2.计算器。

5. 教学过程5.1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先出示数字卡片上的个位、十位、百位,让学生熟悉数字的组合方式。

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两个三位数,让学生找到其中的个位、十位、百位,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5.2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字的比较,了解三位数的含义。

5.3 学生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练习十三,通过观察实物或数字的方式,将拼接出的三位数填入空格。

5.4 教师点拨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点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

5.5 练习回顾教师让学生交换练习上的答案进行相互检查,并在班级中进行公示答案,梳理解题过程和方法。

6.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三的教学内容。

通过实物或数字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三位数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比较和拼接三位数的能力。

并且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应用题复习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应用题复习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应用题复习课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应用题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2. 教学内容2.1 应用题教师出示几道有关“衣服的价格”、“水果的价格”等应用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参考题目如下:1.一件衣服原价为80元,现在打七折出售,售价多少元?2.爸爸带小明去买水果,一共花了45元。

如果苹果和橘子的单价相同,买了3个苹果和5个橘子,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各要多少钱?3.买了12个鸡蛋和一袋牛奶,一共花了17元,已知12个鸡蛋的价格是一袋牛奶价格的四分之一,那么一袋牛奶要多少钱?2.2 习题课教师布置一些与应用题相关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和技能。

参考题目如下:1.世界上第一个钟发明于16世纪,它每天慢15秒。

那么7年后,这个钟慢多少分钟?2.换一批红绿灯,以前红灯亮20秒,黄灯亮10秒,绿灯亮30秒,现在红灯亮25秒,黄灯亮5秒,绿灯亮30秒,一循环共变化多少秒?3.A地与B地之间有1200公里,A到B的火车速度是450公里/小时,B到A的汽车速度是80公里/小时,那么如果A、B两地的时差为3小时,从A地出发到B地,应该选择坐什么交通工具?3.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演示法:通过应用题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自的解题方法、策略和思考过程,促进同学相互学习。

3.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建立应用题解题思路和策略。

5. 教学过程5.1 Class1•教师出示应用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学生积极讨论并交流各自的解答思路。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精品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精品

练习十三。

(教材第82页的内容)1. 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同桌之间进行对口令练习,检查一下9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怎样?同桌之间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9的乘法口诀比较多,得数比较大,部分口诀记忆有难度,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口令游戏复习9的乘法口诀,既能促使学生掌握口诀,又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师:熟记这些乘法口诀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第5题。

师:认真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一组有4人;有的同学在拔河,平均分成了2队。

生2:图中还有的同学在跳绳,每组有3人。

生3:图中有两组大树,每组有5棵。

师:观察很细心,得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老师想问如果有9组同学在跳绳,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生:因为跳绳的同学是每组3人,那么9组就是有9个3,所以用乘法计算9×3=27(人),我用到了口诀“三九二十七”。

师:很好。

如果有36人打乒乓球,4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生:求可以分成多少组,就是计算36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36÷4=9,是根据“四()三十六”这句乘法口诀计算。

师:那要是18个同学拔河,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多少人?生:这其实就是把18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8÷2=9,根据乘法口诀“二()十八”计算的。

师:分析讲解得有条有理,我们就应该这样分析问题。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解答问题是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已经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收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练习十三18÷2=9(人)36÷4=9(组)A类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练习十三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的练习十三。

教学三维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背9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生生对口令。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

4、第2题,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综合练习1、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1、第5题请学生读题后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完成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道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作业布置:练习十三第3题。

课后反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三-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三-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三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乘法,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本节课的内容:练习十三,包括表内乘法的应用题和计算题。

2. 教学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表内乘法口诀,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练习十三中的题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三苏教版2. 板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布置等。

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练习十三中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选做题:提供一些拓展性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课后作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3课时 复习(2)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3课时  复习(2)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3课时复习(2)教学内容:课本40—41页复习8—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发现并提出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1、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2、口答。

4个5是多少?二、综合复习。

1、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第9题。

(1)出示第8题图,学生独立观察。

(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集体汇报。

3、第10题。

A、出示第11题,读题。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B、小组交流,说说该怎么算?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4、第12题。

出示第12题,根据图意,学生小组间自由提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5、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得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教学反思: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0《练习十三》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源和生动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复杂情况下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探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源和生活实例,用于创设情境。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源,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讲解答案,指出错误,并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
二年级应用题姓名:评分:
二(1)班有男生19人,女生14人。二(2)班比二(1)班少2人。二(2)班有多少人?
18棵白菜,每筐装6棵,需要几个筐?
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多少张?
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
同学们浇树,二(1)班浇了500棵杨树,二(2)班浇了600棵柳树,共浇了多少棵树?二(1)班比二(2)班少浇了多少棵树?
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一件毛衣售价230元,妈妈有185元,要买这件毛衣还差多少元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动物园里有大猴9只,有小猴的数量比大猴的3倍还多58只,小猴多少只?
王老师买了6盒饼干和1袋糖,一共用了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