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导向预测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导向预测模拟试卷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导向预测模拟试卷

2013年安徽省中考导向预测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③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⑦,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2)请你依据下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古诗名句。

①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当我们面对困境失落沮丧时,就应该用“”来安慰自己。

②诸葛亮曾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是他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

在《出师表》中也有体现类似此种人生态度的语句,它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在世上走一遭,好比什么?就好比一个人独身走夜路。

路呢,并不好好地一条到底,有许多茬口,上错一条茬口,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

走了一夜,天亮了,朝四周一看,一切都清楚:走的是哪一条路,到的是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上了茬口,如果()上这个茬口,()上那个茬口路就好得多了,目的地也光明得多。

什么都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不可以回头。

那么,有没有什么窍门呢?窍门没有,倒有两条经验:一是顺其自然,二是当机立断。

(1)上面语段中加点汉字“遭”“窍”的读音分别是、。

(2)语段中含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就改为“”。

(3)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意思写出“顺其自然”的近义词和“当机立断”的反义词。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卷面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⑥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⑦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两江月》)⑧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调是匀速的,步伐是的,步韵是的,步态是的。

孩子,我希望,在跑过草地的时候,你能小憩,让那蓬勃的生命滋润一下你枯躁的眼睛;在花园边,你能坐下来,让那缤纷的色彩渲染一下你单调的生活;在落叶纷飞的树下,你能zhu( )足,感悟生命的韵律和从容;你能够仔细地看看勤奋的蚂蚁,像它们那样学习;蝴蝶是多么快乐啊,你能够认真地看看,像它们那样生活……(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步调.( ) zhù( )足(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依次填入上面第一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稳健匀速优雅 B.稳健和谐优雅C.匀速优雅稳健 D.和谐优雅稳健(4)根据语境解释加点词“渲染”的意思。

答: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霸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2013年安徽省淮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3年安徽省淮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2~2013学年度西部地区初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中考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开始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诗词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②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⑤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或晏殊的《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分)2、阅读语段,完成(1)—(4)题。

(9分)冬去春来,满园芬芳之时,淡黄浅绿,袅娜轻盈,蝶儿翩.跹,醉舞清风,春韵朦胧,弥漫在天地间。

和煦的暖风吹散了心中的阴mái。

漫步在春风里,品读着清黛灰朦,仿佛听到了春韵的音符,仿佛嗅到了泥土的芬芳。

春天明媚的景至,仿佛展开了一幅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唯美画卷。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翩.()跹阴mái()(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它表现了作者在欣赏春景时的心情。

(3分)(4)请你另外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替换划线句中“云雾缭绕、恍若仙境”这两个词语来描画你眼中的春景,注意不要与文段中用词重复(2分)、3、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安徽省2013年中考导向预测模拟试卷(4套)-5

安徽省2013年中考导向预测模拟试卷(4套)-5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导向预测模拟试卷(三)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③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⑤安得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⑥,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⑦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2)默写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原来以为,黄土是凝固不动的,是亘古不变的,却突然有了一次俯瞰的机会,才发现黄土是流动的,像浩瀚的大海一样波涛荡漾。

这是我乘坐在飞机上的发现。

所以我要疑惑了,疑惑生养了我们的黄土地,原来就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水国,她是那样丰富,从来都不曾寂寞。

在其波动的地表上,那许多的梁峁和沟壑,那许多的树木和庄稼,是一刻都不会消停的,不断地变化着,仿佛他们的生命,y ùn藏着太多的活力,难得有那无穷的变幻,才能获得美丽的释放,我仔细地看着那波涛汹涌的黄土地,把它每一道梁峁,每一条沟壑,还有每一棵树木,每一片庄稼地,都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它们紧紧地匍匐在黄土地上,以它们各自所有的色彩和动态,诠释着各自的性感和命运,它们有自己的来路和去处,有自己炫目的光芒和前程,自然还有自己无法预知的漩涡和陷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

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

2013年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 1至12题,非选择题13至24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知识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纽.带(nǐu)苦心孤诣.(zhǐ) B.伫.立(chù)荆.棘(jīng) 翩.翩起舞(piān)C.捷径.(jìng)阿.谀(ā)水泄.不通(xiè) D.诅咒.(zhòu) 笨拙.(zhuō) 神采奕.奕(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辜负嘎然而止草长莺飞B.狼藉重峦叠嶂迫不及待C.真缔吹毛求疵左右逢圆D.意测如座针毡鳞次栉比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学善思是学生学好功课的不二法门....。

B.母亲就要出门打工了,弥留之际....对我再三叮嘱。

C.对于中学生,我们不提倡见义勇为,但也反对袖手旁观....。

D.人非圣贤,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吹毛求疵....。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删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D.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安徽2013中考导向预

安徽2013中考导向预


许多年以后,富人的地方闹出许多怪病,气候也逐步变得恶劣。他们开 始乘船,带着大量的财富迁往穷人的地方。“惹祸”的女人们将他们挡 在门外。他们会把我们的树木砍光的,我们不要财富,我们只想留下土 壤、水和清洁的空气。富人们不屑一顾,扬长而去。于是,女人再一次 成了穷人的“罪人”。(情况发生了巨变,突出了女人的作用,穷人, 应该说是穷苦而愚昧的男人还在抱怨) 没有过多久,天气大变,狂风卷着沙尘凶狠地袭来。谁也没有料到,谁 也没有准备好,一夜之间,一切都变了,当穷人睁开双眼,准备新一天 的劳动时,他们简直认不出对面就是富人的地方:高楼垮了,土地被侵 蚀了,美丽的原野上留下的只是一屯屯废墟。(对前人留下的树木乱砍 乱伐,终于受到报应) 穷人望着成片的森林,男人们呆住了。怎么会这样?女人们终于说话了: “多亏我们留下了森林啊!”(女人们坚持了真理,留下了前人的树木。 男人们在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阐明了本文的主题,即保护生态环境, 不能急功近利) [总评] 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寓言的文体,通过河流左右两岸穷人村和富人村 的鲜明对比,深刻地阐述了保护森林、留下绿色的重大环保主题。语言 简练,一字千金。对比鲜明,先抑后扬,层层设下伏笔,引人入胜,立 意新颖,结构清晰。
• (2)默写《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的下阕内容的前四句。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芳xīn(馨) 枭鸟(xiāo ) 荫庇(yì n)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暄闹 , 这个 词的正确写法是喧闹。 (3)“骄奢”在文中的意思是:文中指春光 很明媚,春色很诱人。
• 9读完全文,请思考题目的内涵。

安徽2013年中考六地区联考语文预测试题与答案(一)

安徽2013年中考六地区联考语文预测试题与答案(一)
1.(1)《安徒生童话》中海巫婆让小公主变成人的
报酬是 割下小公主的舌头,后果是:如果王子不爱小
公主,小公主将变成 泡沫 。 (2)《朝花夕拾》中《琐记》一篇鲁迅回忆了自己
离开绍兴去 南京 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 南水师学堂和矿物铁路学堂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 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文中如饥似渴地 阅 读《天演论 》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岁月的列车已驶出车站,让青春奔向未来!
2020/4/13
(2)班上组织编写一本班史,为其内容设计两个板
块,写出板块名称。(2分)
① 示例:班级档案
班级成员寄语、班级大事记、
② 班级宣言
班级毕业照等。
(3)班委会准备策划一台“难忘今宵”的毕业晚会,
请你任做三年学习生活总结; ②全班合唱班歌或毕业歌; ③同学、师生趣闻轶事大揭秘; ④共话理想、相约未来; ⑤临别赠言。
(2)默写杜甫的《望岳》颔联、颈联。(4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有手,土地就会变肥沃。
不要怕路徒遥远,只要你有腿,路徒就是近的。不要
怕山峰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山峰就在脚
下。 ,
,。
你想想:哪块贫瘠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
• 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⑦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李煜《相见欢》)

(苏轼《水调歌头》)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语文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②,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④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⑥,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远处山丘连绵起伏,一个个牵着手,倾.诉着忧思与快乐。

说着悄悄话,低着头窃窃私语。

树木青葱苍翠,高高挺立,仿佛对人们展现着神姿。

wēi峨峻峭,林林总总。

两丘之间有条河流,穿流不息。

它们带着欢乐,大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气势!跨过山石的阻隔,机智地绕远而行。

水里鱼儿雀跃,似乎在迎接生命的每一个晨xī,欢娱地跳跃。

山丘对面有一处平地,小草依傍,清风徐徐,花朵点头,树木招手,多么绚丽多彩的风景画啊!(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倾.( )诉wēi()峨晨xī()(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雀跃”在文中的意思是。

“清风徐徐”中,“徐”的意思是。

(2分)(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欲食唐僧肉。

悟空抵不住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

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

(2分)(2)《童年》中“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性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安徽省中考导向预测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③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⑦,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2)请你依据下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古诗名句。

①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当我们面对困境失落沮丧时,就应该用“”来安慰自己。

②诸葛亮曾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是他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

在《出师表》中也有体现类似此种人生态度的语句,它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在世上走一遭,好比什么?就好比一个人独身走夜路。

路呢,并不好好地一条到底,有许多茬口,上错一条茬口,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

走了一夜,天亮了,朝四周一看,一切都清楚:走的是哪一条路,到的是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上了茬口,如果()上这个茬口,()上那个茬口路就好得多了,目的地也光明得多。

什么都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不可以回头。

那么,有没有什么窍门呢?窍门没有,倒有两条经验:一是顺其自然,二是当机立断。

(1)上面语段中加点汉字“遭”“窍”的读音分别是、。

(2)语段中含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就改为“”。

(3)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意思写出“顺其自然”的近义词和“当机立断”的反义词。

(4)请你根据上下文意思,在语段中两处括号内填写一组关联词语。

3.运用你课外文学名著相关知识,完成(1)~(2)题。

(5分)(1)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归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2)请你用一句最简明的话概括“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0字左右,3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

(12分)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和,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我们通常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什么样的家庭和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请你来参与“共谈家庭教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你的意见和想法。

(1)首先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父母采取的家庭教育方法,从生活、学习两个方面来概括。

(4分60字左右)(2)右边是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漫画,请谈谈你看后的感想。

(要求写出两点,每点30字左右,内容不能雷同,4分)①②(3)我们通常都说两代人之间有代沟,原因就是缺少理解和交流。

那么,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与父母交流,在你父母新微博上留言,你会写下些什么呢?(60字以内,4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安溪铁观音①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古老的茶区,安溪县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茶叶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

②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乌龙茶的代表。

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当时安溪茶农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最优。

茶树良种铁观音树势不大,枝条披张,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

采用铁观音良种芽叶制成的乌龙茶也称铁观音茶,因此,“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

③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并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④安溪铁观音产业积极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导入可追溯制度,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提升和保证茶叶质量。

⑤一是建立茶园管理制度,逐笔记录茶园农事。

通过建立一整套茶叶种植管理制度,让茶农完整记录茶园农事活动。

具体包括:建立良好的种植规范,详细记录茶树栽培过程中的农事活动,如病虫害防治、施肥、鲜叶采摘、修剪、除草、种植、耕作等;建立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鲜叶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收,并做好鲜叶采摘和流向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鲜叶的采摘日期、采摘方式等。

基地茶农每年都会获得多次全方位培训,被指导如何做好茶园农事记录,明白科学制茶的好处。

茶叶生产管理档案的建立,使茶农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去操作,茶叶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茶农生产的茶叶得到了广大客商的青睐。

⑥二是合理配备督查队,指导茶农按清单施肥用药。

每年年初由专职人员制定一份完整的计划,内容包括基地茶园指定使用农药清单、茶园禁用农药清单、农药化肥的含量控制标准、农药厂的选择标准等,推荐给农民使用,让农民选择品牌化肥、品牌农药。

由企业人员与基地户带头人组成督查队,到田间地头仔细巡查、监督、记录,详细了解茶农的施肥用药是否严格执行公司年初制定的标准。

通过派出专人辅导和监督实施可追溯体系,实现茶叶生产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查询、可监控。

⑦三是给茶叶产品建档案,实现产品可追溯。

在包装方面,出口茶叶全部实现标识管理,不管是外包装袋上,还是内包装袋上,均载明生产单位、茶叶名称、产地、生产地址、生产时间、保质期和质量等级、商标标识、净含量、保存方法、国家卫生标准等内容。

每包茶叶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园,责任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农,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

(福建检验检疫局)⑧“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

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

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⑨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

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摘自《百度*百科》 5. 上文第一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6.根据上文内容⑻请你指出安溪铁观音建立了怎样的“可追溯体系” (4分)7.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征有哪些?(3分)8.“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一句中加点的“似”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分)9. 为什么说铁观音“好喝不好栽”?(4分)【二】(21分)流浪儿死于“留守”①2012年11月15日夜,贵州毕节市市区,小雨,最低温度6℃。

七星关区环东路,五个流浪儿钻进了一个长1.5米、宽1.3米的垃圾箱,他们生火取暖,一个紧挨着一个,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亮了,这个城市失去了五个孩子。

警方称,他们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②他们来到这座城市有几天了,有人曾看到他们蜷缩在一个候车亭里,身上盖着捡来的硬纸壳。

他们还曾经用废弃雨篷布、水泥砖和三合板草草搭起过一个窝棚,附近工地的人担心他们生火取暖引起火灾,把他们赶走了。

③出事前一天,一名路人用手机拍下了疑似他们的照片,孩子们散坐在地下通道的阶梯上,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出事那天晚上6点多,他们花了两块钱去小吃摊买了一碗白米饭,五个人一起吃,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④他们来自毕节下面的农村,一个大山深处的苗寨。

他们的父亲是同胞兄弟。

其中两个孩子的父母和姐姐去了深圳捡垃圾;还有两个孩子的父亲和哥哥也在深圳捡垃圾,妈妈改嫁了;剩下那个孩子的父亲年纪大了,在家务农。

父母不在身边的四个孩子平时互相照顾,外出打工的父母隔三岔五会寄几百块钱回来,孩子的大伯帮他们买回米,自己熬粥喝,没有菜,只有盐巴。

⑤这个村子叫擦枪岩村,村民都很穷,每个人分几分地,土地贫瘠,只能种土豆和玉米,温饱都成问题。

⑥五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在上学,但是成绩很差,爱逃学,经常考几分。

一个对读书不感兴趣,三年级就辍学。

还有一个逃学半个月,一年级就被学校开除。

剩下两个没有户口,学校不接收——上户口要交钱,家长交不起或不愿交。

⑦11月6日,小学校长和另外一个女教师来到孩子的大伯家,告知未辍学的那个孩子又逃学了。

人们这时候才发现,五个孩子都不见了。

问遍亲友,皆无下落,随后孩子的亲属报了警。

⑧11月16日清晨,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费力地掀开了垃圾箱,发现五个孩子挤在一起,一个破旧的沙罐放在他们中间,里面有燃烧过的木头。

她用小锄头拨了拨几个孩子,没有反应,于是喊叫起来。

⑨11月17日,一位毕节市民把消息发布到了网上。

如果不是他,也许除了当地人,谁也不会知道这五个孩子的死亡。

11月19日,新闻上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节目开始前,去看了毕节市的政府网站,上面“有贯彻会议精神、工作大会的动员、召开抗震救灾总结表彰,甚至是秋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全面结束等,可是没有这条信息”。

⑩这条消息让外面的世界受到了惊吓,人们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还会有这样一种生存的状态。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有多少人会愿意待他们如亲生、如兄弟;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有谁会想到寒夜中还有那样的五个孩子?(11)这五个孩子都是男性,姓名年龄分别是:陶中林,13岁;陶中井,12岁;陶冲,12岁;陶中红,11岁;陶波,9岁。

(12)他们的死亡,是一起单纯的意外事件,还是偶然中其实隐含着必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

(13)是哪些人、哪些事导致了如此的结局?答案同样一想便知。

(14)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五个孩子的死亡,能唤醒人们多长时间的关注?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冲击?最终能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变?(选自《意林》2013.1)10.五个孩子中除一个在上学属于逃学之外,其他四个孩子都是处于什么状态? (3分)11.导致五个孩子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4分)12.第段中,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为何详细交代在节目前他在毕节市政府网站上所看到的内容? 4分)13.你认为“他们”的死亡,是一起单纯的意外事件,还是偶然中其实隐含着必然“?并阐述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