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色的土壤最肥沃?
高考地理黑土知识点:黑土和黑钙土

高考地理黑土知识点:黑土和黑钙土2019年高考地理黑土知识点:黑土和黑钙土【】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众带来2019年高考地理黑土知识点:黑土和黑钙土,希望大众喜欢下文!黑土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泥土,是温带森林泥土向草原泥土过渡的一种草原泥土类型,目前我国泥土分类系统,将黑土到场半水成土纲中。
我国黑土漫衍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宽大平原上。
美国黑土漫衍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
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
四季明确,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性。
泥土母质粘重,并有季候冻土层。
夏秋多雨,泥土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来泥土。
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化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泥土呈中性至微酸性。
季候性上层滞水引起泥土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殊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
所以,黑土是由猛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历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历程。
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裕,肥力水平高。
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泥土腐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标题。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泥土之一,黑土漫衍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
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漫衍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辟历程中也曾承担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磨练。
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漫衍在四季明确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败、分化,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便是肥沃的黑土层。
黑土有机质含量大抵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辟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土壤为什么会呈现不同颜色

土壤为什么会呈现不同颜色
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组成的差异,会让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
土壤腐殖质由动植物残体演变而成,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它的多少主要是调节土壤颜色的深浅。
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因为腐殖质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质含量少时,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
从灰到黑,颜色随腐殖质含量的升高呈梯度变化。
不同颜色土壤的成因:
1、红色土:氧化铁是土壤矿物质中的调色高手,当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时,土色发红,或者呈棕红色。
2、黄色土:当氧化铁与水作用时,能转变为黄色的水化氧化铁,低洼潮湿的环境是这一变化的适宜条件。
因而在这种地方,土壤常显黄色。
3、白色土:常常是与土壤里的盐分变化紧密相连。
如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等盐类,以及高岭土、氢氧化铝等物质在土壤中呈粉末状存在时,都可能让土壤呈现偏白的颜色。
4、紫色土:由紫色砂岩和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多,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其土色的决定因子主要为其中含有的结晶性氧化铁和锰化合物。
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

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1. 引言1.1 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壤类型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一黑土地”,在我国东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
黑土地具有肥力高、蓄水性能强、通气性好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其丰富的养分和有利的土壤结构,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从而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黑土地还具有较好的保肥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减少农田的肥料和水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保护好黑土地资源,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还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保护。
1.2 黑土地保护的紧迫性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但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大量的人为破坏,黑土地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压力。
黑土地保护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黑土地资源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威胁。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化肥、农药和重金属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过度的耕作和水土流失等现象,导致黑土地的肥力逐渐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结构疏松,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加重,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
黑土地保护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黑土地是我国北方农业的支柱资源,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潜力和生态环境功能。
保护黑土地不仅关乎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也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黑土地保护的紧迫性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加强管理监测手段,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科学利用黑土地资源,确保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黑土地是每个人的责任。
2.5土壤的类型 教案练习

《土壤的类型》同步练习一、填空1.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 )。
2.砂质土颗粒,透气性,水分易;黏质土颗粒,空气,水分。
3.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华北地区的,南方地区的,西北地区的,青藏高原上的等。
其中,和的天然肥力较高。
4.含有()较多的土壤比较松散,含有()较多的土壤比较紧密。
5.沙质土中的空气(),黏质土中的空气(),壤土中的空气()。
二、选择1.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
A.砂质土B.黏质土C.壤土2.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3.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是()。
A.褐土B.冰沼土C.荒漠土D.红壤4.比较能捏成团的土壤是()。
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5.透气性最好的土壤是()。
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6.既能较好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壤是()。
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三、判断1.颗粒大、土粒粗糙的土壤是沙质土。
()2.土壤中沙和黏土的比例是不同的。
人们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不同,把土壤分成三类,即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3.沙质土的颗粒大,渗水快,通气性能好,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4、土壤里面含有水分、小虫子、枯叶、小石块等物。
()四、连一连砂土类土壤保水性能最强黏土类土壤透水性能最强壤土类土壤通气性能最强五、简答1.为什么说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2.黄土、荒漠土、黑土、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的什么地方?参考答案一、填空1.砂质土黏质土壤土2.大好流失小少不易流失3. 黑土褐土红壤荒漠土冰沼土黑土褐土4、砂黏土5、多中二、选择1.C2.B3.C4.C5.A6.B三、判断1、√2、√3、×4、√四、砂土类土壤保水性能最强黏土类土壤透水性能最强壤土类土壤通气性能最强五、1.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其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三上第2单元测试题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能够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 土壤的成分有()、()、()、盐类、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3. 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 )。
4.沙质土颗粒,透气性,水分易;黏质土颗粒,空气,水分。
5. 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腐殖质施工植物生长的肥料。
腐殖质()多,土壤颜色(),越()。
6.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 )、()、()等贡献。
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1.土壤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只含有水分。
( )2.到河边采集土壤,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 )3.沙质土的颗粒大,渗水快,通气性能好,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4.土壤里面含有水分、小虫子、枯叶、小石块等物。
()5.土壤里没有蚯蚓,这里的土壤一定就是贫瘠。
()6.施肥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相当于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质。
()7.塑料没有毒性,埋在土里没有什么影响。
()8.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须保护。
()三、选择(每题3分,共24分)1.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A.翻耕土地B.种植树木C.施用化肥D.乱扔废弃物2.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不能发现()A. 土壤湿润B.小石子C.空气3..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4.既能较好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壤是()。
A.沙质土B.壤土C.黏质土5.关于蚯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天然的犁B.改良土壤的能手C.我们应该爱护蚯蚓D.土壤中蚯蚓越多越好6.有的地区通过修建(),来防止水土流失。
A.退耕还林B.梯田C.修建大坝D.建水库7.能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A. 乱砍乱伐B. 排放污水C.植树造林8.植物能保护土壤是因为植物的()能固着土壤。
四下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7.这是被冻裂的水管,同学们想想该怎样防止冬天水管冻裂呢?
参考答案
1.冷热程度
2.液体热胀冷缩
3.A
4.C
5.动物油遇冷后体积缩小了,所以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
6.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有些物体却是相反的,比如水。水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因此水结了冰不会缩,反而会“胀”。
4.说一说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植物对土壤又有什么作用呢?
5.给下面的植物搬家可以吗?
把水稻的家搬到沙漠里,可以吗?
把花生的家搬到池塘里,可以吗?
把小麦的家搬到水田里,可以吗?
把地瓜与莲藕的家交换一下,可以吗?
参考答案
1.水水水分
2.磷钾钙铁锌
3.B
4.略。
5.不可以。如果给它们这样搬家的话,它们就会死亡。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土壤,把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改变了,植物就会死亡。
6.说一说你是怎样将岩石分类的。
参考答案
1.大石英长石云母
2.黄褐灰大
3.C
4.(1)√(2)×(3)×(4)×
5.依次是页岩、花岗岩、大理岩、砂岩。
6.略。
5.岩石的用途
1.岩石在受到、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
2.下列岩石中,可以用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的最好材料是()。
2.略。
3.从岩石的形态、结构、颜色、硬度、遇盐酸是否反应等方面进行。
4.可以在岩石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刻痕的岩石非常硬。
【地理探究】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火山灰土

【地理探究】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火山灰土黑土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温带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一种草原土壤类型,目前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将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纲中。
我国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
美国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
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
土壤母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
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
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
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
所以,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
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
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土壤侵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
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
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
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5章 第2节土壤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土壤学习目标:1.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
2.掌握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重点)3.理解土壤的功能及常见的养护措施。
(重难点)一、观察土壤1.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3.野外观察内容:(1)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
(2)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比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①砂土:通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
②壤土: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③黏土: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3)土壤的剖面构造1.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表层富集。
3.气候:(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
(2)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4.地貌:多方面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
1.功能(1)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2)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
2.利用与保护(1)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
(2)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1)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都是自然土壤。
()(2)黄土高原的土壤名称是黄土。
()(3)耕作土壤没有有机层。
()(4)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5)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A.江南丘陵红壤B.青藏高原寒漠土C.西北地区的风沙土D.东北平原黑土提示:(1)×我们在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多属于耕作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