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节《轴对称》北师大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轴对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轴对称的情况?”比如,我们常见的剪纸艺术、衣服上的图案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轴对称的奥秘。
2.教学难点
(1)识别轴对称图形:对于一些形状较为复杂的图形,学生可能难以识别出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叠、比较等方式,逐步培养识别轴对称图形的能力。
(2)找到对称轴:在判断轴对称图形时,找到对称轴是一个难点。
突破方法:教授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尝试找出可能的对称轴,并进行验证。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对于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独特的见解。这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训练。
最后,关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突出这两个方面的讲解。对于难点内容,我会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同时,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巩固,确保学生们能够扎实掌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重点强调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举例: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可以是底边、对角线、垂直直径等。
(2以及如何找到对称轴。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节《轴对称》北师大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例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逐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关系。
4. 交流分享: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问题的关系2. 解决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例如,小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解答: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
教案
教学目标
1. 回顾数学第二单元所学知识。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减法”的概念。
2. 掌握减法的口算技巧。
3. 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综合应用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备好复教案、教具和学生的练册。
2. 学生复教材。
教学过程
1. 分组复。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份复教案和一些练题,进行小组复。
2. 答疑解惑。
根据学生的复情况,解答可能存在的疑惑和困惑。
3. 口算和书写练。
通过口算和书写练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减法运算技能。
4. 应用练。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学生们对减法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技能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但仍需更多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结
本次复教案重点是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减法口算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数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
人教三下数学第二单元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
人教三下数学第二单元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第一篇范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竖式写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预设新知(一)估算:(PPT)76÷8≈ 321÷4≈ 352÷6≈440÷9≈ 83÷2≈ 55÷3≈如果班级估算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可加此练习。
(二)口算:(板书)40÷2 2÷2 50-10 10+2 12÷21.学生按顺序依次完成口算题。
2.老师提问并让学生明白每道题表示的含义,为新授内容做预设。
(三)指名用竖式板演:(PPT)8÷4 16÷5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学生分别说两题的计算过程。
3.小结: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简单的笔算除法。
同学们注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一)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二)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
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三)同学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
今年的植树节,有个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PPT出示主题图)1.这就是这个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和作用。
2.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3. 讲解:教师对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
4. 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些与除法估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除法估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通用11篇)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通用11篇)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的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搭一搭游戏一游戏二练习三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第2篇教学内客:九年义务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1-2页。
教学目标: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
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
教学准备:1、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共十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10课时)第 1 课时口算除法(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重点难点】掌握口算除法计算方法【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结合小棒说出算理【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口算。
3÷3= 36÷4= 6÷ 1 = 30×3= 800×7=81÷9= 24÷ 3 = 16÷4= 1000×9= 50×6=2、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240里面有()个十。
2700里面有()个百。
■合作探究:1、交流例1(1)小组汇报计算方法:①计算:想法一:()÷3=()所以 60÷3=()想法二:()×3=60 所以 60÷3=()想法三:()+()+()=60所以 60÷3=()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3=(),就是20.(2)试算 60÷2=(), 60÷6=()。
(3)小结算法: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个十,()个十除以3得()个十,就是()。
(4)、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说出口算过程。
点拨: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2、交流例2120÷3可以把120看成是()个十,()个十除以3得()个十,就是()。
3、交流例3(1)先分(),每份分得()张?再分(),把单张的分成了()份?每份分得()张?分完后每份共有()张。
(2)说明计算方法:66可以分成()个十和()个一;先分整十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张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的和单的合起来(+ =22)就是所求的结果。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千米和吨》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下数学教材P24—P2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学生整理的知识导图2、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出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对千米和吨进行整理和复习。
复习有关千米的内容PPT:学习要求:1、拿出知识导图,小组内交流你对千米的认识2、在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发言,认真倾听3、选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学生展示知识导图,汇报对千米的认识师生小结,板书(比划其它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介绍手指记忆进率的方法以及其他长度单位。
(ppt)复习有关吨的内容PPT:学习要求:1、拿出知识导图,小组内交流你对吨的认识2、在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发言,认真倾听3、选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学生展示知识导图,汇报对吨的认识师生小结,板书(其他质量单位什么时候用?)除了吨、千克、克这些常见的质量单位,还有其他一些质量单位。
(ppt)『设计意图:课前布置绘制知识导图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整理学过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
师生小结,整理板书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介绍其它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闯关练习第一关: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P24—1。
(一起完成)2、火眼金睛。
(集体修改)早上,我从2分米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分米的牙刷,挤出5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40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60千克的鸡蛋……路上,汽车以每小时50米的速度直奔动物园,途径一座限载量为40千克的大桥……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一头狮子大约350克,一头大象少说也有4千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90千克……『设计意图:填写合适的单位以及改错,主要考察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知、比较和理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例3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例3教案新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根据您提供的,详细描述我对于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例3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例3。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利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笔算,以及如何理解和掌握除法笔算的步骤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除法笔算题目,并理解除法笔算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除法笔算的步骤和内在逻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好笔和纸,以便于他们跟随我一起进行除法笔算的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分配物品,让学生们感受到除法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例3,并详细讲解如何利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笔算。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类似的练习题目,让他们独立进行笔算,并指导他们如何检查自己的答案。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笔算的心得和经验,以便于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除法笔算的步骤和乘法口诀,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表,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除法笔算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答案:25÷5=5,36÷6=6,48÷8=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自己的教学,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除法笔算的方法和步骤,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巩固和提高除法笔算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的开始,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分配物品,让学生们感受到除法的重要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备课。
一、备课目标
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实践来理解的学科,因此我在备课时的主要目的是:
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点。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
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备课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小学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有理数的概念及基本计算”。
1.有理数的概念
我们将从有理数定义的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题目和小组探究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认识。
2.有理数的基本运算
有理数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本单元也将涉及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例如有理数的加减、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运用有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等等。
三、备课方法
1.课前预习
在课前,我需要研读本单元的相关内容,仔细审视课本中所列出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等,为接下来的备课做好铺垫。
2.独立备课
基于个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通常会独立进行备课,通过研究相关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备课方案。
3.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步骤、分散点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力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会采用“目标、动机、教法、效果”四个教学环节,强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总结
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备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充分的备课,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和难点,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篇
教师在写教案时,⼀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忧考⽹准备了⼩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单元教案三篇,供⼤家参考⼀位数除整⼗、整百、⼏百⼏⼗数的⼝算第1课时⼀位数除整⼗、整百、⼏百⼏⼗数的⼝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例1及“做⼀做”第1、2题,练习三第1、2题。
教学⽬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法,通过教学使学⽣初步掌握⼀位数除整⼗、整百数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算。
2.培养学⽣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算简单的除数是⼀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位数除整⼗、整百数的⼝算⽅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引⼊ 1、⼝算(学⽣读题,独⽴⼝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答: (1)80⾥⾯有⼏个⼗?400⾥⾯有⼏个百? (2)34⾥⾯有⼏个⼗和⼏个⼀? (3)39⾥⾯有⼏个⼗和⼏个⼀? ⼆、亲⾝实践,学习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位数的除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笔写在课堂本上。
(让学⽣观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编写应⽤题,懂得应⽤题的结构和运算⽅法。
) 3.出⽰例1 (1)赵⼤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教师:要求赵⼤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发表⾃⼰的看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案设计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要求:1.能够口算一位数除以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能够进行一位数除以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够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能够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惯。
4.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2.将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
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1、例2及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1.口算练: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2.口答:问学生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3.分组练: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二、探究新知1.研究教材第11页例1.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收录于话题#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7及“做一做”,教科书P27“练习五”第5~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强化估算意识,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着探究与创造的可能,培养学生比较辨别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时,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计算下列各题。
师: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会有0,这话准确吗?【学情预设】不准确,这要看首位商在哪位上,还得看首位有没有余数。
2.计算。
师:口算上面三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直接想口诀,二三得六,五五二十五,五八四十,再把多的一个零带上去,就分别得到20,50,50。
师:观察这三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商的末尾都有0。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回忆口算方法从而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口述60÷3,250÷5和400÷8的思考过程,观察比较三个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从而找到新旧知识的共通点,以便于学生进行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
(1)独立思考,尝试探究。
课件出示教科书P25例7情境图及第1问。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每根短跳绳5元,每根长跳绳8元,650元买短跳绳,要求可以买多少根。
师:要求650元可以买多少根短跳绳,会列式计算吗?试试看。
第二单元第1课《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教案
5.关于课堂总结环节,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精炼地概括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使他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运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口算和笔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处理商和余数,以及如何进行借位和进位。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除数是整十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单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用32个物品模拟除以20,让学生直观感受除法运算过程。
第二单元第1课《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教案,对应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如20、30、40、50等的除法计算;2.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步骤;3.能够正确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商为一位数的除法题目,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笔算方法:如85÷30,将85的个位数5与30进行比较,不够除,向十位借1,变成85÷30=80÷30=2余5。
2.教学难点
(1)口算过程中,学生对商和余数的确定容易出现错误;
(2)笔算过程中,学生对借位和进位的处理容易混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分类与解决方法。
2. 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3. 解决问题的实践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设计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导入1.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数学问题,并简要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笔算除法》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笔算除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2节《笔算除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笔算除法的运算,并且能够理解笔算除法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掌握试商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我准备了练习本、铅笔、橡皮和直尺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分糖果,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且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笔算除法。
2. 讲解笔算除法的方法:我通过具体的例题,比如24除以3,来讲解笔算除法的方法。
我让孩子们先猜猜答案是多少,然后再演示如何用笔算出答案。
3. 练习笔算除法:我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除法题目,让孩子们上台演示如何用笔算出答案。
我也会走到孩子们中间,检查他们的练习,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今天的主要内容,比如24除以3的笔算过程,以及笔算除法的基本原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做一些笔算除法的练习题,比如25除以5,36除以6等。
我会在课后把答案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对照答案检查自己的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笔算除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试商这一步,有些孩子还是不太理解,我需要在课后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孩子们在家里找一些除法的题目,用笔算出答案,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两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二是试商的方法。
我们要明白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个方法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题来讲解,比如24除以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2. 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整理、排序整理、图表整理。
3. 数据的分析方法:求和、求平均、求众数、求中位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数据的收集方法① 观察法:通过观察,获取数据。
②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
③ 实验法:通过实验,获取数据。
(2)数据的整理方法① 分类整理: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② 排序整理: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③ 图表整理: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3)数据的分析方法① 求和:将一组数据相加,得到总和。
② 求平均:将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③ 求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④ 求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与数据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书写规范等方面。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整理的条理性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有关0的除法学习目标: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掌握笔算的简便写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位不够商1时,应在这一位商0”的算理;掌握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让学生口答。
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导入课题。
板书出示:0÷5。
(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二、自主探究1.探究算理。
2.运用算理。
三、探究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6情境图。
3.集体交流,明确算理算法。
四、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课件出示教科书P24例6第2问。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索过程,会口篁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
2.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能用乘法验算。
3.让学生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的习惯。
4.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牛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内容安排及其特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按照“口算一笔算一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顺序编排,体现了“由到繁。
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关键。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用乘法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能够熟练地计算加减法。
但是,对于乘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乘法的实际应用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认识年、月、日》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2013年全年有365天。
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教师:一张大的2013年的年历卡。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13年的年历卡。
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人:教学过程:个性生成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猜谜语“一件东西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常生活用品)(2)同学们,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再过两天是什么日子?生:3月6日,三八妇女节师:对,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节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你知道这些事都发生在几月几日吗?把你知道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除了这些外,你还知道哪些重大的节日?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月日二、小组合作,探讨交流1.观察年历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年历,在这张年历中藏着许多的小秘密,你能找出其中的秘密吗?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及时板书并补充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都有31天大月4、6、9、11月都有30天小月2月有28天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13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补充板书)2.练习师: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3.记住大月和小月师:我们知道一年里有12个月,但每个月的天数却有所不同,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的记住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学生交流讨论指导口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生先齐读,再闭上眼睛背)师:老师还有一种记住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想不想学?老师可以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
伸出你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反馈,指名用拳头数数。
4.计算全年的天数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13年全年的天数吗?生独立计算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
31×7=217(天)30×4=120(天)217﹢120﹢28=365(天)5.游戏活动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请男同学站起来,要是小月就请女同学起立,好吗?下面游戏开始啦,老师开始报月份了(1月、4月、3月、6月、7月、8月、11月、12月、9月、2月、5月、10月)二月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个特殊月,关于二月的有关知识我们下节课开始在继续学习。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认识平年、闰年》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1999~2010年的2月的月历卡。
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人:教学过程:个性生成一、设疑激趣1、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2、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吗?小明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12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过生日呢,小明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钠天送给他。
可2013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二、主动建构1、探究活动一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12年哪一天出生的?小结: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13年2月的是不同的。
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
可2013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问: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13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2、探究活动二观察1999~2010年的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
⑴先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⑵你还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汇报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问:那么公历年份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各小组在1999~2010年这12个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小结: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3、知识链接:“你知道吗?”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1⑴出示题目,问:他们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你还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一些值得纪念的时间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吗?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在班级交流。
⑵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2、想想做做2⑴出示问题: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⑵问: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完成,班级交流。
4、想想做做4问:看了这个问题后,你知道了什么?说明: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
要求: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讲解: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
5、想想做做5指名读题,独立思考,班级交流。
四、总结反思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五、课外实践带着自己的问题,去看看《十万个为什么》或其他书籍,也可以上网去查一查,把你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课本P21思考题,通过计算,不仅能巩固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能了解一些农业生产常识。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生日快乐》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人:教学过程:个性生成一、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瞧,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出示图),他的朋友们都来为他祝贺,你们想对小明说点什么?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朋友表示感谢,并询问了他们是哪一天过生日的,四位朋友都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日,各说了一句有关自己生日的话,你们愿意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二、组织活动1、猜课本中小朋友的生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确定是几月几日。
然后全班交流。
2、让学生猜自己的生日。
谈话:大家都很聪明,猜出了课本中四位小朋友的生日。
你能想办法让同学也猜猜你的生日吗?先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要想办法增加一点儿难度,使别人不那么容易猜出来。
学生各自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猜生日,并把猜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3、统计全班学生的生日。
谈话:下面我们统计全班同学的生日,请大家看课本P23统计图,要求我们怎样对同学们的生日分类?你们打算怎样收集数据?请大家各自画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记下各个月份出生的人数。
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收集数据,各自填写统计表。
在课本上把统计图绘制完整——画出直条。
问:根据统计图,你们能回答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让学生算出每个季度出生的人数各是多少,并填入P23的统计表中。
问: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给大家说一说。
三、活动总结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活动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四、安排课外活动谈话: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吗?爸爸、妈妈关爱着你们,你们也应该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可以回家后问一问,并且要在年历卡上圈出来,准备为爸爸、妈妈庆祝生日。
老师还想知道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的长辈庆祝生日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