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课时作业34百家争鸣人民版

合集下载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1讲百家争鸣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1讲百家争鸣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模块三 文化发展历程专题十一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化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本专题围绕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及文学艺术的发展,主要从儒家思想的演化以及科技、文学、书法、绘画和戏剧的发展过程来叙述。

线索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中国古代思想在经验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经过历代儒学家们的改造,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汲取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线索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具有极强的好用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显著。

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文学艺术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第31讲 百家争鸣备考指导素养目标 把握一个时代特征 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 (1)运用唯物史观相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相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动,明确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2)通过对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庄子等主要思想的学习,树立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骄傲感留意两大历史趋势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 理解三种治国思想 儒家主见“仁”,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主见“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制国家;道家主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学问排查教材深化一、早期儒学1.孔子(1)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见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2)留意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3)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见“有教无类”。

(4)开创了儒家学派,撰写《春秋》等“六经”。

2.孟子(1)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2)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3.荀子(1)强调“天行有常”。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课件课时作业 33 百家争鸣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课件课时作业 33 百家争鸣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9.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
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 之风,必偃。” 甲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 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 乙 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 解自然。”
——伏尔泰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

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 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段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 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 评价。
【解析】根据材料甲中“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材料乙 中“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及材料丙“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得出强调孔子的道德观;材料甲“礼乐不兴则 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材料乙“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 员”及材料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讲的 是法律观。在评论中,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不难看出,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 证地论述。
【拓展延伸】
仁的 思想 同 民本 思想 人性
论 异
目的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比较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2 1 第32讲 百家争鸣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2 1 第32讲 百家争鸣

本专题围绕中国古代思想、科技及文学艺术的发展,主要从儒家思想的演变以及科技、文学、书法、绘画和戏剧的发展过程来叙述。

线索一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德治”“仁政”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所以,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线索二儒家思想的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线索三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线索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线索五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数学、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科技成就非凡;中国古代科技以实用性科技为主,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对世界文明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线索六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各具特色,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中国文字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中国戏曲具有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相互融合的特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

第32讲百家争鸣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社会背景: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

(1)经济: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4 从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 人民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4 从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 人民版必修3

课时作业24 从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思想流派时整理的示意图,这一思想流派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2.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观点的是( )A.孔子B.荀子C.韩非D.老子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4.“仁则荣,不仁则辱。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虽大国,必畏之矣。

”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墨家被形象地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但这个学派也强调君主专政,下列最能体现墨家主张君权至上,绝对服从思想的是( )A.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6.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

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7.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8.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2.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2.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解析: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一变革时期,他们的思想均体现了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共同的社会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

B项有违史实。

C、D两项包含在A项之中。

答案:A2.2011年3月,温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

”下列思想与温总理认识有相似性的是() A.儒家的“仁政”“德治”B.墨家的“兼爱”“尚贤”C.儒家的“礼治”D.法家的“法治”“变革”解析:温总理强调重视人民的利益,这与“仁政”“德治”内涵一致。

答案:A3.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解析:材料中孟子主张明君应该让百姓富足;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容易造成社会混乱甚至政权的覆灭。

由此可见,儒家主张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

故选A。

答案:A4.有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

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①在鲁国兴盛,②在三晋与秦国兴盛。

①②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A.儒家、墨家B.法家、兵家C.儒家、法家D.墨家、法家解析: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成长于三晋大地,法家思想后来成为秦始皇治理国家的理论武器,故答案为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百家争鸣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百家争鸣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作业32 百家争鸣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20·鞍山市高三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 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B.儒家反对神权主义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D.已具有了人文精神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突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天人合一”在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儒家反对神权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的信息,故C项错误。

答案:D2.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解析: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

答案:B3.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道家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解析: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百家争鸣人民版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百家争鸣人民版

课时作业1 百家争鸣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和谐D.人的生命解析:“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反映了诸子百家虽主张各异但也有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现实是各家思想形成的基础,因此选B项。

答案:B2.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

此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解析: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故选C项。

答案:C3.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

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除井田,民得买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解析:本题材料“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C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符合题目要求。

A项是商鞅变法的措施,B项是墨子的尚贤主张,D项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排除。

答案:C4.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中“仁”的特点和作用。

孔子主张“仁”,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王道”,希望统治者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故选C项。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能强化练33 百家争鸣(含解析)新人教版高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能强化练33 百家争鸣(含解析)新人教版高

知能强化练(三十三) 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2019·某某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C.推动列国变法运动的开展D.助推新旧社会转型的演进D[诸侯为了争霸而招揽人才推动人才流动,诸侯争霸是人才流动的原因,故A项错误;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的是春秋战国政治经济影响的结果,故B项错误;变法运动主要在战国时期,与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且材料表明各国任用他国人才做官,推动社会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

] 2.(2019·某某某某模拟)孔子说:“鸟兽不可与之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说明孔子( )A.主X实行礼治,反对法治B.对自身修养有极高的要求C.主X变法革新,积极入世D.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C[题目中并未出现法制,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对自身修养的高低要求,与题目中“鸟兽不可与之同群”不相符,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鸟兽不可与之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相符,故C项正确;题目中“鸟兽不可与之同群”属于比喻,故D项错误。

] 3.(2019·某某某某质检)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表明( )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A[材料反映了孔子对管仲的两种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永州模拟)《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

《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

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易经》()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解析】选B。

“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充分说明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故A 错误;“无论……还是……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表明其思想影响广泛,故B正确;《周易》不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故C错误;“释家林立”是解读,“无论……还是……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说的是联系,与“范本”不符,故D错误。

2.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

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B.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D.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解析】选D。

题干材料论述的是孔子和孟子对管仲的不同认识,不能说明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故A错误;孟子对管仲的认识出发点不一样,不能说明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故B错误;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并非相对稳定,故C错误;孟子对管仲的评价不同于孔子,说明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故D正确。

【拓展延伸】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比较人物内容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仁义、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3.(太原模拟)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4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73张)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4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73张)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唐、宋、元 科技: 隋唐时期 发明火药和雕 版印刷术, 宋元 时期火药广泛 用于军事, 活字 印刷术、 指南针 的发明 文学:唐诗、宋 词、 元曲的繁荣 艺术: 隋唐书法 全面辉煌, 宋代 文人画发展
明清 科技: 明清 时期古代 科技进入 总结时期。 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 展,书法、 绘画、 小说 等成就突 出, 体现了 市民阶层 的文化需 要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 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 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文学艺术百花争 艳;传统科技世界领先。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命题点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图证历史——“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诸子 百家思想特点及主张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解读】 图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 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齐国稷下学宫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 心,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 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图二是当时百家争鸣的地区分布。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孔孟之道 (1)“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是 “仁” , 强调 “仁者爱人” , 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 , 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是“仁政” ,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效作业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效作业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效作业(三十四)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淄博高三诊断)《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政策的引导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社会的剧烈变动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因此C项正确;统治者政策的引导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正在形成中,故B项表述错误;D项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结果,排除。

答案 C2.(2019·哈尔滨市高三模拟)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孔子命运”,这说明各个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进行不同的改造,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项正确;“历史就是一家之言”没有突出历史的时代性,排除A项;“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忽视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排除C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说法过于片面,且材料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排除D项。

答案 B3.(2019·枣庄高三期中)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荀子( )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解析荀子论风俗于秦,是关注秦国的社会现实及民情。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1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1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

课时规范练31 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2024哈师大附中一模)春秋时期,孔子曾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战国时期,各家的共同宗旨都是以“其学易天下”。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皆源于儒B.百家争鸣同大于异C.儒家思想偏于保守D.社会时弊有待革新2.(2024东北师大附中二模)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周时期,玉器主要服务于礼仪活动。

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佩玉替代礼玉成为风潮。

这体现出( )A.儒家正统地位确立B.礼乐制度渐渐完善C.崇德重教渐入人心D.玉器制造技术进步3.(2024广西南宁一模)有人因为孔子虚心自己是“述而不作”,就说他只是全盘接受了西周周礼中蕴含的思想,是保守派。

下列各项能反对这一观点的是( )A.克己复礼为仁B.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名不正则言不顺D.有教无类4.(2024安徽淮北二模)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一般人民肯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治者必需实行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这表明当时( )A.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B.各家思想渐渐融合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政府支持农业发展5.(2024湖北调研)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

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B.用礼乐规范行为,使人向善C.反对苛政刑杀,建立统一国家D.呼吁王道和仁义,以德治民6.(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联考)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为此,他主见( )A.统治者要“为政以德”B.以无为达到无不为C.“非攻”可以民富国安D.君主要以法来治国7.(2024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爱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大禹治水的实干精神。

2022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3百家争鸣人民版

2022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3百家争鸣人民版

课时标准练33 百家争鸣1.(2022四川凉山模拟)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

西周时期,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

据此推断( )A.早期儒是一种职业身份B.丧葬习俗产生于儒学C.儒通晓各类知识和技能D.儒学的来源多元化2.孔子创办私学;论性,主张“性相近〞;论政,把“举贤才〞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这说明孔子( )A.具有改革社会现实的思想诉求B.否认职官世袭制度C.将“仁〞作为理想的道德标准D.反对贵族等级制度3.(2022四川乐山模拟)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即“道〞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

它有别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

这说明道家思想( )A.蕴含了科学和人文精神B.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C.不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D.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4.(2022广东肇庆模拟)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那么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说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5.春秋战国时期,“新乐〞兴起。

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奸声以滥,溺而不止〞,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欣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B.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C.战乱环境中艺术开展受制约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开展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表达。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又提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那么载舟,水那么覆舟。

〞材料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20220607195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20220607195

课时作业32 百家争鸣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2021·安阳市高三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认礼治,提倡法治。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泼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2.[2021·长沙市高三联考]百家争鸣是思想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的多方面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

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A.诸派思想内容无需后人创新B.对后世影响领域宽广巨大C.各家学说都具有较大实用性D.不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3.[2021·枣庄市高三模拟]?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徳矣。

〞其意在强调( )A.救饥是仁的具体化 B.应该遵循等级秩序C.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D.治国要以徳政为主4.[2021·青岛市高三模拟]孟子指出,“能尽人之性,那么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那么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那么可以与天地参矣〞。

据此可知,孟子( )A.主张人应遵循事物开展的规律B.倡导通过修身养性恢复人的善性C.继承和开展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旨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5.[2021·苏州市高三模拟]?孟子?在评价孔子时曾说:“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这说明先秦儒家主张( )A.与人相比,天最尊贵 B.与天相比,人是中心C.命运面前,有所作为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6.[2021·惠州市高三联考]孟子劝诫“为政者〞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给予民众以福利,使“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才能赢得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34 百家争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联考)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仁者爱人、兼爱 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 D.克己复礼、非攻【解析】孔子出生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不能说明孔子维护传统制度,墨子主张“非攻”是反对非正义战争,与追求新社会秩序无关,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 B2.(2016·衢州质检)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解析】“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平等的原则,故A项正确。

【答案】 A3.(2016·江淮联考)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表达的是庄子的道家思想。

以民为念,以德为本应为儒家思想,故A 项错误;崇尚自然,清静无为属于道家思想,与材料“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的避世思想相符合,故B项正确;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属于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属于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4.(2016·绍兴调研)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 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解析】A项强调礼法,反对刑法,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故答案为A项。

B项强调不讲原则的礼让是破坏社会法治和忠信的原因,反映的是道家思想,排除;C项强调的是变法,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反映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排除。

【答案】 A5.(2016·石家庄模拟)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这表明儒家主张( )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解析】材料中孟子主张明君应该让百姓富足;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容易造成社会混乱甚至政权的覆灭。

由此可见,儒家主张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

故选A。

【答案】 A6.(2016·开封调研)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C.仁政 D.兼爱【解析】从信息“王者欲发政施仁”可以看出孟子强调“仁政”,故选C项。

【答案】 C7.(2016·临沂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解析】从“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可以判断该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A项属于理学主张,出现于宋代,故A项错误;B项属于孟子主张,强调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体现,故B项正确;C项属于心学思想,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派别,故C项错误;D项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思想,后人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D项错误。

【答案】 B8.(2016·黑龙江模拟)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解析】从材料中“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可知,该思想强调加强政府力量,“节制资本”体现了法家的抑商思想。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9.(2016·武汉调研)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C.礼乐与法制并举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吕不韦认为,道家、儒家、墨家思想各有特色,应该把不同的思想统一起来,于是,组织编写《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

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B10.(2016·衡阳联考)“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解析】材料大意:名分确定了而没有制度不行,因此设立了法令;法令确立了而没有人来管理也不可,因此又设立了官职;官吏有了而没有人统一领导不行,所以设立了君主。

儒家“仁政”思想、墨家“尚贤”思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都与题意无关,故A、B、C三项错误;材料观点符合法家法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 D11.(2016·贵州模拟)《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解析】从题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惟人,万物之灵”“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等信息可知,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没有完全体现材料思想。

【答案】 A12.(2016·宁波模拟)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

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 )A.孔子的“中庸论” B.墨子的“交相利论”C.庄子的“齐物论” 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解析】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就是“齐物论”,“相对论”是指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变的,所以庄子的“齐物论”可以称为“相对论”,故C项正确。

【答案】 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儒家在君民关系的思想主张进行回答。

第(2)问,根据材料二,围绕着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这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二小问回忆所学知识,结合思想解放对政治的影响回答即可。

【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道德的根本,要坚守仁)。

(3)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4.(2016·江苏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