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ppt
合集下载
第4.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PPT课件
2.如果滴加的是0.5g/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 有什么不同?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不可 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为什么植物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
壁不是一起变化,而是发生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
多选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ABC)D A 必须有细胞壁 B 必须是有大液泡的成熟细胞 C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 D 必须是活细胞
施肥浓度过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导致 植物细胞过度失水
半透膜:溶质分子(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溶剂 (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的薄膜。
如玻璃纸、肠衣膜、蛋壳膜、羊皮纸等。
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水分 子(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 度溶液中的现象。
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3%的蔗糖溶液中
清水
“质壁分离”
液泡体积逐渐变小 色素颜色逐渐变深
“质壁分离复原”
液泡体积逐渐恢复 色素颜色逐渐变深
正常情况下的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
结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 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交流
1.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作用的吸水或失水
实例一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水稻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分的量大于吸收Ca2+ 、 Mg2+的量。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有明显差异,体现了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P63
实例二
人体血液中碘的质量浓度是250mg/L,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 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不可 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为什么植物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
壁不是一起变化,而是发生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
多选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ABC)D A 必须有细胞壁 B 必须是有大液泡的成熟细胞 C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 D 必须是活细胞
施肥浓度过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导致 植物细胞过度失水
半透膜:溶质分子(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溶剂 (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的薄膜。
如玻璃纸、肠衣膜、蛋壳膜、羊皮纸等。
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水分 子(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 度溶液中的现象。
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3%的蔗糖溶液中
清水
“质壁分离”
液泡体积逐渐变小 色素颜色逐渐变深
“质壁分离复原”
液泡体积逐渐恢复 色素颜色逐渐变深
正常情况下的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
结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 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交流
1.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作用的吸水或失水
实例一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水稻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分的量大于吸收Ca2+ 、 Mg2+的量。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有明显差异,体现了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P63
实例二
人体血液中碘的质量浓度是250mg/L,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 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ppt
你知道什么情况会导致 “烧苗”吗?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讨论:
1.水分进入液泡中,要 经过那些结构? 2.植物的细胞壁对细胞 的吸、失水有无影响呢?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的细胞液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 原生质层。
1、滴入0.3g/ml蔗糖溶液时,
出现 质壁分离的现象
(吸水等于失水)
把红细胞看作一个渗透装置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外液(清水\蔗糖溶液)
与生活的联系
1、吃比较咸的食物,口腔和唇的黏膜有什么感觉?
2、糖腌西红柿,有水分渗出,水分从哪里来?
3、焉了的菜叶放在清水,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饮料有 不同的浓度, 是浓度高的饮 料解渴还是浓 度低的解渴呢?
课堂练习
1、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 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发生质壁 分离复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细胞液浓度下降 C.细胞壁受到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D.细胞膜受到破坏
2、家庭养花,如果施肥过多,会引起花卉萎蔫,
这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光照 ②改善空气流通 ③适当浇灌清水 ④更换盆中泥土 A. 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② D. ③ ④ 3、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 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 方向应该是( )
实验现象:
吸、失水 蔗糖 溶液 细胞失水
原生质层 的位置
质壁分离 膨胀\质壁分 离的复原
液泡变化 液泡变小, 颜色变深 液泡变大, 颜色变浅
清水
细胞吸水
1.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如果没有细胞壁,结 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课件10: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半 透膜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 量多于渗出的的水分子数量。
半透膜特点: 膜上有小孔,水分子可以通
过,蔗糖等大分子不能通过。
细导管
h
初始液面
渗透装置
蔗糖溶液 清水 半透膜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如果 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据 此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失水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原 生质层的伸缩性更大,故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滴加浓度 为30%的 蔗糖溶液
滴加清水
正常状态
动植物细胞渗透系统
细胞种类 具备条件
动物细胞
成熟植物细胞
半透膜 浓度差
细胞膜
细胞质与 外界溶液
原生质层
细胞液与 外界溶液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0 Mg2+
Ca2+
Si4+ 离子
1、水稻培养液中的Ca2+、Mg2+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水稻吸收水分和其他离子多,而吸收Ca2+和Mg2+较少
C、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
D、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
4、向猪膀胱注入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
然后将其浸入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
称一次重量(ω)下列坐标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
结果的是
耿直-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中央液泡 细胞壁(全透性) 细胞膜 细胞质 原生质层 液泡膜 (相当于一 层半透膜)
外界 溶液
细胞液
原生质层两侧具有浓度差
推测: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科学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 水而死亡,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如果把蔗糖溶液换成细胞可吸收的物质如适 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尿素溶液或KNO3溶液, 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先分离,后自动复原。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进入 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从外界溶液中吸 水。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
水稻培养液中 的钙、镁两种 离子浓度为什 么会增高?
结论: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同 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的吸收也有差异,说明植物 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实例二: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
I- 20—25倍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血液 250mg/L
结论: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 摄取碘的能力。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 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这 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实例三: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特点 微生物 P2O5 K2O
大肠杆菌
圆褐固氮菌 酵母菌 米曲菌
33.99
4.93 51.09 48.55
12.95
2.41 38.66 28.16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玻璃纸),漏 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不会升高,因为纱布的孔隙大,水和蔗糖分子都可 以自由透过。
外界 溶液
细胞液
原生质层两侧具有浓度差
推测: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科学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 水而死亡,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如果把蔗糖溶液换成细胞可吸收的物质如适 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尿素溶液或KNO3溶液, 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先分离,后自动复原。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进入 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从外界溶液中吸 水。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
水稻培养液中 的钙、镁两种 离子浓度为什 么会增高?
结论: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同 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的吸收也有差异,说明植物 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实例二: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
I- 20—25倍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血液 250mg/L
结论: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 摄取碘的能力。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 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这 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实例三: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特点 微生物 P2O5 K2O
大肠杆菌
圆褐固氮菌 酵母菌 米曲菌
33.99
4.93 51.09 48.55
12.95
2.41 38.66 28.16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玻璃纸),漏 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不会升高,因为纱布的孔隙大,水和蔗糖分子都可 以自由透过。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关系:具有选择透过性一定具有半透性
四、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
(1)判断植物细胞的生活状况 (2)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3)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4)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本节小结
具有半透膜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细胞质]>[外界溶液]时吸水
物质 跨膜 运输 的实 例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质]<[外界溶液]时失水 大液泡 结构特点 原生质层 [细胞液]>[外界溶液]吸水 吸水与失水的特点
结论: 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 过性膜
特性: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通 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可通过
相关概念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 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 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即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注意: 动物细胞,植物根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 种子细胞,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植 物 吸胀吸水 细 胞 吸 水 的 方 渗透吸水 式
机理:靠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蛋 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收水分 实例:干种子、 根尖分生区细胞 原因:没有形成大的中央液泡 实例:成熟的植物细胞 条件透膜的扩散。
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蔗糖溶液 2
4 蔗糖分子
3 (半透膜)
玻璃纸
5 水分子
清水 1
半透膜:一类可 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 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 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渗透装置
渗透系统装置
思考与讨论
①、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②、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③、如果烧杯中的是蔗糖溶液,漏斗管内是清水,结果会怎样?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比渗出的多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④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壁的伸缩性
<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特别提醒 1.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2.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等做实验会出现_ 现象,因为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再下降。
⑨ 、若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在烧杯和漏斗管内分别加入同等浓度的蔗糖和葡萄糖,结果会怎么样? 若改成同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和葡萄糖,结果会怎么样?
同等浓度:水分子进出量相等,漏斗管内液面不变。
同等质量:蔗糖溶液浓度低,故漏斗管液面上升。
⑩、若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第⑨题结果会怎么样?
250mg/L
血液中碘的浓度
I-
3、水分子的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选择性。
实例三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1、渗透作用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渗透装置
渗透系统装置
思考与讨论
①、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②、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③、如果烧杯中的是蔗糖溶液,漏斗管内是清水,结果会怎样?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比渗出的多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④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壁的伸缩性
<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特别提醒 1.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2.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等做实验会出现_ 现象,因为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再下降。
⑨ 、若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在烧杯和漏斗管内分别加入同等浓度的蔗糖和葡萄糖,结果会怎么样? 若改成同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和葡萄糖,结果会怎么样?
同等浓度:水分子进出量相等,漏斗管内液面不变。
同等质量:蔗糖溶液浓度低,故漏斗管液面上升。
⑩、若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第⑨题结果会怎么样?
250mg/L
血液中碘的浓度
I-
3、水分子的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选择性。
实例三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四步:观察细胞吸水的过程。 失水的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有颜色的,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 ♥第二步:观察正常状态下的红细胞。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 洋葱表皮细胞。 变小 皱缩 ; 较大的,为什么? _____ ,紫色 变深 ,原生质层 _______ 第三步:用引流法加入清水。 30% 蔗糖溶液。 紫色洋葱表皮
♥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 试剂的选择: 30%,原生质层 蔗糖溶液、清水 第五步:用引流法加入清水。 ______ ,紫色 变浅 ____ 膨胀 _。 变大 第六步:观察细胞吸水的过程。 实验用具: . . . . . . . . . . . . . . .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 . . . . .
. . .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30%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复原
清水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吸水膨胀 保持原状 失水皱缩
1
第四步:观察细胞吸水的过程。 失水的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有颜色的,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 ♥第二步:观察正常状态下的红细胞。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 洋葱表皮细胞。 变小 皱缩 ; 较大的,为什么? _____ ,紫色 变深 ,原生质层 _______ 第三步:用引流法加入清水。 30% 蔗糖溶液。 紫色洋葱表皮
♥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 试剂的选择: 30%,原生质层 蔗糖溶液、清水 第五步:用引流法加入清水。 ______ ,紫色 变浅 ____ 膨胀 _。 变大 第六步:观察细胞吸水的过程。 实验用具: . . . . . . . . . . . . . . .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 . . . . .
. . .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30%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复原
清水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吸水膨胀 保持原状 失水皱缩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把经10%盐酸处理的根尖放入清水里
D、把生活的根尖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新鲜胡萝卜放在清水中变硬;
B
C.干大豆种子,浸没在水中逐渐膨胀;
D.春天放在空气中的NaCl潮解。
下列各组细胞中,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 收水分的一组是( ) A. 干种子细胞和根毛细胞 B. 根尖生长点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C. 干种子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 D. 根毛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讨论:
1、水稻培养液中的Mg2+ 、 Ca2+ 的浓度 为什么会增高? 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和其他离 子较多,吸收Mg2+ 、 Ca2+较少,而导致 Mg2+ 、 Ca2+ 的浓度会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 异吗? 有差异
3.分析实例2: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 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 是这样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 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不会, 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 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透过.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 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 水分子数等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不会升高。
得出结论
水渗入漏斗内使液面上升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
渗透作用的概念:
(3)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 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 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C、把经10%盐酸处理的根尖放入清水里
D、把生活的根尖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新鲜胡萝卜放在清水中变硬;
B
C.干大豆种子,浸没在水中逐渐膨胀;
D.春天放在空气中的NaCl潮解。
下列各组细胞中,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 收水分的一组是( ) A. 干种子细胞和根毛细胞 B. 根尖生长点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C. 干种子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 D. 根毛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讨论:
1、水稻培养液中的Mg2+ 、 Ca2+ 的浓度 为什么会增高? 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和其他离 子较多,吸收Mg2+ 、 Ca2+较少,而导致 Mg2+ 、 Ca2+ 的浓度会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 异吗? 有差异
3.分析实例2: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 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 是这样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 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不会, 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 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透过.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 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 水分子数等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不会升高。
得出结论
水渗入漏斗内使液面上升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
渗透作用的概念:
(3)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 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 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共54张
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 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 选择性。
3.结论
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 水分子自由通过, 一些 和离子 也小可分以子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
和 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思维激活5] 农业生产中,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在不 同生长发育时期要施用不同的肥料,试分析其中的生 物学原理? 提示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若再使外界溶液 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思维激活3] 实验中共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其中第一次观察的目 的是什么?
提示 观察正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状态,以便与处理后的状 态形成对照。
[思维激活4] 已知K+、NO能透过半透膜,若该实验选用一定浓度 的KNO3溶液,滴加KNO3溶液后持续观察一段时间,细胞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吸水、细胞膨胀,但不会涨破
细胞吸水、失水平衡
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实验过程
①制作装片: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 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②滴加质量浓度为
0.3g/mL的蔗糖 溶液,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液泡
的大小变化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③滴加 清水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和原生质层的 位置
思维导图:
深度剖析 由于半透膜内为质量分数为30%的淀粉溶液,膜外为 蒸馏水,膜内浓度高于膜外浓度,水分子由膜外进入膜内,淀粉溶 液浓度降低,可用曲线乙表示,A选项错误。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内 的速率由膜内外两侧的浓度差决定。由于水分子不断进入半透膜内, 两侧的浓度差越来越小,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也逐渐下降, 可用曲线乙表示,B、D选项正确。随着水分子的进入,玻璃管内 的液面高度逐渐上升,可用曲线丙表示,C选项正确。 答案 A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共27张幻灯片)
问题探讨:(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
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问题探讨: 半透膜,水 1、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 分子可自由 不是,水分子既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 通过。 斗中,也能从漏斗中扩散到烧杯中 2、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单位时间内进入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数 量(水进入的速度大于渗出的速度),使液面升高。
置于空气中刚刚萎蔫的 白菜叶片置于清水中又 变得硬挺。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 细胞壁 液泡 细 胞 液 细胞膜
液泡膜
细胞质
原 生 质 层
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2)与渗透装置的比较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干燥难受的感觉。外界浓度高,粘膜细胞失水
归纳:
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 细胞吸水膨胀
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 细胞失水皱缩
结果分析: 动物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
结果说明: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思考?如果换成植物细胞会如何?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用盐腌萝卜时会有水渗出, 同时萝卜的体积会减少。
2、实验步骤:
实验原则:前后对照; 实验方法:引流法(在载物台上操作) (第二次和第一次对照, 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 第三次和第二次对照)
3、实验现象: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
正常的洋葱 表皮细胞
0.3g/mL的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的洋 葱表皮细胞 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复原的 洋葱表皮细胞
清水
3、实验现象:
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问题探讨: 半透膜,水 1、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 分子可自由 不是,水分子既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 通过。 斗中,也能从漏斗中扩散到烧杯中 2、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单位时间内进入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数 量(水进入的速度大于渗出的速度),使液面升高。
置于空气中刚刚萎蔫的 白菜叶片置于清水中又 变得硬挺。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 细胞壁 液泡 细 胞 液 细胞膜
液泡膜
细胞质
原 生 质 层
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2)与渗透装置的比较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干燥难受的感觉。外界浓度高,粘膜细胞失水
归纳:
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 细胞吸水膨胀
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 细胞失水皱缩
结果分析: 动物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
结果说明: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思考?如果换成植物细胞会如何?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用盐腌萝卜时会有水渗出, 同时萝卜的体积会减少。
2、实验步骤:
实验原则:前后对照; 实验方法:引流法(在载物台上操作) (第二次和第一次对照, 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 第三次和第二次对照)
3、实验现象: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
正常的洋葱 表皮细胞
0.3g/mL的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的洋 葱表皮细胞 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复原的 洋葱表皮细胞
清水
3、实验现象:
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4.1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低浓度 溶液
高浓度 溶液
生理盐水
实验现象记录
人的红细胞
高浓度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细胞———————。
低浓度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
在等渗溶液中:由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
失水皱缩
吸水膨胀
吸水和失水动 态平衡
低浓度 溶液
高浓度 溶液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低浓度 溶液
生理盐水
高浓度 溶液
人的红细胞
分析结 果得出 结论
吸水膨胀
失水皱缩
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 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
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生理盐水 人的红细胞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其它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和原理与红细胞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
考】
1.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 不可以,因为血红蛋白是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
?
2.当外界溶液浓度过低时,红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原因 会发生吸水并且胀破 ,因为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红 细胞不断吸水,而细胞膜的伸缩性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 度,细胞就会破裂。 3.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 度差,一般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 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在第3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细胞膜被称为 系统的边界.作为边界,细胞膜具有哪些作 用? 1. 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人教版教学课件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psf
分析实验现象
1.装置内的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多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 子数量。
2.若装置中的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结果会 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水分子数 等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不会升高。(动态平衡)
3.若装置中用纱布代替玻璃纸,管内液面 会不会升高, 为什么呢?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实验(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进行实验(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②提出问题
讨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细胞膜
1、结构 细胞质 液泡膜 外:细胞膜 2、组成 内:液泡膜 生物膜 紧贴在一起,被挤压成一层 整体
[细胞质]<[外界溶液]时失水
大液泡 结构特点 成熟植物细胞的 吸水与失水 原生质层 [细胞液]>[外界溶液]吸水 吸水与失水的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 他实例: [细胞液]<[外界溶液]失水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 膜
课堂练习
1. 家庭养花,如果施肥过多,会引起花卉萎蔫,
这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光照 ②改善空气流通 ③适当浇灌清水 ④更换盆中泥土 A. 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② D. ③ ④ 2. 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 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 应该是( )
1.实验结果与你与预期相吻合吗?它是否支持你所 作出的假设?如果有的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你 认为应当作怎样的解释? 2.在此实验中,细胞壁对吸水、失水有无影响? 3.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4.如果把实验中0.3g/ml的蔗糖溶液换成0.5g/ml的蔗 糖溶液,还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吗?
4_1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一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初始浓度
0 Mg2+
Ca2+
Si4+ 离子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二
I- 20 —25倍
血液中碘的浓度 250mg/L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
类比推理
如果将装置 中的漏斗换 成细胞还会 不会吸水?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
小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细胞吸水膨胀
讨论
➢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
细胞膜吗? 不能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
4、白菜剁碎放盐会有水渗出。为什么?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
5、轮作与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什么关 系吗?
轮作是针对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生产 措施,如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同种植物,地力下降,产量下降
小结: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细 原理: 渗透作用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 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过程。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是怎样的呢?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阅读教材63-64页的“资料分析”,思考以下 问题:
1、水稻培养液中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2、不同农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 运输也是这样吗?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 遍性吗?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课件)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透过细胞膜吗? 1.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透过细胞膜吗? 一般不能。 一般不能。 2.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涨破吗?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涨破吗? 如果浓度不是太低,持续时间不长,就不会。 如果浓度不是太低,持续时间不长,就不会。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3.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本节小结
第一节
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 物质跨膜运输特点 跨膜运输 其它实例 有选择性 原 因 细胞膜(生物膜) 细胞膜(生物膜)是 选择透过性膜。 选择透过性膜。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练习
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____. 、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D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三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资料2 资料2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 25倍 20~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资料3 资料3 几种微生物体内矿物质含量。 见教材61页表格数据) 61页表格数据 几种微生物体内矿物质含量。(见教材61页表格数据) 讨论3 讨论3 物质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吗? 物质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 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 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大多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 的需要。 的需要。 讨论4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 讨论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 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1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ppt
植物细胞的结构复习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猜想
细胞壁(全透性)
细胞膜
水
细胞质 原生质层
液泡膜
细胞液
(具有一定的浓度)
科学探究: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实验 选择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进行实验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进一步探究
渗透作用的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称为渗透作用.
半透膜
条件
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原理
溶液A浓度 > 溶液B,A水浓度 < B水浓度 水分子从A 动
溶液A浓度 = 溶液B,A水浓度 =B水浓度 水分子从A
溶液A浓度 < 溶液B,A水浓度 >B水浓度 水分子从A
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2.在番茄的培养液中, Ca2+、Mg2+的浓度下降, 而Si4+的浓度升高,证明番茄吸收的Ca2+、Mg2+ 比Si4+ 多。
3.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结论: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选 择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三
I- 20 —25倍
血液中碘的浓度 250mg/L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
大于 细胞质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保持原状态
1、正常生活着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到 膜外吗?
不会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什么膜? 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而涨破吗? 不一定会
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1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 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 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 动的需要。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 有普遍性吗?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 有普遍性。
第一关(08年广东5) 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__D__.
• 3.用小滴管在表皮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 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液体。
• 4.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原生质缓慢收缩,逐渐出现与 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直到原生质收缩成球状小团,与细 胞壁完全分开。
•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 侧吸收,使清水置换蔗糖溶液。
• 6.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质壁分离现象缓慢复原。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
7、将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浸入 1mol/L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 会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 皮细胞会自动复原,复原后细胞液 的浓度与质壁分离前细胞液的浓度 相比较 A.一样大 B.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大 C.质壁分离前的细胞液浓度大 D.无法比较
实际上,水总是从多的 地方向少的地方移动)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① 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 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
•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
吸水而涨破 •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原理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教版教学课件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自制)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 果会怎样?
液面不会上升,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纸膜进入长颈漏 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
一、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条件
① ②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的一侧向溶
原理: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 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 用吸水。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 发生了渗透作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浓度
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若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那这 个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
动植物细胞在吸水与失水方面的 差异
相 关 资 料
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 胞液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称为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原生质层
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 象
质壁分离复原:已经发
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吸收 水分,使整个原生质层慢 慢恢复原来的状态,结果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紧贴在 一起的现象 。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 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 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 界——细胞膜。细胞内外的许多物 质并不能自由地出入细胞,细胞膜 能够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溶液浓度
高
水分流 动方向
低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 不能通过的薄膜的总称。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不 会有质壁分离现象。 植物细胞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和 保护不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 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 ③根毛细胞吸水 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⑤插在花瓶中的花枝由瓶中吸水 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
A. ① ② ③ ⑤ ⑦ C. ② ③ ④ ⑥ ⑦ B. ② ③ ⑤ ⑥ ⑦ D. ② ③ ⑥ ⑦
成熟的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0
Mg2+
Ca2+
Si4+
离子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I- 20 —25倍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血液 250mg/L
1. 家庭养花,如果施肥过多,会引起花卉萎蔫,
这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光照 ②改善空气流通 ③适当浇灌清水 ④更换盆中泥土 A. 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② D. ③ ④ B. 2. 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 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 方向应该是( )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水、无机盐 、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 甘油、性激素、维生素D等 都能横穿细胞膜
课堂练习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发生质壁分 离复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细胞液浓度下降 C.细胞壁受到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D.细胞膜受到破坏
第4章 细胞的Leabharlann 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半透膜: 一些物质(一般是小分子物质)能透 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渗透现象演示实验
实 验 现 象
Next
1、装置管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单位时间内 进入半透膜的水分子数 > 渗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
2. 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 升高吗?
结论: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选 择性。
讨论:
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它离子 较多,吸收 Ca 2+、Mg 2+较少,结果导致 2+ 水稻培养液里的 Ca 2+ 、Mg 浓度较高。 3、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 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总结
三、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顺相对含量梯 度的,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漏斗管内的液面不会升高。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 可以自由通过。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 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单位时间内 透过半透膜的水分子
数量 渗出的水分子数量),因此液面不会上升。
=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 为渗透作用 半透膜
※条件
这层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方向:由溶液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溶液浓度
高的一侧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原理
吸水胀破
正常状态
失水皱缩
与生活的联系
吃比较咸的食物,口腔和 唇的黏膜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
答:觉得比较干,细胞失水
(全透性)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液 液泡膜 原 生 质 层
a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C
D
3. 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 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 将( ) A. 紧紧靠在一起 B.充满细胞液 C. 充满蔗糖溶液 D.充满清水 4.浓盐水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其原因是( )
A.浓盐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使细菌毒素失效 B.浓盐水中没有细菌所需要的酶,细菌不能产生毒素 C.浓盐水中含养料少,细菌迅速死亡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