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大课间活动的总结5篇

大课间活动的总结5篇

大课间活动的总结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课间活动的总结5篇活动的总结是要理清以后的活动思路,坦率务实,端正好个人的态度,才能将一场活动的总结写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课间活动的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课间活动总结(通用5篇)

大课间活动总结(通用5篇)

大课间活动总结大课间活动总结(通用5篇)快乐有趣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总结呢?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活动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课间活动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课间活动总结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精神,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把大课间活动作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我校认真筹划、安排,扎实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活动兴趣得到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得到激发,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现将我班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一、为确保大课间活动扎实有校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形成学校行政、值日领导、各班班主任、跟班教师、体育教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

领导职责:值日领导每天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考核、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表扬大课间开展较好的班级,指出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班主任职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

跟班教师职责:按照学校的规定,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

二、为确保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扎实推进,学校制订了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案,学校把大课间活动分为升旗、广播操、及班级活动四个部分进行,在班级活动活动中,要求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每个班级的活动区均有固定)、定项目(集中时间,全校统一项目,分散时间各年段自定项目)。

做到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三、全员参与,初见成效。

我校大课间活动项目操作性强,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兴趣浓厚,欢心愉悦,真正体验了快乐与健康。

活动让师生走得更近,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使师生得到锻炼,得到放松。

例探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例探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例探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正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所以教育部在2007年4月28号正式启动“青少年阳光快乐体育”工程,目的是改变现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现象,使众多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

昆明市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办法(试行)中明确指出: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总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安宁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近几年成下降趋势,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引起安宁市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的重视。

通过调查分析,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安宁市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新路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安宁市连然镇和平小学、连然镇浸长小学、草铺三家小学、八街摩所营小学四所小学3~6年级的教师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校基本能够代表安宁市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

1.2 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专门设计了安宁市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和学生问卷,分别就安宁市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场地、器材、形式、态度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

在问卷发放前,就问卷的信、效度问题征求了相关专家、领导的意见,在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后,进行了14人的问卷效度检验和评价。

结果表明问卷效度较高,具备了进一步研究的有效性。

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463份,回收率92.6%,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为91.6%;发放教师问卷40份,回收36份,有效问卷3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和100%。

从以上调查发现:目前安宁市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较传统和单调,组织形式较为随便。

这样的大课间活动趋于形式,收效可想而知。

在安宁市三个乡镇的四所农村小学中不论是城郊的和平小学、浸长小学还是偏远的摩所营小学人均占有运动场地面积均达到5.3m2以上,人均占有器材超过两件,这就为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摘要:体育大课间教学模式是小学教学系统当中具有实践性、活动性的教学机制,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和综合能力来说,具有积极作用。

现代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对于体育大课间教学模式提出全新要求,教师组织开展大课间教学工作创新,需要坚持学生兴趣导向,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自主性,不断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发挥大课间实践性教学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大课间;自主运动一、小学体育大课间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素养提出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体育健康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

体育大课间主要通过在原有可见活动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

从小学学生成长角度来看,学生们对于多样化的课间体育活动有着较高热情,同时不同类型的活动项目能够起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大课间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为学生课间体育运动的参与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资源服务支持,使大课间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

二、小学体育大课间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面临的问题(一)大课间内容单一、枯燥大课间活动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区别在于,大课间涵盖了大量新颖、独特、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获得体育素养的成长。

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系统当中大课间的建设情况并不理想,大课间的丰富多元活动优势未能体现。

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单一,长时间处于某一类型活动当中,活动固化导致学生参与兴趣逐渐降低,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大课间活动当中来。

(二)未真正重视大课间活动的作用从核心素养培养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来看,大课间活动的设置起到了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大课间整体质量水平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深度,需要学校和教师形成对于大课间活动教学设计与应用效能的重视。

课间活动的总结(2篇)

课间活动的总结(2篇)

课间活动的总结我们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

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和老师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崭新的教学生活。

整个活动____分钟,全程由音乐统一指挥。

实施训练时我们把大课间分为前期体育教师训练、班主任教师集训(由体育老师马祥进负责)、分班级体育课训练、分年级训练和整体磨合、大课间活动比赛六个阶段。

在各阶段实施前都要通过会议对师生进行培训,让大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活动的框架,操的编排和指挥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它是活动实施的起点。

整体设计我们力争做到实际性、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

选择、制作了我们的指挥音乐,把体育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了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整体磨合阶段是大课间训练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主要是做好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它包括进出场,队伍的调动和服从音乐指挥等内容。

教师编班分组,和学生一起入场共同活动。

后期由体育教师组织,各教研组长为评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大课间活动比赛。

我校大课间能以极短时间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整体化的轨道,离不开学校大课间领导小组细致的工作。

领导组组长由校长马汉勇亲自担任,副组长马祥进(体育教师),组员各班主任。

另外,学校建立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考评制度,每天由学校值班护导老师和体育教师对各班出勤、活动、操姿、队列情况进行考评,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合格班级的评选和教师学期考核中,从制度上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信息反馈的信箱,积极向师生和家长征求建议,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它更具生命力。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己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它在为学生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时空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共5篇)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共5篇)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篇一一、活动目标阳光大课间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能够得到放松和锻炼,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身体和智力,提高学习效果,增强体质和抗压能力。

二、活动内容1. 开展体育运动阳光大课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体育运动。

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和资源,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活动可以组织成校级、班级或小组之间的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进行文艺表演阳光大课间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文艺才华的机会。

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如歌唱比赛、舞蹈表演、小品演出等。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创意科技活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意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可以组织制作模型、设计比赛、科学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4. 举办志愿者活动阳光大课间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关爱社会。

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福利院、敬老院等地进行志愿者活动,为老人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和关怀。

三、活动组织1. 活动推广与宣传为了使活动得到广泛的参与,需要提前进行活动的推广与宣传。

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到学校的各个班级;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宣传。

2. 活动时间与地点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和学校的资源情况,确定阳光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可以利用午餐时间或下午茶时间进行活动,活动地点可以根据不同活动内容来确定,可以是操场、体育馆、学校剧场等。

3. 活动组织与管理为了确保阳光大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和人员。

可以设置课间活动委员会,由学校的师生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包括活动内容的策划、场地的准备、器材的调配等工作。

农村中学大课间跑操实践与探索 文章

农村中学大课间跑操实践与探索 文章

农村中学大课间跑操实践与探索——以江苏省海安中学为例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吴斌226600前言:跑操是冬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一项非常具有生命力的课间群体活动,它是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改善学生呼吸系统的重要途径。

我校从2008年开始实施大课间跑操活动,具体做法如下:一、组织过程领导重视,宣传发动;首先,校一把手亲自主持由各处室、班主任、体育教师等参加的学校跑操动员会议,在会上学校领导把跑操上升为等同高考同样重要的高度,要求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争取让跑操成为我校体育第二课堂的又一亮点。

会后各年级组分别组织本年级学生到体育馆集中收看兄弟学校的跑操视频,视频里兄弟学校学生整齐划一的步伐、紧凑有序的队伍、激情高昂的口号都使收看的学生为之振奋,为之倾倒,这让学生从直观角度对跑操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认识,之后学校领导再向全体学生作跑操动员大会报告。

各班主任再利用班会课强调跑操的作用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实兵练习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

分工协作,细化练习;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进行跑操的专项训练。

训练教员为体育教师+班主任(只要班主任在本班体育课时间里没有教学任务的必须到场协助训练)。

训练目标:步调一致,半握拳,拳眼向上,前臂与地面平行,前后有节奏摆动;上体正直,抬头挺胸,跑动时上体尽量不动;班级排与排之间不超过40公分,班级第一排和最后排不超过7米,班与班之间距离控制在7米左右;跑步速度与音乐节奏基本吻合。

训练步骤:原地齐步走→原地跑步走→行进间齐步走→跑步走。

整个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标准由低到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从中选出最出色的一个班级作模范训练标兵,其它所有的班级都要以他为样本进行修正和提高。

这样经过大约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训练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时间安排,管理到位;因我校校园面积有限,道路较小,而班级较多(66个班级)。

因此合理地安排跑操的地点和时间显得非常的重要。

学校校长亲自带领体育教师进行实地的场地勘察和模拟跑步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跑操时间和路线。

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艺术融合的探索与

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艺术融合的探索与

作者简介:徐承忠(1982-),男,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

徐承忠(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甘肃民勤733399)摘要:从当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来看,其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身活动意愿,但从人文性与情感性的角度来看,其艺术性有待提升。

从社会影响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性的活动实践不仅反映人类精神内涵的形式,还是促进人类情感反馈的重要途径。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育目标在于通过人体的生理机能培养,使学生坚定信念,形成内在素养。

由此可见,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进行艺术融合的探索实践,不仅是精神层面的深度教育模式,还是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人文化推进。

关键词:小学体育;艺术融合;探索;实践;因素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5-0125-04通过艺术融合来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效果的探索实践方式,在国外已经有成熟且成功的应用实践经验,其不仅体现在各种公共性质的体育活动中,还表现在参与者的最终运动效果与精神信念呈现层面上。

基于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艺术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对我国启蒙教育领域以及学术研究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艺术融合的影响因素及成因1.影响因素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看,以艺术手法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学术理论存在合理性。

“以艺术手法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部分国家主张的全新教育模式之一。

针对其中的“精神层面现象”,很多国外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科学性研究。

其认为,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提升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的机能,还能够让参与运动的人更快脱离运动后的疲劳状态。

除此之外,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脑电波与心理情绪反射弧也会因不同的艺术形式影响而出现不同的数值。

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理念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当前,现代艺术教育科目以及教学理论知识,并没有完全普及到各级各类学校。

体育教学论文: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体育教学论文: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ⅩⅩ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1.研究目的和意义1.1我国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的背景近几年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体育活动。

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这项体育活动在我国己有近百年历史,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课间操虽然为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提供了保证,带给我们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但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构建新的课间操已迫在眉睫。

大课间由此产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课程。

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时间一般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

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事实上,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尝试早在七十年代末已经开始。

1978年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印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通知”等文件颁布后,为了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精神,一些学校开始了由传统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转变。

之后,尤其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渐呈现蓬勃之势。

1999年5月25-28日来自全国教育系统的300余名代表观摩了辽宁省鞍山市、营口市和大连市27所中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该省教委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自1996年起至1999年5月连续四年举行了四届全省中小学课间操体育现场会,通过几年的不断总结经验,该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该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探索与创新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体育作为教改的一个主要目标,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是适应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根本需求,提高体育内容的丰富度,增强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使小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愿玩、会玩、爱玩”,在延长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强健体魄、激发学生体育热情、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态度、活跃学生体育思维、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引言:从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内容、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使大课间活动成为提高当代小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体育大课间的改革,使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更加充裕,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当代学生的核心素质。

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好成果,也是对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和优化的一个深层反映。

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丰富内容、丰富形式、突出效果、突出价值”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以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并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在联系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形式,它是以传统的体育活动为基础,结合目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其“活动内容增多、活动时间延长、活动强度增大、活动形式变活”。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实施,对大课间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大课间活动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契机,使学生更乐于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大课间活动。

要适应新课改的基本需求,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体育活动系统,就需要把体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和教学体系。

2024年小学“大课间”专题活动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小学“大课间”专题活动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小学“大课间”专题活动总结范本2024年,我们学校在大课间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专题活动,以丰富学生们的课间生活,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

此次专题活动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体育、艺术、科学等,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

这次比赛旨在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比赛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5名队员,他们必须紧密合作才能战胜对手。

在比赛中,学生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技巧,还学会了互相帮助、理解和包容。

整个比赛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在比赛中享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

除了足球比赛,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艺术创作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各种艺术作品。

有的同学选择了绘画,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选择了手工制作,通过剪纸、折纸等手法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彼此之间相互鼓励和欣赏,共同建立了一个和谐的艺术创作氛围。

另外,我们还策划了一次科学实验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科学的奥妙。

他们制作了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探索了自然的规律,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学生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团队拓展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各种团队游戏和挑战,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面对各种任务和难题。

通过团队合作,他们学会了互相信任、理解和支持。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团结合作,克服困难,共同完成任务。

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专题活动,我们学校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间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身心素质。

《泉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化研究》总课题指南

《泉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化研究》总课题指南

附件2:《提高泉州市小学大课间活动质量的实践与推广研究》总课题研究指南总课题介绍一、课题的界定大课间活动:本课题中的大课间活动指的是我市小学近几年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与原有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二、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落实政策的需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各地和学校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健康第一”是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己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这项活动在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学校蓬勃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激发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陶冶身心,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该课题研究,获得更多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和借鉴,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

查阅教育部的检测结果和众多城市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后发现,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泉州市也一样。

主要表现为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及肺活量持续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

教育部明确指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论证报告课题主持人:大丰市南阳中心小学陈顺林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创新之处)(一)研究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课间体育活动已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这是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进入新时期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教育部并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又具体部署“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会并下发文件,推动大课间的实施”。

正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所以教育部在2007年4月28号正式启动“青少年阳光快乐体育”工程,目的是改变现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现象,使众多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

所以,很有必要对课间操改革在农村小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性进行论证,以期促进学校大课间活动在农村小学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全面落实,学生对健康的要求从以身体素质为主,逐渐提高到兴趣爱好,技能要求,心理需求,社会人际交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笔者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实施体育课间操的改革,在我国目前的教学环境下、仍然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同样,在学校大课间活动中,我们的学生依旧以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为主,学生自主的活动内容空间相对较少。

就是有大部分也是简单的、象征意义的自主练习内容。

但这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飞越。

目前农村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水平较低,这与农村小学基层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工作量牵扯精力有一定关系。

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表现出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应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评 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同时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
以上述某市中学为例,该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通 过全校范围内的推广,学生的运动时间明显增加,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其次, 全校师生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最 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提高了自信心和积极情绪,有助于形成 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民族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特定民族的 文化和精神面貌。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2、地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 参与。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6、成效与影响:通过多年实践,石林一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得到了改善。
谢谢观看
4、文化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素养。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个案研究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石林一中位于云南省石林县,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近年 来,该校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某市一所中学率先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市范围内推 广,并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一、引言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长时间课堂学习之后,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

这种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可以放松身心,增强体质,促进社交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对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总结,探讨其意义、内容和效果,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长时间课堂学习带来的疲劳感。

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

现代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长时间坐着学习容易导致肌肉萎缩、脊柱畸形等身体健康问题。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跑步、踢球、打篮球等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的耐力、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

再次,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交交流。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通过参与团队合作以及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互相帮助,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最后,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发挥个人的能力,还要与其他队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首先,有氧运动活动。

这类活动可以包括跑步、跳绳、慢跑、健身操等,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同时,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

其次,球类运动活动。

这类活动可以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通过进行比赛或者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探索

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探索

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探索作者:李结兰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3年第09期摘要:随着体能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成为缓解学生体能状况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索“學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的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实践。

首先,研究背景和问题得到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然后,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能水平并促进学习效果,揭示了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结合“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研究方法主要利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三个方面来实施体能大课间活动。

最后,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可以为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为了实现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的目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阳光体育运动”“强我心脏513欢乐跳绳”“123长跑活动”等。

然而,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跑步和游戏活动,而真正能够科学锻炼学生的课间活动却不多。

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的大课间活动方式,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为了改进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将从“学、练、赛、评”四个维度阐述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勤练,利用大课间时段和运动会进行常规的赛事活动,并结合学校评优工作的实践历程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旨在优化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了解不同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情况,并分析现有问题和改进方案。

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实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探索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及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的应用。

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探索

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探索

大课间活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探索笔者以任教学校其中一个时段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为例,从“学、练、赛、评”4个维度阐述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利用体育课“学会”,利用大课间“勤练”,利用大课间时段及运动会“常赛”,结合学校评优工作中“评价”的实践历程,旨在更好地优化大课间活动形式与内容。

一、大课间活动具体内容的设计〔一〕热身活动选用节奏明快的音乐,剪辑成4min左右带有口令和节拍的“一首歌”,随着音乐的节奏让学生完成热身活动。

练习内容包括肩部激活、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触膝练习、提膝击掌、后踢腿练习、体前屈、原地踏步8个简单的自编热身操。

组织形式主要是七、八年级在足球场,每班2路纵队面向主席台;九年级在环形跑道,每班4列横队面向足球场。

要求全体学生伴着青春律动的节奏,做到动作统一、到位,精神饱满〔图1〕。

〔二〕跑操练习七、八年级以班级为单位,1路纵队在足球场进行50m某8往返跑;九年级4路纵队在400m环形跑道上完成800m匀速跑。

伴着铿锵有力的音乐,学生们队列整齐、保持匀速、精神饱满、气势雄壮,看似简单的跑操练习,表达了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图2〕。

〔三〕分项练习七年级的主题是以球健体。

以校园足球组合练习为主,每班分成4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项练习:运球绕杆往返+传球、两人行进间传接球往返、2对1攻防练习。

要求所有学生观察场地情况、准确判断、及时反响、快速跑动〔图3〕。

八年级的主题是激情律动。

引入Tabata训练法的理念与方法,以体能练习为主,设计开合跳、前后跳、扭髋跳、两人俯卧撑击掌、两人波比跳击掌、高抬腿、摇摆舞、提踵练习等。

要求所有学生动作标准、保证完成质量〔图4〕。

九年级的主题是冲刺中考。

主要围绕中考体育工程,设置4个相关内容,两个班级为单位每天进行工程轮换练习,一周为一轮次。

1.选考工程:排球垫球、篮球绕杆运球、足球绕杆运球。

2.绳梯步频练习:小步跑、高抬腿、侧向跑。

3.小栏架跳跃练习:收腹跳、连续跳远、单脚跳。

大课间活动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课间活动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课间活动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课间活动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0年春天,三铺初中被确立为211工程试点校以后,我们在大课间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杨,现将我校大课间的开展情况介绍如下:一、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有利条件1、校园面积大,运动场地多。

我校原有面积60亩,2009年底,又新征了22亩土地,现实有面积已达到82亩。

早在1990年,学校就建成了400米标准跑道8条,标准足球场地一个。

2011年学校将在新征的土地上新建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

如此大的校园面积、运动场地,在农村中学都是罕见的。

2、学校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很深的体育文化积淀。

三铺初中是被安徽省体委、教委命名的(1986)省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一九九二年以前,在省级传统学校体育比赛中屡获殊荣。

本校向体育院校输送人才40余人,本校培养、选送的徐从先、石新来等同志已获得国际和国家级体育健将资格。

近年来,三铺初中每年都组队参加蚌埠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

2005年取得了蚌埠市中学生运动会第二名的好成绩。

浓厚的体育氛围与文化积淀为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1、资金的投入建校几十年来,邢国钧、彭光吾、朱世龙、孙家双等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体育工作,现在的张学兵校长更是珍惜“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这一来自不易的荣誉,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每学期都会拿出近万元的资金用与大课间体育器材的采购。

两年来,学校用与大课间的活动经费已经超过了4万元。

2、开设的项目由于学校场地充足,只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我们都尽量开设。

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呼拉圈等等,只要学生愿意,我们都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田径是我校的传统项目,平时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为了学习与训练两不误,我们安排田径队的同学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

为了避免学生对开设项目的厌烦,我们在大课间还逐步加入新的元素,比如抖空竹、单脚转、蹦蹦球、竹杆舞、武术、拉丁舞等都是我校逐步推广的项目,学生对这些新鲜的活动项目,兴趣很高特别是竹杆舞进步很大,在即将举行的五河县首届健康节闭幕式上,将会出现我校同学表演竹杆舞的身影。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曹荣安我从06年9月走到教学管理这个岗位,已6年有余,在这个岗位上,面对当前的的各种教研活动与多样的教学管理,我一路收获,一路思考,如何把教学工作管理到位?把校本教研搞得扎实有效?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达成更高远的教学目标,我一直在探索。

一、探索特色教研,追求教研品牌当前的各种教研活动,一部分是教研室安排,另一部分是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往往是内容比较分散,前后衔接不明显,主题不突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确定了学校主题化教研,即每学期开展“四个”主题化教研,每月开展’四个”主题化教研。

即每学期第一个月为教学管理提升月,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二个月为课堂听评月,进行展示课、汇报课等,当然,“主备试教”和“推门听课”贯穿于一个学期的始终。

第三个月为蓓蕾读书工程成果展示月,进行现场作文、成果展示、考级等活动。

第四个月为教学质量提升月。

主要进行音体美英技能抽测和复习指导。

围绕每周四下午集体教研,又确立了每月四个主题是:第一周为教育理论集中学习,由教导处统一组织。

第二周为单元集体备课,在各年级组内由学科组长组织。

第三周为读书汇报,由年级组长主持。

第四周为问题研究呈报。

通过确立这四个主题,在学校传达教学计划时告诉老师,除了完成上级各种安排外,使学校教研有序可循,到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活动,到什么时间老师准备哪些内容。

使学校的校本教研主题化鲜明,并可在每次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补充,使学校的教研活动步入规范化、有序化。

二、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阵地,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配备齐全,具备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的先天条件。

因此,我校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1月29—31日,牛校长参加了潍坊市第五届中小学“提升课堂领导力”主题论坛, 3月7—8日,学校组织15人赴乐陵实验小学学习课堂教学改革,3月20—21日,学校又组织17人去昌乐二中和潍坊学习课堂教学改革,3月27—29日,在县教研室朱建淑老师的带领下,我和部分教研员参加了潍坊市坊子区小学语文十年课改研讨会,上学期其他外出学习30余次,其中省级学习5次,市级学习8次,外出学习人员达50余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开展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
课间体育运动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要充分实现其功能,就必须突破“两操”的局限,实施“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与传统课间操活动相比,不但具有时空的广延性,内容的多样性,形式和方法的灵活性,主体的自觉性和教育价值的鲜明性等优势,还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

由于其操作方式和管理模式随之带来更为复杂的变化和一定的管理难度,“大课间活动”要得到深入、广泛和有效地开展,我们就必须更新观念,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对此要加强管理,做到既责任到人,又分工合作.在组织管理上,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又要创造性地检查评比,使“大课间运动”多样化、艺术化、个性化、季节化、韵律化,从而确保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从教育功能来说,现今国内外对课程的理解有所拓展,即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可称之为课程。

因此,我校把体育大课间活动视为本校课程。

我就如何开展体育课间活动谈谈个人看法:
一、影响实施课间体育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客观的场地原因
我校的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限制了活动的开展。

2.学生人身安全问题
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

包括场地的不合理布局、场地小学生多、设施老化及质量问题。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不够,活动中常有危险的动作及做法。

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高。

安全教育不够,活动中安全保护措施不够。

例如:学生用脚踢排球,由于用力过猛砸到学生的眼睛或脸上;跳大绳时,绳子打到头上、身上或眼镜上;攻城时,把别人的衣服扯烂或把脸挖伤等等。

3.校本化实施不够深入
大课间体育活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留给学校和教师以灵活处理安排的权利,留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

我校的经济投入有着差异,即使是同所学校,各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心理、生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具体设计安排时,要
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甚至有些活动因人制宜,克服自身不足,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设计练习内容时,应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的自身优势,结合本市特点和地理环境,设计和开发适合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练习内容。

由于在尝试推行中带有强制性,部分学校往往生搬硬套,出现教条主义。

4.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其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对如何抓好大课问体育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很难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难以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建立一个符合课改新思想、新观念,适应现行教育体制和学校实际条件的大课间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建议
虽然大课间是从传统课间操基础上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
形式,但是从大课间整体而言,大课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宗旨要完成学生思想教育、能力教育和调节身心等综合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课间是一个具有明确教育目标和多元教育价值功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它所突出的亮点不仅是面向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隔阂,把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需求以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校园生活当中,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生活,以此促进个性的张扬,能力的提高,身心的调节。

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需要创新的理论去指导,需要活跃的校园文化环境去熏陶学生,去探索体育大课间活动改革的前进方向。

我认为学校开展和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很有必要在学校开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场地、器材、经费、时间、领导的重视等五个基本条件是制约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进程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1.制度要保证。

学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约束和导向,保证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的地位,保证师生和员工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和参与,根据参与体育工作实效落实相应奖惩。

2.时间要保证。

在实施体育大课问活动时,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切实保证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两不误,做到
学习和锻炼共同进步。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教育工作。

3.经费要保证。

加大“三室”(体育室、卫生室、器材室)等经费的投入,使我校能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

为了全面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顺利实施,每个学校都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入手,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做到有特色、有活力。

如认真抓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广播操、课外活动、学生健康体质锻炼测试、传统项目活动等,“使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深入到每个师生心中。

总之,随着当今艺体功能的不断扩展,以多元化素质教育价值为核心的大课间活动课程,要充分发挥了艺体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特别是把教育部推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有机地溶入,对中学大课间整体目标的提升,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主导和主体性地位,尊重中学生的意愿和取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手段,达到中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长知识、受教育、聚能力、拓智力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