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指导 (50)

合集下载

小学生启蒙作文指导

小学生启蒙作文指导

小学生启蒙作文指导作文启蒙训练的序列第一步(一年级上学期):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认为,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说的能力的训练,通过说积累写的素材。

说是写的基础,掌握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言的依据,可见说又为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一步的训练主要包括:1.教学学生敢说、爱说,抓好态度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说普通话等四项常规性训练。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能连贯地说几句话,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

3.识字阶段按照“教学→理解字义→大量扩词→说一句话→说几句连贯的话”的程序进行训练。

在语言环境中既巩固了字、词、句式,又发展了学生思维。

第二步(一年级下学期):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说一句完整的话,熟练掌握了拼音,具备了写话条件,可以采用“汉字+拼音”方法来作文启蒙训练。

根据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让他们写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学生会感兴趣,也较容易。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1.亲手做过的:(今天天气真热,我和爸爸吃了一个又大又甜的西瓜)2.眼睛看到的:(秋姐姐悄悄地来了,黄树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真美丽。

)3.耳朵听到的:(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真讨厌。

)4.鼻子闻到的:(我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每当桂花开满枝头,远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

)5.嘴里尝到的:(我把桔子塞进嘴里,有点甜,又有点酸。

)6.皮肤触到的:(昨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脚到现在还在疼呢!)7.心里想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已有一年没回家了,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到爸爸的身边。

)随着学生视野的扩大,认识的提高和语言的发展,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写好几句话的训练。

例如,选词写话。

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1个词或几个进行扩写,以“下保底、上不封顶”为原则,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也可让学生描绘五颜六色,可勾画出千姿百态,也可叙述各种动作,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等,逐渐渗透段的训练。

第三步: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写几句话的能力,指导他们写一段话也就水到渠成。

小学写人作文方法指导

小学写人作文方法指导

小学写人作文方法指导指导(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指导(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指导(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作文指导:小学生叙事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小学生叙事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小学生叙事作文指导写作讲究技穷才能运筹帷幄,写作指导对学生作文的完善和改进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拔尖的学生,更是有很大的益处,能给他们带来醍醐灌顶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叙事作文指导,供大家参阅。

【篇一:小学生叙事作文指导】叙事作文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是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对于小学生来讲,叙事作文往往又与另一个词联系较紧密---“流水帐”。

作为教师,我常在学生习作中发现“流水帐”这类文章,统观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过于偏向“叙”、“记”,光叙事情的顺序,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忽视了叙事作文中的“思”、“情”、“议”,这些文章的枝叶,光剩下一副骨架,自然文章也就成了干枯的秃树,吸引不了人了。

叙事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只记录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是一本“帐”。

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也就是“思”、“议”、“情”,将你们思考到的,你的观点说出来,你对这件事的感情色彩,表达在你的文章中,这样,文章才会丰满,再大的树干也需要枝叶的铺盖,才会生机盎然。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对学生来讲,生活的经历不算是丰富,固定的生活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公式化的记忆,叙起事来自然也就成了“流水帐”。

但孩子的生活细节是丰富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范围、观察视角、观察兴趣,如果将这些详细的叙述出来,作文自然也就丰富了。

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深挖叙事过程中的“思”、“议”、“情”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思思,就是想。

这对于人来讲,是正常人的反应。

看见、听见、大脑自然的就会有所想,这种想是即时的、迅速的、“条件反射式”的,但是孩子往往会忽视这种非主观的思维,甚至在看见、听见,亲身参与时,会不由自主地就某一细节现象脱口而出一些评论,这都是一种思考,捕捉到了,意识到了就会成为一种很好的素材,输入作文,就会使文章活起来。

三年级作文怎样辅导(3篇)

三年级作文怎样辅导(3篇)

三年级作文怎样辅导(3篇)①大眼睛,小墨水。

杂文有理。

理性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普遍性。

科学的普适性越强,随笔的内容就越深刻。

这是大局。

所以要想看大局,就要站在大局和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居高临下地抓住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令人震惊的问题。

确定了题目的方向和范围后,需要选择突破口。

小品文尖锐短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突破要小而具体,这就叫“小处落墨”。

小处落墨,是选择一些微小的平凡的东西,引出来,联想到生发,阐述大道理。

(2)细化形象,规划实际情况。

散文的意象是推理的意象,为了说明散文的推理,需要对意象进行提炼。

要提炼图像,就要选择图像要素,巧妙组合图像,生动勾画图像。

策划的实际情况是以随笔的推理来说的,形象上的推理叫空;用抽象语言表述的原因,叫做现实。

杂文写作,当它是虚构的,当它是“真实的”时,要巧妙安排。

(3)熔铸感情,轰轰烈烈,犀利犀利。

散文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喜、恶、喜、恶、赞、篇,即融情铸情,在融情铸情中把握三个环节:融情入象、融情入物、直接表达感情。

犀利犀利。

这就是散文的风格,这就是它的战斗性所在。

要做到刚健犀利,需要把握两个环节:语言短小有力,讽刺手法运用得当。

佩佩一年级的时候,正赶上县实验小学做“作文早开始”的实验。

我做过私教,知道多给孩子订购课外读物可以增长知识,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我翻遍了县城的书店,发现阅读作文的选择不少,但没有一个适合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

后来听老师说《百篇作文指南》内容不错,包括阅读和作文,还有辅导初级作文的栏目。

我试着给孩子订了一年,没想到孩子真的喜欢。

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字量增加,孩子的阅读范围逐渐扩大,出版物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显示出来。

在三四年级,《百篇作文指导》以贴近孩子生活、适应孩子作文实际、知识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逐渐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好材料。

“写作带路”、“中学读写”、“写作技巧”是孩子开始写作的良好指南,引导孩子愉快地进入写作王国;“如何改作文”“名评”给孩子提供作文修改的例子,教孩子如何修改作文,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作文以改为基础”的道理;《好作品》《学习花园》《孩子的声音》开阔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堪称孩子看世界的好窗口。

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

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

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四年级作文指导(一):怎样写游记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教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

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必须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

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

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

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

同时,也使文章富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

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

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

仅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

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必须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

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才会全面,描述时才会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

为了避免这种情景,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

另外,公园和游览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

例如,清华池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

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当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我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

四年级作文指导(二):怎样写状物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小学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指导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作文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作文指导1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

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

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说出想象,初步修改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例如:未来的食物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

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

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

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

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三、自主习作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小学生写事作文方法指导(实用版)

小学生写事作文方法指导(实用版)

小学生写事作文方法指导(实用版)一明确文体写事作文,也叫记事作文,顾名思义,记事作文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叙文。

二写事的方法1、写事作文首先要把事情交待清楚,你要让别人明白你要写的具体是一件什么事,怎么才能让别人明白呢?需要涉及到记叙文的六要素。

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只有把六要素交待清楚了,别人才能明白你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写事作文要运用顺序、倒叙、插叙的记叙方法。

(对小学生而言,一篇作文用到其中一种方法就可以。

)顺序: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依照次序叙述出来,运用顺序可使作文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有层次感。

弊端是有的孩子可能语言啰嗦,没有主次,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像记流水账。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运用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放前面,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想知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呢?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弊端是有的孩子不能做到首尾呼应,让作文缺乏完整性。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是为了让作文的内容更丰富,插叙属于次要内容,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是为了让人物性格更鲜明,事件更深刻。

弊端是有的孩子,写着写着思绪纷飞,分不清主次了,把主要的人物事件扔一边,去写次要的了,结果反客为主了。

3、写事过程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写事作文,大部分孩子喜欢平铺直叙,把一件事叙述下来,致使文章没有波澜起伏,没有轻重缓急,无法把读者带入他所写的事情里去。

而且,读完孩子的文章,也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孩子的作文是没有重点,没有详略的,所以,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一篇写事作文来说格外重要。

如果孩子写两三件事,那么只需要把其中的一件事详细地说,其他两件事简单概括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重点突出了。

小学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
的立 意 能 力 呢?
( 1 ) 借 助课 文 立 意 的 方 法 。 小 学 教 材 中 的 许 多 文 章 的立 意 都 是别 具 匠 心 的 , 如《 落花生》 托物寄意 , 从 花 生 的特 点 引 做 人 的道 理— — 人 要 做 有 . } _ f I 的人 ,不 要 做 只讲 体 面 而对 别 人 没 有 好 处 的人 。 这 个 立 意 就 具 有 深 刻 的 思想 意义 。 在 作 文 教学 巾 有 意 引 导 学 生 模 仿 课 文作 者 确 定 和 表 达 中心 的 思 想 方 法 , 能 逐 渐 提 高 学 生 的 立 意 能力 ( 2) 进 行 多 向发 散 思 维 训 练 的 方 法 。“ 文无 定 法 , 文亦 无 定 意” 。 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 人 们 只 能 有一 个 正 确 的认 识 , 而任 何 具 体 的事 物 都 具 有 多 意 性 , “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便 形 象 地 讲 明 了这 个 道 理 。因此 , 对 同一 个 题 目. 我们 可 以从 多 方 面 进 行 思 考 , 从 不 同角 度 立 意 。 ( 3 ) 丰 富 的联 想和 想 象 的 方 法 。 作文 离不 开联 想 和 想象 , 倘 若 我 们 学 会 对 事 物 进 行 多 角 度 的 认 识 ,展 开 丰 富 的联 想 和 想象 . 便 可求 得 立 意 的创 新 ( 4 ) 深入 开拓 事物 含 义 的 方 法 。 习 以 为 常 的 小 事 、 易 于 忽 视 的细 节 , 只要我们勤于思索 、 深 入思考 , 就 可 以透 过 表 象 揭 示 其 木 质 。 无论 在 学 校 生 活 、 家庭 生 活还 是 在课 余 生 活 巾 , 我 们都可以看到“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光辉” 的情况。 ( 5 ) 提 倡 写“ 反常式作文” 。“ 文 似 看 山不 喜 平 ” . 社会上 的 阴暗面 , 一种事物的正反面 , 往往会发人深省 、 催人奋进 。 2 . 引导观察、 捕捉素材 . 进行“ 言 之 有物 ” 的 训 练 习 作 之 前 ,教 师 有 意 识 地 从 各 个 方 面 做 好 习作 准 备 是 很 重 要 的 。因 为 学 生 缺 乏 生 活 经 验 . 观 察 能 力也 不 强 , 作 文时 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见鱼鹰
鱼鹰,学名鸬鹚,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水禽。

它对于生长在都市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个稀罕物。

记得在前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去苏州同里游玩,有幸目睹了鱼鹰的风采,真是过瘾。

那是冬日的一个午后,我们漫步在青砖小路上,感受着同里小镇的质朴和清静。

鱼鹰!爸爸大喊。

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条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河面上,渔夫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五六只鱼鹰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等待着命令。

我有些激动,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渔船细细打量这些小家伙:黑色的羽毛,带着紫色金属光泽;嘴长,圆锥状,尖端如钩;下喉有一皮囊,用来储存捕捉到的鱼。

此时,它们有的用嘴梳理着羽毛,生怕仪容不整,有失风范;有的耸耸脖子,揣摩着捕鱼的动作;有的小范围地上下飞舞着,在作战前准备。

渔夫站起来,鱼鹰纷纷停下自己的小动作,规规矩矩地站立着。

岸上观围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突然,渔夫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霎时,鱼鹰纷纷钻入水中,有扎猛子潜入水下的,有仰头浮出水面的,五六种姿势,让人应接不暇。

一只鱼鹰似乎有所发现,一个猛子扎下水去,没了踪影,水面上只留下几道波纹,嘴里的鱼尾在水面上不停地摆动。

我看呆了,久久不肯离去。

后来我了解到:用鱼鹰捕鱼是一种很古老的捕鱼法,至今已有关
300多年的历史。

小桥流水人家,扁舟渔夫鱼鹰,希望同里小镇这幅画面能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