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3)五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若黄赤交角变小: 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增大; 若黄赤交角变大: 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减小; 若黄赤交角为零: 则热带、寒带消失,全为温带;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莲,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③气候四季:
3、4、5月——春季;6、7、8月——夏季; 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
④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
。
夏季——候平均气温超过22。C的时期; 冬季——候平均气温低于10 C的时期; 春秋季——介于两 既无极昼极夜 也无直射
有太阳直射
既无极昼极夜 也无直射
1.四季的更替
(1)原因: ①昼夜长短 ②正午太阳高度
获得太阳辐射能不同
季节更替
(2)划分类型:
①天文四季:
夏季: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冬季: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过渡季节。
②传统四季:
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025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1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保证一楼全年有阳光照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 离应大于L=h·co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如上图所示,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当α+H=90° 时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
类型 春季
夏季
范围 秋季
冬季
一年内白昼
一年内白昼
天文 过渡 __最__长__ 、 正 过渡季 _最__短___、正午太 四季 季节 午 太 阳 高 度 节 阳高度_最__低___的
_最__高__的季节
季节
气候 四季
3、4、 5月
_6_、__7_、__8__月
_9_、__1_0_、_ _1_1___月
(1)成因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2)基本规律 ①任意相邻的两个 节气,时间上相隔 约15天。 ②相对于夏至或冬 至对称的两个节气, 太阳直射点大致位 于同一纬度。对任 何一地,此两天日 出日落方位、正午 太阳高度、昼夜长 短等均相同。如芒 种与小暑、立冬与 立春。
01 图表自主填绘
(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真题感悟
[典例] (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
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
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
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四季与五带的划分复习过程
带23°26ˊ
的
00
划23°26ˊ
分
66°34ˊ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6直6°34ˊ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26ˊ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既无23太°阳2直6ˊ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66°34ˊ
有极昼极夜现象
一、四季的更替
1.四季划分的依据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各地太阳辐射量的不同 季节的更替
(3)气候四季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 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3、 4、5三个月作为春季,6、7、8三个月作为 夏季,9、10、11三个月作为秋季,12、1、 2三个月划为冬季。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二、五带的划分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年总辐射量在地 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1.划分标志:
有无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 象。
பைடு நூலகம்
五
66°34ˊ
带 23°26ˊ
的划 00 分 23°26ˊ
66°34ˊ
900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 圈 900
66°34ˊ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练习题:
3、4、5月为春季的划分方法,是属于什 么划分方法( )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流向和风向影响显著,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北半球平直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影响港口和聚落选址;由于近地面受热和地转偏向力导致的“龙吸水”现象影响渔民捕鱼;等
确定房屋的朝向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方位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坐北朝南
B
北
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 )A. B. C. D.
北极星的仰角为39.5⁰
该地纬度为39.5⁰N</m>
当地地方时为12时
该地经度为117⁰E
日影朝向正北
6小时21分
武汉
6分钟
8小时45分
重庆北
终点
—
15小时5分
太阳位于西南方
列车向南行驶
B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在石盘刻度上的投影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日出日落时间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点,日落时间早于18点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
【关键能力突破】
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判断季节
判断季节的依据,除地球运动相关规律外,还有气温和气压、季风、天气和气候、洋流和水文特征、山地植被和雪线变化、农事活动和极地考察等。
二、其他判断季节的依据
1. 四季更替和五带成因
考点三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 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季节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
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温习湘教版讲义模块一第一章第七讲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四季和五带
第七讲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四季和五带一、正午太阳高度及其转变规律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此刻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转变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双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双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双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双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转变规律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南北两极点二、四季和五带1.四季更替(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日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转变而转变。
(2)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天,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1)五带成因:一年中日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转变而转变。
(2)五带划分:[名师注解]【注1】 (1)太阳高度角是线面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是特按时刻(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域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但不必然是90°。
【联1】 正午时日影朝向(1)北极点:朝正南。
(2)北回归线~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北。
(3)南极点:朝正北。
(4)南回归线~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南。
(5)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太阳直射点不同而显现朝北、或无影子、或朝南。
影子朝向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
【点】 (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讲义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讲义我们生活的地球,有着奇妙而规律的自然现象,其中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就是非常显著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方面。
首先,咱们来聊聊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简单来说,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次出现的现象。
这可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由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引起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且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的,而是有一个大约 665 度的倾斜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斜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不断移动。
咱们来具体看看。
在北半球,从春分日开始,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候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就进入了炎热的夏季。
然后太阳直射点又开始南移,到了秋分日,直射点回到赤道,这时候昼夜等长。
接着继续南移,到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就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再往后,太阳直射点又往北移动,再次回到春分日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四季的循环。
四季更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
比如在气候方面,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则相反,气温低,降水少。
这就影响了我们的穿着,夏天穿轻薄的衣物,冬天就得穿上厚厚的棉衣。
在农业生产上,不同的季节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农民伯伯们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
而且,四季的景色也大不相同,春天万物复苏,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阳光灿烂;秋天果实累累,落叶纷飞;冬天白雪皑皑,一片寂静。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五带的划分。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这里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终年炎热,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北温带和南温带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北寒带和南寒带在极圈以内,这里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热量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的划分对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和人类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 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 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 理纬度。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直射点
H=90˚- 纬度差
释义:若两地纬度相差一度, 则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一度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40°N 15°N
差25° 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
H北京=90°-25°=65°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D.① 7时10分 西南
A.长春
√B.长沙
C.乌鲁木齐
D.杭州
√
青岛(120°E,36°N)的小明同学计划在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88°E,44°N)探亲,下 图示意小明打算预定的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7~8题。 7.从青岛北站出发及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
√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 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 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
青岛(120°E,36°N)的小明同学计划在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88°E,44°N)探亲,下 图示意小明打算预定的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7~8题。 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小明和妈妈手 表显示的时间是 :52、10:00 :00、10:00 :00、12:00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4第四讲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课件湘教版
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
度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①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90°)。 (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
变化。其数值具有“来增去减”的特点,即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
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
各纬度变化具体如下:
地区 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 最大值 一次最大值 (6月22日前后) 一次最大值 (12月22日前后) 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最小值 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以通过比例尺计算得出大约为200米,“天塔”高415米,说明该日天津 太阳高度较大,此时并非正午,正午日影应更短,即太阳高度应更大,天津 位于40°N附近,太阳高度较大的时间应是太阳直射点位置靠近北回归 线的时段,即靠近夏至日,C项正确;A、B、D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 近及其以南,即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0°,影长应长于415/1.732≈24 0米,故均不正确。
D C
)
解析
本题以窗户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位于北半球的福建夏季应将遮阳板放下, 避免因强光照射导致室内温度太高,冬季收起遮阳板,让尽可能多的光 线进入教室,以改善教室热量和采光条件。因此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 达一年最大值时,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
A.5:00~7:00 解析 B.8:00~10:00 C.12:00~14:00
2020高考地理江苏一轮复习 第七讲 地球的公转(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更替与五带划分
返回
考点(三) 四季更替和五带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全练]
返回
题点 1 判断所属季节或节气
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
杆的正午影长(单位: m)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 1~2 题。
周一 10.30
周二 10.34
周三 10.30
周四 10.27
周五 10.24
()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返回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1.从题干中明确考向 由关键词“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设问限 定词“该日”“悉尼和广州”,可知考查昼夜长短及其 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返回
2.从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 A
[备考方略]
北半 球冬 半年
北半球各地_昼__短__夜__长_, 纬度越高,昼__越_短___, 夜越长
图3为_冬__至___,北半球各地昼 长达到一年中的最__小__值__,北极 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__夜__现象
春、 秋分
日
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_3__月__2_1_日__或9月23日前后, 全球各地__昼__夜__等_长__
第 七讲
地球的公转(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更替与五带划分
[考试说明]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No.1 No.2 No.3 No.4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研透难点——这是增分之“利器”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1.利用昼弧或夜弧的弧度数进行计算
昼(夜)长=昼(夜)弧/15°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四季和五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四季和五带一、典例引领读五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2)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 ( )A.寒带的范围变大B.温带的范围变大C.热带的范围变小D.寒带的范围变小(1)B (2)A [第(1)题,热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全年皆夏,四季变化不明显;位于南北两极地区的寒带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全年皆冬,四季变化不明显;只有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南北温带,一年中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大,气温变化大,因而季节更替最明显。
第(2)题,黄赤交角的大小对五带划分影响很大。
如果热带的纬度范围变为赤道到南北纬30°,那么寒带的纬度范围就为90°-30°=60°,即从南北纬60°到南北纬90°为寒带。
由此可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二、考点透析1.四季和五带的形成2.五带的划分三、题组训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解析】图示惊蛰是3月上句,止此化时为春初,气温回升,作物正在生长,还处于农闲时期,故A正确。
华比地区一般6月初冬小麦成熟,东北地区是秋季收害割春小麦,止此化时节无麦熟、晚稻等现象,故B、D错误我国3月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控制下,故东风、下雨现象可自能性较小,故故C错误。
【答案】A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四季更替和五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更替和五带一、考试内容(1)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二、考查方式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区域图中不同经纬度的两地比较昼夜长短的差异或计算某一地点(给出经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以及某一时刻影子的朝向;昼夜长短及比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潜在考点三、考点分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1)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结果(低纬度不明显)。
夏季——一年内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2)五带分布四、考点训练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两个不同城市,下表是他们出生那天出生地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据此完成第1~2题。
1.他们的生日最可能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的出生地的(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当地球在丙位置时,安徽省(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4.地球从乙运行到丙、丁、甲期间,安徽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5~6题。
5.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天顶角为0°的地区位于(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极点6.当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盛行西北风B.珠江处于枯水期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下图为“经纬网局部图”。
M时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分析
90
0
五 带23°26ˊ 的 0 划 23°26ˊ 分
0
66°34ˊ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南 极 圈 90
0
66°34ˊ
五 带23°26ˊ 的 0 划23°26ˊ 分
0
66°34ˊ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66°34ˊ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ˊ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26ˊ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有太阳直 0 0 射现象
23°26ˊ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二、划分方案:
气候统计的方法(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 相符合)
春
月
夏
月
秋
11月
冬
2月
北半球 3、4、5 6、7、8 9、10、 12、1、 南半球 9、10、 12、1、 3、4、5 6、7、8
11月 2月 月 月Fra bibliotek原因: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高度随纬度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 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 地表就划分出了五带。 @五带划分的依据
终年炎热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四季分明
66°34ˊ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严寒
练习题: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B ) A、五带的范围变大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 温带的范围将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 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D、热带、温带的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四季的更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四季的更替一、典例引领(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5月综合测试)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四川西昌(102°E、28°N,海拔1500—2500米)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月背软着陆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软着陆成功的探测器。
回答1—2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时候A.北京比西昌日出早,白昼长B.太阳直射点位于西二区C.西昌的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D.悉尼该日东北方看日出2.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热带草原进入旱季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答案】1.C 2.D【解析】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为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比西昌纬度高,白昼短,A错误。
太阳直射点(12时)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晚14个小时,位于西六区时间,B错误。
西昌处内陆地区,晴天多,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C正确。
该日悉尼日出东南,D错误。
故选C。
2.12月8日到1月3日,太阳直射点向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渐加快,A错误。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
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旱季,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雨季,C错误。
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运动,D正确。
故选D。
二、知识讲解四季的更替1.地球运动中关于季节判断的依据2.其他判断季节的依据判断季节的依据,除地球运动相关规律外,还有气温和气压、季节、天气和气候、洋流和水文特征、山地植被和雪线变化、农事活动和极地考察等。
三、跟踪训练在葡萄挂果、哈密瓜飘香的夏至日,某科考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面向东北方向拍摄到图示景观照片。
1.拍摄此景观照片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6:40 B.8:30 C.:15:25 D.18:052.从照片上的景观信息可知,此前该地的盛行风向是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3. 从照片上的景观信息可推断该地比较丰富的资源是A.地下水B.生物资源 C.砂金矿 D.石油【答案】1、B 2、D 3、A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讲义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讲义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宇宙中不断地旋转和公转,由此产生了许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其中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便是最为显著和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
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
地轴是一个假想的轴,它倾斜着穿过地球的中心。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这便产生了昼夜交替。
而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365 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四季更替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主要与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有关。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角度保持不变,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此时就是北半球的夏季;相反,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气温较低,白昼时间较短,便是南半球的冬季。
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当直射点到达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春分和秋分。
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时,情况就反过来了,南半球迎来夏季,北半球则进入冬季。
五带的划分也是基于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
根据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地球表面被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这里终年炎热,阳光直射,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
北温带和南温带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气候较为温和。
北寒带和南寒带位于极圈以内,这里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方面,不同的季节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比如,在北半球的春季,适合播种;夏季,农作物生长旺盛;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耕和为来年做准备的时期。
气候也受到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显著影响。
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形成了热带雨林等独特的生态系统;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有多样的植被和动物种类;寒带地区则气候寒冷干燥,生物种类相对较少。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讲义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讲义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有着独特而奇妙的气候现象,其中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就是非常显著的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两个有趣的地理概念。
首先,我们来聊聊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是指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次交替出现的现象。
这可不是随意发生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是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并且公转的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大约为23°26′。
由于这个角度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在每年的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被称为春分。
此时,全球昼夜等长。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气温逐渐升高,进入春季。
到了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夏至,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气温升高,进入炎热的夏季。
接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 9 月 23 日前后,再次直射赤道,称为秋分,全球再次昼夜等长,北半球气温逐渐降低,进入秋季。
最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在 12 月 22 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冬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气温达到一年中的较低水平,进入冬季。
然后,太阳直射点又开始向北移动,新一轮的四季更替再次开始。
四季更替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方面,不同的季节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比如,春季适合播种,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耕和储备的时期。
对于动物来说,许多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迁徙、冬眠或者改变饮食习惯。
而人类的生活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比如在夏季穿着轻薄的衣物,冬季则穿上厚重的保暖服装。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五带的划分。
五带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这里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终年高温炎热,是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四季更替与五带一、知识讲解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节: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夏、秋、冬以此类推。
4.五带的划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五带:南北寒带、南北温带、热带5.地球运动中关于季节判断的依据判断季节的依据,除地球运动相关规律外,还有气温和气压、季风、天气和气候、洋流和水文特征、山地植被和雪线变化、农事活动和极地考察等。
二、经典高考试题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
据此,完成下题。
放假期间,()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11月7日至12日”这一时间信息。
“立冬”节气为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小雪”为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因此放假期间正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A正确;放假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B错;11月份黄山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点且日出东南方向,C错;南极大陆极昼范围逐渐扩大,D错。
故答案选A项。
答案A三、跟踪训练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1—2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而夹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的三个时刻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h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经合成整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位于A.30°S附近B.赤道附近C.北回归线附近D.50°N附近4.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A.h1 B.h2 C.h3 D.h45.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为hl时,下列自然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长江流域进入一年中的枯水期B.东非高原的斑马向赤道以北迁徙C.澳大利亚的小麦进入收获季节D.加拿大的枫树叶大部分已经脱落“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
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
据此回答6—8题。
6.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A.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B.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7.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A.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B.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C.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D.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8.节气与我国习俗对应正确的是A.立春——河南打春牛、勤耕种B.立夏——吉林腌酸菜、储冬粮C.立秋——广东加棉衣、添厚袜D.立冬——西北日夜分、忙收割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
读图完成9—11题。
9.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A.①B.②C.③D.④10.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
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A.①B.②C.③D.④11.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
此游客如果再想在此体验相同的情景大约需要滞留多长时间A.一个星期B.十天C.半个月D.一个月下图为某学校(25°N,1l5°E)教学楼顶层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
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
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校所在地一年中夏至日的昼长约为A.15小时10分钟B.13小时40分钟C.13小时D.12小时20分钟13.阳光的入射角度越大,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越高。
若将电池板由固定式改为可调节式,在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A.一直调大B.一直调小C.先调大后调小D.先调小后调大下图为极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14—15题。
14.此时,A.A地的白天比B地短B.当B地为5日下午7时,A地是4日上午5时C.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D.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地15.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C.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增大D.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下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A.此时E地的地方时为12点B.此时E地的太阳高度为90°C.该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D.该日A地日出时间比B地晚约2小时17.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D.我国新疆棉花开始进入采摘季节【答案】1.D 2.B【答案】3.D 4.C 5.B【解析】3.h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即该地与直射点纬度差是50°,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约南北纬10°之间。
假设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40°N以北,可能是50°N附近,D对,B、C错;假设该地位于南半球,则位于40°S以南,A错。
故选D。
4.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50°N附近,太阳位于南部天空,结合图示三日太阳运动位置,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h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三日的季节不同,应是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C对。
h1对应的季节是夏季,h2是秋季,h4不存在,A、B、D 错。
故选C。
5.结合前面分析,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为hl时,北半球是夏季,长江流域进入一年中的丰水期,A错;东非高原的斑马逐水草迁徙,向赤道以北迁徙,B对;澳大利亚正值冬季,小麦进入冬眠季节,C错;加拿大的枫树叶正茂盛,D错。
故选B。
【答案】6.C 7.B 8.A【解析】6.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正直射南回归线,A错误;太阳直射点正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至日,泰山6点后日出东南方向,B错误;冬至日接近1月初,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C正确;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D错误。
故选C。
7.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原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二十四节气是中原人对周而复始的气候规律的总结,是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B正确。
中原地势平坦,耕作业发达,A错误;中原地带是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口比较稠密,当时技术先进,C错误;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大,D 错误。
故选B。
8.立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自然界万物复苏,在这一天河南有打春牛等习俗,A正确;每年到霜降季节,吉林腌酸菜、储冬粮,B错误;广东纬度低,立秋后气温还较高,不用加棉衣、添厚袜,C错误;秋分西北日夜分、忙收割,D错误。
故选A。
【答案】9.A 10.D 11.D【答案】12.B 13.B【解析】12.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县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5:10,则该县夏至日的昼长是(12小时-5小时10分钟)×2=13小时40分钟。
故选B。
13.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电池板固定式是以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依据安装的,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因此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一直调小。
故选B。
【答案】14.C15.A14.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即黄赤交角变小,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与黄赤交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变小,故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A正确;黄赤交角的角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B错误;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黄赤交角变小,则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也缩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黄赤交角大小无关,始终等于90°不变,D错误。
故选A。
【答案】16.C 17.A【解析】16.E点为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地方时应为0(24)点,太阳高度角为0°,A、B 错误;由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故图中D点为北极点,A地在B地以东,时间应比B地早,D错误;D点为北极点,BE是昏线,则B位于赤道上,即弧ABC为赤道的一部分,A位于赤道上、昼长12小时,D位于极圈内、昼长24小时,因此该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C正确。
故选C。
17.由上题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半球为夏季。
地中海沿岸国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A正确;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为干季、草木枯黄,我国新疆棉花正处于生长季节,B、C、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