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基本金属购并活动概览
2009年世界6种基本金属产量、消费量及其矿山产量前10名列表

2009年世界6种基本金属产量、消费量及其矿山产量前10
名列表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0(000)007
【总页数】2页(P60-6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0年世界纸和纸板、纸浆产量及消费量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 [J], D.N
2.2011年世界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消费量排行榜前10(5)名 [J], 王顺昌(编译整理)
3.2010年世界6种基本金属产量、消费量前10名列表 [J],
4.2007年世界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消费量前10(6)名列表 [J],
5.2007年世界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消费量前10(6)名列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季报半年报年报 (27)

黄金期货专题2009年7月31日黄金期货09年度半年报金融衍生品研究员:侯书锋本期目录一、09年上半年行情回顾 (2)1.东欧货币危机推动金价上探千元大关 (2)2.货币稳定功能削弱,金价重新由美元和商品价格主导 (2)3.美欧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金价先扬后抑 (2)4.美银行业业绩靓丽,通胀预期刺激 (2)5.市场信心起伏不定,金价走势跌宕起伏 (2)二、黄金供需分析 (3)1.一季度投资需求大放异彩,二季度趋于平淡 (3)2.上半年珠宝和工业需求难有起色 (3)3.中国增加黄金储备中长期利好黄金 (3)三、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4)1.全球经济已走出低谷,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4)2.失业率高企、消费不振制约经济复苏 (5)3.中国依靠信贷扩张拉动经济 (6)4.全球通胀将在09年底显现 (7)四、相关市场影响 (8)1.美元 (8)2.全球股市 (8)3.大宗商品 (8)五、金价预测模型 (8)六、结论 (9)一、09年上半年行情回顾1. 东欧货币危机推动金价上探千元大关2009年初,金融风暴余波未平,东欧爆发货币危机,东欧多国货币汇价急速下挫,其中俄罗斯卢布与匈牙利福林在1月份重挫19%,同期捷克、罗马尼亚及波兰货币下跌12%-15%。
由于欧洲发达国家是东欧各国最大的债权国,因此欧元也受累回落,兑美元重新跌至1.24-25的水平。
欧元的下跌推动美元指数一度逼近90点,危机也触发了黄金的货币稳定功能,黄金避险需求激增,从而推动金价二次上探1000美元大关,让黄金与美元演绎了同涨同跌的精彩行情。
2. 货币稳定功能削弱,金价重新由美元和商品价格主导进入2月下旬,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不振,美国受困汽车业危机,打压欧美股市继续下挫,甚至跌穿2003年低点。
市场避险需求继续追捧美元,推动美元指数逼近90点大关。
同期德国牵头为东欧国家提供财政支持,东欧货币危机逐步缓解,货币稳定功能削弱致使黄金价格重新由美元和商品价格来主导。
国际钢铁行业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国际钢铁行业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2009年全球钢铁行业总体依旧艰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上半年钢铁行业形势有进一步恶化的势头,需求继续下滑,钢价走低,各大钢厂经营陷入前有未有的困境,尤其是一季度。
从二季度末开始,受益于各国政府应对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救市计划,尤其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经济稳步回升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开始企稳,钢铁需求出现回暖,大宗原材料和钢材价格趋于回升,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一、2009年国际钢铁行业回顾1.上半年减产与削减库存并行进入2009年,各大钢厂继续维持和扩大自2008年4季度开始的减产和裁员规模,欧、美、日等一批高炉相继被关闭,全球钢产量明显下滑。
为了规避风险,中间商和下游用户继续削减库存。
1、2季度,安赛乐米塔尔减产约45%,裁员近万人,产能利用率不足50%。
其欧洲25座高炉中仅9座在运行,14座被关闭。
美国钢铁公司7家钢厂中仅2家正常运转,裁员逾几千人,产能利用率降至45%。
美国总计33座高炉中关闭20多座。
德国两大钢厂各关闭一座高炉,裁员逾万人。
新日铁减产40%,上半年共减产约500万吨,大分厂和君津厂各一座高炉被关闭,JFE钢也关闭两座高炉。
俄罗斯钢厂如马钢和谢韦尔钢厂减产幅度在40%-50%。
相比,浦项减产情况要好得多,一季度仅减产10%-15%。
与此同时,全球主要钢材消费地区均在削减库存,库存水平不断创新低,中国除外。
6月末美国服务中心钢材库存降至598万短吨,日本库存量549万吨,韩国板材库存降至79.1万吨,包括欧洲在内,各地区的库存水平均创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例外,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库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库存量却远高于去年同期。
2、下半年钢厂产能利用率快速恢复从5、6月份开始,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开始显现,新兴经济体率先快速恢复,全球经济的最坏时期似乎已过去。
尤其欧、美汽车业信心得到提振,服务中心和经销商补充库存带动钢表观消费回升,钢厂产能利用率趋于恢复。
中瑞金融:经济停滞性通胀将左右2010年黄金市场

中瑞金融:经济停滞性通胀将左右2010年黄金市场——黄金2009年度回顾与展望市场概况2009年上半年国家黄金市场基本处于800-1000美圆区域震荡蓄势,而总体的大牛市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巩固。
2009年上半年,黄金价格的最低点出现在2009年1月份,最低为801美元。
然后,黄金价格的几个谷底分别是2009年3月份的883美元和7月8日的905美元。
2009年下半年在经过了两个月的再度积蓄能量后,终于冲破千元大关,稳稳的迈入了“千元黄金时代”。
当价格终于一路狂奔到1226.52美圆的高点后,积聚已久的获利盘终于倾泻而出,导致金价在短短的时间内回吐近11%的涨幅而在千元大关前徘徊。
期间国际油价及美圆因迪拜事件影响而波动剧烈,市场信心遭遇重创。
在美圆与黄金的避险争锋中,美圆取得暂时性胜利,随之而来的美圆阶段性反扑终成事实。
难道是未来的通胀压力减轻了吗?笔者可以做出肯定的答复:非也。
尽管全球经济诸多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复苏的轨道上行使,但当前的经济仍很脆弱似乎成为全球市场的共识。
迪拜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是全球经济敏感神经暂时性崩溃的集中体现。
一.2009年黄金市场综述(一)2009年国内外黄金市场供需分析世界黄金协会(WGC) (12月16日)表示,到目前为止,全球已开采黄金总计16.3万吨。
其中8.36万吨用于制作首饰,私人投资达到2.73吨。
各国黄金储备为2.87万吨,用于工业生产等其他用途有1.97吨。
预计还有2.6万吨黄金没有开采,按当前速度计算10年就会开采殆尽。
黄金储备大多在北美和欧洲的中央银行,由于黄金的非货币化和黄金自八十年代以来长达20年的熊市,一些央行在九十年代末出售黄金的官方储备。
世界各国黄金储备自1999年底至2008年3月底,合计减少了3622.7吨,至29872.7吨。
华盛顿协议签约央行在此期间共出售了3479.68吨,主要是瑞士、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欧洲央行和奥地利等国央行,南美洲的巴西、智利、乌拉圭也在出售黄金,出售量不到200吨,增加黄金储备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乌拉克、哈萨克斯坦、阿根廷、委内瑞拉和中国,增量约在400吨左右。
2009年钢铁行业情况

2009年钢铁行业情况2009年产量数据整体产量数据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钢铁产量呈现下滑的趋势。
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区域也是钢铁产量下降最大的地区。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粗钢产量12.2亿吨,同比下滑了8%。
包括欧盟、北美、南美和俄罗斯等在内的主要产钢国的粗钢产量几乎全部下滑。
其中,美国粗钢产量为5810万吨,同比减少了36.4%。
欧盟粗钢产量为1.391亿吨,同比下降29.7%。
而中国却成为一只独秀,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全线飘红。
在2009年我国的粗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为47%,同比提高了9%。
占全球的比例将近一半。
图表1:2009年中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分析认为国家在4万亿元的政策拉动下,国家新开工工程增多,而且大部份处于施工的初级阶段,对钢材的需求量大。
从中钢协公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国内市场对长材的表观需求量达到321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9.8%,板材(不含窄带)的表观需求量为24964.6万吨,比上年增长22.2%。
分析师认为随着工程的进行,在2010年对钢材的需求种类将发生变化。
企业产量数据图表2:2009年重点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2009年钢铁行业动态淘汰落后产能“要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于未经审批但已生产的企业或项目要给出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出席中钢协2010年理事会时做出如上表态。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钢铁行业已淘汰落后炼铁能力8172万吨,炼钢能力6038万吨,但实际上落后装备仍然大量存在。
4月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在2011年底前,我国钢铁行业要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在原材料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座谈会上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必须坚持三原则: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项目;严禁借“上大压小”之名,行扩大产能之实的项目;优先支持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
2009年1至4月全球基本有色金属供求概况

2009年1至4月全球基本有色金属供求概况铜:全球金属统计局(WBMS)昨日指出,全球1~4月铜供给过剩13.3万吨,去年同期为短缺16.1万吨。
WBMS预计,1~4月全球铜消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6%,至587.4万吨;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0.2%,至600.7万吨。
铝:据伦敦6月17日消息,世界金属统计局(World Bureau of MetalStatistics,WBMS)周三称,全球1-4月铝市供应过剩591,000吨,去年同期为过剩176,000吨。
全球1-4月铝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3.3万吨,至1160万吨。
全球1-4月铝需求量总计为1103万吨,约较2008年前四个月需求量低194.8万吨。
铅:据伦敦6月17日消息,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周三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实用文档全球2009年1-4月铅市供应过剩40,000吨,去年1-4月全球铅市供应短缺6,000吨。
ILZSG称,1-4月全球精铅产量总计为278.5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274.3万吨;1-4月全球精铅消费量为274.5万吨,上年同期为274.9万吨。
此外该报告还显示,2009年4月生产商库存从3月的14.6万吨降至14.3万吨。
2008年年末库存为14.6万吨。
商业库存统计范围包括西方生产商和消费商(报告的和估计的),贸易商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铅:据伦敦6月17日消息,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周三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全球2009年1-4月铅市供应过剩40,000吨,去年1-4月全球铅市供应短缺6,000吨。
ILZSG称,1-4月全球精铅产量总计为278.5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274.3万吨;1-4月全球精铅消费量为274.5万吨,上年同期为274.9万吨。
此外该报告还显示,2009年4月生产商库存从3月的14.6万吨降至14.3万吨。
2008年年末库存为14.6万吨。
商业库存统计范围包括西方生产商和消费商(报告的和估计的),贸易商和伦敦金属实用文档交易所(LME)。
09年末铜价完美收尾

铜月报09年末铜价完美收尾产品走势回顾随着2010年的新年钟声敲响,2009年即将结束。
回顾09年的铜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论是铜进口量、产量、库存;还是铜价涨势都屡创新记录。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09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低迷的状态。
2009年电解铜价格却表现出了“牛市”,2009年12月份是最后一个交易月,虽然铜价依然表现震荡但整体走势仍保持上行趋势。
截止到12月31日上海交易所期铜价格已经上涨至60000元/吨的价位,给2009年铜市画上圆满的句号。
国际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12月份先抑后扬。
12月前期,伦铜价格为7075美元,已上破7000美元关键位,自7日起震荡下跌,回调至6880关口。
12月下旬起国外市场迎接圣诞佳节,虽然成交日益清淡,但价格不断攀升。
至节后开市,伦铜已大涨至7275美元,为2008年9月底以来最高。
LME铜库存截至到12月31日库存增加了6375吨,本周累计增加17525吨至502325吨,显示了国外库存的基本面依然比较疲弱。
图-2沪期铜方面;本月上海期铜走势良好。
从年初至今,铜价已经上涨超过130%,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圣诞节期间,近期相对内强外弱的沪铜摆脱外盘束缚,屡创新高,节后受比价回归需要略缩涨幅,随后依然势如破竹、一路上扬。
在2009年最后一日,沪铜主力1004合约以59340元/吨高开高走,一路飘红,最终于60020元/吨完美收尾,创下年内第一高点。
在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保增长、扩内需"政策与国内强劲需求相配合的影响下,料对铜的需求不会削弱。
基本面上,上期所库存连续两周减少,本周铜库存为95315吨,较上周减少1047吨,疲软基本面的向好令人振奋,说明库存正被消化,影响铜价最重要的实际供需正在改善,而事实上,仅为应对价格的暴涨,人们也会选择保持库存高位。
各方面利好频传,预计铜价明年走势还将保持良好势头。
图-3现货方面:现货铜本月随国内期铜价格一路走高。
2009年铝市述评

2009年铝市年评南储 陈亮2009年,国内外铝市在高库存,实际消费能力相对疲弱等不利的基本面下,依然保持振荡前行,虽然与铜锌的涨幅相比,铝价的涨幅明显偏弱,但目前的铝价无疑令多数市场参与者始料不及的。
岁末年初,我们通过回顾今年铝市的主要因素,理顺市场运行的逻辑和动力,并对2010年市场关注的不确定性因素提供相关分析,希望能对参与者的思路提供一些帮助。
图1 2009年伦铝走势图2 2009年沪铝连三走势一、2009年铝市行情回顾通过观察今年国内外铝价的走势,我们不难发现铝价遵循明显的平台式上涨。
回顾2009年影响国内外金属市场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贯穿全年金属走势的动力归因于巨量资金推动,但基于不同时期和有区别的市场逻辑的分析,不同因素对国内铝价的运行又体现出阶段性的助推效应,例如1-4月国家储备局和地方政府对原铝的收储,3-6月沪伦比值扩大使得国内原铝净进口陡增,6月以来国内铝厂加速复产,8月开始国内信贷规模大幅调整,10月以后国内外经济显著复苏,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由大规模的刺激转向内生性增长的过渡,同时逐利资金进入最后疯狂。
1、大规模经济刺激,资金推动贯穿全年行情面对金融危机袭来,主要经济体均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以期展开绝地反击。
其中国内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指引下,超常规的投入信贷额度,1-1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9.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5.84万亿元。
随着市场流动性的陡然增大,而实体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却难以及时消化吸收大量的货币增量,使得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并推高大宗商品、黄金价格以达到保值增值和抵御通货膨胀的效果,造成相关资产的泡沫化,对于2009年有色金属行情来说,资金推动无疑是贯穿全年涨势的主导因素。
2、国内收储行动,促使铝价走出低谷值得肯定的是,国储局和各地方政府采取的有色金属的收储措施对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有色金属市场的卓越贡献,两轮国家收储和各地方政府收储共涉及到163万的原铝,这种最直白的需求方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成为稳定铝市的新希望,“中国需求”因素促使国内外铝价走出低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全球基本金属购并活动概览2010-9-292009年交易值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基本金属购并案共计31个,总值近70亿美元,与2008年的320亿美元相比,大幅下跌79%。
总结回顾2009年的购并活动,有一点值得深思:中国作为购并活动的最大买家,收购的项目最多,而资产最贵;相比之下,加拿大的买家要精明得多,有些项目的收购价仅是原矿资源价值的0.4%。
我国的购并、谈判水平亟待提高!2009年全球基本金属和黄金的大型购并交易总值达141亿美元,但与2008年相比减少66%,也是2006年交易总值创历史最高纪录940亿美元以来连续下降的第三年。
表面看,在2000-2009年的10个年头里,虽然2009年的交易总值仍排行第5位,但年比跌幅明显超过上次经济周期底部(2001-2002年)纪录的65%。
2009年全球基本金属购并交易总值不到70亿美金,与2008年的320亿美元相比,大幅下跌79%,这也是金属经济研究组(MEG)从1990年开始追踪金属购并活动以来的最大跌幅;2002年与2001年同比,跌幅为72%,是第二大跌幅。
2009年六种基本金属购并交易平均值为2.2亿美元,而黄金的平均值为1.69亿美元,详见图1。
伴随2008年底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迅速扩展,大宗商品,特别是基本金属价格直线下跌,并持续到2009年,导致购并活动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那时,不仅是矿业项目和矿业公司的资产估值难以确定,而且过去一些频繁参与金属资产并购重组的公司,如瑞士超达矿业公司(Xstrata)、加拿大泰克明科公司(Teck Cominco)和力拓集团(Rio Tinto)等矿业巨头,也突然发现近期开发的一些大型项目资金周转困难,且要面对金属产品价格下跌、银行信用等级降低和股东骚动不安等问题。
为避免危机风险,这期间金属生产领域的战略投资活动也大大减少。
尽管在2009年2月一些单项目公司为了维持经营极力寻找收购方,从而掀起过一小波兼并风波外,实质性购并活动到2009年末才逐渐缓慢复苏。
2000-2009年间交易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大型购并案共计493个,交易总量达2860亿美元;其中68%(共216个)、交易总量达1940亿美元的购并案属基本金属领域,32%(共277个)、计910亿美元的购并案属黄金业。
据报道,在此期间216个基本金属购并案中,约60%(共129个)的公司和项目为原铜资产,约22%(共48个)为镍资产,约18%(共39个)为锌资产。
2009年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购并案仅有2个2000-2009年间,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购并案共有45个,其中基本金属购并案有26个,如表1所示。
2009年最大的购并案是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Vancouver)的Eldorado 黄金公司收购了位于悉尼的Sino黄金公司80.2%的股权;第二个购并案是中国五矿集团收购了OZ矿物公司拥有的几乎所有基本金属和黄金项目资产(不包括位于南澳大利亚的Prominent Hill铜矿和位于苏门答腊的Martabe黄金项目)。
2009年初,澳大利亚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曾阻止五矿集团对OZ集团的要约收购。
Prominent Hill铜矿的附近是伍默拉(Woomera)军事禁区,该军事禁区是一个武器试验场。
OZ矿物公司是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最早的牺牲品之一,2009年初其因债务危机几乎陷入破产的边缘。
购并活跃度几乎与金属价格走势同步自2000年以来,基本金属行业的购并活动与基本金属年平均价格的变化有很大联系,如图2所示。
图2中,每年公布的所有购并活动都有据可查,而所用的金属价格是LME金属现货年均价。
2009年铜年均价同比下跌26%至2.34美元/磅,是近年来的最大跌幅;镍年均价同比下跌31%至6.64美元/磅,这是在2008年大跌43%后的再次下挫;锌年均价同比下跌12%至0.75美元/磅,也是在2008年跳水42%后的连续下跌。
2008年基本金属领域有39次大型购并交易,而2009年仅有31次,其中铜的购并案有22个,交易额达1888亿美元;镍的购并案有3个,交易额达487亿美元,锌的购并案有6个,交易额达528亿美元。
购并案中,铜的平均购得价为0.05美元/磅、镍为0.07美元/磅、锌为0.03美元/磅本文中,按原生金属把购并项目归类,但没有尝试将多金属项目的购并成本按金属分摊计算,也没有评述中途终止交易的购并活动。
表2列出了2009年铜镍锌购并活动的大体情况。
2009年较大的铜购并案有22个,每磅铜(包含于项目的资源量和储量中)的平均购得价约为0.05美元,与2008年同比下降58%;2008年的平均购得价约为0.12美元/磅。
购并标的是处于生产运营的项目或公司,每磅铜的购得价约为0.25美元;购并标的是未运营的项目或公司,购得价约为0.03美元/磅。
两种购买成本的最主要差异在于,前者包括了新矿山的建设投资;购并交易费用中的主要部分是矿山的建设费用。
此外,一般认为购买已经运营的项目和公司比尚未运营的矿山,承担的风险要小;因为后者要涉及土地使用权安全问题、采矿许可证问题等因素。
2009年镍购并案有3个,每磅镍(包含于项目的资源量和储量中)的平均购得价是0.07美元/磅,同比下降86%,是下跌最陡的一年;2008年的平均购得价约为0.49美元/磅。
其中,2009年购并标的是运营的项目或公司的平均购得价是0.064美元/磅,同比下降92%;2008年镍的平均购得价为0.83美元/磅。
2009年只有1个运营项目的镍购并案,即必和必拓公司以0.06美元/磅的价格将澳大利亚的Ravensthorpe镍矿项目出售给第一量子公司。
2009年购并标的是未运营的项目和公司的平均购得价为0.08美元/磅。
2009年有6个较大的锌购并案,其中5个是已运营的公司和矿山,1个是未运营的项目。
每磅锌(包含于储量和资源量中)的平均购得价为0.034美元,同比下降76%。
其中,购并标的是运营的项目和公司的平均购得价为0.04美元/磅,未运营的项目和公司的平均购得价为0.004美元/磅。
Lundin公司将位于俄罗斯的、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Ozernoye矿山资产剥离转让给合作伙伴MBC Resources公司,转让价估计达1700万美元。
2009年基本金属购并标的所在地区分布和排名2009年有31个交易价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购并案,如表4所示。
按购并项目和购并公司的主要资产所在地来看,澳洲-太平洋地区是目前最具有收购价值、且收购标的最多的区域,如图3所示。
2009年澳洲-太平洋地区有7个购并案,交易总值约1130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有4个购并案,交易总值约724亿美元,包括澳洲-太平洋地区交易价最高的两个购并标的——OZ矿物公司的全部资产和Ravensthorpe项目。
印尼有2个购并案,交易总值达196亿美元;这两个购并案分别是:三菱公司(Mitsubishi)以1.4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法国埃赫曼(Eramet)拥有的、还处于开发阶段的Halmahera(Weda Bay)镍项目30.1%的股权;美国纽蒙特公司和日本住友公司以4.94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松巴哇岛(Sumbawa)上的Batu Hijau铜金矿14%的股权(两公司合计)转让给当地政府。
这两个合作伙伴对Batu Hijau铜金矿的持股逐年减少,到2010年底他们的总股权将减少到49%。
澳洲-太平洋地区第三大购并案是2009年11月中国紫金矿业以非公开的方式,出资收购了Indophil公司的所有股权,包括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的Tampakan铜金矿项目归Indophil公司拥有的34.23%股权;该项目面积大,但品位低,Xstrata公司持有其62.5%的股权,Alsons公司持3.27%。
紫金矿业的此项收购,比原价高出18%,交易总值达4.654亿美元。
非洲是购并交易量排名第二的地区,共有5个购并案,交易总值达630亿美元;其中430亿美元是第一量子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友好收购总部位于伦敦的Kiwara 公司,以及Kiwara拥有的、位于赞比亚的Kalumbila铜钴镍矿项目75%的股权。
Kalumbila 铜钴镍矿项目正处在大规模开发阶段,LM工程公司拥有另外25%的股权。
此项收购现金支付2.6亿美元,其余资产以参股形式成交。
排名第三的是拉丁美洲,共有7个购并案,交易总值达550亿美元;其中,厄瓜多尔占了一半以上,购并交易值达371亿美元。
位于厄瓜多尔的Corriente公司及其拥有90%股权的两个大型铜矿项目正被中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和中国中铁公司联合收购,购买价高达6.228亿美元。
这两个项目是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Mirador铜矿项目和处于资源开发阶段的Panantza铜矿项目,Lowell矿物勘探公司拥有两个项目的另外10%的股权。
排名第四的是北美洲,共有8个购并案,交易总值达457亿美元;其中6个在美国,2个在加拿大。
分析2009年有2个以上购并案的国家情况,发现购并交易价和原矿资源总价值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民主刚果、加拿大和秘鲁等国情况,详见图4。
对此正相关性的一种解释是,除了金属价格在一定范围对购并活动有影响外,一个国家的综合因素,如政治、基础建设和开放程度等,都对购并活动有影响。
按收购方国家划分的购并活动分析按购买方国家划分2009年的31个基本金属购并案可知,中国买家的9笔收购获得了31个购并案总资源价值的40%,现金收购成本占31个购并案总现金交易值的55%(31个购并案中,仅有一笔是参股加现金交易)。
加拿大共有6个基本金属购并案,获得了32%的资源总值,现金收购成本占比为11%,如表3所示。
收购价最高的购并案由中国买家创造。
中国锌业龙头中金岭南有色公司以2980万美元的竞标价,通过3:1的比价方式购买了西澳大利亚的佩利亚公司(Perilya)1.9%的股权,Perilya还拥有其分公司50.1%的股份。
此次购并获得了Perilya公司全资拥有的、位于澳大利亚的Broken Hill锌矿项目、Flinders项目和Mount氧化铜矿项目等3个项目27.5%的资源价值。
Flinders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Mount氧化铜矿项目处于资源开发阶段。
排名第二高的是中铝公司购买美铝公司所持力拓公司1%股权的购并案,购并完成后,中铝将持有力拓公司12%的股权。
中铝支付6.85亿美元现金换来的是力拓集团19.5%有色金属部分的资产权益。
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所有买家收购的资产所付费用都较少。
有3个购并案的购得价不超过原矿资源价值的1%,有2个购并案的购得价仅是原矿资源价值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