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_宋代的社会生活
【初中历史】宋代的社会生活PPT课件10 川教版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除夕
五月五日
七月七日 八月十五日 九月九日
一般在农历十一月 比元旦略减,祭祀祖先、互送节物、穿新衣、吃馄 (公历12月21日前后) 饨。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晚上 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宋代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 (1)人口密集; (2)商业繁荣;
(3)娱乐丰富多彩; (4)饮茶蔚然成风。
主
要
活
动
祭祀祖先、拜年、放爆竹和烟火、贴门神和春联等。 设杂剧、放灯、观灯、猜灯谜、吃上灯圆子等。
清明前一天开始连续三 各家厨房禁火,只吃冷食。 天 担酒上坟、春游等。
三月内 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插柳习俗。 泛舟竞渡、吃粽子、白团。 喝菖蒲酒、艾酒,戴艾符等。 买磨喝乐、乞巧。 赏月、拜月、放水灯、吃月饼。 爬山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练一练
1.宋代北方人的主食是( A.米饭 B.面食
B )。
C.肉类 D.鱼类
2.中国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始于(
A.唐代 B.汉代 C.宋代
C )。
D.明代
3.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 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①都市商业繁荣; ②经商时间长; ③娱乐活动商业化; ④方便贸易的纸币出现; ⑤对外贸易活跃。
(1)衣料: 宋麻布为主 南宋衣棉人渐多 元时棉布为主
染布(《耕织图》局部) 织布(《耕织图》局部)
(2)行服
穿短衣的劳动者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卜卦的普通百姓服装→
(3)女服
唐——领口低矮、袖子短小
《簪zān花仕女图》唐· 周昉
宋——长袖高领、便服瘦长
曹太后像 北宋仁宗赵祯的皇后
宋代开袖女服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社会生活PPT课件9

1、衣
(1)行业装
宋
宋代女装:高领 /长袖 /瘦长
唐代女装:低领 /短袖 /宽大
唐
和唐代女装比起来,宋代女装
从开放走向封闭
样式多样的妇女服装
(2)妇女装
南宋褐色印花罗裙
百褶裙
大袖女服
开袖女服
冠
(3)官服
小常识Hale Waihona Puke 宋官服颜色与官位:带
衣裳
总 称
黄——帝王专用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小结:
衣着多样 食得丰盛 住得舒适
行得自在
宋代市民衣食住行特征表
衣
衣料: 主食: 肉类:
作 业
食 住 行
房屋: 家具: 百姓: 富人:
导游东京
导 游 临 安
二、城市生活剪影
瓦子: 指在城市的旷场上形成的专门供 人们娱乐的场所。
二 、 城 市 生 活 剪 影
宋代的市民文化生活出现了 瓦子,又称瓦舍、瓦肆、瓦市 商业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趋 等,它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建立起 势。瓦舍既是娱乐中心,又是 来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也是当时的 商业中心,娱乐活动与商业活 综合娱乐场所。 动同时进行。勾栏设置在瓦舍 在瓦子里,有许多用栏杆围起来 中是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戏 的民间艺术演出的场子,叫做“勾 台后台和观众席。这里有戏曲、 栏”或“游棚”。北宋首都汴梁的 勾栏 杂技和武术表演,还有艺人说 几个瓦子中就有“勾栏”五十余座。 书,令人留连忘返。
规则:不用球门, 以踢出花样动作为输赢。 比赛时场地要用 丝围子围起来,蹴鞠者 在其中轮流踢球,以动 作失误和不够规范计输 赢筹数。如踢给对方的 球不到位,输一小筹, 踢出了场地则输一大筹, 踢出的球不够高、太毒、 太重、不该转身的转身 了,都要输筹。最后以 得筹多者为赢。
第-8课_宋代的社会生活课件

住
农民:茅屋
住房:
瓦房 城市平民: 贵族官僚: 园林式建筑
家具: 高脚家具广泛流行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住 这是我们 的住处!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行
富人:轿子、马车
陆路:
百姓: 牛车、驴车; 骑马、骡、驴 内河:轻便小舟
水路:
海上: 庞大海船, 使用指南针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行 选择它们作为我 们的代步工具吧!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这就是女 生的衣服! Nhomakorabea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选男 一生 件们 衣, 服 吧 !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苏轼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冬日婴戏图
衣食住行的变化
宋苏焯阳戏婴图 女子服饰
宋麻布为主 南宋衣棉人渐多 元时棉布为主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秋庭婴戏图》 宋· 苏汉臣
墩在宋代的贵族、士大夫家庭中,可谓必备的家具。有木质,有藤编,形式多样。 《秋庭婴戏图》中有开光圆墩。墩为鼓形,周身六开光,下有小角足。家具种类繁多, 高脚家具广泛流行,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被拍出2.2 亿天价的 “汉代玉 凳”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C
B
B
B
D
9.北宋时最繁华的城市是( ) A.东京 B.长安 C.中都 D.临安 10.阅读下列材料: “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中,圈 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 生,十分热闹。”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材料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指什么?“专供 演出的圈子”叫什么? ⑵材料中“东京”是现在哪个城市?你认为材料反映 的朝代最有可能的是哪个朝代? ⑶这些场所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适应了哪一阶层 的需要? ⑷以一种文娱活动为例,谈谈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精品课件在线)_7

宋代画像砖,河南偃师出土。砖长34.1厘米,宽 24.1厘米,厚2.2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代妇女服饰特征 宋代的服饰 官服
普通百姓的服饰 女子服饰
贵贱有等的服饰制度 胡服风尚
坊市衣着百相 “东坡肉” 宋代食具 宋代饮酒 宋代酒器 住房
宋代交通工具
城市生活剪影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学习测评 史海拾贝
第七学习主题 第3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返回首页 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食住行的变化
胡服风尚
唐代妇女服饰特征 宋代的服饰 官服
坊市衣着百相 “东坡肉” 宋代食具 宋代饮酒 宋代酒器 住房
宋代交通工具
城市生活剪影 学习与探究
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 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 掌事,即着皂(黑)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 认得是何色目。
——《东京梦华录》
学习活动 学习测评 史海拾贝
普通百姓的服饰 女子服饰
贵贱有等的服饰制度 胡服风尚
坊市衣着百相 “东坡肉” 宋代食具 究
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下诏曰:“先王之法坏, 胡乱中华,遂敢胡服,习尚既久,人不知耻,未知有禁, 非用夏变夷之道,应敢胡服,若氈笠塾之类者,以违御 笔论。”
第七学习主题 第3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返回首页 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食住行的变化
坊市衣着百相
唐代妇女服饰特征 宋代的服饰 官服
普通百姓的服饰 女子服饰
贵贱有等的服饰制度 胡服风尚
坊市衣着百相 “东坡肉” 宋代食具 宋代饮酒 宋代酒器 住房
宋代交通工具
城市生活剪影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学习测评 史海拾贝
一碗鱼羹值几钱, 旧京遗制动天颜。
8.宋代的社会生活

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
2.通过对宋代社会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变化的辨别,让学生从历史图片、古代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并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
3.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过程与方法:运用大量历史图片,影像资料、宋代诗词等,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的触摸历史;创设情境,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愉快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对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认识这些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通过丰富多彩的宋代衣食住行和东京、临安城市多样性生活的学习,认识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重点: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难点:如何让学生走进宋代的社会生活,克服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本课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组成,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观赏:清明上河图思考:知道《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生活时代吗?你能尝试用一句话介绍《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情况吗?点拨:,他向我《清明上河图》也成为一幅后人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的风俗人情画。
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在前面宋代政治、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二、教学过程(一)衣食住行的变化1.衣阅读:教材P47“衣食住行的变化”第1-2段,勾画批注(1)宋代服装在样式上有什么特点?(2)宋代服装在衣料上有什么变化?交流:(1)宋代服装在样式上有什么特点?①不同行业的人,穿着不同行业特征的服装,文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贩差别很大②妇女服装样式变化很大③官服与普通百姓的服装明显不同图片:①文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贩的服装阅读:P48小字第1段。
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案

宋代的社会生活教案教案标题: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宋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
2. 掌握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3. 理解宋代社会对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宋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
2. 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宋代社会对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影响。
2. 掌握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PPT或图片资料。
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历史时期吗?它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回顾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 介绍宋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 (15分钟)通过PPT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宋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Step 3: 探究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社会阶层(如士人、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互相交流的方式完成报告。
Step 4: 小组报告展示与讨论 (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展示,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讨论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Step 5: 总结与拓展 (10分钟)总结宋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回顾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鼓励学生思考宋代社会对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影响,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
Step 6: 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宋代社会的文章或写一封家书,描述自己在宋代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深入了解宋代社会的实际情况。
《宋代的社会生活》教案

滦平八中历史学科导案编号:课题宋朝的社会生活备课时间4.20 上课时间4.21 主备人佟勇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古代诗词等资料中捕捉信息,形成历史表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影像资料等,创设宋代市井生活的场景,并通过“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接触”宋代的社会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宋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难点分析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变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个案补充1.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现《清明上河图》,创设情境。
《清明上河图》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风俗世情,被人们誉为“宋代小百科全书”。
今天老师做一回导游,带着大家到北宋的都城汴梁旅游一次,感受一下宋代的社会生活。
为了让大家的旅游更有收获,老师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生活,并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法,比如要注意衣服的款式和质地、食物的品种、建筑的式样和居住条件、娱乐的种类及设施等等。
2.讲授新课:依循《清明上河图》,进行“东京一日游”。
衣:麻布为主,出现了棉布;行业服装特征明显;妇女服装样式多;官服和百姓服装明显不同。
食:(1)、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以米饭为主食。
(2)、肉食:北方以羊肉为主,南方除吃猪肉,还吃鱼肉。
(3)、食用油:宋代以前多用动物油,宋代时开始普遍使用植物油。
第8课_宋代的社会生活

√
√
以上反映北宋东京的电视剧场景,有的符合史实,有的不符合。请代“都教授” 指出不符合史实内容,并向导演说说理由。 小组协作:3分钟内讨论改错,1、2号同学答对加2分,打错扣1分
请小组合作黑板展示 绘制:都教授以新颖的 “外星笔记”形式画 的宋代生活的思维导 图(2分钟)
当堂练习
1、完成《探究与训练》28-30页上随堂作业110题及课后作业第8题; 知者加速:完成P32 活动探究
导演顾问:
场景一:薄雾中,田间身着黑色短衣的农民已经在辛勤劳作,一男子赶着马车带 着全家出去串门。 场景二:东京,“晓市”开始了,大街旁有卖油饼的,卖包子的。曹婆肉饼 铺用煤作燃料,炉火正旺,顾客排起了长队。 场景三:大街两旁,瓦顶平房整齐伫立着。街上人们熙熙攘攘,牛车、马车、 驴车川流不息,从人们的穿戴服饰上看不出士、农、工、商的区别。 场景四:中午,桌、凳摆放的十分整齐羊肉馆前,店小二端上热气腾腾的米饭, 饿了的男主人公正狼吞虎咽的吃着美味的羊肉。 场景五:下午在茶馆里,男主人公正在和客商边喝茶,边谈论批量购买景德镇 青白瓷的生意。 场景六:夜幕降临,夜市开张,娱乐场所“瓦舍”内游人如织,许多“勾栏” 里都热闹非凡,有踢球的、演杂技的、进行武术表演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场景七:勾栏里没有凳子,看客全都席地而坐。旁边的青果团里叫卖声此起彼伏。 场景八:男主人公在夜市闲逛,了解市场行情,购买了不少商品,花了兜里 不少“会子”。 场景九:清明节前,男主人公乘坐装有指南针的大船顺汴河而下,并到汴河北岸 的岳飞墓前凭吊。
从苏轼的诗句中,你可以看出北宋时徐州的哪些社会风貌?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结
束
温故知新
7、南方经济的发展
1、农业:宋代 苏州 、 湖州 成为南方重要水稻产区。 2、手工业:随着棉花的扩大种植,南宋时出现新的 手工行业 棉纺织业 。 3、商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宋 时在 四川 地区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 ”。 4、重心南移: 南宋 时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比赛性质的社 会活动了。此外, 宋代社会还有许多 冷饮店,出售茶、 甜豆汤、木瓜汁等
温酒厨娘
烹饪厨娘
元画家—赵孟頫(fǔ)“斗茶图”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食
主食:
北方: 面食 南方: 米饭 北方: 羊肉
南宋临安瓦舍
瓦舍
南宋临安出现 了各种行团
酒 楼
小 吃 街
服 装 店
茶 行 酒 店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住
茅屋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住
瓦房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住
园林式建筑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住
高脚家具
今晚我们 就住这里吧
《白 沙宋 墓壁 画》
宋朝都市住宅,突破了坊市的限制,出现 了一层商店、二层居住的格局。富商显贵的宅 第,讲究前堂后寝,农村百姓住茅屋或瓦房。
祭祀祖先,拜年,放爆竹和烟火,贴门神和 春联等。 设杂剧,放灯、观灯,猜灯谜,吃上灯圆子 等。 寒食节前后三天,各家厨房禁火,只吃冷食。 担酒上坟,春游等。 清明期间,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插柳习俗。 泛舟竞渡,吃粽子、白团,喝菖蒲酒、艾酒, 戴艾符等。 买磨喝乐(娃娃,一种有佛教色彩的玩具), 乞巧。 赏月,拜月,放水灯,吃月饼。 爬山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比元旦略减,祭祀祖先,互送节物,穿新衣, 吃馄饨。
宋 代 节 日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除夕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 晚上
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 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 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有什么 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2.经商时间长,夜市刚结束,晓市又开张; 3.娱乐活动商业化,瓦子出现; 4.纸币的出现,方便了商业贸易; 5.对外贸易活跃。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住
农民:茅屋
住房:
瓦房 城市平民: 贵族官僚: 园林式建筑
家具: 高脚家具广泛流行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
元旦 元宵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清明前一天开始连 续三天 三月内 五月五日 七月七日 八月十五日 九月九日 一般在农历十一月 (公历12月21日前 后)
城市生活剪影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学习测评
史海拾贝
服 装 店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选女 一生 件们 衣, 服 吧 !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这就是女 生的衣服!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选男 一士 件们 衣, 服 吧 !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小常识
宋官服颜色与官位:
黄——帝王专用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拓展练习
大家来找茬:
端午节前,农民王五和同伴骑着马 前往京城临安赶集,只见路上行人个个 衣着光鲜,远远的便闻到临安城内羊肉 飘香,一行几人大饱口福后,便来到最 热闹的瓦子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篮球 比赛,听了一段字正腔圆的京剧,回家 时王五深感不虚此行!
趣味探究:
同样是源自两宋的习俗,为什么过春 节这样的习俗流传下来,而缠足的习惯却 被人们抛弃了?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服款式行业异,麻布为主棉布起。 南方米饭猪鱼肉,北方面食多羊肉。 住房差异在贫富,高脚家具成定局。 轿子牛车陆地行,南方水路用船舶。 城市人多商业旺,娱乐场所叫瓦舍。 节日丰富人欢庆,宋代生活很繁荣。
第 8课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
城市生活剪影
城郊中学 刘萍
第七学习主题 第3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返回首页 衣食住行的变化
唐代妇女服饰特征 宋代的服饰 官服 普通百姓的服饰 女子服饰 贵贱有等的服饰制度
胡服风尚
第3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坊市衣着百相 宋代食具 宋代饮酒 宋代酒器 住房 宋代交通工具 “东坡肉”
肉食:
南方: 猪肉、鱼肉
食用油: 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
燃料: 东京等地区烧煤已很普遍
饮料:
饮酒
喝茶品茶
宋代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供当时的人们出行?
行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行
富人:轿子、马车
陆路:
百姓: 牛车、驴车; 骑马、骡、驴 内河:轻便小舟
水路:
海上: 庞大海船, 使用指南针
酒 楼
小 吃 街
服 装 店
茶 行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娱
夜市
昼市
晓市
店铺(《清明上河图》局部)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娱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娱
瓦子
瓦子
演出
勾栏
勾栏
勾栏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娱
木 偶 戏 ( 铜 镜 图 案 )
《宋太祖蹴鞠图》宋· 苏汉臣
傀 儡 戏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娱
北宋东京瓦子
瓦舍
花团 瓦舍 水果团 酒行 食饭行
北宋汴京酒肆很多,高级酒楼称“正店”,小些的叫“分茶”。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食
北方
南方
面食
米饭
羊肉
猪肉
鱼肉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食
东坡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北宋 苏轼
宋 代 庖 厨 图 宋代人喜欢饮茶
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宋初帝王
小袖狭身,着靴
宋中期帝王
结合课文看图片,你能判断出他们 的身份高低吗?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衣
衣料: 由麻布向棉布发展, 麻布还是最主要的衣料;
衣装根据职业需要、 服装类型: 社会制度制约、 女装变化最大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食
我来点菜!
酒肆(《清明上河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