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施体现

合集下载

2023-智慧电力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1

2023-智慧电力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1

智慧电力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随着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如何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成为了迫切问题。

智慧电力智能电网的出现,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为电网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针对智慧电力智能电网总体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智慧电力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点智慧电力智能电网是指基于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充分利用智能终端和网络平台等技术手段,强化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测和分析能力,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并实现对系统操作、调度和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其特点主要包括实时监测、动态自适应、高效能耗、充分利用和可靠稳定性等。

二、智慧电力智能电网的总体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能电网的总体解决方案包括电力系统大数据采集、电网传输控制、光伏充电桩管理、设备监控管理和客户用电量管理等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大数据采集电力系统大数据采集是实现智慧电力智能电网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主要通过对电力系统各个组件数据的采集、监测和分析,快速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实现对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

其中,数据采集体系包括GPRS、NB-IOT、LTE等通信模式,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电力监测终端、数据通信模块、传感器、计量表、智能终端和网关等。

2.电网传输控制电网传输控制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数据的传输控制和数据质量的保障。

通过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和数据传输协议,实现数据的快速透传和实时监控。

此外,还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光伏充电桩管理光伏充电桩管理是智慧电力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光伏充电桩的管理和优化,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其功能包括桩体远程监测、智能调度、桩体诊断和桩体状态管理等。

4.设备监控管理设备监控管理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终端设备的分析和管理。

通过对各类终端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开支。

此外,还需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监管和巡检。

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技术特点及管理措施

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技术特点及管理措施

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技术特点及管理措施摘要: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高新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的时代,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网络化是现代电能计量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能表应运而生。

随着智能电网的日益发展,作为智能终端的智能电能表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电能表的检定是其生产出来之后投入现场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智能电表;自动化;检定系统;技术特点;管理措施引言智能电能表能让客户及时掌握销售电价,做好家庭用电计划,实现节能低碳生活。

具有精确度高,智能扣费、电价查询、电量记忆、抄表时间冻结、余额报警、信息远程传送等高科技化功能特性,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错误,不会影响客户的正常用电,更不会产生拖欠电费的情况,实现用电客户明白消费、诚信消费。

1.自动检定系统的技术特点1.1系统的组成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层次的自动化检定系统,由管理层、传输层、执行层组成。

管理层为检定系统管理平台,接受生产调度平台下达的检测计划,对整个检定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将检定结果、封印和装箱信息上报生产调度平台;传输层为输送单元,完成电能表在检定过程中的输送和定位;执行层由若干功能单元构成,执行检定系统管理平台指令,实现对电能表的全自动检定及自动分拣。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了工作流程通常都是由营销系统下达任务,利用生产调度平台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可以实现待检箱的出库措施,送达至电能表的上料模块当中,达到电能表检定输送线当中,保证耐压试验和功耗测试正常的运行下去。

利用生产调度平台,上传检定信息和封印信息等到达营销系统当中。

1.2 系统工作流程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系统工作流程一般根据营销系统下达的电能表检定任务,通过生产调度平台协调,由仓储系统将待检箱表出库,检定系统的料箱输送线依次送至相应的电能表上料模块。

上料机械手取表放入电能表检定输送线,自动完成耐压试验、功耗测试、外观和标志检查、准确度检定和多功能试验等。

电网的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

电网的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

电网的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运行的电力系统。

数字化转型是指将传统的电力系统转变为数字化的网络,使其具备智能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能力。

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是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一、智能电网的特点与优势智能电网的特点是多能互补、可控可调、互联互通、高可靠、高安全、高经济、高环保。

它可以有效地整合不同能源的供应和需求,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提高电网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降低电能损耗和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智能电网中,通过智能计量、智能感知、智能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电网各节点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同时,智能电网还可以与用户侧的能源设备和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与用户的双向交互。

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数字化转型是指将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提高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能力。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一步,是推动电力行业向高效能源生产、电力供应和能源消费方向转变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与用户侧的信息互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力服务。

三、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与相互影响智能电网和数字化转型是紧密联系的,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数字化转型为支撑,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也离不开智能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数字化转型为支撑。

只有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行。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平台。

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也离不开智能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实 时 的数 据支撑 , 进而 达 到发 电 、 供 电、 配 电及 售 电侧 电能 系统是 由集 中器 、 主站系统 、 电能表 、 主站系统及采集器这
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及应用 , 并 以此为基础开展电网需求侧 五个部分组成的 ,这个系统主要实现了对 电表的远程操 作, 并将其记录在相关的 日志中。 管理及 四分线损 的分析与应用。 1 . 1 计量 自动化 系统 的构 建 思路 ④计量子模块。 计量子模块主要实现了对 电网各时段 瞬时功率和需量等数据 的实时浏览和采集 , 完成 计 量 自动 化 系统 主要 能 够 实 现对 电 网 中各个 组 成 部 内电量、 件, 即发电厂、 公用变压器 、 大客户的专用变压器及低压客 每 日 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 中电量表码 的访 问, 提取月冻结 对每 日的电能质量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 准确判断 户 的用 电数据 进行 采集 和 处理 , 达 到数 据采 集 实 时化及 管 电量 , 过流、 失压等异常事件 , 并将其通过抄表的接 口进行 理一体化的 目标 , 并能够实现对负荷 的管理和控制 , 利用 断相、 能量数据采集系统实现预付费 、 低压抄表 、 配 电监’ ? 贝 4 及防 自动导 入 。 . 3 计 量 自动 化 系统 实现 的主 要功 能 窃电等功能 , 是需求侧管理及“ 四分” 线损管理 的一体化业 1 务集成 , 为配电管理及用 电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 满足电网 该系统所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如图 1 所示。
供技 术手段 。
关键词: 电能计 量; 自 动化; 计量 自 动 化 系统 中 图 分 类号 : T M 7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3 ) 0 8 — 0 1 3 2 — 0 2

智能电网设备考核试卷

智能电网设备考核试卷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
2.实时
3.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4.变电站
5.高效
6.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
7.自我修复和优化
D.电力线路
(注: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括号内。)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智能电网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
A.自愈能力强
B.能源利用率高
C.环境友好
D.安全性差
2.以下哪些技术属于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A.电力线通信
3.智能电网中的________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4.在智能电网中,________是连接发电侧和用户侧的重要设备。
5.智能电网的________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6.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智能电网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小型发电装置。
B.分布式发电
C.自动驾驶
D.能源管理系统
3.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能够实现以下哪些功能?()
A.实时电价显示
B.用电信息远程传输
C.自动断电
D.电压监测
4.以下哪些设备属于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
A.智能电表
B.传感器
C.变电站
D.家用电器
5.智能电网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

电网的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

电网的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

电网的智能电网与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网行业也在逐步进行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转型。

智能电网通过引入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管理,为电力生产和供应提供了更可靠、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则是将电网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数字化方式,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与特点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的电网系统升级为具备更高级别功能的电网系统,实现电力生产、传输、配送、消费等环节的自动化协调和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的特点包括:1. 自动化控制:智能电网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和自动切换等功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智能化管理:智能电网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和智能决策等技术手段,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降低系统的能耗和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高效能源利用:智能电网通过合理配置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和充电桩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调度,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二、数字化转型在电网中的应用数字化转型是指将电网各个环节的管理和运营从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数字化方式,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数字化转型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计量设备,电网可以实时采集和监测各个环节的数据,包括电力负荷、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

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运行状态和趋势分析,为电网运行决策提供支持。

2. 智能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通过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和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智能计量与结算: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量的精确测量和实时监控。

通过智能计量系统,可以准确记录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用电结算和电费管理服务。

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电能计量的发展

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电能计量的发展

都在 一定 的程 度上加 强 了 电网 的系统 的技术 革 新程度 。由 于 新 型产 品 的 不 断 出现 ,传 统 的 电能计 量 产 品逐 步 被 淘 不足 之 处 , 为 电力 系 统 的发 展 带来 了 巨大 的损 失 。 随 着 我 国 科 技 的 发 汰, 很多传 统 产品 中的 问题也 得 到有效地 解决 。 展, 智 能 电网 的建 设逐 步 完 善 , 电能 计量 也会 发 生 巨大 的变 化 。 3 智 能 电能计量 发展 存在 的 问题 及 改进 关键词 : 电能计 量 智 能 电 网 智 能 化 3 . 1 智 能 电能计 量发展 存在 的问题 当前 , 我 国智 能 电网的建 设 问题 已成 为 电力行 业所 关 3 . 1 . 1 由于 我 国 电力 事业 的发 展起步较 晚 ,所 以在 电 注 的焦 点 , 国家 电网从 2 0 0 9年开始 进行 智 能 电网的建 设 。 如 技术 还 不 成 熟、 对 检 测 电能计 量作 为其 中 的重要 环 节 , 也 随着 电网 的发展 与科 技 能计 量 方 面还 存 在着 一些 问题 , 以及 维 护 的经 验 相 对 匮 乏。 造作 人 员 的 专业 技 能水 平 不 的进步 在 不断地 进步 。 传 统 的模式 与 落后 的人 工 管理 并不 而且 没 有定 期 对其 进行 培 训 , 这就 造 成操 作人 员 对于 能准 确 的提供基 础 数据 , 这 对智 能 电网 的发 展 产生 了巨大 高 , 技 术 的生 疏 , 甚 至会 使 电能计 量 的数据 缺 乏准确 性 , 这都 的影 响 , 所 以应加 强 电力 系统 的优 化 速度 与 更新。 是 需要 改进 的方面 。 此外 , 计 量 人 员 的技 能与管理 水 平 有 待 提 高 , 所 以 为 了加 强 工作 的准确 性 , 电能计 量 数据 的准 随着智 能 电网的技术 的不 断进步 ,电能计 量 已经成 为 就 应对 操作人 员 进行定 期 培训。 国家 电力事业 发展 的一项 重要 的技术 , 同时, 也是 电网中的 确 性 , 基 础 管理 。 随着 我 国的发 展 以及 社会 的进 步 , 电能计 量工作 3 . 1 . 2 由于 新 型 的智 能计 量 设备经 过 改进 ,所 以其 使 这就 需要根 据 也逐 步 的走 向完 善 ,其在 智 能 电网中的重 要性也 越来越 突 用 方法 以及 操作 方面 也 有 一定 的不 同 之处 , 改 进后 的 设备 制定 新 的工作 方 案。 除此 之外 , 由于 新 型设 出。电力 行业 的工作 方式发生 了一定 的转型 , 而人 们 的生 活 会有 大 批 的传 统 老 设备 被 更 换下 来 , 如 果直 接 水 平 也逐渐提 高 , 对 电力 的要求 也发生 了一定 的变化 , 这 些 备 的 到来 ,

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深入了解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深入了解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深入了解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和优势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智能化趋势的兴起,智能计量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行业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一、智能计量技术概述智能计量技术是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电力消费进行准确、高效、自动化计量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主要通过智能电表、智能电网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

二、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1. 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智能计量技术的核心部件,通过具备通讯功能和数据采集能力的电子元器件,实现电能的计量、数据采集和信息传输等功能。

智能电表能够实现精确计量、远程抄表、实时监测和电能质量分析等功能,为电力行业提供了更为准确和便捷的计量手段。

2.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先进电力系统,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通讯网络,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控、调度、优化和管理。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减少电网的能耗和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电力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电力系统的效率提升和资源节约。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对电力需求进行预测和调整,合理安排电力供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智能计量技术的优势1. 提高计量准确性智能计量技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电能的准确测量和计算,避免了传统电表存在的测量误差和计算漏算的问题。

同时,智能计量技术还能实现对电能的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为电力行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2. 提高计量效率智能计量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计量和远程抄表功能,省去了传统人工抄表的繁琐和时间成本。

只要通过网络即可实现对电能的远程监测和管理,大大提高了计量的效率和便利性。

3. 降低计量成本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电能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提高了计量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成本的支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施体现
摘要: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不断上升,我国供电企业面临的供电压力越来越大。

智能电网可以很好地缓解目前供电企业的供电压力,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实施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文章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智能电网;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施体现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需求进一步加大,供电企业面临的供电压力也随之变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企业都实行了电网的智能化,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电企业的供电压力。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逐渐出现,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供电目标。

以下笔者将从智能电网的架构开始探讨。

1 智能电网及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1.1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顾名思义,就是指电网的智能化,也经常被称作“电网2.0”。

具体来说,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一种基础技术,其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来完成电力供应的决策支持,从而实现供电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其自主恢复能力较强,且能很好地防止外部病毒的供给,可以允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以更好地满足供电需求。

1.2 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就目前来看,分布式发电由于其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供电系统中。

为了适应供电系统的新形势,新型的、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始在我国出现。

计量自动化系统也可称为MAS(metering automantic sustem),是一种可以对公变、专变、电厂、低压用户、变电站等发电侧、配电侧、售电侧以及供电测等书籍进行采集、检测和分析的大型综合系统。

一般来说计量自动系统是由通信通道、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计量自动化终端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模块有四个,分别为负荷管理、低压集抄、计量遥测和配变检测。

其中计量自动化主站是整个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信息采集中心,其可以支持各类计量自动化终端的接入,然后通过通信通道来对计量自动化终端进行控制,其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便于供电决策;通信通道则是指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控制计量自动化终端起着数据传输作用的介质,其主要有专线、综合数据网、调度数据网、电话拨号、无线上网等;计量自动化终端是指进行计量电能信息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或者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主要可分为低压集中抄表终端、能量采集终端、配变检测计量终端和负荷管理终端等几种类型。

如图1所示,是未来的智能电网构想图。

2 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施体现
就目前来看,许多供电企业建立了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分布式能源营销业务和其他计量业务管理,本文以某地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为依据,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2.1 功能的部署
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由数据管理中心、计量应用中心、发电业务中心和运维监控中心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异常数据的处理、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数据的审核和发布、考核指标的监测、电能数据的综合展现和报表功能等;计量应用中心的主要功能有电量的分析、异常用电的分析、负荷的分析、优质用电的分析、主网图形电量的展示、计量设备使用状况分析、线损四分分析、供电和售电统计、重要客户的停电监测、负荷管理、错峰管理、停电时间和可靠性分析、预购电管理、停电和复电管理等;发电业务中心的任务主要包括计量业务处理、电厂电量的统计、上网电量的监测和分析、远程管理、装机容量统计、下网电量的监测和分析、智能小区、供电质量的分析、并离网时间等;运维监控中下的主要功能包括终端设备的升级、系统的管理、系统时间的校对、数据模型的管理、参数的设置、规则库的管理、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终端运维、档案管理、抄表监测、事件监测和运行状况的监测等。

就目前来看,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的业务功能都集中在安全II区和安全III区,其主要运用了GPRS通道数据采集功能、Web的应用功能,其中厂站的遥测数据采集则部署在安全II区,系统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服务、外部的接口服务都部署在安全III区。

具体功能部署如下:
①将遥测数据采集服务布置在安全II区是考虑到计量数据会通过调度数据网进行传输这个因素,将其布置在安全II区可以很好地实现对遥测终端数据比如大电厂、变电站等的远程抄表,从而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②大用户、低压集抄采集、配变台区等数据的传输主要是通过GPRS通信方式来进行的,因此将这些用户数据的采集服务布置在安全III区。

此外,还需将数据库服务部署在安全III区,这样可以实现对子系统运行状态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电能量数据和业务计量数据的集中存储,这不仅可以让主站系统进行数据的访问,而且可以与第三方业务实现数据共享。

③安全III区还具备了系统业务应用服务、信息基础平台和数据计算服务等功能,系统业务功能在安全III区可以很好地实现数据中心功能、采集中心功能、管理中心功能以及应用中心功能的目标;而信息集成平台在安全III区可以实现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和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计量服务在安全III区的布置可以实现各种电量数据和线损数据的叠加计算以及计量点能量数据的计算等功能。

安全II区和安全三区的具体功能布置如图2所示。

2.2 发电并网和离网的时间统计
一般来说,分布式电源并网要在故障后切除异步发电机,因为现有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难以保证故障后异步发电机可以恢复。

针对这种情况,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应该具有离网和并网的自动时间统计逻辑判断标准。

其一般的判断步骤为:
①计量自动化主站将从终端采集到的信息予以实时上报,并自动判断告警时刻和主站时间的偏差,若偏差过大,则应当对告警时刻进行修正。

②告警事件的过滤。

每日凌晨对前一天的告警事件进行过滤,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同时对下一时刻点进行判断。

一般认为数据无效、采集终端不在线以及电压过低等并网告警属于无效的并网告警,而采集终端在线、电压等数据在正常范围之内的离网告警属于无效的离网告警。

若是只有并网告警,没有离网告警的话,则可从并网时间点往前推算出离网的时间点;若是只有离网告警,没有并网告警,则可根据电流、电压等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出现正常运行数据的时间点则为并网时间点。

③通过上述步骤判断出离网或并网时间点后,就可以将过滤结果作为记录输出,然后由调度系统进行时间统计。

3 结语
随着当前电网智能化的不断普及,如何研发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成为需要探索的课题。

就目前来看,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中心、计量应用中心、发电业务中心和运维监控中心等四个部分,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这对于解决我国电力的供需矛盾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鹿华,王思彤,易忠林,等.高级计量架构(AMI)对智能电网下供用电关系的影响[J].电测与仪表,2011,(5).
[2] 赵伟,姚钪,黄松岭.对智能电网框架下先进测量体系构建的思考[J].电测与仪表,2010,(5).
[3] 胡晓娟.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17).
[4] 柳一兵,赵晓华.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J].能源技术经济,2010,(11).
[5] 李瑞生,李燕斌,周逢权.智能变电站功能架构及设计原则[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