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教师教学用书-之欧阳学创编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回顾与思考一、学生状况分析本章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认识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柱体、锥体、球体等常见几何体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图形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复习、整理和概括,对学生已有几何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整章内容是对学生已有几何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为以后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辨认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3.能想象基本几何体的截面形状;4.会画基本几何体的形状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形状图,能根据形状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5. 掌握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种形状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2.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2.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增强观察能力,形成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重难点】点、线、面等最基本的图形与基本几何体的相互转换。
在面与体的变化中如何抓住特征。
初一数学(上)北师大版之欧阳语创编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立体图形2、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⑴圆柱体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圆锥体侧面的展开图为扇形;⑵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棱锥侧面展开图为多个三角形.3、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二者的公共部分就叫做这个平面截这个几何体的截面.主要掌握平面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截面. 4、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口诀:主左高平齐;主俯长对正;俯左宽相等.5、常见的平面图形⑴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⑵与圆有关的的图形-扇形、弓形、弧.二 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大量生活中存在的物体,从中抽象出其几何特点,达到对内容较全面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通过亲身的体验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的发展。
三 容易出现的错误⑴图形想象不够全面;⑵计算时公式关系记不清楚;⑶动手能力不强.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一 内容总结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也可以分为:有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2、有理数的数轴表示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3⑴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模型①框内放数(相反数放入为零);②数轴上移动点(与数轴同向为加上一个正数,与数轴反向为加上一个负数).法则:有理数的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和取同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相等和为零;绝对值不等时,和取绝对值较异号两数相加,大数的符号,并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任何数与零相加仍为这个数⑵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⑶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引入基础:多个相同数相加. 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积取正,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乘;异号两数相乘,积取负,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乘;零与任何数相乘仍为零 ⑷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 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上这个数的.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同号两数相除,商取正,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除;异号两数相除,商取负,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商仍为零※前者适用于分数计算,后者适用于整数或小数计算.⑸有理数的乘方意义:几个相同数相乘.结构乘方→乘除→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二 本章思想方法1、有理数的引进是在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出现的,这也是数不够用的原因.指数底数2、有理数的直观化→数轴表示;3、有理数的运算都是建立在小学正数与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符号和绝对值将其转化.三易犯错误1、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现方向错误;2、运算时正负数判断错误;例如出现-5-2=-3、随意加括号的错误;3、运算时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例如出现-2+3×5=1×5.四本章学习方法1、抓住基础和基本方法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运算方法;2、知识引进时应利用实际意义予以加深印象;3、注意新旧知识的关联作用.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一内容小结1、用字母表示数⑴代数式问题⎧⎪⎨⎪⎩①求代数式;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③求代数式的值.⑵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运算基础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⑶进行代数式运算时应注意以下步骤:①去括号;②合并同类项;③代值进行运算;④写出结果.2、注意代数式的数学意义和实际意义;二数学思想及方法本章提供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活动,通过探索活动达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目的,这种表示可以更深刻的揭示具体事物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方程等。
但是,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相对较弱,特别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基本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形模型、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富的图形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基本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3.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图形案例,让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图形世界》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的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以及图形的运动和变换。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初中数学,对于图形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小学阶段的简单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初中阶段对图形的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教师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和变换,以及立体图形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各种几何模型和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物、日常用品等,引导学生关注各种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几何模型和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这些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更直观的认识。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相对较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立体图形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立体图形的绘制和识别。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美的感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的存在。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
3.巩固新知: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立体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识别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实践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立体图形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创新教案】图形的认识

1.1.1 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归纳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难点: 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中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能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
2、教师课前准备选择实物进行教学。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体?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以课本上房间的一角为背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的几何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看一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书房中各个物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找一找:找出你所认识的几何图形。
辨一辨:(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认一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电脑显示上面各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配注各几何体名称。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想一想: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以上的几何体,(在实物与几何体模型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尤其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通过交流,总结,归纳形成直觉感受后,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抗赛(甲方出示实物,乙方作出类似于该实物的几何体的答案,数个轮回后交换角色),以此加深对简单几何体的感受和认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新教案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比较,观察物体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教学中,教师依次提出下面的问题:你能叫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与上述几何体类似吗?由于这些几何体都比较简单,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学生基本都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同时给出了极为丰富的现实背景,如“教学楼门厅里的柱子是圆柱形的”,“魔方是正方体”,“圣诞老人的帽子是圆锥形的”,“足球是球形”,“超市里的蒙牛牛奶的包装盒是长方体”,“铅笔的形状是棱柱形的”……从具体的模型到生活中的实物,学生的回答展现了他们眼中的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第二环节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活动1:教师依次展示上海浦东建筑物图片、三峡截流石图片和金字塔图片(如下图)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
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3的问题串:⑴(小明的)书房(如上图)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⑵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⑶请在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⑷请在房中找出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品?教学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图片,但务必注意这些图片中包含相对丰富的几何体,而且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比较鲜明,具有代表性,从而便于学生识别;此外注意图片的现实性、新颖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几何体的丰富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画一画、说一说:训练你的表达能力活动1:画一画: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4个学生上黑板),并用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活动2:说一说: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描述的几何体类似?活动3:讨论:(1)长方体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教师教学用书-.pptx

9有理数的除法
10有理数的乘方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hlr
12计算器的使用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⑴括号内页码系教科书的页码.
I
(2)111 4 (11) 13 (17) 20 (20) 23 (28) 31 (33) 36 (33) 36
(37) 43 (43) 49 (48) 54 (52) 58 (61) 67 (66) 72 (72) 78 (74) 80 (80) 86 (83) 89 (88) 94 (91) 97 (95) 101 (95) 101
1线段、射线、直线 2比较线段的长短 3角的度量与表示 4角的比较 5平行 6垂直 7有趣的七巧板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135) 149 (139) 153 (143) 157 (148) 162 (152) 166 (156) 170 (160) 174 (163) 177 (163) 177
(226)
254
3谁转出的“四位数”大
(230)
258
回顾与思考
(232)
260
复习题
(232)
260
课题学习
★制作f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235)
264
总复习
(237)
266
-4 -
学海无涯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展开与折叠、切截以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 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相互转换等的活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 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基本待性,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并能从 组合图
三、 课时安排建议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