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检索了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拔罐疗法的作用机理进行总结。
文献归纳显示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大多以拔罐局部的研究为主,并从整体出发将拔罐疗法对新陈代谢、机体免疫、机体痛阈的影响也做了初步的探讨。
表明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指导临床提高疗效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全面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罐斑
拔罐是(cupping)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拔罐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临床及民间应用都十分广泛,在人们为防止药源性疾病而多方寻求非药物治疗的今天,也越来越被现代社会所重视。
然而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理的阐述尚未明确,本文查阅了近十年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有关拔罐机理的研究多是从罐斑出发,现就对本疗法作用机理的现代医学研究总结如下,以期对其将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拔罐局部的研究
1.1罐斑的研究罐斑,新世纪本科教材定义为,起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斑,或伴有微热痛感,又称之为罐印。
拔罐后给人以最直接的感官特征即是罐斑。
查阅古今文献,多数医家认为,罐斑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拔罐后出现的这些皮肤反应,是体内病理的外在反映。
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认为罐斑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并在《中国针灸学》里对吸罐疗法说明要拔至“见紫红色为佳”。
本科教材《刺法灸法学》也较详细地提出了罐斑显色的意义。
赵喜新等[1 ]在罐斑的研究中也发现感冒人群拔罐后的罐斑与正常人群的罐斑有显著差别。
这说明多数医家认为罐斑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的不同状态和疾病的治疗效应。
因此从罐斑出发,深入研究拨罐疗法的治疗机理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目前,罐斑产生的机理并不十分确切。
未秋平等[2 ]在罐斑产生机理的探讨中就分析了罐斑的产生与罐内负压、温度、留罐时间长短及浅表毛细血管的分布、血管通透性、血管脆性和血小板数量都有关,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3 ]罐斑颜色主要与拔罐部位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于皮下有关。
罐斑不明显的是毛细血管没有破裂,拔罐只改变了局部的血管充盈度。
反之,损坏了局部的组织结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罐斑的颜色就明显。
赵喜新等[3 ]在研究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实验中就发现当拔罐参数达到10 min ×-0.04 MPa 的刺激强度以上,毛细血管就会破裂,皮肤出现瘀斑,负压越大,破裂越重,相应出现的罐斑颜色也越深。
拔罐造成的这种局部损伤,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机体的自我修复和红细胞自家溶血可能是拔罐的作用机理之一。
1.2
拔罐局部形态学变化病理学的有关理论指出,机体对损伤的自我修复和红细胞自身溶血现象是一种良性刺激,不仅可以加强局部新陈代谢,而且溶血释放出的组胺、 5 -羟
色胺、神经递质随体液流至全身刺激各个器官,以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梁俊等[4 ]以-0.035 MPa 的负压强度在家兔表皮样品上留罐10 min,将所得样品处理后用自然扫描电镜(NSEM)观察发现,正常家兔表皮结构完好,而拔罐组家兔表皮形态结构产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角质层沿毛囊间隙拉裂,形成多条均匀、散在、龟裂样裂纹,每条裂纹都向深部组织延伸,同时有横向裂纹出现,并有红细胞附着在裂纹壁上。
1.3拔罐局部血流量变化微循环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再将细胞的代谢废物清
除,因此观察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可以大体判断一种疗法的效果,目前已被许多临床、基础研究采用。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拔罐部位拔罐前后血流量进行扫描,田宇瑛等[5 ]发现4 种不同负压拔罐后其拔罐区域内的皮肤血流量均有极显著增高。
-0.03、-0.04 和-0.05 MPa 3 种负压之间的血流量变化率无显著性差异,而-0.02 MPa 的负压所引起的血流量变化显著小于前三者,表明一定的负压值对产生较好的拔罐效果是必要的,使用-0.02至-0.05 MPa 的负压均可使拔罐部位的血流量显著升高。
金兰等[6 ]也发现拔火罐可使拔罐部位的皮肤血流量明显增加;拔罐后血流量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到20 min时基本恢复至拔罐前水平。
1.4拔罐局部温度变化张莉[7 ]用红外摄像仪对拔罐的局部进行连续观察,发现拔罐可以对皮肤的温度产生影响,其规律是升高幅度因时间不同而不同。
拔罐开始温度迅速升高,升高达到一定时逐渐变缓; 启罐后温度( 平均升高2.0555 ℃)仍维持一定时间(15 min 以上),而且皮肤温度升高的区域由罐中心向周围扩展,面积越来越大。
拔罐后的皮肤温度升高说明该局部的血流量增加,这种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不仅限于拔罐时,而在启罐后持续一定时间,且血流量增加的区城范围从罐口中心向四周扩散。
局部血流量增加使
代谢得到改善,并因此激发了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了拔罐疗法的作用。
从拔罐大椎穴观察督脉穴表温度变化的角度,李超群等[8 ]探讨了拔罐疗法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发现陶道、至阳、腰阳关(督脉上、中、下三个穴位)都显示出共同规律,即拔罐后皮温升高,且5 min 后升高最显著,而后趋于平稳。
说明拔罐大椎穴能够提高督脉穴位的穴表温度,拔罐疗法对能量代谢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1.5拔罐局部血氧状态变化张莉等[9 ]观察了拔罐前、中、后不少于40 min 的拔罐局部组织氧合血红蛋白以及脱氧血红蛋白的相对变化量,发现拔罐能够使局部组织的血氧状态发生改变,其中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明显增加,并呈现动态变化,即拔罐开始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迅速增加,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较平稳地维持,启罐后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一定高度的曲线变化。
并且,氧合血红蛋白及脱氧血红蛋白二者关系密切,氧合血红蛋白增加量大大高于脱氧血红蛋白。
说明拔罐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状态,其对局部组织的作用是良性的,不仅是在拔罐时,而且在启罐后仍持续发挥作用,极其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改善。
2拔罐整体效应研究
2.1调整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
2.1.1体液免疫人体中的免疫球蛋白是构成体液免疫的基础,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10 ]。
免疫球蛋白在体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可使人体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
叶立汉[11 ]分别统计100 例住院病人拔罐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补体C3、C4 含量。
发现拔罐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偏低或偏高的免疫球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
2.1.2红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为机体的一个重要防御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红细胞具有识别抗原、清除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免疫粘附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效应细胞,以及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
红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细胞不可代替的。
设法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对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钟蓝等[12 ]对57例健康学生沿脊柱两侧膀胱经风门至肾俞一线走罐。
治疗后统计发现受检者走罐前后红细胞C3b 受体总体花环绝对值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总体花环绝对值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
本实验结果表明,背部膀胱经走罐能明显提高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
2.2促进体内代谢物的排出,加快新陈代谢王和生等[13 ]以股静脉血尿素氮、尿酸、肌酐等三项为观察指标,发现大鼠造成疲劳模型后代谢终产物增多,自然休息也未
能恢复。
而拔罐能使三项指标明显降低,虽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又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模型后自行恢复组(P <0.01),说明拔罐疗法对消除体内代谢产物有积极的影响。
2.3提高痛阈,缓解疼痛辛英等[14 ]在88 受试者腰部拔罐,并测定拔罐前后痛阈的改变,结果痛阈由拔罐前的263.36 ±102.00 g 升高到拔罐后的333.63 ±116.99 g(罐外)和410.57 ±149.84 g(罐内),拔罐后罐区内外皮肤痛阈均显著升高(P <0.001)。
刘广林等[15 ]选背部穴位,用WQ -9E痛阈测量仪测量,治疗前为0.87 ±0.43 mA,治疗后1.10 ±0.66 mA,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
Farhadi 等[16 ]将98 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拔罐治疗组,拔罐组每3 d 治疗1 次,3 月后与常规组对比发现患者的疼痛的强度明显降低(P <0.01),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明显改善(P <0.01)。
3小结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拔罐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自然疗法,更为人们乐于接受。
拔罐疗法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对其机理和规律的深入研究,以指导
临床应用,提高疗效[17 ]。
目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①研究深度不够,理论、指标偏于陈旧。
既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疗效的观察上,或是配合了针灸、针刀、药物、理疗、灸法、刮痧、按摩等治疗手段后的综合研究和疗效观察,对于其单独作用机理和对于已有假设理论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尚且不足。
②动物实验研究开展相对不足。
由于大多实验动物皮肤松弛不能进行很好的拔罐,也可能一定程度限制了动物实验的发展,所以如何寻找更好的动物模型或是对罐具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待考虑研究。
③对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及量化较少。
如拔罐时的负压、走罐时的来回次数及手法的轻重,闪火罐时的程度等等,虽有一定的共识但仍就需要明确。
④“三因治宜”对拔罐疗法疗效影响的研究甚少。
不同季节、人种或地域对拔罐是否有影响。
王晓艳[18 ]就对因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拔罐治疗的影响做了观察,发现不同人种对拔罐的耐受性、适应性和疗效的差异性,相应提出了拔罐疗法对不同人种予以运用过程中的差别处理原则,这还可做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钱洁[19 ]等人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拔罐对患者的心理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这是拔罐对心理状态的调节,也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有关拔罐疗法机理研究相对针刺、艾灸等的研究还是较少。
对于拔罐疗法机理的现代研究大多还都是人们根据拔罐治疗某些疾病的推测和分析。
因此对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全面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喜新,王磊琼,李鸿章,娄冉,赵玉伟.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在拔罐疗法中的罐斑显色差别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未秋平,冯强.罐斑产生机理的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54 -55.
[3]赵喜新,童伯瑛,王雪霞,孙改玲.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85 -388.
[4]梁俊,许珞,付文心.NSEM 对付罐作用下家兔表皮形态的观察[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5(2):131 -134.
[5]田宇瑛,秦丽娜,张维波.不同拔罐负压对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针刺研究,2007,27(3):184 -185.
[6]金兰,刘阳阳,孟向文,李桂兰,郭义.拔罐对健康人体背部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4 -
5.
[7]张莉.拔罐疗法对皮肤局部温度和血红蛋白影响的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2000.
[8]李超群、孟向文、郭义,柴春祥.健康成人大椎穴拔罐前后督脉
穴表温度变化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
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92 -94.
[9]张莉,唐丽亭,仝小林,贾洪,张志远,酒谷薰.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针灸,2001,21(10):
619 -621.
[10]郭旭,曹洪波,魏文坤,顾捷.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多形性日光疹
1 例[J].河南中医,2011,31(3):295.
[11]叶立汉.保健拔罐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1998,23(10):1109 -1121.
[12]钟蓝,李利,李静,廖永良,黄树.走罐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9(6):367 -368.
[13]王和生,付文心.罐疗对大鼠运动疲劳所致尿素氮、尿酸、肌酐
的消除作用[J].陕西中医,2000,21(12):575.
[14]辛英,王书萍,房秀凤,廖永良,黄树.单次拔罐前后的痛阈及皮温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1994,17(3):173.
[15]刘广林,张利峰.JWZ -1 型经络温通治疗仪的临床初步应用
与试验观察[J].三零九医院院刊,1997,(3):42.
[16]
Farhadi K,Schwebel D C,Saeb M,Choubsaz M,Mohammadi
R,Ahmadi A.The effectiveness of wet -cupping for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in Ira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Com-
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09,17(1):9 -15.
[17]曲晓雪.拔罐刺血疗法治疗痤疮[J].中医学报,2010,25(2): 338 -339.
[18]王晓艳.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拔罐疗法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
杂志,2009,24(5):603 -605.
[19]钱洁,张捷,裴音.走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北京
中医,2003,22(5):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