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穴位图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1ec76f105f0e7cd1842536d8.png)
人体背部穴位图人体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拔罐人体穴位图
![拔罐人体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224b1c0516fc700abb68fc7c.png)
拔罐主病病症与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肩周炎中医拔罐穴位图
![肩周炎中医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866b84253169a4517723a346.png)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可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和局部代谢机能,通过改善病灶周围组织营养,修复受损组织及神经根,促进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肌肉劳损症的康复。
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e078adb0b90d6c85ec3ac6ee.png)
人体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拔罐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1)部分穴位的取穴方法: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处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风府两旁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13e25895f61fb7360b4c6580.png)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人体穴位图 - 1 -- 2 -- 3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 5 - 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廉泉: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根之下凹陷处人迎:结喉旁开1.5寸处天突:前进中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膻中:前进中线,两乳头中间天池:乳头外侧1寸,当四肋间乳根:乳直下第五肋间中庭,旁开4寸处期门:乳头两肋,当第六肋间上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5寸处中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4寸处天枢:脐旁开2寸处神阙:肚脐孔窝正中关元:前正中线,肚脐孔下3寸处中极:前正中线,肚脐孔下4寸处归来:肚脐孔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处曲骨:前正中线,脐下5寸,当耻骨联合上方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灵台:第六胸椎棘突下 - 6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涌泉:在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出现凹陷处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华盖:前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
拔罐穴位图详解
![拔罐穴位图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99400e4431b90d6c85c7a6.png)
附注: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ráo)骨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56027ff8336c1eb91b375d2e.png)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健康理念】:好轻松•好健康•好生活中华好轻松拔罐疗法一主病病症与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 慢性胃炎中皖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皖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皖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胃痛、呕吐、胃下垂中皖10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皖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皖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胶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3、肝俞79、、脾俞77、胃俞76胆俞78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47、肝俞79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那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3、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皖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閑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3、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倘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腰眼元俞73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ill 64 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醪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3、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皖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白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白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天突4、曲泽33、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慢性咽炎人迎2 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尊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皖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非常感谢您对中华传统医学艾灸针灸?拔罐?刮痂疗法养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国好轻松医疗科技健康品牌团队好轻松拔罐的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知,沟通仙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
拔罐穴位图
![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bc3a7a8e9951e79b8927de.png)
背部拔罐穴位图人体穴讲太溪太冲减直池,每一穴很多二百下。
保持按摩两月余,毕生抛弃降压药。
若加杞菊天黄丸,降压明目祛怒气。
感冒歌感冒发烧司空见,服药注射屡见不鲜;肺俞拔罐按风池,克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两耳嗡嗡听力降,怒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果肾实耳叫响,太溪耳门能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哮喘本是中正侵,好收三夏取冬秋;防备为主抓环节,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标重在补气血;极度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愚。
冬春哮喘由风热,重视温阳即了然;艾灸闭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寒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祸歌人的身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必求药方女;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鼓羞易行,气血不敷是关头;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脆。
心绞痛歌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失慎便丧命;手机吸救很需要,推拿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人的身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通顺。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郁闷焦炙莫担忧,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早推拿五分钟,冲天肝火没有伤身。
减肥歌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肥开路是前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告白瞎合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修长赛明星。
惹上瘦削莫心耽,穴位十分刺激成果显;吃点廉价二陈散,疗效强化不反弹。
注:二陈集配方:半夏、橘白各15克,黑茯苓9克,苦草5克。
按此比例,磨细夹杂,或造成胶囊便可。
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成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4个死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炎热伤肺腑,心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非常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粪便枯燥常;调剂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撤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前晌起就已经旺,当头疼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何因招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服衡;很是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晨疼痛无踪迹。
调制更年期歌女人最怕更年期,焦躁睡不着性欲低;症状齐由阴虚致,六味清闲能补益。
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
![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https://img.taocdn.com/s3/m/9d8f2f0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3.png)
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神厥:性命之根蒂部位:在脐中间,脐中央。
作用: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主冶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女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肾俞穴:益肾助阳要穴部位:在第二椎间盘横突旁开1.5寸处。
取定穴道时,一般选用侧卧姿态,肾俞穴位于身体的腰部,当第二椎间盘横突下,上下二指宽处。
作用:此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慢性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活力减低等。
大椎穴:头领一身气血部位:坐落于第7颈椎骨横突下凹痕中。
取定穴道时正坐低下头,该穴坐落于身体的颈部下方,第七颈椎横突下凹处。
若凸起骨不太显著,让病人活动颈部,没动的关节为第一腰椎,约与肩齐平。
作用:养血补肾壮阳。
主冶热症,登革热病,咳嗽,喘逆,脾虚湿困,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颠狂痫证,五劳亏虚,七伤困乏,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内关穴:定惊安神助眠、调气止痛部位:在手臂,第1、2骨掌间,当第二骨掌桡侧的圆心处。
或以一手的大拇指指骨关节病纵纹,放到另一手拇、无名指中间的指蹼缘上,当大拇指尖下是穴。
作用:主冶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出风口噤,热症无汗,容易出汗,解渴,黄疸,经痛,肝郁肾虚,滞产等。
涌泉穴:引火下行好健康养生部位:在足底端,蜷足时足前侧凹处,约当脚底第2、3跖趾缝纹首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相交点上。
作用:排热发火。
主冶肺系病证,排便难,小便不畅,奔豚气。
足三里:滋补养生人体胜吃柴鸡部位:坐落于小腿肚两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联线上,浅部布有腓肠两侧皮神经。
作用:燥化脾湿,止脱生发胃气。
主冶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智不清病,外科疾病,虚损诸证。
三阴交:赶跑妇科病部位:三阴交在小腿肚里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踝关节里侧缘后才。
作用:在小腿肚里侧,内踝尖上3寸,踝关节里侧缘后际。
拔火罐穴位图解
![拔火罐穴位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9fd08e27caaedd3383c4d39e.png)
【生活】拔火罐穴位图解杂谈
(2012-05-25 14:38:08)
1.感冒-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经常性感冒,气管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3.肺气肿,哮喘-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6.呃逆,胆囊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7.腹痛,结肠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8.便秘-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9.食管炎,泌尿感染-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0.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1.静脉曲张-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2.面神经麻痹,衰弱-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3.头痛,神经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4.偏头痛,枕神经痛-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5.低热,减肥-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6.干燥,落枕-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7.肩周炎,颈椎病-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8.手碗伤,腰扭伤-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9.腰痛,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0.腰肩痛,坐骨神经痛-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1.足跟痛,踝关节扭伤-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2.四肢发冷-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3.关节炎,关节增生-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89baf83169a4517623a3af.png)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 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 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 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 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 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 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 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 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 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d83a8f4eb9d528ea80c7793e.png)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拔罐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1)部分穴位的取穴方法: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处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风府两旁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肩周炎症状拔罐穴位图
![肩周炎症状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95e96c72ee06eff9aef80771.png)
肩周炎拔罐穴位图肩周炎的指压,按摩治疗,先从颈部到肩膀,以蒸热手巾温敷为重点。
并且要注意预防肩膀虚冷。
肩周炎治疗穴位以仔细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肩井,肩髃,臑会,臂臑,云门,天宗等各穴位有效。
对肩周炎疼痛进行温灸治疗同样有效。
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
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1)肩井:对肩膀酸痛有效的穴位,按摩针灸都可以。
肩井在肩上。
穴位找法:从乳头往正上方的线上,正好在后颈根部和肩膀的中央。
加以压迫会疼痛。
操作:医者抓住病人肩膀,以拇指稍用力揉压。
假如病人自己指压时,则用右手食指指压左肩,而以左手食指指压右肩,对肩膀酸痛有效。
(2)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
指压和按摩并用,消除肩膀三角肌疼痛。
位于肩部。
穴位找法: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操作:医者用一只手支撑病人的手臂,另一只手拇指指压穴位。
如此可缓和肩膀三角肌疼痛,假如从胸部中心沿着锁骨下面朝本穴位部位反复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3)臑会:位于和身体各类机能有关的几条能量路线在身体内交叉,交会之处的表面部位,穴位名因此而来。
能有效缓和肩膀三角肌和上臂部的疼痛,所以,在手臂疼痛而没有办法举高的症状产生时加以揉压,可降低症状。
部位:肩端后侧凹处朝肘最突出之处方向约三个指幅下面。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肩周炎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
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4)臂臑:穴位名称,表示对前臂,上臂疼痛有效的穴位。
能够有效缓和手臂疼痛。
部位:位于手臂外侧。
穴位找法:将手臂朝正侧方举起,从肩膀到肘部分的三角肌会隆起之处。
该三角肌,到手臂中央为好。
压迫其附近,可摸到皮肤下面的肱骨。
臂孺在其凹陷中,加以压迫,从上臂到肘方向会感觉疼痛。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除指压外,抓住前臂部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更有效。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101dd210700abb68a882fb09.png)
人体穴位图之蔡仲巾千创作【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拔罐经常使用穴位的取穴方法(1)部分穴位的取穴方法: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处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风府两旁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杜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拨火罐学习要点一
![拨火罐学习要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df2e0710dd3383c4ba4cd20e.png)
1.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一:背部穴位减肥
2.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3.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4.三焦俞穴(图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
外。
5. 2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二:腹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6. 3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三:下肢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
每周2~3次。
血海穴(图示中上面的那个)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图示中下面的那个)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6大瘦身穴位,想瘦哪里就瘦哪里】1、承山穴:消除小腿脂肪;2、足三里:消除小腿浮肿;3、血海穴:消除腿部堆积的脂肪,同时改善月经不调;4、曲池穴: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5、风市穴: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苗条;6、肱中穴:使手臂变纤瘦,看电视神马的时候也别闲着哦
【不可不知的十大瘦身穴位】1、承山穴:消除小腿脂肪;2、足三里:消除小腿浮肿;3、血海穴:消除腿部堆积的脂肪,同时改善月经不调;4、曲池穴: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5、风市穴: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苗条;6、肱中穴:使手臂变纤瘦~看电视神马的时候也别闲着哦。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650886c55a8102d277a22f61.png)
人体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拔罐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1)部分穴位的取穴方法: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处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风府两旁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廉泉: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根之下凹陷处人迎:结喉旁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
症状穴位
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
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
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
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
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
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
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
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
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
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
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
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
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
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
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
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
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
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
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
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
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