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曾国藩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曾国藩的诗,可以点击查看。
[céng guófān]朝代:清代描述:晚清名臣简介:(1811 ~1872 )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
初名子城,字居武,号涤生。
湖南湘乡(今双峰)人。
道光十八年(1838 )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Z-5582 5582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咸丰二年(1852 ),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
适丁母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练。
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湘军)。
1854 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 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
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
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
此后用兵更为谨慎。
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
1855 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守南昌。
1858 年6 月,奉诏出办浙江军务。
1860 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方大权。
次年9 月,督其弟曾国荃攻陷安庆。
11月,加太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
旋朝廷举荐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
1862年,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
10月,湘军与李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
至1864 年7 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
朝廷褒功,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
1865 年5 月,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曾国藩名言名句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曾国藩2、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曾国藩3、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曾国藩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曾国藩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曾国藩7、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曾国藩8、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曾国藩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曾国藩10、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曾国藩11、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
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曾国藩12、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
——曾国藩1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曾国藩14、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曾国藩1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曾国藩16、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曾国藩1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18、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19、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20、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曾国藩2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曾国藩22、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曾国藩23、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曾国藩7个小故事
曾国藩7个小故事曾国藩,清朝末年的名将、政治家、外交家和理学家,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
以下是七个关于曾国藩的小故事:1. 曾国藩与小偷:曾国藩小时候天赋不高,因此经常背诵诗词文章。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钻进了他的房子,在他的书房里来回徘徊。
曾国藩背一篇短文,重复了几十遍也没能背下来。
小偷不耐烦了,将这篇短文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2. 曾国藩与猎户:曾国藩年轻时喜欢打猎。
一次,他与一个猎户争辩起来,说自己的父亲也是猎户,而这个猎户只是普通百姓。
猎户告诉他,虽然他的父亲穿着打猎的衣服,但从未真正打过猎。
曾国藩深受启发,从此更加关注实用主义和民本思想。
3. 曾国藩与算命先生:曾国藩年轻时曾经找算命先生算命。
算命先生告诉他:“你将来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甚至会成为宰相。
”曾国藩听了非常高兴。
但是算命先生接着说:“不过,你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过于相信命运。
”曾国藩听后非常沮丧,但后来他意识到算命先生是在点醒他不要过于依赖命运,要更加努力奋斗。
4. 曾国藩与左宗棠: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清朝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两人曾经因为一件小事闹矛盾,互相不说话。
后来曾国藩主动去找左宗棠和谈,但是左宗棠避而不见。
曾国藩不放弃,继续敲门。
左宗棠听到后非常感动,开门迎接曾国藩。
从此两人重新建立了友谊。
5. 曾国藩与李鸿章: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和引路人。
一天,李鸿章带着两个问题来找曾国藩。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兵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做官之道。
曾国藩告诉李鸿章:“兵法易学,做官之道难学。
”然后指着自己的头说:“这里面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意思是说,做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不能只学书本上的知识。
6. 曾国藩与湘军士兵: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是清朝的重要军事力量。
他非常注重士兵的纪律和教育,经常亲自教导士兵。
一次,一个士兵因为赌博被抓,曾国藩知道后非常生气。
他告诉士兵:“你赌博不仅会输掉自己的钱,还会影响到整个军队的士气。
”然后给了士兵一些钱,让他好好休息并严格遵守纪律。
游曾国藩故居
游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北人,号直观,江苏镇江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将领、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晚清最杰出的维新实践者”。
曾国藩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是曾国藩生前居住的地方。
整个故居占地
面积约为15亩,建筑面积约为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组成,其中包括主楼、东西两厢房、东西楼等。
曾国藩故居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主楼是整个故居的核心部分,楼下是
客饭厅和书房,楼上是主人的寝室。
故居内的家具陈设和装饰品讲究精致,反映了当时士
人家庭的生活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居的东厢房里,还保存着曾国藩家族的家谱,给
人们提供了研究曾家世系和宗族制度的重要资料。
曾国藩故居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故居内的书房陈设保存完好,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古籍书册,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展示了曾国藩的学术造诣和
文化修养。
在故居内还有一个私人花园,园内有假山、池塘和花草树木等景观,营造出一
种静谧宜人的氛围。
曾国藩故居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
展示了曾国藩家族的风貌和生活方式,还反映了中国近代士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游览曾
国藩故居,可以了解曾国藩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曾国藩故居的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为游客详细介绍曾国藩的事迹和家族历史,
并解释故居内的各种文化、艺术的背景和意义。
游客还可以在故居内参观展览,了解更多
关于曾国藩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曾国藩简介及八大金句
曾国藩简介及八大金句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他曾在洋务运动中负责创办了中国的现代工业,并在此过程中推动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以下是曾国藩的八大金句:
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锋芒太露易遭明枪暗箭。
3.做好人,修好身,死有余辜。
4.史鱼秉直,恶似奸臣;长蛇封豕,难为福兆。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
傲字致败。
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这些金句都表达了曾国藩的哲学思想和处世之道,对于我们今天的处事和做人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关于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名言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大臣,更是湘军的创立者。
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朝廷考虑,在军事,政治,文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清朝的末期要是没有曾国藩,将会灭亡的更快。
曾国藩简介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攻占湖南,曾国藩奉旨前往抗击成立湘军,湘军一作战勇猛远近闻名,人们只知道湘军常打胜仗,并且士气高涨,却不知道作为湘军首领的曾国藩默默付出的努力,曾国藩让每一位入伍的士兵熟知礼制,通读古典经学,湘军在当时素质奇高,队伍作战时更是整齐划一,没有半点拖泥带水,部队执行力高,应变能力强,自然常打胜仗。
作为一名政坛上的大人物,曾国藩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
曾国藩家中没有当官背景,所以当他成为官员后,格外重视对自身品格的培养,个人修养的确给曾国藩带去了很大的帮助,他做人表里如一,不给人抓住把柄陷害自己。
他对所有人都保持尊敬的态度,他内心纯洁不存邪念,曾国藩每天都要花时间静坐思索,从不说空话,没有把握之事绝不轻易答应。
除此之外,曾国藩热衷于研究文学,在早期就将易经读通,其中的阴阳变法更是手到擒来,曾把一切顺利的诸如事业、富贵、地位等归在阳里,将一切不利、坎坷归在阴里。
掌握了这种平衡之后,处理事情能十分果断。
曾国藩攻破天京,完成对太平天国的镇压被朝廷封为一等毅勇侯。
在天津教会案发生之后,曾国藩屈从法国,受到舆论谴责,回到两江总督的位置。
之后积极筹备费用,送学童前往美国留学,为洋务运动输送人才。
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
曾国藩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清朝的政权稳定和他密不可分。
曾国藩名言作为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除了留下丰功伟业外,他的一些名言也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并且其中的内容对于现在人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人们道德培养上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我们对于其中几条做一个解释。
为什么在各方面不如你的人却做的比你成功,曾国藩给出的解释是: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曾国藩家训(一)——,无一日不读书
曾国藩家训(一)——,无一日不读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这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
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
曾国藩和他的《曾国藩家书》会给我们现代家庭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图1)众人都说曾国藩事业惊寰宇,功名震天下,小时候定是天纵奇才。
不然长大后哪能有那么大名头,惹得后世那么多人崇拜。
毛泽东年轻时,最佩服曾国藩。
读完曾文正公全集之后,说了一句名言。
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死后谥号是文正公,曾文正即是曾国藩。
毛泽东那话是说,近代所有先贤,我毛泽东眼里只看中一个,那就是曾国藩。
说来也巧,毛泽东平生的对手,一生的生死冤家蒋介石,最佩服的人也是曾国藩。
据说,蒋介石在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书是《圣经》,因为宋美龄信基督教,那本《圣经》是取悦老婆的。
另一本书,就是《曾文正公全集》。
他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用曾国藩的治兵方略做教学课本。
但不能说曾国藩后来成就很大,不能说毛泽东、蒋介石都非常佩服他,就得说他小时候是天生奇才,禀赋过人。
实际上,他是一个笨小孩。
不仅有史料证明,还有很多后人的评论,都有提及。
(图2)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是怎样成长为日后的中兴名臣、一代大儒?是谁拯救了这个笨小孩?又是谁成就了这个笨小孩的非凡人生?用一个关键词来说,就是自我教育。
教育家向来认为,最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曾国藩资质平常,有跟普通人一样的各种缺陷。
但他有一个大多数人不具备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拯救了笨小孩,成就了曾国藩。
这个优点就是,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的不足、缺点,都能做到认真地反思、反省与学习。
人们也许都可以这样做,但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实在。
不仅反思、反省,而且以一个崇高的信仰为镜,严格要求自己,并身体力行。
这个崇高的信仰,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仁爱忠恕的道德精神。
曾国藩名言_1
曾国藩名言导读:名人名言曾国藩名言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进于圣贤。
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兽。
3、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4、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
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5、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6、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
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
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7、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自馁。
8、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
何也?见善不明耳。
9、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10、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11、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1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3、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4、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1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6、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
斯惑之甚也。
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17、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18、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
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19、见人耳语,不可窃听。
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
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20、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21、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2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
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
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24、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一)人物介绍: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与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经历人生四辱,屡败屡战,官至两江总督(清初江苏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候。
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十年内,连升七级,侍奉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他的手下建议他自立为王,他写下其联以明其心: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二)家书:1.治学: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教育思想:读书以明理读书要有志,有恒,有识读书要兼容并蓄,学以致用2.修身:十二准则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夜不出门。
古人修身四端可效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养生约法五事:以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脚行三千步。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养病须知调卫之道3.进德1.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二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
2.做人学问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
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三、拯救命运的学问: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有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曾国藩一生笃好学问,作文每日不辍,是名副其实的儒家.欧阳兆熊说曾国藩一生三变:早年讲理学;办理团练军务时讲申韩;后学老庄。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力,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党人斥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曾国藩等封建时期的人物大加斥责。
但自文化大革命后学术界政治气氛下降后,对曾国藩的评价日趋活跃,不乏赞誉之声。
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已患重病,李扬帆认为“曾国藩实际上死于处理天津教案导致的精神打击。
在如履薄冰的对外关系处理中,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曾国藩简介资料
曾国藩简介资料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曾国藩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2月26日)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
道光六年(1826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曾国藩家训一
曾国藩家训一1、至于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使自己做成大事,内心决不能缺少一股倔犟的精神,这一点很重要。
在生活中,人人都想争强,因为都有血气。
但遇到挫折,有人立即脆弱成一摊烂泥,望天长叹,退步不前。
曾国藩终生的信条是:欲成大事,“明强”为本。
曾国藩在给沅弟的信中强调《中庸》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点就是要使愚蠢的变得贤明,柔弱的变得坚强。
其意是说,一个人要想在困难面前成为一个强者,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也就是说必须从“明智”的“智”字做出来。
这个“智”可以是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也可以是不畏困苦的毅力,或者是另辟出路的智谋。
只要能够自始至终都不屈服顺从,而不是一味强硬地去做,那便是明智之举。
2、凡郁怒最易伤人曾国藩一生经历了很多逆境,来自官场内部的忌刻,疑谤和攻击,多于来自同僚的真枪实弹。
这使他养成了一种“忍”字当头的性格。
曾国藩对弟弟们常说,“忍”是走出逆境的良方,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此外,曾国藩认为“忍”也是保养身体的重要因素。
他说:“凡郁怒最易伤人。
”他主张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要少恼怒就必须忍。
3、满招损,谦受益曾国藩为官多年,一直遵循祖父星冈公的训诫:满招损,谦受益。
因而他为人谦虚谨慎,无论对上级还是对手下,丝毫没有半点傲慢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他这种谦虚谨慎的美德,他才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于不败之地。
在曾国藩看来,无论军事失败还是达官贵人家的落魄,都是因为骄傲和懒惰其中一点所造成的,所以他认为去掉傲字为第一重要。
同时他还认为不论是聪明绝顶者,还是大仁大智者,都是有欠缺的,不可能完美无缺。
相反,愚笨至极的人也有可取之处。
曾国藩之所以成大事,有一条重要的秘诀就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这与曹操的名言“吾任天下之智力”的意思差不多。
可以说,曾国藩是把众人的智慧为己所用的典型人物。
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笔。
《尚书.大禹谟》曰:“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曾国藩处人处事方法(一)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处事方法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以下是曾国藩处人处事方法的相关内容:1. 以诚待人曾国藩强调诚实待人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诚地对待他人,才能建立起可信赖的关系,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曾国藩坚持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努力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关系。
2. 知人善任在任用人才方面,曾国藩十分注重知人善任。
他认为,要善于辨别人才的潜力和能力,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其发挥所长,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曾国藩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平台和机会,因此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和支持。
3. 勤奋好学曾国藩本人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榜样。
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这离不开他一直以来的勤奋和好学。
曾国藩认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此,他提倡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4. 善于思考曾国藩提倡善于思考,注重理性分析和冷静思考。
他认为,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和周密考虑,才能作出明智的决策,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因此,曾国藩在工作中注重思考,不轻易妄下结论,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5. 善于沟通曾国藩擅长沟通交流,他认为,良好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此,曾国藩在工作中注重与下属、同事和上级的沟通,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做到对内团结对外统一,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6. 以身作则曾国藩以身作则,他认为,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下属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引导下属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曾国藩本人就是以身作则的榜样,他勤勉励志,廉洁奉公,为人正直,深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总之,曾国藩处人处事方法是一套经典的管理理念,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诚实待人、善于任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善于沟通、以身作则等多方面的处事方法,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曾国藩 1
曾国藩1、勤字功夫——曾国藩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注:背着柴火,放养着猪。
),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注:juānchú废除;免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注:祖父曾玉屏,字星冈,后人都尊称他为星冈公。
曾国藩的名词解释
曾国藩的名词解释曾国藩,中国清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出色的军事战略,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以其个人品质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和崇拜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的名字从他的字面意义的解释中,我可以发现他的家族是一个地位显赫且有着深厚根基的家族。
他的姓“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从西周时期就有其记载。
据传他是曾子的后裔,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国藩这个名字也值得我们仔细解读。
国指的就是国家,而藩指的是宋代的制度,在当时代表地方行政区域,类似于现今的省级政权。
曾国藩的名字暗示着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尽心尽力为国家的繁荣作出努力。
曾国藩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也是一位重要的军事家。
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以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策略,帮助清朝政府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曾国藩创立的“捻军剿匪”战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反叛战争的典范之一。
曾国藩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他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
他提出了“以学为本、国以文教为先”的口号,坚信只有通过教育的发展,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他自己亲自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教育体系,并在自己的家乡湖南建立了数所学校,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他深深研究了儒家经典和传统思想,但同时也密切关注西方的进步和现代思想。
他提倡学习借鉴西方科学和技术,为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曾国藩的名字代表了他作为一个伟大人物的使命和担当。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的历史繁荣和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教育领域,他都是一个杰出的典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总结起来,曾国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身份的名字。
从他名字中的字面意义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他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并且他的名字也暗示了他对于国家的贡献和奉献。
形容曾国藩的四字词语
形容曾国藩的四字词语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生于1811年,逝世于1872年,被历史称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者”和“曾家军的创始人”。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智慧和牺牲,他为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忠诚 曾国藩一生都以忠诚为核心价值观。
他忠于国家、忠于皇帝,始终保持对清朝的忠诚。
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镇压反叛力量的斗争,保卫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2、勤奋 曾国藩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人。
他非常注重学习和实践。
曾国藩中年时开始学习书法和文学,并通过不断阅读经典文献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他不畏艰辛,每天都几乎刻苦学习,提升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3、务实 曾国藩是一个务实的人。
他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
他在军事、政治和教育方面都强调实际效果的重要性,注重解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而不仅仅是追求理论或表面的成就。
4、儒学 曾国藩是儒学的忠实信仰者。
他深信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他本人也常常以儒家的价值观为指导,注重个人修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
在他的教育事业中,儒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致力于教育事业,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曾国藩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忠诚、勤奋、务实和儒雅的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成就,他的贡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忠诚、勤奋、务实和儒雅的品质将成为我们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通过学习曾国藩的事迹和精神,我们可以汲取他的智慧和力量,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曾国藩生平简介
书法造诣
从人物关系看处世之道
• 与左宗棠的爱恨情仇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与李中堂师徒情深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影响一代伟人
•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 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曾国藩的剿匪之路
• 咸丰三年(1853年),组建湘军,自行购置武器装备,摸索训练 方法和战术,同时筹建水师。 • 咸丰四年(1854年)2月,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在道义上 取得了多数人的支持,湘军全军出击,共计大小船舰240艘,水 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下 • 3月,岳州首战不利,4月,在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 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章寿麟所救 • 在失利后不断地自我反思,曾国藩改善了湘军的管理体系,军队 战斗力逐渐上升,自此,作战不在是只有失败。
家庭背景
• 祖辈世代在湖南乡下务农
• 祖父曾玉平——见多识广的农民 • 父亲曾麟书——家中长子,四十三岁举秀才, 乡间塾师
• 兄妹共九人,四个弟弟,其中曾国华、曾国荃、 曾国葆后均加入湘军,四个妹妹,幺妹不幸痘 殇
• 家境较为富裕,家风严整
鲤鱼跃龙门——从农民到进士
• 道光六年(1826年)春,曾国藩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 道光十年(1830年),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 入湘乡涟滨书院。 • 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考取了秀才。 •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进入长沙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 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北京准备来年的会 试。 • 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 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于同乡刘蓉、郭嵩 焘等居于湘乡会馆。
千古一士 一士千古--曾国藩
感悟
• • • • •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悟出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 首先是立坚定不拔之志。 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心理学家费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三群学生举 起重物,看谁坚持的时间长。他对第一群人什么都没 有说。对第二群人说的是,想看看你们谁最有耐力。 对第三群人,他则说,你们举起的这些东西关系重大, 因为上面的导线连着一个电网。如果你们一放下手, 这个城市就要断电。为了朋友和家人们,你们一定要 多举一会儿。 • 结果,第一群人平均举了十分钟,第二群人竭尽全力, 平均坚持了十五分钟。第三群人,却平均坚持了二十 分钟。
• 北京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人才,而翰林院 更是精英之渊薮。一入翰苑,曾国藩见到 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 略到清风逸气。 •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 光宗耀祖。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 己,不觉自惭形秽,因毅然立志自新• 正是在三十一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 “学作圣人”之志。
(四)廉
• 清末时,官贪,吏也贪。对于外官来说, 贪实在太容易了,反正天高皇帝远,我的地 盘我做主。而对于京官来说,以权谋钱就难 得多,因为在京城,高官比比皆是,谁会买 你的帐?所以京官的日子就相对过得清苦一 些。不过京官也有找钱的路子。这路子一是 外官的馈赠。外官要找靠山、通消息,总是 要有京官为其服务。如外省官员送给京官的 礼品,有别敬、冰敬、炭敬、车敬、书敬、 门敬、妆敬、文敬、印结等等,路子也不算 少。如想过富足生活,便得收索地方官员的 礼物银钱,这些陋规被粉饰性地称为各种 “敬”、“仪”。
三、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治学
修身
进德
“四条遗嘱”
• 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 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 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 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小组(一)
1、为何选曾国藩? 2、曾国藩的背景 3、曾国藩的事迹 4、与曾国藩有关的书籍 5、对曾国藩的评价
为何选择曾国藩?
• 在2008年的一次演讲中,唐浩明说:“从 新华书店到个体书摊,靠近它们,眼睛立 刻就会被‘曾国藩’三个字所吸引,这大 概在中国出版史上也不多见。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认为,曾国藩值 得深入研究。“今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 到的某些棘手问题和两难抉择,曾国藩也 遇到过。再过一百年甚至数百年后重看近 代史,大浪淘沙,剩下的历史人物中,应 该有曾国藩”。
事迹(一)
• 1853年曾国藩 年曾国藩 创建地方团队 称为湘军,分为 陆军和水军
曾国藩的事迹(Βιβλιοθήκη )• • • • 围剿太平军 直隶总督 回任两江 曾国藩的家教思想
曾国藩为什么会成功?
• 其一,严格修身,为人生成功奠定坚 实的基础。 • 其二,抓住机遇,把事业做大做强。 • 其三,屡败屡战,坚忍不拔,以顽强 取胜。 • 其四,最大限度地排除通向成功之路 的人为障碍。
• 其五,晚年遵奉道家旨趣,以“功成 身退”应对朝廷。 • 其六,曾国藩最大的本事还在于识人 用人。
曾国藩的家教思想
• 曾氏家教的精髓:“早、扫、考、宝、 书、蔬、鱼、猪”。 • 这八个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求 子女黎明早起,洒扫庭除,祭祀祖宗, 善待乡亲,发愤读书,下地种菜,参 与养鱼和喂猪。
谢谢观赏
• 可见曾国藩有许多值得我 们 学习的地方 • 你了解曾国藩吗?
曾国藩的背景
• 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 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贫家庭里。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 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 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道光十 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 沧溟之女成婚。
1、曾国藩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他一步 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 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曾国藩步步升 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 2、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公历:1872 年3月20日)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 傅,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的事迹
• 创建军队 • 太平天国运动 • 成功的原因
评价(二)
• 有的论者说:“曾国藩从上奏激怒咸 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一颗 忧国忧民之心。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有 功有过。历史借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 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 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 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一个 新的阶段。
评价(三)
• 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 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 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 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 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 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 ‘图强求富’的建设。因此,曾国藩虽有 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 代进步的爱国人物之中,
Backdrops:
- These are full sized backdrops, just scale them up!
- Can be Copy-Pasted out of Templates for use anywhere!
总结
• 通过对曾国藩的一些了解,我们可以 知道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都有属于 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的一面。 • 当今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科技飞速 发展。我们应该依靠先进的科技,加 上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为我们灿 烂光辉的明天做好准备。
与曾国藩有关的书籍
1、有关曾国藩的图书目录 《曾国藩用人管人十大手段》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家训》 《曾国藩与孙子兵法》 《曾国藩外藏内敛百忍之道》 《曾国藩全集》
对曾国藩的评价(一)
• “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 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 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古文辞,无 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古 代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 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功夫之深厚;吏治 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 不啻为青天,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 后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