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讲学稿,(学生版)
杜甫《蜀相》教案
杜甫《蜀相》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杜甫《蜀相》教案杜甫《蜀相》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蜀相》教案(精选8篇)
《蜀相》教案《蜀相》教案(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相》教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相》教案(精选8篇)1教学目标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
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
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
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蜀相精品优秀课件
四、品诗句:(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表达了 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 )意象/意境、技 巧、情感……
读题
蜀相
1.蜀相是谁? 2.作者为什么用蜀相?而非“武侯祠” ? 3.作者对他是什么感情?
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写了什么?
祠堂的地 理位置
写出了什么?
庄严 幽静
祠堂内外 景物
鲜有人来
诸葛亮丰 功伟绩
才华功绩
表达了什么? 运用了什么?
崇敬 设问
惋惜,哀 伤
崇敬
乐景衬哀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侧结合
诸葛亮个 人境遇 功业未就
壮志未酬
写作背景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 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 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杜甫的志 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 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 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 的。
正侧结合
文本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题为“蜀相”,却从“丞相祠堂讲起”,有何用意? 一个寻字表明了什么?“ 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你认为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从这两个字中可以看出祠中怎样的气氛? 试从炼字的角度和景情关系的角度分析
《蜀相》课件
《蜀相》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蜀相》。
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通过对诸葛亮的追念,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时,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古代场景,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勾画出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共同解答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诗歌背景,解析诗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
5.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英雄人物的的伟大。
6. 实践练习:让学生背诵课文,进行诗歌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蜀相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记忆。
2. 翻译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感受到了英雄人物的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诸葛亮的资料,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以及其他诗人对诸葛亮的评价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蜀相》。
蜀相课稿
背诵全诗
蜀
相
——杜甫
杜甫简介 诸葛亮简介
背景:这首诗是上元元年(760)春天,杜 甫初到成都游武侯祠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 未平,国难仍殷。
学生活动
结合课下注解,疏通全诗, 并赏析诗句中的字词。
注释 1.蜀相:东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刘 备在蜀称帝,国号为汉(后人称蜀 丞相祠堂何处寻? 汉),以诸葛亮为丞相,故称蜀相。 锦官城外柏森森。 2.丞相祠堂:即诸葛亮庙。是东晋时李 映阶碧草自春色, 雄所建。今名武侯祠,在四川省成都 市。 森森: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隔叶黄鹂空好音。 传说祠前的柏树是诸葛亮亲手种植。 三顾频烦天下计, 3. 频烦:即频繁,屡屡、几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统一天下的策略。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两朝:指蜀主刘备和刘禅父子两代。 长使英雄泪满襟。 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危时。 4."出师"句: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伐 魏,兵出五丈原(今陕西省郿县), 与司马懿的军队在渭南相持百余日, 病死军中。
诗人一生许身社稷,志在匡国,当为‚英雄‛,
可又绝不仅此,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 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 之类的简单解释。诗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 正是寄希望于当世良材。可见,借古人寄情较显。
诗歌主旨概括
•
全诗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饱 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诗人对忧念苍 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 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 而又 忠心为国之人出现;诗人对自己不能拯时济世而 潦倒一生深感遗憾。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诗以凝练的笔墨概 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 德 。这里突出诸葛亮一生中 的三件大事:
《蜀相》优秀课件演示文稿
学习目标:
1、以意逆(推测)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 心思),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明确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激发对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精神的崇敬之情。
学习 上的作用。
2、明确杜甫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 特色
解题
蜀相,指谁? 诸葛亮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南宋 陆九渊 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为什么?
2、在颈联、尾联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
展示分工
题号
1
2
展示小组 G1
G3
评价分工
题号
1
2
评价小组
G2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 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 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 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 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 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 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 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 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 中最著名的一首。
第二时期:35——44岁,是他长安困守的十年,是他 走向现实主义的时期,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此十年,诗人 在长安求人援引做官,“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是 杜甫屈辱生活时期,后又参加考试,奸相李林甫作弊说 “天下无贤才”无一人中考,杜甫十年不仕,也经常挨冻 受饿,也使他深入人民生活,了解人民疾苦,看到了统治 者的罪恶。这十年也成就了忧国忧民的诗人。
映隔阶叶碧黄草鹂自空春好色 音,。掩 派 鹂映 徒美劳台好地阶 春婉色的碧啭,草鸣藏空唱在自。密展叶现间着的一黄
三顾频烦天下计,先下主之曾计三,顾您茅开庐创多蜀次汉求,辅定佐夺后天 两朝开济老臣心。主历经两朝献出老臣的一片忠
《蜀相》杜甫优秀课件
《蜀相》杜甫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杜甫的名篇《蜀相》,该作品位于教材古诗文单元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诗的背景介绍、逐句解读、意象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艺术特色赏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蜀相》的历史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掌握并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解读诗句,分析诗歌意象。
3. 领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句的深入解读,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领会杜甫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蜀相》注释版、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历史图片和相关介绍,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课。
2. 新课内容学习:a. 介绍杜甫及《蜀相》的背景。
b. 逐句解析诗句,分析意象,理解诗意。
c. 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句,并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蜀相》的艺术特色和杜甫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蜀相》2. 内容:a. 杜甫及《蜀相》背景b. 逐句解析诗句c. 意象分析d. 文言文阅读技巧e.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蜀相》全文。
c. 从《蜀相》中选取一句最打动你的诗句,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c. 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深入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组织课后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蜀相》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逐句解析诗句,分析意象,理解诗意。
2. 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3. 作业设计中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
4. 课后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和小组活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逐句解析诗句,分析意象,理解诗意《蜀相》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杜甫 蜀相学习课件.ppt
小结: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 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完成练习。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 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 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 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 用火攻。
杜 甫
读诗释题 本诗按内容分为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 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 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垫。
三 颈联——赏形象 两
顾 1、本联中诸葛亮的 朝
频 事迹有哪些? 开
烦
济
天
老
下 2、诸葛亮的形象 臣
计 是怎样的?
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三顾茅庐 计定天下(隆中对) (知遇之恩)(济世雄才)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创蜀汉 济助后主 (鞠躬尽瘁 (忠心耿耿) 死而后已)
尾联——赏感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理想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致君尧舜上,志在匡国
付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结果 统一大业未成 内酬
不同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东和孙吴,北拒曹魏。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尾联——赏感情
5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 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蜀相 讲学稿
师生共用讲学稿
当堂检测
---《蜀相》
1、按要求填空:
(1)描写环境,创造了凄清意境的诗句是:
(2)点题,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
3、“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4、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蜀相讲课讲稿
蜀相《蜀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①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②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诗眼题【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看对联,猜名人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二、明确教学目标:欣赏诗歌的意蕴美1.【初读诗文,了解诗人】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
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
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
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温故知新1.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
《蜀相》群文阅读说课稿(推荐五篇)
《蜀相》群文阅读说课稿(推荐五篇)第一篇:《蜀相》群文阅读说课稿一、说教材《蜀相》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是一篇自主赏析篇目。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第一单元的重点篇目,也是杜甫的名篇,这首诗歌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指导的很好素材。
二、说学情高二学生此前已学习过不少古代诗歌名篇,初步具有了阅读并鉴赏诗歌的知识和能力,对于诗歌可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赏析,但学生对杜甫诗的认识支离破碎,甚至很少静下心来去思考和理解杜甫。
最主要的是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很薄弱,有待于提升。
三、说教学设计本次课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蜀相》为主的群文阅读”。
这是旧教材向新教材过渡,也是基于核心素养下新课程模式的一种探索。
群文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有效地让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诗歌,或者对某一类型的诗歌有所了解和学习。
它能在对比中非常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个主题很显然是让学生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即语文四大核心素养里面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所以本节课我重点选取杜甫后期的几首诗歌,让学生感知杜甫颠沛飘零时还不忘国民的伟大人格。
基于此,我们教学目标是按照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设计的。
1、组诗阅读,整体感知杜甫后期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主题思想。
2、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读懂诗歌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品读重点词句,把握诗歌景和情,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理解和传承杜甫位卑却不忘忧国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重点字词在诗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感情和深层次意蕴。
蜀相演示文稿1
还隐现着几丝罕见。这个神仙喘息时有种浑厚的蓝宝石色地灯样的声音,得意时会散发出跳动的青古磁色似的气味。他瘦瘦的水绿色刀峰一样的骨骼认为很是迷离却又
透着一丝与众不同,那种傲慢的土黄色窗纱形态的神态显得极为冷酷和酷野。…………那个身穿圆圆的浪云甲的怪物是
K.雯茨可混混。他出生在伊妙莫伊族
群的菊花寨,绰号:四耳鱼鳞!年龄看上去大约十一二岁,但实际年龄足有八千多岁,身高一米六左右,体重约八十多公斤。此人最善使用的兵器是『金烟穷妖提琴棍
黄色狮子般的眉毛,确实相当朦胧又温柔。再看腾赫瓜大副的身形,他有着柔软的活似牙签形态的肩膀,肩膀下面是丰盈的活似粉条形态的手臂,他短小的纯蓝色海星
形态的手掌认为很是绚丽但又露出一种隐约的猛爆,轻灵的暗紫色汤勺形态的手指显得极为秀雅但又有些典雅。他瘦瘦的活似竹节形态的腿认为很是奇特但又有些灿烂
,匀称的活似长笛形态的脚感觉空前滑稽而漂亮,他修长的活似椰壳形态的屁股好像绝无仅有的猜疑奇特!腰间一条,丰盈的淡青色螃蟹形态的腰带确实相当潇洒同时
答: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 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2)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 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 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 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 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 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缸圣玩具爪』,看家的魔法是『黄影疯魔野象语录』,另外身上还带着一件奇异的法宝『红金荡圣肥肠囊』。他有着瘦弱的烟橙色海马形态的身材和长长的浓绿色木盒
蜀相说课稿
《蜀相》说课稿一、说教材《蜀相》是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一篇必学课文。
结合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这首作品的内容和意境,并结合当时作者的生活状况,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生情况我教学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班的学生。
他们虽然对鉴赏诗歌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学习态度和探究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三、说教法和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是主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活动,根据技能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1)诵读教学法学习诗歌,必须强调诵读。
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个别朗读与齐读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诵读的情况进行指导。
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充分体会作品内涵。
(2)启发教学法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分析、提出见解,并恰当的表达认识和观点,逐步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尝试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作者的情感。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的方式,使学生充分体会杜甫这首作品的艺术美感。
四、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分析意向,体味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深层意韵;2、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作。
五、说重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品味作品的意境。
《蜀相》教案完美版
《蜀相》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蜀相》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欣赏杜甫的诗歌才华和文学价值。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杜甫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蜀相》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
1.2.2 诗歌分析:诗句的意义和结构。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导入: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蜀地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
2.2 阅读与分析:学生自读《蜀相》诗歌,理解诗句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讨论和解读。
2.3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第三章:诗歌鉴赏与创作3.1 诗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才华和文学价值。
学生通过朗读和默写,加深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
3.2 诗歌创作:学生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以“蜀地”为主题的诗歌。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拓展与深化4.1 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比较: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蜀地或杜甫诗歌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和艺术特色。
4.2 实地考察或文化体验:安排学生参观杜甫草堂或其他相关文化遗址,感受诗歌背后的历史氛围。
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文化体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2 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
《蜀相》精品课件
相 关 背 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此时的杜甫,暂住于城西 的浣花溪畔。在此之前的五年,他颠沛流离,一度身陷安 史叛军中,目睹了安史之乱中兵火连天、百姓涂炭、田园 荒芜的景况,加之唐肃宗昏庸,宠信宦官,排斥功臣,这 使得早年间一心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他倍 感失落,对时局的忧虑也始终徘徊在心头。正是在这样的 心理背景下,杜甫游览了成都城外的诸葛武侯祠,写下了 《蜀相》一诗。
第三部分
文本研读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解内容 1.此诗写诗人在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 有何深意? 明确 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 侯祠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 相”。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解内容 2.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 作用: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 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解内容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 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 明确 准确。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 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形 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 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 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就刻画出一位忠君 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解内容 4.尾联中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其中是否包括杜甫自己? 明确 尾联中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这句诗写出了历史 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 鸣。这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 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本怀着“致君尧舜上”的政治抱负, 却始终没有机会。他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 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这两 句诗也就寄托了杜甫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是用自己壮志难酬 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学稿系列课型:新授主备人:蒋刘芳审核人:梁咏娟、甄宝华时间:2012-11-21课题:《蜀相》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知人论世:(学生展示课前预习, 教师适时补充强调。
)作者简介:杜甫,字,诗中常自称,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字,号居士,其诗风豪放飘逸,清新自然,素有之称,杜甫称赞李白:“,诗成泣鬼神”李白杜甫合称“”。
三、诵读感知,觅得诗心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
诵读指导:《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
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2、纠正字音。
3、集体再次齐读。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
(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5、请班里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
(同学们推荐)6、诗言志。
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字。
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之情。
“”字。
因为全诗表达的是作者的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7、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功业未就的之情。
四、涵咏字句,品出诗味(一)、解题:哪个同学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谈谈标题改为“诸葛祠”好不好?“蜀相”就是。
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为“蜀相”。
因为本诗表达的感情是而不是诸葛祠。
全诗着眼点在不在诸葛祠这个地。
如果用诸葛祠就偏了。
(二)、揣摩词句研读景情关系。
全诗八句四联,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写。
1、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题为“蜀相”,却从“丞相祠堂”写起,有何用意?“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答:,点明。
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
一个“”字突出了这种感情。
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其庙。
“柏森森”一词,“森森”是的意思。
一是写出武侯祠的的气氛,适合追奉先人;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之情。
2、第二联中“自”、“空”如何理解?答:第二联写。
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感叹。
“自”与“空”使写出祠中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的内心感受。
寓于,耐人深思。
第二部分(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写,是主旨所在。
3、颔联上半句何以写刘备三顾茅庐?是否走题?解答:这上句实为从诸葛亮的和。
下句则是对诸葛亮的最精辟的概括,赞扬他的的精神。
是描写。
两句是工整的对偶句。
4、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也包括,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的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的份,因此必然会“”。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借歌颂,惋惜,抒发了。
6、总结: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志向,抒发对古人的之情;②抒发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同情,担忧;④悲叹,壮志难酬。
编号:2012(下)G2 yw XX-X- 003高中语文必修5讲学稿系列课型:新授主备人:蒋刘芳审核人:梁咏娟、甄宝华时间:2012-11-21课题:《蜀相》同步检测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1、下面对于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映:映照) B.隔叶黄鹂空好音(好:美妙)C.出师未捷身先死(捷:快速) D.长使英雄泪满襟(长:长久)2、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4、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一是;二是。
5、颔联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算荒凉之境,应该是的景象,这也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
因为景虽好,但作者无心欣赏。
用“尽”“皆”传达的是心情。
这是手法,以景衬情。
(在士大夫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
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
这种写法古诗中很多,如唐代诗人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
”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它们都能取得同样的表达效果。
)6、颈联中“两朝”指的是哪两代?写刘备是为了什么?答:“两朝”指的是两代。
写刘备是为了。
7、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本诗的主旨句是“。
”诗人借,惋惜,抒发了。
8、高考拓展——分析诗眼题型(一)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二)答题步骤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
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答手法。
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
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提示:1、解释字 2、解释话。
3、答手法。
4、答思想感情)9、语言运用:依照上下句,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整段文字内容完整,句式一致。
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深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10、默写杜甫的《蜀相》:编号:2012(下)G2 yw XX-X-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