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视频 选修 3-5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18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18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超级记忆法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入大脑的信息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光的产生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_电__子__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 谱研究是探索_原__子___结__构__的一条重要途径。 2.巴耳末公式 1λ=___R__21_2_-__n1_2 ___(n=3,4,5…) 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 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 _分__立__特征。
能否根据对月光的光谱分析确定月球的组成成分? 答案:不能。月球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光,故其 光谱是太阳的光谱,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确定的并非月球的 组成成分。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氢原子光谱实验 在充有稀薄氢气的放电管两极间加上2kV~3kV的高压, 使氢气放电,氢原子在电场的激发下发光,通过分光镜观察氢 原子的光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经典理论的困难
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 正 确 地 指 出 了 __原__子__核__ 的 存 在 , 很 好 的 解 释 了 _α_粒__子__散__射__实__验___。 2.经典理论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__稳__定__性__又无法解释原子光 谱的__分__立__特__征__。
重点难点突破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9.1《原子核的组成》名师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9.1《原子核的组成》名师课件
穿透能力___较__强______ 能穿透几__毫__米____厚的____铝___板
穿透能力__很__强_____ 能穿透几__厘__米____厚的___铅____板 和几十__厘___米____厚的__混___凝___土__
思考:在磁场和电场中的三束射线分别是什么射线?
例2、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 射线在电场中的作用下分为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
例1、天然放射现象说明( B )
A. 原子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B. 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C. 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D. 原子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通过(三种射线.swf)分析: 1. 在磁场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分析三种射线的电性。 2. 在电场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分析三种射线的电性。
学”)性质不同。
(3)常见的同位素:
①氢的三种同位素:__氕____、__氘____、__氚____; 符号分别是:___11_H__、__21_H___、__31_H___。
②铀核的同位素:238 92
U、
U 235 92
思考:

235 92
U

238 92
U的一种同位素,29325
U它的核子数、
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
例4、关于质子和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
例5、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
166 67
Ho,可有效治
疗癌症,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
打开工具栏,点击“课件素材”,选取“动画演示:三种射线”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选择题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从(? )A.发现电子开始的B.发现质子开始的C.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D.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答案】D【解析】自从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及射线的组成、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步认识到原子核的复杂结构,故D正确,A、B、C错误。

选择题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答案】D【解析】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卢瑟福只发现了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选择题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答案】C【解析】α带正电,β带负电,γ不带电,γ射线在磁场中一定不偏转,②⑤为γ射线;如左图所示的电场中,α射线向右偏,β射线向左偏,①为β射线,③为α射线;在如右图所示磁场中,由左手定则判断,α射线向左偏,β射线向右偏,即④为α射线,⑥为β射线,故正确选项是C。

选择题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答案】D【解析】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得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出,这就是α粒子的来源.说到底它仍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能据此认为它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里是没有电子的,但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并向核外释放一个电子,这就是β粒子.原子核发生衰变后处于高能级,在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γ粒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形成γ射线.故原子核里也没有γ粒子.选择题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答案】D【解析】衰变的射线均来自于核内,A错;从图中可看出,一张纸能挡住①射线,则①射线一定是α射线,其贯穿本领最差,电离能力最强,但不是电磁波,而是高速粒子流,B错;铝板能挡住②,而不能挡住③,说明③一定是γ射线,其电离能力最弱,贯穿本领最强,是一种电磁波,属于原子核内以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以光速运行的高能光子,D对.选择题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辐射出α粒子,它的两个产物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它们的轨迹和运动方向(图中用箭头表示)可能是下图中哪一个(下图中半径大小没有按比例画)(? )【答案】D【解析】由于发生的是α衰变,产生物是两个带正电的粒子,根据动量守恒Mv1+mvα=0知这两个新核的运动方向相反,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即轨迹应该是外切圆,再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方向,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选择题如图所示,某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N与原子核质量数A的关系是(? )【答案】C【解析】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一定的,只是中子数不同,设质子数为Q,则N+Q=A,故N=AQ,Q是定值,故选C.选择题一个原子核为,关于这个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有83个电子,核内有127个质子B.核外有83个电子,核内有83个质子C.核内有83个质子,127个中子D.核内有210个核子【答案】CD【解析】根据原子核的表示方法得质子数为83,质量数为210,故中子数为21083=127个,而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故核子数为210个,因此C、D项正确.由于不知道原子的电性,就不能判断核外电子数,故A、B项不正确.填空题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答案】γβ【解析】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带负电,穿透能力一般,综上所述,结合题意可知,a射线应为γ射线,b射线应为β射线.填空题现在,科学家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6章第二节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6章第二节

所以动量的变化量 Δp=p2-p1=-0.475 kg· m/s-0.125 kg· m/s =-0.600 kg· m/s. 即球的动量变化大小为0.600 kg· m/s,方向与 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2)羽毛球的初速度: v=25 m/s, 羽毛球的末速度: v′=-95 m/s,
1 2 羽毛球的初动能:Ek= mv =1.56 J, 2 1 羽毛球的末动能:E′ k= mv′2=22.56 J. 2 所以 ΔEk=E′ k-Ek=21 J.
课堂互动讲练
动量、动能变化的计算 羽毛球是速度较快的球类运动之一,运 动员扣杀羽毛球的速度可达到342 km/h,假设 球飞来的速度为90 km/h,运动员将球以342 km/h的速度反向击回.设羽毛球的质量为5 g, 试求: (1)运动员击球过程中羽毛球的动量变化量; (2)在运动员的这次扣杀中,羽毛球的动能变化 是多少?
例1
【思路点拨】 动量变化量是矢量运算问题, 应先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变为代数运 算.再由Δp=p2-p1完成计算.
【精讲精析】 则 (1)以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
-3
90 p1=mv1=5×10 × kg· m/s=0.125 kg· m/s. 3.6 342 -3 p2=mv2=-5×10 × kg· m/s 3.6 =-0.475 kg· m/s.
(5)矢量性:如果力的方向恒定,则冲量的方向与 相同 力的方向______;如果力的方向是变化的,则冲 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相同 ________. 2.动量定理 (1) 内 容 : 物 体 在 一 个 过动量变化量 的 程 始 末 冲量 ______________ mv′-mv 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_________. p′-p (2)公式:F(t′-t)=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I.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
云室利用过饱和蒸汽能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显示气体离子的存 在。 盖革——米勒计数管利用在电场中被加速的离子可以在电路中引 起脉冲放电来显示气体离子的存在
问题与练习
根据课本的介绍,请你比较威尔逊云室和盖革-米勒计数器的优缺点。
威尔逊云室可以观察粒子的径迹,知道粒子的性质; 把云室放在磁场中,还可以知道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但是不 能用来计数。 盖革——米勒计数器只能用来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探测射线的方法 理解射线的几个特点 了解威尔逊云室、气泡室和盖格-米勒计数器
盖革-米勒计数器
一种能自动把放射微粒计数出来的仪器,利用了射线的电离本领
圆柱型
钟罩型
盖革-米勒计数器
原理: 当某种射线粒子进入管内时,它使管内的气体电离 产生的电子在电场中加速,电子跟管中的气体分子碰撞时,又使气 体分子电离,产生电子…… 这样,一个粒子进入管中可以产生大量电子,这些电子到达阳极, 正离子到达阴极,在电路中就产生一次脉冲放电,利用电子仪器可 以把放电次数记录下来
用云室可以清楚地看出α粒子和β粒子的径迹。α粒子质量比 较大,在气体中行进时不易改变方向,它的电离本领大,在 每厘米的路程中能使气体分子产生10000对离子,所以它的 径迹直而清晰。 γ粒子的电离本领更小,在云室中一般不直接留下径迹
问题与练习
威尔逊云室和盖革-米勒计数管都利用了放射线使气体电离的性质。 它们各用什么方法显示气体离子的存在?


接近C 电子流
γ
中 最弱 极强 光子
C 光子流
肉眼看不见射线,那么如何探测射线呢? 射线中的粒子与其他物质作用时的现象会显示射线的存在 射线中的粒子与其它物质作用会产生的现象: 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为核心, 过饱和蒸汽会产生雾滴,过热液体会产生气泡 使照相底片感光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1 碰撞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2 动量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3 动量守恒定律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第二章 原子结构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1页 0157页 0177页 0227页 0277页 0350页 0379页 0400页 0475页 0534页 0593页
第一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2 动量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电子 3 光谱 氢原子光谱 第三章 原子核 2 放射性 衰变 4 原子核的结合能 6 核聚变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2 光电效应与光量子假说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8.1-2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8.1-2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课件共29张PPT

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 子核里. 3、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课堂巩固
1.α粒子散射实验中,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实验得到的正确结果
(B)
A.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不改变方向 B.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偏转 D.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有较小的偏转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核 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 电子就像大枣镶嵌在蛋糕 里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对吗?
正电荷
电子 勒纳德用电子轰击金属膜
一。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
全部设备装在真空中。
卢瑟福
2.实验步骤
(1)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 射到荧光屏上产生闪光,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这些闪 光点。
中正确的是:( C )
A.说明α粒子的速度很大 B.说明α粒子的质量比金原子还大 C.说明金原子的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D.说明金原子也是个球体
3、(2017·江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 库仑力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 数可以不同 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 作用力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 D )
A.原子带正电 B.原子是一个球体 C.电子在任意一个圆形轨道上运动 D.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 中在很小的体积内
三。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原子的组成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碰撞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 动量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3 动量守恒定律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电子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3 光谱 氢原子光谱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5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1页 0119页 0178页 0234页 0330页 0402页 0430页 0474页 0551页 0553页 0636页
第一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2 动量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电子 3 光谱 氢原子光谱 第三章 原子核 2 放射性 衰变 4 原子核的结合能 6 核聚变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2 光电效应与光量子假说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课件: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课件: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共40张PPT)

t t
F m t' m v P v
三、冲量(I)
1、定义:力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2、定义式: I=F·t 3、单位——牛·秒(N·S)
三、冲量
1、定义:力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4、 注意:
2、定义式: I=F·t 3、单位——牛·秒(N·S)
1)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恒力的方向相同。
2)冲量是过程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
1)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2)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
3)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5、动量变化量(p)的计算: 1)初、未动量在一条直线上时:
方法: 设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成代数运算。
2)初、未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三角形法则 ΔP就是从初动量的矢量末端指向末动量的矢量末端的有向线段。
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方向如
何?
规定正方向
P’
P
p
5、动量变化量(p)的计算: 2)初、未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三角形法则
P′ ΔP
P
5、动量变化量(p)的计算:
2)初、未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三角形法则
P′ ΔP
P
ΔP就是从初动量的矢量末端指向末动量 的矢量末端的有向线段。
3、单位:
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 ·m/s
4、对动量的理解:
(1)矢量性: 其方向与V的方向一致。
(2)瞬时性: 是状态量。
(3)相对性: 动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二、动量的变化量(p)
1、定义:末动量p’跟初动量p的矢量差。 2、定义式:p = p’ – p= mv
3、 p的量性: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6章第三节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6章第三节

解析:(1)两车相距最近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设该速度为 v, 取乙车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 动量守恒定律得 m 乙 v 乙-m 甲 v 甲 =(m 甲+m 乙 )v 所以两车最近时,乙车的速度为 m乙 v乙-m甲 v甲 1×3-0.5×2 v= = m/s m甲+m乙 0.5+1 4 = m/s≈1.33 m/s. 3
临界问题的分析
例3
(2011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如图16-3-4所 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 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 速度分别为2v0 、v0.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 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甲 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 度.(不计水的阻力)
(2)甲车开始反向时,其速度为 0,设此时乙车 的速度为 v 乙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乙 v 乙-m 甲 v 甲 =m 乙 v 乙′ m乙 v乙-m甲 v甲 1×3-0.5×2 得 v 乙 ′= = m/2 m/s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 律的综合应用
(3)同时性:动量守恒定律方程两边的动量分别 是系统在初、末态的总动量,初态动量中的速 度必须是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末 态动量中的速度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 瞬时速度. (4)普适性: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 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 统.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 于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例2
(2)选车的运动方向为正,人跳出车后,车的速 度为 v,车的动量为 60v,人的动量为-40×4,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60+40)×2=60v-40×4 解得 v=6 m/s. (3)选车的运动方向为正,人跳出车后,车的速 度为 v,车的动量为 60v,人的动量为-40×(4 -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60+40)×2=60v- 40×(4-2) 14 解得 v= m/s. 3

高中物理 第19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19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课堂情景切入
你知道考古学家靠什么推断古化石的年代吗?
知识自主梳理
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 原子核放出_α_粒__子____或__β_粒__子___,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_另___一__种__原子核。 2.衰变的类型 一种是_α_衰__变____,另一种是_β_衰__变____,而 γ 射线是伴随 α 衰变或 β 衰变产生的。
为测定水库的存水量,将一瓶放射性溶液倒入 水库中,已知这杯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这种同位素半衰 期为2天,10天以后从水库中取出1m3的水,并测得每分钟衰变 10次,求水库的存水量为多少?
解析:由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出发,运用半衰 期知识可求出存水量。
设放射性同位素原有质量为 m0,10 天后其质量剩余为 m, 水库存水量为 Qm3,由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可得
1t 原(2)T
式中 N 原、m 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或质量,
N 余、m 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或质
量,t 表示衰变时间,T 表示半衰期。
3.适用条件 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 结,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核,无法确定其何时发生衰变,半衰 期只适用于大量的原子核。 4.应用 利用半衰期非常稳定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其衰变程度、推 断时间。
92=82+2x-y② 联立①②解得 x=8,y=6,即一共经过 8 次 α 衰变和 6 次 β 衰变。 (2)由于每发生一次 α 衰变质子数和中子数均减少 2,每发 生一次 β 衰变中子数少 1,而质子数增 1,故28026Pb 较23982U 质子 数少 10,中子数少 22。 (3)核反应方程为29328U―→20862Pb+842He+6-01e。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6.核裂变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6.核裂变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原子核 6.核裂变选择题裂变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 )A.核子消失转化为能量B.原子中电子与原子核的电势能减小C.入射的中子消失转化为能量D.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变大,释放出能量【答案】D【解析】发生核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保持守恒,中子未消失,故A、C错误,能量来自于原子核内部,因重核在分裂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平均结合能增加而释放出能量,D正确.选择题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B.为了使铀235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快中子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D.裂变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块的质量无关【答案】C【解析】要发生链式反应必须使铀块体积(或质量)大于临界体积或临界质量,故A、D错,C对。

铀235俘获慢中子发生裂变的概率大,快中子使铀235发生裂变的几率小,故B错。

选择题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β粒子D.α粒子【答案】B【解析】重核裂变时放出中子,中子再轰击其他重核发生新的重核裂变,形成链式反应,B项正确。

选择题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B.和互为同位素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D.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答案】D【解析】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234,A 项正确;铀238和铀235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核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和白血病的诱因之一,C项正确;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是因为它的弹芯是由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铀合金组成,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所以其爆炸力、穿透力远远超过一般炸弹,D项错.选择题利用重核裂变释放核能时选用铀235,主要因为(? )A.它比较容易发生链式反应B.能自动裂变,与体积无关C.铀核比较容易分裂成为三部分或四部分,因而放出更多的核能D.铀235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它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比其他重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要多【答案】A【解析】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反应堆中的核反应主要是铀235吸收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堆利用浓缩铀制成铀棒,作为核燃料,选项A正确.选择题一个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答案】A【解析】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235+1)-(94+2)=140,B错误;中子数为140-(92-38)=86,故A正确;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但是其总质量数是不变的,故C、D错误.选择题如图所示,镉棒在核反应堆中的作用是(? )A.使快中子变慢中子B.使慢中子变快中子C.使反应速度加快D.控制反应速度,调节反应速度的快慢【答案】D【解析】在核反应堆中石墨起变快中子为慢中子的作用,镉棒起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调节功率大小的作用.选择题下面是铀核裂变反应中的一个:+―→++10已知铀235的质量为235.043 9u,中子质量为1.008 7u,锶90的质量为89.907 7 u,氙136的质量为135.907 2u,则此核反应中(? ) A.质量亏损为Δm=235.043 9u+1.008 7u-89.907 7 u-135.907 2uB.质量亏损为Δm=(235.043 9+1.008 7-89.907 7-135.907 2-10×1.0087)uC.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 9+1.008 7-89.907 7-135.907 2-10×1.0087)×(3×108)2JD.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 9+1.008 7-89.907 7-135.907 2-10×1.0087)×931.5MeV【答案】BD【解析】计算亏损质量时要用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的总质量,二者之差可用“u”或“kg”作单位,故A错,B对;质量单位为“u”时,可直接用“1u的亏损放出能量931.5MeV”计算总能量,故D对,当质量单位为“kg”时直接乘以(3.0×108)2,总能量单位才是焦耳,故C错。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6张PPT)
应当如何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科学视野
动惠 托马
说更 斯·杨
斯 波
双缝

干涉 实验

磁麦
说克
菲涅 耳衍

赫兹 电磁
射实 韦 波实
验电


1690 粒 1801 1814 1672 说
18641888190159116922
占 说牛 主
顿导 微地 粒位
赫兹
子爱
发现
说因 密立
光电 效应
波动说渐成真理
斯 根光
阴极
栅极
多晶 薄膜
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 K G Cs
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1927年 G.P.汤姆逊(J.J.
U
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完成
高压
屏P
了电子衍射实验。与 C.J.
戴维森共获 1937 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 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电子衍射图样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从波动光学可知,由于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与 波长成反比,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距离大于 0.2 μm,最大放大倍数也只有1000倍左右.
自从发现电子有波动性后,电子束德布罗意 波长比光波波长短得多,而且极方便改变电子 波的波长,这样就能制造出用电子波代替光波 的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下的灰尘
电子显微镜下的薰衣草叶子
坦 光
电效 应实

波 动 性
T /年

康普 顿效

子 性
科学视野
动惠 说更
斯 波
1690 1672
说牛 顿 微 粒
磁麦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中物理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 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 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 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 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 射性越好,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 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 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选项C正确,A、B、D错 误。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第十七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目 录/contents
1. 什么是学习力 2. 高效学习模型 3. 超级记忆法 4. 费曼学习法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远小于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故 D
错误。故选 AB。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第十七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小案例—哪个是你
TIP3:认知获取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啥总是听懂了 , 但不会做,做 不好?
考点题型设计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 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节动量、冲量及动量定理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节动量、冲量及动量定理

二、冲量
二、冲量I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表达式:I = Ft, 单位:牛每秒,N/s 。
(3)冲量I与功W对比:
冲量I
功W
过程量
力在时间上的积累
力在空间上的积累
定义式
I = Ft(恒力)
W=FScosα(恒力)
标矢性
矢量,与力方向同向
标量
与恒力的关系 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可能为零,而冲量一定不为零
新课引入
探究动量定理
水泥地面
水泥地面
水泥地面 泡沫垫
缓冲时间和物体质量一样时, 落地速度越大,撞击力越大。
落地速度和缓冲时间一样时, 物体质量越大,撞击力越大。
落地速度和物体质量一样时, 缓冲时间越短,撞击力越大;
新课引入
探究动量定理
情境:假设在拉力 F 和阻力f 的共同作用下,质量为m的物块的速度由v1 变为v2 ,
一、动量p
(4) 动量变化量与动能变化量对比
动量变化量
动能变化量
定义
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 末动能与初动能的差值
表达式 标矢性
P = mv2 - mv1
矢量,与速度方向无关, 与速度变化量方向同向
Ek
=
1 2
mv 2
1 2
mv02
标量
运算法则 矢量运算(平行四边形)
代数运算
p = p2 - p1
p1 Δp p2
新课ing...
三、动量定理
三、动量定理 (1)定义:物体在某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该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
(2)表达式: I合 = Δp 或 F合t = mv2 - mv1
(3)性质: ①因果性:合外力的冲量是引起物体动量改变的原因。 ②矢量性:“=”不但表示二者数值相等,方向一致。一维情况下,通常 选择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持续性: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实质相同,但动量定理反映的持续效果。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7章第二节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7章第二节

(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遏止电压的存在 初速度 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_________.截止电压 的存在,说明当入射光的频率≤截止频率时,不 论光多么强,光电效应都不会发生. (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发生时间不超过10-9 s. (4)任何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νc,入 射光的频率ν必满足ν≥νc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五、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1.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 最小值 ________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用W0表示,不 不同 同金属的逸出功_________.
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 W0 即 Ek=hν-W0>0,亦即 hν>W0,ν> =νc, h W0 而 νc= 就是金属的极限频率. h 4.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 5.逸出功 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要克服 束缚而消耗的能量的最小值,叫做金属的逸出 功.光电效应中,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消耗 能量最少.
解析:选 AD.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选项 A 1 2 正确 B 错;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mvm=hν-W, 2 频率 ν 越高,最大初动能就越大,选项 C 错 D 正确.
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如图17-1-2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用 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 流表示数不为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小于0.6 V时,电流 表示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示数大于或等于0.6 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 动能和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例2
图17-1-2
【 思 路 点拨 】 Ek ― → W0. ―
Ek=hν-W0
U = 0.6 V 时 , I= 0 ― → ―
动能定理
【精讲精析】 设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 阴极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 ,阴极材料 的逸出功为W0. 当反向电压达到U=0.6 V以后,具有最大初动 能的光电子也到达不了阳极,因此eU=mv2/2; 由光电效应方程有:Ek=hν-W0. 由以上两式得:Ek=0.6 eV,W0=1.9 eV. 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6 eV,阴极材料的 逸出功为1.9 e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