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案第五章 人的个性与行为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

3.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个体行为的基本原理个性与行为动机与激励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3. 群体行为的基本原理群体结构与动态群体决策与冲突群体沟通与影响力4. 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组织文化与发展组织变革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集:收集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材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2. 组织行为学在领导管理中的应用领导风格与行为领导决策与影响力领导激励与沟通3. 组织行为学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应用组织变革的原因与过程组织发展的战略与实施组织创新与文化塑造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52206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52206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讨论:课后习题4
24-26
3-(6)
第八章 组织学习与创新
第一节 组织学习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
第三节 组织创新
第四节 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创新的中国实践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含义,熟悉组织学习的层次与过程,了解影响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因素,掌握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与特征,并了解学习型组织的本土化情况:
掌握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内容和测量;掌握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个体社会化策略;掌握组织认同、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掌握心理契约的概念、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掌握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及其中西方背景下的维度差异。
课后习题:2、4、5
注:每节课按1小时计算,每次上课按2节课计算,也就是2个学时。
本大纲设计最少32学时(按照每学期平均16周,每周两学时);最多64节课(每周四节课)。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专业特点,根据自己学校的相关制度,适当增减学时。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分类与测量
第三节 组织文化建设
第四节 中国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
本讲要求学生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内容、结构、功能和影响因素。
了解组织文化的主要分类方法和主要的测量方法。
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含义、步骤和实施艺术。
了解中国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模式、理论特色和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知觉的定义及过程;掌握归因的定义和常见的归因偏差,归因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主要理论;理解决策的含义及经典的决策模型。
掌握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理解态度的概念并认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掌握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人格的定义和常见的人格模型。
理解情绪、情绪智力和情绪劳动的定义;了解压力的成因和后果;掌握职业枯竭的定义和对于个体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介绍《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组织行为学”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加强此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对于学生毕业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将分成四大单元、共十一章进行讲授。

具体章节详见下表“课程内容”部分。

三、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组织行为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对于组织行为方面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组织行为技能。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个性差异、管理压力、防御挫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具体培养目标为:1、使学生强化对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2、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中人的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3、使学生建立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理论打下基础;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勤劳务实与细致耐心等职业精神。

七、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分四个模块依次进行教学:第一,组织行为学概述模块:采用课堂授课形式,着重讲解组织行为学的总体理论框架及其要点,掌握组织行为学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此教学模块重在引导学生培养其对组织行为学的认知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高树军版本2016年修订)
绪论
日期:本章课时:2课时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四章沟通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第五章团队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六章冲突与冲突管理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七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八章组织文化
第九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十章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第十一章激励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胡孝德《组织行为学》教案第五章人的个性与行为

胡孝德《组织行为学》教案第五章人的个性与行为

协作型
促进团队沟通和合作, 让员工在协作中发挥最
大价值。
自主型
给予员工独立思考和自 主工作的空间,让他们
在自主中发挥价值。
如何克服不同个性在工作中的障碍
创新型
提供实际可行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将创意转 化为实际成果。
稳健型
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培养冒险精神,提高应对 变化的能力。
协作型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
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
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管理者应通过观察、沟通、心理测评等方 式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包括性格、价值 观、兴趣爱好等。
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 方案,包括工作任务分配、职业发展规划 、绩效评估等。
灵活调整管理方式
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员工的反馈和表现 ,灵活调整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员工 的个性需求和工作要求。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帮助团队成员发展自己的技能 和才能,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绩 效。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个性对管理风格的影响不可忽视
个性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其对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和反应,因此, 管理者应重视个性对管理风格的影响。
管理风格对员工个性的影响
管理风格对员工个性有塑造作用
长期处于某种管理风格下的员工,其个性可能会逐渐被塑造和影响,因此,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对 员工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特的,没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性。
稳定性
个性在个体的一生中相对稳定 ,不易改变。
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 整体结构,包括许多方面如情 感、动机、价值观等。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1 课程介绍解释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组织行为学在当今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1.2 组织行为学的关键概念介绍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力等基本概念解释这些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并影响组织绩效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强调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性第二章:个体行为2.1 个体行为的基础解释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如何影响工作表现探讨个性、动机和自我效能等概念2.2 态度和价值观介绍态度和价值观的定义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探讨如何改变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以提高工作绩效2.3 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解释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概念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工作表现和组织的绩效第三章:群体行为3.1 群体行为的基础解释群体的定义和类型探讨群体动力学和群体内部的关系3.2 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介绍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提高团队效率和团队绩效3.3 冲突和谈判解释冲突的根源和影响探讨谈判技巧在解决冲突和提高群体绩效中的作用第四章:组织结构和文化4.1 组织结构的设计解释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探讨组织结构如何影响组织的效率和绩效4.2 组织文化和组织气候介绍组织文化和组织气候的概念探讨组织文化和组织气候如何影响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4.3 组织变革和管理解释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探讨组织变革管理的策略和技巧第五章:领导力5.1 领导力的基础解释领导力的定义和特点探讨领导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5.2 领导理论介绍领导理论的类型和特点探讨不同领导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5.3 领导技巧和领导发展解释领导技巧的类型和重要性探讨领导发展的策略和途径第六章:动机与激励6.1 动机理论介绍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动机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如何帮助理解员工动机和工作表现6.2 激励策略讨论如何通过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和员工发展来激励员工分析不同激励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境6.3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解释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概念探讨如何培养员工的内在动机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第七章:沟通与信息传递7.1 沟通过程介绍沟通的定义和过程探讨有效沟通的要素和沟通障碍7.2 沟通技巧讨论倾听、提问、非语言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等技巧分析这些技巧在组织沟通中的重要性7.3 信息技术与沟通解释信息技术对组织沟通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第八章:决策与问题解决8.1 决策过程介绍决策的定义和过程探讨决策制定的心理因素和决策风格8.2 决策技巧讨论风险型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和群体决策等技巧分析这些技巧在解决组织问题时的重要性8.3 创新与创造力解释创新和创造力的概念探讨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组织的创造力第九章: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9.1 组织学习的重要性介绍组织学习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9.2 知识管理策略讨论知识创造的流程、知识存储和知识共享等策略分析这些策略在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9.3 学习型组织解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学习型组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第十章:组织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组织伦理介绍组织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道德发展理论和伦理决策框架10.2 组织社会责任解释组织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原则探讨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提升其形象和声誉10.3 组织伦理与社会责任实践讨论组织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分析这些实践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第十一章:多样性与包容性11.1 多样性概念介绍多样性的定义和类型,包括性别、种族、年龄、文化等探讨多样性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11.2 包容性的重要性解释包容性的概念及其与多样性的关系探讨如何创建一个包容性的工作环境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创造力11.3 管理多样性与包容性的策略讨论制定和实施多样性管理计划的步骤分析如何通过培训、政策制定和领导力来促进多样性与包容性第十二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2.1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介绍职业发展理论,如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职业选择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如何帮助个人规划和管理职业生涯12.2 职业生涯规划技巧讨论目标设定、自我评估、技能发展和网络建设等职业生涯规划技巧分析这些技巧在实现职业目标中的重要性12.3 职业生涯管理策略解释组织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探讨如何通过职业路径设计、晋升机会和员工发展项目来管理职业生涯第十三章:工作与生活平衡13.1 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概念介绍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工作与生活平衡对员工健康、幸福和工作绩效的影响13.2 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分析工作与生活平衡面临的挑战,如长时间工作、远程工作等探讨解决方案,如灵活工作安排、休假政策和员工支持计划13.3 组织在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中的作用讨论组织如何通过政策和文化变革来支持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分析这些措施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流失率和提升组织绩效第十四章:压力管理14.1 压力的定义与影响介绍压力的定义和来源探讨压力对个体行为、健康和工作绩效的影响14.2 压力管理技巧讨论时间管理、放松技巧、正念和应对策略等压力管理技巧分析这些技巧在应对工作压力中的应用和效果14.3 组织压力管理策略解释组织在压力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探讨如何通过支持性环境、工作设计和员工援助计划来管理组织压力第十五章:变革管理15.1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介绍变革管理的定义和必要性探讨变革对组织行为和员工适应的影响15.2 变革管理理论介绍变革管理的理论和模型,如Kurt Lewin的变革过程模型探讨这些理论如何指导组织进行有效的变革管理15.3 变革管理策略与实践讨论沟通、参与、培训和象征性行为等变革管理策略分析这些策略在实施组织变革时的应用和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组织行为学的关键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解释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强调组织行为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价值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法探讨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二章:个体行为分析2.1 个体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2.2 心理过程与行为介绍知觉、动机和情绪等心理过程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2.3 个性与行为探讨个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性格、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分析个性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群体行为分析3.1 群体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群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3.2 群体结构与行为介绍群体结构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包括群体规模、成员特征和群体规范等方面分析群体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3.3 群体动力与行为探讨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沟通和冲突等群体动力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动力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行为4.1 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的关系4.2 组织设计与行为介绍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部门化、层次化和职权配置等方面分析组织设计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4.3 组织文化与行为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分析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章:组织变革与行为5.1 组织变革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必要性探讨组织变革与组织行为的关系5.2 组织变革的策略与行为介绍组织变革的常用策略,包括渐变式变革、快速式变革和滚动式变革等方面分析组织变革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5.3 组织变革的管理与行为探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员管理、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分析组织变革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六章: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6.1 领导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领导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6.2 领导理论与发展介绍领导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和魅力型领导等方面分析不同领导理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6.3 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探讨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行为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方面的关系分析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作用第七章:冲突与冲突管理7.1 冲突的基本概念解释冲突的概念和性质探讨冲突与组织行为的关系7.2 冲突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资源争夺、价值观差异和沟通问题等方面探讨冲突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等方面的作用7.3 冲突管理策略与组织行为介绍冲突管理的常用策略,包括回避、妥协、合作和强制等方面分析不同冲突管理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八章:激励理论与实践8.1 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解释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激励与组织行为的关系8.2 主要激励理论介绍主要激励理论,包括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行为修正理论等方面分析不同激励理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8.3 激励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激励实践中的奖励系统、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等方面分析激励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 团队建设的基本概念解释团队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团队建设与组织行为的关系9.2 团队发展阶段与行为介绍团队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形成、冲突、规范和成熟等方面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对团队行为的影响和作用9.3 团队管理策略与组织行为探讨团队管理的常用策略,包括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和团队激励等方面分析不同团队管理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组织行为与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0.2 组织行为与环境保护探讨组织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和环保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组织行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作用10.3 组织行为与社会责任探讨组织行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影响,包括公益事业、企业公民责任和员工关怀等方面分析组织行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第十一章: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1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等方面11.2 人力资源政策与组织行为介绍人力资源政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薪酬福利政策、晋升政策和员工发展政策等方面分析不同人力资源政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1.3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绩效评估、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福利和激励等方面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二章:组织行为与战略管理12.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探讨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方面12.2 组织战略与组织行为介绍组织战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业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方面分析不同组织战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2.3 战略管理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战略管理实践中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执行等方面分析战略管理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三章:组织行为与组织学习13.1 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学习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3.2 组织知识与组织行为介绍组织知识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组织知识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3.3 组织学习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组织学习实践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和知识管理等方面分析组织学习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四章:组织行为与组织创新14.1 组织创新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创新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4.2 组织创新障碍与组织行为分析组织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方面探讨不同组织创新障碍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4.3 组织创新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组织创新实践中的创新策略、创新激励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分析组织创新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五章:组织行为与全球竞争15.1 全球竞争的基本概念解释全球竞争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全球竞争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5.2 全球化与组织行为介绍全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全球战略等方面分析全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5.3 组织行为在全球竞争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在全球竞争中组织行为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跨国法律等方面分析全球竞争给组织行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一、引言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学科,旨在了解和预测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以及影响这些行为的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组织行为学中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二、个体心理在组织中的作用个体心理在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个体的态度、动机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其次,个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其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最后,个体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其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领导方式。

三、个体行为对组织的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会对组织的绩效和氛围产生深远影响。

积极主动的个体往往能够带动团队不断进步,提升整体绩效;而消极抱怨的个体可能会破坏团队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了解个体行为对组织的影响至关重要。

四、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个体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例如情绪低落的员工可能会表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而积极心态的员工则更容易展现出高效的工作表现。

同时,个体的行为会反过来影响其心理状态,形成一个循环。

五、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因素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生活经历、组织文化等。

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与行为有着深远影响,例如外向性的员工更善于与人交往,而开放性的员工更乐于接受新观念。

生活经历也会塑造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如曾遭遇挫折的员工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

六、如何促进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鼓励员工发挥个人潜力,激励团队协作。

其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支持。

最后,注重员工心理健康的培训和关怀,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七、结论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了解和引导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对组织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读者能更全面地认识个体心理与行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从而为组织管理和个体发展提供参考。

组织行为学5-人格和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5-人格和价值观
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 励和辐射等功能,能够引导组织成员 的行为和态度,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 凝聚力,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组织文化对人格和价值观影响
对人格的影响
组织文化通过塑造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 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 ,如自信心、责任感、合作精神等。
VS
对价值观的影响
人格特点
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性。
人格形成与发展
1 2
遗传因素
基因对人格特质的影响,如气质、性格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3
个体因素
自我意识、自我调控等个体心理因素对人格发展 的影响。
人格类型与特征
类型理论
如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 型等。
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个体对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不同的偏好。例如,外倾性人格更倾向于社交和活跃,因此可能 更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相关的价值观。
人格的稳定性影响价值观的持续性
人格特质相对稳定的个体,其价值观也往往更加稳定和一致。相反,人格特质不稳定的个体,其价值观可能更容 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价值观或改变其人格特质,以实现二者的协调一致。
04
人格和价值观在组织行为中 应用
招聘选拔中人格和价值观评估
人格特质评估
通过心理测试、面试等手段评估应聘者的人格特质,如情绪稳定性、 外向性、责任心等,以预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价值观契合度评估
了解应聘者的价值观是否与组织文化相契合,以确保招聘到能够认 同组织价值观的员工。
通过同事、上级、下级等多方面的反馈评价,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 现及人格特质和价值观的践行情况,为绩效管造

52206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52206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15-18
4-(8)
第五章 领导
第一节 经典领导理论
第二节 新型领导理论
第三节中国情境下的领导实践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解释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领导理论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领导活动四要素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导理论的基本内涵。
了解各种领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
理解领导理论的学习意义、经典领导理论和新型领导理论的内涵和适用情境。
掌握组织学习的定义。
熟悉组织学习层次及组织学习过程。
了解组织学习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掌握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了解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积极作用。
掌握组织创新的定义。
了解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内外部提升途径。
了解中国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及其建设情况。
课后习题:1、3、4、5
讨论:
课后习题第2、6题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分类与测量
第三节 组织文化建设
第四节 中国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
本讲要求学生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内容、结构、功能和影响因素。
了解组织文化的主要分类方法和主要的测量方法。
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含义、步骤和实施艺术。
了解中国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模式、理论特色和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中国情境下的领导实践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掌握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来提炼中国本土领导构念。
课后习题:1,2
讨论:本章案例
19-20
2-(5)
第六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组织沟通的种类
第三节 组织沟பைடு நூலகம்的障碍与克服
第四节 跨文化沟通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沟通的基本原理,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组织沟通方式,掌握组织沟通可能面对的障碍及克服方法,明确跨文化沟通的概念、影响因素及策略:

组织行为学-个体

组织行为学-个体

内向
粘液质
忧郁质
(沉稳型) (压抑型)
多血质
胆汁质
(活泼型) (冲动型)
过敏
外向
故事放送
彼得、杰克、保罗、瓦鞑是四个歌剧迷,这一天晚上,著名的达 丝尼歌剧团来到塔什剧院演出。可是由于路上塞车,等四个人兴 冲冲赶到歌剧院的门口时,歌剧在10分钟前就开演了。为了保证 演出不受干扰,剧院规定,开演10分钟后,停止检票,这就意味 着他们只能等2个小时后开演的下一场。这时候,激动不已的彼 得早就没有耐心向检票员求情了,他向检票员怒吼:“我有票为 什么不让我进,规矩是人制定的,为什么偏偏是10分钟,而不是 11分钟?再说是因为塞车我们才迟到的。你认为塞车是我们的过 错吗?
个性:性格、气质、能力 动机:欲望、兴趣、信念 心态:平衡
(三)心理因素 1.知觉
直接影响行为的是知觉,而非事实本身 事实 —— 知觉 —— 行为 知觉 —— 人对作用于其感官的客观事物
整体属性的主观映象 知觉是感觉的复合,依赖于知识和经验
探讨 1
“主观的镜子” 知觉的特性?
➢ 事实:“是怎样” ➢ 知觉:“觉得怎样” ➢ 事实 ≠ 知觉
消极的特征:懒惰、贪图安逸、粗心大意、因循 守旧、铺张浪费、哗众取宠等
性格态度特征
➢ 对自身的态度
积极的特征:谦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严于律己
消极的特征:骄傲、自卑、自弃、放任自己等
性格理智特征
➢ 积极的特征:求知欲强、好奇、专注、 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思路开阔、接 受事物快、应变能力强、喜欢深思熟虑
美国陆军的价值观
忠 诚:全心全意效忠于美国宪法、美国陆军、你的部队单位和其他战友。
责 任:履行义务和职责。 尊 重:善待他人。 无私奉献:以国家、军队和部下的福祉为己任。 光 荣:实践所有的陆军价值观。 正 直:做合理合法的事情。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和跨文化组织行为。

3.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提高组织效能、促进员工满意度、解决组织问题、培养领导力。

4.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组织发展、企业管理。

5.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传统组织行为学、现代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应用和发展。

6.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范围、重要性、应用领域、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讨论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组织行为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教师总结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强调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教案章节: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 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论。

3. 了解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个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

2. 个体行为理论:心理动力理论、行为科学理论、认知理论。

3. 群体行为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群体结构理论、群体过程理论。

4. 组织行为理论:组织结构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组织变革理论。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组织行为学课程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1Behavior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开课专业:工商管理经济学开课学期:6总学时:32(其中理论32学时)总学分:2二、课程目标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以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管理者对组织成员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一般规律,并能够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应用行为科学知识的能力,具备“人本管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掌握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一般规律,能够运用组织行为学方法解决企业中人员管理的相关问题管理。

(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人际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绪论(2学时)1.1组织行为学的含义内容与研究方法1.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知觉(4学时)2.1知觉的一般问题2.2.社会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偏差3个性与行为(4学时)3.1个性的含义内容和影响因素3.2个性倾向性3.3个性心理特征3.4(6学时)4.1激励的含义与过程4.2激励理论4.3激励的常用方法与原则4.4行为(6学时)5.1群体的一般问题5.2群体决策5.3群体中的人际关系5.4群体冲突5.5(4学时)6.1领导的一般问题6.2领导特质理论6.3领导行为理论6.4领导权变理论6.5行为(4学时)7.1组织理论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7.2组织文化7.3核(2学时)五、教学方法及手段1.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中穿插若干心理测试。

3.在硬件条件具备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无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前续课程:管理学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1]陈春花.组织行为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2]张德.组织行为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组织行为学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解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组织行为学案例,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1. 教材:推荐《组织行为学》教材,供学生参考。

2.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的组织行为学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2. 掌握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价值观、动机等。

3. 分析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个性特质、价值观和信念、动机和需要等。

2. 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人际沟通、冲突管理、团队合作等。

3. 组织中的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表现、政治行为在组织中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部分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权力与政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4.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组织中的情境,增强对理论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2

组织行为学2

智网
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 免费下载
智网
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 免费下载
(2)、瑟斯顿的群因素结构理论,又叫基 本心能论。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瑟 斯 顿 ( Thurstone 1938)运用自己创设的多因素斜交分析法 得出认的智力可能是由7种基本心理能力 组成,它们是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 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和知觉速度。但是实验的结 果与他的设想相反,这些能力之间有一定 的相关性。
智网
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 免费下载
•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性别、外表特 征、发育早晚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态 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学习环境(教师 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校风、班风、体育 锻炼和劳动)、同伴群体、重大生活事件、 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 3、主观心理因素: 4、性格的动态特征:整体性、多面性、可塑 性
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 免费下载
• 本节思考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气质”,它与心 理学讨论的气质是一样的吗? 2、各种气质类型的表现是什么? 3、请你对自己的气质弱点作一个鉴定,并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方案。 4、如何认识旗帜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5 5、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 、安静,不善交际
智网 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 免费下载
3、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性格分为理论 型、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审美型、 宗教型 德国的斯普兰格(Spranger,1928)提出 的。 4、从个体独立性划分,分为独立型、顺从 型、反抗型。
智网 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 免费下载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anaire 16PF) 由卡 特尔(1949)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的16种根 源特质编制而成,适用于16岁以上的人。 3)DISC个性测验:着重从以下四个与管理绩 效有关的人格特质对人进行描绘,即支配性 (D)、影响性(I)、稳定性(S)和服从性 (C),从而了解应试者的管理、领导素质以 及情绪稳定性等。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Organization Behavior课程性质:学位课学时:40 学分:2.0适用专业:工商管理预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或高级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掌握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规律,掌握与组织行为有效性相关的组织沟通、组织冲突、组织变革与发展等理论,从而提高群体绩效和组织工作效率。

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问题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三、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四、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来源案例1-1 通用与本田汽车公司的管理风格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一、传记特点与管理二、能力理论与管理三、人格理论与管理四、学习理论与管理案例2-1 谁适合当总经理?第三章、知觉与个体决策一、感觉与知觉二、社会知觉的内容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四、在知觉与判断中的错误案例3-1 “凶杀案”目击者的自述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一、价值观与管理二、态度与管理三、工作满意度与管理案例4-1 在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生第五章、工作激励理论与应用一、激励的基本概念与模型二、早期的激励理论与管理三、当代激励理论与管理四、激励理论的应用案例5-1 工资全额浮动为何失灵?案例5- 浙江先锋机械公司激励经销人员案例5- 组合国际电脑公司有什么绝招? 案例5- IBM公司的激励制度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二、群体行为的解释三、群体结构与互动四、群体任务与决策案例6-1 易继芳的转变第七章、工作团队与管理一、团队与群体的区别二、使个人成为团队高手三、打造高绩效的团队四、团队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案例7-微软中国公司的团队建设第八章、组织沟通与管理一、沟通的理论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三、有关沟通的当前问题案例8-1谁该当经营副厂长?案例8-苏黛薇的卓尔不群第九章、组织冲突与管理一、冲突概述二、冲突观念变迁三、冲突产生与解决案例9-1 研发中心的人际纠纷案例9-红旗轻工设计院的群体冲突第十章、工作压力管理一、工作压力概述二、工作压力对行为的影响三、工作压力管理策略案例10-1华为员工张立国心很累第十一章、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一、组织结构的概念二、一般与新型组织结构设计三、组织诊断与优化设计案例11-1凌云科技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推行二、推动组织变革的方法三、组织创新与发展案例12-1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创新案例12-东原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教材:P.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孙泽厚、罗帆.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003参考书:1、张德. 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查尔斯汉迪.管理之神:组织变革的今日与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083、Stephen anizational Behavior.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费栋华,员工脑电波——人力资源心理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孙泽厚、罗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0076、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Richard L. Daft.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工商管理学习网:http://202.114.88.145/cm/study_web/index.jsp学习成绩组成:1.平时成绩30分2.案例分析报告 0分3.结业考试 0分案例分析报告作业要求:从《组织行为学》教材或课堂讨论案例自选一个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左右。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 3.精神层。精神层又称组织文化的深层,主要是指组织的领导 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 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 的基础和原因。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 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 (1)组织经营哲学。(2)组织精神。(3)组织风气。(4)组 织目标。(5)组织道德。
• 确立目标组织文化,必须依据一套科学的标准来运行。 • 1、民族性标准。 • 2、制度性标准。 • 3、时代性标准。 • 4、个异性标准。 • 目标组织文化的个性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 • 1、行业特点。 • 2、产品特点。 • 3、组织特点。
1、对现状文化进行“解冻”(unfreezing); 2、通过变革(motivation)形成新的组织文化;
3.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
三、三极端领导方式理论
• 上述三种领导方式各有利弊。
• 在放任方式下,组织成员一般只能达到社交目 标,工作效率最低;
• 在独裁方式下,下级自由度过小,士气低落, 迫于外部的严格监督,一般可以达成组织目标;
• 在民主方式下,工作效率最高,不仅任务完成 圆满,而且士气高昂,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 动,富有创造性。
• 第三象限表示,当下属成熟度有较大提高(处于R3阶段) 时,就会产生激励的问题,而这时最好用一种支持的、 无指导的参与风格来解决。于是可采用“低工作”、 “高关系”的领导方式,即参与式领导方式,让下属参 加讨论,加强交流,注重双向的思想沟通,由领导与下 属共同作出决定。
• 第四象限表示,当下属相当成熟(在R4阶段)时,领导 者几乎不需要做什么事,因为下属是既能胜任又愿意承 担责任的人,于是可采用“低工作”、“低关系”型即 授权的领导方式,赋予下属较多的权力,领导只须抓住 主要的决策和监督工作。在“低工作”和“低关系”的 情况下,也能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 慢
强 弱
抑郁质


体验 深刻


3、苏联的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 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基本特性,把 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 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 • 四、气质对性格和能力的影响 1、气质对性格的影响:1)、影响性格特 征的表现方式;2)、影响某些性格特征 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2、气质对能力的影响:有利于或阻碍某些 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人的性格
• 一、性格的一般含义: character 是个体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 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 理特征。 • 二、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 态度特征;2)对学习、工作、劳动和劳动产 品的态度特征;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特征,主要指人 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 3、性格的情感特征: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 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稳定心境等 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4、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人对自我行为的控 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长期工作和 紧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1、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 素存在质的差异。在知觉方面有综合型、 分析型和分析综合型;在思维方面有形象 思维型、抽象逻辑思维型。能力的类型差 异在男女性别上表现最为明显,大脑构造 上、智能结构方面、记忆方面、思维方面、 解决问题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2、水平差异,是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 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从一般能力来看, 能力水平在全人口中的分布呈常态分布。
(2)、瑟斯顿的群因素结构理论,又叫基 本心能论。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瑟 斯 顿 ( Thurstone 1938)运用自己创设的多因素斜交分析法 得出认的智力可能是由7种基本心理能力 组成,它们是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 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和知觉速度。但是实验的结 果与他的设想相反,这些能力之间有一定 的相关性。
第五章 人的个性与行为
第一节 个性心理特征 所谓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 活动的特点,当以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 的形式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时,就使各 种特点带有经常稳定的性质。这种在个 体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处理的特点, 叫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人的气质、 性格和能力。
• 一、个性的特点: 1、含义: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 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 格、能力等。 2、个性含义的特点:独特性、综合性、稳 定性 • 二、个性的形成: 1、由遗传或先天决定的; 2、由环境或后天决定的; 3、两种因素的结合。具有复杂性。
典型气质类型与心理指标
气质类 型 胆汁质 感 受 性 低 耐 受 性 较 高 较 高 高 敏 捷 性 不 灵 活 灵 活 不 灵 活 不 灵 活 可 塑 性 小 情绪 兴奋 性 高 倾 向 性 外 向 外 向 内 向 内 向 速 度 快 不随 意反 应 强
多血质 粘液质
低 低
大 稳 定 稳 定
高 低
2、能力的种类: 1)、从特殊性维度上考虑把能力分为一般 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就是智力 (intelligence),它是人成功完成各种活 动所必须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人成功完 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如绘画能 力、音乐能力、写作能力、体育能力等。 2)、从创造性维度上考虑把能力分为模仿 能力和创造能力。 3)、从认知对象的维度上考虑把能力分为 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4、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 A、儿童时期 B、学生时期 C、走向社会 • 三、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第二节 人的气质
• 一、含义 Temperament 是指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 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 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 的程度等 ;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指知觉的速度、 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
(5)、PASS模型 达斯(Das 1994)纳格利里(Naglieri)以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 PASS模型。它是指个体智力活动由三个相互 联系的认知功能系统组成,即注意——唤醒系 统、编码系统和计划系统,分别与大脑的三个 功能区相对应。PASS理论是迄今为止影响较 大的新智力理论之一。 另外还有卡特尔(Cattell 1965)和霍恩 (Horn 1976)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Sternberg 1985)的三元智力理论。
• 五、性格与管理: 1、阿吉里斯、麦格雷戈的观点 2、HRM中的性格测试: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由美国的哈撒韦和麦金利共同制定的 (1942)。包括566个题目(1966年修订后 减为399个),内容涉及身体各方面情况和 主观体验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 目前最为广泛的客观性人格测验之一。
5 5、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 、安静,不善交际
3、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性格分为理论 型、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审美型、 宗教型 德国的斯普兰格(Spranger,1928)提出 的。 4、从个体独立性划分,分为独立型、顺从 型、反抗型。
•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性别、外表特 征、发育早晚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态 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学习环境(教师 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校风、班风、体育 锻炼和劳动)、同伴群体、重大生活事件、 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 3、主观心理因素: 4、性格的动态特征:整体性、多面性、可塑 性
• 五、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 就的高低; 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4、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
• 本节思考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气质”,它与心 理学讨论的气质是一样的吗? 2、各种气质类型的表现是什么? 3、请你对自己的气质弱点作一个鉴定,并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方案。 4、如何认识旗帜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第四节 人的能力
• 一、能力概述: 1、含义:ability 是人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 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 实际能力,即个人已经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 国外心理学家称为成就(achievement),是个人 先天遗传基础加上学习的结果;二是潜在能力, 即个人将来可能发展并表现的能力,又称体能或社会能力。
3、智力: 我国传统上把智力分为观察力、思维力、 想象力和记忆力等,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 智力是能力中的一般能力。关于智力的结 构,有以下几种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结构理论。 英 国 心 理 学 家 斯 皮 尔 曼 ( C.Spearman 1927)运用因素分析法,把智力析分为一 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种。
2、环境因素,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 环境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大到国 际世界、国家经济环境,小到个体居住的 城市环境,所在的社区、学校、里弄、家 庭、亲朋好友等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教 育,主要指学校教育环境以及与学生的能 力、性格发展有关的环境。 3、个体实践因素。
4、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也称非 智能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但对智力的 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那些心理因素。它主要 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 体来说,它又由以下一些心理因素组成:成 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自 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 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燕国材,1988)。 另外,也有学者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发 现,学习态度、自我意识、开拓意识,人际 关系、协调能力是最主要的几种非智力因素 (时蓉华,1994)。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 1959)运用因素分析法发现了至少40种智 力因素,他把智力活动分为三个维度:内 容、结果和操作过程。智力活动就是人在 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 内容),产生知识(即结果)的过程。吉 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为心理理 论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思路。
• 三、性格的类型: 1、从心理机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智型、 情感型和意志型 英国的培因(A.Bain,1855,1859)和法国 李波特(Ribot,1906)按智力、情绪、意志何 者占优势 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 内倾型和外倾型 瑞士的荣格(C.G.Jung, 1913)性格类 型论中最为著名的观点
不同智商水平上的人数百分比(n=2904)
智 商 139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以下 百分比 1 11 18 46 15 6 3
3、早晚差异,指人才早熟和大器晚成。 •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包括来自父母的遗传和后天 的各种人为的生物影响。遗传关系愈近, 智商也愈近。二者的相关为0.50。另外母 亲怀孕时的营养、服药情况以及分娩状况 都会影响婴儿的智力。总的说,在强调生 物因素作用的同时,应该注意与遗传决定 论划清界限。
瑟斯顿的群因素结构理论是与斯皮尔曼的 二因素结构理论相反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对智 力结构的认识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们把一 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绝对的对立起来,没有从人 的实际活动中认识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的辨证 关系。 (3)、维隆的等级层次理论。 伯特(Burt 1940)最早认为智力是按等级 层次组织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维隆(Vernon 1971)提出了智力层次的因素理论,它认为智 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 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实际机械能 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最后是 特殊因素。
外倾型特点
内倾型特点
1、倾向于事先计划,三思而后 1、老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事情, 追求刺激,敢于冒险; 行,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很 少有攻击行为; 2、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 2、性情孤僻,内省,生活有规 开玩笑,易怒也易平息,不假 律; 思索的行动; 3、有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为 3、对书的爱好甚于对人的交往, 人师,容易冲动; 除亲密朋友外,对人总是冷漠, 保持一定的距离; 4、很重视道德标准,但有些悲 4、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 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