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合集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建议概要: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所特有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文化设施等的总和。

校园文化着重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表明了学校的独特风格。

在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

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竞争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才。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在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校园文化有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现为:第一、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并不局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生文化活动,侧重于“第二课堂”是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的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

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没有大学文化明确和丰富,也不具备大学文化所体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底蕴。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失,校园文化得不到传承创新。

在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出现严重的建设主体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为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学生团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

广大教师和学生则被排除在外,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活动。

二是校园文化只是少数精英的活动舞台,大部分学生没有參与的机会。

三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传承者—教师,大多被排除在外;学校的文化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开展,而教师的文化生活极为贫乏。

主体地位的缺失,无法调动广大师生的主体意识,使之无法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思考、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

由于精神文化建设短期内不大显效,而物质文化建设见效快,因而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

注重体现时代特色而忽视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的写真;在制度文化建设中严谨规范有余,人文关怀不足;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失去精神依托,形式化严重。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 校园文化缺乏特色和互动性。

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独特的特色和吸引力,很难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另外,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互动性,只是单向传递信息,缺乏真正的交流和互动。

2. 校园文化水平不高。

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并不高,内容单调、无聊,缺乏新颖和创意。

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和互动性。

通过重视文化创意和创新,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吸引力的校园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同时,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2. 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化创意活动,促进创新和创意,让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文化活动和资源,提高校园文化的水平和档次。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只有通过创新和提高,才能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有特色、有质量、有吸引力的文化形态,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 1 -。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缺乏参与度和活力目前,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以及缺乏活力的问题。

许多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低,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

对策1:增加吸引力和创新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设计有趣且具有吸引力的校园活动,如主题派对、文化展览、演讲比赛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 引入新的活动形式和创新元素,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流行音乐会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

问题2:缺乏交流和合作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着缺乏交流和合作的问题。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文化建设活动的效果受限。

对策2: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创建一个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 定期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会议或研讨会,让各个部门可以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以加强合作。

问题3:缺少长期规划和持续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推动,导致一些文化项目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形成持久可持续的影响力。

对策3:制定长期规划和推动机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制定明确的文化建设规划,包括目标、战略和具体措施,以确保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持续推动。

- 建立文化建设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文化项目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证工作的长期性和效果。

总结为了解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增加吸引力和创新性,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制定长期规划和推动机制。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活力,促进学校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在教育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和塑造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

本文将就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一、缺乏多元性目前,许多学校文化都过于注重功利性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应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使得学校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表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

这种单一定位下,学生成为了知识获取机器,导致其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从“知识输出”转变为“人格形成”。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潜力,并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方式来培养他们自主精神和全面发展。

其次,应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考量他们在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领域发展情况,并为此提供相应支持和激励。

二、缺乏育人氛围很多学校存在着过于功利化和功利思维的倾向,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冷漠的关系。

相互之间缺乏尊重与理解,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为改善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提升他们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专业修养。

同时,也要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渠道的开放性,鼓励教师主动倾听学生意见和想法,并及时给予回应与指导。

此外,在校园中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三、文化传承缺失随着时代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然而,学校文化传承的力度并不够大,在一些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疏漏。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

建立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并将其融入日常教育中。

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提高他们在此领域的专业水平。

浅议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浅议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浅议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必将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带来冲击和影响:一方面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契机,甚至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的重建,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

所以,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提高办学的实力和品位。

但在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学校文化建设,忽略了学校文化建设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靠校长的观念、人格和能力管理学校的阶段;靠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机制管理学校的阶段;靠学校文化管理学校的阶段”三阶段。

有些人误将陈玉琨教授的学校发展三阶段论认为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三阶段,将学校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第一阶段建设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第二阶段建设学校的行为文化,第三阶段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第四阶段才来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

将学校文化内容孤立、割裂开来,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进行分阶段的建设,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都在各自的内部形成了自己的系统,这些不同的子系统又构成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系统,因此有的人将学校文化建设仅仅着眼于“学校”,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是封闭的,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外部孤立起来,缺乏将学校文化建设向学校外部资源“借力”的战略眼光,使学校文化建设狭隘化,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生活,缺乏活力。

学校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面构成。

学校文化建设的4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校建设的这4个方面的内容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只有不同阶段建设的侧重点不同。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要特别注重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而课程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引进和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校外资源的引进。

最新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的策略分析-精品

最新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的策略分析-精品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的策略分析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深化,学校建设正在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着广泛层面的研讨。

凝练好、创生好学校文化,将推进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协调有效健康发展。

就此而言,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学校品牌倾力打造、师生诉求彰显多元的今天,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中进行检视,重新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意涵并探讨有效路径是应然之向度。

一、现实回视: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诊断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初步探索阶段,并以破竹之势浩荡前行。

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众多学校已经或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文化建设的尝试,取得的成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值得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功利化的取向背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1]。

毋庸置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最终必然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应坚守,也是建设中必然要坚持的取向。

就此而论,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功利化取向是背离学校文化建设初衷的。

当前一些学校追逐文化建设的潮流,在没有客观审慎进行学校自身考量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要么是为了在相关的评比中崭露头角,要么是粉饰学校的外相,这都是功利化取向的表现,需引以关注和反思。

其次,形式化的做法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

功利化的取向必然导向形式化的做法,使得一些学校陷入“肤浅的现象主义”学校文化建设的泥潭[2]。

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立足学校实际、遵循自身基因展开的建设工程。

只有立足学校实际,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有厚实的土壤。

只有遵循自身基因,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长效推进。

然而,现今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形式化做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效仿,按照别校已经较成熟的路子进行;二是着眼表层,只注重文化建设的硬件载体;三是忽视传统,割裂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传承。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一、问题分析1.1 校园文化建设背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而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存在的问题然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学校的文化氛围浓厚,但缺乏时代感和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滞后于时代。

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教育手段相对滞后,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再次,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重视形式而忽略内涵,过分追求表面的宣传和装饰,而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行的培养。

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不文明行为也成为困扰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问题。

1.3 影响和意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也削弱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校形象。

有必要深入分析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更加健康、多元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解决措施2.1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世界观。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减少校园欺凌等不良现象。

2.2 强化文化内涵学校文化建设应注重内涵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校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扎根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规范。

2.3 推动管理创新学校还应推动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教育手段,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学校文化建设逐渐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然而,尽管许多学校在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一、缺乏多样性与包容性学校文化应该是丰富多元的,能够满足不同个体需求与兴趣的成长环境。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学校文化过于单一、片面,缺乏对少数群体以及不同背景、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包容。

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可能感受到压力和排斥感,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整个学校社区。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各类群体特点的了解和尊重。

例如,在设计课程时可以考虑增加跨文化交流或者开放性辩论等活动,鼓励不同声音的表达并促进广泛思考。

二、缺乏科技应用与创新在信息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然而,仍有一些学校未能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文化建设。

传统、封闭的教室环境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于创新性学习方式的需求。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学校积极引入科技教育资源,如数字化课程、在线交流平台和虚拟实践等。

通过开展线上合作项目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个性化学习计划,学校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更灵活且适应性强的文化建设环境。

三、评价体系存在偏重分数功利性当前,不少学校依然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在评价体系中过于强调成绩与排名。

这种偏重分数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得学生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并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鼓励学校改革评价体系,将重点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上。

除了考核知识水平外,还应该多方面考量学生品德、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

四、缺乏学校文化渗透课堂教育中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贯穿始终,渗透到各个领域。

但在现实中,许多学校的文化仅停留在宣传标语或者特定的活动却难以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育当中。

为解决这一问题,鼓励学校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逐渐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1.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存在偏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

例如,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将重点放在了艺术、体育等特定领域,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商业化”,将文化产业视为一个赚钱的产业,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更具整体性,全面推动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协调发展。

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保证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不足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形式上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上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生气和活力,很多学生没有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文化活动缺乏支持和参与度,无法持续发展。

对策: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度。

同时,支持学生自主文化活动,保障活动开展的资金和场地,提高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管理混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管理混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由于领导层培养文化意识的薄弱,对文化建设的管理和支持不到位,执法不严格,从而导致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不规范、不合规的现象。

对策:高校应该规范文化建设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减少管理混乱的问题。

加强领导层的培养,培养领导的文化观念,引导领导层关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在文化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

4.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资金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发展。

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资金来源单一、筹集难度大、管理不严格等。

对策:高校应该加强资金筹集和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资金筹集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策略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校也开始加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整个校园的整体影响力。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合适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缺乏核心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核心文化,而核心文化的形成需要整个校园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明确的核心文化,导致整个校园文化缺乏统一性和深度。

片面倡导“西方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高校将“西方文化”单方面视为优秀的文化形式,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这样的做法不仅存在文化传承的风险,同时也会伤害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文化创新不足校园文化的推广和发展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变化和青年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对于文化创新的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和渠道。

校园文化品位不高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是高素质文化的代表。

而整个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和影响力。

然而,当前存在着某些校园文化品位偏低的情况,缺乏高水平的文化交流和展示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策略树立核心文化,形成校园统一氛围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需要树立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核心文化的形成可以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发挥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坚持中西合璧,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在推广校园文化时,应坚持中西文化的并重,充分挖掘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丰富整个校园文化。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书法展览、传统乐器演奏比赛等活动。

建立文化创新机制,推动文化融合高校在学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建立科学合理和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新机制,重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创新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并提出浅显的看法。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有先进的文化理念,但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已经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等,并且能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围绕着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提出许多比较先进的办学理念,如“敦德励学、知行相长”,“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等,尤其是在校风、校训、班风等方面大做文章。

然而,这些文化理念的提出,是否能够真正地被教师、学生内化为自身行为呢?事实上,由于理念在内容上的类似,在文字上的晦涩,导致种种文化理念并未形成师生的自觉行为,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尚缺乏可操作性。

2.有丰富的文化活动,但缺乏实效性。

通过对实验学校研究可以发现,广大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师生读书、演讲等形式的学习活动;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形式的文体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色彩。

但是,上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整合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3.有健全的制度文化,但缺乏群众性。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内在保障。

从学校组织领导机构到班级管理,从教研活动开展到学生考评等,处处体现校园的制度文化。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

但在实际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缺乏群众基础。

订立的制度往往是应付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的,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如何在现有制度文化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与自我意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由于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更需要外部激励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更是这样。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反思唐海一中张春娇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个性所在,是它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而学校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但是当前,学校文化正遭受着冲击,主要表现于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多,学校组织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学校越来越难以成为一个吸引学生、教师、校长的地方。

所有这些都促使了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彰显,原因就在它可以使学校的师生重新凝聚在一起,使他们的学校生活充满意义,并使学校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很多学校都在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希望找到学校前进的方向,但是往往走进了误区。

“照搬照抄”的学校文化建设。

这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是“邯郸学步”式的“克隆”,将学校文化建设视为“他者”文化的复制式借鉴,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策略。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学校文化由专业人士来设计。

有些学校领导迫切希望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但苦于自己和学校教职工对学校文化建设不了解,往往聘请专业人士来帮忙,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反映出学校领导具备一定的资源开发意识。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学校往往过分强调了专业人士的主体作用。

专业人士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但却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他们可能会提出一句或几句精炼的话语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但这些话语是否生根于学校现有的文化基础及能否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就值得研究了。

2、不顾学校实际,生搬硬套,人云亦云。

有的校长自己没有思想,加上整天忙于事务,没时间思考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总想捡现成的,今天看到别人搞探究式学习,也学探究式学习;明天又带几位老师去外地参观学习;后天又再搞个汇报,弄得教师们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同样的做法,在别人那里可能很好,可是换到自己学校就行不通了,这就是因为不顾学校实际,生搬硬套,没有考虑实施的人变了,环境变了,学校文化变了。

“肤浅的现象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然而,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相对单一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深度和广度、融入性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相对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偏向于娱乐化和消费化,内容过于单一。

学生在校园里接触到的文化形式多为综艺节目、明星文化等,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深入了解和传承。

这导致了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观念过度依赖商业文化,对其他形式的文化缺乏兴趣与理解能力。

2.缺乏深度和广度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和广度,过于依赖单一的活动和节目。

文化课程设置较少,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

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国际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学习,过于片面和肤浅。

这使得学生们对于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不够深入,导致他们缺乏对文化的真正理解与欣赏能力。

3.融入性不足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独立,缺乏紧密的融合。

传统的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良好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与文化的融合度较低。

缺乏对学生的文化需求的了解,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离,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参与度。

二、对策提出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多样化内容和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包括娱乐文化,还应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传承与推广。

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包括文学讲座、戏剧表演、书画展览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文化形式的需求。

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优秀文化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加强深度和广度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深度与广度的平衡。

要加大对各个方面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如科技文化、国际文化等。

要加强课程设置,增加有关文化的课程,提供更多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文化讲座、沙龙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不足之处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不足之处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不足之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是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学校特色文化,推进学校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方针。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缺乏长远规划一些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只是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案,缺乏长远规划。

这样,一旦出现新的问题,就会发现之前的方案不再适用。

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应该以长远目标为导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例如,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中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这是一个长远规划,需要精心制定配套的计划和方案,并在教学管理中坚持长期实施。

缺乏具体措施制定方案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有些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缺乏具体措施,或者措施不够细致。

这样,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感到模糊和无助,很难把方案付诸实践。

因此,在制定方案的同时,还要设计具体可行的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

例如,在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方面,学校可以制定课外活动计划,作为扩展学生社交圈子的途径,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

缺乏科学评估学校文化建设方案,需要经过科学的评估才能知道效果如何,但有些学校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缺乏效果评估。

这样,学校无法追踪自己的文化建设方案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也无法及时改进和优化方案。

因此,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文化建设方案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效果评估工作。

例如,学校可以制定文化建设方案评估指标,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等,然后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方案。

缺乏多元化一些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只是突出了某一个方面,缺乏多元化和综合性。

这样,会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学校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要关注现代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例如,在学校的文化建设方案中可以引入跨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学生自主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谢延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130024)教育发展研究2008.10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谢延龙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学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

[1]然而,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拿来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

这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是“邯郸学步”式的“克隆”,将学校文化建设视为“他者”文化的复制式借鉴,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策略。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拿来“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建设相对比较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文化要和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学校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引入企业文化要素,“引入企业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成为时髦的口号。

很多学校惟恐无法保持其“先进性”,积极地请企业专家、创业领袖等来学校指导,更有甚者,将企业文化在教育领域内简单移植,“照抄企业运作模式,按洋快餐连锁店模式,以所谓‘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心,进行大规模校际兼并,组成‘教育集团’,或采用办‘连锁店的方式’,所谓‘以名校为依托’,大办‘民校’”。

[2]二是拿来“兄弟学校文化”,这种策略尤为一些薄弱学校所重视,认为优质校、模范校的文化建设必是先进的,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以这些学校为典范,只要按照“先进经验”办事,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先进学校的“翻版”。

在“崇尚分数”的大社会背景下,又把“好成绩”与“先进学校文化”划等号,成绩好的学校就是学校文化建设优秀的学校,理应成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在农村地区,还有人把“城市学校文化”等同于优秀学校文化,认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对“城市学校文化”的模仿。

三是拿来“国外学校文化”,一些人谈学校文化建设时,动不动就是“某国如何如何”,认为国外的学校文化理念都是先进的,似乎学校文化建设没有一两个洋味儿十足的口号就不足以表明其先进性和国际化,其结果是愿景、理念满天飞,自己也未必真正明白其中的真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几乎所有学校都在进行着学校文化重建。

但是,目前不少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的低效或无效。

误区一:学校文化由专业人士来设计
有些学校领导迫切希望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但苦于自己和学校教职工对学校文化建设不了解,往往聘请专业人士来帮忙,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反映出学校领导具备一定的资源开发意识。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学校往往过分强调了专业人士的主体作用。

专业人士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但却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他们可能会提出一句或几句精炼的话语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但这些话语是否生根于学校现有的文化基础及能否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就值得研究了。

其实,学校文化不是专业人士简单设计出来的,而是在深刻剖析学校现有文化的基础上,在分析教育发展趋势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生成的。

任何主观设计,哪怕是很前瞻的设计,都会因为缺乏支持的土壤而夭折,甚至仅仅成为墙面上美丽的摆设。

是不是说学校文化建设就只是学校内部的事,不能让外部专业人士介入呢?显然不是这样。

在当今社会,学校领导必须具备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借助“外脑”办学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那么,学校如何借助外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首
先,要掌握专业人士资源,从中挑选既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又愿意深入学校内部,与学校平等合作的专业人士,作为合作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的对象。

其次,学校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家长的智慧,与专家一起就学校现有文化进行调研,就学校文化建设具体问题进行研讨,专家只是起提炼、引领作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使大家深深感受到学校文化建设是每个人的事,这样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才会有建设的主体基础与动力。

误区二:学校文化由学校领导来拍板
这种现象与第一种现象异曲同工,只是把专业人员换成学校领导而已。

一些领导个人能力较强的学校容易出现该现象。

在现实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极易造成学校领导所倡导的文化与学校师生所奉行的文化不一致,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无论是由专业人士设计,还是由学校领导来构建,都是对学校文化建设中两个重要问题即“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学校文化产生的过程”认识模糊的表现。

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学校都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专业人士或学校领导,而不是学校全体师生;学校文化产生的方式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

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学校领导更需要充分尊重全体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把全体师生看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智慧,自下而上生成学校文化。

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文化建设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误区三:学校文化建设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目前,在通过积极途径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有些学校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进行文化建设,出现学校文化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三:一是学校文化由专业人员设计,或者是学校领导自己建构,广大师生没有参与其中,这样的学校文化是外在于师生的文化,许多教师可能根本不理解这些文化,在课堂上也就自然无法去体现这种文化;二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

由于考试评价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很多学校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搞应试”,落实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只好通过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来体现;三是有些学校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特色,而许多学校的特色就是艺术、体育,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或展现,因此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实现的。

其实,学校文化具有弥漫性、整体性,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而不是学校的某一课程或某一艺术特色,课堂应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学校文化建设之初,可以先从外围的活动开始,但要使学校文化成为全体师生自觉的行动指南,就必须倡导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校文化的要求,这是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所必需的。

因为,师生在学校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是最能体现学校现实文化的场所,如果课堂的文化与学校所倡导构建的文化相去甚远,或者背道而驰,就极易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师生出现双重人格。

误区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环境形象
实践中,还有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集中于校服、墙面、标识等环境形象设计,这说明校长已经明确认识到环境育人的重要性。

但是,
如果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学校环境形象设计,而缺乏文化底蕴支撑,那么哪怕是再精美的设计,也会给人留下肤浅的感觉。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对核心价值观难以把握。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校长很难准确把握学校教育价值的方向与内容,而环境形象设计就容易得多。

二是有些校长把文化的载体当成文化本身。

学校物质、制度建设等都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学校通过这些载体向外界传递其文化气息。

文化载体可以反映出学校文化,但文化载体并不等同于文化,正如学校制度并不是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并不是学校物质文化。

只有学校制度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导向、管理理念才是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背后所蕴含、折射出的精神与思想才是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学校价值观,它是学校文化之魂。

我们应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来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以学校精神文化指导学校制度文化与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这样学校文化建设才是一个整体,才能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杂乱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