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表
Ⅲ级/黄色级实验室(中风险实验室)
实验室有以下情况之一的:
(1)存储第二/三类易制毒品;
(2)生物安全BSL-1、ABSL-1实验室;
(3)基础设备老化;
(4)高校自行规定的其他情况
按照《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表》评分在[25, 75)范围的实验室
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表
安全级别
参考分级依据
Ⅰ级/红色级实验室(重大风险实验室)
实验室有以下情况之一的:
(1)实验原料或产物含剧毒化学成分;
(2)使用剧毒化学品;
(3)存储第一类易制毒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4)存储易燃易爆化学品总量大于50kg或50L;
(5)存储有毒、易燃气体总量≥6瓶;
(6)生物安全BSL-3、ABSL-3、BSL-4、ABSL-4实验室;
Ⅱ级/橙色级实验室(高风险实验室)
实验室有以下情况之一的:
(1)存储第二类精神药品;
(2)存储易燃易爆化学品总量为20~50kg或20~50L;
(3)存储有毒、易燃气体总量为3~6(不含)瓶;
(4)生物安全BSL-2、ABSL-2实验室;
(5)使用第一类、第二类压力容器;
(6)高校自行规定的其他情况
(7)使用I、II类射线设备;
(8)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核材料;
(9)使用机电类特种设备;
(10)使用超高压等第三类压力容器;
(11)使用强磁、强电设备;
(12)使用4、3R、3B类激光设备;
(13)使用富氧涉爆实验室自制设备;
(14)高校自行规定的其他情况
按照《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表》评分达到100分的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因子及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中文名
丙型肝炎病毒
生物危害级别
第三类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等
安全实施
生物安全柜,应急装备等
工作性质
检测
英文名
Hepatitis C virus
简介
丙肝跟乙肝一样都属于是传染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垂直传播。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医学界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因为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变异,研制疫苗的难度很大,因为除了人和黑猩猩以外,其他动物都不会患上丙肝,因此疫苗研制难以找到动物模型,所以惟一的有效的处理方式是高危人群及早做丙肝抗体检测,及早发现疾病并积极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如果病毒核酸(HCV - RNA)阳性,说明病毒在持续复制,其肝功能难以稳定,患者多数情况下,血清转氨酶(ALT)呈轻度或中度升高。这些患者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治疗。经多年的临床验证,使用普通干扰素后,可有50%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即血清HCV - RNA阴转,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停用干扰素后,10%~15%的患者出现病毒复制反弹,即HCV - RNA阳转,肝功能再次异常。
实验室生物因子及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生物因子
中文名
艾滋病病毒
生物危害级别
第二类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等
安全实施
生物安全柜,应急装备等
工作性质
检测
英文名
Human immundeficiency virus
简介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感染者是传染源,曾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等分离得HIV。握手,拥抱,接吻,游泳,蚊虫叮咬,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日常接触等不会传播。三种主要传播方式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背景化学实验室作为进行实验和研究的场所,存在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对存在的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更好地识别和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危害风险。
危害分级根据危害的类型和程度,将化学实验室工作的危害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高风险: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危害,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
2. 中风险: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危害,可能引发中等程度的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
3. 低风险: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较小威胁的危害,可能引发轻度中毒、火灾等事故。
危害管控为了降低危害的发生概率和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危害进行管控:1. 高风险管控:- 建立高风险实验操作台账,记录高风险实验的实验人员和操作流程,定期检查操作台账并进行风险评估。
- 配备专业的实验人员执行高风险实验,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
- 使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减少高风险实验中有害物质的暴露和接触。
- 建立应急预案,对高风险实验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和应对。
2. 中风险管控:- 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和有效性。
- 建立中风险实验操作台账,定期检查操作流程和使用的实验物品。
3. 低风险管控:- 提供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安全设备等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 建立实验室常规巡视制度,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维修。
结论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是保障实验室工作者安全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控,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乙型脑炎病毒
黄病毒科
第二类
BSL-2
3
Coxsakie virus
柯萨奇病毒
小RNA病毒科
第三类
BSL-2
4
Cytomegalovirus
巨细胞病毒
疱疹病毒科
第三类
BSL-2
5
Enterovirus 71
肠道病毒-71型
小RNA病毒科
第三类
BSL-2
BSL-2
50.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第三类
BSL-2
51.
Streptococcus pyogenes
化脓链球菌
第三类
BSL-2
52.
Streptococcus spp
链球菌属
第三类
BSL-2
53.
Streptococcus suis
猪链球菌
第三类
BSL-2
54.
BSL-2
58.
鲍氏不动杆菌
第三类
BSL-2
表3.真菌分类名录
序号
病原菌名称
危害程度分类
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学名
中文名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
1
Cephalosporium
头孢霉属
第三类
BSL-2
2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
第三类
BSL-2
3
Mucor.spp
毛霉属
第三类
第三类
BSL-2
32.
Prevotella spp
部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2
生殖毒性
-
0
3
致癌性
-
0
4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
职业中毒病死率≥10%。
4
5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
气态
4
3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
0
1
毒物危害指数
n
THI=∑(ki·Fi)=38
i=1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中度危害〔Ⅲ级〕
12、甲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有毒物质名称
甲苯
积分指数
文献资料数据
危险分值
权重系数〔k〕
2
粉尘和烟雾〔mg/m3〕
-
-
急性经口LD50〔mg/kg〕
4090mg/kg(大鼠经口)
-
1
急性经皮LD50〔mg/kg〕
-
刺激与腐蚀性
弱刺激性和弱腐蚀性
1
2
致敏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该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接触该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2
5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
液态,沸点:139℃
2
3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
-
1
毒物危害指数
n
THI=∑(ki·Fi)=18
i=1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轻度危害〔Ⅳ级〕
14、乙酸乙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有毒物质名称
乙酸乙酯
积分指数
文献资料数据
危险分值
权重系数〔k〕
急性吸入LC50
气体〔cm3/m3〕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摘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分级1.一级防护水平2.二级防护水平3.三级防护水平4.四级防护水平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确定因素1.危险度评估结果2.实验活动的差异3.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应用1.实验操作的生物安全水平要求2.危险度等级与其他因素的考虑3.实验室分级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是为了保护实验人员免受微生物因子的危害,根据实验室所操作生物因子的危险程度,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二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三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四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在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时,需要考虑危险度评估结果、实验活动的差异以及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等因素。
例如,归入危险度2 级的微生物因子,在进行安全工作时通常需要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设施、仪器、操作和规程。
但是,如果特定实验会产生高浓度的气溶胶时,则应将实验送到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因为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实验产生的气溶胶能更好地进行保护,所以更适于提供所必需的生物安全防护。
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确定需要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使用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
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第三类
BSL-2
37.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第三类
BSL-2
38.
Pseudomonas aeruginosa
铜绿假单胞菌
第三类
BSL-2
39.
猪霍乱沙门菌
第三类
BSL-2
40.
Salmonella enterica
肠沙门菌
第三类
BSL-2
41.
Salmonella meleagridis
9.
大肠弯曲菌
第三类
BSL-2
10.
肺炎衣原体
第三类
BSL-2
11.
Chlamydia 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
第三类
BSL-2
12.
破伤风梭菌
第三类
BSL-2
13.
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假结核棒杆菌
第三类
BSL-2
14.
Edwardsiella tarda
BSL-2
58.
鲍氏不动杆菌
第三类
BSL-2
表 3. 真菌分类名录
序号
病原菌名称
危害程度分类
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学名
中文名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 的操作
1
Cephalosporium
头孢霉属
第三类
BSL-2
2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
第三类
BSL-2
3
毛霉属
第三类
BSL-2
4
BSL-2
50.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定义、组成、分级、技术指标、安全水平定义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 ),也称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能够避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害,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组成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由主实验室、其他实验室和辅助用房组成。
分级1.1 依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险程度,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对生物安全隔离的要求最低,四级最高。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见表1.1。
表1.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实验室处理对象分级一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二级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三级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
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四级的、危险的致病因子。
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技术指标2、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30Pa,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50Pa。
2.1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般实施两级隔离。
一级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负压隔离器、正压防护服、手套、眼罩等实现;二级隔离通过实验室的建筑、空调净化和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
二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实施两级隔离。
2.2 生物安全主实验室二级隔离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的规定。
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的噪声,如果包括上述设备的噪声,则最大不应超过68 dB(A)。
3、对于饲养动物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其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50Pa;动物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60Pa。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在实验室中进行生物研究和实验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实验室需要根据生物安全级别要求进行分类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1. 一级生物安全级别(BSL-1)一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对人体和环境风险较低的微生物的工作,如 E. coli或酿酒酵母等。
实验室要求通风良好,并提供个人保护设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
在此级别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遵守实验室准则和实验操作规范。
2. 二级生物安全级别(BSL-2)二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较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工作,如肺结核病菌或流感病毒等。
实验室需采用更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密封的实验室工作台和生物安全柜等设备。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更加深入的培训,并按照相关规定佩戴防护装备和进行实验操作。
3. 三级生物安全级别(BSL-3)三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对人体造成严重威胁的微生物的工作,如HIV或SARS病毒等。
实验室必须具备严格的隔离设施和实验操作要求,包括空气过滤器和防护服等。
工作人员需要经过更为严格和专业的培训,严格遵守实验室准则,以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性。
4. 四级生物安全级别(BSL-4)四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高度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微生物的工作,如埃博拉病毒或天花病毒等。
这些实验室必须具备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控制设施和隔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共安全。
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全面和严格的培训,并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
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是确保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需要采取不同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操作要求,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实验操作对人员和环境的风险。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操作和防护措施。
只有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的合规性,才能保证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引言化学实验室工作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来降低这些危害和风险。
2. 危害风险分级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可能的危害程度以及潜在的风险情况,将化学实验室工作的危害风险进行分级。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危害风险分级体系:2.1 高风险高风险指的是那些可能导致严重伤害、危及生命安全或有严重环境影响的工作活动或化学品使用情况。
高风险的工作活动应该采取最高的管控措施,例如:- 使用高毒性或易爆化学品时应戴上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防爆服。
- 在进行高温、高压反应时,必须做好火灾和爆炸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 中风险中风险指的是那些可能导致轻度伤害或有一定环境影响的工作活动或化学品使用情况。
中风险的工作活动应该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例如:- 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以减少呼吸危害。
- 使用一般防护措施,如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接触化学品。
2.3 低风险低风险指的是那些危害和风险相对较低的工作活动或化学品使用情况。
低风险的工作活动应该采取基本的管控措施,例如:- 使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时,只需注意基本的实验室安全规范即可。
-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管控清单为了有效地管控化学实验室工作中的危害风险,以下是一份管控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 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 提供详细和易于理解的化学品使用说明书,并确保工作人员理解并遵守。
- 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确保其使用正确和定期维护。
- 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 建立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和进行事故调查。
以上清单仅供参考,具体的危害风险管控措施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定制。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验室工作外套 ◇室内负压。
和手套,必要
时要有呼吸防
护面罩。
BSL-4
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高,通常引起严重疫病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 的、暂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动物致病。通过气 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 溶胶传播的,引起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动物致病; 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或导致未知的危险的疫病。 与 BSL-4 微生物相近或有抗原关系的微生物也应 BSL-3 操作加: 在此种水平条件下进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够的数据 ◇进入之前更换衣物; 后才能决定,是继续在此种安全水平下工作还是在 ◇在出口处淋浴; 低一级安全水平下工作,以及从事外来病病原微生 ◇实验室拿出的所有材料在出 物的研究分析。国家根据防治规划和计划需要另有 口处消毒灭菌。 规定的。即除 BSL-3 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 一部分外来病(如裂谷热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 病毒)等疫病。危害 4 级。
瘟等弱毒株。危害 1 级。
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障) 要求开 放台面, 有洗手池
BSL-2
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
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 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 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但对实验人员、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 BSL-1 操作加:
(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 BSL-2 操作加:
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 ◇控 制 进 入 ;
兰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 ◇所有废弃物去污染;
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二类动物疫病中布病、结 ◇实验室衣服在清洗之前需灭
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引起的 菌;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Biosafety Level,BSL)是一个标准化的分类系统,用于评估和管理生物实验室中的生物危害。
BSL是根据微生物的致病性和传染性等特征进行分类的。
BSL级别分为四个等级,从BSL-1到BSL-4。
每个BSL级别都有特定的安全措施和实验室要求。
以下是每个BSL级别的简要介绍:
BSL-1:适用于处理非致病性微生物,如E. coli或酿酒酵母等。
这些微生物对健康没有直接危害,因此只需要基本的实验室安全操作。
BSL-2:适用于处理中度致病性微生物,如流感病毒或Salmonella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对健康造成疾病,因此需要在实验室中采取一些额外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和口罩等。
BSL-3:适用于处理高度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结核菌或乙型肝炎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在实验室中扩散并引起疾病,因此需要在实验室中采取高级的安全措施,如使用生物安全柜和穿戴全套防护服等。
BSL-4:适用于处理极其致病性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或天花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极其危险,可能会在实验室中扩散并引起大规模疾病,因此需要在实验室中采
取最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全封闭实验室和使用空气过滤器等。
BSL级别的选择取决于实验室中使用的微生物类型和量,以及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和设施。
BSL级别的正确选择和实施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安全指南:如何应对生物、化学、物理危害及设备设施隐患
实验室安全指南:如何应对生物、化学、物理危害及设备设施隐患实验室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表1.生物危害生物危害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涉及的生物因子和生物材料,以及可能产生的气溶胶、感染性物质等。
这些危害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等途径传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和控制生物危害,实验室应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对实验材料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消毒;●定期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对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危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1.化学危害化学危害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涉及的化学物质、试剂、气体等。
这些危害通过直接接触、吸入、食入等途径传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和控制化学危害,实验室应采取以下措施:●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试剂和气体,遵守化学物品使用规定;●对化学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合理处置;●定期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通风和排风,避免空气污染;●对工作人员进行化学危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化学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1.物理危害物理危害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涉及的电器设备、放射性物质、噪音等。
这些危害通过直接接触、辐射、噪音等途径传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和控制物理危害,实验室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对放射性物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避免辐射泄漏;●对工作环境进行噪音控制,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对工作人员进行物理危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物理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1.设备设施实验室设备设施包括实验台、通风柜、离心机、PCR仪等。
这些设备设施的数量、规格、使用范围等应符合实验室工作的要求。
为了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实验室应采取以下措施:●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其清洁卫生;●对设备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确保其符合实验操作流程的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设施使用和维护的培训,提高其操作能力和维护水平。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安全水平
病原微生物
操 作
安 全 设 备
(一级屏障)
设 施
(二级屏障)
备注
BSL-1
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包括所有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不涉及活病原的血清学检测以及疫苗用新城疫、猪瘟等弱毒株。危害1级。
标准微生物操作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专用供气、排气、真空和净化系统;
◇全新风通风系统和消毒灭菌设备等。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BSL-3淋浴;
◇实验室拿出的所有材料在出口处消毒灭菌。
一级屏障包括:
所有操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柜或穿上全身正压供气的个人防护服使用Ⅰ或Ⅱ级生物安全柜。
BSL-3实验室加:
◇独立建筑物或隔离带;
无要求
要求开放台面,有洗手池
BSL-2
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但对实验人员、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BSL-1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三类动物疫病,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结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芽孢杆菌引起的疫病除外)。
BSL-2实验室加:
◇与走廊通道物理隔离;
◇有连锁门的缓冲间;
◇全新风通风系统;
◇室内负压。
BSL-4
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高,通常引起严重疫病的、暂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动物致病。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引起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动物致病;或导致未知的危险的疫病。
与BSL-4微生物相近或有抗原关系的微生物也应在此种水平条件下进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才能决定,是继续在此种安全水平下工作还是在低一级安全水平下工作,以及从事外来病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分析。国家根据防治规划和计划需要另有规定的。即除BSL-3 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一部分外来病(如裂谷热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疫病。危害4级。
实验室风险等级划分
实验室风险等级划分
实验室风险等级划分是根据实验室内所进行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和设备,以及实验人员所面临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和划分的过程。
一般来说,实验室风险等级划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一级风险(低风险):一级风险的实验室主要进行非危险性实验,使用常规试剂和设备,实验操作相对简单且安全性高,对人员的伤害风险较低。
2. 二级风险(中等风险):二级风险的实验室可能会涉及对有害物质的处理和使用,实验操作相对复杂,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 三级风险(高风险):三级风险的实验室通常涉及对有毒有害物质和传染性微生物的处理和使用,实验操作相对复杂且危险性较高,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和防护措施,以保护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 四级风险(极高风险):四级风险的实验室主要进行对高度致病性和传染性微生物的处理和使用,实验操作极其复杂和危险,需要采取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控制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绝对安全。
实验室风险等级的划分通常是根据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和使用的物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不同实验室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划分标准应以相关法规和规范为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高个体危害
高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主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
级别
洁净度
级别
最小换气次数(次/h)
与室外方向上相邻相通房间的最小负压差(pa)
温度
℃
相对湿度
﹪
噪声
DB(A)
最低
照度
lx
一级
—
可开窗
—
2.ABSL-3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40pa,其中解剖室不应小于-50pa; ABSL-4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50pa,其中解剖室不应小于-60pa.
3.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的噪声,如果包括上述设备的噪声,则最大不应超过68DB(A).
4.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参数应符合《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的有关要求。
准备间
7或8
15或12
—10
18~27
30~70
≤60
200
二更
8
10
—10
18~26
—
≤60
200
二更缓冲室
8
10
—10
18~26
—
≤60
200
化学淋浴室
—
4
—10
18~28
—
≤60
150
一更(脱穿普通衣、工作服)
—
—
30~70
18~26
—
≤60
150
注:如果在准备间安装生物安全柜,则最大噪声不应超过68dB.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辅助用房的主要技术指标
实验室生物因子及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中文名
丙型肝炎病毒
生物危害级别
第三类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等
安全实施
生物安全柜,应急装备等
工作性质
检测
英文名
Hepatitis C virus
简介
丙肝跟乙肝一样都属于是传染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垂直传播。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医学界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因为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变异,研制疫苗的难度很大,因为除了人和黑猩猩以外,其他动物都不会患上丙肝,因此疫苗研制难以找到动物模型,所以惟一的有效的处理方式是高危人群及早做丙肝抗体检测,及早发现疾病并积极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如果病毒核酸(HCV — RNA)阳性,说明病毒在持续复制,其肝功能难以稳定,患者多数情况下,血清转氨酶(ALT)呈轻度或中度升高。这些患者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治疗。经多年的临床验证,使用普通干扰素后,可有50%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即血清HCV — RNA阴转,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停用干扰素后,10%~15%的患者出现病毒复制反弹,即HCV - RNA阳转,肝功能再次异常。
生物因子
中文名
梅毒螺旋体
生物危害级别
第三类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等
安全实施
生物安全柜,应急装备等
工作性质
检测
英文名
Treponema Pallidum
简介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因而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1—2a(年)内传染性强,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因梅毒的传播方式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螺旋体通过患病孕妇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梅毒螺旋体在胎儿的肝、脾、肾上腺等器官大量繁殖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出生活的梅毒儿。早期病变有梅毒性鼻炎,梅毒性天疱疮和斑丘疹:晚期呈现锯状形牙、先天性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等.获得性梅毒:又称后天梅毒。主要经性接触传染,少数也可通过接吻、哺乳和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的病人带菌的日常用品而传染。此外,输带菌的新鲜血也可传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我国主要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规定: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 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以ABSL-1、ABSL-2、ABSL-3、ABSL-4(animal bio-safety level, 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同时该标准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将实验室分为以下情况:1.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2.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3.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在确定进行实验时,应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将微生物因子归入某一生物安全水平。
当通过危险度评估确立适当的生物安全水平时,要考虑危险度等级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归入危险度2级的微生物因子,在进行安全工作时通常需要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设施、仪器、操作和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新风通风系统和消毒灭菌设备等。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安全水平
病原微生物
操 作
安 全 设 备
(一级屏障)
设 施
(二级屏障)
备注
BSL-1
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包括所有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不涉及活病原的血清学检测以及疫苗用新城疫、猪瘟等弱毒株。危害1级。
标准微生物操作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危害2级。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BSL-1操作加:
◇限制进入;
◇生物危害标志;
◇“锐器伤”预防;
◇生物安全手册应明确废弃物的去污染处理和监督措施。
一级屏障包括:对引起传染性飞溅物或气溶胶的病原体的所有操作使用的I或II级生物安全柜或其它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装备:
无要求
要求开放台面,有洗手池
BSL-2
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但对实验人员、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BSL-1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三类动物疫病,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结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芽孢杆菌引起的疫病除外)。
BSL-2实验室加:;
◇全新风通风系统;
◇室内负压。
BSL-4
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高,通常引起严重疫病的、暂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动物致病。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引起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动物致病;或导致未知的危险的疫病。
与BSL-4微生物相近或有抗原关系的微生物也应在此种水平条件下进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才能决定,是继续在此种安全水平下工作还是在低一级安全水平下工作,以及从事外来病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分析。国家根据防治规划和计划需要另有规定的。即除BSL-3 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一部分外来病(如裂谷热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疫病。危害4级。
必需的实验室工作外套和手套,必要时要有防护面罩。
BSL-1实验室加:
◇高压灭菌。
猪瘟等疫病的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试验可在本级实验室进行。
BSL-3
对个体危害程度高,对群体危害程度较高。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疫病。对人引发的疾病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除BSL-2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兰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二类动物疫病中布病、结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引起的疫病、所有新发病和部分外来病。从事外来病的调查和可疑病料的处理分析。
危害3级。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BSL-2操作加:
◇控制进入;
◇所有废弃物去污染;
◇实验室衣服在清洗之前需灭菌;
◇工作人员保留血清本底样品。
一级屏障包括:用于操作病原体的I或II级生物安全柜或其它防护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必需的实验室工作外套和手套,必要时要有呼吸防护面罩。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BSL-3操作加:
◇进入之前更换衣物;
◇在出口处淋浴;
◇实验室拿出的所有材料在出口处消毒灭菌。
一级屏障包括:
所有操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柜或穿上全身正压供气的个人防护服使用Ⅰ或Ⅱ级生物安全柜。
BSL-3实验室加:
◇独立建筑物或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