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省发展高科技与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合集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这些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它们以高科技、绿色环保等为主要特点,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采取合适的政策,将会是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的增长表明了这些产业的重要性。

在中国,自2015年6月开启“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也成为了中国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美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也成为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代表性行业,人工智能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集中了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产业,在其技术应用上,其变革力和社会效益也被各国政府重视。

中国发改委主任高招来曾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对各行各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核心动力。

”美国和欧洲国家相继出台相应政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

为此,各国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支持,便于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政策的制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积极开展相关产业的研究,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同时,针对不同的产业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市场化转化、财税支持等方面的创新。

二、加大对新兴产业创新的投入政府在投资上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投入。

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推动各领域的技术转化。

三、强化人才建设人才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多种人才引进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和优惠政策,同时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提高人才队伍的质量和能力。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略性新 兴产业 中长期 的人 才需求 ,增 强产业 优化 升 级 的 智 力支 持 。改 革 分 配激 励 制 度 和评 价 制
度 ,营造有利 于创 新 型人才 脱颖 而 出和充分 展示 才能 的制度环 境 。
力 , 占据市 场竞 争有 利位置 。要 努力 培育一 批具 有 较 强资本 聚集 能力 和跨 国经 营能力 、拥有 自主 知识 产权 和知 名品牌 的龙 头企业 ,引 领我 省战 略 性新兴 产业 集群化 发展 。
四 是 推 动 建 立 健 全 有 利 于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的
政 策体 系。 战略性新 兴 产业作 为一 种风 险很高 的
高端人 才 。要 积极 培育 来自应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发展
的人才 需求 ,加 强高层 次创 新人 才培养 引进 的力
度 ,培 养造 就一批 具有 国际战略 眼光 、市场 开拓
创 新能 力 、现代经 营管 理水平 和 企业家 ,满 足战
三 、促 进 我 省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的政 策 建议
五 是 加 速 培 养 适 应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的
泥 浓缩 脱水 一体 化成 套设 备等 。资 源综 合利用 设 备 领域 ,大 力发 展有 机垃 圾处 理设 备 、城市 生活 垃圾 污水 厂污 泥制有 机 复混合 肥设 备 、城市 生活 垃圾资源化综 合治理及T s B 有机肥设备等 。新型洁 净产 品领域 ,大力发 展新 型 洁净洗 涤产 品 、洁净 涂料和家具等环境友好型产 品。
传统 化工 产 品的部 分替 代 ,推动 碳氢化 合 物 向碳 水 化合物 经 济转变 ,加 快运 用微 生物制 造技 术 和 酶 工程技 术改 造提 升传 统产 业 ,减少 工业 生产能 耗 与污染 物排放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

其次,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问题。

再次,一些政策和规定的不完善,也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也非常激烈,我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其次,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新兴产业过快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政府应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三,政府应完善政策和规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减免社会保险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活动。

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序。

最后,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扩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拓展支持,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总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我相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起步阶段 , 大多属于缺少竞争优势 的弱 势产业 , 需要资金和政策 的呵护 , 特别是
税收政策的支持 。从我省来说 , 实施税 收优惠政 策包括 两个 层面: 省级层 面 从 说,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属 于高新技术 产业 , 应享受企业所得税 1%的优惠税 5 率; 对从事生物制药研发 、 生产 , 以创新 药物为龙头 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企业 以
政策 引导 , 特别是在省级层面 , 怎样界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涵 , 如何确定战略性
金与节 能减 排成效 挂钩 , 多节 能 、 多减
排、 多奖励 , 可 以采 取政府 贴息 的办 也
发展创造条件和 良好氛围 ; 同时 , 要把人 才建设放在重 要位 置 , 突出培养造就创
法, 引导社会资金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 对高端装备和重大技术创新实施首 台套 奖励 制度 , 同时对采购单位 给予相应奖 励和补贴 , 以加强政府 的引导 ; 适时把政 府创新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到研 发的前端 和推广应用上 , 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 ;
政府 和有关 部门的共同努 力 , 我省在电
业重要性的认识 , 原有传统 的依靠高投
入高产出的思想根深蒂固 , 严重制约着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因此 , 迫 切需要政府及有关部 门在产业规划 、 政
子信 息 、 生物医药 、 新材料 、 新能源 以及 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 有了长足的进步 。围绕汽车电子 、 电 光
势, 在努力扩大重组人胰岛素 、 重组人生
近一段时 间, 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已成 为热 门话题 , 国家和各个 省级层 从
经济增长点 , 而且能通过改造提升传统
1 8{ 21ຫໍສະໝຸດ 第5 刍 01 期 振兴吉林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GDP主义的发展我们也有历史的教训。我国曾经花费20年的时间使彩电工业价值链的95%在本土生成,成为当时中国引进技术的典型。但是本世纪初短短几年,以液晶面板为主的平板显示器对CRT显像管技术的替代,对中国彩电工业带来了重大打击。到了2008年,中国彩电工业由于没有能力参与到这一全球性的产业技术替代过程,只能被动跟随,以至于彩电价值链80%再度转移到国外。这些事件反复发生,关键在于没有吸取教训,无序、缺乏战略指导和战略支撑的发展模式,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正在重演。
新兴产业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但是我们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进入了低附加值陷阱。一些产业中职工从事的工作和传统制造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在高技术产业链低端活动的成功,并不会带来在这些高技术产业高端活动,如设计、开发、品牌推广等的成功。事实上,在一些高技术企业里,我们仍然处于价值链的老位置上,这是被锁定在组装、加工制造低附加值环节,并继续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一是战略规划前瞻性布局不足和单传的GDP导向,导致对产业技术换代、产业前景判断失误;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市场机会前瞻性研究和部署严重缺失,研发不利。对前沿高新技术研究支持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担当新兴产业实质性技术支撑;三是缺乏产业化和产业链的宏观布局。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发展规划战略和政策协调衔接不利,导致了在市场、研发、金融、贸易整个产业链上位置的脱节,难以形成配合有序的高价值产业链。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有两点建议:
二是大力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摒弃企业垄断,在科技创新竞争中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大企业还是大企业,均应得到公平竞争。同时,市场竞争要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能够转化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科技和经济结合。
三是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最根本特性就是不确定性,即使最内行的专家也难以判断哪种技术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政府官员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采用行政手段主导确定和评价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项目,成功率会很低,并很可能把创新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微观的创新活动,而是要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从事创新性科研活动的空间,创造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改革现有的技术创新的奖励和评价体制。

中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中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中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也在不断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分别从发展趋势、主要领域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发展趋势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一、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越来越数字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制造业的必要条件,也将促进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

二、生态化和绿色化趋势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越来越注重生态化和绿色化,这是因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投入。

三、全球化趋势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越来越具备全球化的特征。

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全球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

未来,中国的企业和创新力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竞争力。

主要领域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领域: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在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智能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也应该在这些领域加强投入和创新。

二、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新能源和智能制造是中国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应该加大对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投入,为这些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三、生物科技和医药领域生物科技和医药领域是未来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应该在生物科技和医药领域加强创新,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进产业的整合和优化。

四、数字娱乐和文化创意领域数字娱乐和文化创意领域也是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应该加强对文化创意和数字娱乐领域的投入和创新,促进数字文化的全球化。

五、智能交通和物流领域智能交通和物流领域是未来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应该加大对智能交通和物流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投入,促进物流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升级。

浅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义与建议——以安徽省S县为例

浅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义与建议——以安徽省S县为例

101区域发展2017年第9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发展方向提出的重大发展规划,这对于增强我国抢占先进的经济技术竞争主动权、振兴国内经济、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前应对变化多端的金融危机具有重大意义。

S 县地处安徽省北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主要为高耗能、高成本、低效率、低技术的传统模式产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高技术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必然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S 县较快较好的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是指代表着当前全球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的新兴产业,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长远性、全局性、导向性和动态性。

它依傍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打造一批集高技能科学技术、高效益生产条件、高潜力发展底蕴、低能耗资源的产业。

这种新兴产业无疑会给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捷高效的增长途径,同时也顺应着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急需摒弃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模式产业,而需寻求低耗能高效率,能引领世界发展的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兴业态。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是高新技术,首先研发确定一种或者多种具有高水准,自主创新的新技术,然后围绕这一技术进行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产业。

这种新兴业态掌握着关键的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这种产业具有着超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由最初是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初步确定为军用化的技术产业体系,后来转变为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实行开放合作的模式,并在全国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

到九十年代,高新技术逐渐向市场发展,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这其中包括大中型的国有企业,也有具有新鲜活力的小微型民营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日渐成型以及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S 县作为欠发达的县,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意义:(一)实施转型升级、赶超崛起的需要当前,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这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配以新兴产业,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构建新支点,实现逆势加速,赶超崛起。

有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有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02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必要性
适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新 兴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 引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 展是适应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
国际竞争压力
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 业,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以 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有机结合。通过与高校 、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创新成果。
绿色低碳引领未来
01 02
绿色低碳意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 要方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既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也能为企业带来 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领未来发展
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望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全 球科技和产业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03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挑战与机遇
挑战
技术研发的高风险与高成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 往往涉及高风险和高投入,需要面对技术不确定性、研发 周期长等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开放合作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国际 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拓展市场空间。
引进技术与人才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引 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作,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行业标准。提升我国在全 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准入 科技创新、资源环境、重大项目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其次,要完善市场运
门槛,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在内的完 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
剩问题。
善政策支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进 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再次,
2. 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科学 入,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 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机
4. 要采取政策引导和培育对战略 特点,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求相对更
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 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高,因此要高度重视适应战略性新兴
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
要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 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首先,要
接。三要严格规划执行。进一步增强 导”作用,加快制定包括财税、采购、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战略性
地选好产业
社会投资为主”的有序衔接,逐步形 制。最后,要调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 成成熟的市场化盈利模式。具体而 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
把科学确立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为基础 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国 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构建
和前提。首先,要注重“战略性”和 内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并采取 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紧编制 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发达国家 造金融人才高地,引进国际一流的金
国家规划。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 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某 融人才。三是保险护航,发挥科技保
划的情况下,抓紧研究编制国家战 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 险的支持保障作用。鼓励保险公司根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 封锁政策,为此,我国需要加快加强 据科技企业保险需求,积极进行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探讨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探讨
高新技术产 业 与战略性新 兴产 业关 系的探讨
黄 飞 飞 ( 湖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摘要 : 高技 术 产业 与 战略 性 新兴 产 业 是 国家 针 对 不 同 时 期 的 特 点 提 出 的 业 革 命 的 发 生 , 世 界 的 发展 向前 推 进 了一 大 步。 多 发达 国家 都 是 将 很 重大 发 展 战 略 , 于 高 技 术 产 业和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之 间 的 关 系 , 缺 乏 一 个 抓 住 类 似 的机 遇 而进 入 高 速 发 展 期 。 因 此 , 以发 现 , 对 却 可 高科 技 技 术 可 清 晰 的认 识 。 文 中 对 二者 之 间 的共 性 和 差 别等 方面 进 行 了一 些 初 步 的分 析 。 能开 启 一 个 新 时代 , 变 整 个世 界 的发 展 进 程 。 改 战略 性 新兴 产业 和 高 旨在 通 过 了解 二者 之 间 的 共 性 和 异 性 , 鉴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的 经 验 , 战 新技 术 产 业 都 有 科 学 技术 含 量 高 的特 点 。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划 分 的标 借 为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提供 一 些 有 意 义 的 指 导 意见 。
纵 观 世 界 发展 史 , 一 次 大 型 的 经 济危 机 之后 , 学 都 会 出 现 新 每 科
关 键 成 为 我 国 的 主导 产 业 ,在 我 国 经济 发 展 的 过程 中起 到 了导 向作 用 。 突破 , 而 催 生 出新 产 业 , 动整 个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 此 次 国 际 金 融 危 从 拉 其 次 , 新是 企 业 , 创 乃至 国 家不 断 进 步 , 断 发展 的 源动 力 。 学 不 科 机 也 不 例 外 ,为 了 振 兴 国 内 经济 并 应 对 多 变 的金 融 形 势 所 带 来 的 挑 技术 的发 展 强 调 创 新 ,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和 高 新技 术 产 业 都 强调 将 新 战 , 占新 一 轮 的经 济 科 学 技 术 竞 争 的 主 动权 , 括 我 国 在 内 的 很 多 抢 包 的科 学 技 术 不 断 地 转 化 为 成 果 , 此 过程 中 , 在 企业 就 会 不 断地 创 新 出 国 家 都 把 目光 转 向 会 对 未来 经济 社 会 发 展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和 重 大 带 动 新 的技 术 , 造 或 改 善 已有 的经 济模 式 , 动 经济 的发 展 。 创 推 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1 行 业 本 身 的特 点 。简 而言 之 , 略 性 新兴 产 业 和 高 新 技术 .. 3 战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相 对来 说是 一个 崭 新 的概 念 , 实际 上 , 与在 但 它 产业 的特 点 都 可 以 简 单 的 归 结 为 以下 三 点 : 风 险 、 投 入 、 收 益 。 高 高 高 我 国 已有 - 定 发 展 历 史 的 高 新技 术 产业 有 一 定 的类 似 。 高 技 术 产 业 风 险是 指 不 确 定 性 的大 小。 一 般 而 言 , 不确 定 的 事情 其 风 险越 大 。 越 是 指 知 识 、 术 密集 度 高 、 展速 度快 、 有 高 附加 值 、 具 有 一定 市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所 采 用 的 技术 代 表 着 当今 世 界科 技 的前 沿 ,这也 意 技 发 具 并 场 规 模 和 对 相 关 产 业 产 生较 大 波 及效 果 等特 征 的产 业 。 二 者 虽 然 是 味着 其 技 术 正 处 于 研 究 发 展 阶 段 , 尚 未 完 全 成 熟 的 , 是 不确 定 性 大 。 国 家 在 不 同 的 时 期 针 对 不 同 的 时代 背 景 而提 出 的发 展 政 策 。 但 笔 者 而在 技术 转化 的过 程 中 ,也 存在 着 技 术 设 备 落 后和 人 员 的 操作 水 平 认 为 二 者 之 间 具 有 一 定 的联 系 ,故通 过 比较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和 战 略 性 不够 , 及 对 未来 的市 场 的估 计 不 全 等 问题 。 所 以 , 功 转 化 一种 技 以 成 新 兴 产 业 之 间 的 共 性 和 区 别 , 现 二者 之 间 的相 似 处 。从 而 , 过 分 发 通 术 , 确 定 的 因 素 太 多 , 而 风 险也 较 大 。 不 因 析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为 战 略性 新兴 产 业 的发 展 提 供 一 些 参 高投 入 , 由于 不 确 定 性 很 大 , 且 是 高 端 的 技 术 投 入 , 需 要 的 并 所 考意见。 技术 人 员 的 能力 和 技 术 设 备 的 要 求都 很 高 ,使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和 高 1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关系 新 技 术 产业 在 初 始 阶 段 都 面 临较 高 的成 本 。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是 指 那 些 代 表 着 当今 世 界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的 前 高收益 , 由于 是 技 术 含 量 高 , 有 极 高 的科 技 准 入 门 槛 , 具 掌握 技 沿 , 有 广 大 的 市场 前 景 、 济 效 益 和 产 业 带 动作 用 , 且 关 系 到 经 术 专 利 的 企 业就 相 对少 数 。 旦研 究 开 发 成功 并 实现 生 产 , 带 来 的 具 经 并 一 所 济 社 会 发 展 全 局 和 国 家安 全 ,且 随 着 新 的 科研 成 果和 新兴 技 术 的发 效 益 是 无 可 限 量 的 , 少在 短 时 间 内几 乎 处于 垄 断 地 位 。 随 着 时 间 至 而

新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新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亓久平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品缺乏统一、权威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示范推广机制。

2、从全省范围看,产品的市场容量还比较有限,存在出现新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3、缺乏关键技术,许多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严重依赖进口。

4、市场发育程度较差,缺乏有效国内市场需求。

5、产业投资体制尚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环境亟需改善。

6、体制机制不配套、不完善,政策在具体实施中还未落实。

二、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1、科学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尽快出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协调与分工协作,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决策机制。

进一步细化新兴产业范围,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跟踪分析研究。

2、根据各地产业基础、现有条件、市场前景等合理布局,引导地方发展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

选择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技术水平领先、政府推动得力的地区,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争取率先突破,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着力培育和创造市场需求,在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培育市场消费,加大政府优先采购力度。

鼓励通过产业联盟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大发展。

要在财税金融方面,加大应用扶持力度,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

4、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应用成果的主体,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科技创业的源动力。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产、学、研、用密切合作的渠道和机制,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产业 发展 的核 心关键技 术 掌握 不够 .

个 很 大 的难 题 。
4. 科技 金 融 落后 使得 产业 发展 举
步维 艰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的 竞 争 , 归根 结
科 技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 融 是现 代 金
常 务 会 议 审议 并 原 则通 过 《 国务 院 关 底 是 核 心 技 术 的 竞 争 。 是 从 目前 我 经济 的血 液 . 技 金 融 则 是 二 者 的 有 但 科 于 加快 培 育和 发 展 战略 性 新兴 产 业 的 国 的战 略 兴产 业 发展 情 况 看 , 陛新 对 机 结合 。科 技 金 融 是 催 化 创 新 经济 .

1 缺 乏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导 致 雷 同 式 于 国 家 的 经 济 发展 和社 会 稳 定 。 .
布局和 “ 地 开花 ” 遍
业 上 等 。 有 科 技 创 新 和 金 融 创新 有 只
5产业发展初期 的产品市场培育不足 机 结 合 .科 技 金 融 创 新 才 能 融 为一 . 如何 培 育市 场 是一 个 非 常重 要 的 体 , 效 推 动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 进 战 有 促
决定》 .大 力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正 于 技 术 源 的 培 育 工 作 重视 不 够 , 核 培 育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重 要 战 略 举 在
式成 为我 国新 时 期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 重 心 关键 技 术 上缺 乏 前瞻 部 署 和长 期 积 措 .并 能 够 更 好 地 推 动 科 技 成 果 转
当 前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机
遇 很好 , 是如果各地 一哄而上 , 但 不 问题 。 在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初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发 展 。 加 选 择 地 规 划 地 方 的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期 ,由 于 产 品 的 成 本 较 传 统 产 品 更 使 合 .仅 仅 是 想 依 靠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兴 产 业 产 品 的 认知 度缺 乏 , 得 新 兴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与思考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与思考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与思考内容提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方向,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1857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进入电气化时代;1929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进入电子时代;二战后,世界相继进入计算机、空间技术和核能时代;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将迈入物联网和低碳经济时代。

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纷纷转向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的经济科技制高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目前,各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存在不小差异。

由于认识不统一,一些地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为本地区原本没有发展、但本地区具备发展条件属于填补产业空白的产业领域,一些地方甚至将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的地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同于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如提出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也属于战略性新兴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特征。

这种“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今后一段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支撑性、引领性作用。

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支撑或带动作用的产业。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性”特征。

新兴产业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应用而新出现的行业领域。

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不成熟或具有很大升级空间、产品未定型或服务模式不清晰、市场认知度比较低,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关键思考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富有战略意义、具有较高增长潜力且可以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

它们通常涉及前沿技术和新兴市场,对国家经济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1.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经济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3.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挑战1.技术创新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涉及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风险较高,需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2.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投入风险高,私人投资动力不足,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

3.人才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优化教育体系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和建议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加政府科技研发经费,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3.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制定税收优惠和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需求,鼓励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

4.优化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具备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潜力,能够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与创新。

同时,加强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鼓励他们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创企业,推动其快速发展和壮大。

其次,我国应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

通过制定利好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形成合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给予减税或免税政策,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降低创新风险,提高企业投资的安全感。

此外,我国应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高层次人才。

同时,鼓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他们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研究和项目实施中。

通过人才的积极参与,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此外,我国应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

通过与国际先进科技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优势,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投资和金融合作,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较 大 ,未 来 的 增 加 值 的 比 重 可 达 到
5% 。
业 二 者都 具 有 战 略 性 特 征 ,高 技 术 产 业 的新 兴 部 分 如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产 业 、生 物 医 药 等是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但 二 者 也 是 有 区 别 的 ,战 略 性
响 ,很 可 能 引发 新 一 轮 产 业 革 命 和
制 高 点 。效 益 效 率标 准 ,增 加 值 率
“ 长 的 陷 阱 ” 。 必 须 大 力 发 展 节 增 能 环 保 、新 能 源 、 信 息 网 络 、生 物 等 新 兴 产 业 ,有 效 化 解 资 源 、环 境 等 的 瓶 颈 约 束 ,努 力 实 现 生 产 力 的
国 、 欧 洲 、 日本 等 国 家 纷 纷 制 定
“ 发展 战略 ”, 力培 育 和发 展新 新 大 能 源 、生 物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等 新 兴 产 业 ,努 力 抢 占新 一 轮 经 济 繁 荣
期 制 高 点 。 种 种 迹 象 表 明 ,世 界 新
走 出一 条 不 同 于 传 统 工业 化 的现 代
业 ,加 快 新 技 术 改 造 提 升 传 统 产
业 。 当 前 ,世 界新 科 技 革 命 发展 为 我 国走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提 供 了难 得 的 机 遇 ,我 们 必 须 把 握 有 利 时 机 , 大 力 发 展 新 技 术 、新 材 料 、新 能 源 和 节 能 环 保 ,着 眼 未 来 ,加 快 培 育 继 汽 车 、住 房 等 现 有 支 柱 产 业 之 后
跨 越 发展 。
较 高 、资 源 与 能 源 禀 赋 协 调 ;产 业 集 中 度 较 高 ,配 套 协 作 的 企 业 组 织

新常态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新常态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新常态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新常态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势新常态是指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以内需为主导,受到繁荣周期影响较小,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断增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产业结构也正在不断调整升级。

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传统产业则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其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了重大压力和挑战。

例如,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人才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1.加强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中国应该加强投入,优化创新资源分布,提高创新和研发效能。

此外,政府还应该大力支持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并鼓励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积极采取转型升级战略,加快发展新的高科技产业,以另一种方式升级传统产业。

芯片产业、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等等产业将重点发展。

3.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增加市场竞争,打破垄断和保护主义,激励市场积极参与和创新。

政府应该加强市场运作,优化产业政策,减少干预,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内创新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1.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统筹协调,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

尽早建立和完善产业化发展体制,加强与产业垂直协调能力,在利用、整合和优化资源上进行全局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探讨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探讨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探讨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对于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却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

文中对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别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旨在通过了解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异性,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意见。

标签: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纵观世界发展史,每一次大型的经济危机之后,科学都会出现新突破,从而催生出新产业,拉动整个经济快速发展。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不例外,为了振兴国内经济并应对多变的金融形势所带来的挑战,抢占新一轮的经济科学技术竞争的主动权,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把目光转向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与在我国已有一定发展历史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的类似。

高技术产业是指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发展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等特征的产业。

二者虽然是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而提出的发展政策。

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故通过比较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共性和区别,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似处。

从而,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产业带动作用,并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且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行业,它与高新技术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1 二者之间的共同点1.1.1 出现的时代背景。

粗略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而高新技术产业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盛行。

但是追根溯源,二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资源在不断的开发利用中已日益枯竭,快速且不顾污染的发展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堆积的废弃物带来空间的缩小。

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建议

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建议

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建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下是我对此的意见建议:首先,加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积极政策,引导资金流入该领域。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扶持,提供必要资源,如科研经费、人才引进等。

政府还可通过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科创园区等,提供场地和设施,并引导企业间进行合作,共享资源。

其次,加强产业与教育的结合。

培养创新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政府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为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支持。

应加大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技术和产品。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

知识产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增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同时,鼓励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四,推动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建立创新创业的支持机制,如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孵化器等,为创新者提供创业支持和孵化平台。

同时,还应加大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增加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覆盖面,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政府应积极推动与国外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外资、技术和市场经验。

同时,还应加强产业间的合作,形成产业联盟,提高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近年,国家逐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又一新的国家重大战略。

2014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在此战略背景下,尤其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化发展的契机。

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对于中国产业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加快占领全球化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培育周期长,技术、市场、政策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这些问题与以营利为目的和资金安全为首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相违背,企业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入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在市场缺失的领域,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坚持市场建设方式,以融资为杠杆,利用政府组织优势,引导资本投向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

国开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起到主导作用。

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关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谭中明(2012)、袁天昂(2010)、胡海峰(2010)等人从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培育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顾海峰(2011)则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层面、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

王保忠(2015)认为在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等领域,应该以开发性金融形态为主导,以培育商业性金融为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 世界 正处 在大 发展 、 大变 革 、 大 调整 时 期 ,
于其 强大 的科 技研 发和 创新 能 , 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
未来 经济 社会 发展 的重要 力 量 。 按照 中共 四川 省委 组织 部 的统 一 安排 , 四川 省 赴美 高科 技 与战 略型 新 兴 产 业 专 题 培训 班 一 行 1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美 国引领全球潮流总体战略
中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美 国在 反 思 实 体 经 济 与 虚拟 经济倒 挂 以及 过 度 依 赖 金 融 创 新 与 信 贷 消费
拉动 经济模 式 等诸 多 问题后 , 积 极 布局 发 展 战 略性
人, 在美 国芝加哥、 旧金山两地进行 了培训学 习, 先
《 决策 咨询) 2 o 1 5 年・ 第1 期
对 我省 发 展 高科 技 与 战 略型 新 兴产 业 的 思考 和 建 议
黄 林 许健 民 谢 杰

要: 当前世界正处在 大发 展 、 大变革 、 大调整时期 , 新技术 、 新产 业迅猛 发展 , 新兴 产业正 在成为 引导未来 经 济
社会 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川省赴美高科技与 战略 型新 兴产业 专题培 训班在 芝加 哥、 旧金山两地 进行 了培训 学习 ,
方 向: 公共 管理与科学决策 。 2
《 决策咨询) 2 0 1 5 年・ 第1 期
新 和 创业 、 变 革 与超越 成 为治 蜀兴 川 的主旋 律 。
户本 地 , 往 往 不 遗 余 力 地 加 大 基 础设 施 建 设 , 如交 通运输、 光缆通讯 、 基础教 育、 文 化设 施 等 , 同 时 采 取灵 活 机 动 的市 场 措施 , 如 一 定 的税 收优 惠 、 吸 引 多形 式 的风 险和 产业 投资 基金 、 参 与投 资科 技 创 新 孵化 园等 , 营 造公 开公 平 、 透 明务 实 、 便捷 高 效 的投 资 环境 。如 为 吸引鼓 励 高新 技术 企 业 落户 本 地 , 芝 加 哥市 政府 花 巨资重 点 打造 城市 环 境 和服 务 设 施 , 修建 了海 军 码 头 、 城 市 公 园 等 基 础 设 施 和康 乐 设
提出对 四川省发展高科技与战略型新兴 产业 的思考 和建议 : ( 一) 着 力建立 以技 术创新 为 主要驱 动的经 济 发展模
式; ( 二) 着力推进互联 网物联 网等先进 信息技术 的广泛应用 ; ( 三) 着 力实现立足省情 区情 的重点 突破 和差异 发展 ;
( 四) 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 的软硬环境 ; ( 五) 着力提升我省人才 资源 的规模 和水平 。 关键词 : 新兴产业 ; 战略型 ; 四川省 ; 思考和建议
与战略型新兴产业 的思考和建议 , 供决策参考 。


借鉴 和启 示
要内容的“ 再工业化” 战略 ,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
造业 , 建 立新 产业 部 门 , 创 造新 经济 增长 点 。
( 一) 依托“ 创新驱动 ” 是主线
美 国是 一个 十分 注重 战 略 引领 发展 的 国家 , 无
启示 : 四川作 为 西部 省份 , 总 体 上处 于 工 业 化 、 城 镇化 加速 期 。 目前 四川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占 G D P的
论是其国内战略, 还是其全球战略 , 都充分体现出
美 国在 战 略前 瞻 、 战略预 测 和战 略 制胜 上 的独 到 之
比重还 比较低 , 必须把依靠高新技术调整经济结构
作者简介 : 黄林 , 男, 汉族 , 中共四川省 委组织部 机关党委 书记。许健 民( 1 9 7 1 一) , 男, 汉族, 江苏无锡人 , 中共攀枝花市 委常
委、 市科协 主席 、 市总工会 主席 。谢杰 ( 1 9 6 4 一) , 男, 汉族 , 四川 省宜宾市 人 , 博 士研究生 , 宜宾 市人 民政府 副市长 。共 同研究
广泛 的沟 通 和交 流 。现 提 出 对 四川 省 发 展 高科 技
新兴产业 , 力 求继续 占据竞 争制高点 。奥 巴马强
调: 我 们成 功 的关键 , 过 去一 直是 、 未来 也 将是 凭 借
开发 新产 品 、 创 造新 产业 以及保 持 我们 作 为科 学发 明和技 术创 新 的世 界 引擎 去 竞 争 。2 0 1 1 年 1月奥 巴马发表 国情 咨 文 , 提出“ 赢得未来 ” 构想 , 并 将 其 归结 为 “ 创新 、 教 育和基 建 ” 三 大超 越 。随后 白宫发 布题 为《 美 国创 新 战 略 : 确保 我 们 的 经济 增 长 与 繁 荣》 的报 告 , 对 此 进 行 具 体 阐述 。奥 巴 马还 雄 心 勃 勃地 提 出 了让 制 造业重 归 美 国 的 口号 , 其 核 心 就 是 要推 行 以促 进 出 口推 动 型 增 长 和 制 造 业 增 长 为 主
作 为 重 中之 重 , 将 过 分依 赖 以劳 动 密 集 型 、 资 源 密 集型产 业 为代 表 的外 延 型增 长 方 式 转 变 为 以知 识
处与胜人一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2 0 1 1 年全
球 竞争 力报 告 》 显示 , 美 国位 列 第一 , 这 主要 是得 益
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 使创
后 听取 了美 国高科 技及 战 略型 新 兴产 业 发展 、 美 国 中西 部制 造业 战 略发展 规划 、 中美 城 市规 划 异 同等 1 5 个 专 题 报告 , 访 问 了芝 加 哥 大学 、 芝 加 哥 市招 商 局、 德 考郡 农 场局 、 美 国阿 冈 国家 实 验室 、 1 8 7 1 孵 化 器创 业 中心 、 美联储 芝 加 哥银 行 等 l 7个 机 构 , 参 观 了英 特 尔 、 惠普 、 思 科 等 5个 世 界 知 名 企 业 , 与 3 6 名专 家学 者 、 企业 高管 、 政府 雇 员 、 华人 精 英 进行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