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春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
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上学期学生成绩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22,男生8人,女生14人。
多数学生思想积极、热爱生活。
部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
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有四节教材:祖国多大、首都北京、香港和澳门、宝岛台湾;第二单元壮丽的的山河:有二节教材:我们的母亲河、祖国名山知多少;第三单元,有四节教材:走上黄土高坡、登上世界屋脊、走进东北黑土地、享受热带风光;第四单元各族人民一家亲,有三节教材:大家庭里的成员、多彩的民族风光、各族人民大团结;第五单元自然灾害与救助;有两节教材:自然灾害的威力;自然之中的救护;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有四节教材: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生活。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三、教学措施:(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XXX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XXX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以下品德和社会知识:1.了解公民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尽职尽责;2.培养友爱互助、勇于担当的精神,加强协作意识;3.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文化素养;4.了解国际形势,培养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一、品德教育1. 公民意识通过组织校内外的观看、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强化公民意识。
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职尽责。
2. 友爱互助通过观看动画片、剧场、读书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友爱互助的品质。
在班级中通过情感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间的感情。
3. 勇于担当通过组织讨论、集体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勇于担当,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二、社会教育1. 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节日、古籍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 国际形势通过组织课外学习、小班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多了解国际形势,培养国际视野,增加与外国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即由教师提供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同时,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互动探究法、剧场等。
教学过程第一周第一天•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意识;•学习《小学生应当知道的法律知识》,组织小组讨论;•课后布置《小学生应当知道的法律知识》作业。
第二天•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百变小橘子》动画片,了解友爱互助的意义;•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友爱互助的经验;•布置家庭作业:读《小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天•课前教师导入勇于担当的话题;•组织班级集体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后作业:写一篇班集体活动心得体会。
第二周第一天•课前播放《中国传统节日》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布置作业:自己写一篇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体会。
第二天•课前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事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信息,提高国际视野;•课后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国际形势的小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选用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由“我能为你做什么”、“我的家乡在变化”、“我与外界的联系”三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又分四课,每个课文题均引导一个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册教材的三个单元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活动,第一主题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从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人和事为切入口,了解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应该为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主题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通过设计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第三主题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如今科技发达,各类通讯工具也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与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如何正确让学生处理媒介的利用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58人。
两个班级一动一静,1班上课学生较为平静,2班则较为热情,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喜欢这门课,但是也存在学生认为除了语文数学以外的课都非主课,所以课上表现的懒散消极,上课目的性不够强,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课上多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及时给出评价也尤为重要,学生受到鼓励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三、教学目标1、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合作能力,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的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
2、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3、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由于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分别为:《在集体生活中》、《学习更上一层楼》、《我的家乡》、《家乡的变化》。
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感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使学生初步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了解家乡的名人并向他们学习。
(4)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选用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由“我能为你做什么”、“我的家乡在变化”、“我与外界的联系”三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又分四课,每个课文题均引导一个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册教材的三个单元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活动,第一主题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从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人和事为切入口,了解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应该为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主题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通过设计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第三主题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如今科技发达,各类通讯工具也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与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如何正确让学生处理媒介的利用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58人。
两个班级一动一静,1班上课学生较为平静, 2班则较为热情,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喜欢这门课,但是也存在学生认为除了语文数学以外的课都非主课,所以课上表现的懒散消极,上课目的性不够强,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课上多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及时给出评价也尤为重要,学生受到鼓励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三、教学目标1、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合作能力,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的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
2、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3、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篇)一、学生状况简析。
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究竟年龄小,自控力量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
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学问的欲望。
全年级共有147名学生,分为2歌教学班级。
全部来自农村或者是场镇。
学生学习兴趣不很高,根底学问不扎实。
学生对品德的学问知道了解得比拟少。
因此对本校五年级年级学生进展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1、知道一些英雄榜样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并赞美他们。
2、懂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与大家商议。
学会遵守集体生活原则,个人听从集体,少数听从多数。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心和父母、教师的教育和培育。
能孝敬父母、敬重教师。
4、懂得学习科学文化学问是为了建立家乡,建立祖国。
要从小勤奋学习,喜爱科学。
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5、知道国家有法律,少年儿童是受法律爱护的,小学生要学法守法。
6、懂得社会财宝、幸福生活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制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7、愿意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育正值的兴趣爱好。
8、知道要敬重他人,敬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同学间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共同进步。
9、懂得为人要诚恳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10、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仔细负责地去完成。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故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意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加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把握、深化道德熟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擅长发觉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奇妙、新奇、好玩,到达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心情不断高涨。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7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7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是四年级下册课程的重要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积极的社会行为习惯。
下面是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的大纲,共计____字:一、教学目标品德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文明礼貌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态度。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分享、乐于助人的品德。
社会目标:1. 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基本了解,加深对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人际关系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
3. 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社会伦理规范的认同和遵循。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1)诚信与诚实(2)友善与礼貌(3)守时与守纪律(4)团结与合作(5)勤劳与自律(6)乐观与坚强(7)创新与开拓2. 社会教育(1)家庭关系与家庭责任(2)校园安全与维护(3)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4)文化传统与习俗节庆(5)社会公德与道德规范(6)职业道德与社会职责(7)国家制度与法律意识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品德和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品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探究式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讨论和调查研究,探究生活中的品德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角色扮演:通过分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 讨论和辩论: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每周安排两节品德课和一节社会课,每节课45分钟。
1. 品德教育课程安排第一周:诚信与诚实第二周:友善与礼貌第三周:守时与守纪律第四周:团结与合作第五周:勤劳与自律第六周:乐观与坚强第七周:创新与开拓2. 社会教育课程安排第八周:家庭关系与家庭责任第九周:校园安全与维护第十周: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第十一周:文化传统与习俗节庆第十二周:社会公德与道德规范第十三周:职业道德与社会职责第十四周:国家制度与法律意识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范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在上学期的统一质量调研中,品社成绩名列全县中游。
通过教学质量调研,反映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二、课标教材内容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活中讲规则,分别介绍我们的约定;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我做小小普法员。
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安排了走进健康;远离“诱惑”;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l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品质;2. 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能力,学会正确的社会交往和合作;3.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4.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学期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教育能力,内容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学习: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质(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活动:通过听取爱国英雄事迹的讲述、看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动画片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学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班级中的温暖和友爱,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关心。
2. 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能力(1) 学习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集体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2) 学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教学活动:通过观看多元文化的视频、阅读多元文化的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1) 学习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方法教学活动:教授学生正确的上网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2) 学习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规范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和演示等方式,教授学生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1) 学习社会常识和法律法规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例如交通规则、环保知识等。
(2) 学习关心社会和参与公益活动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义卖等,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5. 教师和家长的配合(1) 发挥家长的作用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苏教版四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附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四年级班实施者1.在公共汽车上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
2. 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难点: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激情明理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A如果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B如果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考呢?C如果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3.写一写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4.实话实说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5.演一演1.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坐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2.仔细观察p2上的三副图画,小组讨论3.你在等车和上车是还遇到哪些值得赞扬或应当批评的行为,请以表演的形式来交流一下。
三、总结: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能够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称赞的或是应当批评的,在这些事情上的表现,往往反映出了我们所具有的道德品质。
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文明小乘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品行规范意识;2.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的良好惯和自我管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情趣教育- 培养学生的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探索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2. 群体教育-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帮助他人意识。
3. 弘法利生教育- 培养学生的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公益行动。
4. 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惯;-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三、教学策略1. 融入生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分享身边的善行和美德,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情感投入。
2. 啄木鸟式教学:通过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目标导向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指导和反馈。
4. 评价与调整: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资源1.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工具;3. 音乐、美术、手工等相关教具;4.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与安排第一单元:争做文明小卫士- 研究内容:文明礼仪、环保意识、交通安全等-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发表主题演讲、观看教育视频、参观社区环境等- 教学时长:2周第二单元:友善同学- 研究内容:友谊与合作、关心他人、团队合作等- 教学活动:小组协作游戏、合作书写故事、制作合作海报等- 教学时长:2周第三单元:尊重他人- 研究内容:尊师重道、尊重身边的人、尊重不同文化等-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班级文化交流、文化展示等- 教学时长:2周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研究内容: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 教学活动:健康饮食游戏、户外运动比赛、情感故事分享等- 教学时长:2周六、评价与反馈1.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实际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2. 教师根据观察和记录,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3. 通过小组合作和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支持。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我们天天在进步》、第二单元为《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第三单元为《我们出行真方便》、第四单元为《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其编排特点如下:(一)从多方面展示社会生活,在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第四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变、未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文明通信,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的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有利于实现品德教育的无痕性。
(二)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年级下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xx年下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工作计划:________ xx年下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xx年下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要求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健康地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理解人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全册教材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中的规则、健康与生活、交通与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从多方面展示社会生活,在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注意第 2 页共 6 页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学生基础四年级()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在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我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措施、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四年级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 让学生了解各种品德价值观,并理解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和公民责任。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5. 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并解决冲突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包含以下主题和内容:主题一:品德教育1. 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2. 尊重他人-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共享精神。
3. 诚实与守信- 培养学生讲真话、不说谎话的品德观念。
- 强调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主题二:社会认知1. 社会规则与公民责任- 介绍和解释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2. 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 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侵犯版权。
3. 环境保护- 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意识。
主题三:人际关系1. 人际沟通与合作-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的意识。
- 强调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 冲突解决- 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和解决人际冲突。
- 教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矛盾和争执。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1. 示范与讲解- 教师将通过示范、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 学生将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3. 角色扮演- 学生将扮演不同角色,演绎各种情境,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互动游戏- 教师将设计一些互动游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5. 实地考察- 安排学生到社区或者其他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简介本文档介绍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如诚实、守时、尊重他人等。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
-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 强调诚实、守时、友善等基本道德观念。
- 培养孩子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 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
2. 社会教育:- 研究国家、社区和家庭的关系。
- 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与职责。
- 研究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3. 活动安排:- 组织校内外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进行小组合作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了解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实例等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
-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活动或参观社会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品德和社会教育水平。
- 组织小组活动,并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度。
-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后,让学生撰写心得和反思,评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将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观念、发展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适当的评估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教育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教育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年级段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年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
与社会教学计划
XX-XX年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
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特别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环保主题:节水,爱水、节水,创建节水班级,节水校园;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结合班级节水这一环保主题,办一期节水小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
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
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
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
于活动之中。
五、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暇道德观。
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渗透节水教育)和社会责任感。
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
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