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人格需求理论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心理1班盘琳芝1415010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亦称做“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因此按照层次的高低分为五种:第一层次: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衣食住行、性欲等。
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身体健康等。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安全需要,产生安全的欲望、自由的欲望、对稳定生活的欲望等。
第三层次:归属与爱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团体、组织等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亲情、爱情、友情、温暖的需要。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具有个体差异性。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利欲三类,尊重基本不能完全的满足,但基本的满足就能产生推动力。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会竭尽所能是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事例解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战争的年代,人们在家里还有粮食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时会躲在家中,确保自身安全。
然而,在战争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家中没有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了,就会在夜晚战争少发生的时段冒着生命危险出去寻找粮食以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战争结束后,生理和安全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人们开始产生了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少年就会选择参军,在部队找到归属和爱的满足。
马洛斯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目录理论创始人简介详细内容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争议和注意事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都是错误的理论创始人简介详细内容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争议和注意事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都是错误的展开理论创始人简介生平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留校任教。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
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戴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内涵: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点评:做到了对员工的尊重,你就得到了全部。
理论内容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
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
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
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低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
满足生理需求之后就追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之后就想被爱,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
理论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商业地产的业种规划并非为迎合商铺投资客的心理,而是为有效商圈的终端消费者量身订做,其过程通过经营商家(亦为租户、合作户和自营业主)来实现的。
这样的业种规划方案才可能成为商业地产项目持续经营发展、物业增值的前提条件。
正是这缘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研究商业地产的业种规划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从事商业地产业种规划的工作者也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马斯洛理论。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住房和穿着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
对于一个商业地产来讲,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业种比较多。
主要有提供普通食品、日用品和服装等商品的大型超级市场、提供食品的食品超市、提供服装、鞋帽和床上用品等商品的百货公司、提供服装的服装店、提供房产信息的房产中介机构、房产超市等。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
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百科名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首创的一种理论。
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该理论。
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3)当人的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由低到高分成五个阶层,像金字塔一样。
目录需求层次理论释义一、生理需求简介特征二、安全需求简介特征三、社交需求简介特征四、尊重需求简介特征五、自我实现需求简介特征六、超自我实现简介特征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近来的研究有些新发现需要层次理论的实践与进一步发展实践研究发展需要层次理论的评论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与谬误注意事项需求层次理论释义一、生理需求简介特征二、安全需求简介特征三、社交需求简介特征四、尊重需求简介特征五、自我实现需求简介特征六、超自我实现简介特征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近来的研究有些新发现需要层次理论的实践与进一步发展实践研究发展需要层次理论的评论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与谬误注意事项展开编辑本段需求层次理论释义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其提马斯洛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
1943年,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解析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解析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是:
1. 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住所、性欲、睡眠等基本的生存需求。
2. 安全需求:包括个人安全、经济安全、身体健康、稳定的工作和住所等。
3. 社交需求:包括友谊、爱情、归属感、社交交往等。
4. 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社会地位、成就感等。
5. 自我实现需求:追求个人成长、个人潜能的发挥、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等。
这五个层次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个体通常会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然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个体才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法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七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享给大家:需要层次:行为第七级超验需要(把个人和整个人类连结起来):宗教和神秘体脸,意识的交替状态第六级自我实现需要(发现并实现人的一切潜力):帮助人类的使命感,高度道德的,民主,高峰体验,创造性其五级自尊需要(尊重自己、并受到他人的尊重):为社会所推崇的能力的实现,成功的象征第四级基本社会需要(感到为人所爱、为人需要):团体、家庭成员、与他人的交流第三级基本安全需要(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有安全感):健康护理、工作、储蓄第二级基本刺激需要(感觉到自己生理、心理上的活力):探索、性活动、感官刺激第一级基本生理需要(求得生存):饮食,睡眠,居住(注:有些介绍把第一级和第二级需求统称为生理需求)1:生理需求毋庸置疑,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
具体来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需要可能最为强烈。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它还会显示另一个奇异的特性: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
对于一个长期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他往往会这样想:假如确保他余生的食物来源,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并且不再有任何其他奢望;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他任何东西都是不重要的。
自由、爱、公众感情、尊重,哲学,都被当作无用的奢侈品弃置一边,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
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了面包而活着。
不能否认这类情况的真实性,但可以否认它们的普遍性。
在大多数已知的社会里,处于极度饥饿的情况是罕见的,当一个人说:“我饿了”,他是在感受食欲而不是饥饿。
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别讲的是什么
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别讲的是什么?问:马斯诺五大层次需求理论是什么?实际上,在国内,大家更熟悉的翻译是“马斯洛”而非“马斯诺”。
不过,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描绘成了一个拥有5个层级的金字塔模型结构,在这个金字塔模型结构里,从底部向上,人的基本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这5个层级当中,处于底层的,属于低级需要,处于高层的,属于高级需要。
一般情况下,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但并不是说,低级需要必须要100%满足之后,才会出现更高层级的需要,而是有部分满足,人就会出现更高层级的需要,往往存在多个层级的需要并存的情况。
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各个层次的需求。
01生理需求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困了需要睡觉,所有这些吃喝拉撒等跟人的基本生理和生存密切相关的事项,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求,就都属于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也是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里,处于最底层的需求,也就是说,它是一切需求的前提和基础。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也难以想象他能够有精力去思考要如何自我实现。
正因为生理需求的满足如此重要,因此,它也是人在各类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为了获得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是可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行动力的。
0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指人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经常性的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
它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层,也是属于低级需要。
这里需要插播一点关于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的一些基本常识,它是属于心理学里的激励理论,所以,对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经常会放在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激励上。
对于安全需求这一点,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基本法定福利,都可以看作是满足员工安全需求的措施。
03爱和归属的需求这个需求主要是指,一个人有余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和关系的需要,有归属于某一个团体和组织的需要。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究人类个体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内心的驱动力。
通过对人格心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本质,从而为个体的发展、心理治疗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来划分,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一理论为我们解释人类行为提供了一种层次化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内心驱动力和行为表现。
2. 五大人格特征理论五大人格特征理论是目前人格心理学中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将人的个性特征划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这一理论通过量表和测试等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在各个维度上的偏好和倾向,进而预测其行为和应对方式。
3.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个体内在的动机对于行为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与自我满足需求密切相关,个体追求自主性、关联性和能力感。
通过激发人们内在的动机,可以提高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人格心理学中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以量表形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被试者在人格特征和行为倾向上的自评信息。
这种方法有较高的效率,但也存在被试者自觉或潜意识的回答偏差的可能。
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构建实验情境,观察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变化,可以深入探讨人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将被试者暴露在压力环境中,观察其应对方式和情绪变化。
3.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侧重于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通过对个体的长期观察和访谈,可以获取较为详尽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度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个体的特殊情况或特异性问题进行研究。
人的五大需求 马斯洛
人的五大需求马斯洛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描述了人类不同需求的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1生理需求:包括维持生存的需求,诸如食、饮、睡眠、性欲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2安全需求: 包括希求保护与免于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求,表现为安全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只有生理及安全两种需求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3爱与隶属需求: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鼓励等需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三种需求均获满足之后,才能相继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
4尊重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四种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最更层次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5自我实现需求:包括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它们是: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社交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五大需求理论
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描述了人类不同需求的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1.生理需求: 包括维持生存的需求,诸如食、饮、睡眠、性欲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2.安全需求: 包括希求保护与免于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求,表现为安全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只有生理及安全两种需求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3.社交需求: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鼓励等需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三种需求均获满足之后,才能相继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
4.尊重需要: 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四种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最更层次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5.自我实现需求: 包括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人格心理学之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第二节理论观点马斯洛关注心理健康的人,认为人有积极向上的潜能和能力,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结构。
马斯洛的研究对象全部是正常的、最健康、最优秀的人。
他用积极的、乐观向上的语言,描述了人格中的积极层面。
他用了一生大部分时间,了解心理学如何促进人的快乐和健康。
一、人性观马斯诺对人性的看法非常乐观、极富人道主义味道,他对人性有许多假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能需求。
而且至少是中性的,不是生来就坏的。
但马斯诺也指出,人的这种天性没有动物的本能那样强而有力,而是非常娇弱的、容易受到习惯、社会风俗、文化压力或者不恰当态度的抑制,容易受到学习的影响。
但是,无论在什么人身上,这种天性都很少消失,即使这种天性被忽略了,它也会不断地努力发展。
虽然马斯诺承认世界上有邪恶和神经质,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由于不好的、不合适的环境造成的。
暴力以及破坏性的行为,并非人的天性,而是人的天性被不好的环境所扭曲和阻挠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在好的环境下,人们都会行为表现出好的品质,所谓好的环境,就是那些有助于人的内在本质实现的环境;否则就是坏的或变态的环境。
二、人格动力——需要理论(略)第三节研究主题一、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一)对杰出者的研究自我实现的概念最早是由戈尔德斯坦提出,马斯诺在动机论中再次论证这一概念,提出了系统的自我实现理论,这是马斯诺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是基于他对最有创造力、最健康和最成熟的人的研究。
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努力现实他能成为的样子,是最高动机的实现,如潜能的成分发挥、超验自我、对某一事业忘我献身的人。
马斯诺假设,在原则上,每一个人都会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基本需要的满足是通往自我实现的途径。
马斯诺不关心那些心理疾病患者,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心理健康的优秀人士作为他的研究对象,他最关心的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潜能实现。
马斯诺认为虽然人都是具有自我实现倾向的,但是只有很少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提出的六层需求层次理论
只要对管理学,心理学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很多人还能很快地说出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爱于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
这张图的确是广为流行的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身为人本心理学中流砥柱的马斯洛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巨著《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书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层次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Motivation) 。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Need)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他先是将需要区分为缺失性的和成长性的,前四种是缺失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于实际的或感知到的环境或自我的缺乏。
个体会努力从环境中寻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满足的东西,无论是物质上的、人际关系的还是社会地位的。
这些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外界。
而第五种自我实现则是成长性的,成长是导致自我实现的种种过程。
成长性动机就是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的动机。
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根据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将管理理论区分为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是专制主义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假设人们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驱使,工作只是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厌恶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对工人必须采取指导、控制、逼迫,甚至惩罚的方式。
麦格雷戈反对这种理论,提出了他的Y理论,作为Y理论基础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悲的是,人本心理学的一套术语逐渐变成了流行口头禅,如自尊、自我价值、自我肯定、自我改善、自我实现等等。
这些名词本身并无过失,只因过度地引用,使得许多人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变成不健全的自我中心,引人误入歧途,自爱变成自私,自由变成不负责任,自我肯定变成不顾他人,自我接纳变成自我放纵……。
“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本是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可是若被酒鬼、性欲狂或具侵略行为的人所滥用,则遗害无穷。
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简述
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简述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他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他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
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
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
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最广泛的理论。
理论内容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
生理需求级别最低,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未满足生理需求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
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
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
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时,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安全需求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钱。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彷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
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的不相信这社会,变的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
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最广泛的理论。
理论内容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
生理需求级别最低,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未满足生理需求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
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
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
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时,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安全需求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钱。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彷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
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的不相信这社会,变的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
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简介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留校任教。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
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戴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
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
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
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
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