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第二次英美战争

合集下载

美国三大区域与两种制度

美国三大区域与两种制度
美国三大区域与两种制度
陈相兴 王启林
一、第二次英美战争和美国现代化的起步
• 1、第二次英美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
(1)战争背景 A.英国仍然控制美国经济命脉
B.英国仍然控制主要经济要塞 C.英法矛盾加剧,美国卷入其中
(2)、战争经过
A· 1812年6月18日,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 B· 战争分为海陆两个战场,1814年8月,英国占领 并焚毁美国国会大厦 C· 1814年3月,杰克逊指挥军队扭转战局,先后在 弗罗里达及新奥尔良取得胜利
1、由烟草种植向棉花王国发展
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
2、棉花王国的三个中心
四、大陆扩张及西部拓殖
1、1783年的美国 2、1848年的美国
3、西进运动
五、伊利运河与国内三角贸易
三角:纽约、新奥尔良、芝加哥
谢谢!
(3)、结果
1814年1月美英两国在根特签订 《根特条约》,重申1783年《巴 黎和约》规定美国工业化和现代化 道路
二、新英格兰发展成美国的“核心地 区”
1、地理优势 “三角贸易”
2、美国的工业革命
3、民族经济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现代化正式启动
三、南部“棉花王国”的兴起

美国问题

美国问题

美国问题美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海外扩张时期(1898-1945)和全球称霸时期(1946-1991)。

从三大分期的角度看,美国外交政策史上有三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政策口号。

一是孤立主义,二是“门户开放”政策,三是遏制政策。

三个政策口号基本上是与三大分期相对应的。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美国独立后的外交政策美国独立后的外交政策总目标的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原始积累,巩固新近赢得的独立。

美国独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依旧很严峻,它的背面、西面被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着,边界问题、密西西河航运、纽芬兰捕鱼权、贸易特惠等问题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问题。

因此,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政策。

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基石,是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孤立主义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摆脱欧洲列强的控制和影响,巩固美国独立的成果。

孤立主义对外政策的实质“只是一个抵制欧洲干涉、实现国家自我利益的策略口号”。

1796年华盛顿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把美国传统的孤立思想上升为政策方针。

孤立主义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它有三个基本特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

其核心是不介入欧洲事务。

以后历届美国政府在实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时,都有不同的做法。

但不介入欧洲争端这一点,始终未变。

因此,所谓“孤立”,实际上主要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孤立不等于在经济上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经济上的孤立于资本主义的外向性的要求相抵触;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孤立也不是绝对地与外界隔绝。

刚刚独立的美国一方面由于国力弱小,无法与欧洲列强搞实力外交,只能利用列强的矛盾实施均衡的外交,另一方面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与欧洲维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以便在与欧洲列强的竞争中保持行动自由;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而对于美洲和亚洲则是积极的干预和扩张,孤立主义在以后的美欧争夺中常常成为美国排斥欧洲列强的工具;美国的孤立主义不只是包括消极的战略防御,也包括积极的战略进攻;在美国漫长的外交政策史中,孤立主义常常与“不结盟”、“中立”、“不卷入”、“不干涉”、“海上自由”等一系列口号联系在一起。

试论1812年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试论1812年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谓 举足 轻重 , 更是美 国共 和历 程 的重要 转折 点 。而 关 于 11 8 2年 战争 爆 发 的原 因 , 国学 者 基 本 上持 我
早在 17 78年 , 国就 率 先 承 认 美 国 独 立并 与 法
之签 订 贸易 及 同盟 条 约 ( 同盟 条 约 为 美 国历 史 该 上仅 有 的一项 同 盟条 约 ) 。此 后 , 国陆 续 同尼德 美
的意 义。
关键 词 : 国 ;82年战 争 ; 美 1t 经济 ; 商业 贸 易
中图分类 号 : 7 2 4 K 1.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9 2 ( 0 9 0 - 0 43 17 .3 9 2 0 )40 8 3 0
11 战争又 称第 二 次美 英 战争 或 第 二 次独 82年
“ 交 官 群 体 中 最 没 有 地 位 、 不 引 人 注 目 的 外 最
收 稿 日期 : 0 9— 2— 0 20 0 2
作者简介 : 叶健锋 (9 6一) 男, 18 , 汉族 , 广东鹤山人 , 华南师范大学历 史文化学 院历史系 , 本科 。
第 4期
叶健锋 : 论 1 1 试 8 2年战争爆 发的必然性
有 两种 不 同的观 点 。一 种 意 见认 为 由于 英 国对美
国政治 上 的敌 视 、 济 上 的 限制 和 主 权 上 的 干涉 , 经 从 而导 致美 国为 力求 自保 和 巩 固独 立 而 被 迫 进行
兰、 典、 瑞 普鲁 士等 订 立商约 , 这些 商约使 得 美 国同 欧洲 在法 国大 革命 打 乱 了欧 洲 的局 面 以前 十 年期 间建 立 了正式关 系 。但 是 , 国的贸易 并未 如人们 美
所希 望 的那样 按 照 这 些条 约 进 行 。大 量 的 贸 易还 是 同战前 一样 与英 国进行 。然而 , 曾是 宗 主国 的英 国并 不希 望见 到 美 国强 大起 来 。英 国谢 菲 尔 德勋 爵曾说 , 现 在 美 国 已 经 独 立 了 , 国不 应 当再 给 “ 英 这 个 旧 日殖 民地 过 去在 帝 国之 内所 享有 的商 业优

200年前英军招募美国黑奴对美作战

200年前英军招募美国黑奴对美作战

1812~1814年的美英战争,被当时很多美国人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次战争激发出很多美国人的民族主义热情,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就诞生于这次战争中。

然而当时美国黑奴们却并不热心保卫这个“祖国”。

1813年,攻下美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英军受到黑奴们的热情欢迎,英国征召了数千美国黑奴参军,其作战英勇受到英军将领的广泛称赞。

战争结束后,这些人被安置到英国的殖民地作为自由人定居。

1813年,基地位于百慕大群岛的英国舰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南部的切萨皮克湾执行封锁任务。

有些意外的是,这支英国舰队迎来越来越多的美国黑奴。

这时英国皇家海军的立场是反对奴隶制,欢迎美国黑奴的到来。

根据英国政府的命令,这些黑奴一旦到了英国人手中,就被看作自由人。

1813年3月之后的两年里,数千名美国黑奴拖家带口奔向英军。

1814年,英国政府的政策从被动接纳美国黑奴难民,转为主动鼓励黑奴迁出美国。

1814年4月2日,英国海军副司令亚历山大?柯奇拉宣布对到达英军战线或战船的黑奴给予自由。

这与英国王室在美国独立战争时为吸引北美黑奴参加英方作战而采取的措施类似。

估计有约4000名美国黑奴到达英国舰船或战线,从而获得自由。

这是美国内战爆发之前最大规模的黑奴解放事件。

说到英国采取的这个举措,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英美两国都掀起废奴运动,但英国明显走在美国前面。

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王座法庭院长曼斯菲尔德勋爵1772年6月22日宣判英格兰本土的黑人应该被释放,这一判决让英格兰境内的1万多奴隶得到解放。

1807年3月25日,英国国会又通过了废除奴隶贩卖法案,将贩奴在大英帝国全境都定为非法。

相比之下,美国在1804年以前的所有北方州都已废除奴隶制,1808年全国禁止进口奴隶。

而南方州则继续实行奴隶制,直至1865年南北战争后才被废除。

可见,美国与英国之间,存在对奴隶制加以限制的“时间差”。

这一时间差被攻击美国的英军利用。

第二次美英战争

第二次美英战争

白宫原先不白,就是那次被英军烧后重建,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没办反才全涂白的,从此就成了“白房子”,国会大厦也是如此。

美国大兵第一次出境作战,便惨遭失败。

我喜欢开玩笑的说:加拿大人真牛,火烧白宫,奇袭华盛顿,把美国总统赶到乡下去游击--全世界反美愤愤们加一起,也没加拿大这一次牛X!可惜啊,愤愤自来不读书,“反”美反得这么有水平的事情,竟然在国内的反美网站上很少见到。

唉,咱们得赶紧送炮弹给愤愤们才是。

对了,故事要讲就得从第四个总统詹姆斯·麦迪逊讲起,那两年年,在他第一届执政的时候,国会选举选进去了一大堆美国“愤愤”……以下,是维基百科关于1812年战争的条目,咱先全文拷贝,以供大伙参考。

================1812年战争[编辑首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1812年戰爭)跳转到:导航, 搜索1812年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

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

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

同时,美洲印地安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

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

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

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帝国,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

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

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娜州战场,和恰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

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

目录1 起因2 进程2.1 大西洋上的战斗2.2 大湖地区和加拿大边境的军事行动2.2.1 进犯加拿大, 18122.2.2 美国西北部, 18132.2.2.1 俄亥俄战役2.2.3 尼亚加拉前线, 18132.2.4 圣劳伦斯河及下加拿大地区2.2.5 尼亚加拉战役, 恰普兰湖战役, 18142.2.6 西部, 18142.3 美国海岸2.3.1 奇萨比克战役,星条旗歌2.4 美国南部2.5 根特条约和新奥尔良战斗3 结果3.1 战争对美国的影响3.2 战争对加拿大的影响3.3 战争对英国的影响4 參看條目5 參考資料5.1 慨覽5.2 起因與外交5.3 陸軍與海軍5.4 加拿大-美國-印第安5.5 原始文獻起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

【历史】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1️⃣ 早期殖民与独立战争(16071783)1607年:英国在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英国殖民地,标志着美国历史的开端。

1733年:佐治亚州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十三个殖民地,此时北美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体系基本形成。

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标志着殖民地间联合抵抗英国统治的开始。

1775年: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划定新的国家边界。

2️⃣ 建国初期与扩张(17831865)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确立了联邦制政府结构,为美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石。

1789年:乔治·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的正式运作。

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美国从法国手中购得大片领土,几乎翻倍了国土面积。

1812年:美英第二次战争,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但加强了美国的国家认同感。

18201850年:西进运动,美国向西部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领土争端和种族冲突。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3️⃣ 现代化与全球影响(1865至今)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美国进入重建时期,努力解决战后遗留的社会问题。

18901920年:工业革命与镀金时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大国之一。

19291933年:大萧条,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罗斯福新政实施,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积极干预经济。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作为盟军主力之一,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1945年至今: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展开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全球化进程。

1812年英美战争缘起、经过及影响

1812年英美战争缘起、经过及影响

1812年英美战争缘起、经过及影响1812 年英美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继独立战争后与英国进行的第二场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美国的影响深远,比米斯更指出“假如没有1812 年战争,联邦在1865 年就不会胜利”。

[1]由此可见,1812 年战争在美国历史上可谓举足轻重,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场战争是美国开始摆脱重商主义、发展近代工业并进而成为世界工业大国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果,才使美国脱离了独立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轨迹,走上了强国之路。

本文拟对1812 年英美战争作一考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1812 年战争的缘起与经过1783 年的《巴黎条约》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但跨大西洋的经济关系并未发生本质性变化,不列颠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北美的经济命脉。

英美之间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与航运限制使得美国几乎完全丧失了传统的西印度群岛市场,本土的制造业又在廉价英国商品的冲击下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大英帝国虽然在外交上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但“卷土重来”的念头仍然没有从不列颠绅士的脑海中淡出。

英国拒绝放弃在今天美国西北部占据的军事要塞,还时不时地通过印第安人与白人移民的矛盾牵制美国向大陆深处的扩张。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独立的美利坚长期掌控大权的却正是对持续拓展国土直至控制整个北美大陆念念不忘的南部与中北部鹰派势力。

美国前五位开国总统中,竟有四人出身于遍布种植园的弗吉尼亚州,以至有“弗吉尼亚王朝”之称。

而这五位总统当中唯一的例外,是出身于北方马萨诸塞州的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扩张主义者,在任时曾公开警告俄国: “我们的目的……,美国绝不干涉欧洲的政治事务,同时期待和希望欧洲国家同样不要把他们的原则扩散到美洲,或以武力使本大陆的任何一部分屈从于他们的意志。

”[2]1812 年初,已卸任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今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

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作者:谷宇新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5期摘要: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尽管美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却维护了联邦制度和国家的统一,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其世界大国的地位。

战争期间联邦政府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对我国解决统一大业问题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国;南北战争;统一大业中图分类号:D8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031-02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

自第二次英美战争(1812—1814)结束后,美国彻底消除了英国的威胁,国内外环境大为改善,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大力发展加工业和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美国东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

新英格兰成为美国北部工商业中心。

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

这里不仅有充足的阳光,而且有着大批从事种植业的廉价劳动力——奴隶。

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棉花生产和出口成为南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南部大多数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棉花王国,“它包括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亚拉巴马、密西西比、阿肯色,以及佛罗里达北部、密苏里东南部、田纳西西部、得克萨斯西部和北卡罗来纳部分地区。

总面积为40万英里。

”[1]322生产棉花最多的州是阿拉巴马,“1834年其产量达8 500万磅。

”[2]106这就使落后的奴隶制注上了一剂强心剂,成为南部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并且与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相对立。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北双方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蓄奴州和自由州的比例分配上。

北方大多数民众要求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扩大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规模;而南方不仅要求维护原有奴隶制既得利益,还要扩大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

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

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如果英法战争的结果是法胜英败,或打成平手, 北美历史就得重写了。

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本文是店铺整理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的资料,仅供参考。

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美国革命战争(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大英帝国和其十三殖民地殖民地,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1776年7月2日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从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是北美殖民地的战略防御阶段。

在这一阶段,北部地区为主要战场,英军采取主动攻势。

1775年6月17日,英军与波士顿民兵在碉堡山战役进行首次战斗。

从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美国开始在国际外交上获得优势,法国、西班牙、荷兰亦相继加入战争,协助美军对抗英军。

1778年2月,法国正式承认美国,并与其互订军事同盟。

1781年4月至1783年9月,是美军的战略反攻阶段。

1781年4月大陆军开始战略反攻,纳撒尼尔·格林率领大陆军南下转战南卡罗来纳,迫使英军退守海岸线。

约克镇围城战役之後,英国议会被迫赞成议和,1782年11月30日,英美两国签署《巴黎和约》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

1812年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战争。

是美国独立後第一次对外战争。

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

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

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

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

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兰湖战役、巴尔地摩战役、纽奥良战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

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

英美战争1811年,美国众议院的鹰派议员鼓动战争。

评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

评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

评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万民法》是罗尔斯国际正义思想的代表作。

正义战争观是其国际正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罗尔斯在《万民法》中详细论述了正义战争观,但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思想也存在很多缺陷。

所谓的民主和平论,自由民主国家之间不发生战争的论断缺乏说服力,自由民主国家对法外国家发动战争的理由论证难以令人信服。

《万民法》中对士兵战争责任的论述与《正义论》中的相关论述不一致。

标签:万民法;正义战争观;民主和平论;法外国家罗尔斯的《万民法》目的是制定应用到国际实践和国家法中的正当和正义的政治观念,也即万民法的诸原则,以来维护世界和平。

罗尔斯将万民社会分为五类,一是合乎情理的自由人民,二是正派人民,三是法外国家,四是因不利状况而负担沉重的社会,五是仁慈的专制主义社会。

前两种社会称之为组织有序的人民。

罗尔斯认为首先根据社会契约理念,首先,诸合乎情理的自由人民之间在原初状态下就万民法的诸原则达成一致。

其次,将相同的理念扩展到正派人民组成的社会中去,正派人民之间在原初状态也下能够遵循合乎情理的自由人民之间达成的正义的万民法。

最后,合乎情理的自由人民和正派人民要对付法外国家并捍卫自身,同时对因不利狀况而负担沉重的社会负有援助义务,帮助其建立正义或正派的制度,从而使得法外国家和因不利状况而负担沉重的社会向万民法的世界转变,万民法的目的得以实现。

合乎情理的自由人民和正派人民达成的万民法诸原则共包括八项原则。

各人民是自由且独立的,并且相互尊重彼此之间的自由和独立;各人民之间要遵守协议和承诺;各人民间是平等的;各人民要相互遵守互不干涉的义务,不能互相进行干涉;各人民有自卫权,但不具有因为自卫之外的理由发动战争的权利;各人民都要尊重人权;为了保护人权,各人民在战争中要遵守对战争行为设立的特定限制;各人民对那些生活在不利状况下,而无法拥有一个正义或正派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其他人民负有一种援助的责任[1]79。

万民法的八项原则是罗尔斯从国际法及其历史实践中吸收概括出来的,因此是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原则。

“门罗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门罗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门罗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作者:史晓鹏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0年第10期摘要:《门罗宣言》无论在美国外交史上,还是在世界外交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在发表初期有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革命的积极意义,但其实质仍然是为了美国的利益服务,包藏着划分势力范围的野心。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门罗宣言》的内涵,然后分析了《门罗宣言》产生的原因,最后论述了《门罗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关键词:门罗宣言;美洲独立运动;领土扩张;门罗主义;外交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10.002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0-004-02收稿日期:2010-09-16一、门罗宣言的提出和内涵1.《门罗宣言》的提出1820年1月和8月西班牙和葡萄牙所爆发的革命掀起了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与此同时,西属美洲殖民地与葡属巴西殖民人民都掀起了反抗西、葡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纷纷宣布脱离西、葡而独立。

殖民地宣布独立后,欧、美等列强在是否已经承认美洲殖民地的独立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从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美国对这些国家率先予以承认。

而神圣同盟从维护封建制度以及欧洲殖民国家的利益出发,要求法国出兵镇压。

但英国公开反对神圣同盟镇压美洲革命。

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提议,英美发表联合声明,承认拉美各国的独立,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恢复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美国的外交决策者们经过激烈争论后,决定撇开坎宁的建议,独立阐释美国立场。

1832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发表了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内容即后世所称的《门罗宣言》,其中宣布的主要原则构成了以后“门罗主义”的精髓。

2.《门罗宣言》的内涵《门罗宣言》主要包括了三方面内容:第一,要求欧洲国家不得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

第二,不干涉原则。

既欧洲列强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美国也不干涉欧洲事务。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对美洲的影响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对美洲的影响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对美洲的影响美英(加)1812年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

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

下面是本人分享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对美洲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战争对美国的影响这场逼和大英帝国的战争为美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望,使美国民众爱国热情高涨,因此亦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了反战的联邦党从美国政治舞台彻底消失。

战後在温斯菲尔德·斯科特的倡导下,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开始大力为美国军队培养职业军官。

此次战争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战时英国对美国港口的封锁导致了纺织品短缺,却因此催生了美国纺织工业。

西南地区的战斗令美国与当地印地安部落冲突加剧,美国随後于1819年兼并了佛罗里达。

战争对加拿大的影响这是一场关系到加拿大生死存亡的战争,促使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两大殖民地居民联合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抵抗入侵之敌加强了殖民地的内在凝聚,和对大英帝国的忠诚。

战争的最重要结果是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于1867年联合为加拿大联邦。

在战争中,加拿大民兵表现杰出,而英军指挥官却很一般。

这个出乎意料的事实被加拿大军事历史学家杰克·格拉纳斯坦称为民兵之谜,对未来加拿大军队的建军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重视民兵建设,而非依赖职业军人。

美军得到的是恰恰相反的经验,松散的民兵组织难以对付纪律严明的英国陆军。

战争後期美国陆军取得的大部分胜利要归功于学习了英国和欧洲军队有纪律的战斗队形。

战争期间,英军指挥官一直担心美国人封锁圣劳伦斯河。

这条河流经美加边境,河面狭窄。

一旦航运受阻,部署在加拿大西部的英军就无法获得正常补给,而那里又恰恰是陆战的主要战场,那么英国人很可能在开战後短短的几个月内被迫将加拿大西部领土拱手相让。

战後,英国人惊奇地发现,美国人没动过这个念头。

但是,英国人不指望对手会再次犯下如此简单低级的错误,于是着手开拓丽都运河。

这个耗费巨大的工程将安大略湖畔的金斯顿与渥太华河连接起来,作为绕开圣劳伦斯河边境的备用水道,并且使渥太华这个腹地小城变成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加拿大首都。

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尽管美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却维护了联邦制度和国家的统一,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其世界大国的地位。

战争期间联邦政府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对我国解决统一大业问题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美国;南北战争;统一大业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

自第二次英美战争(1812—1814)结束后,美国彻底消除了英国的威胁,国内外环境大为改善,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大力发展加工业和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美国东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

新英格兰成为美国北部工商业中心。

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

这里不仅有充足的阳光,而且有着大批从事种植业的廉价劳动力——奴隶。

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棉花生产和出口成为南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南部大多数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棉花王国,“它包括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亚拉巴马、密西西比、阿肯色,以及佛罗里达北部、密苏里东南部、田纳西西部、得克萨斯西部和北卡罗来纳部分地区。

总面积为40万英里。

”[1]322生产棉花最多的州是阿拉巴马,“1834年其产量达8 500万磅。

”[2]106这就使落后的奴隶制注上了一剂强心剂,成为南部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并且与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相对立。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北双方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蓄奴州和自由州的比例分配上。

北方大多数民众要求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扩大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规模;而南方不仅要求维护原有奴隶制既得利益,还要扩大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北方资产阶级代表有左、中、右三派。

左派属于激进派,极力反对奴隶制经济;中派属于温和派,主张限制奴隶制经济,但不反对奴隶制经济本身;右派主张扩大奴隶制。

1812英美战争

1812英美战争

1812英美战争1812年英美战争也叫“第二次英美战争”,因为它实际上是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英美战争)的延续。

美国独立后,英国一直妄图夺回殖民地,同时美国也想夺取西部和英国控制的加拿大。

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宣战。

此时美国对英国仍然处于绝对劣势,1812年美军进攻加拿大,被英军击溃,丢失了底特律等几座城市和要塞,美国陆军在和英军作战中不堪一击,美国海军却取得了一些胜利。

1813年初,美军进攻底特律,再次被英军击溃,4月,美军在安大略湖舰队支援下攻占加拿大首府约克。

9月10日,美大湖舰队在伊利湖击败英舰队,10月5日美军击败英国与印第安联军。

10月进攻蒙特利尔,被英印联军击溃。

年底英军反攻,占领乔治堡。

同时英国海军封锁了美国海岸,有效打击了美国私掠船。

1814年8月,英军调集重兵从加拿大发动进攻,25日攻占华盛顿,焚毁了国会大厦和白宫,后被阻于巴尔的摩。

9月英军水陆并进进攻纽约,中途海军被歼灭,撤回加拿大。

12月24日英美双方签定「根特和约」,英国确认美国独立。

1815年1月,英军进攻新奥尔良,被美军击退。

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中美国以弱击强,虽然没有夺取领土,但使英国放弃了征服美国的打算。

战后美国认真调整了军事战略,建立起有效的国防体系。

战争初期,美国通过紧急扩军,使正规军和民兵改编的志愿兵达到6.5万人,海军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

而英国正在欧洲与法国打得难分难解,无暇顾及美洲。

在加拿大,只有7000名英军和1万民兵,还拉拢了一些印第安人作为同盟者。

美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占了绝对优势。

从理论上,美国打败英军夺取加拿大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战争发展却出人意料。

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1812年6月至1813年初,是美国战略进攻时期。

在海上,美国战舰和私掠船在大西洋上全面出击,战果辉煌,仅几个月时间,便击沉英舰3艘,俘获英舰船500艘以上。

但在陆地上,美军却连吃败仗。

陆战主要在美加边境的西北部展开。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是什么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是什么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是什么1812年战争,又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

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在很多人认为是英国封锁了美国前往法国的航道,这在如今分析看来只能算是其中一个原因,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则要纠结到两个国家在加拿大问题的上的利益纠纷,以上是对这场战争起因的简单介绍。

接下来是这场战争起因的详细介绍,这场发生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之所以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原因就是战争之后,因为美国的杰出表现,特别是与英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在对抗之中的表现,使得这个新生的国家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望,赢得了极高的尊重。

所以看来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让自己获得了极大利益的,但是英国的状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虽然最终是打了个平手,但是除了物资上的耗费,大英帝国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利益。

这就要深究一下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了,在英国扣押美国士兵之后,美国发动了战争。

美国发动战争的理由很充分,因为自己的人被扣了,除此之外,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还有很多,包括英国没有遵守战后条约给美国应得的在加拿大的利益属地,这种不满是逐渐积蓄的,在港口被封之后爆发。

况且,英国还拉拢印第安人威胁美国的政权,尽管有反战一派的存在,但是经过多方考虑与权衡,最终,这场战争还是爆发了。

以上,便是对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起因的介绍。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经过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经过是十分精彩的,这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使得美国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英国在战争中并没有获得什么额外的利益,最终两个国家签订条约终止了战争回到了战争爆发之前的状态,原因竟然是因为厌烦了战争。

战争爆发时的英国正在和法国进行着战斗,之所以封锁港口也是因为英怕其他国家来往于法国,但是扣押美国的船只与士兵还要求其服役这样事情的发生也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在当时的实力与势头都是极大的,对新兴的美国甚至是不屑一顾的。

1812年英美战争的历史考察

1812年英美战争的历史考察

Historic Exploration of the Anglo-American War of
1812
作者: 朱伟东
作者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西安710065
出版物刊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6-4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1812英美战争 转折 考察
摘要:1812年的英美战争即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它从1812年起至1815年《根特和约》的缔结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

它改变了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形成的重商主义传统,开始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它进一步凝聚了美国的民心,使国家更为团结;战争的结果也推动了国家军事实力的增长,为美国的西部扩展与在南美的影响的扩大提供了实力保证;它改变了与英国关系紧绷的状态,从而避免了美国与英国可能的正面冲突,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美加战争的发生经过介绍

美加战争的发生经过介绍

美加战争的发生经过介绍美加战争是美国同英国展开的第二次战争中的一部分,美国趁英国在欧洲与拿破仑缠斗的时候侵略加拿大,美加战争过程是非常曲折的,最终美军被加拿大的原住军民配合一部分英军打退了美军。

美加战争过程起初是1812年6月1日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开始了第二次美英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喊出的口号是要维护美国航海的自由,但是美国的真实目的是想以此占领英国控制的加拿大。

当时英国与拿破仑在欧洲的战争胶着,很难分出精力对付美国,当时英国在美国的军队不足两万人,在加拿大的军队也只有4500人,局面对美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在战斗前期,美国把军队扩大到6.5万人,加拿大有7000英国军队和原住的1万民兵以及一部分印第安人。

美加战争过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1812年10月12日,英军仅仅用1000人就击败了3000人的美军,致使许多美军在还没有交火的情况下就开始逃跑,美军的进攻更是因为民兵的不配合而半途而废。

英国在1813年开始派遣大批海军支援,夺回了制海权。

1813年美军分三路进攻底特律,把英军赶出了底特律,并且在10月5日追上英军的1600余人,歼灭英军500人,俘虏英军600余人。

之后美国的1.3万士兵兵分两路进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但是被2000余名英国和印第安人的联盟击败,被赶出了加拿大。

美加战争是美国趁英国在欧洲与拿破仑缠斗的时候侵略加拿大的一次战争,属于第二次美英战争的一部分。

那么美加战争意义是什么呢?美加战争意义对于美国跟加拿大是不同的,美加战争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次遭遇敌军入侵的战争,美加战争关乎着加拿大的生死存亡。

美加战争促使加拿大英国和法国两大殖民地联合起来反抗共同的敌人美国。

美加战争美军的失败也使美国用武力吞并加拿大的企图彻底破灭,美加战争意义最大之处在于加拿大法案中修改宪法的权利回到加拿大手中,加拿大原本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美加战争之后1867年正式成为加拿大联邦,直到1982年英国政府把修改加拿大宪法的权利交到了加拿大的手中。

古今战役之第二次美英战争介绍

古今战役之第二次美英战争介绍

古今战役之第二次美英战争介绍
导读:英军在战场上连连失败,被迫求和。

根据双方1814年12月签
订的《根特和约》,英国成认美国独立,同时,美国也放弃对加拿大的领
土要求。

第二次美英战争以美国胜利而告终。

美国胜利的原因,在于这场
战争具有保卫民族独立、对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美国的对外扩张企图是
次要的),也在于美国军民英勇奋战的结果
英军火烧华盛顿
美国在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获胜后,英国不甘心其失败,一直在
虎视眈眈,妄图卷土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自己的殖民地。

从1783年后,英国不断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对美国施加压力。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
国还在公海上任意劫持美国商船,捕捉美国水手。

美国有近6000艘商船
和近万名水手被英国扣押,损失沉重。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统治集团也对
富饶广袤的加拿大垂涎三尺,想以武力吞并。

于是,1812年6月18日,
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美国通过紧急扩军,使正规军和民兵改编的志愿兵到达
6.5万人,海军拥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

而英国正在
欧洲与法国打得难分难解,无暇顾及美洲。

在加拿大,只有7000名英军
和1万民兵,还拉拢了一些印第安人作为同盟者。

最“短命”的美国总统,就职后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总统已经换人

最“短命”的美国总统,就职后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总统已经换人

最“短命”的美国总统,就职后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总统已经换人在1849年3月,曾经有过一个任期仅为一天的总统。

这位总统就职后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醒来就发现总统已经易主。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总统又究竟是谁呢?阴差阳错就职的平民美国总统这位总统的名字,叫做戴维·赖斯·艾奇逊,出身于美国一个平民家庭,当时是美国参议院的临时议长。

要说到为何由一位议长临时就任美国总统,还得从这一年美国的权力交接说起。

1849年3月3日5月12日,美国第11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卸任。

按照道理来说,要接任他的新总统扎卡里·泰勒,应该立即宣誓就任,中间不应该留有时间空隙。

然而1849年的3月4日是一个礼拜天。

所谓“礼拜天”的说法,最早起源于西方,也即是“做礼拜的一天”的意思。

对于西方的基督教徒来说,这一天必须休息用来“礼拜”。

有人说,之所以两任总统之间出现了时间空窗,是由于上一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不愿意多工作哪怕一天所致,这实在是对波尔克莫大的冤枉。

身为美国历史上最勤奋的总统,詹姆斯·波尔克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导致自己未老先衰,在卸任总统之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因病去世。

这样的一个人,只是在应该卸任的那天,完美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已。

至于出现空窗的原因,完全是由于新的总统扎卡里·泰勒不愿意在3月4日就职,因为他本人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军人,和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做礼拜这件事对泰勒来说显然要比总统就任重要的多。

如此一来,美国总统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竟然出现了一天的“空窗期”。

正如中国老话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一个国家少了总统怎么能行?哪怕只有一天,也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民众议论纷纷、心神不定。

可是同样,只有一天就职时间的总统谁愿意去当呢?不管是谁当了这一天的总统,地位和处境似乎都会变得十分尴尬。

处境尴尬之下,大家自然将目光瞄准了参议院当时的临时议长——戴维·赖斯·艾奇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将领平均年龄60岁以上,总统麦迪逊身为总司令却不懂军事,陆军部长尤斯蒂斯也指挥不力。如宣战当天,让赫尔赶到底特律,却不告诉他战争已经开始,使他被英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迪尔伯恩已60岁,还从未指挥过一个团,却让他担任西北战区司令,他连底特律是否属自己管辖都不知道。此外,美军缺乏训练,纪律松弛。民兵本位思想严重,只想守家卫土,不愿支援正规军作战。后勤供应不足也大大影响了美军的战斗力。
1813年春天,英国陆海军对缅因州至弗吉尼亚的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和攻击。美军在 福克保卫战中获胜,击退了2000英军的进攻。但在佛罗里达的米克斯堡之战中,美军被印第安人打败,死400多人,被俘500多人。
1814—1815年1月,美军粉碎了英军的进攻,取得战争胜利。1814年初,美军进一步改组指挥机构,大胆提拔年轻军官取代老朽无能的将领,立有战功的布朗、伊泽比、斯科特、杰克逊等人被委以要职。高级将领年龄从60岁降至36岁。此外,美军加紧了对军队的训练。北部军区副司令斯科特认为,战胜英国,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训练。他从3月至6月对3000名军人进行了严格而紧张的训练,使部队的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次英美战争-战争过程
这场战争中美国以弱击强,虽然没有夺取领土,但使英国放弃了征服美国的打算。战后美国认真调整了军事战略,建立起有效的国防体系。战争初期,美国通过紧急扩军,使正规军和民兵改编的志愿兵达到6.5万人,海军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而英国正在欧洲与法国打得难分难解,无暇顾及美洲。在加拿大,只有7000名英军和1万民兵,还拉拢了一些印第安人作为同盟者。美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占了绝对优势。从理论上,美国打败英军夺取加拿大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战争发展却出人意料。
1807年6月,英国军舰袭击了美国帆船“切萨皮克”号,造成21名美国船员伤亡,两国关系进入紧张状态。到1810年,英国共劫持了近千艘美国舰船,试图彻底封锁美国的海上贸易。与此同时,英国以加拿大为基地,支援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作战,特别是西北部的印第安人在酋长特库姆塞的领导下,一直坚定地阻止美国向西扩张。这使美国政府深信,只有征服了加拿大,才能确保领土扩张能够顺利地向西挺进。
英军攻入华盛顿,火烧白宫与国会大厦
接下来,美军将领哈里森指挥3500名美军借伊利湖海战的余威,在陆上对英军乘胜追击。10月5日,美军在泰晤士河畔的莫拉维安(位于今加拿大安大略省)追上了英国同印第安人联军,双方展开激战。结果英军与印第安部队损失惨重,500多人被杀,600人被美军俘虏。美军还在战斗中残忍地杀害了著名的印第安人酋长特库姆塞,并将其剥皮制成皮带。这也是1813年美军在陆战中取得的惟一胜利,同时也使英国与印第安人的抗美联盟就此瓦解。接着,美军分兵陆海两路向加拿大展开了又一次进攻。
战前,美国秘密制订了兵分三路攻取加拿大的作战方案:一是从东路进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二是沿尼亚加拉进攻,进入安大略湖两侧并北进;三是从底特律向加拿大进攻。但开战后,由于美国各州不愿参战,导致美军兵员严重不足。美军被迫改变三路进攻加拿大的计划,变为集中兵力先攻占圣劳伦斯河支流及五大湖区。
宣战当天,麦迪逊总统便让密歇根州州长威廉?赫尔率2500人赶到底特律,但却没有告诉他战争已经开始,结果赫尔的部队被英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不向仅有700人的对手投降。接替赫尔的美军将领也在雷辛河被英军和印第安人联合部队击败,被俘2500人。屡战屡败的美军只好于11月开始从东部进攻蒙特利尔,但出发不久便遇到了严重的后勤供应问题,特别是许多未经过正规训练的民兵拒绝进入加拿大,部队只前进了20多公里就打道回国。至此,美军的陆上攻势全部失败。
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
1812年6月至1813年初,是美国战略进攻时期。在海上,美国战舰和私掠船在大西洋上全面出击,战果辉煌,仅几个月时间,便击沉英舰3艘,俘获英舰船500艘以上。但在陆地上,美军却连吃败仗。陆战主要在美加边境的西北部展开。美军发动了3路攻势,企图入侵加拿大。英将布罗克率军于7、8月击退了美军的西路进攻,并攻占了美国西部的几个重要堡垒。美军不堪一击,底特律的2500名守军不发一枪,便向700名英军缴械投降。接着,英军转到中路,于10月12日夜以1000军队击溃了美军的进攻,许多美军士兵还未交火,便四散逃跑,而纽约民兵则袖手旁观,按兵不动。11月东路美军的攻势也因民兵不配合半途而废。美军的失利,除了作战计划有误外,主要原因是军事将领老朽无能。
结果
根特条约使边界恢复到战前状态,双方均未做领土让步。此后整个十九世纪中,英美两国基本上能够和平共处,1818年条约略微调整了东部边界。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皇家海军就已经停止强征美国海员服役。这场战争是第一次、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使美国首都曾经被外国军队占领。
第二次英美战争
美国在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获胜后英国不甘心其失败,一直在虎视眈眈,妄图卷土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自己的殖民地。从1783年后,英国不断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对美国施加压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还在公海上任意劫持美国商船,捕捉美国水手。美国有近6000艘商船和近万名水手被英国扣押,损失惨重。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统治集团也对富饶广袤的加拿大垂涎三尺,想以武力吞并。于是,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
美军计划兵分三路夺占加拿大
1812年6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麦迪逊总统的对英宣战提议。6月18日,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至此,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美国将发起战争的理由美其名为:维护航海自由,但其真实的目的是占领加拿大,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
华盛顿之后的美国总统亚当斯曾说过:“美国命里注定将扩张到北半球的整个西部。”很显然,在美国人的眼中,加拿大应该是属于美国的国土。1812年初,美国陆军部就拟定了夺取加拿大的战略计划。之所以把对英宣战的时间确定在1812年,是因为当时英国正在欧洲与法国的拿破仑打得不可开交,英国在北美洲的军队数量不足2万人,而在加拿大驻军仅有4500人,各方面形势都对美国有利。美国人认为,此时的加拿大绝对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第二次英美战争-战争简介
美国独立后,英国一直妄图夺回殖民地,同时美国也想夺取西部和英国控制的加拿大。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
陆军部长尤斯蒂斯
宣战。
此时美国对英国仍然处于绝对劣势,1812年美军进攻加拿大,被英军击溃,丢失了底特律等几座城市和要塞,美国陆军在和英军作战中不堪一击,美国海军却取得了一些胜利。1813年初,美军进攻底特律,再次被英军击溃,4月,美军在安大略湖舰队支援下攻占加拿大首府约克。9月10日,美大湖舰队在伊利湖击败英舰队,10月5日美军击败英国与印第安联军。10月进攻蒙特利尔,被英印联军击溃。年底英军反攻,占领乔治堡。同时英国海军封锁了美国海岸,有效打击了美国私掠船。1814年8月,英军调集重兵从加拿大发动进攻,25日攻占华盛顿,焚毁了国会大厦和白宫,后被阻于巴尔的摩。9月英军水陆并进进攻纽约,中途海军被歼灭,撤回加拿大。12月24日英美双方签定「根特和约」,英国确认美国独立。1815年1月,英军进攻新奥尔良,被美军击退。战争结束。
白宫本不是白色的,而是在英国人放了一把火之后变白了----这是修复时为了掩盖火烧痕迹而刷白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独立后,英美摩擦不断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拓疆运动。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入了路易斯安那,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英国政府对此甚为恐慌。为了防范领土面积不断扩大的美国,英国开始袭扰美国的海上贸易。美国虽然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如愿以偿地扩大了本国的疆域,但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压制,特别是英国通过加拿大向反抗美国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武器,更让美国人深感不满,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美国舰队屡次击败英国海军
虽然美军在陆地上惨败,但在海上战场却捷报频传,让美军迅速走出了陆战中的惨败阴影。美国海军仅在战争的头两个月,就击沉和俘虏3艘英舰,让拥有600艘军舰的英国人大为震惊。特别是1812年12月,在巴西附近海域,美舰“宪法”号与英国“爪哇”号快速帆船展开了最为激烈的海战。在两个小时的战斗中,两舰互相撞击舰体,撕扯索具,最后“爪哇”号被打掉了船帆,只好在原地转向,指挥官也被当场击毙。面对训练有素的美国新生海上力量,英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1813年起,英军开始从欧洲抽调大批海军到北美,以掌握那里的制海权,但英国人的美梦却被接下来的一场海战所粉碎。9月10日,美军将领佩里率领的舰队与英国舰队在伊利湖的普特因湾发生激战。在战斗中,佩里的旗舰“劳伦斯”号被打烂了,英国的“底特律”号也与友舰“夏洛特王后”号撞在了一起。美国的另外一艘“尼亚加拉”号趁势猛攻。经过4小时的激战,英国舰队树起了白旗。这也是英国海军史上惟一一次整个舰队向敌人投降。战斗结束后,佩里向美军统帅发出了胜利的战报:“亲爱的将军,我们迎接了敌人,我们俘虏了敌人。”自此,美军控制了伊利湖,切断了英军的后勤供应线,迫使英军向加拿大撤去。
进入1814年,拿破仑退位,英国得以腾出手来向美洲增兵,在加拿大的英军开始从拼死防守转为惩罚性进攻,并计划从加拿大、切萨皮克湾和新奥尔良向美国发动全面进攻,美国不得不转入防御。
8月19日,英军在美国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湾登陆,并用一半的兵力直逼华盛顿,麦迪逊总统及政府成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24日,英军占领华盛顿,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多伦多市国会大厦,英军也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在危急时刻,美海军再次挽救了美国的命运。9月11日,14艘美国军舰与两倍于己的英舰队在尚普兰湖地区进行了激战,结果美军大胜,迫使英军退回了加拿大。
这期间,英国从欧洲战场脱身,大举增兵北美。一方面继续用海军严密封锁美国沿海,使美国的外贸和渔业几乎全部中断。另一方面,双方在各战场展开激战。在五大湖区,美军7月5日和7月25日在奇普瓦和隆迪斯兰两次同英正规军正面交锋,并展开白刃战。美军经强化训练,战斗素质大大提高,把英军打得溃不成军。英军大为震惊,大叫:“啊,这是正规军!”两战美军伤亡近1200人,英军损失近1500人。9月11日,美五大湖区舰队司令麦克多诺指挥14艘美舰同两倍于己的英舰队交战,击毙英舰队司令,俘英舰4艘,取得“麦克多诺大捷”(又称普拉茨堡战役),从而消除了英军从加拿大入侵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