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说浅探
封面设计艺术之虚实意象活用浅探
地 表达 ,是 因为 它融 人 了人 们所 共 意象 是 指客 观 物象 经 过创 作 主 有 的认 识 空 间 ,对 于 图案 、色彩 , 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 的一 构成 的共 同认 知 ,产 生 了在 美学 感
意象 与设计
种艺 术形象 ,简 而言 之 ,就是 寓 知上 的共鸣 。之所 以称 之为语 言 , “ 意”之 “ 象”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 也 就是 因为它 在 人对 设计 认 识 中拥 思的客观物象。在 比较文学中,意 有 共通 的审美 特性 。 象 的名词解释是 :主观的 “ 意”和 图 形 是 意 象 的 符 号 和 表 现 形 客观的 “ 象”的结合 ,也就是融人 态 ,意象 是 由图形烘 托 出来 的 。图 了思想感情 的 “ 物象” ,是赋有某 形 的 主 要 作 用 就 是 显 示 人 、事 、
封、海报设计实践为例 ,对虚实意 感的元素及方法论 ,包括点 、线 、
象活用分析 、设计理念与意象之间 面等 图形 ,以及各种不同颜色和设 的联 系 、转 化 、互 补 进行初 步探 计形 式构 成 的 图案 。这些 图案或 具
究。
一
象或 抽 象 ,但 都 表现 了设 计 主题 与 设计 理 念 。设 计语 言 之所 以能 准确
诉 谬
誉
善
月
里 H
至 乙
一 羁 林 量 苗 撷 期 英
封面设计艺术之虚实意象活用浅探
。 路 由 蒋金 墨
封 面设 计是 书 籍装 帧 艺 术 的核 种 特殊 含义 和文学 意味 的具 体形
心部分 ,它通过形象设计的形式来 象 。①
暗示正 文 的主题 、意 蕴 ,具有 导 读 题设计 ” ,相 当 于严 格 意 义 上 的广
文学意象的表现性浅探
于把 握 r 闻 人 的 思 维 办 式 , “ f 1 颦造 热 爱 袒 围 和 厂 华 文 明 ” 卜 ( 标 语 )的 精 神 品质 。 课
二 、语 词 的 新 颖性
象 ,不觉 吟 诵 … “ 溶 ” ‘ , 突 l整 体感 受和 直 觉 印象 。 溶 词 { J
性 , 自然 能够 引起读 者 关 注 , 比单纯 的 动 词更 具有 艺术表 现 秋 雨 秋凉 图、秋 果 奇景 图。 学生 能概 括 l这 五 幅 图 ,基 本 } { J
体验 ,反复 体 昧 ,综合 把 握 ,才 能 体悟 到 作者 凝 结在 意 象 叶 1 的 思维 【 ,并 有 白己的读 解 发 现 。 斤心
中 【人偏 币丁直 观 感悟 和整 体 体验 ,最 捆长 运用 直 觉 思 J , - 1 = 维整 体把 握 世 界 。如晏 殊 的诗 句 “ 溶 院落 梨 花 月 ,淡 淡池 溶
关键 词 : 文学 意 象 表现 性
文 学意 象 的农 现 性 ,土 要是 指 文学 意 象 的 艺术感 染 力 ,
具 体 表 现 为其 存 思 维 直 觉 、 语 词 新 颖 性 以及 与此 丰 灭 的 日
立, 景物 同 时浮 现 , “ 物 、感物 、表 物 ”瞬 息完 成 。 如 观
思 维 的直 党 性 这 巾心 事 物 其 他 景 物 就 成 了陪 衬 ,体 味 间 人 人 缩
、
思 维 的直觉 性 ,指 作 者凭 借 直觉 经 验 ,捕 捉刹 那 涌 现
小 ,境 界 自然 小 了 许 多 。 也 就 是 说 ,作 者 将 直 觉 感 受 ( 溶
意象说浅探
文学研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 RS ITY FOR NATIO NALITIE S
意象说浅探
Vol.28 No.1 Feb .2 011
董陆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8891(2011)01- 0046- 04
The Shallow Explorat ion on“Ima ge”
DO N G Lu
(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No rm al University, Guan gxi Gu ilin, 541004)
摘 要:刘勰的意象说源远流长,从质文关系探讨了“意”、“象”、“言 ”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流转,以揭示“意象”的生成、变化
及美学 特征。由于刘勰将“意象”作为质文关系的综合核心看待,所以其“意 象”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影响了中国古代后起的许多文论
学说。
关键词:刘勰;意象说;质文关系;渊起与流变
中图分类号:I206
系的建立都产生了各自的影响。意象说作为其中理论 支 架之 一, 都可 找到相 应根 源, 唯根深 才能 枝繁 叶 茂。
第二,有直接的文学理论源头。 1. “ 物 感说 ”。 《礼 记·乐记 》 道 :“ 凡 音 之 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 动 ,故形于声 。”《礼记·乐言》:“ 夫民有血气心 知 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 形 焉。”外物 流变引起人 之情感起伏。 《吕氏春秋 》 认为四时景物的流变对人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会产 生规律性作用。陆机《文赋》明确写道:“遵四时以 叹 逝, 瞻万 物而 思纷。 悲落 叶于 劲秋, 喜柔 条于 芳 春 。”钟嵘《 诗品》说: “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 摇 荡情性,形 诸舞咏,照 烛三才,辉丽 万有。”张 载 《七哀诗二首 》(其二) 道:“哀人易 感动,触物 境 悲 心 。” 从 以上 可 以 看出 , “物 感 说” 从 “象 ” 对 “意”的作用而立论。 2.“诗言志”理论。《尚书·尧典》道:“诗言 志 , 歌永 言 ,声 依 永 ,律 和 声。” 据闻 一 多考 证 , “ 志 与诗 原 来是 一 个字 ” (《闻一 多 全集 卷 一·歌 与 诗》);朱自清继续考证:“‘志’原来与‘意’、‘情 ’ 是 同 义词 ” (朱 自 清《 诗 言 志辨》)[3] 。 14 《 毛 诗 序》对此早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 之 蹈之 也 。” 此 后 司马 迁 提出 “ 发愤 著 书” 说 ,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强调“意”之渲泄。
意象研究
意象研究(2010-05-20 16:28:18)转载▼分类:文学理论标签:意象研究杂谈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亚瑟·韦利语),所以意象研究在西方被认为是研究诗歌和诗剧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源远流长,至本世纪面貌便焕然一新。
在我国,意象研究也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论说。
如果移西就中,或者中西相照,将会为我国古诗意象的研究增添许多有意义的内容。
进入本世纪不久,英国学者休姆(T. E.Hulme,1883~1917)就起而反对那种无病呻吟的浪漫主义诗风,主张诗歌要写得明晰、实在、精确。
稍后,庞德也开始寻求一种宛如“受灵感激发的数学”一般的诗歌,以便为“人类意识的感知和内容提供方程式”。
追求客观性使他们二人结为同道,并且促生了1912年开始的“意象主义”运动。
意象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原则,其中“纯意象”理论占据着中心地位,即认为诗人应该运用具体、鲜明而又生动的意象,无须加添任何评论。
庞德一直强调,诗人所用意象也应该充荷着自己的智识和情愫;甚至声称,伟大的诗篇由于包含着这样的意象,因而产生了感人至深的魅力:“意象”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
……正是这种瞬间呈现的“复合体”,使我们在体验伟大的艺术作品时,产生豁然开朗之感,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之感,年龄陡然成长之感。
后来他发展“旋涡主义”时,意象的作用被描述得几乎已到了无可复加地步(参见第四章)。
意象派诗人的理论主张,以及他们所提供的可资以新诗论进行观照的创作实例,从两个方面促进了意象研究的发展。
最普通的意象类型是视觉意象;另外许多意象也许似是不诉诸感官,但事实上仍然有某种微弱的视觉联系依附于其上。
复合意象比较复杂,其下还包括四种亚类:并置意象、比较意象、替代意象和转借意象。
西方的意象分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分类标准不同,就有不同的意象类型。
譬如说,根据事物本身的隶属,可分为(一)自然意象,如山、水、花、草;(二)人事意象,如漫游、聚饮、征战、农耕;(三)神怪意象,如神话中传说的人物、禽兽。
诗词意象琐谈
意象是诗词的核心构件,鉴赏诗词从意象人手,能准确把握意境,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略陈拙见:一、构建意象的基本模式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由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两部分组成,“意”为筋骨,“象”为血肉,二者肉骨称适、契合无间。
诗人在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诗人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客观物象进入诗词,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
例如,李清照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意象,就与诗人自我形象有相通之处:形体枯皱、色泽焦黄的菊花与因思念丈夫而容颜憔悴的诗人相似。
词人不直言情怀,只用“黄花”这一意象,就把对丈夫绵绵无尽的思念涵蕴其中,细心的读者自然能从中咀嚼出个中滋味。
一般而言,诗人构建意象的基本模式有三种:模式一: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
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人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有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相似之处的特点。
例如,“莲”与“怜(爱)”谐音,所以古诗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的名句,“莲子”即为爱你。
再如“流莺”有漂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在诗词中借以抒写心曲:韦应物的“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寒食寄京师诸弟》)、李商隐的“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流莺》)、寇准的“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春日登楼怀归》)等诗句都是用“流莺”来展示漂泊客居的情怀。
又如,李白绝句《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歌后两句用通感手法,不仅“梅花”意象描摹出《梅花落》笛曲非常动听,而且“梅花”季候的严寒与诗人遭流放的冷落凄凉心境契合。
这种模式构建的意象常见的还有:残月、凉月,浮云、片云,回雁、归鸟,日暮、黄昏、飞蓬、转蓬等等。
谈谈诗歌意象解读的几个角度
谈谈诗歌意象解读的几个角度作者: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刘少龙[本文已经发表]透过意象感受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深入地解读诗词作品的钥匙。
特别是对意象的解读是感受意境和理解整首诗情感的基础。
下面以杜甫的《登高》为主要事例,谈谈解读意象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品味意象的文化底蕴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往往具有典型性,其形象特征已经在读者心中牢牢扎根。
杜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以落叶纷纷和滚滚长江的意象写韶光易逝,人生飘零又壮志未酬的人生感慨。
其实这种情感的体悟,就是植根于“落叶”“流水”这些意象的文化底蕴。
屈原的《九歌》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名句。
这些窸窣飘零泛着微黄的落叶的形象,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作客他乡的天涯游子,四处漂泊,饱受羁旅行役一直苦。
因此“木叶”正是寄托了屈原的这些哀思。
后人运用“落叶”这一意象多是表达类似的情感。
在《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
流水东去,一如时间的流逝,一去而不复返,昔日无限繁华,如今已随流水而去;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又如离人的愁绪,绵延不绝。
写水这一意象多为感慨韶光易逝,抒发内心愁苦。
因此,鉴赏诗词的意象,首先应该揣摩作者选取的意象本身带有的文化积淀。
例如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写依依惜别的离愁;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和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都以“长亭”写离别愁。
这些就是意象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
二、揣摩意象的形象特征诗人运用意象并不是一成不变,人云亦云,而是往往有所创新,在品味文化底蕴之外还需要揣摩意象具体的形象特征。
杜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写夔州峡口浪大风急,长天无极,高猿长啸,哀转不绝。
第二句则是写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飞鸟低飞盘旋无枝可依。
表达了作者四处漂泊、老病孤愁的愁绪。
揣摩此句意象的形象特征会发现,风是“急”风,作者登临高处,更能感受这“急风”的迅猛和凉意,这绝非是春风习习,温暖和煦。
现代诗歌意象探究
现代诗歌意象探究作者:王涛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18期摘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现代诗歌的学习内容,比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静夜》、冰心的《纸船》等。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发现,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诗歌理解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那么,意象的形成有着怎样的传统渊源,它是何时诞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现代诗歌意象又具有怎样的艺术性呢?在此,笔者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意象一、现代诗歌意象的古代传统渊源意象是诗歌中极为重要的存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物象”就已经出现,到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形象”“意象”等概念才被提出。
到唐朝时,意象才演变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诗学范畴。
比如,《楚辞》中的“香草”“美人”等都是最好的例证。
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意象理论第一次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论述。
那么,意象说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首先,在先秦时期,老子便提出了“象”的概念,使“象”由具体事物演变成哲学概念。
其次,在魏晋时期,玄学家從哲学角度对“象”“意”等进行了科学论述,对意象说理论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三次理论提升将意象理论推向完善。
第一次是汉代学者对赋比兴等创作方法的研究;第二次是陆机对意象的内涵有所发展,比如,他在《文赋》中提出“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第三次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将意象应用于文学领域当中,为意象在后世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有上述内容可知,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意象不仅有了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还有了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
因此,在现代诗歌的意象学习过程中,我们务必要在把握诗歌大方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诗歌及其意象表达作出生动、细致地解读。
二、现代诗歌意象的诞生与发展由于受到西方现代意象派诗歌发展潮流的影响,中国现代诗歌逐渐在摸索中走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在这条充满着变革与探索的道路上,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亦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之中传递新的生命力。
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说
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说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说是指对于自然景物、人情世故、社会现象等所抒发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被广泛运用,以传达诗人对于生活、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感悟和理解。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主要集中在自然界的描绘上。
诗人通过对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的描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和感悟。
例如,山可以象征高尚、坚定和不屈的精神;水可以象征柔软、流动和变化的特性;花草可以象征美丽、繁盛和生命的轮回。
这些意象经常与诗人的个人情感相结合,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此外,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也涉及到人情世故和社会现实。
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社会事件和历史背景的描写,表达自己对人类处境的思考和关怀。
这些意象往往反映着社会的喜怒哀乐、矛盾冲突和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性思考。
总体而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说强调了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借助具象的形象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反映社会现实。
这些意象丰富多样,既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又蕴含着普遍的文化共识,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研究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研究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读者产生直观美感的形象。
这些
意象既可以是风景、物象,也可以是情感、心理等抽象概念,运用恰当可以为诗词增色添彩,让读者产生深刻印象。
首先,古典诗词中的山水意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意象。
在《将进酒》中,李白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黄河、海、高堂明镜、白发、青丝等形象均是通过山水意象表达出来的。
其次,花鸟昆虫等生物意象也是常见的一种意象。
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到:“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谅有天,威声隆决还自省。
”其中的小乔就是一种花
的意象,而公瑾则被比作鹰。
这些意象使读者对于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产生强烈的印象。
除了以上两种意象,情感意象和节令意象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在节令意象中,春天代表着生机勃勃、万物更新,这也是诗人最为喜欢描写的一个季节。
在情感意象中,
诗人常常运用孤独、忧愁、思念等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总的来说,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手段。
这些意象不仅美丽动人,更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
陶艺创作语言中的意象表现探究
陶艺创作语言中的意象表现探究内容摘要:陶艺作品有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表现形式,本文就陶艺创作语言中的意象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意象表现的几种思维方式来源展开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陶艺创作语言意象表现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感知觉而获得一种“意象”。
赫伯·里德举说:“我举头看见枝头上有一只鸟。
只要我把眼睛看着鸟,脑中便继续地留着一个知觉表象。
我闭了眼睛,如果我照样地望着,我依然‘看见’在我心眼中的鸟,我依然‘看见’(即保留)的是鸟的‘意象’。
虽然我能借精神集中使意象较清晰较明细,但它总不及知觉表象那么清晰。
在我忘掉鸟时,意象便消失了。
但几天后,如果我又想起了鸟,意象又回来了,然时日间隔愈长,意象愈不清晰。
想象,就是使意象出现并彼此产生联系的能力,是将意象结合起来。
即通过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融合后生成的意象记忆,而这种意象的记忆在陶艺工作者进行创作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陶艺造型过程中既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也同样增强了形象记忆能力,从而为想象积累了更多的意象素材。
陶艺工作者进行陶艺创作时意象表现的生成并非空穴来风,是有来源依据可循的。
按照思维方式来源的不同,意象表现的生成可分为五类:童年经历的印象、所见所闻的生活素材、传统文化的意象图式、梦境中的记忆再现、陶艺工作者自身的文化理念。
现代陶艺工作者的创作中有一个重要的创作语言形式—意象表现,意象表现的思维方式有一部分是源自童年经历。
陶艺家的创造性思维与其儿童时代天生的无拘无束地幻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童年经历“对话”,从而催生出新的陶艺意象表现语言形式。
童年经历与新的意象表现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童年经历介入陶艺创作中并不是以其原本的自然形态原封不动地表达呈现,而是由陶艺工作者进行再组织与再创作。
所见所闻的生活素材也是陶艺作品意象生成中十分常见的思维方式来源。
陶艺工作者常常从所见所闻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提炼出意象表现的语言形式。
不少意象表现的陶艺作品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古诗意象研究探索流淌于文字间的精髓
古诗意象研究:探索流淌于文字间的精髓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语言表达方面卓然有余,其中意象的使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诗世界的门户。
在传承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对古诗意象进行深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古诗意象开展研究,并提出一条系统的学习路径,以期更好地领略古人的风采。
一、古诗义象简述古诗所包含的意象是其独特之处。
意象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通过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古诗中深层次的意蕴,品味到其中蕴藏着的文化和历史智慧。
古诗意象主要有三种:形象意象、抽象意象和符号意象。
其中,形象意象指通过对形体、色彩、声响、气息等具体的形象进行描绘来表达诗人对物象感性的认识。
抽象意象指通过对情感、思想、哲理等抽象事物进行描写,表达诗人对物象理性的认知。
符号意象则是一种具有象征、隐喻、比喻等特点的语言符号,通过对种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的描绘,进行类比、抽象、联想,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意思。
二、古诗意象研究方法古诗意象的研究,首先要学会如何读懂意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意思,需要深入挖掘这些意象在古人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寓意。
具体来说,有以下研究方法:1. 意象分析法:对古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古诗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2. 历史文化分析法:对古诗中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历史文化分析,阐释文化背景。
3. 联想分析法:通过对古诗中的意象进行连想,探究各个意象的相互关联,构建起古诗的情境。
4. 比较分析法: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古诗中进行比较,阐释不同作家对意象的理解和表达。
三、古诗意象研究的实践方案1. 阅读古诗经典了解古诗意象,需要从经典入手。
可选十大古诗经典,例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对其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
2. 扩宽知识面古诗意象的解读需要有一定的古代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化、哲学知识等。
因此,建议边读边扩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学识。
3. 自学古诗论学习古诗写作的论述,如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赤壁赋》等名篇,来探究古代文人如何描绘意象,如何运用意象进行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诗的意象特征探微
诗的意象特征探微摘要: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和情思,是诗人主观的意(感觉情思)对客观具体物象特征的有机投射。
这种表达情思的意象具有形象性、暗示性、多义性的特征。
关键词:诗意象特征形象性暗示性多义性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和情思,是诗人主观的意(感觉情思)对客观具体物象特征的有机投射。
如舒婷的《思念》,诗人是这样地投射情思于具体物象的:“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等/夕阳一般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流出来的,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在此诗人不是将“风干”了的思想直接表述,而是把思念的情感投身于有选择的“挂图、代数、弦琴、念珠、桨橹、蓓蕾、夕阳、重洋、泪珠、心、灵魂”等等物象上。
这些物象一经诗人情感的投射,就胶漆同契,“合二为一”,变成了一个个具有情绪意味的意象。
而诗人思念的味儿和感觉正是借助这组饱满意象获得了完美的表达。
那么,这种表达情思的意象具有哪些特征呢?1、形象性。
诗是抒情言意的,诗人的主观情绪是其内容,但情是不具象的,它只能感到,不能具体地说出,必须附着于外物才可表达,否则就不成其为诗,而是论文,而是思辨之词了。
所以有人说:“抽象是诗的天敌,诗的字眼,应该是眸子似的含蓄。
”换言之,它是以呈现代替叙说的,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客观和主观情感的,正因为如此,形象也就成了诗的意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邓海南的《晕船》:“胃囊吐成了一只翻过来的口袋/把里面装着的自信心全部丢掉……/大海从腩壳里漂走了/成了一只随波逐浪的水瓢/而脑袋却灌满起伏的波涛。
”晕船是什么个感觉、什么个滋味、什么一种情形,诗人不是进行抽象的演绎,而是通过“口袋、自信心、大脑、水瓢、波涛”等等有特定形象的意象呈现出来的,从而引导我们从形象世界进入经验世界,启动我们的感知去体味和了解。
再如,黄锦萍的诗:“手握电话筒,像握住你生疏的手/拨动庄重的号码/像拨动隐秘的心/思绪万端的线儿,把遥远拉成亲近/一个甜甜的呼唤/呼唤你沉着的小名/一个静静的倾听顺听熟悉而温柔的声音。
浅谈审美意象5
浅谈审美意象摘要:审美意象由古到今都是一个极具丰富内涵的美学范畴。
意象的起源和概念的界定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才逐渐发展成熟。
审美意象具有主观性、独创性和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同时审美意象的创造还离不开直观思维。
审美意象和非审美意象有着质的区别,这种区别直接体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即情感思维。
关键词:审美意象、起源、概念界定、基本特征、思维方式一、审美意象的来源意象是我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古代的文论及诗歌中统称为意象,《周易正义》最早把“意”和“象”联系在起来,“象”在《周易正义》里有“自然之象、卦象、道之象和易象”等不同的阐述。
①《周易正义·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疏】“圣人立象以尽意”者,虽言不尽意,立象可以尽之也。
“设卦以尽情伪”者,非唯立象以尽圣人之意,又设卦以尽百姓之情伪也。
由此可以知道圣人所设之“象”是为了“尽意”,是“表意之象”,所以“象”指卦象,同时也可以泛指一切可预知的征兆;“意”则指卦象或事物包含的意义以及宇宙深奥微妙的哲理。
虽然《周易正义》最早提出“意”和“象”,但是真正把“意象”组合在一起的则是刘勰。
②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其后“意象”一词在各种文论、诗论中屡见不鲜。
二、审美意象概念的界定意象不是事物表象的简单再现和综合,它已经融入了诗人、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等主观因素。
③钟文说:“意象是诗人在感情、情绪的能动作用下,对万事万物进行全面改造以后的、主观的、变形的具象。
”翁光宇说:“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物象进行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现象。
”李元说:“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此外,④吴晟认为:“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是融入了艺术家情感、思考的新的表象,是现实生活知识、经验中表象的变异,是富于创造并高于表象的艺术成果”。
诗歌意象的解说
诗歌意象的解说诗歌意象的解说意象是诗歌的主题,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又是诗歌的灵魂,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现实的复合体。
由主观情绪体验孕育情感表象进而形成内视意象;由客观物象折射抽象之意而形成外视意象;由主客体贯通、主体客观化、客体情意化而形成内外意象交融。
意象形成是主客体互存统一的机制,因而产生意象的形象感受性、隐喻多极性以及游移虚幻性等审美特征,从而使诗歌意象的接受与阐述具有特别广阔的心理空间。
意象是一个具有主客观内涵的情感生命体,诗人对其有序化的并置与选择,是使其在诗歌结构中的功能得以发挥、确认和规范的最终手段。
意象是富有文艺美学概念,用以形容诗歌如水中月、镜中花般空灵虚幻的美感特质,我们发现意象有其确定内涵,其主要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即虚实相生、意生境、境生象外、物我齐一、意与象、意与境浑、真实自然、因小见大、心领神会。
虚实相生即虚与实的统一,境由意生,境生象外即境与象的关系,物我齐一即主客体的统一,意与境浑即情与景的交融,真实自然即表与里的一致,因小见大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心领神会即创造与再创造的统一。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诗学范畴,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命的体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中。
诗,是诗人心灵震颤的余音,是最讲究真性灵,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由具体的意象生发而来,意象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与外在具体物象结合而形成,即源于内心并借助于物象。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志与物象的契合,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展示诗人的写作风格。
对意象的解读是诗歌审美的关键。
诗歌蕴涵着各种丰富的意象。
诗歌意象所涉及的题材极为广泛,诸如神话意象、山水风物、日月星辰以及花草乌兽等无不摄入笔端,或情感激越,或清幽新奇。
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寻找客观事物作为意象、建构意象语言、从而使其主观情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意象是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创作情感,是随着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
高二语文诗歌意象鉴赏探微
诗歌意象鉴赏探微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
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本文在此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谈一谈诗歌意象的鉴赏。
一、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来说。
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这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
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平和自然,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可见,“人心营构之象”和“天地自然之象”的合一,便成了诗歌的灵魂。
从形而下的情感角度而言。
有人称中国文化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鲁迅,可以说一脉相承,有怨而发,不平则鸣。
而“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
于是,中国古代士人便借助诗这一形式来阐发心灵,不得志时常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转向自然的怀抱以求安慰。
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不一而足。
作为诗歌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达情志的具象载体。
所以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
以上我们了解了意象的文化功能,这有助于把握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主旨,那么如何解读意象以准确地进行诗歌鉴赏呢?二、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第一,串联意象,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把握意境近几年高考所选的诗歌,意象单纯明朗,只要我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力,串联各组意象,再从整体上解读,意境的悟得是较容易的。
1999年的考题是杜甫的《漫成一首》,由月、灯、鹭、鱼等四组意象组成了一幅恬适静谧的画面。
2000年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通过“青草池塘”、雨声、蛙声和待客不至的诗人的几组意象,融合在一起,透出的是诗人待客不至的孤寂失落的心情,而非题项中的“闲适恬淡”。
意象研究——精选推荐
意象研究“意象”一词的含义,在中国和西方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学者对于“意象”的界定也不一样。
在中国,意象问题最先属于哲学范畴,《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指卦象,“象”的设置在于表达难于用语言表达的意。
刘勰第一次将“意象”作为文学理论的术语,《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这里的意象,指作者在构思中头脑里形成的包含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
清人叶燮对诗之意象论述尤深,认为意象是最富特征的事理与诗人主观感情的结合,即一般人“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
”他指出,意象要“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
”而在西方,康德也曾把意象纳入艺术和美学范畴加以论述,他给意象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由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就叫做意象。
”比较叶燮和康德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两者都同时注意到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具体到比较文学来说,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通过同一主题不同意象或同一意象不同主题的研究,去探讨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各民族的审美情趣之差异,乃意象研究之目的所在。
下面以中外文化中“石”的意象为例:在石器时代,猎取食物和防止野兽侵害的最便捷、最锋利的工具和武器就是石器。
这种割舍不断的功用厉害关系使得先民对石头充满了敬意,并赋予石头很多超自然的神秘色彩。
今天世界上的很多民族都还保留着崇拜石头的风尚,比如羌族的白石崇拜,藏族、哈尼族的锅庄崇拜以及彝族的“祭石神”习俗等等。
人类对石头功用需求的减少及精神依托的增加,催生了大量有关石头的传说,尤其在中国,人石互渗的故事很多,《汉书》中就有“启生而母化为石”的说法,后来又有“望夫石”的传说,更创造了《西游记》中鼎鼎大名的石猴孙悟空的形象。
而《圣经·旧约》中“雅各做梦”的故事,则代表了西方人的石神崇拜,他们相信,石头和神是可以共通的,所以雅各才会将自己做梦时枕着的石头立为柱子,直插蓝天。
言意之辨 意象之说 引申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相关内容
言意之辨意象之说引申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言意之辨”和“意象之说”是两个重要的文艺理论概念。
其中,“言意之辨”是指诗歌中语言表达的意义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意象之说”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与其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言”、“象”、“意”三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段。
其中,“言”指的是诗歌中的语言表达;“象”指的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意”则指的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魏晋时期,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的观点,认为诗歌应该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但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应该超越形象本身,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个范畴,认为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是诗人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中国古代文论还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论语·阳货》中提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里所说的“兴”,即“兴于诗,立于礼”的“兴”,“言修身当先学诗”,是讲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
所谓“观”,即“观风俗之盛衰”,是讲诗歌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所谓“群”,即“群居相切磋”的意思,是讲诗歌具有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想的作用。
所谓“怨”,即“怨刺上政”的意思,是讲诗歌具有批评和怨刺统治者政治措施的作用。
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言意之辨和意象之说不仅是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诗歌创作和欣赏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说浅探意象说浅探董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刘勰的意象说源远流长,从质文关系探讨了“意”、“象”、“言”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流转,以揭示“意象”的生成、变化及美学特征。
由于刘勰将“意象”作为质文关系的综合核心看待,所以其“意象”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影响了中国古代后起的许多文论学说。
关键词:刘勰;意象说;质文关系;渊起与流变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11)01-0046-04 The Shallow Exploration on“Image”DONG Lu(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gxi Guilin, 541004)Abstract:Having a long history, LIU Xie’s "Image" reveals the formatio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n image by researching into therelationships and mutual influences among the relevant significances, figures and words. With rich connotations, LIU Xie’s "Image" affectsmany ofthe late theories, for viewing image as the core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ure and figure.Key words:LIU Xie, imag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ure and figure, the origin and influence.“意象”一词最早见于王充《论衡·乱龙》:“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
”仍是指意义象征,含有抽象性符号的特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强调在文学创作构思中,要以独具匠心的形象思维,调动好富含意义的“物象”。
刘勰在许多章节中对“意象”的本质、生成、作用及其赏析都作了大量的阐发,从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意象说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意象说的渊起首先,意象说的形成与古代哲学和当时社会思潮密不可分。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倡导道以文形、文质相称,很明显是从“文道”的哲学高度来构建自己的理论。
《系辞下传》提出“观物取象”“以类万物之情”,《易象》强调“立象以尽意”,《老子》认为“大象无形”,《管子·内业篇》说“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1]115庄子对“意”、“象”、“言”三者关系作了充分论述,提出“神与物游”的主张,王弼在言意之辩中强调:“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2]168当时流行的四大思潮——玄学、佛学、唯美文学和儒学,对刘勰的文学体系的建立都产生了各自的影响。
意象说作为其中理论支架之一,都可找到相应根源,唯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第二,有直接的文学理论源头。
1.“物感说”。
《礼记·乐记》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言》:“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外物流变引起人之情感起伏。
《吕氏春秋》认为四时景物的流变对人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会产生规律性作用。
陆机《文赋》明确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钟嵘《诗品》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照烛三才,辉丽万有。
”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道:“哀人易感动,触物境悲心。
”从以上可以看出,“物感说”从“象”对“意”的作用而立论。
2.“诗言志”理论。
《尚书·尧典》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据闻一多考证,“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闻一多全集卷一·歌与诗》);朱自清继续考证:“‘志’原来与‘意’、‘情’是同义词”(朱自清《诗言志辨》)[3]14。
《毛诗序》对此早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此后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强调“意”之渲泄。
收稿日期:2010-08-18作者简介:董陆(1972—),男,广西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文学研究第28卷第1期2011年2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28 No.1Feb.2011- 46-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夏传才认为:“文气,就是由作者的精神气质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它既表现于内容中的思想和精神力量,也表现于形式,浑然一体。
”[3]150综上所见,言志说偏向内在情意对外界的感悟。
第三,除了古代音乐理论外,古代的书法、绘画等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对刘勰的意象说也产生了影响。
汉代音乐理论遵循儒家乐教传统向前发展,汉代马融《长笛赋》提出通灵说,认为音乐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致诚效志,率作兴事,溉盥汙秽,澡雪垢滓矣”。
[2]159汉代书法家较多,先后出现了崔瑗的“志在飞移”说、蔡邕提倡“书法是自由情感的表现”[2]161。
魏晋绘画强调形神兼备、气韵通贯,顾恺之提倡“以形写神”。
卫铄书法上提倡“骨肉皆备、意笔神合”(卫铄《笔阵图》),王僧虔在《书法钩玄》主张“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笔两忘”[2]191—195。
这一切对意象说必然会产生深刻影响。
第四,意象说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实践的逐步总结。
《诗经》较早就采用了比兴手法,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古诗十九首》强调“蕴藉”,建安风骨、魏晋山水玄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及屈原、宋玉的骚、赋,先秦诸子与南北朝的散文,以上作家的作品都强调意、象的结合,重视情与景(或事、物)的相互映托,突出意、言、象三层映衬,无疑对意象说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作品实例。
反过来,意象说的产生与发展,又进一步使得中国文学重意象的倾向更加鲜明突出。
甚至影响到中国绘画、音乐等艺术。
使得中国艺术也带上独特的民族风格。
二、意象说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国古代文论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心与物的关系。
刘勰的意象说正是在“道”与“文”的哲学层面上建立起来的。
第一,意象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质文关系。
刘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贯穿了整个《文心雕龙》。
从书名来看,“文心”是整个艺术创作的“质”的核心,无“文心”则“将遂讹滥”。
“雕龙”突出对“文”的重视。
“雕龙”还存在一个隐含性的“体”的问题。
“神龙见首不见尾”,正是对龙“体”的神秘性的表述。
在文学创作中,“质”与“文”必须统一于一个“体”中,但是这个“体”却不可确定,具有极强的“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特征,刘勰以“龙”来暗喻,极为确切。
质、文、体的结合涉及到文章构思、作品美学及作品本体三者的有机统一。
《序志》告诉我们,“文之枢纽”部分旨在定“质”,“剖情析采”部分旨在明“文”,而中间“论文叙笔”意在立“体”。
文“体”如龙体,不可把握。
所以刘勰在论文体时,既讨论文体的外在格式,也讨论其内在风格。
而内在风格又与各种表现形式及手法,甚至修辞都密不可分。
文章之“体”的外在形式,是个实在的、显性的因素,比较明确。
但“体”所蕴含的美感,却是隐性的,难以把握。
从风格来分析,只是对文本的演绎与归结,真正决定这些风格的内在因子,才更为重要。
这个因子是什么呢?在刘勰看来,那就是“意象”。
《神思》认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在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很明显,“寻声律以定墨”是强调“文”,跟当时重视音韵的社会风气相关;而“窥意象以运斤”则强调“质”。
王元化指出“刘勰所说的‘神思’也就是想象”[4]105,想象离不开反复酝酿,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也,结果是逐步进入“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陆机《文赋》),最后出现“意象”的形成①。
“经过独照,构成意象,是情思和形象的结合”[5] 204,所以意象确立了,文章的“质”就大致形成。
第二,意象说探讨质文关系,主要是从意、象、言三者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
1.“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
在《文心雕龙》里,“意”是“思”(或“神思”)的产物,所谓“意授于思”(《神思》);发于“情”(或“性情”),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明诗》)、“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体性》);合于“道”(或“圣”),所谓“立德何隐,含道必授”(《诸子》)、“本乎道,师乎圣”(《序志》);统于“志气”(相当于个性),所谓“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神思》);旨于“神”,所谓“锐思于几神之区”(《论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思》)。
在刘勰看来,“象”是源乎“物”,所谓“辨雕万物,智周宇宙”(《诸子》)、“岁有其物,物有其容”(《物色》);兴于“情”,所谓“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合于“意”,所谓“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超于形而达于神,所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以上分析说明,“意象”超乎个体感受与客体存在,而统一于心物交感、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之中。
2.“意”“象”的统一离不开“言”,“言”是二者的联系纽带。
如果说“意象”是“质”的核心,那么,相应地“言”就是“文”的主体。
成语“言为心声”正说明“言”是“意”的载体,一切心思(意、情、志)都要借“言”发挥;所谓“意授于思,言授于意”(《神思》)。
2011年第1期董陆意象说浅探2月25日出版- 47-由于“意”的最高境界是与“道”合一,故“言”的最上妙之处得合于“机神”。
故刘勰称“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征圣》)。
虽然“道”不可直接言其神妙,但它是蕴籍在万物万象之中,故抽出最具“道”之神妙的“象”,就可“借象立言”,而将“机神”蕴籍其中。
对此,王夫之指出:“物生而形形焉,形者质也。
形生而象象焉,象者文也,形则必成象矣,象者象其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