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2-13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高社会素养的课程。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品德与社会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行为。
二、教学内容1.单元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2.单元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单元三:我们的责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关爱社会,服务社会。
4.单元四:我们的法律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学会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品德与社会知识。
2.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体验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与社会知识。
四、教学计划1.单元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单元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教案】目标: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一、教学内容:1. 了解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教育;2. 探讨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3. 学习并分析一些具有积极品德的案例;4. 进行社会实践,提高社会教育能力;二、教学计划: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视频分享,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解释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概念;b. 探讨品德与社会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20分钟):a. 教师提供一些具有积极品德的案例,如奥斯卡·舒尔茨、马丁·路德·金等;b. 鼓励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具体体现了哪些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特点。
4. 社会实践(4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区义工活动或参观社会公益机构;b. 学生观察、记录所见所闻,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10分钟):a. 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反思和整理所得;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提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思考与讨论。
2. 实践性教学: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实际意义。
3. 教师引导:在学生自主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和点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反思。
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和交流,促进互相学习和合作。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播放相关故事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社区公益机构参观:提供学生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3. 教学板书:将重点概念和案例记录在教学板上,便于学生的观看和复习。
五、学习评价:1. 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和社会实践的表现进行评价。
2. 以能够准确描述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概念、能够分析案例中的品德特点、能够反思社会实践中的成长为评价标准。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深入调研并分享品德与社会教育相关的话题,如环保、公益活动等。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
(播放申奥成功录象)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
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单元:1. 珍惜友情:通过故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友情的理解和珍惜之情。
2.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文化、意见和权利,培养包容和宽容的品质。
3. 守护环境: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对环境的责任心和保护意识。
4. 孝敬父母: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和家庭故事,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顺之心。
5. 公民责任: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1. 熟悉教材:教师首先介绍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指导学生浏览教材。
2. 导入活动: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3. 知识讲解:教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和实际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 研究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撰写感想、参观社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6. 总结反思:教师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以巩固所学内容并促进思考。
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通过观察、讨论、作业和小组项目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品德和社会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以上是《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内容概述,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总结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章:我与集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集体的意义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集体的意义讲解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总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方法。
第三章: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总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自尊与尊重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尊的意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自尊的意义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尊重他人的方法。
第五章:诚实与信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12课 春节与圣诞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12课春节与圣诞教案第12课春节与圣诞本课教学目标:.了解部分国家、地区、民族的节日习俗,让学生知道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俗、饮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
2.通过“快乐的圣诞节”的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懂得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情况,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和悠久,激发民族自豪感。
2.明白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不同的节日里有着不同的习俗,却蕴含着共同的心愿:关心、祝福、团圆、美好等。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
二、课前准备.成立学习活动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2个小组,选好组长。
2.各小组落实调查内容:第一组:春节的饮食习俗;第二组:春节的庆祝活动附调查表第一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组长组员探究主题家乡春节的饮食习俗时间饮食习俗蕴含意义第二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组长组员探究主题家乡春节的庆祝习俗时间名称蕴含意义三、教学过程(一)渲染气氛,揭示课题.师点击:鞭炮响,《新年好》的音乐起,2.过年了,家家户户为什么要忙着蒸年糕?(老师可以结合自己或以前每逢过年,“蒸年糕”几乎成了孩子们年前的期盼,因为那天可以大饱口福,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糕已不像以前那样吸引人了,可大家为什么还要每年在年前忙着“蒸年糕”呢?)3.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4.你知道年糕有哪些吃法呢?(教你一招,相机介绍)【元宵】.学生交流。
2.正月十五吃元宵也由来已久。
元宵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春节的最后高潮。
过了元宵节,春节便告结束。
传统习俗师:我们无锡地区的春节也有一些耐人寻味的风俗习惯,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流。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认识各种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秩序。
2.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环境,认识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章:规则与秩序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 教学重点: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尊重他人1. 内容简介:本章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谐相处。
第四章:合作共事1. 内容简介:本章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重点:合作共事,团结协作。
第五章:学会明辨是非1. 内容简介:本章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3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3课时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我与集体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集体的重要性,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年级苏教版六下《品德与社会》教案及计划
5.使学生认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并受到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使学生懂得人类对自然饿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应该给人类带来幸福。培养学生从小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发展的良好品质,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
材
简
析
1.本册教材分为:我们的世界、人类文明的足迹、丰富多彩的世界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四个部分。
2.教材突出了单元结构,这样使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不断深化,对问题的探索深入持久,兴趣比较长久,同时,在单元结构中能够系列化地训练相关能力,使其能力不断提高。
3.教学内容弹性较大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第十二册社会教学计划
教
学
总
要
求
1.初步了解我们的世界,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足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社会观,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了解世界文化名人,以及其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一些简单的认识,了解世界各国的风情。
16
战争与和平
6.18~6.22
17
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二周2004年02月08日
教学内容
1.认识我们的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的世界,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资料的阅读、研究能力。
教
学
步
骤
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的基本情况,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2.1 社会的基本情况:人口、地理、文化等。
1.2.2 社会中的组织: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
1.2.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
1.3.2 分组讨论,了解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及其作用。
1.3.3 小组分享,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2.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2.2 教学内容:2.2.1 生活中的规则: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等。
2.2.2 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2.3 遵守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好处。
2.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生活中的规则。
2.3.2 分组讨论,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3.3 角色扮演,学会遵守规则。
2.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三章:我们身边的资源3.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3.2 教学内容:3.2.1 身边的资源:水、土地、能源等。
3.2.2 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3 保护资源:如何保护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和污染。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身边的资源。
3.3.2 分组讨论,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3.3.3 小组分享,交流保护资源的实际行动。
3.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四章:我们的权利与义务4.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2.1 我们的权利:人身权利、言论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
培养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行为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介绍多元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多元社会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1.4 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1.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成果。
第二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需要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2 教学内容介绍共同世界的概念和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讨论如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探索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4 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2.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成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第六章:家庭与社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与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和社区责任感和归属感。
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与社区的概念和关系。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社区第1课:社区的变迁第2课:社区的功能第3课:社区的资源第4课:社区的管理与服务2.第二单元:我们的国家第5课:国家的象征第6课:国家的制度第7课:国家的治理第8课:国家的安全3.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第9课:文化的传承第10课:文化的多样性第11课:文化的创新第12课:文化的交流4.第四单元:我们的经济第13课:经济的起源与发展第14课:经济的制度第15课:经济的运行第16课:经济的全球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国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我们的社区第1课:社区的变迁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发展历程。
2.讲解:介绍社区的定义、类型及变迁。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社区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社区变迁,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第2课:社区的功能1.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社区的功能。
2.讲解:介绍社区的基本功能,如居住、教育、文化、卫生等。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社区功能的作用。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社区功能,提高社区生活质量。
第3课:社区的资源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社区的资源。
2.讲解:介绍社区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社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
第4课:社区的管理与服务1.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社区的管理与服务。
北京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计划及检测分析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1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 2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 3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4 课时
课
时 计 划
第一 单元 第 5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 6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7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第8 课时
第(二)单元计划及检测分析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第 1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第 2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第3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第 4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第 5 课时
课时计划
第二单元第6课时
课时计划
第单元第课时
课时计划
第单元第课时
课时计划
第单元第课时
第()单元计划及检测分析
第()单元计划及检测分析。
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15、12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诚信是做人之本第一课时社会需要诚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和互相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失去别人信任的道理。
2、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通过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认识欺诈行为对自身及社会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激发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生活中一些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现象。
2、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诚信的故事及资料。
3、学生通过报纸、媒体、网络收集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的资料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教学过程:1、教师导语:你听过《七个背囊》的故事吗?在“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囊中,如果你必须丢弃其中的一个背囊,你会怎样选择?为什么?2、如果你只能保留一个背囊,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3、想一想,在《七个背囊》的小故事中,为什么船夫把“诚信”看得那么重要?4、结合小组成员的选择结果,谈谈你的感想,并把感想填写在教材上的记录卡片中。
5、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小故事,设想一下商鞅要不是那么做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普通的民众,怎么看待商鞅?怎么看待商鞅提出的主张?你想对商鞅说些什么?6、小组交流讨论:列举生活中亲眼见到的诚信的人和事,列举听到的见到的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说说自己对他们的看法。
7、教师导语:“诚信是金,它代表着尊重和信任,拥有诚信预示着永远的成功!”“资料卡”中的内容就是最好的体现,想一想,厂家为什么宁愿损失也要这样做呢?8、课外拓展。
搜集关于诚信的故事,出一次宣传诚信的黑板报。
第二课时感受诚信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交往中的生活体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诚信的形式,认识诚信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体会我失信于人、别人失信于我时的感受,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感到内疚和不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发展团队精神。
5.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的社会1. 了解社会的组成和特点2. 认识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第二章:尊重他人1. 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培养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第三章:关爱他人1. 学习关爱他人的意义2. 培养关爱他人的行为习惯第四章:正确认识自我1.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五章:学会合作与分享1. 学习合作的重要性2. 培养合作的行为习惯3. 学习分享的意义4. 培养分享的行为习惯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和感悟社会行为规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课时每章内容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遵守规则1. 学习社会规则的重要性2. 培养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第七章: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2. 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第八章:分辨是非善恶1. 学习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第九章:网络社会1. 了解网络社会的特点和影响2. 学习网络社会的交往规则第十章:我与社会的发展1. 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 培养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27页)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⒊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表格展示式。
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旗升起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的时间,了解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重难点:
知道南昌起义的时间,了解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挫折,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受到了失败,北伐进军中途夭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蒋介石集团的屠刀所吓倒。
敌人的刺刀使中国共产党懂得了横坐标子的重要性,决心用革命武装来反对反革命。
这就是要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指挥的军队。
三、新授。
1、南昌起义的原因和准备。
(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前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准备?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南昌起义的经过。
(1)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出示图片《八一南昌起义》。
(3)讨论:南昌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主要领导人?
课文中对周恩来、贺龙、叶挺在起义战斗中的具体表现作了怎样的介绍?为什么南昌起义中经过短时间的战斗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呢?南昌起义成功后,国民党反动派做出发怎样的反应?起义军针对敌人的反扑,采取了怎样的斗争策略?结果怎样呢?
(4)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补充。
第二课时
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1、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2、讨论: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3、小结。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给国民党新军阀的屠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
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
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后来,8月1日就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板书设计:
军旗升起的地方
教学反思:
教研组审核意见:
年月日教导处审核意见:
年月日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学目标:
1、知道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了解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结果,知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情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3、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了解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结果,知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境激情
1、导入:一位美国记者说: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从埃及走出,汉尼拨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他说: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2、揭题: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都经历了哪些艰辛的历程,长征胜利的意义何在?先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上的一段话。
二、对比分析,了解长征起因
1、红军队伍不断迅速扩大,这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不安,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就调集军队,向我红色根据地发动连续五次“围剿”。
2、出示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概况图:
次序敌军红军结果领导人
第一次10万4万胜利毛泽东
第二次20万3万胜利毛泽东
第三次30万3万胜利毛泽东
第四次50万7万胜利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100万8万失败王明
在五次“围剿”中,前四次“围剿”的结果如何?蒋介石不甘心四次“围剿”的失败,1933年10月又100调集万军队,200架飞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
3、讨论:为什么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能胜利,第五次却失败了呢?小结:胜利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在于正确的领导。
4、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避免红军主力全军覆没,为了保存红军实力,于是他们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要将部队转移到北方的陕甘根据地。
第二课时
1、看资料:长征的开始
(1)红军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始的?当时有多少人?
(2)红军在长征开始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面对敌人的围追,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终于冲破了四道封锁线,渡过了湘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军只剩下3万多人了。
2、讲一讲:长征的故事
(1)读读书上的小故事:小董过雪山,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红军长征路途之远,困难之多,长征途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下面我们来开个“红军长征”的故事会。
要求学生讲故事时注意语言生动,并说说从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向红军战士学些什么?相机小结红军的精神:顽强,英勇,面对困难不退缩,革命乐观主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适当进行一些补充或适时播放一些录像,如: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惊险片段。
4、小结:
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行程达二万五千里,历经11个省,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征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5、读一读:《长征》诗词。
(1)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主义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了一首七律诗《长征》。
(2)出示:七律《长征》。
(3)请一两位学生自荐读,要求读出感情。
(4)全班齐读,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6、欣赏歌曲《长征》。
7、回顾总结
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历经生死考验,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
总结:长征是人类的壮举,光辉的史诗,如今我们谈长征,重在谈长征精神,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珍惜今天,笑对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把21世纪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学反思:
教研组审核意见:
年月日教导处审核意见: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