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动物巴贝斯虫病

合集下载

牛焦虫病诊断和治疗措施

牛焦虫病诊断和治疗措施

牛焦虫病也称巴贝斯虫病,是经过牛蜱吸血传播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

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托里县主要在哈拉包尔和旦木区域发病率较高,2013年托里县4月份哈拉包尔区域60多头牛发病5头牛死亡。

经观察和化验这片区是牛蜱吸血传播引起的,在旦木片区也散发性发病。

因为这两区域的春天来的比我县其他区域早,气温较高,有利于牛蜱生存与繁殖从而容易引起该病。

该病的病原主要都是寄生在黄牛、奶牛的红细胞当中,引起牛只的贫血、异食等病理性的变化。

牛焦虫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发生,但是春季的发病率比较高,如果不重视,容易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病原的特点和流行病学牛焦虫病是由牛巴贝斯焦虫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虫体一般都位于红细胞的中部,主要通过牛蜱进行传播。

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寄生在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中,临床常见血红蛋白尿,又称红尿、红便热。

该病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犊牛的发病率比较高,症状比较轻微,死亡率比较低。

成年牛的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会伴随比较严重的症状,死亡率比较高。

2主要的临床症状患病的牛只会有体温升高的情况,精神沉郁,便秘或下痢,心跳、呼吸加快。

粘膜苍白,黄疸,尿色由淡红直到黑红色,还会伴有反刍停止,食欲减退或者是废绝的现象,有的还会有心跳加速和呼吸急迫的现象。

患病牛只会有精神沉郁,反刍停止,比较严重的还会卧地不起,全身的肌肉都出现震颤的症状。

部分的牛只还会有腹泻,粪便气味难闻。

牛焦虫病在发病之后的3~5d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的症状,这也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3主要的诊断方法在对当地的环境和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之后,需要对牛只饲养情况进行关注,对当地的蜱虫种类进行调查,与病牛的症状进行结合做出初步的诊断。

从病牛的耳缘静脉进行无菌采血操作,将其制作成抹片,染色处理后镜检。

可看到大小不一的红细胞,并在红细胞内还见1~4个虫体,染虫率高达70%。

诊断时对病原体的形态进行详细的鉴别,还要对虫体的大小、位置和数目进行观察,将其作为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巴贝斯虫病研究进展

巴贝斯虫病研究进展

力, 第 一类 为 田鼠 巴贝斯 虫 , 它是 一 种 与 啮齿 类 动物
密切 相关 的人 兽 共 患 寄 生 虫 , 美 国大 部 分 人 感 染 巴
贝斯 虫病 例都 是 由其造 成 的 ; 第二 类 为 新命 名 的 B. d u n c a n i , 形 态类 似 田 鼠 巴贝 斯 虫 , 但 是 二 者 亲 缘 关 系较 远 ; 第三类包 括分歧 巴贝斯虫 ( B .d i v e r g e n s ) 和类 分歧 巴贝斯 虫 、 B.v e n a t o r u r n ( 也 被称 为 E U1 ) ;
( C o l l e g e o fAn i ma l Hu s b a n d r y a n d V e t e r i n a r y Me d c i n e , S h e n y a n g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S h e n y a n g, L i a o n i n g,1 1 0 8 6 6 ,C h i n a )
血人 群进 行血 液检 测 , 以减 少人 群 感 染 的 概 率 。 关键 词 : 巴贝斯 虫病 ; 致病机 理 ; 诊断; 治疗 ; 预 防
中图分类号 : ¥ 8 5 2 . 7 2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5 0 3 8 ( 2 0 1 3 ) 1 2 — 0 1 7 3 — 0 6
该病 已经逐 步成 为一 种世 界性 的人 类 新 发 寄生 虫 病 受 到公众 关 注 。 巴 贝斯 虫 有 1 0 0多 种 , 根 据 目前 文
献记 载 , 主要 有 四大 类 巴 贝斯 虫 具 有 人 兽 共 患 的 能

牛巴贝斯原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措施

牛巴贝斯原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措施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防控巴贝斯原虫病是指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以蜱为传播媒介,可感染大部分家畜和野生动物,偶尔也感染人。

本病严重制约养牛业发展,也可感染其他家畜如马、绵羊、山羊、猪和犬。

寄生于牛的巴贝斯原虫主要有两种,即双芽巴贝斯原虫和牛巴贝斯原虫,备受关注。

不同的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引发的巴贝斯原虫病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可应用于各种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1传播与流行扇头蜱属是双芽巴贝斯原虫和牛巴贝斯原虫主要的传播媒介,经卵传播。

可寄生于血液并经血液传播,不经昆虫或外科手术等机械传播。

也有子宫内感染的报道,但罕见。

牛蜱属蜱采食被感染牛血液时摄入寄生虫,该虫可在成熟雌蜱内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侵入蜱卵母细胞后进入寄生阶段。

可通过幼虫、若虫或成虫感染宿主。

其中幼虫感染占0~50%,这与雌蜱摄取血液时宿主体内的虫血症程度有关。

在一些地区,蜱传播双芽巴贝斯原虫的比例要比牛巴贝斯原虫更高。

在流行地区,3个特征可决定牛群患病风险:犊牛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持续约6个月(与母源抗体和年龄因素有关);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感染后,病愈的动物体内存在免疫力(4年);有些品种的牛对蜱和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抵杭力,如非洲瘤牛。

然而,当蜱传播盛行时,几乎所有新生犊牛都会感染巴贝斯原虫,临床症状不明显,随后可在体内产生免疫力。

在多发季节可通过自然(如气候)或人工方法(如杀螨剂或改变种群组成)减少幸的数量,将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对牛的感染降到最低。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导致该病的暴发,如易感牛引入流行区或进入以前蜱自由活动区域。

菌种变异已经在免疫学得到证明,但可能没有实际意义。

2发病机制牛巴贝斯原虫病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牛巴贝斯原虫强毒株、低血压休克综合征、广泛性非特异性炎症、凝血功能障碍、红细胞吸附在毛细血管等。

大多数双芽巴贝斯原虫的致病性主要是与红细胞破坏相关。

十一、巴贝斯虫病ppt课件

十一、巴贝斯虫病ppt课件

(七)预防
(1)消灭畜体、畜舍内的蜱; (2)药物预防 流行季节每月用贝尼尔 预防注射一次; (3)加强检疫,引进的家畜要灭蜱和血检 虫体。
(五)诊断
• 通常在病牛发热时采耳静脉血作涂片检 查容易发现虫体。
(六)治疗
1、贝尼尔(血虫净) 3.5-3.8mg/kg,用注射 用水配成7%注射液,深部肌肉注射,水牛 只用一次为宜,多用中毒。 2、锥黄素(黄色素)3-4mg/kg,配成1%溶液 静注。 3、咪唑苯脲,1-3mg/kg,配成10%溶液肌注。
十一、巴贝斯虫 病
(一)病原特征
• 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多 数位于红细胞中部,在牛的梨形虫中属 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虫体 的典型形态是两个梨子形虫体以其尖端 连成锐角,虫体大小约2.8×5微米.
(二)生活史
• 需蜱(我国为微小牛蜱)作为生物性传 播者。另外还证实双芽巴贝斯虫在蜱体 内是经卵传递的。 一般认为在蜱体内有配子生殖和孢 子生殖,形成的子孢子当蜱吸血时注入 牛体内,子孢子入侵红细胞,开始在红 细胞内的成队出芽无性繁殖。蜱吸血时 把红细胞内的虫体带入其体内,虫体在 蜱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三)流行病学
(1)流行季节 (动物易感性 • 本病也可经胎盘感染
(四)致病作用与症状
• 急性病例病畜在临床上表现(潜伏期 12-25 ):发 热,体温可达 40-42℃呈稽留热型(持续 1 周或更 长),脉搏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 反刍停止,乳牛泌量乳减少或停止,由于红细胞大 量破坏,血红蛋白从肾排出,使尿的颜色呈淡红色 或棕红或黑红色(血红蛋白尿),病牛迅速消慢, 贫血,粘膜黄染或苍白,便秘或腹泻,粪臭带粘液, 重症者如不治疗在2-6天内死亡。 • 慢性病例体温在40℃上下波动,减食,逐渐贫血消 瘦,经数周或数月后才能康复(幼年牛仅发热几天, 可能有血红蛋白尿症状,食欲减退,略现虚弱,热 退后迅速康复)。

反刍动物血液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反刍动物血液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反刍动物血液寄生虫病防治措施血液寄生虫病常被报道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通过媒介、感染动物的运动和迁徙,以及活体动物及其产品的跨国运输,造成流行区域不断扩大、病原体种类增多、动物长期感染等严重后果。

常见的血液寄生虫包括巴贝斯虫、泰勒氏虫和锥形虫,它们又被称为梨形虫、焦虫、焦浆虫和血孢子虫等。

反刍动物对于血液寄生虫病的易感性和发病的严重程度与体内寄生虫数量、宿主动物品种、健康状况和是否所处妊娠期等因素有关。

一、巴贝斯虫已知有超过100种巴贝斯虫能够感染人和动物,巴贝斯虫一般仅有1~5微米长,最早由Starcovici于1893年命名,大多数巴贝斯虫感染是通过蜱虫传播的,极少经由输血传播、围产期传播和器官移植传播。

感染过程一般是带有子孢子的蜱虫吸食反刍动物血液,子孢子侵入红细胞,裂殖生殖产生两个裂殖子,红细胞破裂后虫体释放,入侵其他红细胞,宿主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宿主动物溶血性贫血。

感染反刍动物的巴贝斯虫主要有Babesia bovis、Babesia microti、Babesia divergens、Babesia ovata、Babesia major、Babesia duncani、Babesia venatorum和Babesia ovatus。

其中Babesia bovis感染除引起贫血外,还容易引起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因为Babesia bovis能够从红细胞转移到内脏器官的上皮细胞。

Babesia ovatus也被报道过在牛淋巴细胞中存在。

巴贝斯虫的流行具有区域性,中国西南地区、美国东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主要是Babesia microti感染,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是Babesia venatorum感染,中国东部地区、日本和韩国主要是Babesia ovatus感染,Babesia divergens感染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Babesia duncani感染主要发生在美国西海岸地区。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葛海燕(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14100)摘要: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血源性的原虫病,一旦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本文就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犬猫;巴贝斯虫病;诊治巴贝斯虫病是由以蜱为媒介的巴贝斯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血源性的原虫病。

该病不仅发病急、病程较短同时死亡率较高,目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有蜱滋生的地方均可发生,近年来该病呈现出流行以及暴发的趋势。

由于家养宠物犬以及猫经常在草地以及山地牵遛,因而其感染率较高,待主人能够发现临床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或者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就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1临床症状1.1犬巴贝斯虫病病犬患病初期精神委靡,体温升高至40℃以上并呈现间歇热,食欲不振甚至不食,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可视黏膜由苍白变至黄染。

尿液颜色为黄色,有时可以看到血红蛋白尿。

一些病犬会出现呕吐的症状,眼内存在大量的黏性分泌物。

病犬脾脏肿大,单侧或者双侧肾脏肿大并且存在明显的痛感。

此外,该病极有可能导致神经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免疫介导性贫血、以及血液黏稠、低血压、胰腺炎等并发症。

1.2猫巴贝斯虫病在自然条件下,猫巴贝斯虫病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猫。

病猫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靡、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毛色暗淡无光、贫血、虚弱以及腹泻。

一些病猫会出现非正常的发热以及黄疸,出现异食癖、呕吐以及呼吸道症状。

该病常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2实验室检查2.1血液学检查对病畜的血液进行观察,其血液较为稀薄,血沉加快,凝固不佳,上层血浆的颜色为黄色。

红细胞大小各异,颜色较浅。

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通常在8.5×109个/L -12.8×109个/L 之间;红细胞的数量明显下降,通常为1.9×1012个/L -3.5×1012个/L ;此外,血小板总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巴贝斯虫

巴贝斯虫
equi ,又称马纳脱原虫),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
地。在北方,驽巴贝斯虫病于3月初开始出现,4月达高
潮, 5月下旬以后逐渐停止流行。马巴贝斯虫病的出现
稍晚。两种寄生虫可单独寄生发病,也可混合感染。寄
生于牛的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B.bi□emina,又称双芽梨
形虫)(见彩图双芽巴斯虫)和牛巴贝斯虫(B.bovis,又
马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以4个梨形虫
体尖端相连而构成十字形,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严重时可
达50%以上。双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
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10~15%,但严重
侵袭时可达65%。牛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
径,连成钝角,成对,多位于红细胞边缘,对红细胞的
称牛梨形虫),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地。牛双芽巴
贝斯虫病一年可暴发2~3次,南方多发生于6~9 月。牛
巴贝斯虫病可在春(或夏)、秋季两次暴发。巴贝斯虫
呈圆形、梨形、杆形、环形、椭圆形、逗点形和变形虫
样等多种形态。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
尖端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0.5 ~10%。
感染率通常为 7~15%,但高时可达30~40%。
双芽巴贝斯虫病传布图
本病都由硬蜱科不同属的蜱传播,如驽巴贝斯虫和
马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者为革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和
牛巴贝斯虫的分性繁殖,在蜱体内是否进行有性繁殖尚存在
不同见解。雌蜱体内的巴贝斯虫可经过蜱卵传给下一代,
如马巴贝斯虫在革蜱体内可传递 3个世代而仍具有感染
力。因此发病牧场在短期内不易变为安全场。
症状和防治 病畜主要表现高烧、贫血、黄疸、消

牛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控措施

牛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控措施

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nline_牛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控措施陈巧,谷云霞,刘忠银,周成成(贵州省纳雍县农业农村局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办公室553300)摘要:随着草食动物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肉牛的养殖数量逐渐增加,但是疾病一直是制约养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些年,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很少引起病牛死亡,但是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本文对当地养牛生产中常见的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做了详细地介绍,以期更好地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减少损失。

关键词:牛;寄生虫病;防控牛在饲养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季节、饲养及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因素所影响,导致寄生虫病的发生。

牛寄生虫病的种类比较多,分布也比较广,对于寄生虫病的防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根据寄生虫的生长发育规律、流行规律等采取综合措施,才可以有效地防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1牛常见寄生虫病1.1焦虫病焦虫病,也称为梨形虫、血抱子虫病或巴贝斯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多种巴贝斯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此病主要通过硬脾传播,多呈地方性和散发性流行,血尿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且病牛还会伴有着黄疸、贫血、高热、排岀黑红色的粪便等各种症状表现[1]遥1.2球虫病球虫病主要是由于艾美耳属类球虫寄生于牛肠道的黏膜上皮组织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有着较高发病率,在发病后病牛通常会伴有贫血、血痢、腹泻、消瘦、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表现,甚至会有岀血性的肠炎,直肠内部容物十分恶臭,颜色为褐色,内容物中有纤维性的伪膜及黏膜碎片。

1.3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是由寄生于胆管中的片形吸虫引起的严重的蠕虫病,典型的症状就是肝实质和胆管发生炎症或者肝硬化,同时病牛会发生营养障碍、全身性的中毒表现等,感染率及死亡率极高叫1.4线虫病线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发生率最高的一类寄生虫疾病,此病主要是由寄生于牛胃肠道内的线虫引起的。

牛肠道内寄生的线虫的种类较多,多达14种以上,以毛首线虫、结节虫、仰口线虫最为常见。

《兽医寄生虫篇》之巴贝斯虫病

《兽医寄生虫篇》之巴贝斯虫病

《兽医寄生虫篇》之巴贝斯虫病牛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又称红尿热、塔城热、蜱热,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梨形虫(焦虫)引起牛的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宿主的红细胞内。

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

病原牛巴贝斯虫病病原主要是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或卵形巴贝斯虫,偶尔也有东方巴贝斯虫的报道。

巴贝斯虫病皆通过硬蜱进行传播。

微小牛蜱是我国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的传播者。

形态特征双芽巴贝斯虫,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多形性,典型形态为成双的梨籽形虫体以尖端相连成锐角。

(记忆技巧:双大锐)牛巴贝斯虫,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多形性,典型形态为成双的梨籽形虫体以尖端相连成钝角。

(记忆技巧:牛小顿)发育过程巴贝斯虫病皆通过硬蜱媒介进行传播。

当蜱在患牛体上吸血时,把含有虫体的红细胞吸人体内,虫体在蜱体内发育繁殖一段时间后,经蜱卵传递或经期间(变态过程)传递,将虫体延续到蜱的下一个世代或下一个发育阶段,再叮咬易感动物时,造成感染。

临床特征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贫血,黏膜苍白和黄染。

最明显的症状是出现血红蛋白尿。

临床上可以根据血液中虫体形态予以确诊。

诊断①血检虫体(一般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时进行,镜检时注意虫体特征);②流行病学调查(注意发病季节、感染源和传播媒介——蜱的种类和活动情况);③症状观察,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④免疫学诊断(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染虫率较低的带虫牛或进行疫区的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药物可选用三氮脒、咪唑苯脲、台盼蓝、丫啶黄、阿卡普林(抗焦虫素)等。

预防的关键在于消灭动物体及周围环境中的蜱。

在发病季节,可进行药物预防注射。

小试牛刀( 1~3题共用题干)2013年某黄牛7 月份出现高热稽留,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体表检查发现腹下有多处虫体寄生。

1. 该病最可能是()A.双芽巴贝斯虫病B.环形泰勒虫病C.日本分体吸虫病D.肝片吸虫病E.细粒棘球蚴病2. 确诊该病最常用的方法是()A.粪便检查B.尿液检查C.皮屑检查D.淋巴结穿刺检查E.血液涂片检查3. 治疗该病可选用的药物是()A.氨丙啉B.阿苯达唑C.阿维菌素D.咪唑苯脲E.硫双二氯酚。

巴贝斯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巴贝斯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革蜱属
扇头蜱属
钝眼蜱属
血蜱属
其中以扇头蜱中血红扇头蜱分布最为广泛,常携带吉氏巴贝斯导致发烧、溶血、血小板、 减少、黄疸,而网纹革蜱常携带犬巴贝斯导致发烧溶血
● 预防处理: ● 发现蜱虫时可用酒精麻醉蜱虫后再用镊子夹住口器靶除后 ● 使用驱虫药让虫体自动脱落 ● 夏秋季节外出草地建议可以外喷药物预防如福来恩、绿十字等
甲硝唑+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等多种方案 输血:依据狗狗贫血情况 保肝护肾,改善胃肠道 加强营养
巴贝斯的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嗜睡、粘膜苍白、呼吸窘迫、黄疸、贫血、尿黄、肝脾肿大。
检测手段
● 血常规: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
● 生化
肝功能:AST、ALT、碱性磷酸酶、胆红素
肾功能:肌酐
● CRP
● 镜下涂片:价格低廉,但容易漏诊
● PCR:主要检测手段ips:蜱虫身上不仅携带巴贝斯虫,同时还可能携带汉坦病毒、立克次体、鼠疫、布氏杆菌等多 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导致莱姆病、肾综合征出血热、Q热等多种疾病。
常见治疗方式
阿托伐琨(与油脂类服下可促进吸收)+阿奇霉素口服 咪哆咔(对吉氏巴贝斯效果差)、三氮脒注射(毒副作用大) 抗生素三联:甲硝唑+阿奇霉素+多西环素 、甲硝唑+克林霉素+多西环素、

马属动物巴贝斯虫病的防治

马属动物巴贝斯虫病的防治

马属动物巴贝斯虫病的防治米娜瓦尔•阿不都热西木新疆阿克苏市兽医站,新疆阿克苏 843000马巴贝氏焦虫和驽巴贝氏虫是导致马属动物巴贝斯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主要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并引起血液原虫病,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害着马属动物的生长健康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马属动物巴贝斯虫病概述马属动物巴贝斯虫病由马巴贝氏焦虫和驽巴贝氏虫经媒介蜱传播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以高热、贫血、黄疸、心肺机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并呈现出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等特点,一般每年的1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但是到5、6月则很少见到该病的发生。

易感动物是马、驴、骡等马属动物,患病的马属动物通常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甚至废绝、机体迅速消瘦、持续高热(可达42 ℃)、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心肺功能障碍等。

处于患病后期的马属动物会出现严重的心衰症状,体力不支,被蚊虫叮咬的地方还会持续出血,并且很快死亡。

2 病理变化对病死的马属动物进行剖检后可以发现,其皮下结缔组织出血胶样水肿,胃黏膜充血、出血,肠黏膜有溃疡或脱落,胸腔积水、腹水及心包液明显增多,心内外膜点状出血,并且心肌变性,外观呈煮肉样,腹部则有肺水肿的症状,而且肝脏和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出血等。

3 治疗3.1 西医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治疗马属动物的巴贝斯虫病主要就是按照该病发生的严重程度来进行用药。

处于患病初期的马属动物综合来看各项症状都比较轻,这时候只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加三氮脒或者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加樟脑磺酸钠即可,每天1次,连续注射3~5 d;当马属动物处于患病中期时则需要使用支持疗法或者综合治疗法,并通过三磷酸腺苷、肌苷、辅酶A、大分子量代血浆、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氯化钙、25%葡萄糖、10%葡萄糖等药物的使用来缓解其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再就是病情发展后期,就需要强效的咪哇苯脉进行治疗。

3.2 中医采用中医治疗巴贝斯虫病主要就是按照该病的症状表现进行用药。

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牛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又称红尿热,旧称焦虫病,是一种由蜱媒传播的寄生于家畜红细胞内的血源性原虫病,该病的发病季节、发病地域,均与蜱类的地理分布和活动季节相关。

牛巴贝斯虫病呈现急性、热性、季节性的发病特点,以患牛发热、呼吸困难、贫血、血红蛋白尿、可视黏膜黄染为主要临床特征。

牛巴贝斯虫病发生广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部分地区,一些放牧牛、马等家畜时有发病病例,2022年4月中旬,作者接诊了一例养牛户肉牛发生巴贝斯虫病的病例,患牛表现发热,结膜苍白,黄染,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血液涂片在红细胞内发现双梨籽形虫体,由于病例采取了准确诊断与治疗措施,降低了养牛户的经济损失。

由于巴贝斯虫病能够引起严重的疾病病症,重症造成发病家畜死亡,因此,有必要强化巴贝斯虫病的及时诊断与科学防治工作,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原巴贝斯虫属于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的原虫,其形状类似梨籽形,故也称为梨形虫。

迄今已报道的巴贝斯虫主要包括: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分歧巴贝斯虫、粗糙巴贝斯虫、东方巴贝斯虫、田鼠巴贝斯虫、隐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以及莫氏巴贝斯虫等多种虫种。

在巴贝斯虫属中,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分歧巴贝斯虫和大巴贝斯虫是引起牛感染的主要巴贝斯虫种。

有些巴贝斯虫,如分歧巴贝斯虫、微小巴贝斯虫、猎户巴贝斯虫也可引起人的感染发病,危害严重。

巴贝斯虫(Babesiabovis)是一种小型的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的半径,形态呈单梨形、双梨形、椭圆形或环形,典型的形态为成双的梨籽形。

双梨籽形虫体大小为1.8~3.6μm×0.9~2.1μm;单梨籽形虫体大小为1.4~3.6μm×0.9~1.8μm;椭圆形形虫体为1.2~3.6μm×1.2~2.7μm;圆形虫体为0.9~2.6μm。

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多位于红细胞偏中央或红细胞边缘,虫体的长度一般小于红细胞半径。

巴贝西虫--关于巴贝西虫病的问题

巴贝西虫--关于巴贝西虫病的问题

巴贝西虫-关于巴贝西虫病的问题巴贝斯虫是什么虫?有什么危害?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巴贝斯虫是一种血液寄生虫.可导致贫血,高热,黄疸等严重症状,其确诊需要做详细的血液化验。

由巴贝斯科(Babesiidae)的原虫所引起的一种梨形虫病。

主要侵袭牛和马(驴﹑骡)的红细胞。

病原在中国﹐寄生于马属动物的主要为驽巴贝斯虫(Babesiacaballi﹐又称驽梨形虫)和马巴贝斯虫(B.equi﹐又称马纳脱原虫)﹐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

在北方﹐驽巴贝斯虫病于3月初开始出现﹐4月达﹐5月下旬以后逐渐停止流行。

马巴贝斯虫病的出现稍晚。

两种寄生虫可单独寄生发病﹐也可混合感染。

寄生于牛的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又称双芽梨形虫)(见彩图双芽巴斯虫)和牛巴贝斯虫(B.bovis﹐又称牛梨形虫)﹐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地。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一年可暴发2~3次﹐南方多发生于6~9月。

牛巴贝斯虫病可在春(或夏)﹑秋季两次暴发。

巴贝斯虫呈圆形﹑梨形﹑杆形﹑环形﹑椭圆形﹑逗点形和变形虫样等多种形态。

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尖端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0.5~10%。

马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以4个梨形虫体尖端相连而构成十字形﹐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严重时可达50%以上。

双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10~15%﹐但严重侵袭时可达65%。

牛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连成钝角﹐成对﹐多位于红细胞边缘﹐对红细胞的感染率通常为7~15%﹐但高时可达30~40%。

狗得巴贝西虫病会传染给人吗?巴贝西虫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致命性疾病(啤也传播莱姆病)。

多数时候病原物引起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如疼痛和持续一周的发烧,如果狗狗身上有蜱的话,那蜱到你身上的话就会传染给你,然后如果人去献血的话,别人也会感染的。

犬巴贝西虫病是由大巴贝西虫和其它焦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肉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以影响肉牛的生产量、健康和免疫功能,对家庭和经济都有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该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1. 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巴贝斯虫病的疾病经过主要有三种类型:急性、慢性和隐性。

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病原体(弓形虫)的繁殖、分布、感染时间和传播都有所不同。

(1)急性型疾病:急性具有急性发作,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感染主要来源于烈性犬、野狗、猫等动物的排泄物。

(2)慢性型疾病:慢性病程长,呈慢性挺高,死亡率很低。

即使肉牛感染后能够继续生产,但会引起疲劳、食欲下降、气喘、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对肉牛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3)隐性型疾病:隐性感染比较普遍,许多肉牛没有症状,但在感染后可以长时间携带病原体。

这种情况会使肉牛成为潜在的病源,慢慢地进行传染和扩散。

同时,隐形感染状况在牛只数量的增加和交流下有所增加。

2、防治措施:(1)预防预防措施是预防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最好方法。

主要包括:严禁狗、猫等动物进入牛舍,尤其是野生动物的排泄物如野鼠、尿、粪便等要及时清除、处理;加强饲养管理,不要在牛圈内随意喂食、增加饲料味道以提高牛的食欲;定期对肉牛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选择健康、无病变的乳牛繁殖,减少被动感染的风险。

(2)治疗在肉牛感染弓形虫病时,要针对不同症状和病程,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甲硝唑、吡虫啶等。

使用药物治疗肉牛巴贝斯虫病时,应该根据病情和药物的禁忌症、适用症等进行合理的使用。

(3)消灭灶区对巴贝斯虫病的流行区进行清除和灭杀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对病死牛的遗体及时进行处理和消灾,同时也要注意清理牛舍卫生和卫生防疫设施的消毒等。

综上所述,肉牛巴贝斯虫病主要是通过环境和动物传染来传播。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该病的流行,关键是要采取综合性、系统性、多方面的防治措施,增强肉牛的免疫力,减少肉牛的感染和传播风险。

放牧羊群的致命杀手——羊巴贝斯虫病

放牧羊群的致命杀手——羊巴贝斯虫病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12,2020放牧羊群的致命杀手———羊巴贝斯虫病张爱民(泗阳县畜牧兽医站,江苏泗阳223700)摘 要:每年7-11月是羊感染巴贝斯虫病的高发时期,而大量乡镇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不了解此病。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该病病原生活发育史,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解剖病理,诊断进行介绍,希望能对广大养羊户和兽医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羊;巴贝斯虫病;致病机理;诊断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12.064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0]290) 概述羊巴贝斯虫病是通过蜱虫传播给羊的一种原虫性血液寄生虫病,它的临床症状:贫血、黄疸、下痢、血红蛋白尿、持续高热。

该病又名梨形虫病、焦虫病、蜱热病、德克萨斯热、血尿病等,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发生,所有品种的绵羊、山羊均可发生,放牧羊发病率显著高于圈养羊。

群体中3~12月龄羊发病率高。

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夏秋蜱虫旺盛活动期,流行季节性明显,常造成大批羊死亡,危害非常严重。

 病原生活发育史巴贝斯虫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100多种,根据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发现感染羊的巴贝斯虫有5种,莫氏巴贝斯虫感染率最高,据已知研究表明,羊巴贝斯虫生活发育史分2个时段。

第一部分为羊感染时段:感染巴贝斯虫的蜱在吸血叮咬羊过程中,蜱唾液腺中巴贝斯虫子孢子通过蜱的唾液经口器进入羊体内,一部分虫体进入羊血管内皮细胞内,一部分入侵羊红细胞,还有一部分被吞噬细胞消灭。

入侵羊血管内皮细胞的虫体发育成为裂殖体,数次裂殖后崩解,内皮细胞破裂后,裂殖子再度入侵红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重复其分裂过程。

进入羊红细胞的巴贝斯虫在红细胞内以二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繁殖生殖,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宿主红细胞破裂,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虫体再次入侵新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如此反复数代后形成雌雄配子体,此阶段巴贝斯虫进行是无性繁殖。

详细解读巴贝斯虫病

详细解读巴贝斯虫病

详细解读巴贝斯虫病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寄生在红细胞内的巴贝斯虫引起,以破坏红细胞为主要特征性危害。

巴贝斯虫可以感染多种家畜和人,感染犬的巴贝斯虫可以分为:犬巴贝斯虫(BC),其虫体较大,长约4~5微米,大多数呈梨籽型,BC可以进一步分成三个虫株(B.canis,B. vogeli 和B. rossi);和吉氏巴贝斯虫/小巴贝斯虫(BG)其虫体大小为1~3.3微米,可呈环形、椭圆形、圆点形和小杆形。

巴贝斯虫主要由蜱咬传播,也可以犬-犬传播(垂直传播、血液传播、伤口传播)。

蜱传播的犬可能会在身上发现蜱虫或者检测到蜱源性的立克次体,而犬-犬传播的犬在身上常有咬斗伤痕。

犬一旦感染巴贝斯虫后,就会终身携带,治愈犬也是处于带虫免疫的状态。

纯种犬和引进犬最易发生本病,地方土犬和杂种犬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近年来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陕西、辽宁、山东、青海等地相继出现了该病,且在江苏和河南部分地区呈地方流行性。

例如,南京地处丘陵地带,周边植被茂盛,适于蜱的生长繁殖,而犬随着主人游玩时,就容易感染该病,每年5月到10月为该地区的发病高峰期。

南京犬巴贝斯虫病的传播者主要是血红扇头蜱,感染的巴贝斯虫的种类BG:BC约为2:1。

据报道吉氏巴贝斯虫的潜伏期是7-21天,犬巴贝斯虫为10-21天,也与个体免疫力有关。

感染包括超急性、急性、慢性和亚临床型,急性病例可导致死亡。

其中,吉氏巴贝斯虫(BG)病常呈慢性感染,表现亚临床症状。

犬巴贝斯虫病(BC)则可引起轻度至重度疾病。

临床症状沉郁嗜睡、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消瘦虚弱,急性病例可导致死亡。

如病犬能耐过,则贫血可在3-6周后逐渐消失,犬体康复,耐过的病犬有带虫免疫现象。

病理变化溶血性贫血(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血小板减少血症(可能是免疫介导性)、组织缺氧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肾和肌肉等组织器官。

当出现严重贫血时,大多主要是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测试呈阳性。

7.1 牛羊巴贝斯虫病

7.1 牛羊巴贝斯虫病

第一节 巴贝斯虫病(一)病原•牛马猪羊都有巴贝斯虫病,因其在红细胞中寄生,所以危害很大。

蜱是终末宿主。

下面主要介绍牛的两种巴贝斯虫病。

一种是牛双芽巴贝斯虫病,一种是牛巴贝斯虫病,病原分别是牛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和牛巴贝斯虫B.bovis。

梨形虫种类巴贝斯科泰勒科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牛巴贝斯虫瑟氏泰勒虫卵形巴贝斯虫马驽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羊莫氏巴贝斯虫山羊泰勒虫、绵羊泰勒虫犬吉氏巴贝斯虫复顶亚门,梨形虫纲病原(巴贝斯虫)牛 巴 贝 斯 虫牛双芽巴贝斯虫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红细胞内多为2个虫体,呈梨籽型,尖端以锐角相连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红细胞内多为2个虫体,呈梨籽型,尖端以钝角相连(二)发育过程•牛巴贝斯虫病通过微小牛蜱(一宿主蜱)进行传播,当蜱在患牛体上吸血时,将红细胞中的虫体吸入体内,以经卵传播方式,由次代若虫和成虫阶段传播,幼虫无传播能力。

微小年蜱每年可繁殖2-3代,本病则也可暴发2-3次。

双芽巴贝斯虫在蜱体内可继代传递3个世代之久。

(三)流行特点•流行南方为主,但北方也有报道。

易感宿主包括黄牛、水牛、瘤牛, 在我国,微小牛蜱为主要传播者;本病每年发生2-3次。

(四)临床症状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媒介临床症状微小牛蜱(一宿主蜱),经卵传播,子代若蜱蜕变为成蜱时传播,幼蜱无传播能力。

微小牛蜱,经卵传播,子代幼蜱传播,若蜱和成蜱无传播能力。

患畜表现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红尿热、德克萨斯热或蜱热)首批发病50-80%死亡;二批发病30-40%死亡。

两岁以下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成牛发病率低,但严重,死亡率高,特别是老弱和劳役过重的牛。

当地牛有抵抗力,良种牛和由外地引入的牛易感,症状严重,死亡率高。

相似,但毒力小首批发病死亡率约20%1-7月龄犊牛多发,8个月以上的牛很少发病。

成年牛为带虫者,带虫2-3年。

(五)诊断与治疗咪唑苯脲三氮咪(贝尼尔,血虫净)锥黄素(吖啶黄)阿卡普林(喹啉脲)台盼兰(锥兰素)等诊断•人巴贝斯虫病:•病原:分歧巴贝斯虫和微小巴贝斯虫•临床表现:•最开始全身乏力,然后出现间歇热,并表现出寒战、出汗、头痛、关节痛、肌肉疼痛、厌食和咳嗽,而咽喉痛、腹痛、呕吐等表征也偶有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病理变化
• 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皮下组织、肌间结缔组 织及脂肪均有不同程度的黄染和水肿。脾脏肿大2~3倍,脾髓 软化呈暗红色。肝脏肿大呈黄褐色,胆囊肿大,胆汁脓稠。肾 脏肿大。肺淤血、水肿。心肌松软,心脏内膜及外膜、心冠脂 肪、肝、脾、肾、肺等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五、病理变化
四、临床症状
• 1、潜伏期: • 为8~15天。病初表现高热稽留,体温可达40~42℃,脉搏和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
减退甚至废绝,反刍迟缓或停止,便秘或腹泻,乳牛泌乳减少或停止,妊娠母牛常发生流 产。
四、临床症状
• 2、急性病例: • 病牛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或黄染。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而出现血红蛋白尿。治疗
• 本病主要经媒介感染。双芽巴贝斯虫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 1、双芽巴贝斯虫的传播者为牛蜱属、扇头蜱属和血蜱属的
蜱,我国证实为微小牛蜱。 • 2、牛巴贝斯虫的传播者为硬蜱属、扇头蜱属的蜱等,我国
为微小牛蜱。
三、流行病学
• 3、双芽巴贝斯虫以经卵传递方式,由次代若蜱和成蜱阶段传播, 幼蜱阶段无传播能力。
少于28天。对各种巴贝斯虫均有较好效果。 • 2、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 • 每千克体重3.5~3.8毫克,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有时会出现毒性反应,
表现起卧不安、肌肉震颤、频频排尿等。骆驼敏感,不宜应用。妊娠牛、羊慎用。
七、治疗药物与用法用量
• 3、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 • 每千克体重0.6~1.0毫克,配成5%水溶液皮下注射。本药毒
不及时的重症病牛可在4~8D内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 • 出现血红蛋白尿时,血液稀薄,红细胞数下降至200万/MM3 以下,血沉加快,血红蛋白
减少,随后白细胞数增加。
四、临床症状
• 3、慢性病例: • 体温在40℃上下持续数周,食欲减退,渐进性贫血和消瘦,需经数周或数月才能健康。幼
龄病牛中度发热仅数日,轻度贫血或黄染,退热后可康复。
草食动物巴贝斯虫病
概述
• 牛羊等草食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原虫 寄生于牛、羊等草食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最早 发现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又称德克萨斯热。旧名称为 “焦虫病”。由于经蜱传播,故又称为“蜱热”。临 诊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
一、病原
• 巴贝斯虫种类很多,我国已报道牛有3种,羊有1 种。均具有多形性的特点,有梨籽形、圆形、卵 圆形及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虫体大小也存在很 大差异,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的称为大型虫体, 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的称为小型虫体。
• 膀胱膨大,黏膜有出血点,内有多量红色尿液。皱胃黏 膜和肠黏膜水肿、出血。
• 心肌松软,心脏内膜及外膜、心冠脂肪、肝、脾、肾、 肺等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六、诊断
•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 实验室常规检查初步诊断,确诊须做血液寄 生虫学检查。
七、治疗药物与用法用量
• 1、咪唑苯脲 • 每千克体重1~3毫克,配成10%的水溶液肌肉注射。该药在体内残留期较长,休药期不
• 4、牛巴贝斯虫以经卵传递方式,由次代幼蜱传播,而次代若蜱 和成蜱阶段无传播能力。
三、流行病学
• 5、本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 我国南方多在7~9月发生和流行。放牧牛群易发生,舍饲牛发病较少。 • 6、在一般情况下,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
但症状较重,死亡率高。当地牛对本病有抵抗力,良种牛和外地引入牛易感性较高,症状 严重,病死率高。
• 以牛双芽巴贝斯虫为例:其传播媒介为微小牛蜱
二、牛巴贝斯虫发育史
• 带有子孢子的蜱吸食牛血时,子孢子进入红细胞中使其 感染→以出芽生殖方式生殖→裂殖子→破坏红细胞→释 放虫体,感染新的红细胞→反复裂殖数次→形成配子体 →蜱吸食牛血,虫体进入蜱→在蜱体内形成子孢子→蜱 吸食牛血而感染
三、流行病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双芽巴贝斯虫
• 主要寄生于牛。 • 虫体长2.8~6ΜM,为大型虫体,有2团染色质块。每个红细胞内多为
1~2个虫体,多位于红细胞中央。姬姆萨氏染色后,胞浆呈淡蓝色,染色 质呈紫红色。红细胞染虫率为2%~15%。虫体形态随病程的发展而变化, 初期以单个虫体为主,随后双梨籽形虫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典型虫体为 成双的梨籽形以尖端相连成锐角。
2、牛巴贝斯虫
• 主要寄生于牛。 • 虫体长1~2.4ΜM,为小型虫体,有1团染色质块。每
个红细胞内多为1~3个虫体,多位于红细胞边缘。红细 胞染虫率一般不超过1%。典型虫体为成双的梨籽形以尖 端相连成钝角。
二、牛巴贝斯虫发育史
• 牛、羊巴贝斯虫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需要转换2个宿 主才能完成其发育,一个是牛或羊,另一个是硬蜱。
性较大,用药后可出现起卧不安、肌肉振颤、流涎、出汗、呼 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一般于1~4小时后自行消失。
八、预防措施
• 1、搞好灭蜱工作,实行科学轮牧 • 在蜱流行季节,牛、羊尽量不到蜱大量孳生的草场放牧,必要时可改为舍饲。 • 2、加强检疫 • 对外地调进的牛、羊,特别是从疫区调进时,一定要检疫后隔离观察,患病或带虫者应进
行隔离治疗。 • 3、药物预防 • 在发病季节,可用咪唑苯脲进行预防,预防期一般为3~8周。
谢 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