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第一节DM神经系统并发症

DM并发神经损害有5%升至50%以上。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主要学说:

A、糖代谢异常:包括非酶促Pro糖基化、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

a、P ro的非酶糖基化是糖的醛基或酮基与Pro中赖氨酸或羟赖氨酸的氨基

结合形成糖基化Pro的反应过程:

1、髓鞘蛋白和微管蛋白糖基化明显增加——髓鞘破坏。

2、轴索结构和功能异常。

3、影响基质蛋白对周围神经纤维的营养作用。

b、高糖——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强——糖在神经细胞外浓度增高——经醛

糖还原酶催化生成较多山梨醇和果糖——因神经细胞内缺少果糖激酶

——果糖不能分解——山梨醇和果糖沉积——神经纤维内渗透压升高

——神经纤维水肿、变性、坏死。

c、1、正常:肌醇是合成磷酸肌醇的底物——磷酸肌醇影响Na-K-ATP

酶活性,还是细胞跨膜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

2、异常:糖与肌醇结构相似——竞争性抑制神经组织摄取肌醇——神

经组织内肌醇下降——磷酸肌醇合成下降、Na-K-ATP酶活性下降—

—破坏神经纤维结构功能。

B、神经低灌注:

a、DM——大血管病变——硬化。

b、DM——微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

明样变性,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

c、随神经病变的加重——微血管结构改变加重——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

增生,A V吻合减少。

d、血管活性因子的作用,如NO是连接DM神经病变血管学说和代谢学说

的桥梁。

C、神经营养因子:

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促进神经生长和修复作用。

b、DM——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和IGFs作用下降——神经营养作

用下降,其与血糖改变无关,而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c、神经生长因子(NGF)——主要存在于交感神经元和部分感觉神经元分

布的区域——营养神经作用。

d、DM——皮肤和肌肉组织中NGF下降。

e、NGF与RI结构和功能相似——发生胰岛素抵抗时——RI抗体与NGF

发生交叉反应——NGF下降。

D、自身免疫因素:

a、DM——抗磷脂抗体——与神经组织的磷脂发生免疫反应——损害神经

和供应神经的血管。

b、活检发现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均有IgG、IgM和补体C3沉积,其机制:

神经-血管屏障破坏。

c、RI抗体与NGF交叉反应。

E、炎症反应:

DM的PI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础值高。

F、遗传因素:

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DM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G、其他因素:

a、蛋白激酶C、必需脂肪酸、前列腺素等代谢失调——神经膜结构和微血

管改变。

b、氨基己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维生素缺乏、亚麻酸的转化、N-乙

酰基-L-肉毒素减少,Na泵失调——DM神经病变有关。

治疗:

一般应控制LDH-C<1.03mmol/L。

一、DM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最常见,以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

临床表现:

1、慢性起病,逐渐进展。

2、感觉症状常自下肢远端开始,可有手套-袜套感觉减退。

3、自主神经症状较突出: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

4、肢体无力较轻或无无力症状,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5、不典型的多发性神经病症状可从单侧开始,主观感觉>客观症状。

二、DM性单神经病

指单个神经受累,可侵犯脑神经,也可侵犯脊神经,如果侵犯两个以上神经则称多发性单神经病。

常见脑神经受损:展N、滑车N、动眼N、面N。

常见脊神经受损:尺N、正中N、挠N、腋N、股N、腓N。

临床表现:

1、病因:主要由于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脊髓损害>轴索损害。

2、以急性,亚急性起病多见。

3、感觉,运动神经均受侵犯。

4、EMG:以传导速度减慢为主,直到侧枝循环建立才好转。

三、DM性自主神经病

80%DM有自主神经损害,最易发生在病程>20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影响:心脏、血管、汗腺自主神经、体位性低血压、DM性异常瞳孔。

类型:

1、DM性胃肠自主神经病:胃肠功能低下为著。

2、DM性膀胱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低张力性大容量膀胱。

3、DM性性功能障碍:骶副交感神经受损——阳痿。

四、DM性脊髓病

1、脊前动脉综合征:

2、DM性肌萎缩:主要见于2型DM。

a、机制:代谢紊乱学说、血液循环障碍学说、免疫学说。

b、病理:运动神经节段性脱髓鞘——严重时可有轴索变性。

c、中老年患者,亚急性起病(急性或隐密性)。

d、主要累及骨盆带肌,特别股四头肌,肩胛带肌一般不受累,延髓肌不受累。

e、肌萎缩和肌无力不平行。

f、有肌束颤,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而踝反射正常,感觉系统正常。

g、EMG:近端和脊旁肌为主的神经原性损害。

3、DM性假性脊髓痨

a、脊髓后根、后索受累。

b、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

第二节SLE的神经系统表现

SLE是由于遗传、内分泌、病毒、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慢性炎性疾病。

发病机制:免疫介导机制

1、抗体直接损伤神经:

a、抗神经元抗体、抗神经胶质细胞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神经组织

损伤。

b、膜蛋白抗体——只影响细胞功能,不造成细胞损害——解释EP发作、

精神症状。

2、抗体对脑血管损伤:

a、抗心磷脂抗体——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b、抗内皮细胞抗体——单核细胞趋化作用——破坏血管壁和促动脉硬

化。

3、抗体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a、抗磷脂抗体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影响凝血机制。

b、β2-糖蛋白Ⅰ——促血栓形成。

c、与磷脂竞争性结合——延长磷脂依赖的凝血过程。

4、抗原-抗体复合物——抗体对脉络膜和血脑屏障的损伤。

病理改变:

1、脑组织损害:脑梗塞、脑出血(主要为少量)、SAH。

2、脑血管受累——以小血管病变为主——透明样变、血管内皮增生、血管

炎性改变。

3、白质为脱髓鞘改变。

4、周围神经以多灶性不对称的脱髓鞘改变为主。

临床表现:

1、头痛:最常见:首见偏头痛,其次为紧张性头痛——激素治疗有效。

2、EP:常见:最常见于SLE晚期——抗EP药效果很好。

3、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SAH。

4、狼疮性脑病:表现精神症状,影像学上无病灶,可能为抗神经细胞膜表面

抗体导致。

5、无菌性脑膜炎:常出现于SLE早期,表现急、慢性脑膜炎。

6、运动障碍:

A、狼疮性舞蹈病:

a、在急性发作期多见。<30岁女性多见,多为一过性。

b、影像学无改变。

B、P D综合征:

a、有影象学改变:PET和SPECT——早期脑内多巴胺转运载体

(DAT)功能下降。

b、D2型多巴胺受体活性早期超敏,后期低敏,多巴胺递质合成下降。

7、脑神经病变:

主要是:视N、面N、三叉N、后组脑N。

8、脊髓病:

a、急性、亚急性起病,胸髓受累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