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为”与“难为”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困境与优化措施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困境与优化措施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困境与优化措施作者:覃卫东马旺国石欣陈致富李志伟李永安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3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以柳州市第二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主体(教师)、管理主体(学校各部门)和填写主体(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影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地”难的三个原因:传统观念导致教师行动力不足、烦琐和程式化的工作导致各部门配合不足、没有素材和评价单一导致学生填写动力不足,从党团引领、重建校园文化、打破各部门壁垒和程式化工作方式、丰富学科活动和评价制度、重塑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探寻优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优化措施【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9-0004-05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下简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实施多样化招生模式的关键。

虽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已明确指出,“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但由于当前高校出台的招生制度不够完善和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地”困难重重。

柳州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修订)》为基础,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改革理念,归纳和梳理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调查为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地难的原因,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我校相关课题组通过访谈和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部分教师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就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地”情况进行了调查。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彭晓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6期摘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是对传统考试制度的重要突破,是我国高中课改的核心内容。

本文从实际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碰到的问题出发,结合课程改革及新高考方案的要求,对学校综合评价的内容、方法等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等建议,方便今后有效开展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措施。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提到,“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激励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而且在新一轮高考改革前进的路上,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会紧密联系高考,对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存在问题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 2004年开始,并在全国各地广泛而迅速地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挑战:(一)评价标准不一致。

由于每个省(区、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在基层学校监督不到位时,便出现了按照各自喜好来确定评价的标准的情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的发展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如果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分别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那么评定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肯定有很大的差异。

如有些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综合评价等级 A 率相同,对示范性高中的中等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二)区分度不高。

除了表现特别差的学生,或者是异常优秀的学生,或者是在学科竞赛、创新发明、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等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以外,大部分表现一般。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现状
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现状
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各学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活动,但评价的 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问题
综合素质评价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 制,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具有客观公正性,评价 过程要公开透明,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可操作 性,方便实际操作。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内容
学术方面
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学习 态度等方面。
艺术素养
考察学生的艺术特长和审美能力,包括音乐 、舞蹈、美术等方面的表现。
体育素养
考察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水平,包括体育 项目、体能测试等方面的表现。
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包括学业成绩 、特长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高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经验
案例二
某地区多所高中联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 经验
案例三
某高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践经验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3-11-11
目录
• 新高考改革背景介绍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录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的挑战与对策

高考改革_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_可为_与_难为_周先进

高考改革_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_可为_与_难为_周先进

2014年第7期(总第324期)GLOBAL EDUCATIONVol.43 No7,2014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为”与“难为”*周先进张睦楚摘要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

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

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

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自我调适,不断走向“理性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将是一个复杂、逐步融合,且“前途光明”的过程。

关键词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可为;难为作者简介周先进/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赣州341000)张睦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时下,高考改革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尤其是教育生活中颇具关注的时髦话题和研究热点。

回顾高考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高考的设计理念、方式和策略,还是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抑或更深层次的高考机制,都不断地发生“稳中求进”的变化,逐渐驶向理性化的道路。

毋庸置疑,这些发展与变化,对于我国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以及高校招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高考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面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主旋律,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时代诉求和遭遇与素质教育逻辑悖论时,一些新问题不断暴露,其中,高考与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高考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硬挂钩”问题,已经成为高考改革亟需解决的紧迫性而又关键性问题,它的有效解决对于高中素质教育实质性的进展和深化显得尤为重要。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挑战与出路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挑战与出路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挑战与出路发布时间:2022-03-21T14:43:19.980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3月作者:钟鸿宇[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迅速增强,我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各项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又以教育需求的增长尤为强烈。

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我国人民对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普遍十分关注,社会上对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我国特此出台了各项教育改革政策,以素质交易理念为核心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就涵盖了对传统高考的改革。

基于此,本文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挑战与出路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本文观点能给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些许思路和借鉴。

钟鸿宇重庆市合川区教育考试中心 40152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迅速增强,我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各项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又以教育需求的增长尤为强烈。

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我国人民对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普遍十分关注,社会上对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我国特此出台了各项教育改革政策,以素质交易理念为核心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就涵盖了对传统高考的改革。

基于此,本文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挑战与出路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本文观点能给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些许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素质评价;挑战与出路;增强措施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8(2022)3-209-01引言:应试教育制度曾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内的无奈选择,不过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建设,当前应试教育思想已经无法继续适应时代需要,该制度即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现阶段我国教育已经开始朝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全面转变。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破解策略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破解策略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破解策略摘要:新高考改革的难点,在于要寻求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协调,寻求更好、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本文试从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着一些困境出发,分析评价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强、诚信问题、评价结果流于形势的问题,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专业学习、建立监督体制、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一、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困境1.理论研究不足导致评价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挑战性很大的工作,评价者不仅要对其内容有全面的理解,而且还要掌握收集学生信息的科学方法。

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指导,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评价,难以达到评价规范和质量要求,无法产生积极的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还缺乏客观的、可量化的衡量标准。

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记录通常用文字表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难以在大规模的招生录取中对其进行比较。

2.内容的模糊导致评价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均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并且二者都是高中学校需要注重的教育目标和实践方法。

但是,当两者面对面时,综合素质评价所注重的要求便开始模糊。

过去,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出是为了改变当时教育的分数至上论。

同时,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落地,教育界把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并且保证了普通高中学生的培养质量。

现如今,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否需要改变,成了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3.价值判断难题导致评价出现关键困境。

素质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但是通常难以被直接观测,而且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表现各异,所以必须通过间接推断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就是综合评价的困境所在。

加之学业成绩的主导作用,综合素质评价普遍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在定级评分时的“印象分”往往源于学业成绩。

对于“思想品德”方面,无法对诸如拾金不昧、孝敬父母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量化比较,尤其是“优秀”、“良好”等等,评价结果难以被大众广泛接受。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作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摘要】当前我国对于高中生的评价主要是高考制度的评价,但是这种单纯的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责难,很大的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革要增加平时成绩、成长记录袋、推荐信、申请书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在我国,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来完成的,因此,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主要就是对高考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主要是以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我国的高校录取新生几乎完全依据高考的分数,造成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严酷现实。

过“高考独木桥”,变成了一种长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使孩子一上学,就失去了青少年应享有的快乐。

特别明显的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低;本来在中、小学就应该完成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现在却成了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而且这种“应试教育”也不利于培养青年人的创新能力。

因此,目前我国社会上要求彻底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很高,有人甚至要求废除高考。

[3]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同时借鉴外国的经验,我认为我国高考制度应当进行一些改革。

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包含高考成绩、平时成绩、成长记录袋、推荐信、申请书等。

一、平时成绩。

我国的高考制度可以说是“一考定终身”,单凭高考的一次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去向,有失偏颇。

并且也会因为高考的重要性影响学生的心理,造成发挥失常。

所以在高校录取的评价中应当结合平时成绩。

这个平时成绩主要指每学期期末的考试成绩。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区的差异性很突出,统一由国家出期末考试试题并不现实,而且不利于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但我认为可以以市或县(区)为单位进行统一的考试,这样既方便统一管理,又兼顾地区的差异性。

另外平时成绩的标准不能单纯是所学科目的成绩,还应当有学生的排名情况。

学生的排名情况可以真实的表现学生在其所在群体中的位置。

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两难困境与政策建议

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两难困境与政策建议

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两难困境与政策建议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个人主体性、差异性及独特性的总体观照,呈现了一种注重教育的内涵意蕴、谋求多元发展、提倡互动交流的评价观念和培养观念。

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助力高校建立“招生—育才”新模式、开辟高中构筑“教学—评价”新路径、激发学生发展“全面—多元”新机遇的价值意蕴。

高校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划入其招生录取机制中,努力探索出综合评价招生新模式,为优质生源的获得开辟出新领域。

以往高校招生时,总是将学生高考的成绩奉为圭臬。

而当前高校的招生机制充分凸显了其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

高校可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状况,这不仅有利于高校的科学选才,还有利于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从而助力高校建立“招生—育才”新模式。

此前,高中的课程设置每每在升学压力下委曲求全,丧失办学的自主性。

综合素质评价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权利赋予高中,也就是赋予了高中新的办学自主权。

因此,高中可以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引下,自主自发地设置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和原则,使其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基于此,高中可以结合这些细则更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和形式,开辟“教学—评价”的崭新路径。

综合素质评价与以往“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产生鲜明的对比,它开拓了学生多元发展的路径,特别是夯实了学生的发展机遇。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从其覆盖广度来说,它力求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是多角度的,其发展目标涵盖学业能力、思想品德、身心的康健等多个维度。

因此,学生有机会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中获得更好的评价,有效规避了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被“一票否决”的现象。

从其内涵的宽度来讲,它给学生开辟了多元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发展机遇。

纵观我国综合素质评价落实状况,不难发现,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中还存在着科学化保障乏力、公平性受到质疑、应用性受到局限的实然困境。

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呈现出科学化保障乏力的问题。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目录一、新高考改革概述 (2)1. 新高考改革背景 (3)2. 新高考改革目标 (4)二、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 (4)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6)2. 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衔接问题 (7)3. 高考评价体系不完善 (9)4. 考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0)5. 政策执行力度与教师培训问题 (11)三、应对新高考改革的策略 (12)1.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14)2. 完善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的衔接 (15)3. 构建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 (16)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7)5. 提高政策执行力度与加强教师培训 (18)四、案例分析 (19)1. 成功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地区或学校案例 (21)2. 新高考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经验教训 (21)五、结论与展望 (23)1. 新高考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24)2. 对未来新高考改革的建议与展望 (25)一、新高考改革概述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公平。

该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对高考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主要涉及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创新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新高考改革旨在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更加科学、公正的机制。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新高考改革也面临一些实际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调整考试科目的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考试内容以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考试方式以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水平,以及完善招生录取机制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新高考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困局及改进建议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困局及改进建议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困局及改进建议发布时间:2021-11-25T07:37:28.7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39期作者:朱元勇[导读] 从而更好地促进综评实践的开展。

下文结合“实施办法”内容具体展开:——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365199摘要:2018年福建省启动新高考改革,并在2018级高一新生中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至今已经开展三年时间,而作为新高考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文件仍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

文章通过对理论解读和实践操作的反思,针对评价理念、内容、程序、项目、结果应用等指出问题并提出参考建议,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完善顶层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福建省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问题改进建议完善顶层设计福建省于2016年9月颁布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自2016年秋季在部分地区高一新生试点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全面实施。

但当时由于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等主客观原因,直到2018年福建省启动新高考改革,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才真正全面开始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2020年8月福建省又颁布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标志着福建省综合素质评价进入了新的阶段。

综合素质评价在福建省全面实施已有约三个年头,其中2018级高中学生已经完整开展了一轮综合素质评价(以下简称“综评”),评价结果也已经供高等学校招生使用。

回首三年来综评的过程,深切感受到综评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上位的政策导向对下位的实践操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综评过程与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而作为新高考改革的综评的政策文件难免会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

本文试图对综评的政策性文件《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在理论解读和实践操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相对合理化的参考建议,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完善顶层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综评实践的开展。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分析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养评价的重要性越发显著。

综合素养评估具备助力院校构建“招生——育才”新模式、开辟高中建设“教育——评估”新方式、激发学生发展“全面——多样”新机遇的价值意蕴。

可是在综合素质评估实践环节中,也体现出合理化保证欠缺、公正性遭到怀疑、运用性遭到局限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探讨从综合素养评估中暴露的客观性与差异化冲突、过程性内核、以运用延伸助力构建发展的需求几个方面开展思考。

对于此,推出完善综合素养评估的指标体系等健全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引言:2014年,国务院推出的《国务院有关深化考试招生体系革新的落实建议》推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估、多元录取”的招生形式。

同一阶段,教育部刊发的《教育部有关普通高中学业水准考试的落实建议》与《教育部有关增强与改革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估的建议》两份文件,推出了不在少数的高考革新策略。

这些有关新高考革新相应政策的推出,促使综合素养评估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现状1.评估内容体现一致化态势教育部《有关积极推广中小学评估与考试体系革新的通告》明确表明,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估内容可分为道德品德、公民素质、学习能力、沟通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体现六个组成。

大多数省份推出的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估计划,其评估内容与指标是以教育部《有关积极推广中小学评估与考试体系革新的通告》规定的基本性发展目的为参考[1]。

2.评估主体体现为多样化现象多元化评估是多样化价值取向的有效策略,不但反馈学生各类能力的优劣,也可以给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帮助。

现今,评估主体从一元评估主体转变为多元化评估主体。

一元化评估主体也就是单一以老师评估学生,而多元化不单单囊括老师评估还分为同伴评估、自我评估与家长评估等各个组成。

这一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可以更加直观的反馈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状况,表现评估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289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考大学有影响吗

289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考大学有影响吗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考大学有影响吗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对考大学是有一定影响的。

具体而言,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考大学:
1. 高校录取时的专业录取。

不同的专业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不同,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类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要求较高,而文史类相关专业则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要求较高。

因此,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专业录取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高校录取时的整体评价。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实践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会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录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不清晰、评价过程不透明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因此,在实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摘要:我省新高考政策自2021年启动,2024年正式实行。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的录取方式也有所变化,从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到“两个依据、一个参考”。

除了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外,还要参考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

【1】这次改革有利于实现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精准匹配”,所以综合素养评价对学生的意义重大。

本文从新高考的变化、综合素养的内涵及综合素养的评价原则、内容和意义等方面分别进行研究论述。

关键词:新高考,综合素养,评价,研究引言:新高考要求高中学生在高一开学的时候就要进行科目选择,这对学生来说是压力,也是考验,要求学生对自己有更准确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能提前进行规划,这响应了国家教育要立德树人的初衷。

国家希望高校遴选出具有足够自我认知,在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全面发展。

一、认识新高考(一)新高考的变化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实行了新高考,本人工作的甘肃省也已经启动该项工作。

新高考与旧高考最大的不同体现在考试科目的组合和高校招生两个方面。

第一,科目组合不同。

把原来传统的3+X(语文、数学、英语+理科/文科综合)考试科目,变成3+1+2模式,“3”依然是语、数、外,“1”是在物理和历史两科里选出一科,“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这四科中选出两科。

【2】新高考不再分文科、理科,而是给学生提供了12种学科组合方式,在以语、数、外为基础学科的前提下,突出了物理和历史的基础导向作用,更契合高校不同专业选才的需要。

第二,在高校录取方面,由原来主要依据高考分数录取,改变为多元化招生评价体系,即综合素养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统一高考分数三位一体。

(二)实行新高考的意义高考改革是我们国家教育改革,乃至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考改革牵动的不止是学校、家长和学生,更是对全社会提出了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打破唯分数论,以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为教育目标。

高考改革与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考改革与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考改革与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考是中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门槛,而高考改革则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高考改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一、高考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高考制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高考制度仅以学生的学术成绩为评判标准,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高考改革的推进,则强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高考改革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高考制度下,学生通常只关注分数,为了追求高分,他们只注重学术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而高考改革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其次,高考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的高考制度,对于学生的答案有着明确的要求,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并按照标准答案完成。

而高考改革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后的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高考改革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过去的高考制度仅以学术成绩为评判标准,而高考改革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除了高考改革以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术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全面、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除了学术成绩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高考下的多元评价

新高考下的多元评价

新高考下的多元评价高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着千万学子的未来发展,也承载着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期望。

近年来,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中,分数几乎是衡量学生能力和潜力的唯一标准。

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拔的公平性,但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它往往难以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容易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分数而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新高考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则试图打破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全面的评价维度。

新高考的多元评价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考试科目的组合更加多样化。

学生不再被固定地分为文科和理科,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考试科目。

这种改革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展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能力。

比如,对于擅长物理但对化学兴趣不大的学生,可以选择物理、生物和地理的组合,而对于喜欢历史且对政治有深入思考的学生,可以选择历史、政治和地理的组合。

这样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更符合个体差异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了新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素质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通过记录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和成长,为高校招生提供了更全面、更立体的参考依据。

例如,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团组织、科技创新比赛等经历都可以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

这不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也有助于高校选拔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学生。

再者,新高考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考量。

学业水平考试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不仅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纳入,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更加重要,避免了以往只重视高考一次考试的弊端,也促使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

谈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困境及转变

谈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困境及转变

谈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困境及转变摘要:传统的高考制度遵循“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能够使教育公平得到体现,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重视他们的考试成绩,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和社会工作之后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这既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好处,也不能满足当下社会的普遍要求。

在我国当前推进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建构和应用将成为最重要的一步,综合素質评价通过系统整体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奠定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调。

关键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应用研究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惑1.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不明确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对未来社会能否适应。

这一价值理念是如今教育领域所迫切需要的,也是人民大众对于学生的期待。

但是,当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之后,也给高中学校带来了许多烦恼和难题,具体表现在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冲击。

第一,学校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处理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的关系,是取代、并列,还是包含关系,都需要我们不断实践。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困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一样。

2.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模糊点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均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并且二者都是高中学校需要注重的教育目标和实践方法。

但是,当两者面对面时,综合素质评价所注重的要求便开始模糊。

过去,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出是为了改变当时教育的分数至上论。

同时,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落地,教育界把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并且保证了普通高中学生的培养质量。

现如今,各地的学校已经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上日渐成熟,所以,提出核心素养后,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否需要改变,成了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3.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困惑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要不要相应改变?如果改变,应该在什么方面上进行改变?第一个问题是综合素质的定义,但是这一问题还是很有争论的,但其共同目标都是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塑造。

2019年高考制度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荐word版 (1页)

2019年高考制度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荐word版 (1页)

2019年高考制度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考制度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制度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高考制度改革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明确了每个方面的考察重点。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与进一步深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也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有进一步的提升。

在高中教学中,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的受关注度与高考相比还是较低的,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家长与教师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认识缺乏、认可度不高。

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将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列为“写评语”,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存在偏见。

如何在政治教育的要求下转变这种偏见,切实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当前高中学生整体开展的重要内容,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

以政治教育为根底,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根底。

关键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效,还要从学生的全面建设角度出发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从学生的道德建设、思想建设等多角度出发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摒弃了传统的唯分数论英雄的高中学生评价方式。

但是这种最新的评价模式在当前的高中教育开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现状浅析1.教师的关注度缺乏。

在当前的新高考背景下,很多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方面,以政治教师为例,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主的,比方根底的经济知识教育、根底的哲学理论教育等。

但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对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的教育。

比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螺旋式的上升与开展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学习积累的过程,但是教师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成绩方面,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的关注。

这样的教学关注度也让很多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及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误区。

2.家长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家长群体的思想认识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知识的学习相比,其分量是较轻的。

很多家长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家长群体的思想认知中,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一阶段的家长在教育评价上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而对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社会开展的认知等各方面的思想政治建设关注度不高,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年龄还小,应该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至于孝顺或者其他的个人品格,等出生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掌握的”。

浅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07-28T15:26:53.40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作者:梁雪[导读] 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逐渐开始关联,梁雪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150080摘要: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逐渐开始关联,并且二者在未来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面对这种趋势,高中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确保评价的科学、公正。

然而当前的评价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境,评价效果不佳,对于这种情况,学校需要直面困难,寻找科学的对策,促进评价质量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当前评价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探究科学开展评价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对策引言:综合素质的评价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除了学生的考试结果之外,还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这种综合的评价,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学校对于学生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随着高考的改革,综合素质的评价还可以为考试录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为科学发挥评价的重要作用,高中学校应完善评价制度,实现公正的评价。

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困境(一)评价公正性不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拥有较大的主动权,这就使得不同的学校评价的质量出现不同。

有些学校能够认真落实政策,实现高质量的评价,但是有些学校对于评价不够重视,实际的评价质量也较低。

部分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认识,因而在评价过程中,仍然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考察依据,对于学生其他素质的评价敷衍了事,这就导致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

还有些学校重视结果评价,忽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综合评价关乎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高考录取,如果各学校的评价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公平性,那么整体学生的评价公正性就难以保证,考试升学的公正性也就难以保证。

(二)评价缺乏操作性相关的政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出了规定,要求评价中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还需要包含学生的审美与表现、交流合作、运动健康等内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
“可为”与“难为”
文/刘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推广开来。

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考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为性”。

但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使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将遇到一定的障碍,有“难为”的一面。

本文将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为”与“难为”进行探究,对当前高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可为难为
|基础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广,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代教育的发展更追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考评也更注重综合评价。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运而生,这是高中教育的创新实践,也是高考改革中的崭新尝试。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涵盖高中生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等诸多方面,较为系统完整,纳入教育体系,有利于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和综合考评。

一、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为”
(一)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各个学科和生活诸多方面考量高中生,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个人素质、学习能力、交际能力、运动体能、审美修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评测量,涵盖范围广泛,更加全面、立体。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以往高考以“分”作为考评标准的补充,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在高考改革中,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可为”性。

(二)随着现代高中教育的发展和诚信建设的加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随着现代高中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仅靠“分”作为学生高考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备受争议。

人们开始质疑和反思,探求一直更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考测评方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行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产生的,这是高中教育顶层设计的要求,是现代高中教育创新的尝试。

当前社会加强诚信建设的进程中,各方面对高中教育的监管力度提高,社会对诚信意识要求提高,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推广是有可操作性的,是“可为”的。

(三)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行的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等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一定的规范化的程序是可实现的。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在参与过程中,按照规范化的程序来执行。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可行的,就必须保证测评过程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只有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执行程序,通过制度的约束来最大程度的保障过程的客观性和执行性。

社会、学习、家庭的参与不是不可能的,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在规范的范围内是可以达到一定效果的。

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状况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教育实际设计合乎当地教学现状和要求的规范化的执行程序,协调综合素质评价各方的利益诉求,保障执行力度的最大化,确保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的顺利执行,是“可为”的。

(四)改良单一的测评标准和简单的“合格”、“不合格”的评价结果,设置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评价方式更具有现实意义。

部分地区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上单纯的以“合格、“不合格”作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不合适的。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测评指标应该丰富化和详细化,单一的测评方式是不可取的,难以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判。

对学生的最后测评结果也有体现“甄别性”,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状况将学生区分开来,需要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因此要改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更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佐证和分析,进行更具有现实感和立体化的评价是“可为”的。

二、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难为”
(一)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综合素质”定义较难。

综合素质评价,是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多方面的分析和测评,从而实现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但对于“综合素质”的定义是较为困难的。

从几个方面来测评算是综合,从哪些方面来评价才算综合,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综合素质”概念的难以达到一个统一标准,也就难以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综合素质”的标准设定上,具有不确定性。

各个地方的教育现状和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是否各地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还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这也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这是“难为”的。

(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的客观真实性难以把控。

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学生也是参与者,但学生间彼此竞争的关系,很难让学生在相互评价过程中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这就大大降低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家长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为确保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突出,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高估现象。

教师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本身一个较为“中立”的角色,但教师所带学生众多,课业繁重,难以对学生个体实现逐个、全面的了解,这也导致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不客观性的存在。

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对学生有所偏爱的现象,更加重了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是“难为”的。

(三)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部分地区实属形式主义,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部分地区的学校管理者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够重视,在认知中觉得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推行过程中逐渐沦为形式主义,在高考改革和实际高中生评价过程中没有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行起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没有真正发挥本身的作用,原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的展现和评价显得毫无意义可言,这是“难为”的。

三、结语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高考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是具有一定的积极导向和现实意义的。

在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争议也是正常的。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如何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客观、科学的展现和实行是当下需要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远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反思与对策[J].考试研究, 2008,(10).
[2]林珑.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考试, 2009,(04).
[3]周文叶.论表现性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4]柯政.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分析:以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0,(02).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
146
祖国2018.5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