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工作简报第223期(修改稿)
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
名 称 话 机
性别 职务 E-Mail 传 真
研 究 领 域 信 学术水 息 平介绍 报告 院学 术报 告会 题目 报告 摘要 (中文) (填写外国专家在我院访问的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明确访问目的,如
学术交流、咨询、科研指导、探讨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等,并与外国专家协商 详细的来华时间) 限 300 字 (中文)
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
“国际杰出学者”推荐表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 来访专家姓名: 来访专家国籍: 来访专家国外工作单位: 院内合作者姓名: 申请来华时间: 周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制 年 月 日
姓 性
名 别 免冠证件 照片(2 寸)
出生日期 国 籍
出生地 研究领域 所属学科
(限 30 字)
数理/学/生命/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医学
来访 专家 在华 日程 安排
(填写外国专家在我院访问的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明确访问目的,如
学术交流、咨询、科研指导、探讨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等,并与外国专家商定 具体的来华时间)
预 期 目 标 和 成 效
回访 对方是否已同意接受我院高级访问学者回访: 是 计划 否
国内 同行 知名 专家 推荐 意见 推荐专家(签字) : 年 月 日
推荐 单位 意见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字) : 推荐单位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该推荐表由本人经外国专家授权填写,信息来源合法 且真实可靠。本人已明确告知外国专家“中国科学院国际 人才计划”的申报条件和来华工作要求,并将在外国专家 承 来华后严格执行制定的工作计划。 诺 院内合作者(签字) : 年 月 日
国外工作 中文: 来 访 专 家 信 息 单位 职 称 英文: 职 务
E-Mail 手机 联系地址 曾获得的 主要国际 学术大奖 和主要学 术成就 (请附主 要奖项的 获奖证书 复印件)
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发言稿
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发言人,我代表全体科研人员,讲述一下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追求科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价值。
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合二为一,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首先,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突破人类认知的边界,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都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来推动其发展。
科学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科学研究并不只局限于理性的探索,也需要人文关怀的引导和关注。
人文关怀强调的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关注人类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和心理需求。
科学研究需要关注人的需求和情感,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怀被研究对象的权益,尊重他们的尊严和隐私。
我们还需要关注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关怀。
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可以产生更加立体、全面的成果。
在科学研究中注重人文关怀,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和生活实际,为社会发展提供更有用的指导。
同时,科学研究也可以为人文关怀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依据,使人文关怀更加科学化和有针对性。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如何融入人文关怀呢?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科研过程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必须尊重被研究对象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在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守伦理规范。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补,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最后,我们要关注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要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今天的发言中,我试图强调了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民族认同感越强烈的旅游者越愿意重游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
[摘要]寻求民族认同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旅游者前往特定黑色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动机之一,但在黑色旅游研究中对民族认同与重游意愿关系的关注还相对较少。
民族认同是否能够增强旅游者的重游意愿?促进和限制民族认同产生的因素又有哪些?针对此,文章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模型,构建了包括本真性、个体限制、民族认同和重游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428份问卷进行PLS -SEM 分析,对民族认同的不同维度与重游意愿之间的路径关系,以及影响民族认同塑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具有内部差异性,民族认同承诺对重游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而民族认同探求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却是消极的,虽然这种影响效应并不显著;(2)本真性感知对民族认同的各个维度和重游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3)个体限制对旅游者的民族认同承诺和重游意愿有显著消极影响,对民族认同探求的消极影响则不显著。
该研究结论将为如何在黑色旅游地塑造积极的民族认同、提升旅游者重游意愿、增强黑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黑色旅游;民族认同;本真性;个体限制;重游意愿[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21)04-0083-13Doi:10.19765/ki.1002-5006.2021.04.010引言中华民族认同是动员各族人民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抗争、肩负历史使命的重要政治资源[1-2]。
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自此,中华民族认同有了法律依据和法理基础①。
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华民族认同通过对历史的记忆和诠释不断被构建和发展[1]。
每一次重大事件如海外撤侨、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都在激发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强化了民族认同。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3]。
在新时期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也一直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全社会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如发挥教育的功能,发掘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等。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
3. Colle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ake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explore how to combine Jiangxi'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build 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relying on the self-developed Jiangxi Province boutique online open courses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teaching platform,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flipping the teaching classroom, carrying ou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knowledge transfer,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three in one”, and cultivate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研究进展
第49卷第1期2020年1月应㊀用㊀化㊀工AppliedChemicalIndustryVol.49No.1Jan.2020收稿日期:2019 ̄04 ̄25㊀㊀修改稿日期:2019 ̄05 ̄17基金项目:上海市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社会发展领域项目(18DZ1204303)作者简介:张祥(1991-)ꎬ男ꎬ安徽合肥人ꎬ工程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研究ꎮ电话:021-55009306ꎬE-mail:zhangxiang2@smedi.com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研究进展张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ꎬ上海㊀200092)摘㊀要:简要介绍了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的技术组成和原理ꎬ综述了国内外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的工程应用案例ꎬ总结了多相抽提修复在技术应用强化改进㊁过程模拟和效果监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ꎬ并对原位多相抽提技术在场地修复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ꎬ以期为今后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多相抽提修复工作提供参考ꎮ关键词:多相抽提ꎻ有机污染ꎻ场地修复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09ꎻTQ209ꎻTQ410.9ꎻX ̄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3206(2020)01-0207-05Researchprogressintheorganiccontaminatedsitesremediationbyinsitumulti ̄phaseextractiontechnologyZHANGXiang(Shanghai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Group)Co.ꎬLtd.ꎬShanghai200092ꎬChina)Abstract:Thetechnicalcomponentsandprinciplesofinsitumulti ̄phaseextractiontechnologywerebrief ̄lyintroduced.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ngineeringapplicationcasesbasedonmulti ̄phaseextrac ̄tiontechnologywerereportedꎬandtheupdateadvancesinthestudyoftechnologicalimprovementꎬprocesssimulationꎬremediationeffectmonitoringandevaluationweresummarized.Finallyꎬtheresearchanddevel ̄opmentdirectionsofinsitumulti ̄phaseextractiontechnologyinthefieldofsiteremediationwereprospec ̄ted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futureworkintheorganiccontaminatedsitesremediationbasedoninsitumulti ̄phaseextractiontechnology.Keywords:multi ̄phaseextractionꎻorganiccontaminationꎻsiteremediationꎻresearchprogress㊀㊀近年来ꎬ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ꎬ各地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了关停和搬迁ꎬ遗留了大量的工业污染场地ꎬ造成了突出的环境安全风险[1]ꎮ因此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已成为当前环保行业的研究热点ꎮ原位多相抽提(MPE)技术可同时修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VOCs/SVOCs)污染土壤和地下水ꎬ适用于石化企业污染场地苯系物㊁多环芳烃㊁氯代烃类等污染物的高效修复ꎬ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ꎬ应用频率近年来逐渐提高[2 ̄3]ꎮ本文对当下原位多相抽提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ꎬ以期为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实施提供参考ꎮ1㊀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组成与原理MPE技术是同时抽提场地污染区域土壤气体㊁地下水和自由相等多相态污染介质至地面以进行多相分离及净化处理的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4]ꎬ综合了土壤气相抽提(SVE)技术和地下水抽出处理(P&T)技术的特点ꎬ能够同时修复地下水㊁包气带及含水层土壤中的污染物ꎬ回收自由相态污染物并控制地下水污染羽流迁移ꎬ同时强化好氧生物降解ꎬ尤其适用于易挥发㊁易流动的非水相液体(NAPL)污染修复[5 ̄6]ꎮ1.1㊀原位多相抽提系统组成MPE技术通过多相抽提㊁多相分离和污染物处理三个主要工艺完成ꎮ抽提系统是MPE系统的核心部分ꎬ包括抽提井结构㊁抽提设备和管路等ꎬ作用在于同时抽取污染区域的多相污染介质(包括土壤气体㊁地下水和NAPL)至地面处理系统中ꎮMPE技术可实现多种抽提方式ꎬ主要有单泵抽提㊁双泵抽提以及生物抽除等[7 ̄8]ꎮ单泵抽提系统通过真空泵产生真空条件和液体吸引升力ꎬ使用单个抽提滴管从井中同时提取液体/气体ꎮ双泵抽提系统通过潜水泵抽提地下水ꎬ地下水㊁NAPL与土壤气体经不同管路抽出ꎬ比单泵抽提系统更灵活ꎬ克服了抽提深度的限制ꎬ可应用于地下水位波动条件和更宽的适用渗应用化工第49卷透率范围ꎬ但设备成本也更高ꎮ生物抽除系统组成与单泵系统相似ꎬ但目的在于强化轻质非水相液体(LNAPL)的回收和非饱和带的好氧生物降解[9]ꎮ抽出的气液混合物或单独的气体㊁液体在地面处理系统中进行后续相分离和净化处理ꎮ分离废气/废水可采用常见环境工程技术手段包括催化氧化法㊁吸附法㊁浓缩法㊁生化法和物化法等处理[10]ꎮ1.2㊀原位多相抽提技术原理MPE技术应用于土壤地下水修复过程中有自由相回收㊁地下水抽出处理㊁土壤气相抽提㊁生物通风等多种作用ꎬ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展协同作用的能力ꎬ需针对目标污染介质和污染物类型确认应用策略而采用相应的系统结构[11]ꎮ对于存在NAPL污染的场地ꎬ最优先的污染修复方法是直接去除自由相污染源ꎮMPE能够有效处理NAPL污染ꎬ通过抽提设备向抽提井中施加气相压力梯度和水力梯度ꎬ地下连续相液体(地下水和NAPL)响应压力梯度而流入抽提井中ꎬ强化自由相回收的同时也去除了地下水中的溶解态污染物ꎮ施加的真空度越高ꎬ可实现的气相压力梯度和水力的梯度越大ꎬ地下水和NAPL的抽提速率越高ꎮLNAPL污染在地下水位形成连续自由相层ꎬMPE技术可使用潜水泵抽取地下水和浮油层ꎬ并与真空强化抽提效果叠加ꎮ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在污染过程中随重力下沉至含水层底部ꎬ因此MPE系统去除DNAPL时需要设置适当的抽提井深度ꎮ抽提过程中的真空强化作用也可调动被毛细管力束缚而无法进入抽提井中的NAPL污染ꎬ促进其溶解迁移ꎮ与传统地下水抽出 ̄处理技术相比ꎬMPE技术有更大的影响半径和更高的地下水修复效率[12]ꎬ可进行污染羽流的水力控制ꎬ防止地下污染迁移扩散[13]ꎮ低到中渗透性地层毛细带土壤中存在的孔隙水限制空气流通ꎬSVE技术修复效果不佳[14]ꎬ而MPE系统同时抽提地下水和土壤气体ꎬ降低地下水水位并因此提高渗流区中的气相渗透率ꎬ可最大化SVE修复效率ꎮ同时ꎬMPE过程可以增强包气带㊁土壤孔隙水和饱和带土壤的生物通风ꎬ进一步强化原位好氧生物降解[15]ꎮ2㊀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研究进展2.1㊀场地应用研究2.1.1㊀国外应用案例㊀MPE技术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工程应用ꎬ美国环保署㊁石油学会和陆军工程部等针对MPE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出台了相关的技术指南ꎮKirshner等1996年报道了高负压双相抽提(HVDPE)技术在航空燃油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的应用ꎬ经5个月运行去除了16656.8kg烃类污染物ꎬ其中生物降解㊁液体抽出㊁气相抽提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分别占62%ꎬ27%和11%[16]ꎮGabr等在某空军基地航空燃油污染场地使用垂直预制井布设25排抽提井ꎬ安装MPE系统进行LNA ̄PL抽提ꎬ运行185h共去除467kg气相有机污染物和133L的自由相液体[17]ꎮCalza等将MPE技术应用于巴西某加油站苯污染场地修复ꎬ经18个月系统运行后地下水中苯污染浓度达到修复目标要求[18]ꎮBaldwin等在某加油加气站场地设置12口抽提井并安装HVDPE系统进行地下水修复ꎬ两年半运行期共抽出污染地下水1400m3ꎬ去除约119kg石油烃[19]ꎮ2.1.2㊀国内应用案例㊀国内MPE技术研究应用近年发展迅速ꎬ中试和工程化应用逐渐增多ꎮ张云达等在某氯代烃苯系物复合污染场地采用单泵TPE系统进行地下水修复ꎬ在1000m2污染范围内布设抽提井103口ꎬ20dMPE系统运行后抽出250m3地下水ꎬ12000m3气体ꎬ收集NAPL约50L[20]ꎮ某化工场地LNAPL污染地下水单泵TPE系统修复中试研究布设了9口抽提井ꎬ运行时间25dꎬ累积抽提时间约8hꎬ共抽提污染液体约720Lꎬ去除甲苯约125kg[21]ꎮ某化工场地苯系物污染地下水MPE修复中试研究发现ꎬMPE技术实现了土壤地下水中挥发性气体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ꎬ但对残留溶解态㊁吸附态污染物无显著效果ꎬ需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联合运用以提高修复效率[22]ꎮ张晶等在某有机复合污染场地应用MPE和原位化学氧化联合技术完成地下水修复ꎬ通过MPE系统收集LNAPL自由相ꎬ再利用原位化学氧化技术进一步降解ꎬ45dMPE运行中收集了约100L的LNAPL[23]ꎮ2.2㊀多相抽提技术改进强化研究以上工程应用案例普遍证实MPE技术在低至中等渗透污染区域有较好的修复能力ꎮ近年来研究者针对MPE系统进行了结构改进㊁集成化自动化和效果强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ꎬ以降低应用成本ꎬ提高修复效率ꎮ2.2.1㊀MPE系统改进㊀McDowell等将自动化远程遥测系统集成到MPE控制系统中ꎬ连接真空泵㊁分离净化设备的数字化感应器和控制器ꎬ实现MPE系统的远程监控ꎬ显著降低人力和运行成本[24]ꎮ周鲲鹏等设计一种定时抽提修复装置ꎬ通过控制装置采集分析数据ꎬ实现定时定量的DNAPL抽提[25]ꎮ张峰等将MPE系统的地面设施(抽提和气液分离系统㊁尾气湿度温度控制系统㊁尾气处理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形成集成化装备ꎬ克服现有技术在设备运输转移和重复使用等方面的限制[26]ꎮ姜永海等在MPE修复装置中设置污染羽抽出主井和包气带斜802第1期张祥: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研究进展井以解决在地下水修复工程中无法有效解决土壤包气带污染的问题[27]ꎮ张峰等设计了单井分层抽提和注射的装置ꎬ克服现有技术在修复目标层位调整的局限ꎬ以降低抽提修复成本并提高修复效率[28]ꎮ2.2.2㊀空气注入强化技术㊀空气注入(AS)通过向含水层饱和区注入空气过程中空气流的吹脱作用促进污染物对流扩散㊁NAPL污染物的溶解和土壤介质吸附污染物的解吸ꎬ并增强微生物降解效果ꎬ对NAPL污染修复效果非常显著[29]ꎮMPE应用于非均质污染场地中时可在局部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渗透性差的区域安装空气注入井以提供一定的正向气相压力梯度ꎬ促进该区域的空气流动ꎬ从而强化抽提效果ꎬ并缓解场地渗透性不均的限制[10ꎬ30]ꎮ目前针对AS/MPE联合技术研究较少ꎬAS/MPE系统的工程布局和参数优化还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ꎮ2.2.3㊀热强化技术㊀热强化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场地修复中有广泛的应用[31]ꎮ有机污染物的蒸汽压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型增长ꎬ升高温度改变了污染物分配行为(污染物的吸附㊁溶解㊁挥发等)和物理特性(黏度㊁密度等)ꎬ且通过降低土壤含水率增加渗透性ꎬ提高了传质速率ꎬ有助于VOCs/SVOCs污染场地修复ꎬ减少了修复时间且提高了顽固污染物的抽提效果[32]ꎮBouchard等在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中试过程中比较了传统双相抽提(DPE)和蒸汽热强化DPE技术修复效果ꎬDPE技术可有效去除VOCs和部分SVOCs污染物ꎬ但在要求修复周期内难以完成部分低饱和蒸气压SVOCs污染修复工作ꎬ而蒸汽注射热强化对所有目标污染物的总量削减均有显著效果[33]ꎮGorm等使用蒸汽和电阻加热强化DPE系统修复DNAPL污染场地ꎬ使用蒸汽加热浅层含水层ꎬ电阻加热中层至深层低渗透粘土层ꎬ通过改变蒸汽注入速率㊁电功率以及真空度和液体提取速率形成压力循环ꎬ4㊁5月运行期共去除约1130kgVOCs污染物ꎬ目标污染物去除效率达到99.85%~99.99%[34]ꎮ2.2.4㊀表面活性剂增溶强化技术㊀表面活性剂增溶可用于提高地下水抽出和MPE修复效能ꎮ表面活性剂注入降低了土 ̄水/污染物 ̄水界面张力ꎬ提高了污染物的迁移速率ꎬ也导致地下水中的空气饱和度增加以及空气影响范围扩大[35]ꎮ国内目前大部分表面活性剂强化研究局限于实验室阶段ꎬ需要相应的理论验证和工程化应用[36]ꎮ美国EcoVacServ ̄ices公司基于车载移动MPE修复系统和表面活性剂注入系统开发了SURFAC®表面活性剂强化含水层修复专利技术[37]ꎬ并完成了50项以上SURFAC®技术工程应用ꎬ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增强含水层修复技术相比修复时间缩短80%~95%ꎬ能耗降低约75%ꎮ2.3㊀修复过程模拟研究MPE过程的多相行为数值模拟研究对于分析现场数据ꎬ识别控制参数和设计修复系统具有重要意义ꎮCrawford等通过对9个加油站污染场地的MPE运行参数进行分析ꎬ验证MPE过程土壤气体和地下水抽提影响半径计算方法ꎬ并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ꎬ提出评价MPE影响半径的关键参数ꎬ对于MPE过程效果评估和运行调整改进具有重要意义[38]ꎮYen等提出了一种有限元生物抽除模型ꎬ模拟非均质含水层中LNAPL的迁移行为ꎬ在校准和验证过程中准确预测生物抽除过程地下水中溶解态污染物和包气带气态污染物的传输[39]ꎬ并将前述模型应用于LNAPL污染生物抽除修复过程优化ꎬ通过模拟/回归分析/优化方法节省修复成本[40]ꎮLi等提出了一种有限元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ꎬ基于地下水㊁非水相液体和气体流动控制方程分析DPE修复系统的修复行为ꎬ并将其应用于加拿大西部的某石油污染场地ꎬ用于预测MPE修复效果评价[13]ꎮHuang等将三维多相多组分模型与DPE修复过程的数值模拟相结合ꎬ有效模拟DPE修复过程中自由相回收和地下水修复效果的预测[41]ꎬ并将DPE修复过程模拟系统应用于具体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方案设计ꎬ为现场采取的进一步补救措施提供决策支持[42]ꎮQin等提出基于仿真模拟的随机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方法ꎬ将污染物迁移模型㊁DPE过程建模㊁MCDA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整合以优化地下水修复工程实施ꎬ并基于此方法评价修复过程的修复成本和环境效益[43]ꎮQin等还将DPE过程模拟㊁多变量回归工具和非线性优化模型进行耦合ꎬ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技术建立DPE过程预测系统ꎬ将预测系统嵌入到多目标优化框架中ꎬ用于系统成本和过程效率之间的决策分析和现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制定[44]ꎮ2.4㊀修复效果监控评价研究MPE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污染状况变化监控不足会导致修复效果不如预期的情况ꎬ过程监控对于保证修复系统有效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大多数MPE系统在运行中可监测地面监控的工艺运行参数ꎬ如抽提流量㊁真空度㊁抽提污染物浓度和体积分布等ꎬ以及地下水/NAPL水位变化㊁土壤气体以及地下水中污染物(和其他化学参数)的浓度分布㊁温度和O2㊁CO2等场地特征数据ꎬ以尽可能对地下污染迁移和地上污染处理进行控制[11]ꎮ目前修复过程监控技术的工程应用尚不完善ꎬ存在监测分析902应用化工第49卷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不高㊁监测项目难以满足效果评价需求㊁监测设备环境适用性不强等问题ꎮ吴舜泽等在加油站土壤与地下水热强化MPE修复系统中集成监测系统ꎬ用于监测抽提系统㊁加热系统㊁分离系统㊁废水与尾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参数并输入至控制系统进行系统控制ꎬ可实时监控修复系统运行过程[45]ꎮ对修复过程建立修复效果反馈ꎬ基于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与评价方法开展技术经济与环境效益多维度评价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要求[46]ꎬ而目前针对MPE修复过程的综合评价研究较少ꎬ亟待进一步研究ꎮCadotte等将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应用于柴油污染场地的模拟修复过程中ꎬ对生物抽除处理LNAPL污染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抽除修复技术在材料和设备能源消耗㊁污染排放和环境负荷等多方面有较大影响[47]ꎮ3 总结与展望原位多相抽提修复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案例研究表明该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具有显著的效果ꎮ目前国内多相抽提修复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修复系统设计和效果强化ꎬ但适应我国场地污染特征的自主化多相抽提技术装备仍然缺乏ꎬ且缺少修复过程模拟预测和监控评价技术研究ꎮ针对原位多相抽提修复技术应用发展做如下展望:①研究开发适用于非均质低渗透地层的强化多相抽提集成技术和装备ꎬ突破多相抽提与其他修复技术的联合方法和工程应用ꎻ②基于信息技术建立多相抽提过程参数动态变化监控系统ꎬ实现过程在线监控分析反馈及智能化控制ꎻ③进行多相抽提修复多维度评价ꎬ开展绿色可持续多相抽提修复研究ꎮ参考文献:[1]㊀张俊丽ꎬ王芳ꎬ余勤飞ꎬ等.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ꎬ2014ꎬ36(12):1 ̄5.[2]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Treatmenttechnologiesforsitecleanup:Annualstatusreport:EPA ̄542 ̄R ̄07 ̄012[R].15thed.WashingtonD.C.: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ꎬ2007:11 ̄35.[3]梁增强ꎬ杨菁ꎬ毛安琪.典型行业污染场地重点关注污染物浅析[J].广东化工ꎬ2018ꎬ45(14):201 ̄202. [4]贾建丽ꎬ于妍ꎬ薛南冬ꎬ等.污染场地修复风险评价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15:88 ̄91. [5]AntonioHEꎬPedroMSꎬEmilioSLꎬetal.Free ̄productplumedistributionandrecoverymodelingpredictioninadiesel ̄contaminatedvolcanicaquifer[J].PhysicsandChemistryoftheEarthꎬ2012ꎬ37(2):43 ̄51.[6]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Howtoeffectivelyre ̄coverfreeproductatleakingundergroundstoragetanksites:aguideforstateregulators:EPA510 ̄R ̄96 ̄001[R].WashingtonD.C.: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ꎬ1996:1 ̄37.[7]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Multi ̄phaseextraction:Stateofthepractice:EPA ̄R ̄99 ̄004[R].Cincinnati:Na ̄tionalServiceCenterforEnvironmentalPublicationsꎬ1999:12 ̄16.[8]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Presumptiveremedy:Supplementalbulletinmulti ̄phaseextraction(MPE)technologyforVOCsinsoilandgroundwater:EPA540 ̄F ̄97 ̄004[R].WashingtonD.C.:U.S.EnvironmentalPro ̄tectionAgencyꎬ1997:2 ̄7.[9]KimSꎬKrajmalnik ̄BrownRꎬKimJOꎬetal.Remediationofpetroleumhydrocarbon ̄contaminatedsitesbyDNAdi ̄agnosis ̄basedbioslurpingtechnology[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14ꎬ497/498:250 ̄259.[10]SuthersanSSꎬHorstJꎬSchnobrichMꎬetal.RemediationEngineering:DesignConcepts[M].2nded.BocaRaton:CRCPressꎬIncꎬ2016:437 ̄443.[11]ArmyCorpsofEngineers.EngineeringandDesign:Multi ̄PhaseExtraction:EM1110 ̄1 ̄4010[M].WashingtonD.C.:U.S.ArmyCorpsofEngineersꎬ1999.[12]刘志阳.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综述[J].环境与发展ꎬ2016ꎬ28(2):1 ̄4.[13]LiJBꎬHuangGHꎬChakmaAꎬetal.Numericalsimula ̄tionofdual ̄phasevacuumextractiontoremovenonaque ̄ousphaseliquidsinsubsurface[J].PracticePeriodicalofHazardousꎬToxicꎬandRadioactiveWasteManagementꎬ2003ꎬ7(2):106 ̄113.[14]李洪ꎬ李鑫钢ꎬ黄国强ꎬ等.地下储油罐污染环境的工程修复技术[J].土壤ꎬ2008ꎬ40(1):21 ̄26.[15]郭瑞ꎬ陈阳ꎬ许涓ꎬ等.通风及营养元素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影响[J].环境保护科学ꎬ2017ꎬ43(5):124 ̄128.[16]KirshnerMꎬPresslyNCꎬRothRJ.InsituremediationofjetAinsoilandgroundwaterbyhighvacuumꎬdualphaseextraction[J].GroundWaterMonitoringandRemedia ̄tionꎬ1996ꎬ16(1):73 ̄79.[17]GabrMAꎬSharminNꎬQuarantaJD.Multiphaseextrac ̄tionoflightnon ̄aqueousphaseliquid(LNAPL)usingprefabricatedverticalwells[J].GeotechnicalandGeolog ̄icalEngineeringꎬ2013ꎬ31(1):103 ̄118.[18]CalzaAꎬBatagliaVꎬFrederigiBRꎬetal.Soilandground ̄watercontaminationwithbenzene:Acasestudyofapetrolstationinanurbanarea[J].EnvironmentalQualityMan ̄agementꎬ2015ꎬ25(1):93 ̄104.[19]BaldwinBRꎬNakatsuCHꎬNebeJꎬetal.Enumerationofaromaticoxygenasegenestoevaluatebiodegradationdur ̄ingmulti ̄phaseextractionatagasoline ̄contaminatedsite012第1期张祥: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多相抽提修复研究进展[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ꎬ2009ꎬ163(2/3):524 ̄530.[20]张云达ꎬ顾春杰ꎬ何健ꎬ等.多相抽提技术在有机复合污染场地治理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ꎬ2018(1):71 ̄74.[21]张峰.轻质非水相流体污染场地的双相抽提修复[J].环境科技ꎬ2012ꎬ5(6):35 ̄37.[22]王锦淮ꎬ顾春杰.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联合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的工程应用[J].上海化工ꎬ2017ꎬ42(12):20 ̄24.[23]张晶ꎬ张峰ꎬ马烈.多相抽提和原位化学氧化联合修复技术应用 某有机复合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工程案例[J].环境保护科学ꎬ2016ꎬ42(3):154 ̄158. [24]McdowellASꎬLalliC.Maximizingefficiencyofdualphaseextraction[J].PollutionEngineeringꎬ2004ꎬ36(3):26 ̄28.[25]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一种DNAPL污染场地抽提定时修复装置:中国ꎬ201621455675.6[P].2017 ̄08 ̄08. [26]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箱式成套土壤地下水污染两相抽提修复装置及应用:中国ꎬ201510582054.8[P].2017 ̄11 ̄21.[2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种地下水多相抽提修复装置及方法:中国ꎬ201510733276.5[P].2018 ̄04 ̄13. [28]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单井分层抽提和注射装置:中国ꎬ201520485762.5[P].2016 ̄02 ̄17.[29]章艳红ꎬ叶淑君ꎬ吴吉春.人工注气及生物产气对孔隙介质中DNAPL运移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ꎬ2018ꎬ38(4):1482 ̄1493.[30]王磊ꎬ龙涛ꎬ张峰ꎬ等.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多相抽提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ꎬ2014ꎬ30(2):137 ̄145.[31]陈果ꎬ王景瑶ꎬ李聚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ꎬ2018ꎬ47(5):1014 ̄1018. [32]缪周伟ꎬ吕树光ꎬ邱兆富ꎬ等.原位热处理技术修复重质非水相液体污染场地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ꎬ2012ꎬ34(8):63 ̄68.[33]BouchardDPꎬMusteraitTMꎬSobierajJA.Apracticalapproachtosteam ̄enhanceddual ̄phaseextraction:Acasestudy[J].RemediationJournalꎬ2010ꎬ13(3):39 ̄57. [34]GormHꎬStevenCꎬSteffenGN.Full ̄scaleremovalofDNAPLconstituentsusingsteam ̄enhancedextractionandelectricalresistanceheating[J].GroundwaterMonitoring&Remediationꎬ2010ꎬ25(4):92 ̄107.[35]QinCYꎬZhaoYSꎬSuYꎬetal.Remediationofnonaque ̄ousphaseliquidpollutedsitesusingsurfactant ̄enhancedairspargingandsoilvaporextraction[J].WaterEnviron ̄mentResearchꎬ2013ꎬ85(2):133 ̄140.[36]唐冰ꎬ安燕ꎬ白玉琦ꎬ等.表面活性剂修复污染土壤的应用进展[J].应用化工ꎬ2018ꎬ47(11):2475 ̄2478ꎬ2483.[37]AthensNꎬGoodrichDM.Soilandgroundwaterdecontam ̄inationsystemwithvacuumextraction:USꎬ6158924[P].2000 ̄12 ̄12.[38]CrawfordRꎬSurbeckCQꎬWorleySBꎬetal.Multiphaseextractionradiusofinfluence:Evaluationofdesignandoperationalparameters[J].RemediationJournalꎬ2012ꎬ22(4):37 ̄48.[39]YenHKꎬChangNBꎬLinTF.Bioslurpingmodelforas ̄sessinglighthydrocarbonrecoveryincontaminateduncon ̄finedaquifer.I:Simulationanalysis[J].PracticePeriodi ̄calofHazardousꎬToxicꎬandRadioactiveWasteManage ̄mentꎬ2003ꎬ7(2):114 ̄130.[40]YenHKꎬChangNBꎬAsceM.Bioslurpingmodelforas ̄sessinglighthydrocarbonrecoveryincontaminateduncon ̄finedaquifer.II:Optimizationanalysis[J].PracticePeri ̄odicalofHazardousꎬToxicꎬandRadioactiveWasteMan ̄agementꎬ2003ꎬ7(2):131 ̄138.[41]HuangYFꎬHuangGHꎬChakmaAꎬetal.Remediationofpetroleum ̄contaminatedsitesthroughsimulationofaDPVE ̄aidedcleanuppocess:Part1.Modeldevelopment[J].EnergySourcesꎬPartA:RecoveryꎬUtilizationꎬandEnvironmentalEffectsꎬ2007ꎬ29(4):347 ̄365. [42]HuangYFꎬHuangGHꎬXiaoHNꎬetal.Remediationofpetroleum ̄contaminatedsitesthroughsimulationofaDPVE ̄aidedcleanupprocess:Part2.Remediationdesign[J].EnergySourcesꎬPartA:RecoveryꎬUtilizationꎬandEnvironmentalEffectsꎬ2007ꎬ29(4):367 ̄387. [43]QinXSꎬHuangGHꎬSunWꎬetal.Optimizationofreme ̄diationoperationsatpetroleum ̄contaminatedsitesthroughasimulation ̄basedstochastic ̄MCDAapproach[J].Ener ̄gySourcesꎬPartA:RecoveryꎬUtilizationꎬandEnviron ̄mentalEffectsꎬ2008ꎬ30(14/15):1300 ̄1326. [44]QinXSꎬHuangGHꎬZengGMꎬetal.Simulation ̄basedoptimizationofdual ̄phasevacuumextractiontoremovenonaqueousphaseliquidsinsubsurface[J].WaterRe ̄sourcesResearchꎬ2008ꎬ44(4):106 ̄113.[45]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加油站土壤与地下水热强化多相抽提修复集成系统及方法:中国ꎬ201510368822.X[P].2017 ̄10 ̄10.[46]董璟琦ꎬ张红振ꎬ雷秋霜ꎬ等.污染场地修复生命周期评估程序与模型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ꎬ2016ꎬ38(12):89 ̄95.[47]CadotteMꎬDeschênesLꎬSamsonR.Selectionofaremedi ̄ationscenarioforadiesel ̄contaminatedsiteusingLCA[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ifeCycleAssessmentꎬ2007ꎬ12(4):239 ̄251.112。
2016年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榕城举行
2016年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榕城举行作者:宋文芳刘红伟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6年第11期院士专家工作站是科协系统开创和管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是工程院参与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多年实践证明,工作站的建设带动了地方和企业的项目实施、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了科技合作的组织化、制度化、长效化。
“院士工作站是一个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践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好创意、好形式。
”2009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中国科协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10月28日,中国科协和中国工程院在福州市共同举办“2016年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近年来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经验、做法及成效,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一步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推动工作站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交流会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昊主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247家,其中,企业建站占比80.7%,科研院所和高校分别占比7.4%、4.9%;进站院士3023人次。
”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通过一组数字对近年来我国“院士专家工作站”蓬勃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随着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效果日益显著,已成为各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项昌乐同时希望,各级科协、学会从全局出发,认识加强工作站建设的重要意义,挖掘工作站作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器的内涵机制和内在功能,努力把工作站建设成为广大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重要通道、科协组织开展创新争先活动的重要阵地、地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届岩土工程青年学者论坛会议指南
郑国平
开挖情况下抗滑桩-土相互作用 实验研究
徐东升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孔压响应及 地层位移
林存刚
地下石油洞库水封性评价方法体 系及应用
王者超
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宁波大学 山东大学
9:50-10:00
茶歇(1 楼大厅)
主持人
俞缙、蒋冲
10:00-10:20 从地铁保护典型事故案例初步探 刘庭金 华南理工大学
晚餐(2 楼自助餐厅)
2016 年 4 月 17 日(周日)
分会场报告一
报告时间
8:30-11:40
地点
1 楼多功能厅 a
主持人
刁心宏、王树英
时间 8:30-8:50 8:50-9:10 9:10-9:30 9:30-9:50
报告内容
报告人
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系统节能设计 ——以杭州-绍兴-台州高速公路
降雨入渗及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 土体变形特性研究
耿大新
研究所 华东交通大学
15:40-15:50
茶歇(1 楼大厅)
主持人
方焘、薛凯喜
15:50-16:10
微生物加固砂土的性能及应用前 景
李明东
16:10-16:30
带衬砌浅埋隧道开挖受非对称收 敛变形影响的位移控制方法研究
张治国
16:30-16:50
Fuzzy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using a combined method based on
16:10-16:40
深长隧道重大突涌水灾害实时监测与 预测预警方法
李利平
同济大学 山东大学
企业报告
报告时间 主持人
16:40-17:20 谭勇、吴文兵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汇编(B辑)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二〇〇四年六月目录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2.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开发(KGCX1-SW-02)3.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1-SW-03)4.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KZCX1-SW-04)5.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完善(KGCX1-SW-05)6.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KGCX1-SW-06)7.若干纳米器件及其基础(KJCX1-SW-07)8.核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KJCX1-SW-08)9.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KGCX1-SW-09)10. 微系统器件及共性技术(KGCX1-SW-10)11.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与药物创新体系建设(KSCX1-SW-11)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KZCX1-SW-12)13. 重要外来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KSCX1-SW-13)14. 煤炭联产系统中动力生产核心技术研发(KGCX1-SW-14)15. 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KGCX1-SW-15)16. 中国信息化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软件研究开发(KGCX1-SW-16)17. 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KSCX1-SW-17)18. 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研究(KZCX1-SW-18)19.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KZCX1-SW-19)20. 开放式和智能化的数控系统平台及产业化(KCCX1-SW-20)21. 万吨级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集成与标志性工程建设(KCCX1-SW-22)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一)基础科学局1.空间对地观测与应用研究(KJCX2-SW-T01)2.恒星形成的亚毫米波研究(KJCX2-SW-T02)3.FAST关键技术优化研究(KJCX2-SW-T03)4.空间太阳望远镜相关跟踪器和自动调焦系统研制(KJCX2-SW-T04)5.脉冲星接受机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KJCX2-SW-T05)6. 山体滑坡灾害防治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KJCX2-SW-L01)7. 微系统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KJCX2-SW-L02)8. 海洋石油开发中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KJCX2-SW-L03)9.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KJCX2-SW-L04)10.微重力科学若干基础性研究(KJCX2-SW-L05)11.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KJCX2-SW-S01)12.现代数学基础及应用中的若干前沿方向(KJCX2-SW-S02)13.超弦/M—理论研究及其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KJCX2-SW-S03)14.高温超导移动通讯基站接收机子系统样机的研制(KJCX2-SW-W01)15.基于线性光学器件的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KJXC2-SW-W02)16.高场核磁共振及其在蛋白质与药物结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KJCX2-SW-W03)17.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ZnO及其器件研究(KJCX2-SW-W04)18.极低温条件的实现和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研究(KJCX2-SW-W05)19.新型超导材料和物理问题研究(KJCX2-SW-W06)20.多学科平台散裂中子源的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KJCX2-SW-W07)21.磁性金属量子点的制备与研究(KJCX2-SW-W08)22.维生素D系列及其中间体光化学合成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KJCX2-SW-H01)23.生物质洁净转化与利用中的绿色化学研究(KJCX2-SW-H02)24.微结构控制的界面膜组装与生物膜模拟(KJCX2-SW-H03)25.硫属化物溶剂热晶体生长(KJCX2-SW-H04)26.先进核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KJCX2?SW?N01)27.超重核性质及其合成途径与强子激发态、胶球性质的理论研究(KJCX2?SW?N02)28. 同步辐射高压高温实验技术及地幔地核重要矿物的物性研究(KJCX2?SW?N03) 29.新元素合成前期研究(KJCX2-SW-NO4)30.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二期预制研究(KJCX2?SW?N05)31.同步辐射生物平台的建立及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方法研究(KJCX2?SW?N06)32.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探测器技术及实验方法研究(KJCX2-SW-NO7)33.HT-7准稳态高参数先进运行模式下等离子体特性研究(KJCX2-SW-N08)34.超快强场量子相干控制若干前沿问题研究(KJCX2-SW-N09)(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1.若干重要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A)2.重要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B)3. 微生物重要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与分子进化研究(KSCX2-SW-101C)4.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控和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KSCX2-SW-102)5.种群暴发及其崩溃机理的研究(KSCX2-SW-103)6.植物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原理研究(KSCX2-SW-104)7.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KSCX2-SW-105)8.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重要植物类群进化适应机制研究(KSCX2-SW-106)9.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群相互关系及服务功能的研究(KSCX2-SW-107)10.种子植物生殖器官演化与系统发育重建(KSCX2-SW-108)11.生境岛屿化及其生态学效应的实证研究(KSCX2-SW-109)12.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KSCX2-SW-110)1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水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KSCX2-SW-111)14.极端嗜热微生物遗传过程及环境适应性机制的蛋白互作分析和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KSCX2-SW-112)15.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3)16.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4)17.川西北地区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态生理及分子机理(KSCX2-SW-115)18.植物对干热河谷地区环境胁迫的适应机理(KSCX2-SW-116)19.种子顽拗性的机理及其长期保存技术(KSCX2-SW-117)20.遗传漂变和栖息地空间结构对种群生存力的影响(KSCX2-SW-118)21.珍稀濒危陆栖脊椎动物种群与栖息地可生存力分析(KSCX2-SW-119)22.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KSCX2-SW-120)23.生殖系统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201)24.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表型的异常变化与免疫机制(KSCX2-SW-202)25. 脂类代谢细胞活动的调控及其相关疾病的机理(KSCX2-SW-203)26.药物成瘾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KSCX2-SW-204)27.人类重要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KSCX2-SW-206)28.重要肝病相关基因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的整合研究(KSCX2-SW-207)29.胆固醇吸收过程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重要疾病的关系(KSCX2-SW-208)30.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功能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异常积聚和降解的研究(KSCX2-SW-209)31.细胞凋亡调节的分子机制与抗癌先导物的筛选(KSCX2-SW-210)32.神经细胞凋亡调控研究(KSCX2-SW-211)33.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分子机制及肽疫苗的研究(KSCX2-SW-212)34.人源化抗体及相关技术研究(KSCX2-SW-213)35.重要神经功能蛋白错误折叠机理研究(KSCX2-SW-214)36.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KSCX2-SW-215)37.HIV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KSCX2-SW-216)38.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研究(KSCX2-SW-217)39.组织工程技术平台的建立(KSCX2-SW-218)40.重要生物恐怖病原侦检技术的基础研究(KSCX2-SW-219)41.炭疽治疗药物作用靶点的确证研究(KSCX2-SW-220)42.情绪调节机制对儿童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KSCX2-SW-221)43.脑发育、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KSCX2-SW-222)44.生物信息处理专用计算机与算法研究(KSCX2-SW-223)45.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及相关机理研究(KSCX2-SW-301)46.畜禽水产疫病发生的生物学机理及其防治(KSCX2-SW-302)47.动物分子发育机理与遗传育种研究(KSCX2-SW-303)48.小麦超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机理研究与新品种选育(KSCX2-SW-304)49.水稻第四号染色体转录图谱的建立和分析(KSCX2-SW-305)50.杂交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的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KSCX2-SW-306)51.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KSCX2-SW-307)52.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KSCX2-SW-308)53.单子叶植物水稻形态模式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KSCX2-SW-309)54.盐芥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前期基础研究(KSCX2-SW-310)55.高等植物环境耐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抗逆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KSCX2-SW-311)56.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KSCX2-SW-312)57.云南美登木和棉花的次生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KSCX2-SW-313)58.水稻黄单胞菌致病性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4)59.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病毒杀虫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5)60.动植物高效表达系统的建立(KSCX2-SW-316)61.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理(KSCX2-SW-317)62.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318)63.兰花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的创制和开发利用(KSCX2-SW-319)64.中国特异猕猴桃遗传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研发(KSCX2-SW-320)65.特色观赏植物的种质创制和资源开发(KSCX2-SW-321)66.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KSCX2-SW-322)(三)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1.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演化(KZCX2-SW-117)2.我国自然环境分异耦合过程与发展趋势(KZCX2-SW-118)3.青藏高原东北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KZCX2-SW-119)4.我国环境敏感带全新世温暖期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KZCX3-SW-120)5.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KZCX3-SW-121)6.青藏高原北部下地壳深部岩浆作用对地壳增厚动力学过程的指示(KZCX3-SW-122)7.陨石研究及其对地球圈层物质组成的认识(KZCX3-SW-123)8.地球深部水流体的实验地球化学(KZCX3-SW-124)9.中国南方大陆岩石圈拉张及其成矿作用(KZCX3-SW-125)10.晚中生代以来跨太平洋鱼类动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KZCX3-SW-126)11.早期哺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KZCX3-SW-127)12.中国西部典型沉积盆地优质油藏形成条件及动力学过程(KZCX3-SW-128)13.中国重要断代的界线层型以及年代地层数值化研究(KZCX3-SW-129)1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早期演变(KZCX3-SW-130)15.地球深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研究(KZCX3-SW-131)16.卫-卫跟踪的重力场恢复和应用研究(KZCX3-SW-132)17.我国新生代构造尺度环境演变及其机制(KZCX3-SW-133)18.西南水电开发重大高难地质工程信息获取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KZCX3-SW-134)19.中国东部超深岩石对地球物质循环的指示(KZCX3-SW-135)20.空间环境灾害性事件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报方法(KZCX3-SW-136)21.新疆铜金、钾盐紧缺矿产重点区带成矿条件与隐伏矿床预测示范研究(KZCX3-SW-137)22.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KZCX2-SW-210)23.重要海水养殖生物新品种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KZCX2-SW-211)24. 珠江河口及近海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KZCX2-SW-212)25.华北盛夏强烈天气发生机理及其中尺度数值预报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KZCX3-SW-213)26.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KZCX3-SW-214)27.海藻资源高值利用及环境治理的新途径(KZCX3-SW-215)28.南海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KZCX3-SW-216)29.北京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探测与分析(KZCX3-SW-217)30.南水北调背景下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优调配的理论研究(KZCX3-SW-218)31.大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成藏机理研究(KZCX3-SW-219)32.晚第四纪中国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中的海洋古环境特征(KZCX3-SW-220)33.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KZCX2-SW-317)34.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KZCX2-SW-318)35.长江上游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及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KZCX2-SW-319)36.东北地区10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2-SW-320)37.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重大事件复原及其影响研究(KZCX3-SW-321)38.青海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化技术研究(KZCX3-SW-322)39.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山地灾害防治技术及环境影响研究(KZCX3-SW-323)40.干旱区雨养生物防风固沙体系的水环境研究(KZCX3-SW-324)41.地球科学数据信息导航系统建设(KZCX3-SW-325)42.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物质平衡及其对生态空间格局的影响(以三工河流域为例)(KZCX3-SW-326)43.新疆近5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327)44.基于网络的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28)45.内陆河(黑河)水-土-气-生观测与综合研究(KZCX3-SW-329)46.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与调控技术研究(KZCX3-SW-330)47.长江中下游洪水孕灾环境变化、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KZCX3-SW-331)48.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物质循环研究(KZCX3-SW-332)49.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SW-333) 50.生态安全相关要素的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34)51.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发展战略(KZCX3-SW-335)52.中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KZCX3-SW-336)53.非典型肺炎(SARS)控制和预警地理信息系统(KZCX3-SW-337)54.定量遥感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KZCX3-SW-338)55.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KZCX3-SW-339)56.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与健康效应研究(KZCX2-414)57.长江中游生态系统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KZCX2-415)58.东北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潜力、稳定性与环境安全性研究(KZCX2-416)59.我国东南地区高度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KZCX3-417)60.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KZCX3-418)61.WTO与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KZCX3-419)62.CERN生态环境数据开发与共性关键技术(KZCX3-420)6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421)64.水蚀预报模型研究(KZCX3-422)65.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及发展模式研究(KZCX3-423)66.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KZCX3-424)67.森林水文过程及流域水资源调控机理(KZCX3-425)68.亚热带农业生态圈生物过程驱动的物质循环研究(KZCX3-426)6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的影响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427)70.华北地区典型流域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可持续管理研究(KZCX3-428)(四)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1.高可信软件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KGCX2-105)2.网络安全防护若干关键技术与防范实验平台(KGCX2-106)3.大功率、多功能水下遥控作业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GCX2-107)4.互联网应用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技术和软件(KGCX2-108)5.图像与语音识别的认知机理和计算方法(KGCX2-SW-101)6.IPv6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城域示范系统(KGCX2-SW-102)7.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KGCX2-SW-103)8.“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操作系统设计(KGCX2-SW-104)9.超强超快激光综合实验平台及前沿交叉研究(KGCX2-SW-105)10.量子结构、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KGCX2-SW-106)11.新型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研究(KGCX2-SW-107)12.微系统若干前沿技术研究(KGCX2-SW-108)13.空间冷原子钟的应用基础研究(KGCX2-SW-110)14.环境水体污染的激光在线监测技术研究(KGCX2-SW-111)15.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KGCX2-SW-112)16.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固定为全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A)17.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B)18. 气固两相反应系统研究和设计软硬件技术平台的建立(KGCX2-207)19. 重油(渣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催化剂及新工艺(KGCX2-208)20. 单壁纳米碳管大量制备技术及其储氢应用研究(KGCX2-209)21. 高性能工业燃气轮机叶片材料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210)22. 重污染的硝化、氧化和还原反应洁净新工艺研究与开发(KGCX2-SW-20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含氟质子交换膜的研制(KGCX2-SW-202)24. 苛刻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与防护(KGCX2-SW-203)25.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研制(KGCX2-SW-204)26.介观层次上低维与块体无机复相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KGCX2-SW-205)27.生物质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KGCX2-SW-206)28.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工程(KGCX2-SW-207)29. 高性能聚丙烯腈炭纤维实验线设备改造(KGCX2-SW-208)30. 细胞凋亡的化学基因学研究(KGCX2-SW-209)31. 3MW生物质气化高效发电系统关键技术(KGCX2-306)32.200吨/日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KGCX2-307)33.光声智能火灾探测与清洁高效灭火的研究(KGCX2-308)34.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置与综合利用(KGCX2-SW-301)35. 深部地下工程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KGCX2-SW-302)36. 电动汽车驱动单元的研究开发(KGCX2-SW-303)37.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KGCX2-SW-304)38. 海洋波浪能独立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KGCX2-SW-305)39. 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KGCX2-SW-307)40. 干煤粉复合床气化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SW-308)41. 光通信用关键元件及产业化技术的研究(KGCX2-405)42. 月球探测关键科学技术攻关(KGCX2-406)43. 空间环境预报及关键技术研究(KGCX2—407)44. 空间太阳望远镜关键技术攻关(KGCX2-408)45.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关键科学问题研究(KGCX2-SW-402)46. 星载短毫米波大气探测技术(KGCX2-SW-403)47. 糖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试开发(KGCX2-501)48. 镍钴羰基化精炼工艺与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2)49. 年产500吨无水氯化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3)50. 西部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清洁冶金分离技术(KGCX2-504)51. 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开发(KGCX2-505)52. 高效柴油降凝剂中试及产业化(KGCX2-SW-501)53. 西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技术与应用示范(KGCX2-SW-502)54. 新疆特产资源沙枣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KGCX2-SW-503)55. 基于Linux的跨平台藏文信息处理系统(KGCX2-SW-504)56. 农业生产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武陵山地区的开发应用(KGCX2-SW-505)57. 新疆雪莲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KGCX2-SW-506)58. 新疆草花总黄酮抗血栓制剂的研究(KGCX2-SW-507)59.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KGCX2-SW-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重大项目简介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项目主管:首席科技专家:黄耀研究员、于贵瑞研究员依托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主管专业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起止时间: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参加人数:324人,其中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10人,辅助人员3人,博士后20人,在读博士60人,在读硕士90人,其他1人。
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居住空间分异及社会融合研究
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居住空间分异及社会融合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研究背景 (3)三、研究范围及对象 (4)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五、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居住空间分异 (6)1. 居住空间分布概况 (7)2. 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 (8)3. 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分析 (9)六、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状况 (11)1. 社会融合的现状 (12)2. 社会融合的问题与挑战 (13)3. 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14)七、案例分析 (16)1. 案例选取及背景介绍 (19)2. 案例分析过程 (20)3. 案例分析结果及启示 (21)八、对策与建议 (23)1. 优化移民居住空间分布 (24)2. 加强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 (25)3.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 (27)九、结论与展望 (28)1. 研究结论总结 (2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0)一、内容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居住空间分异及社会融合现象。
通过对杭州市不同区域的居住空间分布、人口流动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揭示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在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融合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统计分析和深度访谈等,以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将对杭州市的居住空间分布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特征。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人口流动情况进行调查,揭示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在居住空间分异过程中的差异和联系。
本研究还将关注杭州移民与本地居民在社会互动方面的表现,如邻里关系、文化交流等,以期全面了解他们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杭州市的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融合现象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人口流动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出直观、形象的空间模型,为研究结果的呈现和解读提供有力支持。
中科院遗传所研究成果
目
录
一.实验室概况 ............................................................................................................................. 1 二.科研工作进展和成果 ............................................................................................................. 6 高等植物表观遗传学研究(曹晓风课题组) ......................................................................... 6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陈明生课题组) ........................................................................... 11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应答调控的分子机制(陈受宜课题组) ............................................... 14 植物分子细胞遗传(程祝宽课题组) ................................................................................... 18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储成才课题组) ................................................................................... 23 基因表达调控和植物生物技术(方荣祥课题组) ............................................................... 28 RNA 沉默和植物抗病机制(郭惠珊课题组) ...................................................................... 38 植物转录调控网络研究(焦雨铃课题组) ........................................................................... 43 茉莉酸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李传友课题组) ....................................................... 46 水稻理想株型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李家洋课题组) ................................................... 50 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及信号转导(邱金龙课题组) ................................................... 53 植物天然产物代谢(王国栋课题组) ................................................................................... 56 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王秀杰课题组) ....................................................................... 59 与植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夏桂先课题组) ............................... 62 植物胁迫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谢旗课题组) ................................................................... 66 北方粳稻耐逆性的分子设计和新品种选育(姚善国课题组) ........................................... 70 乙烯信号传递与植物胁迫和生长发育反应(张劲松课题组) ........................................... 73 植物细胞壁形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周奕华课题组) ................................................... 77 水稻分化发育和抗病性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朱立煌课题组) ........................................... 82 植物遗传工程研究(朱祯课题组) ....................................................................................... 88 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和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左建儒课题组) ................................... 92 承担课题及当年经费到位情况 ............................................................................................... 95 三.人员情况 ............................................................................................................................. 119 四.学术交流 ............................................................................................................................. 129 五.运行管理 ............................................................................................................................. 141 六.2010 年学术年会纪要 ........................................................................................................ 145
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39卷第6期2019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39,No.6Mar.,20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495,31660141);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255,桂科AB17129009);广西科技惠民项目(桂科转1599001⁃6);广西特聘专家项目收稿日期:2018⁃03⁃21;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8⁃12⁃21∗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songtongq@isa.ac.cnDOI:10.5846/stxb201803210557兰秀,杜虎,宋同清,曾馥平,彭晚霞,刘永贤,范稚莲,张家涌.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19,39(6):2043⁃2053.LanX,DuH,SongTQ,ZengFP,PengWX,LiuYX,FanZL,ZhangJY.VegetationcarbonstorageinthemainforesttypesinGuangxiandtherelatedinfluencingfactors.ActaEcologicaSinica,2019,39(6):2043⁃2053.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兰㊀秀1,2,3,杜㊀虎1,2,宋同清1,2,∗,曾馥平1,2,彭晚霞1,2,刘永贤4,范稚莲3,张家涌1,2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㊀4101252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㊀5471003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㊀530005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宁㊀530007摘要:广西森林面积和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和区域碳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正确评价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㊁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碳循环及碳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为阐明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广西10类主要森林类型345个样地的调查,结合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算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探讨广西不同森林类型㊁不同龄组㊁不同层次的碳储量组成与分配㊂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描绘了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因素㊂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746.06Tg(1Tg=1012g),平均碳密度为55.37t/hm2,松树㊁杉木㊁桉树㊁栎类㊁软阔㊁硬阔㊁石山林㊁竹林㊁八角和油茶林对广西植被碳储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6.83%㊁12.28%㊁6.67%㊁3.03%㊁20.37%㊁16.32%㊁10.84%㊁0.88%㊁1.38%和1.39%㊂各森林类型植被碳密度介于20.77 108.28t/hm2,大小顺序为硬阔>软阔>松树>杉木>栎类>石山林>桉树>八角>竹林>油茶㊂广西区森林植被碳密度在7.05 219.73t/hm2之间,总体表现为广西北部㊁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存在高值区,广西中部和东南部有明显的低值区㊂碳储量以乔木层占优势,且随林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㊂影响广西植被碳储量的主控因子是平均胸径㊁林龄和林分密度,经度㊁碱解氮㊁全氮㊁有机碳是影响碳储量的关键因子㊂关键词: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广西VegetationcarbonstorageinthemainforesttypesinGuangxiandtherelatedinfluencingfactorsLANXiu1,2,3,DUHu1,2,SONGTongqing1,2,∗,ZENGFuping1,2,PENGWanxia1,2,LIUYongxian4,FANZhilian3,ZHANGJiayong1,21KeyLaboratoryofAgro⁃ecologicalProcessesinSubtropicalRegion,InstituteofSubtropicalAgricultur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angsha410125,China2HuanjiangObservationandResearchStationofKarstEcosystem,ChineseAcademyofSciences,Huanjiang547100,China3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5,China4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ResearchInstituteGuang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ning530007,ChinaAbstract:Guagnxiboastestheforefrontofnationalforestareaandcoverage,andtakesavitalroleinthenationalandregionalcarbonbalance.Accurateassessmentofvegetationcarbonstorage,spatial⁃temporalpatterns,andtheinfluencing440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factorsinGuangxihasbeenofgreatestsignificanceforcarboncyclingandcarbonsequestrationresearchinChina.TheobjectiveofthisstudywastounderstandthespatialdistributionofvegetationcarbonstorageanditsinfluencingfactorsinthemainforestecosystemsinGuangxi.Atotalof345sampleplotswereestablishedandthesizeofeachplotwas50mˑ20m.Basedonforestresourceinventorydataandfieldinvestigations,vegetationcarbonstorageinthemainforestsinGuangxiwasestimated,andthecompositionanddistributionofcarbonstorageinvariousforesttypesforvariousstandagesandforestlayerswereassessed.Geostatisticswereappliedtoanalyzethespatialpatternsofvegetationcarbonstorageandtheeffectsof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onvegetationcarbonstoragewerealsoexploredusing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andstepwiseregress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talvegetationcarbonstoragewas746.06Tg(1Tg=1012g),andthevegetationcarbondensitywasupto55.37t/hm2.Pine,Chinesefir,eucalyptus,oak,hardbroadleaves,softbroadleaves,forestsinlimestoneareas,bamboo,anise,andoil⁃teaforestsaccountedfor26.83%,12.28%,6.67%,3.03%,20.37%,16.32%,10.84%,0.88%,1.38%,and1.39%ofthetotalvegetationcarbonstorageinGuangxi,respectively.Theaveragevegetationcarbondensityof10majorforesttypesrangedfrom20.77to108.28t/hm2,withanorderofhardbroadleaves>softbroadleaves>pine>Chinesefir>oak>forestsinlimestoneareas>eucalyptus>anise>bamboo>oil⁃tea.TheaveragevegetationcarbondensityofforesttypesinGuangxirangedfrom7.05to219.73t/hm2.Thenorth,southwest,andeastofGuangxihadhighcarbonstorageandthemiddlepartandsoutheasthadlowcarbonstorage.Thetotalcarbonstorageweredominatedbythearborlayerandincreasedgraduallywithanincreaseinstandage.ThemainfactorsthataffectedforestvegetationcarbonstorageinGuangxiweretheaveragediameteratbreastheight,forestage,andstanddensity.Thelongitude,availablenitrogen,totalnitrogen,andorganiccarbonwerethemostcriticalfactorsaffectingforestvegetationcarbonstorage.KeyWords:forestvegetation;carbonstorage;influencefactors;Guangxi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由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㊁凋落物量的累积量与分解量以及林下土壤有机质等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其中,森林植被碳储量是衡量大气中碳元素增加或者减少的一个重要参数[1]㊂据统计,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其碳储量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46%[2]㊂对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林业科学家们争相探究的热点问题[1],近些年,诸多学者从不同尺度(全球㊁国家㊁区域和样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㊁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和分布格局展开了大量研究[1,3⁃11],但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㊂其中,大尺度的森林碳储量研究多是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估算[4]㊂方精云等[5]㊁徐新良等[6]㊁李海圭等[1]分别根据国家第三次㊁第六次㊁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了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㊂从省级尺度范围,黄从德等[7]㊁王新闯等[8]㊁张修玉等[9]㊁王磊等[10]㊁甄伟等[11]分别对四川㊁吉林㊁广东㊁江苏㊁辽宁进行了全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这些为我国碳储量的估算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为评价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碳库和我国森林碳汇功能奠定了基础[12]㊂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是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开展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估算㊁探究其影响因素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及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㊂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地跨北热带㊁南亚热带㊁中亚热带3个生物气候带,森林植物区植被类型多样,且气候温和㊁热量充足㊁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森林植物的生长[13],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林区之一[3]㊂目前关于广西碳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区域范围内[14],而基于大尺度范围内的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研究和认识较少,前人的研究也仅涉及个别林分[3,12,14⁃15],对森林生态系统其他组分,包括林下灌草㊁枯枝落叶层㊁细根等研究较少或未涉及,以致结果往往不能客观反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16]㊂为此本研究利用样地调查和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广西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对象基于345个典型样方(20mˑ50m)的调查,分析全区典型森林植被碳储量(乔木层㊁灌木层㊁草本层㊁凋落物㊁细根)的林龄分布,估算广西主要森林(松树林㊁杉木林㊁桉树林㊁栎类㊁硬阔林㊁软阔林㊁石山林㊁竹林㊁八角林㊁油茶林)植被碳储量,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价广西森林碳汇质量㊁碳汇能力林业碳汇效益等提供科学依据[15]㊂1㊀研究地区和研究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东经104ʎ28ᶄ 112ʎ04ᶄ,北纬20ʎ54 ᶄ26ʎ23ᶄ之间,属于我国西部地区[15]㊂全区土地总面积达23.67万km2,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地貌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 42.5ħ,极端最低气温为-8.4 2.9ħ,年平均气21ħ,各地年降水量均1070mm以上,大部分地区为1500 2000mm,4 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85%[17⁃18]㊂广西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区森林面积达1509.75hm2,森林覆盖率为56.51%,活立木总蓄积量5.58ˑ108m3,其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国的6.41%和3.42%[16]㊂全区森林资源主要包括杉类㊁松类㊁柏类㊁桉类㊁栲类㊁青冈类㊁软阔类㊁枫香树㊁拟赤杨等㊁经济林(荔枝㊁龙眼㊁柑橘㊁八角㊁板栗㊁李等)㊁竹类㊁城市森林㊁石山林等类型[18]㊂1.2㊀研究方法1.2.1㊀样地选择与调查本研究按照典型选样的方法,参照‘IPCC优良做法指南“对系统随机抽样的建议,充分考虑广西森林分布现状(树种㊁林龄㊁起源等情况),基于广西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以及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中林龄㊁林组划分标准(表1),计算本研究各森林类型幼龄林(I)㊁中龄林(II)㊁近熟林(III)㊁成熟林(IV)㊁过熟林(V)5个不同林龄在广西各县(市)的面积㊁蓄积综合权重,遵循 代表性㊁均一性㊁连续性 的原则,选择权重最大的县(市)进行样点分配,每个样点建立同一林型㊁同一龄组的3块重复样地,各样地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相互距离>100m,样地大小为1000m2(50mˑ20m),共计115个样点345个样地㊂将每块样地进一步划分为10个100m2(10mˑ10m)的样方,对样方内乔木层林木的树种名称㊁胸径㊁坐标以及存活状况等进行每木调查;灌木层按 品 字型在样地内设置3个2mˑ2m的小样方,调查样方内灌木的种类㊁株丛数㊁高度㊁地径㊁覆盖度;草本层在灌木层样框内各建立1个1mˑ1m的小样方,调查样方内草本种类㊁株丛数㊁平均高度㊁覆盖度㊂同时用GPS定位,记录其经纬度㊁海拔㊁方位及在林分中的相对位置[17]㊂各样地分布见图1㊂表1㊀10类林型的林龄划分Table1㊀Divisionofstandagesforthe10plantations林型Foresttypes林龄Standages幼龄林Youngforest/a中龄林Middle⁃agedforest/a近熟林Near⁃matureforest/a成熟林Matureforest/a过熟林Over⁃matureforest/a松树林Pineɤ1021 3011 2031 50ȡ51杉木林Chinesefirɤ1011 2021 2526 35ȡ36桉树林Eucalypt1234 5ȡ6栎类Oakɤ2021 4041 5051 70ȡ71硬阔林Hardbroadleaves<4141 6061 6881 120>120软阔林Softboadleaves<2121 4041 5051 70>70石山林Forestinlimestone<4141 6061 6881 120>120竹林Bamboo12 5--ȡ6八角林Aniseɤ66 15-->15油茶林Oil-teaɤ67 30-->30㊀㊀ - 表示无数值1.2.2㊀植被生物量测定和碳储量计算根据样地每木调查的结果以及前期研究所得生物量回归方程[19]计算乔木层各个体的生物量,并由此获得乔木层的总生物量㊂根据各组份的碳含量,将生物量换算为碳量㊂将样地内所有树种的单株碳储量相加,5402㊀6期㊀㊀㊀兰秀㊀等: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㊀图1㊀调查样地分布图Fig.1㊀Themapsofplots得到样地树木总碳储量㊂根据样地总碳储量和总面积换算出碳密度,即单位面积的碳储量,以吨/公顷(t/hm2)表示㊂采用全收获法收获样框内所有灌木的枝㊁叶㊁根,称重㊁取样,烘干测定各器官生物量,并以3个样框的平均值来推算样地中灌木层的总生物量㊂按同样方法在1mˑ1m小样框内获取草本层地上地下生物量㊁凋落物生物量㊂细根生物量:采用土钻法(内径>5cm)在样地10个小样方中心采集0 20,20 40cm的土芯10个,分层混合装袋;将样品用流动水浸泡㊁漂洗㊁过筛,拣出细根,风干后称鲜重,然后烘干至恒重,保存样品㊂乔木㊁灌木㊁草本㊁凋落物层及细根的碳储量以其生物量现存量乘以相应的碳含量求得[20]㊂1.2.3㊀土壤调查和取样在样地4个角和中间按土壤机械分层,用土钻钻取0 10㊁10 20㊁20 30㊁30 50㊁50 100cm,5个层次样品,各层样品合成一个混合样(约1000g)(不足100cm的取到基岩)㊂将混合样带回实验室风干研磨待测有机碳㊁pH㊁全氮㊁全磷㊁全钾㊁碱解氮㊁有效磷㊁速效钾含量[16]㊂1.2.4㊀样品分析野外所采集植物叶㊁枝㊁干㊁根样品,经粉碎过筛后,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全碳含量㊂土壤有机碳的测定也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全氮的测定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流动注射仪;全磷的测定采用NaOH熔融⁃钼锑抗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全钾的测定采用NaOH熔融⁃原子吸收法;碱解氮的测定采用扩散法;有效磷的测定采用0.5mol/LNaHCO3提取⁃钼锑抗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速效钾的测定采用NH4Ac浸提⁃原子吸收法[21]㊂温度和降雨量的数据取自近10年广西平均温度与降雨量㊂1.2.5㊀数据处理本研究的数据在Excel2007中整理,数据分析主要在SPSS18中进行㊂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影响植被碳储量的主要因子㊂利用ArcGIS9.3软件进行Kriging插值分析,绘制出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图,其他图件采用Origin8.5绘制㊂640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广西区各林型不同林龄组植被碳储量由表2可知,广西10大类树种(组)各林龄所占比例分别为8.31% 34.75%(松树林)㊁8.28% 30.42%(杉木林)㊁3.37% 37.34%(桉树林)㊁10.17% 27.21%(栎类)㊁13.88% 33.09%(硬阔林)㊁7.70% 43.73%(软阔林)㊁7.78% 43.69%(石山林)㊁21.38% 44.73%(竹林)㊁12.53% 53.14%(八角林)㊁10.29% 50.99%(油茶林),植被总碳储量均表现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即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符合植被生长规律㊂不同林龄单位碳储量存在差异,各树种平均碳储量大小顺序为硬阔(108.28t/hm2)>软阔(103.68t/hm2)>松树(92.98t/hm2)>杉木(92.61t/hm2)>栎类(87.74t/hm2)>石山林(74.69t/hm2)>桉树(40.44t/hm2)>八角(28.86t/hm2)>竹林(21.36t/hm2)>油茶(20.77t/hm2)㊂表2㊀各树种(组)不同林龄总碳储量分配Table2㊀Totalvegetationcarbonwithdifferentstandagesfordifferentforesttypes林型Foresttypes幼龄林Youngforest中龄林Middle⁃agedforest近熟林Near⁃matureforest成熟林Matureforest过熟林Over⁃matureforest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小计Total/(t/hm2)松树林Pine38.648.3154.7311.7795.6420.57114.3424.59161.5534.75464.9杉木林Chinesefir38.368.2865.3114.1092.519.98126.0127.21140.8530.42463.03桉树林Eucalypt6.813.3730.9815.3238.8219.2050.0824.7775.537.34202.19栎类Oak44.6210.1782.1118.7293.7221.3698.922.54119.3727.21438.72硬阔林Hardbroadleaves75.1213.8879.0414.6094.0917.38113.9821.05179.1733.09541.4软阔林Softboadleaves39.927.7055.6110.7368.7413.26127.4424.58226.6843.73518.39石山林Forestinlimestone29.057.7844.3511.8858.8815.7778.0120.89163.1743.69373.46竹林Bamboo13.721.3821.7233.89 28.6744.73 64.09八角林Anise10.7712.5329.5234.33 45.6953.14 85.98油茶林Oil⁃tea6.4110.2924.1238.7131.7750.9962.31图2㊀广西各林型不同林龄植被总碳储量Fig.2㊀Totalvegetationcarbonstorageofdifferentforesttypeswithdifferentstandages由图2可知,广西主要林型碳储量大小顺序为松树(200.94Tg)>硬阔(152.58Tg)>软阔(122.27Tg)>杉木(92.00Tg)>石山林(81.16Tg)>桉树(50.00Tg)>栎类(22.70Tg)>油茶(10.45Tg)>八角(10.35Tg)>竹林7402㊀6期㊀㊀㊀兰秀㊀等: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㊀(6.61Tg),其对广西植被碳储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6.83%㊁12.28%㊁6.67%㊁3.03%㊁20.37%㊁16.32%㊁10.84%㊁0.88%㊁1.38%和1.39%(图3)㊂广西所调查林型植被总碳储量为749.06Tg,t/hm2㊂图3㊀广西各林型总碳储量比例㊀Fig.3㊀Theproportiontotalvegetationcarbonstorageofdifferentforesttypes2.2㊀广西区各林型不同层次植被碳储量由表3可知,各林型乔木层㊁灌木层㊁草木层㊁凋落物层以及细根所占碳储量比例分别为84.74% 99.28%㊁0.26% 2.28%㊁0.48% 8.15%㊁1.16% 5.20%㊁1.36% 6.15%,植被碳储量均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除桉树林和八角林所占比例为84.74%和84.78%外,其他林型乔木层碳储量均达90%以上㊂不同森林类型各层次所占比例不同,松树林㊁杉木林㊁硬阔㊁软阔㊁竹林和油茶林为乔木层>细根>凋落物层>草木层>灌木层(硬阔㊁竹林和油茶林无细根数据),桉树林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细根>草木层>灌木层>,栎类和石山林为乔木层>乔木层>细根>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木层,八角林为乔木层>草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㊂2.3㊀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空间格局从图4中可以看出广西区森林植被碳密度在7.05 219.73t/hm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斑块的破碎性较明显,连续性不好㊂广西碳密度的不均匀与地形以及森林林分树种构成有关,总体表现为广西北部㊁广西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存在高值区,广西中部和东南部有明显的低值区㊂碳密度为7.05 34.05㊁34.06 49.78㊁49.79 64.92t/hm2的森林主要出现在处于喀斯特区域的广西中部石灰岩石山青冈栎仪花青檀林区(ⅠA2b)和广西东部山地丘陵刺栲林厚壳桂林马尾松林区(ⅠA2a),前者处于喀斯特区域,大径级乔木相对较少,植被碳密度相对较低,后者处于广西东南部,该区域是广西桉树主产区,轮伐期短,其植被碳密度相对较小㊂碳密度为64.93 83.75㊁83.76 119.15㊁119.16 219.73t/hm2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原西部落叶栎类林细叶云南松林区(ⅠB2a)以及广西北部和东北部,前者分布有大面积的栎类天然林,后者种植有大量的杉木林和硬阔林㊂表3㊀各树种(组)不同层次总碳储量分配Table3㊀Totalvegetationcarbonwithdifferentforestlayerfordifferentforesttypes林型Foresttypes乔木层Arborlayer灌木层Shrub⁃grasslayer草木层Herblayer凋落物层Litterlayer细根Finesroots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碳储量Carbonstorage/(t/hm2)比例Ratio/%松树林Pine84.9191.321.051.131.711.842.512.702.803.01杉木林Chinesefir86.9393.870.380.410.920.991.631.762.752.97桉树林Eucalypt34.2784.740.641.571.644.052.135.261.774.37栎类Oak79.1190.170.911.040.911.031.411.615.406.15硬阔林Hardbroadleaves105.0697.030.890.820.940.871.391.29 软阔林Softboadleaves94.3090.960.281.231.661.602.692.593.743.61石山林Forestinlimestone71.8796.220.570.770.360.480.871.161.021.36竹林Bamboo19.4891.200.321.480.452.121.115.20 八角林Anise24.3084.780.652.282.348.151.374.79 油茶林Oil⁃tea20.1299.280.050.260.120.580.482.35840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图4㊀广西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t/hm2)Fig.4㊀SpatialdistributionofforestcarbondensityinGuangxi2.4㊀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4)表明,在选取的16个因子中,海拔㊁林龄㊁降雨量㊁平均胸径㊁土壤pH值㊁有机碳㊁碱解氮㊁有效磷与碳储量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的相关性,由于各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影响因子,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5)可以看出,特征值ȡ1的主成分有6个,因此可以提取6个主成分,且这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5.192%,可以基本反应影响植被碳储量的大部分信息㊂第一主成分上碱解氮㊁全氮㊁有机碳具有较高的载荷,分别为0.857㊁0.844㊁0.745,第二主成分上经度具有较高的载荷为0.795,第三主成分上载荷较高的有平均胸径㊁林分密度㊁林龄,分别为0.718㊁0.658㊁0.535,第四主成分上海拔㊁pH值㊁有效磷具有较高的载荷,分别为0.583㊁0.438㊁0.433,第五主成分上有效磷㊁全钾㊁速效钾具有较高的载荷,分别为0.630㊁0.518㊁0.507㊂第六主成分上载荷较高的有降雨量㊁全钾,分别为0.588㊁0.505㊂对因子得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由表6可得到,5个主成分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大小为:因子3(Beta=0.484)>因子2(Beta=0.389)>因子4(Beta=0.367)>因子5(Beta=0.184)>因子1(Beta=0.055)>因子6(Beta=0.008),即平均胸径㊁林分密度㊁林龄是影响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控因子,经度㊁碱解氮㊁全氮㊁有机碳是影响碳储量的关键因子㊂3㊀讨论本研究中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746.06Tg,远高于李伟等[3]基于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所估算的广西植被总碳储量值(197Tg)和覃连欢[15]2012年对广西植被碳储量的估算值(156.07Tg),也高于陕西省2014年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38Tg)[22]和吉林省2009年森林植被碳储量(496.827Tg)[8]㊁湖南省2014年植被碳储量(196.95Tg)[23]㊂主要原因是:1)本研究中植被碳储量包括乔木层㊁灌木层㊁草本层㊁凋落物层以及细根,而过往估算的碳储量未全部包括以上部分;2)各树种(组)平均碳含量在492.25 562.28g/kg之间,总平均碳含量为523.69g/kg,高于国际通用的树木平均碳含量(500g/kg)和热带32个树种的平均碳含量(444.0 494.5g/kg)[24]㊂广西森林单位面积平均碳密度达到55.37t/hm2,与我国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57.07t/hm2)接近,高于广东省2007年植被碳密度22.96t/hm2[25]和四川省2003年植被碳密度38.04t/hm2[7]㊁湖南省2014年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16.31t/hm2[23],但小于世界平均水平86t/hm2[26],主要原因可能是目前广西森林结构中幼㊁中龄林所占比例大,原始林和老龄林比例小,故碳积累较少㊂广西不同林型森林植被碳储量的贡献量不同,松树㊁硬阔㊁软阔㊁杉木㊁石山林集中贡献了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的80%以上,其他林型因为面积小或者伐林期短,贡献率相对较小㊂不同层次碳储量的分配差异也很大,各林型乔木层碳储量所占比例除桉树和八角外,其他林型乔木层碳储量均达90%以上,这表明乔木层是植被碳储量的主要部分,且随林龄的增长其固碳比例逐渐增大,这与李海奎等[1]㊁李明军等[27]㊁潘鹏等[28]的研究结果一致㊂林下灌木层㊁草本层㊁凋落物和细根对碳储量的贡献远小于乔木层,尤其是在生长后期,而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乔木层,忽略了其他层次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植被碳储量的大小㊂这些植被层不仅是森林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凋落物和细根的分解是土壤有机质最主要的来源,直接决定了碳素的周转速率[16]㊂9402㊀6期㊀㊀㊀兰秀㊀等: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㊀表4㊀广西植被碳储量与样地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Table4㊀CorrelationcoefficientmatrizofarborscarbonstorageandplotfactorsinGuangxi因子Factors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1.000X20.0041.000X30.0660.142∗∗1.000X40.184∗∗-0.416∗∗0.422∗∗1.000X5-0.038-0.459∗∗-0.815∗∗-0.197∗∗1.000X60.116∗0.342∗∗-0.193∗∗-0.231∗∗-0.0401.000X70.604∗∗0.1270.0150.015-0.0010.133∗1.000X80.664∗∗0.064-0.0860.0140.140∗0.0221.000X9-0.206∗∗-0.1020.237∗∗0.046-0.245∗∗-0.231∗∗-0.243∗∗-0.140∗1.000X100.211∗∗0.0780.370∗∗0.207∗∗-0.355∗∗-0.0690.0660.0070.315∗∗1.000X110.016-0.0060.414∗∗0.248∗∗-0.377∗∗-0.0670.006-0.0370.594∗∗0.688∗∗1.000X12-0.079-0.0540.211∗∗0.098-0.186∗∗-0.156∗∗-0.102-0.125∗0.511∗∗0.374∗∗0.499∗∗1.000X13-0.0350.261∗∗0.135∗-0.041-0.141∗∗-0.103-0.018-0.032-0.121∗0.067-0.0470.188∗∗1.000X140.175∗∗0.0210.478∗∗0.342∗∗-0.428∗∗-0.0900.0080.0290.467∗∗0.725∗∗0.791∗∗0.406-0.0121.000X150.114∗-0.0520.0410.0110.007-0.0510.174∗∗0.038-0.0200.149∗∗0.112∗0.157∗∗0.0650.107∗1.000X160.099-0.0820.281∗∗0.140∗∗-0.171∗∗-0.157∗∗0.0450.0420.311∗∗0.222∗∗0.283∗∗0.258∗∗0.128∗0.314∗∗0.432∗∗1.000X17-0.069-0.0210.237∗∗0.147∗∗-0.249∗∗0.082-0.107-0.397∗∗-0.187∗∗0.071-0.032-0.0780.1070.0490.151∗∗0.0471.000㊀㊀∗P<0.05,∗∗P<0.01;X1:碳储量,Carbonstorage;X2:经度,Longitude;X3:纬度,Latitude;X4:海拔,Altitude;X5:温度,Temperature;X6:降雨量,Precipitation;X7:林龄,Standage;X8:平均胸径AverageDBH;X9:pH值,pHvalue;X10:有机碳,Organiccarbon;X11:全氮,Totalnitrogen;X12:全磷,Totalphosphorus;X13:全钾,Totalkalium;X14:碱解氮,Availablenitrogen;X15:有效磷Availablephosphorus;X16:速效钾,Availablekalium;X17:林分密度,Standdensity050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表5㊀主成分分析结果Table5㊀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results因子Factors成份Component123456经度Longitude0.0310.795-0.172-0.4100.146-0.087纬度Latitude0.7020.257-0.3340.251-0.204-0.259海拔Altitude0.407-0.246-0.0820.583-0.425-0.117温度Temperature-0.631-0.4720.4310.0290.1510.137降雨量Precipitation-0.2520.480-0.013-0.266-0.0980.588林龄Standage-0.0170.5510.5350.362-0.0950.042平均胸径AverageDBH-0.0860.4050.7180.184-0.166-0.250pH值pHvalue0.625-0.3680.135-0.4380.049-0.056有机碳Organiccarbon0.7450.1140.165-0.063-0.0560.207全氮Totalnitrogen0.844-0.0520.186-0.203-0.0970.192全磷Totalphosphorus0.588-0.2180.140-0.2690.322-0.094全钾Totalkalium0.0770.288-0.2300.0350.518-0.505碱解氮Availablenitrogen0.8570.0670.156-0.047-0.1700.162有效磷Availablephosphorus0.1990.0530.1980.4330.6300.335速效钾Availablekalium0.477-0.0390.1660.2810.5070.025林分密度Standdensity0.1020.078-0.6580.3850.0950.405特征值Total4.1501.9761.8121.5351.3911.167方差贡献率/%Variancecontribution25.93512.34711.3229.5978.6957.296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contribution25.93538.29349.60559.20267.89775.192表6㊀植被碳储量影响因子得分回归系数Table6㊀Standardregressioncoefficientofvariablescontollingvegetationcarbonstorage非标准化系数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标准误差Standarderror标准系数StandardizedcoefficientstSig.常量Constant-0.0050.037-0.1420.88710.0270.0180.0551.4790.14020.2760.0260.38910.4110.00030.3580.0280.48412.9630.00040.2960.0300.3679.8440.0005-0.1560.032-0.184-4.9350.00060.0080.0340.0080.2250.822㊀㊀B:回归系数,Coefficientofregression本研究分析了气候因子(温度㊁降雨量)㊁地形因子(经度㊁纬度㊁海拔)㊁生物因子(林龄㊁平均胸径㊁林分密度)和土壤因子(有机碳㊁pH㊁全氮㊁全磷㊁全钾㊁碱解氮㊁有效磷㊁速效钾)对广西植被碳储量的影响㊂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温度与降水是两个重要方面㊂本研究温度和降雨量的数据取自近10年广西平均温度与降雨量,分析发现植被碳储量和温度呈负相关,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李红梅等[29]对西双版纳植被碳密度的研究结果相一致㊂适宜的温度水分条件有利于植被层的生长,为形成深厚的凋落物奠定基础,但同时,水分条件适中更有利于凋落物层的分解,从而影响凋落物层的碳储量[30]㊂地形因子是影响森林分布的重要因子,其可通过影响其他变量例如土壤类型㊁土壤含水量㊁土壤营养循环㊁光照条件等影响森林的物种组成㊁结构和生物量[31],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㊂因广西地形独特,植被碳密度在不同海拔和经纬度条件下均具有一定的差异,经度对碳储量的影响显著㊂影响碳储量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1502㊀6期㊀㊀㊀兰秀㊀等: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㊀250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物种组成和森林结构,其主要通过影响植被生物量对碳储量造成影响㊂胸径作为生物量计算模型的重要参数,与植被生物量显然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本研究表明胸径是影响广西植被碳储量的主控因子之一[32]㊂林分密度作为决定林分结构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增加[33]㊁减少[34]㊁无显著差异[35]三种变化趋势,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与研究林分密度的范围㊁调查样本的数量㊁时间跨度等有关,因此无法判断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36]㊂随着林龄的增加,植被碳库越来越多的积累到老龄林中,因此注重增加老龄林的面积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举措㊂有研究[37⁃38]表明在景观尺度上土壤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空间变异的解释度达到三分之一,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分布[31],土壤养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对植被养分的供给情况,土壤中氮㊁磷㊁钾的丰缺及供给状况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其有效量是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39]㊂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不同林龄各层次碳储量,虽然系统全面,但结果仍不够准确,因为调查的林型中还有一些未涉及到,例如四旁树㊁疏林地等未完全调查,且在所调查森林类型中,细根数据不完整㊂选取的影响植被碳储量的因子不够全面,未考虑到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森林类型㊁土壤类型㊁土层厚度㊁土壤矿质成分㊁土壤微生物性状㊁人为干扰等,这些因素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不可忽略,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㊂4㊀结论(1)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746.06Tg,碳密度达到55.37t/hm2,各森林类型植被碳密度介于20.77 108.28t/hm2之间,松树㊁杉木㊁桉树㊁栎类㊁软阔㊁硬阔㊁石山林㊁竹林㊁八角和油茶林对广西植被碳储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6.83%㊁12.28%㊁6.67%㊁3.03%㊁20.37%㊁16.32%㊁10.84%㊁0.88%㊁1.38%和1.39%㊂各林型不同林龄碳储量以乔木层为主要碳库,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㊂(2)广西区森林植被碳密度在7.05 219.73t/hm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㊂广西碳密度的不均匀总体表现为广西北部㊁广西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存在高值区,广西中部和东南部有明显的低值区㊂(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胸径㊁林分密度㊁林龄是影响植被碳储量的主控因子,经度㊁碱解氮㊁全氮㊁有机碳的载荷较其他的因子高,是影响碳储量的关键因子㊂虽然本研究得到的估算结果与真实值有偏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广西植被碳储量的研究和评价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㊁碳汇质量等提供了科学依据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李海奎,雷渊才,曾伟生.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林业科学,2011,47(7):7⁃12.[2]㊀周广胜.全球碳循环.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㊀李伟,张翠萍,李士美.基于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广西森林碳储量特征研究.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7,37(3):127⁃133.[4]㊀FangJY,ChenAP,PengCH,ZhaoSQ,CiLJ.ChangesinforestbiomasscarbonstorageinChinabetween1949and1998.Science,2001,292(5525):2320⁃2322.[5]㊀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 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6):804⁃812.[6]㊀徐新良,曹明奎,李克让.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7,26(6):1⁃10.[7]㊀黄从德,张健,杨万勤,唐宵,赵安玖.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生态学报,2008,28(3):966⁃975.[8]㊀王新闯,齐光,于大炮,周莉,代力民.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㊁碳密度及其分布.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13⁃2020.[9]㊀刘倩楠,欧阳志云,李爱农,徐卫华.重庆市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6,23(6):221⁃226.[10]㊀王磊,丁晶晶,季永华,梁珍海,李荣锦,阮宏华.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及其经济价值评价.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1⁃5.[11]㊀甄伟,黄玫,翟印礼,陈珂,龚亚珍.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变化.应用生态学报,2014,25(5):1259⁃1265.[12]㊀明安刚,贾宏炎,田祖为,陶怡,卢立华,蔡道雄,史作民,王卫霞.不同林龄格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14,25(4):940⁃946.[13]㊀农胜奇,张伟,蔡会德.1977 2010年广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广西林业科学,2014,43(2):171⁃178.http://www.ecologica.cn[14]㊀刘恩,王晖,刘世荣.南亚热带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碳贮量与碳固定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12,23(2):335⁃340.[15]㊀覃连欢.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价值估算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16]㊀高阳,金晶炜,程积民,苏纪帅,朱仁斌,马正锐,刘伟.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应用生态学报,2014,25(3):639⁃646.[17]㊀杜虎,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彭晚霞,付威波,李莎莎.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类型碳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生态学报,2015,35(14):4658⁃4667.[18]㊀杜虎,曾馥平,王克林,宋同清,温远光,李春干,彭晚霞,梁宏温,朱宏光,曾昭霞.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生态学报,2014,34(10):2712⁃2724.[19]㊀汪珍川,杜虎,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曾昭霞,张浩.广西主要树种(组)异速生长模型及森林生物量特征.生态学报,2015,35(13):4462⁃4472.[20]㊀胡芳,杜虎,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兰斯安,张芳.广西不同林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应用生态学报,2017,28(3):721⁃729.[21]㊀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2]㊀崔高阳,陈云明,曹扬,安淳淳.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分析.植物生态学报,2015,39(4):333⁃342.[23]㊀李雷达,方晰,李斌,刘兆丹.湖南省2014年森林植被碳储量㊁碳密度及其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37(1):69⁃77.[24]㊀EliasM,PotvinC.Assessinginter⁃andintra⁃specificvariationintrunkcarbonconcentrationfor32neotropicaltreespecies.CanadianJournalofForestResearch,2003,33(6):1039⁃1045.[25]㊀张亮,林文欢,王正,余娜,陈红跃.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环境学报,2010,19(6):1295⁃1299.[26]㊀DixonRK,SolomonAM,BrownS,HoughtonRA,TrexierMC,WisniewskiJ.Carbonpoolsandfluxofglobalforestecosystems.Science,1994,263(5144):185⁃190.[27]㊀李明军,杜明凤,喻理飞.贵州省森林植被碳储量㊁碳密度及其分布.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1):48⁃54.[28]㊀潘鹏,吕丹,欧阳勋志,王雄涛.赣中马尾松天然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36(1):131⁃136.[29]㊀李红梅,马友鑫,郭宗峰,刘文俊.西双版纳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中国气象学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30]㊀董金相.戴云山黄山松林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31]㊀徐耀粘,江明喜.森林碳库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5,35(3):926⁃933.[32]㊀魏亚伟,周旺明,于大炮,周莉,方向民,赵伟,包也,孟莹莹,代力民.我国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生态学报,2014,34(20):5696⁃5705.[33]㊀王秀云,孙玉军,马炜.不同密度长白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分布特征.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3):221⁃226.[34]㊀潘辉,赵凯,王玉芹,黄石德.不同密度福建柏人工林碳储量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 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福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2010:5.[35]㊀方晰,田大伦,项文化,蔡宝玉.不同密度湿地松人工林中碳的积累与分配.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4):374⁃379.[36]㊀刘婷岩,张彦东,彭红梅,甘秋妹.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幼龄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6):1⁃4.[37]㊀PaoliGD,CurranLM,SlikJWF.SoilnutrientsaffectspatialpatternsofabovegroundbiomassandemergenttreedensityinsouthwesternBorneo.Oecologia,2008,155(2):287⁃299.[38]㊀DeWaltSJ,ChaveJ.StructureandbiomassoffourlowlandNeotropicalforests.Biotropica,2004,36(1):7⁃19.[39]㊀王嫒.庙岛群岛南部岛群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4.3502㊀6期㊀㊀㊀兰秀㊀等: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㊀。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2007年10月17日,“第一届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如期在武汉病毒所召开,现将会议的整体情况汇报如下:一、会议背景介绍病毒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领域,在最近几十年已从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临床检验实践中的主流学科。
自从Enders和他的同事们发明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法增殖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服务于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以来,临床病毒学检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而更多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这些技术包括进行抗原和抗体测定的酶联免疫测定法,快速鉴定纯培养物的单克隆抗体,医学临床标本的免疫荧光直接检测法、Shell vial离心快速培养法以及核酸快速扩增技术。
中国的临床病毒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曾是耶鲁大学教授和这一领域先驱的熊菊贞女士(Gueh-Djen (Edith) Hsiung),于1982和1984年在武汉组织了两次临床病毒学国际讲习班,极大地促进了临床病毒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感到现在正是中国举行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的一个良好时机,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临床病毒学诊断及其研究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WIV)与美国华人临床微生物协会(CAACM)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决定在武汉共同举办ICVS 2007: 第一届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
二、会议的具体情况(一)会议的主题会议旨在促进我国临床病毒学的诊断与研究,及时了解临床病毒学领域最新学术研究动态。
通过召开本次研讨会,将国内外知名的临床病毒专家和基础病毒学研究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流行病学、病毒诊断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热门话题,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联系。
(二)会议整体规模“第一届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7日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正式拉开帷幕。
大会设名誉主席两名,由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和武汉大学田波院士共同担任,武汉病毒所所长胡志红研究员和美国范德堡大学汤一苇博士分别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同位素》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简报
2 编辑部 对全年各 期 的报 道重点做 出年度计 划 , ) 按计 划每期 突 出报 道一个重 点栏 目。 3 综/ ) 评述 文章应约 请相关 专家撰写 , 以提高 综/ 评述 刊 出文 章 的质量 和学术 水平 。
三 、 议 建
为 了使 刊物更好 地发展 , 本届 编委会每 年召开一 次工 作会 议 , 总结 上 一年 刊物 出版 工作 经 验 , 讨 论来 年 出版计 划 , 并对 积极支 持编辑部 工作 , 约稿 、 稿 、 在 投 审稿 方 面成 绩 突出的编委 予 以表扬 。
任务应是 通过编 委会成员 的辛勤努 力 , 在学 会领导 、 事和会 员单 位 的大力 支 持 下 , 争使 《 理 力 同位素 》
刊物的质 量上一个 新的 台阶 。对此 , 会议达成 了以下共识 :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对 编辑部 和编委 的要求
1 编辑部 继续严 格执行 三级审稿 制和三校 一读制 , 把 刊出文章 的质量关 。 ) 严 2 主编 、 ) 副主编 和常务编委 认真履行 对稿件 的终 审职责 。
6 4
同 位 素
第 2 3卷
《 同位 素》 四届 编 委 会第 一次 工作 会 议 简 报 第
20 年 1 月 2 09 1 0日, 同位素 》 四届 编委会第一 次工作 会议在 北京 国家会议 中心 召开 。会 议 由 《 第 中 国核 学会 同位素分会 主任委员 张锦 荣 、 同位 素 》 编罗 顺 忠共 同 主持 , 会部 分 常 务理 事 、 同位 《 主 学 《 素》 四届 编委会 部分编 委参加 。会上 , 同位素 》 第 《 编辑 部主 任韩 翠娥 就《 同位 素 》 志 有关 工 作情 况 、 杂 编辑部对杂 志进 一步发展 的初步想 法作 了总结汇报 。
数智驱动的科学学: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综述
数智驱动的科学学: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综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数智驱动的科学学理论基础 (5)2.1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7)2.2 科学学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 (8)2.3 数智驱动的科学学核心概念解析 (10)三、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进展 (11)3.1 科学计量学的发展与应用 (12)3.1.1 科学文献计量方法 (13)3.1.2 科学活动定量分析 (14)3.1.3 学科发展动态监测 (15)3.2 科学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16)3.2.1 自然语言处理与科学学 (18)3.2.2 计算机科学与科学学 (19)3.2.3 社会网络分析在科学学中的应用 (20)3.3 科学政策与管理的智能化探索 (21)3.3.1 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支持系统 (22)3.3.2 智能化的科研项目管理 (24)3.3.3 科技评价体系的智能化改进 (25)四、数智驱动的科学学未来展望 (26)4.1 技术发展趋势与创新点 (27)4.2 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方向 (28)4.3 科学学研究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30)五、结论与建议 (31)5.1 研究成果总结 (33)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4)5.3 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 (35)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对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本文将对数智驱动的科学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本文将对数智驱动的科学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数智驱动的科学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探讨,包括科学学的演变、科学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对数智驱动的科学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其在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对国内外数智驱动的科学学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以期推动数智驱动的科学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变压器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变压器在线故障诊断方法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基础 (5)2.1 信息融合的定义与分类 (6)2.2 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技术框架 (8)2.3 多模态信息融合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9)三、变压器故障特征提取 (10)3.1 变压器故障类型及特点 (11)3.2 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12)3.3 多模态信息融合下的故障特征提取 (13)四、多模态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模型 (14)4.1 模型构建思路 (15)4.2 模型结构设计 (17)4.3 模型求解方法 (18)五、实验验证与分析 (19)5.1 实验数据与评价指标 (20)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5.3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22)六、结论与展望 (24)6.1 研究成果总结 (24)6.2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25)6.3 未来研究展望 (27)一、内容概括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由于变压器的复杂性和长寿命,故障问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
研究和开发一种有效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变压器在线故障诊断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诊断技术,它通过综合运用声学、电磁场、温度等多种传感器获取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并利用现代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变压器故障的准确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以及实验验证结果,旨在为变压器在线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1.1 背景与意义传统的变压器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单一模态的信息,如油中溶解气体的分析、局部放电检测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识别出一些常见的故障,但在面对复杂、隐蔽的故障时,其诊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
工作简报
第223 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2011年 2月日陈懿院士谈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月19日上午9:30,“科学讲坛”第三十二期讲座在中国科技馆如期举行,此次活动也是“2011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科普活动启动仪式的一部分,是国际化学年的首场报告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懿教授做“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讲座。
讲座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殷皓副部长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周德进,中国化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振忠,以及来自北京市的中小学生、中科院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其他行业的社会公众500余人到场聆听了报告。
陈懿院士从化学的研究对象讲起,指出化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创造新的、天然不存在的物质。
美国的著名化学家伍德沃德曾说,“在
上帝创造的自然界的旁边,化学家又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正因为这一特征,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药物、合成氨等一系列杰出成果的诞生,成就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国《化学世界(Chemistry World)》主编曾说,与物理和生物相比,化学解决的问题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近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已于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也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是中国的GDP单耗(吨标准油/百万美元GDP)很高,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源消耗多,环境代价高,获利少。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解决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三大问题,而“最现实的解决方法靠化学”。
增长人口的粮食问题、资源的高效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实现、环境的治理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都离不开化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讲座的最后部分,陈懿院士从“神奇的杀虫剂”DDT的发现、普遍应用到禁用的发展过程引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提醒研究者们要保护环境。
“绿色化学”的概念见于1990年前后的美国环保文件,提出资源消耗要遵循“3Rs”原则,即reduction, recycling和 reuse,要求化学家们从设计化学反应和过程的源头起就制止污染。
面对在座的研究生和中学生们,陈院士欢迎也鼓励大家以后进入化学的行业。
他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化学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就像徐光宪院士说的,“人类需要化学来创造更多、更好的新物质、新材料”。
大家一定能够依靠化学实现对祖国效力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