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

合集下载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1. 油藏油藏是地球内部岩石中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点或区域。

油藏的形成通常包括沉积物质、油气源岩、运移通道和封闭构造等要素。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是一种闪亮、粘稠的液体烃类燃料,石油粘度较高,主要用于燃料、化工和制品加工等领域。

天然气是一种气态的烃类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余包括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等轻质气体,在天然气供应、加气、烟气和工业工程以及液化气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 储量储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一个油藏或天然气藏可开采的石油或天然气总量。

储量通常分为探明、可回收、可采和总储量等不同等级。

4. 采收率采收率是指从一个油藏或天然气藏中开采地下储量的百分比。

它通常与油藏的类型、特征、技术、水平、市场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5. 裂缝裂缝是指在岩层中的一些较小的或较大的缝隙或裂纹。

这些裂缝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人工形成的。

6. 井井是油气勘探和开采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

它是为了从地下油藏或天然气储层中抽取液体和气体而在地下钻掘的的孔道。

井通常由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组成。

7. 采油设备采油设备包括人工提升设备、自动提升设备、注水设备、采气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油井产量和提取油气。

8. 压裂在压裂操作中,压力被用来强行将液体和气体注入岩石特定的区域,以便通过创建如裂缝或孔隙等开放通道来释放油藏中的石油和天然气。

9. 二次采收二次采收是指在旧油井中通过注入水和化学药品,来增加油藏中石油或气的采收率。

它是油田勘探和开采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

10. 油田开发油田开发是指对油藏进行勘探、开采和提取等方面的开发。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生产和输送等环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安全和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油藏基本名词解释最为关键的是理解油藏、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采收率、井、压裂、二次采收、油田开发等基本概念,它们在石油勘探和开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8.油藏描述

8.油藏描述

(1)产生的油藏模型的质量依赖于所假设的随机函数的模型和所具有的数据, 在数据很少的情况下,很难验证所假设的模型是否与实际的地质条件相符合;
(2)变异函数的模拟带有许多的主观性,而涉及多变量的交叉变异函数的模拟 受到线性区域化模型的限制,使得模拟很难正确进行;
(3)如何综合应用各种地质信息及生产资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一)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
斯仑贝谢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技术 。重点是应用于油气田开发阶段的油藏动态监测及最终采收率的评 价。
过去油藏模拟,是根据取心井或试井资料把油藏的垂直剖面分成几 个单元,计算每个单元孔渗平均值,忽略了小范围的非均质性和垂 向渗透层屏障(隔夹层)作用。用这样的参数只能建立一个失真的 地质模型,使模拟失效,将导致开发决策的失误。而测井资料是唯 一能控制深度且能逐英尺测试的方法。因而基于测井资料的油藏描 述可能具有最高的精度。同时也强调了岩心、测试及测井资料的综 合应用,以得出一个适用于全油田模拟输入的储集层模型,从而实 现了从单井评价到多井评价的飞跃。
3. 以测井为主体的描述
继70年代斯仑贝谢公司提出的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技术,又于1985年将三维 地震及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资料引入油藏描述的井间相关对比研 究中。
研究现状: (1)1992年油藏描述研究内容及方法为: ①关键井研究; ②测井资料标准化; ③单井综合测井评价; ④多井处理研究,井间地层对比; ⑤渗透率及单井动态模拟研究; ⑥储层参数集总及储集层绘图。
开发阶段利用开发地震技术,即高分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地震层析技术、多 波多分量解释技术、垂直地震剖面技术、振幅炮检距分析等对储层进行井间、 井外地区的储层静态描述及动态监测,查明构造细微变化及油气水层分布。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一、油藏地质学1. 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油气形成是指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质经过生物、地质和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烃类化合物。

油气成藏是指油气在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含量的油气藏。

了解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可以帮助地质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储量丰富的地质构造。

2.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发现新的油气藏或者发现已知油气藏的储量和分布情况等。

包括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勘探、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

这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藏的位置和储量。

3. 油气储层地质特征了解油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价储层的渗透性、孔隙度、饱和度等物理性质,从而进一步评估油气产能和储量。

二、油藏工程原理1. 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是指在发现并确认了油气储量后,通过相应的开发技术手段,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包括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筒设计、注水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增产技术等。

2. 油藏物理化学性质油藏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油气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溶解度等。

通过分析了解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工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3. 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数值模拟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油气开发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开采方案、评估油气储量和产能,并指导实际开采操作。

三、油气工程设备1. 油井钻采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钻井平台、钻机、钻头、管柱等,用于进行油气勘探和开采作业。

2. 油气生产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开采设备,如泵浦、管线、压裂装置、人工提高采收率装置等,用于实现对油气的生产和采集。

3. 油气处理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处理设备,如分离器、脱硫装置、脱水装置、燃烧装置等,用于对采集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处理和加工。

四、油气工程安全与环保1. 油气开采环保技术油气开采环保技术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废气处理、渗透液处理等技术手段,用于确保油气开采作业的环境友好和安全。

油藏类型

油藏类型
①喇萨杏油田、胜坨油田简单命名为砂岩油藏,详细命名为高饱和边水层状砂岩油藏。
②任丘油田简单命名为碳酸盐岩油藏或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油藏,详细命名为低饱和块状底水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油藏。
③扶余油田简单命名为低渗透油藏,详细命名为带裂缝砂岩低渗透油藏。
④双台子油田简单命名为砂岩油藏,详细命名为带凝析气顶层状砂岩油藏。
⑤高升油田简单命名为稠油油藏,详细命名为带气顶块状底水稠油油藏。
⑥东辛油田简单命名为断块油藏或复杂断块油藏,不同断块又可分别详细命名。
⑦静安堡油田东胜堡油藏简单命名为变质岩油藏或裂缝性变质岩油藏,详细命名为块状底水裂缝性变质岩油藏。
⑧静安堡油田沈84断块简单命名为高凝油藏油藏。代表油藏有长庆马岭、大港港西、胜利渤南、大庆朝阳沟与榆树林、陕北安塞等,油层粒度偏细、孔隙结构复杂、渗透率低是其主要特点。
④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代表油藏有吉林扶余、克拉玛依八区乌尔禾系、新疆火烧山等,其特点是砂层渗透率低并有相当程度的裂缝发育。
⑤断块油藏。我国东部断块油藏广泛发育,代表油藏有胜利东辛、江汉钟市、大港港中、中原文明寨等,油藏为断层圈闭并且内部常有次级断层发育为其主要特点。
⑥砾岩油藏。典型油藏数克拉玛依,此外,河南的双河、二连的蒙古林也属砾岩油藏,油层岩石粒度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是其主要特征。
⑦碳酸盐岩油藏。我国较少,主要有华北任丘、南海流花11—1等油藏。
⑧变质岩、火山岩油藏。变质岩油藏有辽河东胜堡、胜利王庄、玉门鸭儿峡等,火山岩油藏有克拉玛依的一区石炭系、新疆石西石炭系、克拉玛依七中区佳木河组、二连的阿北、哈南等油藏。储集层特殊、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发育是其主要特征。
⑨克拉玛依油田简单命名为砾岩油藏,详细命名为边水层状低饱和砾岩油藏。

油藏

油藏

油藏第一章1.储集层(孔隙开度较大的岩石层)非储集层(孔隙开度较小的岩石层)水平、倾斜储层无法聚集油气。

2. 圈闭:定义: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遮挡油气,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

构成要素:储集层(储集油气的岩石层)、盖层(阻止油气向上运移的岩石层)、遮挡物(阻止油气侧向运移的岩石层)。

圈闭大小度量参数:溢出点(圈闭中油气溢出的地方)、闭合高度h(圈闭的t(通过溢出点的闭合等高线所包最高点与溢出点之间的垂向距离)、闭合面积At围的面积)。

:V ct=A t hφ(1-S wc) h—储集层的厚度圈闭容积Vct3. 油藏:定义:单一圈闭中被油气占据的部分,称作油气藏。

(08年已考)度量参数:油水界面、油柱高度h o、含油面积A o。

油藏容积:V c=A o hφ(1-S wc)圈闭充满系数:油藏容积与圈闭容积的比值。

β= V c/V ct4. 油藏地质条件:生油岩、油气生成、油气运移、储集层、盖层、圈闭、保存条件。

5. 油藏力学条件一:同一个油藏应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不同的油藏应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

6. 油藏力学条件二:同一个油藏应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不同的油藏应具有不同的压力系统。

7. 油藏分类:岩性圈闭孔隙流体接触关系(边水油藏、底水油藏)底水油藏:如果油藏的内含油面积为0,即油藏的整个含油面积全部与底水接触,这样的油藏称作底水油藏。

(示意图10年已考)边水油藏:如果油藏的内含油面积不为0,即油藏只有部分含油面积与底水接触,大量的地层水位于含油边界以外的区域,这样的油藏称作边水油藏。

(示意图已考)8.地质储量:特定地质构造中所聚集的油气数量。

分为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与静态地质储量的比值,称作储量的动用程度。

可采储量: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以采出的地质储量。

采收率: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静态地质储量:采用静态地质参数(如含油面积和储集层厚度)计算的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采用动态生产数据(如油气产量和地层压力)计算的地质储量。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是地球深部岩石中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

其地质特征决定了油藏的储量和开发难度,因此对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试析。

一、油藏地质特征1. 岩性特征油藏地质特征的第一要素是岩性。

油藏主要分布在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中。

砂岩和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储集和渗透性,是理想的储油岩石;而页岩储层因孔隙度小、渗透性差,开发难度较大。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

构造主要包括褶皱、断裂和隆起等。

褶皱和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有利于形成富集区;而隆起区域则是优质的储集地带。

3. 地层特征地层对油气的富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厚度较大、孔隙度高的地层更容易形成油气聚集;不同地层之间的渗透性差异也会影响油气的储集和开发。

4. 地层流体特征地层流体是油藏地质特征的关键之一。

地层流体包括原油、天然气和水等,其类型和含量对油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二、开发对策1. 采用综合地质解释技术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岩心等技术,进行精细的地质解释,准确评价油藏的储量和产能,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在了解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可以采用水平井、注水开采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3. 加强油藏管理和监测对油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油藏开发中的问题,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

4. 探索新的勘探技术不断推进勘探技术的创新,探索新的油气聚集机理和富集规律,为新的油气资源储备奠定基础。

5. 强化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在油藏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开发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并确保作业安全。

通过对油藏地质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科学的开发对策,可以更好地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同时保障油田的稳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contents •油藏工程概述•油藏地质基础•油藏流体性质与渗流规律•油藏开发方式与开采特征•油藏动态监测与资料分析•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目录01油藏工程概述油藏工程定义与任务定义油藏工程是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和驱替机理,以及相应的工程调整措施,以求合理地提高开采速度和采收率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任务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和水驱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特征,确定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油田开发计划,进行油田动态监测,提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预测油田开发趋势等。

油藏工程发展历程初始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以试井和油田动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渗流力学和油层物理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的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油藏工程实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

油藏工程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油藏描述、渗流力学、试井分析、油田动态监测、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与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等。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测井、试油试采等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手段进行研究。

同时,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地球科学、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等。

02油藏地质基础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风成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每种环境都有其特定的沉积物来源、搬运方式、沉积作用和保存条件。

沉积相指在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或岩石特征的综合,包括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等。

常见的沉积相有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滩相等。

沉积相与油气藏的关系不同沉积相带发育不同类型的储集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和类型。

例如,河流相砂体常发育在古河床和河漫滩,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储层特征与类型储层特征01包括物性特征(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学特征(如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如孔隙、裂缝)等。

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油藏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能源的储层地层。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数值模拟技术一直在油藏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概述数值模拟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实际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将地质、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模拟出油藏中各种岩石、流体和气体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目前,在油藏勘探、开采和生产等多个领域,都广泛使用数值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油藏物理过程,预测油藏的产量和开采效果,优化油田开发方案,提高油田开发效率。

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原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井下注水、注气压力、地震勘探等实验和数据采集。

这些实验和数据的结果,再结合油藏地质和物理特性的分析,构建出一个油藏的数学模型。

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有限差分法、随机漫步法等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油藏物理过程。

最终,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可以预测油藏的产量、油田的开发效果等信息。

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1) 勘探: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能够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预测油藏的分布、含量和类型等信息。

基于模拟结果,可以优化勘探方案,避免无谓的勘探费用和时间浪费。

(2) 生产: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生产阶段,可以实时模拟油藏产量和水剂量等数据,帮助生产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油田生产管理。

此外,数值模拟技术还能够帮助工程师在生产过程中对油藏进行调剂,避免过度采油和储量损失。

(3) 开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开采阶段,最主要的应用是优化开采方案。

在采油过程中,常出现水、气、油等流体叠加的情况。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模拟出油藏中不同流体的运动规律,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四、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面临的挑战(1) 学科交叉难度大:油藏数值模拟需要涉及地质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

油藏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

油藏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

油藏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一、油藏评价1. 地质勘探: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剖面绘制、岩心取样分析、岩石物理测井等工作,以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储量和分布情况。

2. 油藏评价:通过地震勘探、岩心分析、水驱试验等手段,对油藏进行评价,包括识别油藏类型、确定储量、评估开发潜力等。

3. 油藏模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如Eclipse等)进行油藏模拟,模拟油藏开发后的产量、注水效果等情况,为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二、开发方案设计1. 井网布局:根据油藏特征、地质结构和生产需求,设计合理的井网布局方案,确定主要开发井、注水井、监测井等位置。

2. 采油方式:根据油藏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油方式,包括常规采油、水驱采油、压裂采油等。

3. 人工措施:设计人工措施方案,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CO2驱替等,以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4. 环保措施:设计合理的环保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确保油藏开发过程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生产管理和监测1. 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目标制定、生产计划编制、现场生产管理等,确保油藏开发按计划进行。

2. 生产监测: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油井产量、油藏压力、水驱效果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生产方案。

3. 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环境保护1. 水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避免地下水污染,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

2. 大气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油田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包括降低烟气排放、加强尾气处理等。

3. 土壤保护:建立土壤保护制度,避免土壤污染,采取措施减少工程对土壤的影响。

通过以上工作,一套完整的油藏工程方案得以形成。

在实际油藏开发中,需要根据具体油藏情况和环境要求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和实施,从而确保油藏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和简答题汇编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和简答题汇编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和简答题汇编【第一章】1、什么是油藏、油田开发、油藏工程油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油田开发: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油藏地质、油藏物理、地球物理(测井、物探等)、渗流力学、采油工程等方面成果,以及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藏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进行评价、预测、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具有整体性、连续性、长期性。

2、详探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所开展的工作、及其目的和任务。

1)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储层特征及储层流体物性;天然能量评价;生产能力(含吸水能力2)A地震细测工作目的:主要查明油藏构造情况,以便用较少的资料完成详探任务。

任务:目的层构造形态清楚;断层(走向、落差、倾角)情况清楚;含油圈闭面积清楚。

B钻详探资料井(取心资料井)目的:直接认识油层,为布置生产井网提供依据。

任务:认识油层本身性质和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边、探断层。

C油井试油和试采目的:打详探井的成果—静态资料成果试采任务:认识油井生产能力,特别是分布稳定的主力油层的生产能力及其产量递减情况;认识油层天然能量的大小以及驱动类型和驱动能量的转化;认识油层的连通情况和层间干扰情况;认识生产井的合理工艺技术和油层改造措施;落实某些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如边界影响、断层封闭情况等,为今后合理布井和研究注采系统提供依据。

D开辟生产试验区目的:进一步认识油田静态和动态规律,指导油田全面投入开发。

任务:详细解剖储油层情况;研究井网的适应性;研究油井、油藏生产动态;研究采油工艺、集输工艺、油层改造措施。

3、试油、试采、基础井网、生产试验区;试油:在油井完成后,把油、气、水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

试采:分单元按不同含油层系进行的,需要选择能够代表这一地区或这一层特征的油井,按生产井要求试油后,以较高的产量较长时期地稳定试采。

油藏工程原理

油藏工程原理

油藏工程原理油藏工程是一门研究油气储存和开采的学科,涉及到油田勘探、油井设计、油藏开发和油气生产等方面。

其原理是基于油气地质学、岩石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油藏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气地质学原理:通过对油气藏地质特征的分析,确定油气的分布规律、储集机理和运移方式。

根据地质构造、岩性、孔隙结构和岩石物性等因素,评估油气资源的潜力和开发价值。

2. 岩石物理学原理:通过测井和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获取岩石的物理特征,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油气储集条件的分析和预测至关重要,有助于确定油藏的类型和规模。

3. 流体力学原理:研究油气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动规律,包括渗流、扩散和分离等过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模拟实验,预测油气在油藏中的分布和流动动态,优化开发方案和生产操作。

4. 油井设计原理:根据油气储藏特点和开采需求,设计合理的井网布置、井眼直径和井筒结构等。

通过井筒修建、钻井和完井等工艺,实现油气的有效采集和输送。

5. 油藏开发原理:确定油田的开发阶段和开采方式,包括常规开发和增产技术应用。

常规开发主要通过自然压力和人工提升手段提取油气,而增产技术则包括水驱、气驱、聚合物驱和热采等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

6. 油气生产原理:通过对油井的调控和管理,实现油气的稳定产出和持续供应。

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油气的压力、温度、流量和物质组成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油井产能和生产效率。

总之,油藏工程的原理是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学、岩石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等知识,研究油气的储存特征和开采规律,以实现对油气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

这门学科在油气行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块状与层状油藏划分标准

块状与层状油藏划分标准

块状与层状油藏划分标准
块状与层状油藏是油藏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态:块状油藏是指油藏的形态比较规则,呈块状分布,而层状油藏则是指油藏的形态不规则,呈层状分布。

2. 油层分布:块状油藏的油层分布比较均匀,层状油藏的油层分布则比较不均匀。

3. 储层结构:块状油藏的储层结构比较简单,层状油藏的储层结构则比较复杂。

4. 开采方式:块状油藏的开采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直井或水平井开采,而层状油藏的开采方式则比较多样,可以采用直井、水平井、多层井等多种方式开采。

油藏工作总结

油藏工作总结

油藏工作总结
油藏工作是石油勘探和开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量增加。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在油藏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现在我来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勘探阶段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新油藏,这为未来的开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对现有油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确保了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在油藏开采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

我们引入了先进的采油技术,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同时,我们也对油藏进行了合理的开发规划,确保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影响。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油藏管理和监测工作。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油藏管理系统,对油藏的产量、压力和渗透率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方案,保证了油藏的稳定开采。

总的来说,我们在油藏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油藏工作的水平,为石油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油藏基本概念(DY)

油藏基本概念(DY)

油藏基本概念油田------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

气田------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汽藏的总和。

石油------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

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天燃气----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汽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

生油层----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

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

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

测向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

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

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

圈闭-----凡是能够阻止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

盖层----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遮挡----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

含油面积----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油水边界----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

储油面积-----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

储油构造-----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

单纯介质-----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

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

多重介质----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

第8章-油藏综合评价

第8章-油藏综合评价

f t tma
或者
Z
t f
1 tma
f
1
tma t
m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f t
1
对于纯岩性, f、ma、t f、tma 均已知,故Z可表示为声波 时差 t 的单值函数。不难看出,当 0时,Z V ma ma,当 1
时,可得流体的声阻 Z fVf f / t f 。因此可以计算出不同岩 性的理论声阻抗曲线。岩性不同Z不同,特别是天然气的声
一、数据网格化技术
运用计算机绘制等值图时,需在所研究的区域内建立 相互垂直、距离相等的网格线,然后根据绘图参数在各控 制点的数值估计出网格各节点的该参数值。这就是绘图数 据的网格化过程。
数据网格化的方法一般是:
1.按一定的规则对估计点(节点)周围的绘图参数进行 加权平均。
2.多项式内插法。 3.利用克里金技术形成网格化数据。这种方法实际上

油藏描述中的单井测井评价是逐点进行的,解释 成果参数的数据量非常大,同时有些参数也不能按层 反映储集层的特性。为了便于计算分析与作图,需要 对每口井的解释参数作某些简化处理,以提供按储集 层或油层组为单位的解释参数,则需要以尽量少的有 代表性的参数对储集层进行描述。对单井参数进行简 化的过程叫参数集总。
2.地层反射系数的计算
对于一个地层界面,其反射系数与界面的物理性质和波 的入射方向有关。当波垂直入射时,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反 射波和透射波能量的分配是由两介质的声阻抗决定的,并用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来描述。
反射系数R为反射波振幅A1与入射波的振幅A0之比,它 与两介质的声波阻抗之差成正比,即:
R A1 Z2 Z1 b2V2 b1V1 A0 Z2 Z1 b2V2 b1V1

13油藏分类

13油藏分类

第三章油气藏分类第一节油气藏分类原则和因素一、油气藏分类一般遵循的原则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2、油藏的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3、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的表面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水驱油效率等;4、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及驱动类型。

二、油藏的分类因素(一)、原油性质1、低粘度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5 mPa .s为低粘度原油。

2、中粘度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5~20 mPa .s为中粘度原油。

3、高粘度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20~50 mPa .s为高粘度原油。

4、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 50 mPa .s,相对密度 > 0.920为稠油。

稠油又可细分为3大类4级(表1.3.1)。

表1.3.1 稠油分类标准注:1)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5、凝析油指在地层条件下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一般相对密度<0.800。

6、挥发油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

7、高凝油为凝点 > 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二)、圈闭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复合圈闭。

(三)、储集层岩性砂岩、砾岩、碳酸盐岩、泥岩、火山碎屑岩、侵入岩、变质岩。

(四)、渗透性1、高渗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500×10-3μm2。

2、中渗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10-3μm2。

3、低渗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 ×10-3μm2。

4、特低渗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10×10-3μm2。

(五)、油、气、水产状边水、底水、气顶。

(六)、储集层形态层状(单层、分层、低倾角、高倾角)、块状。

(七)、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型、裂缝型、双重介质型。

(八)、地层压力常压(压力系数0.9~1.2)、异常高压(压力系数 > 1.2)、异常低压(压力系数 < 0.9)。

欠饱和油藏

欠饱和油藏

欠饱和油藏
欠饱和油藏是指油藏中的原油饱和度低于100%的油藏。

这种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发,将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欠饱和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确定油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然后,需要进行地震勘探,确定油藏的结构和性质。

接下来,需要进行钻井,将钻头钻入油藏中,以便获取油藏的样本。

最后,需要进行油藏开发,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如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欠饱和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油藏中的原油饱和度低,油藏中的原油与水和岩石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原油难以被采集。

此外,欠饱和油藏中的原油粘度较高,流动性较差,也增加了开发的难度。

然而,欠饱和油藏的开发也有其优势。

首先,欠饱和油藏中的原油质量较高,含硫量低,热值高,可以直接用于炼油。

其次,欠饱和油藏的开发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延长油田的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欠饱和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发,将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欠饱和油藏的研究和开发,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油藏概况介绍
SL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郊区。

该区地势平坦,属典型的内陆性气候,交通较为便利。

在区域构造上,SL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CP凸起东部,东面以红-车断裂带为界,与昌吉凹陷及中拐凸起相接,南面为四棵树凹陷,西面及西北面为扎伊尔山,北面与克-夏断褶带相接。

该区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发现了HSJ油田、CPZ油田、XG油田。

2005年1月9日钻打E0井,完钻层位为石炭系,实射井段1014.5~1017.3m,厚度2.8m,4mm油嘴放喷生产,油压2.3MPa,日产油49.6t,标志着SL油田的发现。

目前,SL区块共完钻各类井**口,其中探井2口,取心井6口,试油井2口,试采井37口,全部获得工业油流。

2. 构造特征分析
(1)构造等值线图(井位图)顶部深度
(2)
(2)过油水界面任选剖面,绘制剖面图 选取W1、W11、W18作剖面图如下:手绘
3 油层特征评价(每幅图的描述)
(1)厚度等值线图 (2)孔隙度等值线图
(3) 渗透率等值线图
(4)
(4)平面非均质特征评价
表1-1平面非均质特征
4 储层特征评价 (1) 粒度分布曲线
从储层的粒度分布曲线中可以得出:曲线的尖峰越高,说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大。

直径在0.5-0.1mm 之间的颗粒占比66.05%,油藏粒度分布比较均匀。

(2)利用粒度曲线分析油藏孔吼特征,说明原因
-1
1
2
3
4
5
6
7
8
9
0102030405060
70
8090
100
(36)
(34)(32)
(30)(28) -1
1
2
3
4
5
6
7
8
010203040
50
60
708090100
(21)
(20)(18)
(16)
(14)(12)
由粒度分布曲线可以得出:曲线的尖峰越高,说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大,孔吼直径越大。

在峰值处含水率上升最快,峰值越高,孔吼直径分布越均值,曲线越陡峭,峰值越低,孔吼直径分布越不均,曲线越平缓。

(3)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分析油藏孔吼特征,并说明原因
由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可得:进汞曲线中间段较为平缓,说明油藏孔吼直径分布较为集中,孔吼分选性好,平缓段位置越靠下说明孔吼直径较大。

5 流体特征分析
(1)原油的平均密度为:0.81169g/cm3
(2)粘温曲线
以W4井为例做出粘温曲线图
当温度从
50℃降到20℃时,原油粘度从7.34m Pa·s 增加到12.73mPa·s,原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相对比较缓慢。

(3)地层水物性评价:确定地层水类型
表1-3SL 油藏地层水物性参数表
6油藏渗流特征分析(1)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渗曲线交点处含水饱和度大于50%,该储层为水湿。

(2)绘制分流量曲线
w μ=0.7mpa.s,o μ=1.21mpa.s
11w w ro w
w o
ew o
f k k λμλλμ=
=++
(3)绘制理论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曲线。

采液指数
采油指数
(4)根据提供的敏感性资料,进行五敏评价。

绘图,数据说明
00.20.40.60.811.20
0.2
0.4
0.6
0.8
1
分流量曲线
分流量曲线
水敏程度:极强水敏。

020*********
1200
5
10
15
202530354045
渗透率比值
/%
累积注入倍数
水敏曲线
碱敏程度:较弱碱敏
7、试油试采数据分析
(2)比较每米日产油量差异,分析特征和原因。

原因分析:投产初期到现在,随采液量的增加,地层压力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前后的产量差异;由于地层压力以及孔隙度渗透率的差异,导致不同油井在同一工作制度下也有不同的产油量.
8、 油藏储量计算与评价
8.1.1东块油藏储量计算
111100(1)
wc E o oi
A h s N
B φρ-=
1- SWC=1-0.26=0.74
2121
11111
1
()/30.87%i i i i i h h φφ====∑∑
4254.2710/w
ow w
N t km A Ω=
=⨯中丰度小型油田浅层高流度 422
18.6310/()ow
w SN F t Km m h Ω=
=⨯
-10010203040506070-1
0123452005/3/92005/3/14
2005/3/19
2005/3/24
2005/3/29
2005/4/3
2005/4/8
日产量/m3
M P a m m 时间
时间与油嘴、日产油量、油压的关系曲线
8.1.2西块油藏储量计算
225.5 173.46 17.29
中丰度小型油田浅层
平均渗透率k
原油粘度
流度
/10-3μm2
/mPa ·535.70 高流度
9、注水可行性分析
9.1天然能量大小的界定
怎么算的说一下
ob
b i t oi e B P P C B )
(R -=
9.2注水时机
注水时机注水阶段优点
早期注水油田投产保持较高产能
中期注水投产一定时间后仍
具有天然能量
既可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又可保证地层
及流体性质不发生明显变坏
晚期注水天然能量枯竭充分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天然能量不足,注水时间:早期注水;注水方式:边缘注水
9.3注水时机
边缘注水
10、井网适用性评价
西块535.70 1.21 0.0257
西
11 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双数选择西块
在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有许多假设条件存在,不然仅靠现有数据难以计算,一系列假设条件如下:
1)边缘排状注水,油水界面与井排方向平行;
2)将油藏的开发过程简化为一维两相水驱油过程;
3)地层参数采用平均值计算,单井产量取试采稳定产量的平均值;
4)井排水淹后停产,依靠高部位继续生产。

11.1 面积积分法求I
12 水驱采收率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