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初一数学衔接教学建议-(3)
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
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一、数学衔接教学的目的数学衔接教学旨在帮助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课程向初中数学课程过渡,使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为学习初中以及高中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数学衔接教学的方式1、数学衔接的培养思维能力:以实际应用出发,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思考能力。
2、复习小学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教师需要结合新教材对小学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更好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3、讲解新知识:以新教材为主,讲解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为学习初中数学课程做好准备。
4、分组实践:遵循“从实践中汲取知识,通过实践检验知识”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践,以便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三、数学衔接教学的重点1、重视形象记忆:数学是一门形象性很强的学科,要重视形象记忆,结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辅以实验应用:在数学衔接教学中,要重视实验和应用,尤其是要以实验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思维,实现学以致用。
3、提高记忆能力:数学学习的特点是“熟能生巧”,所以要将记忆作为衔接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达到“熟知巧复”。
四、数学衔接教学的注意事项1、把握教学节奏:教学中要注重把握教学节奏,保证合理的教学时间,不能过早过深,也不能过慢过浅。
2、提高自学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够以较高的自学效率学习初中数学。
3、重视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并随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
以上是关于做好初一数学衔接教学的500字简介,通过数学衔接教学,可以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为学习初中以及高中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浅谈初一数学教学如何与小学数学衔接的几点建议(王小龙)
浅谈初一数学教学如何与小学数学衔接的几点建议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中小学数学系统知识衔接1、立足于课标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或实行我所推广的“小组疑难学习法”力争把不会的问题尽早解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
初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负数、绝对值、几何证明等,对初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如果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
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初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一些简而易懂的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
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易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初中数学较小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建议
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建议1. 确定学习目标:在开始学习数学之前,要明确学习的目标。
了解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数学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2. 掌握基础知识: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掌握好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重点掌握四则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做大量习题:数学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教辅书籍、习题集或者在线练习网站进行习题练习。
4. 注意归纳总结:数学的知识点很多,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整理自己的笔记,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
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和掌握所学内容。
5. 学会思考: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不仅要了解解题的方法,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思维方式。
遇到难题时,要深入思考,尝试各种方法和角度解决问题。
6. 寻求帮助: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一直困在自己的思维中。
及时寻求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
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也可以参加数学辅导班或者请家教进行辅导。
7. 多做思维训练: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
可以尝试一些数学思维训练的题目,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
这些题目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8. 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数学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要注重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不懂的概念,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或者互联网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9. 多角度学习:数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要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学习。
可以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阅读一些数学启发性的书籍,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
10. 综合运用:数学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要注意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和努力,相信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提高,一定能够学好七年级的数学。
七年级数学教学几点建议
七年级数学教学几点建议(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七年级数学教学几点建议初中数学和小学相比:知识量相对较大;知识综合性增强;知识系统性紧凑;对能力要求加大:如观察、阅读、记忆、思维、想象、操作、表达等能力。
所以,同学们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非常重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几种学习习惯的培养:1、培养“会看数学书”的习惯:通过看数学书,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能把本课的知识框架及其内涵、重、难点有个大体认识。
2、培养“听懂课”的习惯:有效听课在于听懂课,听好数学课的关键是积极思考。
做到:听讲专心——思路清晰——及时提问——当堂掌握。
3、培养“做好作业”的习惯:既要看题准确,能分清题目的条件、结论,又能找出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题时能思路清晰,格式准确,速度较快。
并学会独立检查,做到题目准确率高,检查的方法有:逐步检查法,重做法、代入法等。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技巧。
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二、小学升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中小学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客观差异性,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实现小学到中学平稳、和谐的过渡,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实际的问题。
从知识点和学法两个方面分析的中小学数学学习的衔接。
(一)、知识点的衔接《数学课程标准》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做了巧妙的衔接,理解以下几个衔接点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中小学数学衔接有很大的作用。
1.算术数和有理数的衔接在小学阶段,学生基本接触的是算术数(正整数、分数、小数、负数),这些数都是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得出的;进了初中后,把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域,同时数的运算也相应的从小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升到了乘方、开方运算。
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
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
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并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 强化初中数学的应用:初一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初中数学,
强化初中数学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巩固基础:初一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基础的巩固,帮助
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
4. 开展数学思维训练:初一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维训练,培
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从“机械计算”向
“创新思维”转换。
5. 加强与初二数学的衔接:初一数学教学要在教学中注重与初
二数学的衔接,帮助学生理解初二数学的知识点,为初二数学的学
习打好基础。
总之,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需要注重基础巩固,注重实
际应用,注重数学思维训练,同时强化与初二数学的衔接,帮助学
生顺利进入初二数学的学习。
七年级数学教学几点建议
数学是一门偏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科目,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七年级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要求学生对于整数、分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和方法都有深刻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习题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和解题方法。
2.强化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点,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性的问题解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测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数学游戏和解谜题,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数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出错的教育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解决困难。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
4.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例如实物教具、数学软件、互动课件等,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独立完成的练习题,引导他们自主查找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
以上就是我对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相信只要用心去教学,学生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和进步。
初一数学成绩优异的课外辅导建议
初一数学成绩优异的课外辅导建议在初一的数学学习之旅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往往需要一些额外的支持和指导,才能更好地巩固基础、拓展知识面。
作为一个教育引导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建议是帮助这些学生不断进步的关键。
首先,数学的学习需要扎实的基础。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代数运算、几何知识以及基础的数学逻辑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课外辅导,可以帮助学生重温这些基础知识,确保他们对这些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安排定期的复习课程,回顾代数方程、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跟上教学进度。
其次,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课外辅导中的另一重要方面。
面对各种数学题目,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的不同层面,掌握多种解题策略。
课外辅导中,可以通过提供各类题型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熟悉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如,使用历年考试题目或竞赛题目作为练习材料,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
此外,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还涉及到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课外辅导中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思维训练题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非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能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课外辅导的定期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例如,针对学生在某些题型上表现不佳的情况,辅导老师可以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错误所在,并改进他们的学习策略。
除了学术方面的辅导,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压力,适当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课外辅导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树立自信,面对困难时保持耐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对策略。
在课外辅导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应得到重视。
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浅谈初一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浅谈初一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小学生从初一入学成了中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成人感和自尊心增强,观察力、记忆力及评价能力正处于迅速提高的时候,且易冲动、逆反心理强、易走向极端,但另一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高年级时的性格活泼、思维具体、行为模仿和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注意到以下衔接。
一、教师在教学上,要实现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专研初中教材内容的同时,也研究、熟悉小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2、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不断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同时,主动与小学教师联系,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了解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吸取小学教学方法的优点。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我们的课内外教学,使学生尽快完成“由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准确性。
4、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不但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
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
1、学习心理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建议(转载)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建议(转载)转载:尤溪七中高中数学教研组“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一第一次月考就有很多的同学不及格,为什么呢?这是高中数学教师十分头痛的问题。
我校高中数学组全体老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以下几个看法:一、必须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工作我省普通高中从2006年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高中数学使用人教新教材,进行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
新教材融进了近代、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
与旧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与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
我们认为高中数学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和升华。
在学习方法上、自学能力上、思维习惯上,都对高中学生有了较高的要求。
且数学内容变得抽象,台阶太高,缺少一个缓冲过渡,所以高一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是普及教育,《初中课程标准》在某些知识点的要求只是一般的要求,目前各校都忙于应付中考,极少有学校在初中阶段补充或渗透非中考内容与方法,而一些基础知识对高中学习又极为重要。
且在高中阶段课时紧,每一学段进行一次结业考试,我们认为必须做好必须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工作。
二、对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初中阶段安排了“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数与式⑴运算能力:难度大大降低,对有理数“+、—、×、÷”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可以借助计算器,二次根式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因式分解仅限提公因式和公式法(而且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不作要求,而且每项指数是正整数。
⑵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不作要求(已知三点求抛物线解析式也属超纲内容),二元二次方程组不作要求,分式方程限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且分式不超过两个),解一元二次方程不涉及十字相乘法,根的判别式Δ,韦达定理不作要求。
7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指导与建议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一些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重点在于计算,基本要求是掌握算法。
多数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是可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
同时也初步实培养学生的理解文字能力。
但进入初中后,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数学与实际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学习难度有所提升。
但是这些变化,也是与学生的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相符合的。
为了在初中阶段能学好数学,建议进入初中后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1.掌握基本知识点:首先要确保对数学的基本知识点有扎实的掌握,要建立坚实的基础,这是学习高阶数学的前提。
2.理解概念:不仅要记住公式和算法,还要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试着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情境,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3.制定学习计划:制定每天或每周的学习计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复习数学内容。
合理分配时间,不要临时抱佛脚。
4.做练习题:做大量的练习题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
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的题目,以提高解题能力。
5.学习方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包括自学、参加课外数学班、请教老师、参考数学书籍等。
多角度学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数学内容。
6.制定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想要达到的数学水平,然后为之努力。
目标可以帮助你保持学习动力。
7.讨论和合作:和同学一起讨论数学问题,互相交流思路和解题方法。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对数学的深入理解。
8.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及时解决问题有助于避免学习积压。
9.注重细节:在解题时,注意细节和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小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答案错误。
10.培养耐心:数学学习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要有耐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
7年级学生在课后一定要加以巩固课所学知识。
巩固方法:(1)阅读当天所学知识单元一遍,读重点知识点3---5遍。
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建议
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建议学好七年级数学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要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需要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方法,以及与老师和同学的良好互动和合作。
下面是我对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具体建议:1. 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在七年级学习数学,首先要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这包括对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和应用都至关重要。
2.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所以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包括能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练习、思考和实践,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方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都非常重要。
在课堂学习时,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问和互动,以充分理解知识点。
在课后复习时,要做好笔记、整理复习资料,复习已学的知识点,解决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4. 与老师和同学的良好互动和合作与老师和同学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对学习数学也至关重要。
在学习中,要积极与老师交流和请教,及时解决问题和困惑;与同学合作,互相讨论、交流和帮助,共同进步。
老师和同学是学习数学的宝贵资源,要善于利用他们。
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建议
学好七年级数学的几点建议学好七年级数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要确保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深刻的理解。
七年级数学内容较为基础,但也是打下后续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
学生应该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和排序不同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还需要理解和运用比例、百分数、有理数等数学概念。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好数学需要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口算、书算和计算题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并且,还应该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计算技巧,例如借位、借舍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
重视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
数学是一个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学科。
在七年级数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
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综合性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学好七年级数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索,并不断进行练习和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好七年级数学,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帮助初一学生取得数学优异成绩的建议
帮助初一学生取得数学优异成绩的建议在初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们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面临着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这一时期,数学不仅仅是课程的一部分,更是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领域。
为了帮助初一学生取得数学优异成绩,以下建议旨在从教育角度提供指导和支持。
首先,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初一数学的内容虽然不算复杂,但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应当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有清晰的认识。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如基础的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的运算等。
通过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在面对初一的数学新知识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初一学生正处于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建议学生每天都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数学学习,保持一定的学习规律。
定期复习和预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利用笔记本记录课堂重点和个人疑惑,并在课后及时整理和复习,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
此外,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解题步骤,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思路。
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寻求答案,而应尝试自己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这种自主探索的方式,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同样重要。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不同,因而应根据个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例如,有些学生可能在解题时需要更多的练习,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在理解概念时需要更多的帮助。
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或提供额外的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可以考虑辅导班或额外的补习课程,但这些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避免过度压力。
定期的自我检测和反馈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做课后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芮城县初一数学衔接教学建议-(3)
芮城县初一数学衔接教学建议芮城县教研室张烈芳近日,各校初一学生入学教育基本结束,已经进入正常的教学时节。
由于我县中小学数学教材版本不同,所以给初中数学教学特别是有理数的教学可能带来不便,使得多数初一教师教学产生障碍,或者少数教师稍不留神使学生的基本功再次产生“空洞”现象,影响整个初中数学学习。
所以就初一数学衔接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望初一教师们能对吃透学生学习水平,针对性的搞好衔接教学。
一、初一课标及教材编写思路课标及教材编写都按四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课标要求:一、“数与代数”中又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6)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整式:(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方程:(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技能)(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二、“空间与图形”(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3)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与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4)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5)知道“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初一数学学习有哪些好的建议
初一数学学习有哪些好的建议推荐文章党的政治规矩包括哪些内容热度:加强党性修养途径有哪些热度:政审自我鉴定有哪些热度:全国劳动模范建议书热度:教育孩子具体有哪些名人小故事热度:想要学好初一数学,除了勤奋和努力,不如多听听别人的建议吧。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一数学学习的几个重要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数学学习的几个重要建议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
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
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
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
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
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思、又要思而学。
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
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
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
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
在学习代数初步知识时,你是否能通过看书给自己提出如下的一些问题。
对做好中小学数学学科衔接的几点建议
对做好中小学数学学科衔接的几点建议每一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而且还应有一个学习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数学学科尤其如此。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学生说,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原来很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90分以上,甚至经常满分;而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出现下滑,常常是力不从心。
而中学数学老师也时有埋怨:小学数学内容就那么一点点,反复地练,把学生的大脑都搞僵化了,这样的学生到了初中一点也不适应。
因此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认真去探究和深思,下面我就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数学各方面的分析总结1、教材内容方面小学数学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不大,小学内容的叙述方式也比较简单、直观、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
且大多研究的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而初中数学数学概念抽象了,逻辑思维和几何想象明显提高,教材研究的较多是变量,不但注意定量计算,而且还需要作一些定性研究,练习类型多变、计算复杂。
不论是知识的抽象性和严密性都是一个质的飞跃,与小学相比教材难度较大。
2、教学方法方面从生理角度看,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在记忆和思维上具有机械记忆、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
从学习内容看,小学数学知识点少,内容简单,题型单一。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课时充足,教学容量小,老师一般采用“蹲班管理法”,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进度一般较慢,对重点、难点知识反复讲解,详尽细致。
对各类习题有反复的练习,对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其次。
小学的课堂教学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讲故事、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到了初一后,由于学科内容增加和学习内容本身的抽象,老师教学进度快,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大,习题类型多,且比较灵活,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形形式式的数学资料层出不穷,老师不可能讲全各种习题类型,在管理上由“蹲”变为“带”,对学生来说就失去依靠,无所适从,学生对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这对于习惯“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初一学生来说,困难由此可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芮城县初一数学衔接教学建议
芮城县教研室张烈芳
近日,各校初一学生入学教育基本结束,已经进入正常的教学时节。
由于我县中小学数学教材版本不同,所以给初中数学教学特别是有理数的教学可能带来不便,使得多数初一教师教学产生障碍,或者少数教师稍不留神使学生的基本功再次产生“空洞”现象,影响整个初中数学学习。
所以就初一数学衔接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望初一教师们能对吃透学生学习水平,针对性的搞好衔接教学。
一、初一课标及教材编写思路
课标及教材编写都按四部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
课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中又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6)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整式: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方程: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技能)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3)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与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4)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5)知道“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细节提醒:标上垂直符号)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
(1)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2)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征,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3)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区分确定事件与不
确定事件。
(4)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和
同伴交流。
学期目标:
1、培养数感
2、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
(有理数运算、整式运算、解方程)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体——抽象;抽象——具体)
4、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感”的理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理解数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有没有用数的意识。
如开会会场,一看,可以估计有多少人,而不是可多人的说法;(例苗子买月饼,用小数的意识)*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如,古人结绳记数,计算机的二进制等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如,比较大小;在不同情境中理
息的能力。
2、对应用题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
(如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三、空间观念略有基础。
表现在:
1、小学已经接触过三视图,仅仅是小正方体堆砌的几何体。
2、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也接触过。
3、对常见几何体有一定的认识。
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并对其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基础较好.(差生除外)
4、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章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高(不接触钝角三角形的高)、按角分类、边分类、稳定性、内角和、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角相等。
5、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感性的了解了平行、垂直,并会画。
建议:
1、尽管学生有了基础,但在新课进行中要真正了解学情,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
要进行把关落实。
2、在本学期教材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一章教学中,开始渗透和要求学生使用一步推理的书写格式。
如:∵OP平分∠AOB ∴∠1=∠2 。
四、强化方程,弱化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表现在:
1、代数意识已经有渗透和接触。
如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等。
2、列方程应用题的方法比以往有强化。
繁杂的列综合算式的题目不多见了,方法开放,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3、用等式的性质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但含未知数的项放在减数位置的方程不能解决。
建议:
1、注意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时的书写格式。
如字母的系数、附带单位的格式、数字与字母的位置等。
2、通过列代数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见的各种数量关系,为奠定学习方程的基础。
3、落实好合并同类项即整式的加减基本运算,其中只有去括号,建议将添括号一节也补教上。
便于熟练地合并同类项,减少计算错误。
求代数式8p2-7q+6q-7p2-7的值,其中p=3,q=3 学生能很快找出同类项,但在合并时遇到了问题,-7q与6q合并时括号前是+还是-?即8p2-7q+
(3)科学记数法,如3999627保留3个有效数字,记作4.00×106
近似数为什么不统一用直接表示法呢?
带单位表示法和科学记数法是对直接表示法的补充,它们可以简明地表示一些数位较多的数,又可以解决其中的混乱情况。
如,上述346000保留2个有效数字,若直接记作35,显然与原数相差太大了,根本就不能说后者是前者的近似数;若记作350000吧,是原数的近似数,但它显示的有效数字却是6个,而不是两个。
可见,后两种表示法是十分必要的补充。
所以,为了减少以上的繁琐与混乱,建议在教学中,将“精确到百万位,就是近似数129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记作1.295×109。
这个近似数有4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2,9,5。
”中的“就是近似数1295000000”去掉,都要求为“用科学记数法记作1.295×109”或者“带单位表示法”。
芮城县教研室
2009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