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一)

合集下载

_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及企业对策

_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及企业对策

缺点
多为一次性转让行为,产学研各 方关系松散,注重短期效益。 合作的紧密程度比较松散,合作 时间不长,只是基于特定项目的 合作,研究目标单一,缺乏持续 创新的动力。
1.2 联合模式 联合模式是指在保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各自拥有
原来体制的条件下, 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各自的要 素占有优势, 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行 为。 产学研联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合作开发模式、联合 攻关模式等,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见表 2。 1.3 产学研外部一体化模式
由于在高校很难找到技术能力、管理 能力、 市场能力很强的科研人员,并 且技术价值观与企业有很大的差异 性,技术不一定能马上见到成效。
由于我国中介机构的发展尚未成熟, 导致这种合作模式的效果不明显。
1.5 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企业与高校合作, 共同培养符合企业
需要的人才,同时提升学生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满足企
表 3 国内产学研合作共建模式的比较
合作模式 共建重点实验室
共建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共建 经营 实体
企业 并购 高校 科技 公司 构建 股份 制企 业
共建科技园
企业与高校(科研 院所)形成合作委 员会
适用范围
主要针对基础性研究。 一般要求企业技术开发和 应用研究能力较强,有实力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共 同开展基础研究;而参与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则是 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重点高校或有实力的科研 院所。 高校或科研院所具备将成果实现工程化的优势, 企业具备技术衔接的能力及成果产业化的能力。 企业其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与该中心具一致 性,同时积累技术成果产品化经验,加快成果市场 化和产业化。 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高校科技公司转制,由企业 入股、购买;二是对高校科技公司先联盟再并购。 企业以上游研发成果为目标,购进中小型科技公 司及相关原创技术或产品,寻求进入新的产业领 域或市场。 大学或科研院所一般以其成熟的科技成果的知识 产权进行技术入股,或辅以适量的资本入股,与企 业合资组建新的科技或经济实体,实现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或高新技术产业化。 尤其适用于大 型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 高校以技术入股或校企整体打包技术入股方式共 建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项目,共 建技术创新团队与人员合作交流平台,优势互补。 通过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中心,吸引 社会投资,引进回国留学人员及智力资源,实现集 成创新。 采取学校与企业间互派联络员的方式,联络员与 单位保持经常性联系,向企业提供学校的科研信 息及相应领域的发展前景,同时了解合作者研究 活动,寻找双方合作的项目。

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而产学研合作则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模式。

本文将对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高校科技创新的特点高校作为科研力量较强的机构,具有以下特点:1. 学术研究资源丰富:高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可以开展前沿科研研究。

2. 知识产权优势:高校科研成果多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存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基础。

3. 创新思维和方法: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方法。

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特点产学研合作指的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具体的模式包括:1. 专利技术转让:高校通过技术转让,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与企业合作推广。

2. 共建实验室: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

3. 企业导师制度:高校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

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包括:1.优势互补:高校具有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企业具有市场和应用需求。

两者之间的合作会使双方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

2.资源共享: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共享科研资源和设施,提高研究效率。

3.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作用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施,对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学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高校科研成果往往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与产业的结合度不高。

而产学研合作可以使学术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经济发展中。

2. 产业需求导向的科研: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使高校的科研更加紧密地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提高科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 人才培养的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科技创新需要不断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高新技术企业 产学研报告

高新技术企业 产学研报告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报告高新技术企业是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不断探索和突破。

作为产学研三方的重要参与者,高新技术企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智能化转型。

例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其次,高新技术企业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产学研三方的桥梁,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能够吸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更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其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更为迫切。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以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是人才流失和引进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面临人才的流动和竞争,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学研三方的重要参与者,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推动产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需要面对技术壁垒、市场竞争和人才流失等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A b tac : s d o he a a y i fGa h o y h o e n ntc n h l n s ̄ 一unvest e e r h i tt e c o e ai n t e lz s r tBa e n t n l sso me t e r ,te g v r me a ep i du t i ri y—r s a c nsi o p r to o r a ie ut
中 图分 类 号 : 3 1 G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9 2 — 0 2 0 1 0 — 3 8 2 0 )4 0 1 — 5
经 过2 多年 的发眨 , 湖高 新 区( 0 东 简称 “ 高新 区” 在 产 ) 学研合 作领 域取 得 了很 大进 展 , 但依 然 面临诸 多 困境 。尤
学研 合作 能 力的 重要 体现 。 高 新 区 培 育 了 一 批 卓 有 实 力 的 高 新 技 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业 。截 至
2 0 年 底 , 册 企 业 达 到 1 8 家 . 营 活 跃 企 业 有 80 0 08 注 27 4 经 0
的试 验 区 , 产学 研合 作面 临新 的挑 战。 文基 于调研 数据 , 本 对高 新 区产 学研 合作 进 行 系统 的梳 理 、 总结 和展 望 , 制 为
陈 建安 , 燕萍 , 绍 棠 李 吴
( 汉 大 学 中 国 产 学研 合 作 问题 研 究 中心 , 北 武 汉 4 0 7 ) 武 湖 3 0 2
摘 要 : 着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推 进 , 湖 高 新 区 的 产 学 研 合 作 面 临 新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从 合 作 能 力 、 作 模 随 东 合 式 、 作 环 境 、 作 开 放 度 、 作 成 效 等 方 面 , 析 了产 学 研 发 展 的 现 状 , 价 值 取 向 、 业 联 盟 、 果 转 化 、 合 合 合 剖 从 产 成 合 作 区域 揭 示 了产 学研 合 作 存 在 的 问 题 , 出 了促 进 高 新 区 产 学 研 合 作 深 入 发 展 的 对 策 。 提 关 键 词 : 型 社 会 : 湖 高新 区 : 学 研 合 作 两 东 产

(参考资料)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参考资料)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参考资料)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我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从全社会来看,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或者是进行技术创新时,主要还是依靠自身力量,合作的力度明显不够。

而种种迹象表明产学研合作的力度不够,出现了脱节现象。

从根本上来说,这主要是因为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合理的合作机制。

首先,在政府职能方面,未出台具有足够吸引力的相应配套政策,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引进、共建产业基地和产业化项目未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和引导。

其次,中介市场不发达,从事技术服务和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中介组织缺乏,致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较少。

(二)产学研合作各方定位不清,责任不明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是合作的龙头,学校和研究机构是支撑,运行机制是关键。

但是,产学研合作各方对此没有明显的认识,责任不明确。

其一,就目前来看,企业仍未成为合作过程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工作重心没有落到企业。

其二,高校是产学研合作的支撑,是创新的源头、人才的基地。

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

其三,政府主管部门还未能认识其在职能转变中的地位,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和提供的平台都显不足,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产业部门对产学研结合认识不足,阻碍了工作的推进在目前的产学研合作中,不少的企业在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名校、名专业,对一些非名校弃之不顾。

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往往停留在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让、提供实习基地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忽略了合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人才培养的在岗培训实践。

而不少企业对市场经济观念认识不够,重眼前利益而非视长远发展,重实际生产而非开发研究,没有充分认识到技术开发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及经验总结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及经验总结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及经验总结1. 引言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文将探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总结相关经验。

2.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定义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的一种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实现知识转化和产业升级。

3.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优势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科技研发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发展。

4. 不同类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按照不同的合作方式划分为产学合作、学研合作和产研合作三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并分别介绍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5. 成功案例分析选择一些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其中的合作模式和经验,例如某高校与某企业的合作项目,探讨其背后的合作机制和实施策略。

6. 产学研合作中的障碍与挑战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一些障碍和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7. 提升产学研合作效果的策略为提升产学研合作效果,需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加强项目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政策,并鼓励多方共同参与。

8.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支撑,需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9.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通过与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

10. 总结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然而,在实施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发挥各方的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要 问题
( ) 策支持 力度 不够 一 政
种原 因, 存在 着政 策支持 力度不够、 外部
环境 不佳 、 量 监 控 体 系 不 完善 、 导 教 质 指 师 的 管理 与考 核 不 完备 等 问题 。 此 , 对 要
目前 , 许多办在地方 的高 校 , 由于其
行政 管理 编制不属于地方 , 因此 , 的地 有 方政府对 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
科性质 的不 同 , 结合 自身的特色 , 强对 加
学 生实习的管理监控 、 督促 监控 、 息监 信
由于我国存 在科技与经济相脱 离的
现象 ,高等学校实施产学研合作 教育的 外部 环境 并不理想 。学校希望企业 能为 学生 提供 优 良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深 入
控等方 面的建设 ,形成完备 的实 习质量
教师带队 , 在企业 进行生产实习 , 但是实
习情况 如何 ,学校教学管理部 门并 没有 引起重 视 , 如果带 队教 师不 负责 , 必对 势 合作教 育的效果产生不 良影 响。学校不 仅应实施摄 影师监控 ,而且应根据 各学
源 ,把以课 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的学校
教育 , 与直接 获取 实际经验 、 提高能力 为 主的生产 、科研 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 的 培养过程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 已成 为 高校增 强 竞 争力 和创 特求 强 的重 要途 径 。我 国在 2 0世纪 8 代 中期将产学 0年

. .


¨ =

蠹 罄 甏 瓣 誊 鎏
薹墨
雾 囊 毒 蕾
鬻譬 孽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口 湖 北省 荆 州 市长 江大 学 危煜 祥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分析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分析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分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合作模式、机制等原因的制约,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了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指出了现阶段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

标签:产学研;模式;问题;对策1 产学研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产、学、研各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组织目标,对科学技术、资金、设备、人才等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出的合理分配。

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教育与经济一体化的特定表现形式,在其不断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

1.1 成果转化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体制等原因,大学和科研单位开发的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促进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成果向企业进行转化,即所谓成果转化模式,这种模式的作用是将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

然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产学研结合形式成功率较低,一般不到20%,主要原因有:(1)企业难以承担巨额的科技成果转让经费;(2)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承接能力差。

因此这种结合模式常常陷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另外,由于这种模式仅仅采取单纯的技术转让,很难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也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

1.2 项目委托模式当某项技术或成果存在市场机遇,而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较弱时,企业以项目(课题)的方式将所需的技术委托给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开发,即项目委托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依靠外部力量获取所需的技术或产品,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获取销售利润;同时,大学、科研院所也可获得相應的收益。

不足之处是该模式并不利于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企业并不能完全掌握项目核心技术,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同时,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结束,是一次性合作,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管理人员之间可能会存在不信任、不配合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模板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模板

XXXX有限公司文件XX技字【201X】00X号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一、总则(一)为加强公司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力度,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产学研合作,是指公司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通过共同合作开发或直接采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改进企业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并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或新材料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产学研合作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并依法或依照合同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

(四)公司技术部门为产学研合作职能部门,负责全公司产学研合作的技术交流、组织管理、考核评价及协调工作。

二、组织管理(一)公司技术部门要建立铸造机械信息网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紧密跟踪科研院所的技术研究工作动态,了解公司各单位技术需求,及时与技术人员交流,建立技术联络通道。

(二)技术部门每年到相关的科研院进行调研,及时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确定技术课题,积极邀请行业专家来公司参观指导。

(三)产学研合作的选题范围主要围绕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技术部门研究开发课题、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公司重大技术攻关课题等。

(四)产学研合作成立研发经济实体的,必须按《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运行。

(五)产学研合作课题组成员可以采用在社会招聘、公司内部抽调等方式。

(六)产学研合作机构人员管理,参照公司有关规定执行,课题组组长负责对课题组成员的管理与考核。

三、合作模式及工作程序(一)根据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及技术需求现状,产学研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方式:1、技术转让:科研院所将所持有的技术成果按照合同约定转让给公司使用。

2、委托开发:公司根据研发项目或产业发展要求,委托高校或研究院所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进行专题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按合同的约定转化应用。

3、共建研发实体:(公司目前主要采用这种形式)利用科研院所的基础理论扎实、研发能力强的技术优势,结合公司生产过程工艺熟悉、具有产业化和资金优势,由双方技术人员共建研发实体,对某一课题进行联合研究开发。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进行研究和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新技术创新和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石之一。

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和优势(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既需要技术支持,也需要市场和商业思维的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具有丰富的学术理论和研究经验。

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吸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共同开发创新产品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技术知识,而企业则具有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能力。

产学研合作可以使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各自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开发创新产品。

(三)提高技术转化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实践和市场操作的过程,需要企业的市场经验和商业思维以及产学研三方的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将潜在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应用,从而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

(四)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提高企业的科技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实践(一)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是指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联合,共同进行科技创新和研究,并实现技术转移和商业化。

这种模式通常是企业举办的研究院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

(二)产学研间接合作的模式产学研间接合作的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采用协议、委托研究或研发联盟等方式合作,通过研究、测试、认证等形式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此模式相对于紧密结合的模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

(三)产学研合作实践当前,国内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都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例如,阿里巴巴和清华大学共建了“千人计划”产业学院,旨在推动科技成果向商业化转化;华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华为智能车实验室”,推进自动驾驶科技研究和应用落地;百度和中科院研究所建立的“百度中关村深度学习研究院”等,都是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实践。

新疆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研究

新疆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研究

新疆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研究新疆高新技术企业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积极性不高、研发成果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合作方式单一以及缺乏政策和相应措施支持,同时金融中介和科技中介服务的支持力度也有限。

为了改善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深度改革学术研究管理体制并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同时建立完善信息平台,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运用经济手段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最后,金融中介机构应积极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的扶持,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一、新疆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一)新疆高新技术企业现状2022年,新疆已有1368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了43.40%。

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新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力争在“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

当前,新疆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紧密,产城融合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快速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

同时,新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短板。

大部分企业主要专注于劳动力驱动的传统行业,受限于企业基础资源和核心技术能力,科技创新仅限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渗透,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和变化性的需求。

此外,从事科技驱动的轻资产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需要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

然而,由于缺乏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因此导致无法准确有效地进行研发、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从而无法实现快速的创新发展。

(二)新疆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1.新疆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三方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研机构参与产学研協同创新受管理体制限制,重视学术研究价值,忽视成果转化与市场化,导致教师与科研人员积极性不足,严重影响协同创新的推进。

关于江西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关于江西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关于江西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一、相关概念介绍(一)心理契约本文定义的心理契约: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在合作企业之间发挥着有形契约作用的“无形契约”-- 存在的合作企业之间对于互相责任的期望,且这种期望是不显露和非正式的。

(二)合作创新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与技术环境中,企业如何获得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摆脱传统进展方式的路径依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合作创新已经从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颇受企业欢迎的一种模式。

(三)心理契约对合作创新的潜在影响大量的讨论把在合作创新中的企业角色看成是“理性人”,假定企业的决策者只受经济利益因素驱动,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情感等因素对企业合作创新的潜在影响。

然而在中华文化管理情境中,在简洁的“理性人”模型中只以利益驱动作为主要因素来讨论企业的各项决策活动是不完善的,由于无法完全解释现实中许多冗杂的合作现象,甚至得出悖论。

因此,对合作创新中企业决策行为的讨论不仅仅要考虑经济、社会、政治和法律等因素,还应当考虑心理、情感因素。

然而,在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心理契约也经常面临被破坏的危急,进而导致合作创新陷入逆境。

二、心理契约被破坏导致合作创新陷入逆境的缘由(一)不行抗拒的外部因素有的时候企业在不行抗拒外部因素(比方无法掌握和预报的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收紧和削减项目的投资预算,调整和转变公司的进展战略以维持企业现有的生存和进展境况。

虽然企业深知破坏心理契约对合作创新产生负面影响,但的确无法兑现最初对合作企业的非正式承诺,因此会导致破坏心理契约的状况发生。

(二)合作双方的认知因素合作双方的认知因素也成为破坏心理契约的一个重要缘由。

由于合作企业双方对破坏心理契约这一问题的熟悉、理解和归因各不相同,所以当双方对于互相责任的期望的理解不全都时,也会可能破坏心理契约。

并且这种分歧程度和心理契约的破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高科技产业中的技术转化问题与产学研合作推进

高科技产业中的技术转化问题与产学研合作推进

高科技产业中的技术转化问题与产学研合作推进一、高科技产业中的技术转化问题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然而,高科技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这是一个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公共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不足成为制约技术转化的重要因素。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高科技产业需要政府层面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这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创新基金等形式的扶持措施。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部署。

其次,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改进空间。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高科技领域技术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目前还存在着信息交流不畅、利益分配不均、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在提升合作效果方面仍需加强对于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引导与支持。

此外,技术转化需要有效的市场导向。

高科技产品研发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商业应用。

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情况、加强与行业对接、提升市场预见性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技术转化工作。

因此,视野广阔且深入了解相关产业的专家顾问团队至关重要。

二、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转化为了解决高科技产业中存在的技术转化问题,促进产学研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可行而有效的方法:1.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为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政府牵头下建立起公共平台或机制非常必要。

这将有助于不同领域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提升创新效率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通过建设优秀人才培养机构和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高科技领域中来。

2. 加强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关键。

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应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建立专门的科技咨询机构或智库,定期组织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思想碰撞与交流。

3.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是创新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为了鼓励技术转化,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从而增加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技术创新是科技、生产与经济的结合。

产学研合作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笔者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

一、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与现状目前,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内部挖潜、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等形式,实现产学研水平不断升级,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模式:1.技术引进与购买。

该模式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快讯、技术市场等信息交流形式向社会公布,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果,通过科技产权有偿转让实现生产应用转化。

2005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2.3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为6.0亿元,在经费投入上较往年有了较大增长。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

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

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大突破。

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

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

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

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44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 2010·07 ■责任编辑:任焕霞 E-mail:renhx@cutech.edu.cn摘 要: 关键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

 可以说,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意志和民族共识。

1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产学研合作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起步较晚,问题较多。

当前产学研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1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问题产学研合作是产学研各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所从事的一种跨组织的合作,其中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应当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是产学研合作是否能够形成和顺利实现的关键。

因此,企业对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需求的程度对产学研合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高校产学研合作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企业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致使产学研合作并未产生预期的更好的效果。

1.2 产学研合作的技术供给问题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我国企业每年都在大规模地引进技术,特别是工业生产技术和装备,而我们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能够向企业提供的通常都是单项的技术和产品,不能满足企业大生产对技术的需求。

因此,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不能提供充足数量和较高质量的生产技术,也是制约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障碍之一。

1.3 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在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利益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各方对技术的价值经常存在不同的认识。

根据合作初期各方谈判地位的不同,各方可能还比较容易达成一定的协议,但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各方的矛盾常使得合作双方分道扬镳,或者某一方另寻其他合作者。

1.4 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产学研合作也是创新活动的一种形式,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继续,也是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一种形式。

之所以要采取合作的方式,通常是因为合作各方都无法独立完成某项创新活动的全部工作,也就意味着合作各方都无法独立控制这一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 产学研报告

高新技术企业 产学研报告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报告摘要:一、引言1.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和意义2.产学研报告的概念和目的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1.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分布2.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产业领域三、产学研报告的主要内容1.产业技术创新分析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3.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与成效四、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报告的实践意义1.政策制定与产业规划的参考2.企业研发与管理改进的指导3.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五、案例分析1.国内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案例2.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六、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报告的发展策略1.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2.加强产学研各方的沟通与合作3.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创新发展七、结论1.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报告的重要性2.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创新发展正文:一、引言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使命。

产学研报告则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产学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领域。

高新技术企业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

三、产学研报告的主要内容产学研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技术创新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投入、技术成果等进行详细分析。

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的产出、转化、应用和推广等情况。

3.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与成效:分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情况,以及合作成果和成效。

四、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报告的实践意义1.政策制定与产业规划的参考: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产学研报告,了解行业技术创新态势,为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一)
技术创新是科技、生产与经济的结合。

产学研合作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笔者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

一、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目前,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内部挖潜、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等形式,实现产学研水平不断升级,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模式:
1.技术引进与购买。

该模式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快讯、技术市场等信息交流形式向社会公布,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果,通过科技产权有偿转让实现生产应用转化。

2005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
2.3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为6.0亿元,在经费投入上较往年有了较大增长。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

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

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大突破。

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

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

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

第二种合作开发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

即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

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较快地组织实施,迅速开拓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如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成立的“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研究中试基地”。

4.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内实行转化。

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进行联合生产,既能为本单位增加收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如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并自行投入生产的“海力特”、“甘糖酯”两项海洋药物新品种,近四年来创产值2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建议
推动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政府的职责是为这种体系的建立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聚集和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政策条件。

1.政府继续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调节力度。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调节作用,大力改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以优越的合作条件吸引国内外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回暖产学研合作项目。

其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氛围。

再次,推动建设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并规范其运作,完善产学研合作交流的平台。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同
时可将政府机构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转向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2.选择并抓好一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加强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等六大产业领域的创新工作,以培植具有青岛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产学研联合重大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