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口端软弱围岩及断层带施工技术总结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7a973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3.png)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隧道开挖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软弱围岩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软弱围岩的特点是岩体强度低、渗透性大、易塌方等,因此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开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一、软弱围岩特性分析软弱围岩是指岩土体强度较低,易发生破坏和变形的岩土体。
软弱围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低:软弱围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很低,岩体容易发生破裂和变形。
2.渗透性大:软弱围岩中的孔隙和裂缝比较发育,渗透性大,地下水迅速渗透,容易引起地下水涌入和地表沉陷。
3.易塌方:软弱围岩的岩层结构相对疏松,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严重危害施工现场的安全。
软弱围岩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施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施工单位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弱围岩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隧道开挖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岩体勘察与预测在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前,需要对岩体进行详细的勘察和预测,了解软弱围岩的具体情况和特性。
通过岩体钻探、岩芯取样、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获取软弱围岩的地质信息、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为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的开挖工艺针对软弱围岩的特性,需要采用合理的隧道开挖工艺。
可以采用分段开挖、切坡开挖、钻爆掘进等方式,减小开挖面积,降低软弱围岩的应力,减少岩体破坏和变形发生的可能性。
3.支护结构设计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需要进行严密的支护设计。
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锚杆、钢架、注浆固化、喷锚等,可以通过加固岩体、加强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塌方和滑坡的发生。
4.监测预警系统在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岩体监测预警系统,对软弱围岩的变形、位移、渗水、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一旦发现岩体出现异常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预警和疏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5.施工方案优化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需要不断优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f349f76a26925c52cc5bf92.png)
浅谈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摘要:结合某隧道为ⅴ级围岩及断层破碎带施工,针对软弱围岩以及断层破碎带特点,结合成功实践经验,采取“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措施,提出施工中重点施工措施,以控制和加快该隧道工程的施工。
关键词: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on the soft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li zhen weiabstract: a tunnel is ⅴ grade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construction for soft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successful experience, to take “early prediction, the first flood, pipe ahead, short footage, weak burst and strong support protection, tight closure, ground measurements,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control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keywords:soft rock;fault fracture zone;tunnel construction一、工程简介某分离式大风口隧道,左线进口洞门为翼墙式洞门,右线进口洞门为台阶式端墙洞门,左线长2312.092米,右线长2325米,复合衬砌,沥青砼路面,隧道净空均为10.25×5米,围岩级别为ⅲ、ⅳ、ⅴ级;及断层破碎带施工二、软弱围岩开挖鉴于本隧道某段围岩岩体破碎、节理发育,施工时围岩易发生失稳和坍塌,为此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机械开挖不动必须爆破的地方,严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二衬紧跟”的原则,采用微震或预裂爆破施工。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030529482fb4daa58d4b66.png)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技术摘要:介绍软弱围岩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结合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隧道安全施工控制的方法和措施,阐述了施工方法的特点、施工工艺等,对类似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软弱;隧道;施工abstract: the weak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methods and measures,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etc., similar to the tunneling of some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weak; tunnel;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前言软弱围岩由于其本身的地质特性,一般力学指标低,岩性松散、承载力差,压缩性高,遇到有岩隙水的作用时,就容易引起隧道施工时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造成安全隐患。
同时,工后沉降过大也会对运营使用和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所以,在软弱围岩地段时,需要特别注意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和正确的处理措施。
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等。
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限制了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降低了工效;工序多,相互干扰大,施工进度缓慢,且临时施工支护多,投入大,不经济,但是在处治软弱围岩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方面还是有其明显的安全效果和保障。
2.工程概况某公路双线隧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隧道设计为两座独立的分离式隧道,两座独立隧道的轴线间距为30米,其中隧道右线长850米(yk30+960~yk31+810),左线长870米(zk30+960~zk31+830)。
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方法
![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9a19f204a1b0717fd5dd86.png)
浅析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方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我国修筑长大软弱围岩隧道的能力不断提高。
这不但表现在克服各种软弱围岩复杂工程地质技术手段上,以及在施工软弱围岩的成洞速度和工程质量上。
现总结一下本人对隧道的施工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软弱围岩快速施工一、洞口段施工一般来讲,洞口段围岩破碎松散,开挖后,围岩不能形成自然拱,易导致坍塌。
洞口段采用边坡、仰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尽量少采用爆破,保证不扰动原地层。
洞口段开挖及填筑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修建供风、供水、供电设施及材料堆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合理布置。
二、洞身开挖1、围岩开挖方法在开挖过程中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上部环形采用弱爆破施工,核心土采用弱爆破配合挖掘机开挖。
(1)部开挖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其它步骤的正常实施,开挖每次进尺不宜超过1.5m,开挖范围以同时满足人工开挖(1)部、施作初期支护(2)部、并正确使用挖掘机开挖核心土(3)的最小尺寸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机械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开挖作业量,加快施工速度。
(1)部施工时要保留核心土(3)部,(3)部的作业即可作为(1)、(2)的作业平台,从力学角度讲,它可以对(2)部拱脚形成反压,稳定拱脚,减小拱部下沉。
2.钢架(格栅)根据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为施工安全,开挖后及时初喷砼5cm 尽早封闭岩面,并保证钢架(格栅)的砼保护层厚度。
安装时为尽量减少拱顶下沉,严禁基脚处超挖,且将该处进行适当夯实处理,围岩承载力较小时,加大钢板或木板,增加承压面积,钢架两基脚处加锁脚锚杆。
钢架(格栅)不仅是作为初期支护之前的施工支护,而且是复合式衬砌结构的一部分,应严格按设计实施。
3、开挖核心土(3)及中槽(4)为了(1)、(2)部的施工方便,(3)部的长度不宜超过3m。
为加快施工速度,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3)部时,挖掘机大臂及挖斗严禁碰撞ii部;中槽(4)部可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开挖,开挖长度控制在6m以内。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7b00cebb4cf7ec4afed056.png)
2深孔注 浆
为 了 防 止 或 减 轻 地 下 水 对 施 工 特 别 是 对开挖的影响 , 必须 对 地 下 水 进 行 处 理 。 近 年 来 , 浅 埋 偏 压软 弱 围 岩 隧 道 施 工 中 探 在 索 出许 多 行 之 有 效 的 办 法 , 这 些 隧 道 的 使 施 工 得 以 正 常 进 行 , 加 快 了施 工 进 度 , 并 提 高 了工 程 质 量 , 保障 了施 工 安 全 。 孔 注 浆 深 适 用 于 断 层 破 碎 带 、 弱 破 碎 围 岩 , 下水 软 地 特 别 发 育 , 形 成 涌 水 以 及 因地 下 水 而 造 易 成 特 大 坍 方 的 隧 道 。 孔 注 浆 分 为 深 孔 充 深 填注浆和深孔 劈裂注浆 。 2 1准备工 作 主 要 是 对 工 程 地 质 进 行 分 析 , 集 分 收 析 钻 孔 的排 碴 ; 录 分 析 钻 孔 的推 进 压 力 , 记 钻 速 以 及 钻进 不 同长 度 时 出 水 量 的 大 小 , 推 断 开 挖面 前 方 的地 质 构 造 、 岩性 、 源 位 水 置及水量大小 。 2 2止浆墙 由于 开 挖 面 围 岩 软 弱 , 浆 时 有 较 高 注 的压 力 , 引起 开 挖 面 垮坍 , 重影 响注 浆 易 严 效 果 和 施 工 安 全 , 此 开 挖 面 必 须 设 置 止 因 浆墙。 2. 3钻 孑 作业 L
工 业 技 术
S C CNE&TCNLG E EHOOY
皿圆
软 弱 围岩 隧道 施 工技 术研 究
梁 飞
( 中铁 第五 勘测 00 6 ) O
摘 要: 本文基 于笔者 多年从 事铁路 隧道施 工的相关 工作 经验 , 以软 弱围岩隧道施工 为研 究对象, 分析探讨 了施工 中应该注意 的相关环 节, 论 文主要从超 前支护 , 深孔注浆 , 隧道开挖 和监控 量测 四个 方 面进行 了分析探讨 , 全文是 笔者长期工 作实践基 础上 的理论 升华 , 相信对从 事 相 关 工 作 的 同行 有 着 重 要 的 参 考 价 值 和 借 鉴 意 义 。 关 键 词 : 埋 偏 压 隧 道 施 工 软 弱 围 岩 注 浆 浅 中 图分 类号 : B 1 T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3 9 ( 0 ) l b一o 3 l l 2 l2 l l ( ) 1 一o 6 7 o 0 浅埋隧道 与深埋 隧道相 比 , 主要 是 难 以 形 成承 载 拱 。 埋 隧 道 多数 有 地 形 偏 压 、 浅 表 层软 弱堆 积 物 、 化 带 、 弱 围岩 等 对 隧 风 软 道 开 挖 有很 大 影 响 的 特 殊 地 形 、 质 问题 。 地 在 开 挖 过程 中和 开 挖 完 成 后 会 出现 拱 顶 下 沉急剧增大 、 道 净空收缩 、 表 开裂等 , 隧 地 有 时 也 会 出现 掌 子 面 失稳 。 所 以 , 这 种 情 况 下 , 采 取 掌 子 面 稳 在 要 定 措 施 和 控 制 地 表 下 沉 措 施 。 表 下 沉 与 地 埋 深 有 密 切 关 系 。 深 大 时 , 隧 道 横 断 埋 在 面 内 形 成 了承 载 拱 , 挖 引起 的 下 沉 局 限 开 在 隧 道 周 边 , 埋 深 浅 时 , 有 形 成 承 载 而 没 拱 , 挖 下 沉 会 直 接 达 到 地 表 面 。 这 种 开 在 情 况 下 , 深 小 的 隧 道 , 不 能 期 待 形 成 埋 因 承 载 拱 , 为 防 止 支 护 下 沉 、 强 支 撑 力 故 增 而 应 采 取 必 要 的 措 施 , 研 究 采 用 药 液 压 并 注 、 直 锚 杆 等 辅 助 施 工 方 法 。 埋 隧 道 垂 浅 掌 子 面 前 方 的 先 行 下 沉 很 大 , 造 成 很 大 会 的 地表 下 沉 , 因此 , 究 前 方 地 层 的 改 善 、 研 管 棚 、 平 高 压 旋 喷 等 辅 助 方 法 是 必 要 水 的 。 浅 埋 偏 压 软 弱 围岩 隧 道 施 工 时 , 在 为 了 保 证 安 全 及 工 程 质 量 , 约 投 资 、 快 节 加 进 度和 保 证 运 营 期 间 的 安 全 , 须 采 用 一 必 定 的技术 措施 , 括正 确 的施 工方法 , 包 合 理 的支 护 形 式 等 。 此 浅 埋 偏 压 软 弱 围岩 因 隧 道 施 工 一 直 是 隧 道 施 工 过 程 中 需 要 面 临和解 决的重要 课题之 一 。 外 插 角 d=l ”~l ” 0 。 5 3隧道开挖 在 软 弱 围岩 地 段 , 了防 止 坍 方 , 为 必须 锚 杆 一 般 采 用 普 通 砂 浆 锚 杆 , 殊 情 特 采取 正 确 的开 挖 方 法 , 短 台阶 法 、 部 开 如 分 况下可采用药 包锚杆或迈式锚杆 。 挖法 等 。 隧 道 开 挖 过 程 中 , 在 突然 遇 到 了较 1 2小导 管注 桨 小 导 管 超 前 注 浆 , 在 地 基 灌 浆 法 基 大 的 涌水 、 沙 、 洞 、 层 及破 碎带 时 , 是 流 溶 断 必 增 以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项 围 岩 加 固止 水 技 术 , 须及 时 改 变 施 工 方 法 , 强 支护 参数 , 及 它 同 时 具 有超 前 支 护 作 用 , 不 良 地 质 隧 其 他 的 必 要 的 技 术 处 理 手 段 。 了尽 量 利 是 为 减 应 道 与地 下 工程 施 ] 常 用 的 一 种 开 挖 辅 助 措 用 围岩 的 自承 能 力 , 少对 围岩 的 扰 动 , 二 施 。 隧 道 开 挖 掌 子 面 上 , 设 计 开 挖 轮 廓 尽 可 能 地 采 用 全 断 面 的光 面 爆 破 技 术 , 在 沿 对 线以 外0 2 ~0 3 钻 孔安装 小的钢 花管 , 于地 质条 件 较 差 者 , 采用 半 断 面 , 时采 .m . m, 可 同 对 应 然 后 进 行 高 压 注 浆 加 固 , 浆 液 达 到 一 定 用弱 爆 破 技 术 , 于大 断面 和 特 大 断 面 , 等 强度后再进行开挖 。 主 要参数为 : 其 采用分部开挖 法进行 , 侧壁导坑 法 、 如 CD 小导 管 的直 径 -4 rm~6 rm; 0 a 0 a 法, CRD法 等 。 开挖 手 段 上 , 采取 两种 方法 , 长 度 1 3.m ~5.m ; 0 O 是 在 特 别软 弱 的 围 岩 段 , 用 非 钻 爆 措 采 间  ̄ d=O 3 ~1 0 。 E .m .m 施 ; 是 在 一 般 软 弱 围 岩地 段 , 用 松 动爆 二 采 破 , 振 动爆 破 。 两种 方 法 的 目的是 一 致 微 这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体会及漏顶的处理技术——以汪家冲隧道为例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体会及漏顶的处理技术——以汪家冲隧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173ce55ef7ba0d4a733b8a.png)
决策 部 门 ,辅 助其 作 出 决断 。
3 路面管理系统不足与展望 . 路面管理 系统的发展迄今 已有几十年 的历史 了。随 着理论 系统在还不富裕 的我 国,其推广存 在很大的难度 ,有些地方 即 的 日趋 发展 ,经验的逐 渐丰 富 ,数据采集 和传输手段的 日益先 使 已经建立 的管 理系统 ,也会 由于 不能及时更新 系统 ,使得 预 进,路面管理已从当初的小范围,单指标的性能预测到如今的 测 的结 果与实 际不符 。这些都是 阻碍路 面管理进入 各级 公路 部 单项、多项指标共同预测 ,大规模数据采集和储存 ,越来越 门 的 因 素 。 智能化的优化和方案选择 ,为各地的路面 管理提供 了先进 、便 但是路 面管 理系统也会 像其它事物 一样 ,不断的前进 。特 捷的手段 ,为公路部 门节 约了本来就不丰裕 的资金 ,取得 了良 别是随着现 代科 技的进一步 发展 ,数据采集和识 别设备必然将 好 的 经济和社 会效 益 。 朝 着性 能优异 、价格低 廉的方向发展 ,对于这一 系统走 向中低 但是 ,路 面 管理 的技 术还 远远 没 有达 到成 熟 的阶 段 。首 层公路 管理部 门提供 了有利 条件。性 能评价与预测 方面的理论
维普资讯
SeINc∈ & TE E QHNOLQGY NF l 0F
1 0
工 程 技 术
因为这 一管 理 系统 的使 用对 象就是 资金 不足的 公路部 门 , 而这些部 门在资金业 已困难的情况下 ,很难 再分出大量的资金 构 建路面管理 系统 ,配置各项基础 设施 ,这 必然使得( 尾 )至潜 山段高速公路 段 黄 张 或 张 开 ,岩 体 破 碎 ,呈 砂 状 、 角砾 碎 石 状 松 散 结 构 , 上 ,岳西 ( 黄尾 )至 潜 山段高 速 公路是 国家重 点 公路规 划 中 VP- 3 一 8 0 s RQ = 5 5 %,6 0=3 0 l 0 KP ,围 8 5 l 5 m/ , D= 2 .7 I ] 0 一0 0 a 0 的济南~一广 州公路的一段 ,起 点接 拟建的六安至黄尾 高速公 岩稳定性较差 ,侧壁经常 出现坍塌 。Z 2 + 8 0 Kl 7 8 0 9 0段本段如 路 终 点干潜 山县王河镇接拟 建的合界高速 公路 ,路线全 长约 不加 强支护 ,极 易坍塌 ,且对 日后运 营存在 严重 的安全 隐患 。
浅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
![浅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7ed8c9bb4cf7ec4afed05e.png)
山隧道变 形处 理施 工为例 ,探 析隧道 软弱 围岩 变形 处理 施 工 力分 为形变压 力以及松 动压力两种 ,形变压力指 的是围岩变形 技 术 ,为我 国在隧 道软弱 围岩 变形 处理施 工方 面 的进 一步 发 在 一定程度上 受到支护的约束而形成 的压力 ,松动 压力则是垮
展 提供借 鉴 。 塌 的岩 体 以重 力 的 形 式 作 用在 支 护 上 的压 力 。支 护 刚 度 不足 , 围
限界受侵 等 , 很 容易 诱发 隧道大 变形甚 至建筑 限界被侵 、 塌 方 支 护 或者 封 闭 成环 , 就 无 法 充 分 的发 挥初 期 支 护 的 承 载 力 , 使 得 等 事故 , 既 延 误 工 期 又 威 胁 施 工 人 员 的 安 全 。本 文 主 要 以六 盘 隧道软弱 围岩变形无法得 到有效控制 。 ④支护刚度不足。围岩压
合 理 的 范 围之 内 , 是 目前 隧 道软 弱 围岩 施 工的 重 要 问题 。如 果 隧道 软 弱 围岩 施 工处 理 不 当 , 往 往 会 出现 围岩 结构 开裂 、 变
形 以及塌方等病害。 新时期新 背景 下, 加 强对于隧道软弱 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的研 究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本 文 旨在 以
三 台阶法 。 ( 2 ) 对塌方 体采用洞砟进 行反压 , 喷射 2 0 e a厚 C r 2 5混 凝 土
封闭塌方体和反压体。 采用 6 m长 + 4 2小导管对塌方体和塌腔进 ( 3 ) D K 7 8 1 + 0 0 5 ~ D K 7 8 0 + 9 9 9段在初期支护 内侧加设 I 1 8 工字 牢固, 并喷射 1 5 c m厚 C 2 5混凝土封闭。 塌方处理完毕 , 开挖通过
六盘 山隧道 变形处理施 工为例 , 分析 隧道软弱 围岩 变形处理施工现状 , 针 对 出现 的问题提 出相 应的解决策略 , 为我 国在隧 道软弱 围岩 变形处理施 工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一些可行性 的思路。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分析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2840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5.png)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1T08:23:17.92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5期第8月作者:陈路军[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隧道工程项目逐渐增加陈路军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2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隧道工程项目逐渐增加,施工技术也日益先进,从而促进了隧道工程的发展。
由于软弱围岩比较特殊的地质,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再加上技术性问题的影响,就会导致隧道施工存在巨大安全风险,本文概述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特点以及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引言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技能不熟悉、施工现场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往往会导致隧道塌方或大变形。
隧道工程不仅存在技术问题,还有地质条件差等更棘手的问题。
软弱围岩承载能力较弱,当岩体裂隙中有水时,会导致隧道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发生较大变化,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在隧道施工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围岩的承载力,才可以继续施工。
1、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特点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软岩大变形的问题,软弱围岩的主要地质特征是膨胀、蠕变等不稳定地质条件,与破碎带松弛变形、围岩遇水膨胀软化、地下水侵蚀等原因有关。
由于岩层缺乏稳定性,容易发生掉块、隧道岩面坍塌等事故,局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和涌水等诸多安全隐患。
当围岩遇水膨胀时,其稳定性大大下降,明显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
在实际施工中,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容易发生隧道塌方、支护结构下沉等事故,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对工程整体建设影响巨大。
因此,施工人员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对于软弱围岩地质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探,并进行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软弱围岩上进行施工时,具备高质量、高效率以及安全施工的特征。
浅谈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55a65cd58f5f61fb73666be.png)
[] 树耀 . 2廖 大瑶 山 隧 道 渗 漏 水 的 整 治 方 法 [] 铁 道 建 筑 ,04 J. 20
( ) 3 —3. 2 :23
[ ] 庭 金 , 合 华 , 才 初 . 南 省 连 拱 隧 道 衬 砌 开 裂 和 渗 漏 3刘 朱 夏 云 水调 查 结 果 及分 析 [] 中 国公 路 学 报 ,04 1( )6 —7 J. 20 ,7 2 : 6 . 4 [ ]JG 7- 20 )公 路 隧 道 设 计规 范 [ ] 4 (T D 0 04 , s. [] 宝 树 . 道 工 程 设 计 要 点 集 [ .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0 3 5关 隧 M] 人 20 ,
王 建 红
( 中铁 十一 局 集 团 第二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北 十 堰 湖 4 2 1) 4 03
摘要 : 文章 介 绍对软 弱 围岩 的类别 划分 和判 别的重要 性 , 以及 在软 弱 围岩 隧道 施 工 中应针 对 围岩 软弱 的
不 同 程 度 相 应 地 采 用 不 同的 施 工 方 法 和 监 测 手 段 。 关 键 词 : 弱 围 岩 围 岩 分 类 隧道 施 工 软
修 回 1 :0 6 9—1 3期 20 —0 1
( 任 审编 王天威) 责
维普资讯
20 06年 第 1 期 2
浅 谈 软 弱 围 岩 隧 道 施 工 技 术
5 5
矿 山法 施工 : 围岩 荷 载 由刚性衬 砌结 构承 担 , 工 施
支护 只是 为 了保 证施 工 期 间 的安 全 , 临 时性 支 护 。 是
中图分 类 号 : 4 2 1 文献标 识码 : U5. 2 B
现代 科技 的发 展 如超 前地 质 预 报 、 岩 弹性 波 速 围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c40640d2af90242a895e56a.png)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作者:王丽波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4期[摘要]文章介绍了软弱围岩隧道地质的工程特点,重点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56-011 软弱围岩的划定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有关规定,按岩石的坚固性分类,把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大于30MPa的新鲜岩石划分为硬质岩石;小于30MPa的划分为软质岩石,其中小于5MPa的划归为极软岩石。
2 软弱围岩隧道地质工程特点软弱围岩隧道是一项重难点控制工程,影响着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效益。
隧道围岩的划分,无论是铁路隧道、水工隧洞,还是公路隧道的围岩类别划分主要是根据围岩结构完整状态及其稳定性为基本因素,结合考虑围岩岩石强度、地下水作用及风化程度等因素,将围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编制成具有定性定量指标的隧道围岩分类表。
实际施工中,通过各种地质勘探手段取得的资料,与围岩分类表比较以确定围岩类别。
2.1地质特点。
软弱围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及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溶洞充填物、水田、风积砂及新老黄土等。
软弱围堰的特点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容易产生不稳定情况,比如蠕变、流滑、湿陷或者膨胀等。
南北方地区的软岩的特点也各有不同,北方地区的软岩含水量比较小,浸水后饱,失水后呈固态状流动,所以很容易崩塌,失去应有的承载力;而南方软土的含水量比较大,扰动后容易液化,呈液态状流动。
2.2工程特性。
根据软弱围岩的特点,相应的隧道工程也比较特别,容易出现问题,这类工程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2.2.1由于软岩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崩塌,在洞口的施工容易引起牵连性的滑动,很难接近仰坡,所以进洞比较困难;由于软岩地区的承载力比较弱,在洞内施工时支护结构容易下沉收敛,很容易发生危险;2.2.2由于软弱围岩扰动后自稳能力比较差,需要采取分步施工和化大为小的施工方法,但是由于工序繁多,形成封闭环的时间长,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2.2.3由于软岩一般都处在地质比较复杂比较多变的地带,很难一次就摸清地质,导致施工的方法和设计参数也会随之改变,增加了施工的困难;2.2.4施工时遇到了软弱围岩,施工的危险系数就会增加,这无疑会给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作业人员带来比较大的压力,考验着施工的技术和施工的质量。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cf24277375a417876f8f01.png)
4 . 00
‘
导 管 预 注 浆 固结 、 水 等辅 助措 施 , 止 上部 弧 形 导 坑 法 短 开 挖 施 作拱 部 初 期 支 护 , 左 再 右 错 位 开 挖 及 施 作 边 墙 初 期 支 护 , 拱 紧 仰 跟 下 台 阶 及 时 施 作 , 早 闭合 成 环 形 成 支 尽 护 体 系 受 力 。 台 阶 七 步 开 挖 法 的 初 期 支 三 护 由喷 射 混 凝 土 、 锚杆 ( ) 钢 筋 网和 钢 架 管 、 等 组 成 , 部 分联 合受 力 。 期 支护 应 在 开 各 初 挖 后 立 即施 作 , 以保 护 围岩 的 自然 承 载 力 , 其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 挖 一 清 理 岩 面 一 初 喷 开 混 凝 土 封 闭岩 面 一 施 作 系 统 锚杆 , 钢 筋 挂 网 一安 装钢 架 一 复 喷混 凝 土 至 设 计 厚 度 一 量测数据分析、 馈。 反 2 1施工步 骤 . 该 方 法 施 工 主要 步 骤 为首 先进 行上 部 弧 形 导 坑 环 向开 挖 , 施做 拱 部 初 期 支 护 ; 再 进 行 中 、 台阶 左 右 错 开 开挖 , 下 施做 墙 部 初 期 支 护 ; 后 进 行 中 心预 留核 心 土 开 挖 最 隧 底 开 挖 , 做 隧 底初 期 支 护 。 步开 挖 后 均 施 每 应 及 时 支护 。 具 体 七步 如 下 : 其 第一 步 为 上 部 弧形 导 坑 开 挖 。 拱 部 超 前 支护 后 进 行 , 在 环 向开 挖 上 部 弧 形导 坑 , 留 核 心 土 , 心 预 核 土 长度 宜为 3 m, ~5 宽度 宜 为隧 道开 挖 宽 度 的 1 3 / 。 挖 循 环 进 尺 应 根 据 初 期 支 / ~l 2 开 护 钢 架 间距 确 定 , 最大 不 得 超 过 1 5 , . m 开 挖 后 立 即初 喷 3 c ~5 m砼 。 台 阶 长 度控 制 上 在 3 0~5.m , 度为2. m, 度为 4 5 m, . O 高 6 跨 .8 满 足 矢 跨 比 H/L >O. ; 挖 后应 及时 进 行 3开 喷、 、 锚 网系 统 支 护 , 设 钢架 , 钢架 拱 脚 架 在 以上3c O m高 度 处 , 紧贴 钢架 丽 侧 边 沿 按 下 倾 角 3 。 设 锁 脚 锚 杆 , 脚 锚 杆和 钢 架 牢 0搭 拱 固焊 接 , 喷 砼 至 设 计 厚度 。 二 、 步 为 复 第 三 左 右 侧 中台 阶 开 挖 。 挖 进 尺 应 根 据 初 期 开 支 护 钢 架 间 距 确 定 , 大 不 得 超 过 1 5T, 最 .I I 开 挖 高 度 一 般 为 3~3. m , 右 侧 台阶 错 5 左 开 1 5~2. m , 挖后 立 即 初喷 3~5 m砼 , . 5 开 c
虹桥隧道出洞口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
![虹桥隧道出洞口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1b67b6c77da26925c5b0e0.png)
李 健
( 中交第二航 务工程局有 限公司第六工程分公司)
摘 要: 通过虹桥隧道施工 实例 , 对虹桥 隧道 出洞 口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段 的地表加 固、 反压 挡护、 超前支护 、 喷支护 、 锚 中隔壁法 开挖 、 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其施工方案可 以满足虹桥隧道的施工 安全 。
" 2 一 O全风化花 岗岩 : / 6l 5 灰褐、 红色 , 褐 矿物 除石英外 已完 全风化 , 岩心 呈 砂 土 状 。 56 1 2 — 1砂土状强风化花 岗岩 : 灰褐 、 褐红色 , 原结构大部
分 破 坏 , 部分 矿 物 已风 化 成 土状 , 搓 易 散 。 大 手
" 2 — 2碎块状强风化花 岗岩 : , 61 / 5 灰褐色 、 肉红色 , 矿物大部 分 已风 化 , 岩 结构 、 原 构造 清 晰可 见 , 芯呈 5 O m 块 状 , 部 夹 lc 局
23 地 表加 固、 . 反压 挡墙和 套拱 施工
由于 右 洞 出 口段 处 于 浅 严 重 埋 偏 压 状 态 , V级 围岩 风 化 且 破碎 , 以进洞 前须对地表岩 体采取加 固措施 , 所 并对洞身偏压
一
地质 情况描述 : 根据 工程 地质调绘及 钻探成果 , 隧道场 本 区表层 多为残坡积土 ,下覆燕 山早期侵入花 岗岩及其风化层 。 地 层 自上 而 下 划 分 为 : Q l— 2 d 12坡积亚粘土: 4 灰黄色 , 可塑, 稍湿 , 以粘 粉粒 为主, 含少许砾碎石 , 粘性一般 , 含植物根系 。 Q l— 2 e 2 残积粘性土 : 5 灰黄色, 可塑 , , 湿 由原岩残积风化而 成, 2 — 0 含 5 3%的石英颗 粒, 粒径 2 4m, ~ c 遇水软化 。
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5653faf90f76c661371a89.png)
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摘要:在山区为了满足交通运输需要,通常需要挖掘隧道。
由于山体的岩石特性不同,山区的地质也有差异,所以隧道挖掘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施工项目。
隧道挖掘常见的难点是软弱围岩。
由于该岩体隧道的挖掘难度系数大,常阻碍施工正常运作,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软弱围岩隧道的挖掘技术攻坚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借鉴。
关键词:软岩;隧道施工;围岩1、前言软围岩由于施工难度大,常常延误工期,浪费资金。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点,本文针对软围岩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攻克措施。
以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借鉴。
2、软岩隧道地质工程特点2.1 地质特点软岩。
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
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
人工杂填土、水田、溶洞充填物、新老黄土、风积砂等。
普遍具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及流滑、蠕变、膨胀、湿陷等不稳定的特点。
2.2 工程特性2.2.1 软岩扰动后,自稳能力下降,松动圈不断扩大。
围岩压力逐渐增加,再次稳定的时间很长。
支护及衬砌结构承受围岩压力,极易引起支护结构变形、收敛、下沉和衬砌结构开裂等事故和病害,同时往往伴随地表下沉,失水等环境问题。
2.2.2 软岩由于具有稳定性差,易崩塌溜滑等特点。
洞口段拉槽施工极易引起大范围牵连性滑动,因而难以接近仰坡,进洞困难。
隧道挖掘工程是一种洞内作业,挖掘过程中,局部力量承受减弱可能引发隧道坍塌,提高工作难度,增加施工成本,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2.3 软岩自稳时间短,一般采取化大为小,分部施工的方法.所以隧道施工的程序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会出现工程进度缓慢,为了保证质量也会相应的降低施工速度,因此矛盾重重。
2.2.4 软岩常处于地质变化复杂的地带,因此一次的实地考察往往是不准确的,因而,考察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关的工程计划和工程步骤,而已适当的结合施工实际进行调整,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
2.2.5 软岩隧道施工风险大,因此可能给施工人员,工程领导等全体作业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所以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上岗前培训,保证每一个作业人员都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软弱围岩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10b91b6c175f0e7cd137a2.png)
( 深圳市天健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 )
摘
要: 田东隧道是大断 面公路 隧道 , 其出 口段 地形 复杂 、 地质 软弱 、 地下水 丰富 , 在施工 过程 中采用 了台阶
Hale Waihona Puke 法辅 以洞 内外注浆加固止水措施 , 开挖效果较好 , 不仅加快 了施工进度 , 而且提高 了施工质量 , 护了周边山 保 体和环境。
田东隧道 出 口段 2 0 1 范 围 内为 低丘 陵 , 0 1 1 山上 植 被发 育, 自然 山坡坡度为 1。 5 , 径线路地面标高从14 01 O ~1。途 0 . 1 1
a d ri fr e n a u e ec n t c o .T e e me s r sb o g t x eln x a ai n e e t o ny q ik n eno c me t me s r si t o sr t n nh ui h s a l e r u h c l t c v t f c ,n t l uc -  ̄ e e e o o e e e c n tu t n p c n d t o s ci a e,b t as as d t e c n tu t n q ai h r o u lo rie o s c o u l y,p oe td s ro n i g mo t i d e vrn h r i t r tc e u r u d n u an a n i - n n o
关键词 : 软弱 围岩 ; 大断面 ;隧道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 45 U 5 文献标识 码 : C 文章编 号:0 8- 3 3 2 0 ) 1 0 5 0 10 3 8 ( 08 0 - 0 8— 2
Co sr ci n Te h oo y o r e S c in Ro d n tu to c n l g fa La g e to a T n e t e k S r o n i g Ro k u n lwi W a u r u d n c h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6425db3186bceb19e8bbaa.png)
毕 树 琦
(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 第一工程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 伴随着国内科技 的持续发展 , 隧道建筑业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与提 高, 并且对隧道建筑措施 的需求也 日益提 升, 软 弱围岩 隧道 建 筑措 施 的使 用是 软 弱 围岩 力 学特 征 的体 现 。软 弱 围岩 拥 有 以下 特 点 , 很 低 的 强度 、 形 状容 易改 变并 且 改 变的 十 分 大 , 所 以 在软弱 围岩 中开展 建筑时, 一般按照其特征选用适 宜的建筑技术 , 搞好挖掘与建筑等筹备 , 增强软 弱围岩建筑品质 , 提升建筑安 全。文章主要 对软弱围岩隧道建筑措施开展研究。
关键 词 : 软 弱 围岩 ; 隧道; 施 工技 术
对软弱 围岩开展隧道建筑过程中 , 一定要开展高速度建筑, 才能 够符 合软弱 围岩本 质的需求 , 保证软 弱围岩的安 稳 I 生。 由于软弱 围岩拥 有形状容易改变并且改变大的特征 , 因此在对开展建筑时, 一定要选取 挖 掘速度 、 方法 和别 的建筑形 式 , 经过高 速建 筑能 够提升 软弱 围岩的安 稳性, 降低围岩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根据这些能够看出, 针对软弱围 岩隧道的建筑来看 , 一定要快速发展建筑是十分需要的。 1软弱 围岩快速施 工的意义 伴随着国内铁路行业的发展 ,对隧道建筑的标准要求也 日益提 升, 并且 隧道建筑 在铁路建 筑 中有 着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特别是 对软弱 围
岩的建筑, 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 符合项 目建筑时间的需要。对隧道项 目开展建筑时, 建筑条 件是十分复杂 , 建筑施工差, 并且因为环境状况的干扰也会给建筑进程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要点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fac9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6.png)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要点引言隧道工程是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软弱围岩的特点是地质结构较差,抗压强度低,易发生塌方、滑坡等灾害。
因此,在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施工要点,以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文将介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关键要点。
1. 前期勘察和设计阶段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工作,以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风险。
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彻底的地质勘察:对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岩体构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软弱围岩的特点和变形规律。
•结构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结合隧道的使用目的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岩体支护方案和施工方法。
•预留施工空间:根据软弱围岩的特点,合理预留施工空间,以方便后期施工和支护措施的进行。
•施工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围岩变形和施工安全情况。
2. 施工方法和技术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施工方法和技术:•预拓孔爆破法:对软弱围岩进行预削弱处理,然后采用爆破或冲击炮的方式进行开挖。
•先导隧道法:在软弱围岩上方先开挖一条导坑,使用导坑作为工作面,通过地质爆破或其他开挖方式逐渐将整个隧道开挖完毕。
•挖掘加固法:采用先进的挖掘技术和工艺,结合支护材料和方法,对软弱围岩进行加固和支护,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前作法与后支法:先开挖一部分隧道,然后进行支护,在支护完成后再继续开挖其他部分。
3. 支护材料和措施为了保障软弱围岩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支护材料和措施:•钢筋混凝土衬砌:在隧道壁和顶部进行钢筋混凝土衬砌,增加围岩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锚杆支护:通过钢筋锚杆将围岩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支护结构,增加围岩的抗拉强度和稳定性。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3fce0e240c844768eaee3d.png)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20-07-10T02:40:21.11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7期作者:聂景亮[导读] 围岩分类是为了更好的选择施工方法,是进行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确定结构上的松散荷载。
而我们的软弱围岩是其中的一类,我们在细致的分析中把四级以下的岩石层次划分为我们的软弱性质的围岩。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21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发展,对交通建设领域的投入也逐步增加。
作为交通建设的隧道工程,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经常会出现岩体结构面滑动、坍塌、突沙和涌水等现象。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控制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软弱围岩容易发生变形,并引起相关的地质灾害,不利于隧道施工;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隧道软弱围岩变形进行科学控制,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该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技术,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1 软弱围岩的区分岩石层次的具体划分是根据岩体完整化方面和岩石强度等指标进行的,将无限的岩体序列划分为具有不同稳定程度的有限个类别,也就是说可以把稳定性一样的一些围岩划归为同一种类型,这样就可以把全部的围岩划分为许许多多的类别。
对围岩细致化分类的原因就是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根据对应的围岩种类以及相应的稳定程度,划分出相对合适的施工方法以及配套的支护结构设计。
围岩分类是为了更好的选择施工方法,是进行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确定结构上的松散荷载。
而我们的软弱围岩是其中的一类,我们在细致的分析中把四级以下的岩石层次划分为我们的软弱性质的围岩。
2 软弱围岩其基本的性质组成有以下的几大类型(1)软弱围岩的相对性力学指标体系较为松散。
(2)软弱围岩的基本荷载的承受能力比较小。
(3)软弱围岩的核心内核物质的基础压缩性能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出口端软弱围岩及断层带施工技术总结
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隧道四队
王喜民谢江胜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隧道出口端软弱围岩及洞内断层带的施工,具体的阐述了施工技术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鉴的经验。
关键词:隧道围岩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西南铁路花子沟隧道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境内,是一座铁路单线隧道,全长1568米。
该隧道穿越武关河右岸低中山,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受地质构造作用影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风化严重。
隧道出口端仰坡地面左高右低,20米范围内为浅埋偏压区,覆盖层为
0.8~12m,岩层自身强度低。
开挖后见到一条自左拱脚向右墙脚的断层破碎带,其宽度为
1.0~3.2m,并与隧道中线约成10º夹角向前延伸,而隧道基本在这条断层带中间通过,断层带围岩为黑褐色石英碎裂片岩,、断层泥、断层角砾,含水可塑,抗压抗剪强度底,稳定性极差,属Ⅱ类围岩。
二、施工方案
根据开挖后的地质情况,为安全顺利进洞,在充分听取多方建议后,我们对洞口端软弱围岩及断层带采取了套拱支撑法加固岩层方案。
三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在正式开挖前,首先砌筑洞顶截水沟,对受洞口土石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表以竖向锚杆加固,洞口土石方开挖至起拱线位置。
地表加固是在正洞开挖前7天完成的,目的是保证砂浆强度。
加固锚杆为Φ22钢筋,长度L=3.0米,在距中线左15米和右20米,纵向为10米的范围布置布置锚杆,锚杆间距纵横均为1.2米,呈梅花型布置。
锚杆孔用人工冲击而成,不用风枪,以减少施工用水对顶板围岩的浸泡。
冲成后用高压风清孔,然后灌注砂浆,再打入锚杆。
地表预加固完成后,洞口及端墙范围开挖按1﹕0.25坡度自上而下,边开挖边挂网喷混凝土封闭,喷层厚度10cm。
(二)、洞口端超前支护
用喷混凝土封闭仰坡面后,进行施工放样。
在拱部开挖轮廓线外10 cm及50 cm处两个“外圈”上布置水平超前加固锚杆,内圈锚杆间距40 cm,外圈锚杆间距50 cm,每圈锚杆外露部分都焊在环筋上(见洞口支护立面图)。
两圈之间均用短钢筋焊接成三角形拉杆,使之形成一个骨架。
锚杆和环筋均用φ22钢筋。
锚杆长4米,外露0.5米。
洞口锚杆环筋施作后浇筑混凝土套拱。
将外露的超前锚杆环行骨架浇筑于混凝土中,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承受洞口围岩水平、竖向荷载,保持开挖后洞口围岩稳定性。
(见附图)(三)、开挖上弧形导坑
出口端DK218+858~DK218+838段,由于覆盖薄(0.8~12米),石质又破碎,采用微
振动爆破与人工用风镐开挖相结合的方法。
每循环进尺1.0米,边开挖边喷射混凝土封闭,支立格栅钢架,间距为1.0米,格栅间用φ22钢筋焊接,拱脚处加设锁脚锚杆,按设计布置系统锚杆。
进洞2.0米,即打设第二排超前锚杆φ22,长度为L=3.5米,之后开挖支护向前展开流水作业。
(四)、洞身开挖
1、洞身开挖采用正台阶法。
台阶长度5米,台阶分界位置在起拱线下 1.0米处。
由于洞身处在断层破碎带上,施工时应加强前期支护,为了加强成拱效应,延长自稳时间,开挖前,采用注浆超前锚杆或小导管对围岩进行预加固,防止因开挖扰动产生坍塌,锚杆(小导管)以紧靠开挖面的格栅钢架为支点,沿开挖轮廓施作。
环向间距0.3米,长4.0米,每排搭接长度1.5米,完成后开挖前方地层。
2、开挖中,由于石质破碎,爆破设计选用了微振动松动爆破、插筋支架爆破等形式。
3、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随挖随喷随支护。
上半断面开挖后,立即喷3~5cm混凝土封闭围岩,再紧靠掌子面按1.0米间距支立[16工字钢钢架一榀,并沿环向每1.0米以连接筋焊接,其次紧靠岩面挂设15×15cm的Φ8钢筋网片,再沿径向按1.0×1.0m梅花型布设L=3米系统快硬水泥卷锚杆,并使之焊接在钢拱架或纵向连接筋上,形成一个整体受力面,最后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10cm,形成一个完整的柔性薄壁支护体系。
4、衬砌
洞身开挖成型后,随即浇筑混凝边墙及仰拱填充,使洞身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圈。
四、围岩量测及分析
(一)、本隧道设计为模筑混凝土衬砌,设计对围岩量测未做严格要求。
施工中为了准确掌握围岩变形发生、发展规律,确定相应的开挖方案和支护形式,应根据喷锚构筑法的要求进行及时量测。
(二)、实际量测与规则值对照。
规则规定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不大于50mm为正常。
实际量测结果是隧道开挖到施工支护完成,收敛变形都在50mm左右,回归曲线开始缓和,时间为一个月,说明支护参数比较合理。
洞口浅埋段其收敛特征是:(1)、收敛速率大;(2)、有多次反复,如DK218+852点,收敛值达60mm时缓和了一个星期,之后再次上升,到80mm 时以有所缓和,后来又上升,此时可见到支护明显开裂、起壳,表明围岩在松弛,给支护以压力,应及时采取补强措施或施作模筑混凝土加强类型衬砌。
五、结束语
花子沟隧道出口端洞口浅埋段及洞身软弱破碎带的施工,选用了适用的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
(一)、开挖掘进方式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强求一律,生搬硬套。
对于松散破碎Ⅱ类围岩,究竟是用爆破好还是用风镐开挖好,要根据围岩的自稳时间与施工工艺、机具配套等情况综合考虑。
我们在开挖中试用了爆破法,打1.0米深的炮眼,控制装药量,爆破提高了开挖速度,但造成了局部超、欠挖;人力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小,但暴露时间过长,若超过围岩自稳时间也易塌方。
因此,应根据围岩的自稳时间,选择适用的开挖方法,并及时封闭。
(二)、下导坑的开挖,在上弧导开挖台阶长5米左右进行该工序,进尺1.0米开挖
后,即进行支立格栅、喷混凝土、打锚杆封闭岩层。
(三)、在浅埋软弱松散岩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进行加固和预支护是一个首要的环节。
利用预加固地表,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仰坡、套拱支承与超前锚杆组成预支护结构一次进洞的方法,在隧道施工中很有推广意义。
在花子沟隧道进洞后,桥耳沟2号隧道进出口、桥耳沟3号隧道出口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取代了洞外防护用木排架扇形支撑的传统做法,达到了迅速可靠、保证安全的目的。
(四)、隧道施工中应加强围岩量测,采取“以动治动”的策略。
根据变化不定的围岩状况确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做到设计、施工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