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作者:席春媛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4期
【摘要】中国的声乐作品风格多样,以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新民歌声乐作品,以西洋创作技法创作的声乐作品,还有以戏曲元素为素材创作的声乐作品,声乐作品风格的不同也就注定演唱风格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以正确的把握与之对应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声乐作品;演唱风格;民族;美声
一、中国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一)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我国的民族唱法是可以满足我国人民审美需求,用本民族语言以民族的文化、劳动、精神面貌为演唱内容的歌唱方法。
一般来讲,用民族音乐素材作曲的声乐作品在演唱时选用民族唱法是最为恰当合理的。打个简单的比方,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女高音歌唱家张也可以将这首作品演绎的生动传神,如果这首民族的声乐作品让殷秀梅来演绎,也能会别有一番风味,但这首作品的民族性会大打折扣。
(二)美声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自上世纪上半叶,我国的作曲家就开始尝试用西方的作曲技法来创作用美声唱法来演唱的中国声乐作品,在当时具有相当的争议,有人认为美声唱法源于欧洲,更适于在欧洲的语音体系下来进行演唱,如果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一大批作曲家的不懈努力,最终平息了这场争议,《大江东去》、《松花江上》、《教我如何不想他》等一大批美声风格的声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一样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事实证明只要将作曲技法、语言文字和声乐发声方法三者进行科学的融合,即可打破
这类作品的演唱风格应该如何把握那?在演唱这一类声乐作品时,必须要用美声唱法来演唱。
(三)根据戏曲素材创作的声乐作品的风格
中国的声乐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戏曲为素材来创作的。在演唱这类声乐作品时既不能用美声唱法也不能用民族唱法来演唱。演唱这类作品时需要将民族唱法和戏曲的唱法相结合来进行
演唱。演唱这类作品时如果用美声唱法,让人觉得不舒服,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如果用民族唱法来演唱,不会给人带来戏曲上的韵味。用戏曲的方法来演唱,不会让绝大多数的人认可,因为它毕竟不是戏曲,而是用戏曲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声乐作品。戏曲音乐和民族声乐都是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所以若要把这一部分声乐作品演绎的更为生动传神,只能将民族唱法和戏曲唱法相结合。
毛泽东诗词歌曲的创作中较大量的使用了戏曲的写作方法,有的作品甚至就是用戏曲的曲调来创作,如孙玄龄创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用京剧的曲调来创作的;在演唱这一类作品时不能单纯地使用戏曲演唱方法,如在演唱《卜算子?咏梅》时,若使用京剧的发声方法,则与普通的京剧无异,很难将毛泽东诗词的深层意境表现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舞台实践对比发现,用民族唱法,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戏曲中的技巧,这样既能让更多的人来欣赏,能欣赏这类作品,也能将吸取的曲调风格韵味表达出来。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吴碧霞就是一位演绎这类作品的成功典范。
二、如何把握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把握好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需搞清楚这首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等,一首作品的音乐风格并不是由演唱者随心决定的,如果不能将演唱风格把握好,那么这首作品的演出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一)深入分析作品
演唱作品之前演唱者要知道作曲家是用何种音乐风格来创作这首作品的。如果作曲家用民族音乐的创作技法来创作,在演唱时一般要采用民族唱法来演唱为宜,如果作曲家用的是西方作曲技法来创作的作品那么演唱时一般使用的是美声唱法。当然也并非是绝对的,因为演唱风格并非是由这一种因素所决定的。
演唱作品之前要深度的理解作品的歌词。歌词是一首作品最为直观的东西,歌词在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或者是叙事时是比其他任何技法都要直接。听众在欣赏声乐作品时往往也是先从歌词入手的。掌握了歌词的内容基本上就掌握了这首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笔者在一次音乐会中看到,一位声乐能力较强的女高音在演唱《一抹夕阳》这首作品时,一直面带微笑,听这首作品的歌词再配以忧愁哀伤的旋律,总觉得歌唱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有点不搭调。
(二)建立在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
能不能将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把握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的声乐演唱能力。没有一定的声乐演唱功底来谈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把握无异于纸上谈兵。
无论何种风格的声乐作品,在演唱时都要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功底,不然连作品的完成都是很大的问题,更不用说演唱风格。所以要想将一首声乐作品演绎的成功,要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能力。
(三)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离不开作曲家的匠心独运和高超的作曲技巧,我们称之为作曲家的“一度创作”。但声乐演唱艺术是人声的艺术,二度创作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从作曲家手中诞生到进入大众的耳朵并得到大家认可的过程也是演唱者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学好并运用好二度创作就成为声乐演唱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1954年《刘胡兰》这部歌剧能首演告捷,在很大程度上和郭兰英对这部歌剧的二度创作是分不开的。刘胡兰是山西人,所以在创作时以山西民间曲调为创作元素。郭兰英亦是山西人,从小耳朵里灌满了山西民间音乐,使得她成为出演这部歌剧的最佳人选。郭兰英在演唱《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时融入大量的二度创作,如第一句在原谱的基础上加入了下滑音,使得画面感更强,又如“后面的事情别挂在心间”的“心”和“间”两字、最后一句“我们再相见”的“相”字都是用山西的方言演唱,观众好似穿越时空来到了山西境内。由此可见,在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把握中二度创作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晔.浅论我国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J].中国音乐,2003(01).
[2]杨满年.论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J].中国音乐,2005(07).
[3]赵娜.声乐作品二度创作中的解读与表现[J].音乐创作,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