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七年级下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目标与要求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三、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四、知识框架五、知识点、概念总结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9.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10.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2.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13.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9.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10.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2.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13.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14.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15.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6.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7.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9.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本章介绍了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5.1 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具有不同的关系。
其中,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它们的大小相等;邻补角则是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它们的和为180度。
2.垂线垂线是指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一个角为直角的情况。
垂线具有两个性质:一是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画垂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法可采用“一靠二移三画”的方法。
4.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记忆时应结合图形进行理解。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垂线和其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平移和其性质,以及这些知识点的组织运用。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注意记忆其定义和性质,掌握其画法和应用方法。
垂线是指从一个点垂直于一条直线或平面的线段,而垂线段则是垂线的长度。
它们都具有垂直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或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而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的长度。
线段和距离都是长度的概念,但线段是一种图形,不能等同于距离。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个数来确定,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两直线相交,无公共点时两直线平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时两直线重合。
平行公理指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同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线八角是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平行线的性质(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平行线的性质(全章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知识点一】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1.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表达方式:因为∠1=∠2,(已知)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特别提醒:“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通过两个同位角的大小关系(相等)推导出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它是构建起角的大小关系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桥梁.【知识点二】平行线的画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的直线平行线的步骤一落: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一直的直线上;二靠: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放一直尺;三移:把三角尺沿着直尺移动使其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尺的一边画直线.此直线即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特别提醒:1.经过直线上一点不可以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画线段或射线的平行线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平行线.3.移动是要始终保持紧靠.【知识点三】平行线的性质及其推论1.平行线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表达方式:如果a//b,b//c,那么a//b.特别提醒:平行线的性质的前提是“过直线外一点”,若点在直线上,则不可能有平行线.【考点目录】【平行线性质求角的等量关系】【考点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性质探究角的关系】【考点4】平行线判探究角的关系或求角度;【平行线性质性质与判定综合】【考点5】平行线判定与性质求角度;【考点6】平行线判定与性质证明;【平行线间的距离】【考点7】平行线间的距离(应用).【平行线性质求角的等量关系】【考点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答案】相等;理由见分析【分析】根据平行投影可得∠B=∠E,再根据垂直可得∠C=∠F=90°,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C 和△D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解:两根旗杆的高度相等.理由如下:∵太阳光线AB与DE是平行,∴∠B=∠E,∵两根旗杆都垂直于地面放置,∴∠C=∠F=90°,∵两根旗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一样长,∴BC =EF ,∵在△ABC 和△DEF 中B E BC EF C F ∠∠⎧⎪⎨⎪∠∠⎩===∴△ABC ≌△DEF (ASA ),∴AC =DF ,即两根旗杆的高度相等.【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然后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30︒角顶点A 放在直尺的一边BC 上,若1:23:7∠∠=,则2∠=()A .126︒B .118︒C .105︒D .94︒【答案】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如图,由题意知:DE BC ∥,∴31∠=∠,∵1:23:7∠∠=,∴3:23:7∠∠=,∴3327∠=∠,∵2330180∠+∠+︒=︒,∴322301807∠+∠+︒=︒,∴2105∠=︒.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2·甘肃嘉峪关·校考一模)如图两平行线a、b被直线l所截,且∠1=60°,则∠2的度数为.【答案】60°/60度【分析】由a∥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3=∠1=60°,又由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解:∵a∥b,∴∠3=∠1=60°,∴∠2=∠3=60°.故答案为:60°.【点拨】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考点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2】(2014下·贵州铜仁·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如图,点D、E分别在AB、BC上,DE AC∥,165∠=︒,265∠=︒,请说明:F CBF ∠=∠.(不必注明依据)【答案】证明见分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65C ∠=∠=︒,得出2C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F B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证.解:∵DE AC ∥,165∠=︒,265∠=︒,∴165C ∠=∠=︒,∴2C ∠=∠,∴AF BC ∥,∴F CBF ∠=∠.【点拨】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能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023·吉林白城·校联考三模)已知,如图,AB ∥CD ,∠A=70°,∠B=40°,则∠ACD=()A .55°B .70°C .40°D .110°【答案】B解:AB CD ∥.A ACD ∴∠=∠70.A ∠=︒ 70.ACD ∠=︒故选B.【点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变式2】(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 b ,直线l 与直线a 相交于点P ,直线l 与直线b 相交于点Q ,PM l ⊥于点P ,若155∠=︒,则2∠=.︒【答案】3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性质以及垂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性质得3155∠=∠=︒,利用垂线性质即可求得2∠.解:直线a b ,3155∴∠=∠=︒,又PM l ⊥ 于点P ,90MPQ ∴∠=︒,2903905535∴∠=︒-∠=︒-︒=︒.故答案为:35.【考点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例3】(2023下·山东烟台·六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D ∠和BD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BE 交CD 于点F ,1290∠+∠=︒.(1)试说明://AB CD .(2)若228∠=︒,求3∠的度数.【答案】(1)见分析;(2)62︒【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1290∠+∠=︒,可得180ABD BDC ∠+∠︒=,进而即可得到结论;(2)由228∠=︒,得162∠=︒,进而得62ABF ∠=︒,结合//AB CD ,即可得到答案.解:(1)∵ABD ∠和BD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21ABD ∠∠=,22BDC ∠∠=,又∵1290∠+∠=︒,∴2(12)180ABD BDC ∠+∠∠+∠=︒=,∴//AB CD ;(2)∵228∠=︒,1290∠+∠=︒,∴162∠=︒,又∵BF 平分ABD ∠,∴162ABF ∠=∠=︒,又∵//AB CD ,∴362ABF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掌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012下·广东茂名·七年级统考期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比为4:5,则这两个角中较小的角的度数为()A .20︒B .80︒C .100︒D .120︒【答案】B【分析】根据比例设两个角为4x 、5x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列式求解即可.解:设两个角分别为4x 、5x ,∵这两个角是两平行线被截所得到的同旁内角,∴45180x x +=︒,解得20x =︒,480x =︒,5100x =︒,所以较小的角的度数等于80︒.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下·辽宁大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 ∥CD ,射线AE 交CD 于点F ,若∠1=116°,则∠2的度数等于.【答案】64°【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AFD 的度数,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2的度数.解:∵AB ∥CD ,∴∠1+∠AFD =180°.∵∠1=116°,∴∠AFD =64°.∵∠2和∠AFD 是对顶角,∴∠2=∠AFD =64°.故答案为64°.【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性质探究角的关系】【考点4】平行线判探究角的关系或求角度【例4】(2017下·北京东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已知:直线AB CD ,点M 、N 分别在直线AB 、直线CD 上,点E 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1,请写出AME ∠,E ∠,EN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2)如图2,利用(1)的结论解决问题,若30AME ∠=︒,EF 平分MEN ∠,NP 平分ENC ∠,EQ NP ∥,求FEQ ∠的度数;(3)如图3,点G 为CD 上一点,AMN m EMN ∠=∠,GEK m GEM ∠=∠,EH MN 交AB 于点H ,GEK ∠,BMN ∠,GEH ∠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m 的式子表示)是.【答案】(1)MEN AME ENC ∠=∠+∠,证明见分析;(2)15︒;(3)180GEK BMN m GEH ∠+∠-∠=︒.【分析】(1)过点E 作EE AB '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利用EF 平分MEN ∠,NP 平分ENC ∠,可得11,22NEF MEN ENP ENC ∠=∠∠=∠,再根据MEN AME ENC ∠=∠+∠,进行等量代换进行计算即可;(3)由已知条件可得11,22NEF MEN ENP ENC ∠=∠∠=∠,1EMN HEM AMN m∠=∠=∠,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各角的等量转换即可.解:(1)MEN AME ∠=∠+∠,证明如下:如图1所示,过点E 作EE AB ' ,∵AB CD ,∴AB CD EE 'P P ,∴1,2AME ENC ∠=∠∠=∠,∵12MEN ∠=∠+∠,∴MEN AME ENC ∠=∠+∠.(2)∵EF 平分MEN ∠,NP 平分ENC ∠,∴11,22NEF MEN ENP ENC ∠=∠∠=∠.∵EQ NP ∥,30AME ∠=︒,∴12QEN ENP ENC ∠=∠=∠.∵MEN AME ENC ∠=∠+∠,∴30MEN ENC AME ∠-∠=∠=︒,∴111130152222FEQ FEN QEN MEN ENC AME ∠=∠-∠=∠-∠=∠=⨯︒=︒.(3)180GEK BMN m GEH ∠+∠-∠=︒.证明如下:∵AMN m EMN ∠=∠,GEK m GEM ∠=∠,∴1EMN AMN m ∠=∠,1GEM GEK m∠=∠.∵EH MN ,∴1EMN HEM AMN m∠=∠=∠,∵11GEH GEM HEM GEK AMN m m ∠=∠-∠=∠-∠,∴m GEH GEK AMN ∠=∠-∠,∵180AMN BMN ∠=︒-∠,∴()180m GEH GEK BMN ∠=∠-︒-∠,180GEK BMN m GEH ∠+∠-∠=︒.故答案为:180GEK BMN m GEH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的平分线,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022下·贵州黔南·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E BC ∥,则C D E ∠+∠+∠=()A .540︒B .360︒C .270︒D .180︒【答案】B 【分析】首先过点D 作DF AE ∥,交AB 于点F ,由AE BC ∥,可证得AE DF BC ∥∥,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知180E EDF Ð+Ð=°,180CDF C Ð+Ð=°,继而证得结论.解:过点D 作DF AE ∥,交AB 于点F ,AE BC ∥,AE DF BC ∴∥∥,180E EDF ∴∠+∠=︒,180CDF C Ð+Ð=°,360C CDE E \Ð+Ð+Ð=°.故选:B .【点拨】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变式2】(2023下·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 ∥CD ,∠ABF =23∠ABE ,∠CDF =23∠CDE ,则∠E :∠F 等于【答案】3:2解:如图,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又因AB∥CD,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AB∥FH,∴∠ABF=∠BFH,∵FH∥CD,∴∠CDF=∠DFH,∴∠BFD=∠DFH+∠BFH=∠CDF+∠ABF;同理可得∠BED=∠DEG+∠BEG=∠ABE+∠CDE;∵∠ABF=23∠ABE,∠CDF=23∠CDE,∴∠BFD=∠DFH+∠BFH=∠CDF+∠ABF=23(∠ABE+∠CDE)=23∠BED,∴∠BED:∠BFD=3:2.故答案为:3: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这类题目要常作的辅助线(平行线),充分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探求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性质性质与判定综合】【考点5】平行线判定与性质求角度【例5】(2023上·广东潮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A B、两处是灯塔,船只在C处,B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0°方向,求船只与两灯塔的视角ACB的度数.【答案】85°【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可得∠BAE=45°,∠CAE=15°,∠DBC=8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如图,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可得∠BAE=45°,∠CAE=15°,∠DBC=80°.∵∠BAE=45°,∠EAC=15°,∴∠BAC=∠BAE+∠EAC=45°+15°=60°.∵AE ,DB 是正南正北方向,∴BD ∥AE ,∵∠DBA=∠BAE=45°,又∵∠DBC=80°,∴∠ABC=80°-45°=35°,∴∠ACB=180°-∠ABC-∠BAC=180°-60°-35°=85°.题的关键.【变式1】(2023下·甘肃白银·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已知AB EF ∥,那么BAC ACE CEF ∠+∠+∠=()A .180°B .270°C .360°D .540°【答案】C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180BAC ACD DCE CEF ∠+∠=︒∠+∠=︒,,进而可得出结论.解:过点C 作CD EF ∥,∥Q AB EF ,AB CD EF \∥∥,∴180180BAC ACD DCE CEF ∠+∠=︒∠+∠=︒①,②,由①②+得,360BAC ACD DCE CEF ∠+∠+∠+∠=︒,即360BAC ACE CEF Ð+Ð+Ð=°.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变式2】(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在直线m 、n 之间,且//m n ,则图中1∠=度.【答案】15【分析】如图,过点A 作AC ∥m ,则有////AC m n ,然后可得,45BAC CAD CAD ADE ∠=∠∠=∠=︒,进而问题可求解.解:如图所示,过点A 作AC ∥m ,∵//m n ,∴////AC m n ,∴1,45BAC CAD ADE ∠=∠∠=∠=︒,∵60BAC CAD ∠+∠=︒,∴115BAD CAD ∠=∠-∠=︒;故答案为15.【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考点6】平行线判定与性质证明【例6】(2023下·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BD 平分ABC ∠,ED BC ∥,130∠=︒,4120∠=︒.(1)求2∠,3∠的度数;(2)证明:DF AB .【答案】(1)230∠=︒,360∠=︒;(2)见详解【分析】(1)根据BD 平分ABC ∠,112ABD ABC ∠=∠=∠,即有130ABD ∠=∠=︒,60ABC ∠=︒,再结合ED BC ∥,即可求解;(2)由60ABC ∠=︒,4120∠=︒可得ABC ∠4=180+∠︒,则DF AB ,问题得解.解:(1)∵BD 平分ABC ∠,130∠=︒,∴112ABD ABC ∠=∠=∠,∴130ABD ∠=∠=︒,60ABC ∠=︒,∵ED BC ∥,∴2130∠=∠=︒,360ABC ∠=∠=︒,即:230∠=︒,360∠=︒;(2)∵60ABC ∠=︒,4120∠=︒,∴ABC ∠4=180+∠︒,∴DF A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1】(2020上·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若12∠=∠,DE BC ∥,则下列结论:①FG DC ;②AED ACB ∠=∠;③CD 平分ACB ∠;④190B ∠+∠=︒;⑤BFG BD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得出②正确;再由已知条件证出2DCB =∠∠,得出FG DC ,①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⑤正确;即可得出结果.解:DE BC ∥,1DCB ∴∠=∠,AED ACB ∠=∠,故②正确;12∠=∠ ,2DCB ∴∠=∠,FG DC ∴∥,故①正确;BFG BDC ∴∠=∠,故⑤正确;而CD 不一定平分ACB ∠,1B ∠+∠不一定等于90︒,故③,④错误;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2】(2021下·江苏盐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a b ,c 与a 相交,d 与b 相交,下列说法:①若12∠=∠,则3=4∠∠;②若14180∠+∠=︒,则c d ∥;③4231∠-∠=∠-∠;④1234360∠+∠+∠+∠=︒正确的有(填序号)【答案】①②③【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解:如图,①若∠1=∠2,则b ∥e ,则∠3=∠4,故原说法正确;②若∠1+∠4=180°,则c ∥d ;故原说法正确;③由a ∥b 得到∠1=∠6,∠5+∠4=180°,由∠2+∠3+∠5+180°-∠6=360°得,∠2+∠3+180°-∠4+180°-∠1=360°,则∠4-∠2=∠3-∠1,故原说法正确;④由③得,只有∠1+∠4=∠2+∠3=180°时,∠1+∠2+∠3+∠4=360°.故原说法错误.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间的距离】【考点7】平行线间的距离(应用)【例7】(2022下·贵州遵义·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直线a b ∥,AB 与a ,b 分别交于点A ,B ,且AC AB ⊥,AC 交直线b 于点C .(1)若160∠= ,求2∠的度数;(2)若6,8AC AB ==,10BC =,求直线a 与b 的距离.【答案】(1)30︒;(2)245【分析】(1)由直线a 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160∠=∠=︒,再由AC AB ⊥,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2)过A 作AD BC ⊥于D ,根据1122ABC S AB AC BC AD =⨯⨯=⨯⨯ ,即可求解.解:(1)∵a b∥∴3160∠=∠=︒又∵AC AB⊥∴290330∠=︒-∠=︒(2)如图,过A 作AD BC ⊥于D ,则AD 的长即为直线a 与b 的距离∵6,8AC AB ==,10BC =,ABC 是直角三角形∵1122ABC S AB AC BC AD =⨯⨯=⨯⨯ ∴8624105AB AC AD BC ⨯⨯===∴直线a 与b 的距离245【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变式1】(2021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23////l l l ,且相邻两条直线间的距离都是2,A ,B ,C 分别为1l ,2l ,3l 上的动点,连接AB 、AC 、BC ,AC 与2l 交于点D ,90ABC ∠=︒,则BD 的最小值为()A.2B.3C.4D.5【答案】A【分析】求BD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求点B到直线AC的距离,当BD⊥AC时,BD有最小值,根据题意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可知当BD⊥AC时,BD有最小值,此时,AD=CD,∠ABC=90°,∴BD=AD=BD=12AC=2,∴BD的最小值为2.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需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相关角的关系从而进行求解.【变式2】(2019下·上海金山·七年级统考期中)已知直线a∥b∥c,a与b的距离是5cm,b与c的距离是3cm,则a与c的距离是.【答案】8cm或2cm【分析】直线c的位置不确定,可分情况讨论.(1)直线c在直线b的上方,直线a和直线c之间的距离为5cm+3cm=8cm;(2)直线c在直线a、b的之间,直线a和直线c之间的距离为5cm-3cm=2cm.解:(1)直线c在直线b1:直线a和直线c之间的距离为5cm+3cm=8cm;(2)直线c在直线a、b的之间,如图2:直线a和直线c之间的距离为5cm-3cm=2cm;所以a与c的距离是8cm或2cm,故答案为8cm或2cm.【点拨】此题考查两线间的距离,本题需注意直线c的位置不确定,需分情况讨论.。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上课讲义
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开学已经有几天了,新的第一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一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一定能帮到你!一、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篇1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10、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篇2(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顶点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1与∠2有公共顶点∠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1=∠2邻补角∠3与∠4有公共顶点∠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1243A BCD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1. 相交线关键词: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2. 垂线关键词:垂直、垂足、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该垂线段的长度称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3.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 ”表示。
如图一,直线AB与C D是平行线,记作“ AB//CD',读作“ AB平行于CD”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图一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4. 命题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一般形态:1)“如果??,那么??. ”2)“若??,则??.”3)“倘若??,那么??.分类:1)正确的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2 )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5. 数学名词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等.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二平面直角坐标系1. 有序数对定义: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a,b)叫做有序数对。
应用:找出平面上点的坐标。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与相交线是初一数学下学期学习的第二章内容,主要讲述了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通过对本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的关系,运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目标与要求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三、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四、知识框架五、知识点、概念总结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9.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4、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5、做直角三角形的高:两条直角边即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边上的高即可。
6.做钝角三角形的高:最长的边上的高只要向最长边引垂线即可,另外两条边上的高过边所对的顶点向该边的延长线做垂线。
7、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垂线段最短;9、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0、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11、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13、平行线的判定。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4、平行线的性质。
15、命题:“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16、真、假命题17、平移的性质下载全文。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汇总
开学已经有几天了,新的第一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一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一定能帮到你!一、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 O⑵垂线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 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 P 到直线 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最新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开学已经有几天了,新的第一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一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一定能帮到你!一、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平行线与相交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关系、求解角度、证明定理等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相关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定义平行线: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且在这个平面内无论延长多长都不会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相交线: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在某一点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称为相交线。
二、平行线的性质1.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平行线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2. 平行线的倾斜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分别与一条横线交于两个平行线上的点,那么这两条平行线的倾斜角相等。
3. 平行线与平面的交点:如果一直线与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交,那么它将与这两条平行线在同侧的点分别成比例。
三、平行线与角度的关系1. 同位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同位角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即形成的对应角、内错角、同位角互相相等。
2. 内错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内错角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3. 全等三角形与平行线: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且它们的其中一边平行,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对应角也相等。
四、平行线的证明方法1. 使用基本等式:例如,利用垂直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可以通过等式推导来证明平行线的存在。
2. 利用反证法:即通过假设给定的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来证明平行线的存在。
五、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应用1. 证明几何定理:平行线与相交线常用于证明几何定理,如平行线分割三角形、平行线夹角定理等。
2. 结合实际问题: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概念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得到应用,如建筑设计、地理测量、交通规划等。
综上所述,平行线与相交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直线与平面关系、求解角度、证明定理等问题。
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证明方法,灵活运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丰富几何学的研究与实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2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章末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总结【知识点】一.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或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或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这两个概念都是对于两个角而言的,而且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相互位置没有关系.它们的主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二.平行的条件及平行线的特征①同位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 ⇔ 两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三.用尺规作线段和角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提高练习】1.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的是( )A. 43∠=∠B. 21∠=∠C. DCE D ∠=∠D. ο180=∠+∠ACD D2.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E DC BA4321EDCBAEDBC′FCD ′A图7CAE B FD图81 23图9A. 第一次向左拐ο30,第二次向右拐ο30B.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右拐ο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6.如右图,CD AB //,且ο25=∠A ,ο45=∠C ,则E ∠的度数是( ) A. ο60 B. ο70 C. ο110 D. ο807、如图7,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EFB =65°,则∠AED ′的度数为 .8、如图8,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DF AB ∥.若100AEC ∠=°,则D ∠等于 . 9、如图9,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 .10、如图10,已知AB ∥CD ,若∠A=20°,∠E=35°,则∠C 等于 ..300PFEBA CDAB DC1 23 11、如图11,12//l l ,∠1=120°,∠2=100°,则∠3= .12、如图12,已知AC ∥ED ,∠C =26°,∠CBE =37°,则∠BED 的度数是 .图10 图11 图1213、如图13,AB ∥CD ,∠ABE =66°,∠D =54°,则∠E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14、如图14,AB//CD ,直线EF 与AB 、CD 分别相交于E 、F 两点,EP 平分∠AEF ,过点F 作FP ⊥EP ,垂足为P ,若∠PEF=300,则∠PFC=__________.15、如图15,1502110AB CD ∠=∠=∥,°,°,则3∠= . 16、如图16,已知//AE BD ,∠1=130o ,∠2=30o ,则∠C = .图13 图14 图15 图1617、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18.如图,AB ∥CD ,∠1=115°,∠2=140°,求∠3的度数.19.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 ⑵直线//a b ,求证:12∠=∠.20.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 证明:∵AB ∥CD ,∴∠MEB =∠MFD ( ) 又∵∠1=∠2,∴∠MEB -∠1=∠MFD -∠2, 即 ∠MEP =∠______∴EP ∥_____.( )21、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22.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3. 已知:如图∠1=∠2,∠C=∠D,问∠A与∠F相等吗? 试说明理由.360.24.已知AB//CD,试问∠B+∠BED+∠D=︒B AED C 25.如图2-101,已知∠BED=∠ABE+∠CDE,那么AB//CD吗? 为什么?26.如图2-102,在折线ABCDEFG中,已知∠1=∠2=∠3=∠4=∠5,延长AB,GF交于点M.那么,∠AMG=∠3,为什么?27.如图2-103,已知AB//CD,∠1=∠2.试问∠BEF=∠EFC吗? 为什么?(提示:作辅助线BC).28. 如图2-104,AB//CD,在直线,AB和CD上分别任取一点E、F.已知有一定点P在AB、CD之间,试问∠EPF=∠AEP+CFP 吗? 为什么?29 如图2-106,AB//CD ,BEFGD 是折线,那么∠B+∠F+∠D=∠E+∠G 吗? 简述你的理由.30、如图2-107,已知∠1=∠2=∠3,∠GFA=︒36,∠ACB=︒60,AQ 平分∠FAC ,求∠HAQ 的度数.。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节相交线一:相交线对顶角与邻补角二:垂线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二节平行线及其判定一:平行线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二: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第三节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区别:性质由形到数,用于推导角的关系并计算;判定由数到形,用于判定两直线平行.联系:性质与判定的已知和结论正好相反,都是角的关系与平行线相关.(4)辅助线规律,经常作出两平行线平行的直线或作出联系两直线的截线,构造出三类角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第四节平移生活中的平移现象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2、平移是指图形的平行移动,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3、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只需确定其中一个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的性质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作图----平移变换。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篇11.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P3例;P82题;P97题;P352(2);P353题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4.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5.做直角三角形的高:两条直角边即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边上的高即可。
6.做钝角三角形的高:最长的边上的高只要向最长边引垂线即可,另外两条边上的高过边所对的顶点向该边的延长线做垂线。
7.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垂线段最短;9.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0.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P7例、练习111.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P174题13.平行线的判定。
P15例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P15练习;P177题;P368题。
(完整版)平行线知识点
本章总结本章主要讲述的知识点有相交线与平行线。
其中相交线当中,两线相交,共产生两对对顶角,还引入了邻补角的概念。
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垂直,两条直线交角成90︒。
经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两条直线的另外一种关系是平行,平行就是指两条直线永不相交。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当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相交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交点;一种是有两个交点,即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还有一种是三个交点,即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定理: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有如上所说的性质;那么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是否能证明这两条直线平行呢?答案是可以的。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所示,只要满足∠1=∠2(或者∠3=∠4;∠5=∠7;∠6=∠8),就可以说AB//CD平行线判定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所示,只要满足∠6=∠2(或者∠5=∠4),就可以说AB//CD平行线判定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所示,只要满足∠5+∠2=180︒(或者∠6+∠4=180︒),就可以说AB//CD平行线判定定理4: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这是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时的一种特殊情况,由上图中∠1=∠2=90︒就可以得到。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学问点总结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留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别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假如∠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确定有∠α=∠β;反之假如∠α=∠β,那么∠α与∠β不确定是对顶角⑶假如∠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确定有∠α+∠β=180°;反之假如∠α+∠β=180°,则∠α与∠β不确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ABC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拟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留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挪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间隔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间隔 记得时候应当结合图形进展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间隔 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 全部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间隔 ”、“点到直线的间隔 ”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络与区分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分:垂线是一条直线,不行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1]
(直打版)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开学已经有几天了,新的第一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一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一定能帮到你!一、相交线1。
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
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 O⑵垂线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余角
余角补角
补角
角 两线相交 对顶角
同位角
三线八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 尺规作图
一、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图形隐含条件,由图形直接得出应用)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四、六类角
1、补角、余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类角都是对两角来说的。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五、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六、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具备互逆的特征,其关系如下:
在应用时要正确区分积极向上的题设和结论。
七、尺规作线段和角
1、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2、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叫基本作图。
3、尺规作图中直尺的功能是:
(1)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
(2)将线段向两方延长。
4、尺规作图中圆规的功能是:
(1)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2)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一段弧;
5、熟练掌握以下作图语言:
(1)作射线××;
(2)在射线上截取××=××;
(3)在射线××上依次截取××=××=××;
(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5)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6)过点×和点×画直线××(或画射线××);
(7)在∠×××的外部(或内部)画∠×××=∠×××;
6、在作较复杂图形时,涉及基本作图的地方,不必重复作图的详细过程,只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
(1)画线段××=××;(2)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