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第十三章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管理学-习题-第13章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一)判断题1.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到实处,因而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
()2.工作质量取决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3.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信息化。
()4.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测量。
()6.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主体是计算机。
()7.柔性作业系统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包括过程方法。
()(二)填空题1.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和评价_______的指标。
2._______是团体控制的基础。
3._______是以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4._______是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6. _______的基本内涵是改善质量,追求零缺陷,最终达到提升组织竞争力的目的7.PDCA循环,又叫_______。
8.柔性作业系统的特点包括: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________。
(三)选择题1.出现在多数中大型企业组织里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
A.预算控制B.层级控制C.市场控制D.团体集体控制2.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的是_______。
A.速动比率B.应收账款周转率C.流动比率D.资产负债比率3.市场控制的动因是_______。
A.企业内各部门缺乏发展的动力B.企业对经营管理拥有很小的自主控制权C.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过高D.企业缺乏活力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三全一多”,不包括以下选项中的_______。
A.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全组织的质量管理C.多方法的质量管理D.全方面的质量管理5.六西格玛组织人员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
关于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的描述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七种方法和工具,包括流程图、因果图、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检查表和Pareto图。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分析数据、改进过程,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流程图: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流程图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
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将问题与可能的原因相关联,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潜在因素。
直方图:一种特殊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
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散点图: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通过散点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控制图:用于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可预测的绩效。
控制图可以检测到过程的异常波动,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检查表: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
通过检查表,可以对某一特定事项或问题进行逐项检查,以便记录和分析数据。
Pareto图: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
Pareto图可以帮助企业优先解决关键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工具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十三章六西格玛管理
55,60位顾客等待的时间超过12分钟。 时间和动作观测识别了造成波动的具体源头。
四、改进 (I,improve)
过程:团队运用六西格玛工具来识别原因并消除造成时间浪 费的源头。 人员:训练主管人员不要打扰接待人员工作(除非紧急情 况)。没有提出减少接待人员差错的措施。 方法:把电子表格和纸表格编入索引、材料放置位置标准化。 材料:建立严格的材料补给程序。 设备:建立日常的保养计划。
6实施的资源和组织
6指导委员会
Champion
具有威望的高层管理者。为在 部门或组织6s实施的成功负责
Master Black Belt 黑带大师
全日的专家。充当黑带的老师, 教练, 评审者和个人辅导
Black Belt 黑带
6s 项目组的领导, 接受了全 面系统的DMAIC培训;全日
Green Belt 绿带
全组织实施战略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三层次 部门实施战略
项目实施战略
三、实施6西格玛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领导 ➢ 人才 ➢ 基础 ➢ 方法
六西格玛的力量
如一家中等规模的服务企业,2000亿美元的年收入,2000 名员工。问题:满意程度低下,大多数分支机构的服务差,主 要集中在等待时间过长)
一、界定 (D,define)
目标:向顾客承诺并保证最大等待时间为5分钟。
计划:最新聘用一位主管(绿带)领导该项目的 DMAIC过程。
测量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顾客样本量为60。
“注意:平均水深4米”,
对自己的游泳水平非常自
信的MIKE先生想到平均水
深是4米,便毫不犹豫跳进
大海里。。。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2017 第十三章 室间质量评价
2017 第十三章室间质量评价一、A11、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不包括()。
A、同组不适当B、不适当的靶值C、不适当的评价范围D、EQA提供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E、采用多波长检测仪器2、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B、满意的EQA成绩C、成功的EQA成绩D、不成功的EQA成绩E、不满意但成功的EQA成绩3、下列关于室间质评(EQA)样本的检测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样本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B、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C、实验室在检测EQA样本的次数上可以与常规检测病人样本的次数不一样D、在截止日期之前,实验室对质评结果不应和其他实验室进行交流后,方回报EQA组织者E、实验室一定不能将EQA样品或样品一部分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4、参加室间质控活动中,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个。
A、10B、20C、50D、100E、1505、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C、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D、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E、因为没有设置好室间质评的警告限、失控限6、一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超过+2s界限,另一份结果超过-2s界限。
此类的误差一般是()。
A、随机误差B、比例系统误差C、固定系统误差D、外加误差E、累加误差7、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先进设备B、高级人才C、室内质控D、质控试剂E、硬件设施完备8、0.03050的有效数字有几个()。
A、3B、4C、5D、6E、79、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
A、1%B、2%C、5%D、8%E、10%10、标准定值血清可用来作为()。
A、室间质量评价的质控物B、室内检测C、批间核查D、批内核查E、批间比对11、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之FMEA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之FMEA一、什么是FMEA:潜在的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为FMEA,是一种定性的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和评价产品/过程中一切潜在的失效模式,及早地指出根据经验判断出的弱点和可能发生的缺陷,并分析导致的失效后果和风险,最后在决策过程中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并将这样一组系统化活动的整个过程文件化。
所有FMEA的重点在于设计,无论是用在设计产品或过程。
1、FMEA的由来:FMEA最早由美国航天工业于上世纪60年代所发展出来的一套信赖度分析工具。
北美福特公司于1972年发展信赖度训练计划时将FMEA包括与内。
发展至今,已被汽车工业界广为采用,并对提高汽车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卓有成效。
现在,无论在ISO/TS16949:2002体系标准中,还是在汽车行业顾客对供应商的质量能力评审中,都已明确规定必须采用FMEA。
2、FMEA的优点:由于FMEA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因此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相比,FMEA就显得简便易懂,且较直观,易于被人们掌握并运用。
尤其是在一些不能用定量的可靠性数字说明问题的工程关键阶段,FMEA就更为适用。
3、FMEA的实施l 减少减少潜在的隐忧——使用FMEA作为专门的技术应用、以识别并减少潜在的隐患;——全面实施FMEA能够避免许多车辆抱怨事件的发生。
l 适时性是成功实施FMEA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事发前”的行为,要求FMEA必须在设计或过程失效模式被无意纳入产品或过程之前进行;——事先花时间完成FMEA分析,能更容易并低成本地对产品/过程进行修改,从而减轻事后修改的危机;.—— FMEA能够减少或消除因进行预防/纠正而带来更大损失的机会。
l FMEA适用场合——新设计、新技术或新过程。
该FMEA的领域是完成设计、技术或过程。
质量管理的七种常用工具应用
2,二项分布(计件值):不合格品率图、不合格品数图 3,泊松分布(计点值):单位不合格数图、不合格数图 (4)判稳准则: 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符合下列各点之一判稳 1,连续25点,界外点数d=0 2,连续35点,界外点数d≤1 3,连续100点,界外点数d≤2 即使在判稳时,对于界外点,也应查处原因,采取措施,加 以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 (5)判异准则: 1,点出界就判异。 2,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异。
(4)作图的方法: 1,收集数据,n至少在100个以上,这样估算结果比较正确。 2,找出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分组,确定组数和组距 组数k= n 组距h=(最大值—最小值)/组数此处要把 组距取测量单位的整数倍。 4,确定每组的边界值 最小的边界值 =最小值—测量单位的1/2 5,确定每组的频数,每组包含数据的个数叫频数。 利用唱票的方法记下频数,作成频数表
(4)作图的方法: 1,确定质量特性(问题)。 2,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到右画一箭头(主骨), 将问题用方框框上,接下来列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大 骨,通常为5M1E,也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2层次原因, 作为中骨,接着用小骨列出影响中骨的第3层次的原因,依 次类推。 4,根据对质量特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将认为对质量特性有 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5,在特性要因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
么?, 答案自然得出。
例:
三,直方图
在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性能、长度、重量不 会完全相同,但也不会相差太大,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为了找出它们之间的统计规律性,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按 大小分成若干组,统计落在各组的数目,作出相应的图,该 图就是直方图。 (1)作用: 可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预测工序能力,估算不 合格率。 (2)主要用途: 通过抽样测量一部分,来估计全体,把握现状。 (3)使用场合: 对全体对象测量或试验费时费力、甚至是不可能的情况下。
13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宗蕴璋)练习
第十三章卓越质量管理【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6σ水平对应的缺陷率是()。
A.308000ppm B.6210ppm C.230ppm D.3.4ppm2.在一个订单的流程中共有4个步骤,每一步骤的首次产出率均是90%,则该流程的流通产出率是()。
A.90% B.81% C.65.6% D.不确定3.在六西格玛管理组织结构中,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
A.倡导者对六西格玛活动整体负责,确定项目选择B.黑带大师是技术级别最高的专家,属于指导层C.黑带应该自主决定项目选择D.绿带的数量和素质是推行六西格玛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4. 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MAIC模式是指()。
A.设计、测量、分析、改进、检查B.设计、方法、调整、改进、控制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定义、方法、分析、改进、控制5. 在六西格玛改进DMAIC过程中,确定当前水平是()阶段的活动要点。
A.定义B.测量C.分析D.改进6.下列选项中,不是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正确用途的是()。
A.作为体系认证的依据B.用于企业自我评价C.用于质量奖评价D.指导实施质量管理二、多项选择题1.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包括()。
A. 将每百万出错机会缺陷数降低到3.4B. 降低劣质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C. 追求零缺陷,变革企业文化D. 持续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2.黑带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作用是( )。
A. 参与项目评审,选择项目B. 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的沟通与协调C. 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并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技术实现改进D. 为绿带提供项目指导3.DMAIC模式五个阶段中使用到测量系统分析的阶段是()。
A. D 阶段B. M 阶段C. A 阶段D. I 阶段4.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 )。
A.社会责任B.测量、分析与改进C.经营结果D.产品与服务三、判断题1.六西格玛管理法以数据为基础,以降低劣质成本为核心。
质量管理制度 第13章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十三章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3.1目的有效推进和管理QC小组活动,确保活动持续、有序开展。
13.2术语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叫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
13.3职责(1)质量部为项目部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修改本办法;负责QC小组的组建、上报注册登记及审批等日常管理工作。
(2)质量部收集有关QC小组活动信息,组织对QC成果的审查评价工作。
负责组织项目部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及向上推荐和呈报等工作。
(3)项目部每年需组织不少于一个QC活动。
13.4 QC小组的组建QC小组组建坚持自愿结合为主、组织出面为辅的原则,可以在本部门、作业队设立,也可跨作业队、跨部门联合设立。
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以下三个方式中灵活选择。
(1)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即QC小组主管部门与各部门和领导协商,取得共识,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人选组成QC小组。
(2)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部门、作业队提出申请(可由注册登记活动代替),由QC小组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组建QC小组。
(3)上下结合的组建。
即QC小组管理部门推荐课题或将课题发表,经部门选择和认可后组建QC小组。
13.5QC小组类型QC小组类型可分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可依据各自的专业情况和质量改进内容来确定其小组类型。
小组成员一般以3-12人为宜。
13.6注册登记(1)由QC小组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经公司审批后即可开展活动。
(2)质量部填写、保存《QC小组汇总表》,与《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复印件一同上报公司。
(3)当QC小组课题变更而小组名称和成员未变时,需重新填写《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
13.7活动的管理(1)QC小组在选题时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以及业主的迫切要求,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新的服务项目等方面选择课题。
品质管理7大工具
(1)收集数据:n=50,漏气数f=19,
漏气率 p=f/n=19/50=38%
(2)分析原因
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漏气主要有两个原因:
①该工序涂密封剂的工人A、B、C三人的操作 方法有差异;
②气缸垫分别由甲、乙两家供应商供给,原材 料有差异。
因此采用分层法列成表A、表B进行分析。
4
表1 按操作员分层的漏气情况
光线不足
马达座脱料困难 固定销设置不当
隔板抽孔脱料困难
导板加工取放困难
屑料清理费时
冲压作业效率低
导柱、顶柱 阻碍作业线路
外壳冲剪模 托料架不当
其他
设备不当
主干线表示要解决主要问题:作业员、设备、加工方法、其他 表示造成问题的四大因素,这样逐步分门别类的将影响因素全部找 出。
13
五、直方图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直方图是应用很广的一种 统计分析工具。直方图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的 分布特征、过程能力指数等,并能判断和预测 产品的质量状况和不合格率。
15
1 收集数据并作记录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求极差为148-121=27 4 决定组数k
➢ 参照下表:现取k=10
数据数 组数
1~50 5~7
51~100 101~250 251~ 6~10 7~12 10~20
16
5 求组距h
➢ H=极差÷组数(27/10≈3)
6 求各组上限、下限(由小而大顺序),精确到组距的下 一位
LCL x x A 2 R
D3 0
0
0
0
36
1、收集数据
– 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子组数量 – 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数据 – 计算每个子组的X平均值和极差R – 选择控制图的刻度 – 将平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
管理学第十三章及答案
1、沟通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B )A 反馈B 编码C 传递D 接受2、某公司质管部经理在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步骤、措施等方面与公司主要领导人有不同看法。
该质管部经理认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上下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公司领导则认为,他们十分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的,只是质管部经理的质量控制方案成本太高且效果不好。
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矛盾呈现激化现象。
一天上午,质管部经理接到公司副总的电话,通知他去北京参加一个为期10天的管理培训班,而质管部经理则认为自己主持的质改推进计划正在紧要关头,一时脱不开身,公司领导应该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他们做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支持甚至是阻挠自己的工作。
因此,质管部经理不仅拒绝了领导的安排,还发了一通脾气;而公司副总也十分恼火,认为质管部经理太刚愎自用,双方不欢而散。
你认为这里出现的沟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D )A 副总发送的信息编码有问题B 信息传递中出现了噪音C 质管部经理对于周副总的反馈有问题D 质管部经理对于信息的译码出了问题3、管理需要信息沟通,而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是(C )。
A 传递者、接收者、信息渠道B 发送者、传递者、信息内容C 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内容D 发送者、传递者、接收者4、下述对于信息沟通的认识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 )A 信息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失真度就越大B 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C 善于倾听,能够有效改善沟通的效果D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低位上的差异也是一种沟通障碍5、沟通是关于如何使(A )保持一致的问题。
A 领导方式和激励行为B 领导方式和组织结构C 绩效考核和激励行为D 绩效考核和组织结构6、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C )。
A 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B 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C 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D 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第十三章服务质量
,为其他学习如何到达高质量的美国组织进行特别指导。 适用范围: 制造公司 提供服务的公司 小型企业(雇员小于500人,独立运作的公司) 卫生健康组织,包括盈利性的和非盈利性的 教育组织,包括盈利性的和非盈利性的
全球质量管理奖-戴明奖
▪ 有形性(Tangibles):各种设施设备,服务人员仪表等
▪ 响应性(Responsiveness):即服务快捷、有效,主动帮 助顾客
▪ 移情性(Empathy):指情感投入,即真诚关心顾客,理 解他们的实际需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使整个服务过程富有人情味,使顾客感到自己得到公 司的理解和重视。如2006年世界杯期间,麦当劳提供 24小时免费电视。
统计资料显示:如果一个三西格玛企业组织其所有资源 改进过程,大约每年可以提高一个西格玛,可获得以下 收益:
利润率增长20%
产出能力提高12%-18%
减少员工12%
资本投入减少10%-30%
六西格玛管理的好处
(一)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 (二)能够节约企业运营成本 (三)能够增加顾客价值 (四)能够改进服务水平 (五)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 企业的利润。要达到的目标 6σ ,即99.99966%的合格 率。 用于对现有流程的改进,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 及工作过程等。 最早产生于摩托罗拉公司(1980年代),GE发扬光 大。
正态分布图
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 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 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 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DAMA-CDGA(数据治理工程师)-重点章节习题-第13章
数据治理工程师 CDGA 认证考试习题集第十三章数据质量(重点章节)1. 戴明环是一个数据质量改进常用的方法,以下内容不属于戴明环内容的是?A 计划B 执行C 检查D 运营2. 数据质量工作作为数据治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时,其效果更好。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加快数据质量方案的工作内容()A 设定优先级B 制定和维护数据质量标准C 设定绩效指标D 解决变化和冲突,提供方向性指导3. 大多数组织都有大量的数据,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是同等重要。
以下不属于评估关键数据的内容是()A 监管报告B 财务报告C 商业战略1D 经营信息4. 数据质量管理改进工作的重点是防止错误,但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来提升数据质量,以下不属于可以提升数据质量的方式是()A 数据治理B 数据挖掘C 数据解析和格式化D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5. 〃数据模型不准确"属于以下哪种过程引起的问题()A 数据输入过程B 数据处理功能C 系统设计D 解决问题6. 数据质量活动通过启动新的周期来实现持续改进,以下关于新周期开始的内容描述错误的是()A 现有测量值高于阈值B 新数据集正在调查中C 对现有数据集提出新的数据质量要求D 业务规则、标准或期望变更7. 以下内容不属于数据管理成熟度工具的是()A 数据管理成熟度框架B 沟通计划C 协作工具D 知识管理和参考数据存储库8. 以下不属于数据质量制度内容的是()A 制度的目的、范围和适用性B 术语定义C 数据质量团队的职责D 质量指标的完成约束9. 在数据质量值指标例子中,计算已被识别的重复记录的数量报告代表重复记录的百分比属于以下哪个特性()A 完备性B 独特性C 及时性D 有效性10. 以下内容不属于数据质量纠正措施中数据修正方法的是()A 自动检查修正B 自动修正C 人工检查修正D 人工修正11. 以下内容不属于数据质量业务规则中聚合检查的示例内容的是( )A 验证文件中记录数量的合理性B 验证从一组交易中计算出的平均金额的合理性C 验证指定时间段内交易数量的预期差异D 验证数值缺失的情况是否可接受12. 以下关于 SPC 描述错误的是 ( )A SPC 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控制图B 控制图是一个事件序列图C 控制图包括平均值的中心线、以及描述测算的上下控制界限D 在一个稳定过程中,超出控制范围的度量结果表明了异常状况的存在13. 在信息收敛三角中,〃含业务语境数据或者功能数据" 属于以下哪项内容?A 数据B 信息C 知识D 洞察《DAMA 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DAMA-DMBOK2)14. 要让员工生成更高质量的数据并以确保质量的方式管理数据,他们需要培训和强化训练,以下不属于培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的是( )A 导致数据问题的常见原因B 组织数据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提高数据质量需要全局方法C 糟糕数据对个人绩效的影响D 持续改进的必要性15. 在进行成熟度评估之前,识别潜在风险及一些风险缓解策略是有帮助的,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缺乏组织认同"风险的缓解措施 ( )A 将于评估有关的概念社会化B 在进行评估之前,建立受益声明C 使用第三方资源或专家D 分享文章和成功案例16. 创建高质量的数据的最佳方法是防止低质量的数据进入组织。
质量与设备管理ppt课件
20
3、采用ISO9000质量标准的意义
有利于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 必须遵守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按国际惯例进行运作。
有利于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加速产品质量认证工作。1992年8月我 国正式成立了统一的质量认证管理机构--国家质量认证办公室,统 一管理我国的质量体系注册和产品认证工作,决定把GB/T19000-ISO9000标准作为认证标准。因此,企业只有积极地实施 ISO9000 标准,才能适应我国认证工作的需要。
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ISO9000 标准的思想和要求是从最高层管理者开始,利于管理的“瀑布效 应”,从上至下地像瀑布一样把每一层管理者身上那些陈旧的、不 好的管理习惯冲刷干净,从而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ISO 9000系列
(87年第一版;
9001 9002 9003 94年第二版)
各国国家标准
图1
ISO 9000系列标准的来源
1968
1979 1987/1994
2000版 16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作模式
持 续 改进
顾
要
求
客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 与改进
输入
产品实现
过程
输出
产品
顾
满
意
客
质量管理过程模式
第十三章 质量与设备管理
13.1 质量管理 13.2 设备管理
1
13.1 质量管理
13.1.1 质量及质量管理概念 13.1.2 ISO9000质量标准简介 13.1.3 ERP中质量管理子系统 的基本功能简介
2
医院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传统7种工具:调查表法、质控图、分类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主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直方图法、散点图(相关图)。
2.PDCA循环(戴明环):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
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追踪方法学(TraceMethodology,TM)是经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家使用特殊的追查方式去检视和感受病人所接受过的医疗服务质量。
评价专家沿着病人接受过的诊疗与服务的科室进行访查,同时从病人的角度实地了解服务流程和效果,以确定病人的安全、权利及隐私是否真正受到保障。
4.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
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5.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手法),来解决工
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质量管理工具方法之“DOE、DPMO”后续还有:DFMEA及对策表哦!
质量管理工具方法之“DOE、DPMO”后续还有:DFMEA及对策表哦!DOE(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一、什么是DOEDOE(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一种安排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数理统计方法;试验设计主要对试验进行合理安排,以较小的试验规模(试验次数)、较短的试验周期和较低的试验成本,获得理想的试验结果以及得出科学的结论。
试验设计源于1920年代研究育种的科学家Dr.Fisher的研究, Dr. Fisher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此方法策略的创始者, 但后续努力集其大成, 而使DOE在工业界得以普及且发扬光大者, 则非Dr. Taguchi (田口玄一博士) 莫属。
二、为什么需要DOE要为原料选择最合理的配方时(原料及其含量);要对生产过程选择最合理的工艺参数时;要解决那些久经未决的“顽固”品质问题时;要缩短新产品之开发周期时;要提高现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时;要为新或现有生产设备或检测设备选择最合理的参数时等。
另一方面,过程通过数据表现出来的变异,实际上来源于二部分:一部分来源于过程本身的变异,一部分来源于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变差,如何知道过程表现出来的变异有多接近过程本身真实的变异呢?这就需要进行MSA测量系统分析。
三、DOE的基本原理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理是重复,随机化,以及区组化。
所谓重复,意思是基本试验的重复进行。
重复有两条重要的性质。
第一,允许试验者得到试验误差的一个估计量。
这个误差的估计量成为确定数据的观察差是否是统计上的试验差的基本度量单位。
第二,如果样本均值用作为试验中一个因素的效应的估计量,则重复允许试验者求得这一效应的更为精确的估计量。
如s2是数据的方差,而有n 次重复,则样本均值的方差是S2/n。
这一点的实际含义是,如果n=1,如果2个处理的y1 = 145,和y2 = 147,这时我们可能不能作出2个处理之间有没有差异的推断,也就是说,观察差147-145=2可能是试验误差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常用质量管理工具第一节统计控制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质量管理中的数据第三节收集质量数据的方法第四节几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数第五节QC七种工具(见教材)第一节统计控制的基本概念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为了控制和保证有关工作和产品质量,我们经常要了解一批批产品的质量状况,要掌握一个生产过程、一道工序的质量动态或其他质量问题。
这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产品或生产过程的客观现状,实事求是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措施,从而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质量实行有效的控制。
为此,就必须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取得实际的质量数据(如长度、重量、强度、硬度、纯度、浓度、成分等)和有关资料。
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调查对象逐个了解,一个不漏地全部检查、测试;另一种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的了解来通观事物的全体,通过考察部分去掌握全体,即透过所观察的事实(现象)来抓住事物的本质。
但是,根据直接对现场的观察、写实和产品检测而取得的一大批原始记录、资料、数据,往往杂乱无章,很不规则,直观地从这些资料、数据中还不能对研究的总体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还必须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才能透过大量现象掌握它的本质。
为此,在质量管理中就需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就是从所要调查的整个对象中客观地取出一部分,对它进行测定研究,取得一批数据,加以科学整理,经过计算、图示等加工,通过对这个局部(即一部分样品)的研究,运用统计推理方法来预测推断总体的质量状况,从而把包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揭示出来。
统计推断的全过程,按其工作程序,又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统计调查和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判断。
第一步:统计调查和整理。
根据解决某方面质量问题的需要到现场收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加以整理和归纳,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并借助于一些统计特征数(如平均数、标准偏差等)来表述这批数据所代表的客观对象的统计性质。
第二步:统计分析。
对经过整理、归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它的统计规律。
例如质量特性(尺寸、成分等)的波动是否出现某种趋势或倾向,影响这种波动的又是什么因素,其中有无异常波动等。
第三步:统计推断。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总体的现状或发展趋势做有科学根据的统计判断。
第二节质量管理中的数据在工厂、车间、生产现场,经常会碰到的数据,有的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如直径、尺寸、重量、化学成分、温度、时间等;有的是能够数出来的,如铸造件气孔数、砂眼数,纺织品上的瑕疵点数,焊接点的假焊数,喷漆件的色斑数、脱落数,不合格产品件数,等等;有的是由两个数相除的出来的比例数,如废品率、不合格品率、合格品率、优等品率、等等;有的虽然不能直接量出或数出,如许多轻工产品的色、香、味,机械产品的外观质量,但是可以通过评分的办法来评定质量等级,这里评定的分数、等级数也是一种质量数据。
质量数据可以分成两大类:计量数据、计数数据。
计量数据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值。
如:长度、容积、重量、温度、等等。
计数数据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做计数数据。
如不合格产品件数、废品件数、疵点数、等等。
质量管理中,收集数据的目的通常分成两个:一个是为了调查、研究和预测日常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对制造过程进行预防性的控制和管理;另一个是为了调查研究、分析和判断供货单位为用户提供的一批产品的质量是好的还是坏的,用户是接受还是拒收这批产品,也就是说,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对一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验收。
收集质量数据的过程如图:第三节收集质量数据的方法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中常用的几个名词术语: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一道工序或一批的产品,用N表示。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产品,用n 表示。
样品:抽出样本中的每一个产品叫做样品。
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过程。
随机抽样:就是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产品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到的一种活动。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收集数据方法有:1.单纯随机抽样。
可以用抽签(每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相等)、查随机数值表、投掷数骰子的办法等等。
2.分层随机抽样。
首先把在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的工人、不同的机器设备、不同的材料来源、不同的作业班等)下制造出来的产品归类分组,然后再按一定的比例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产品组成样本。
3.整群随机抽样。
这种方法的特点不是一次随机抽取1个产品,而是一次随机抽取若干个产品组成样本。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抽样方法的运用。
假设有某种成品零件分别装在20个零件箱中,每箱各装50个,总共是1000个。
如果想从中取100个零件作为样本,进行测试研究,那么应该怎样运用上述三种随机抽样方法呢?1.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零件一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的办法从中抽出编号毫无规律的100个零件组成样本;也可以将尾数为“0”(或“1”“2”“3”……“9”)的零件,如第10号,第20号,第30号,……,第100号,……第1000号的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单纯随机抽样。
2.对所有的20箱零件,每一箱都随机抽出5个零件,共100件组成样本,这就是分层随机抽样。
3.先从20箱零件中随机抽出2箱,然后对这2箱零件进行全数检查,即把这2箱的100个零件看成是“整群”,由它们组成样本,这就整群抽样。
搜集质量数据的注意事项:1、应当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
目的不同收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也不一样,得到的数据也不一样。
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可靠,严禁弄虚作假。
3、应当把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分类归组,尽量把属于同一种生产条件的数据归并在一起。
这也就是“分层”的方法。
4、对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分析研究,要认识到,不是任何一个数据都是有用的。
5、对数据要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
不加整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据,那是没有用处的。
数据的整理应尽量图表化。
6、要记录下取数据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测量工具,参加取数据的人员以及取时发生的一些情况等等。
第四节几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数在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中常用的统计特征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数据的集中位置的,如样本的平均值、中位数等;一类是表示数据的分散特征的,如极差、样本标准差等。
1、样本平均值2、中位数表示数据集中程度3、样本方差4、样本标准差5、极差表示数据离散程度[案(实)例2—2]某公司A的市场调查科,为比较本公司所产食品与竞争对手B公司所产食品,随机抽取本公司(A公司)与B公司的产品,测其浓度数据如下:A公司:9.1 9.1 8.1 9.0 7.89.48.2 9.1 8.2 9.3B公司:8.2 8.6 7.8 7.68.48.6 8.0 8.1 8.88.0比较A公司与B公司的浓度?AS BS9.1 8.29.1 8.68.1 7.89 7.67.8 8.49.4 8.68.2 89.1 8.18.2 8.89.3 88.73 8.210.34233 0.14767在质量管理中,经常要用到一些方法和工具。
目前较常用的有所谓七种工具,即排列图法、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调查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控制图法。
其中控制图法将在第十四章介绍。
※本章要求(1)了解常用质量工具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分层法、调查表法和直方图法的概念,了解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3)掌握排列图法和因果分析法的概念、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4)熟悉散布图法的概念、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本章重点(1)分层法的概念、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2)排列图法和因果分析法的概念、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1分层法一、概念所谓分层法,就是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质量管理中常用来分析影响质量因素的重要方法。
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加以区分,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
分层时,应使同一层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间的差别尽可能大:(1)按不同的操作者分。
如按新、老工人,男、女不同工龄,操作技术水平高低进行分类。
(2)按机器设备分。
如按不同型号、新旧程度进行分类。
(3)按原材料分。
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进料时间、不同的生产环境等标志分类。
(4)按操作方法分。
如按不同的切屑用量、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进行分层。
(5)按不同的时间分。
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类。
(6)按不同的检验手段分。
如按不同的测量仪器、测量者进行分层。
(7)按生产废品的缺陷项目分。
如按铸件的裂纹、气孔等缺陷分层。
§2排列图法 ABC管理法一、概念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Pareto)。
它是用来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
排列图是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见图13-1)。
排列图的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或项目,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排列图的左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金额、工时、吨位等),右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块的高度表示某个因素影响大小,从高到底,从左到右,顺序排列。
折线表示个影响因素大小的累积百分数,是由左到右逐渐上升的,这条折线就称为帕累托曲线。
一般,把因素分成A、B、C三类:A类,累计百分数在0-大约80%的诸因素(不超过3个因素);B 类,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诸因素;C累,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诸因素。
图13-1二、制作步骤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和收集数据。
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将数据填入其中,并计算合计栏。
第三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表13-2 排列图数据表第四步,画两根纵轴和一跟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
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100%)高度相等。
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第五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各项频数大小。
第六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帕累托曲线)。
根据以上数据制作出排列图见图13-2:图13-2三、注意事项(1)要做好因素的分类。
(2)主要因素不能过多。
一般来说,主要原因是一、二个,至多不超过三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
A类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以下的因素(不超过3个);B类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因素; C 类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因素.(3)数据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