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推荐文档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 知识要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
如SO 3、CO 2、C 6H 12O 6、CCl 4、CH 2=CH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盐。
如HCl 、NaOH 、NaCl 、BaSO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
如HClO 、NH ·H O 、Cu(OH)、H O …… 混和物纯净物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为例):(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2)测0.01mol/LHAc溶液的pH>2;(3)测NaAc溶液的pH值;(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最佳的方法是和;最难以实现的是,说明理由。
人教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章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混和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2物质单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HCl、NaOH、NaCl、BaSO 4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纯净物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NH·HO、Cu(OH)、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NH、CO等属于非电解质232化合物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232HO (2)BaSO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全部电离,……HO、CCl、CH=CH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如SO、CO、C 非电解质:44123622462故BaSO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4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5、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 +-]/[AB] +B][ B Ki=[ A表示方法:ABA6、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推荐文档
离子,不存在电离平衡。在书写有关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时,应用 “ ”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水溶液中既有水合阴、 阳离子
又有水合分子,存在电离平衡,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该用 “
”。
(4)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 ②外因
a. 温度:因电离过程吸热较少,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温度变化对电离平 衡的影响。
1、 水的电离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 水的电离特点: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能发生微弱电离, 电离过程吸热,存在电离平衡。
(2) 水的离子积 ①定义:
其电离方程式为 一定温度下,
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定值。我们把水溶液中
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 ②一定温度时, Kw 是个常数,K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Kw 越大
b.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因为溶液浓度越大,离子相互碰撞结 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小。因此,稀释溶液会促进弱电 解质的电离。
c. 外加物质:若加入的物质电离出一种与原电解质所含离子相同的离子,则会抑制原电 解 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若加入的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 的离 子反应,则会促进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③任何水溶液中,水所电离而生成的
④任何水溶液中,
2、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1 根据水的离子积计算溶液中 H+或 OH-的浓度
室温下,若已知氢离子浓度即可求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2
溶液的酸碱性与 C(H+)、 C(OH-)的关系
①中性溶液:
。
②酸性溶液:
③碱性溶液: (3)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
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化学选修4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强、弱电解质1、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盐酸、H 2SO 4、HNO 3强碱:KOH 、NaOH 、Ca(OH)2、Ba(OH)2大多数盐:NaCl 、K 2SO 4、AgCl 、BaSO 42、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弱酸:H 2CO 3CH 3COOHH 2SO 3HFHClOH 3PO 4H 2SiO 3H 2S弱碱:NH 3.H 2OAl(OH)3Mg(OH)2Cu(OH)2Fe(OH)3Al(OH)3水:H 2O弱电解质电离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应分步书写,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 2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 3.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 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CH 3COOHCH 3COO -+H +的电离平衡为例:(1)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因为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2)加水,平衡向正向移动,C(H +)浓度减小(外界条件改变为主),C(CH 3COOH)浓度减小,但)()(COOH CH C H C 3+比值增大,因为醋酸的浓度减小的幅度更大; (3)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消耗了H +)(4)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了CH 3COO -的浓度)(5)加入冰醋酸(纯的醋酸),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但醋酸的电离度减小;三、电离平衡常数以CH 3COOHCH 3COO -+H +的电离平衡为例: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OOH CH C H C COO CH C k a 33+-=K a 大小只与温度有关,Ka 的大小可以反映弱电解质的强弱程度,酸越弱,Ka 越小;四、水的电离平衡1、水的电离:H 2OH ++OH -,25℃时,C(H +)=1X10-7mol/L ,C(OH -)=1X10-7mol/L ,此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X10-14,温度升高,Kw 增大,但纯水仍显中性;2、pH 计算公式:pH=-lgc(H +),反过来已知pH 大小,也可求出c(H +)=10-pH五、盐类的水解:1、写出下列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NH 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 3COONa______________________Na 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 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泡沫灭火器原理(NaHCO 3和AlCl 3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 3+和S 2-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 3+和AlO 2-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 3+和CO 32-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盐类的水解常数表达式:(以NH 4+为例))()()()(+++∙=4234NH C H C O H NH C NH k h 且bw h a w h K K K K K K ==或(酸或碱越弱,对应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 3、盐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以碳酸钠(Na 2CO 3)溶液为例a 、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1、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而弱电解质则是指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极少数盐和水等。
非电解质则包括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有机物。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而非电解质则是共价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O2、NH3和CO2等都是化合物,但它们属于非电解质。
3、电离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和其他外加试剂。
其中,升温有利于电离,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同离子效应是指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而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需要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第一步为主)。
6、电离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受温度变化影响,但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1、水解的实质是指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向右移动。
2、盐类水解规律有以下几点:只有弱酸盐才会水解,无弱酸盐则不会水解,弱酸盐水解程度越弱,水解程度越大;两个弱酸盐同时存在时,水解程度取决于它们的强度;多元弱酸根在浓度相同时,正酸根的水解程度比酸式酸根更大,因此具有更强的碱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归纳与整理
可水解的盐: 促进水的的电离, KW 不变 c(OH —)>c(H+) 碱性 pH >7 c(OH —)=c(H+) 中性 pH = 7 c(OH —)<c(H+) 酸性 pH <7
注意: 抓主要离子进行计算
讨论3: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10-13,将此温度下 pH=11的Ba(OH)2溶液a L与pH = 1 的H2SO4溶液b L混合(设 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固体体积忽略不计)。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_,生成沉淀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a∶b= 9∶2,则所得溶液pH=___,该混合溶液最多能够 溶解铁粉___________g( 最终结果可用a、b的表达式来表示。)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水的离子积:
KW = c(OH -)· c(H+) ( 25℃时,KW = 1.0 ×10-14 )
1、水的电离
影响因素
温度: T ↑, KW ↑ 酸: 抑制水的电离, KW不变,pH <7
常温下
碱: 抑制水的电离, KW不变, pH >7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 lg c(H+)
②盐酸、氨水
等体积混合,溶液酸碱性?
pH酸+pH碱=14
混合后溶液为中性,体积大小?
结论:
强酸+强碱,pH=7
pH酸+pH碱=14 等体积混合
强酸+弱碱,pH>7 注意:“恰好完全中和”
弱酸+强碱,pH<7 和 “pH=7”的区别
讨论4:(14·上海)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 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 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强电解质 :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
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 表示酸,Kb 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A ++B - Ki=[ A +][ B -]/[AB]11、影响因素:a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 、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 2SO 3>H 3PO 4>HF>CH 3COOH>H 2CO 3>H 2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 W = [H +]·[OH -]25℃时, [H +]=[OH -] =10-7 mol/L ; K W = [H +]·[OH -] = 1*10-14注意:K 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 值一定 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物质 单质 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氨水中所含有的分子和离子有()NH②H2O ③NH3④NH3·H2O ⑤H+⑥OH-①4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某酸溶液中C(H +)=0.1mol ·L -1,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A .一定等于0.1mol ·L -1B .一定大于0.1mol ·L -1C .一定小于0.1mol ·L -1D .无法确定3、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 .101L mol L .醋酸B .010124..L mol L H SO 溶液C .0501..L mol L 盐酸D .43P 1.02O H L mol L 溶液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的溶液B .c(H +)=c(OH -)=10-6mol/L 溶液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H 3O ++CO 32- B.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D.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Ca 2++CO 32- 6.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少量盐酸B .加热C .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 .加少量水7、为了配制NH 4+的浓度与Cl -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①适量的HCl ; ②适量的NaCl ; ③适量的氨水; ④NaOHA .①②B .③C .③④D .④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一定等于7的是( )A. pH=3的硝酸和pH=11的Ba(OH)2溶液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C. pH=3的硫酸和pH=11的KOHD. pH=3的醋酸和pH=11的KOH 溶液9、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 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 溶液的pH 大于7; ②用HF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 与NaCl 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mol/L 的HF 溶液的pH 为2.3⑤HF 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产生CO 2气体 ⑥HF 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 的HF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 .①②⑦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④10、pH 相同的氨水、NaOH 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 、Y 、Z 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 仍然相同,则X 、Y 、Z 的关系是( )A. X =Y =ZB.X >Y =ZC.X <Y =ZD.X =Y <Z11、现有浓度为1 mol/L的五种溶液:①HCl,②H2SO4,③CH3COOH,④NH4Cl,⑤NaOH,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④>③>①=⑤>②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④>③>①>⑤>②12 0.1mol/LNaOH溶液和0.1mol/L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c(Na+)>c(Cl-)>c(OH-)>c(H+) B.c(Na+)=c(Cl-)>c(H+)>c(OH-)C.c(Cl-)>c(Na+)>c(OH-)>c(H+) D.c(Na+)=c(Cl-)>c(OH-)>c(H+)13、常温时,将pH为5的HCl溶液与pH为2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接近于()A.2×10-12mol/L B.1/2(10-9+10-12)mol/L C.(10-9+10-12)mol/L D.1/2(10-5+10-2)14、pH=13的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A.9:1 B.1:11 C.1:9 D.11:115.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 A.1×10-14 B.55.6×107 C.107 D.55.616、向CH3COOH CH3COO- + H+ 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都变小的是()A .H2O B. CH3COONa C. NH3·H2O D. H2SO417.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 B.加KOH固体 C.加水 D.加热二、填空题18.下列盐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水解的请写上“不发生水解”字样,并说明溶液的酸碱性:K2CO3,溶液呈性;K2SO4,溶液呈性;NH4Cl ,溶液呈性。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 知识要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C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B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1〕溶液导电性比照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 〔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6〕中和10mLpH=1的HAc 溶液消耗pH=13的NaOH 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 〔7〕将pH=1的HAc 溶液与pH=13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8〕比拟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响产生气体的速率最正确的方法是 和 ;最难以实现的是 ,说明理由 。
化学选修4-3知识点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2、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安排:(复习)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
(引入)盐酸和醋酸——强酸和弱酸。
强酸和弱酸的区分依据是什么呢?电解质电离的程度。
一、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例如:CaCO3溶解度小,但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
(弱酸、弱碱等,例如醋酸和一水合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可逆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成离子,而离子在水溶液中又可以碰撞再形成分子。
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过程。
例如:HCl====H++Cl-CH3COOH CH3COO-+H+(思考)水越多,溶液越稀,电离的程度会有怎样的变化?溶液越稀,离子碰撞的机会就越小,就越难结合成分子,故电离程度增大。
但离子浓度不一定增大,溶液导电能力通常会降低。
(图示)图3-3 :分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以及形成电离平衡的整个过程。
(练习)P42的“思考与交流”(习题)P44的1~3。
(了解)“科学视野”的电离常数。
与平衡常数类似,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讨论)P42的实验3-2的酸性强弱:醋酸>碳酸>硼酸(习题)P44的4。
作业布置:《优化设计》P67~68,P68的5不做。
教学后记:教学的思路似乎不是非常清晰,虽然内容并不复杂,但是备课仍不够充分。
学生理解了知识,但是没有通过最好的途径来理解,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尽可能让问题简单化,尽可能让学生用最短的途径掌握所学知识才是好的教学。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基础知识总结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条件:热稳性较差的电解质只讨论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易与水反应的电解质只讨论它们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认为除电解质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后,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如SO3、NH3等溶于水都能导电,但SO3、NH3是非电解质。
(3)只要具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其中一个条件的化合物即为电解质。
(4)某些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等,讨论时要注意讨论条件。
虽然溶于水后电离出来的自由离子不是自身电离的,但在熔化时却可以自身电离,且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本质:电解质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判断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方法:主要看该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时自身是否电离出阴阳离子:能电离的属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属非电解质。
水溶液是否能导电,只能是判断是否是电解质的参考因素。
酸、碱、盐和离子化的氧化物一般属于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范:(1)强电解质的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号。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故需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但第一步是主要的;应使用可逆号。
(3)多元弱碱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不要求分步写;应使用可逆号。
(4)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5)在水溶液中,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只电离出酸式根离子和阳离子。
(6)在熔融状态下,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出酸式根离子和阳离子。
典型电离方程式(参考化学2—必修):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钡(熔融态):氢氧化钙(澄清溶液):氢氧化钙(浊液、石灰乳):氢氧化铝(酸式、碱式电离):氢氧化铁(部分电离):一水合氨(部分电离):醋酸(部分电离):碳酸(分步电离):磷酸(分步电离):明矾(复盐):硫酸氢钠(水溶液中):硫酸氢钠(熔融态):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碳酸氢钠(熔融态):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是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水溶液1、水的电离H2OH++OH-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
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 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酸性溶液:[H+]>[OH-],[ H+]>1.0×10-7mol·L-1,pH<7碱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表示。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文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混和物物质 单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盐。
如HCl 、NaOH 、NaCl 、BaSO4纯洁物电解质HClO 、NH3·H 2O 、Cu(OH)2、H2O化合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
如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
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 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BaSO 4全部电离,故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 (以HAc 为例):〔1〕溶液导电性比照实验; 〔2〕测溶液的pH>2;〔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 pH<a+2BaSO 4为强电解质〕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6〕中和10mLpH=1的HAc 溶液消耗pH=13的NaOH 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 7〕将pH=1的HAc 溶液与pH=13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8〕比拟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响产生气体的速率最正确的方法是和 ;最难以实现的是,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强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2、弱电解质的电离(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2)电离平衡的特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
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3)电离常数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来表示。
通常用K a表示弱酸的电离常数,用运遭表示K b的电离常数。
②③意义: 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相对较强。
④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由于电离过程热效应较小,温度改变对电离常数影响不大,其数量级一般不变,所以室温范围内可忽略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b. 电离常数与弱酸、弱碱的浓度无关,同一温度下,不论弱酸、弱碱的浓度如何变化,电离常数是不会改变的。
即: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温度有关。
(3)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①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水溶液中只存在水合阴、阳、离子,不存在电离平衡。
在书写有关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时,应用“”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水溶液中既有水合阴、阳离子又有水合分子,存在电离平衡,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该用“”。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
②外因a.温度:因电离过程吸热较少,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温度变化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b.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因为溶液浓度越大,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小。
因此,稀释溶液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c.外加物质:若加入的物质电离出一种与原电解质所含离子相同的离子,则会抑制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若加入的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则会促进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特点: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电离,电离过程吸热,存在电离平衡。
其电离方程式为(2)水的离子积①定义: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定值。
我们把水溶液中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
②一定温度时,K w是个常数,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 w越大③任何水溶液中,水所电离而生成的④任何水溶液中,2、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根据水的离子积计算溶液中H+或OH-的浓度室温下,若已知氢离子浓度即可求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①中性溶液:。
②酸性溶液:③碱性溶液:(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3、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指示剂的选择①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择酚酞,也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②强酸滴定弱碱时,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③强碱滴定弱酸时,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三、盐类的水解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2、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1)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所含的离子在水中能否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有关。
(2)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原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
可看作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1)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决定性因素):盐的组成。
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是由盐的本身性质所决定的。
②外因:a.温度:水解是酸碱中和的逆过程,是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可促进水解。
b.浓度:稀释溶液,可使水解生成的离子和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减少,故溶液越稀,水解的程度越大。
c.外加酸、碱。
d. 两种离子水解且水解后溶液酸碱性相反,则二者的水解相互促进——双水解。
(2)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①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般情况下,按盐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情况。
不同弱酸的盐,酸根对应的酸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②配制溶液③保存溶液④除去溶液中的杂质⑤明矾净水原理:明矾中的Al3+水解产生的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离子形成沉淀。
⑥化肥的施用“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是指盐中有弱酸的阴离子或者有弱碱的阳离子才能水解;若没有,则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反应。
(2)“越弱越水解”指的是弱酸阴离子对应的酸越弱,就越容易水解;弱碱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就越容易水解。
(3)“都弱都水解”是指弱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都发生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
(4)“谁强显谁性”是指若盐中的弱酸阴离子对应的酸比弱碱阳离子对应的碱更容易电离,则水解后盐溶液显酸性;反之,就显碱性。
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Ag+和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难溶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大小,我们把物质分为难溶、易溶、微溶和不溶等。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任何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
(2)Ag+和Cl-的反应AgCl是难溶的强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当把AgCl固体放入水中时,AgCl表面上的Ag+和Cl-在H2O分子作用下,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
反过来水中的水合Ag+与水合Cl-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一些Ag+和Cl-在运动中相互碰撞,又可能沉积在固体表面。
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
这种溶液是饱和溶液。
上述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这种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沉淀溶解平衡①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度与沉淀速度相等,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②溶解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并不为0。
“等”——。
“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2、沉淀反应的应用由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1)不同沉淀方法的应用①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②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③共沉淀法:加入合适的沉淀剂,除去一组中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
④氧化还原法:改变某种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
(2)沉淀的溶解规律:加入的试剂能与沉淀所产生的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或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或水)使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则沉淀就会溶解。
(3)溶度积①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间建立动态平衡,这时,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K sp。
②表达式:对于难溶电解质在任一时刻都有。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 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 c>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Q c=K 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 c<K 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