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实验报告
实验4ieee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实验四IEEE 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 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注:本次实验先完成前面的“1 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并回答好后面的第1-10 题,完成后看书学习一下arp的相关内容)1、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1)清空浏览器缓存(在IE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命令)。
(2)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4)停止分组俘获。
首先,找到你的主机向服务器发送的HTTP GET报文的分组序号,以及服务器发送到你主机上的HTTP 响应报文的序号。
其中,窗口大体如下。
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取消对IP复选框的选择,单击OK (不这样设置也可,建议先不要这样操作)。
窗口如下。
(5)选择包含HTTP GET报文的以太网帧,在分组详细信息窗口中,展开Ethernet II信息部分。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5题(6)选择包含HTTP 响应报文中第一个字节的以太网帧,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6-10题2、ARP(1)利用MS-DOS命令:arp 或 c:\windows\system32\arp查看主机上ARP缓存的内容。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1题。
(2)利用MS-DOS命令:arp -d * 清除主机上ARP缓存的内容。
(3)清除浏览器缓存。
(4)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5)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6)停止分组俘获。
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取消对IP复选框的选择,单击OK。
窗口如下。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2-15题。
802.1x 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仰恩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802.1x认证配置姓名:赖倩学号:122320110016专业:网络工程日期:2014/12/301实验背景一个完整的基于IEEE802.1x的认证系统由认证客户端、认证者和认证服务器3部分(角色)组成。
认证客户端。
认证客户端是最终用户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个人计算机。
它请求对网络服务的访问,并对认证者的请求报文进行应答。
认证客户端必须运行符合IEEE802.1x客户端标准的软件,目前最典型的就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带的IEEE802.1x客户端支持。
另外,一些网络设备制造商也开发了自己的IEEE802.1x客户端软件。
认证者认证者一般为交换机等接入设备。
该设备的职责是根据认证客户端当前的认证状态控制其与网络的连接状态。
扮演认证者角色的设备有两种类型的端口:受控端口(controlled Port)和非受控端口(uncontrolled Port)。
其中,连接在受控端口的用户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访问网络资源;而连接在非受控端口的用户无须经过认证便可以直接访问网络资源。
把用户连接在受控端口上,便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控制;非受控端口主要是用来连接认证服务器,以便保证服务器与交换机的正常通讯。
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通常为RADIUS服务器。
认证服务器在认证过程中与认证者配合,为用户提供认证服务。
认证服务器保存了用户名及密码,以及相应的授权信息,一台认证服务器可以对多台认证者提供认证服务,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用户的集中管理。
认证服务器还负责管理从认证者发来的审计数据。
微软公司的Windows Server2003操作系统自带有RADIUS 服务器组件。
2实验拓扑实验前3台PC机能ping通,实验后必须通过注册的用户才能登入。
3实验步骤(1)安装RADIUS服务器:1.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网络服务,详细信息→Internet验证服务,下一步→安装→完成2.在添加用户之前,必须要提前做的是: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账户策略→密码策略→启用"用可还原的加密来储存密码3.创建用户账户: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组→新建组(组名:802.1x→创建→用户→新用户→用户名(123456),设置密码(123)→创建用户4将用户"123456"加入到"802.1x"用户组中:用户"123456"→属性→隶属于→将其加入"802.1x"用户组中。
(完整word版)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中心(室):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分室: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实验项目名称: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年级:2014级姓名:刘成学号:20140657031105 日期:2016年11月3日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 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 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 帧报文格式5. 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6. 掌握协议栈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帧的过程二.实验环境三.实验内容练习 1 领略真实的MAC 帧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 协议)。
2. 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 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 帧格式。
3. 将主机B 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练习 2 理解MAC 地址的作用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 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A 的MAC 地址)。
2.主机A ping 主机B。
3.主机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 所发送的ICMP 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练习 3 编辑并发送MAC 广播帧本练习将主机A 、B、C、D、E、F 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 E 启动协议编辑器。
2. 主机 E 编辑一个MAC 帧:目的MAC 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 地址:主机 E 的MAC 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 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A、B、C、D、F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 E 的MAC 地址)。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3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 5月 2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名称: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签名:一.实验目的分析Ethernet V2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了解IEEE802.3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和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
二.实验内容1.在PC机上运行WireShark截获报文,在显示过滤器中输入ip.addr==(本机IP地址)。
2.使用cmd打开命令窗口,执行“ping 旁边机器的IP地址”。
3.对截获的报文进行分析:(1)列出截获报文的协议种类,各属于哪种网络?(2)找到发送消息的报文并进行分析,研究主窗口中的数据报文列表窗口和协议树窗口信息。
三.实验过程局域网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和树形网,相应代表性的网络主要有以太网、令牌环形网、令牌总线网等。
局域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快速以太网(100Mb/s)、吉比特以太网(1Gb/s)和10吉比特以太网(10Gb/s)的飞速发展,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接入方法的以太网已经在局域网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以太网几乎成为局域网的同义词。
因此,本章的局域网实验以以太网为主。
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802.3标准。
1. Ethernet V2标准的MAC帧格式DIX Ethernet V2标准是指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和Xerox公司在1982年联合公布的一个标准。
它是目前最常用的MAC帧格式,它比较简单,由5个字段组成。
第一、二字段分别是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长度都是6字节;第三字段是类型字段,长度是2字节,标志上一层使用的协议类型;第四字段是数据字段,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第五字段是帧检验序列FCS,长度是4字节。
局域网IEEE802、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1.1000Base-LX标准 2.1000Base-SX标准 3.1000Base-CX标准 4.1000Base-T标准
交换式以太网(Switching 交换式以太网(Switching Ethernet)
交换式以太网采用点到点“专用”式的信道
WLAN标准
1.IEEE802.11b 速率:11Mbps 采用CCK调制技术 2.IEEE802.11a 3. IEEE802.11g 4. IEEE802.11n
WLAN的应用场合
1、石油工业 2、医护管理 3、工厂车间 4、库存控制 5、展览和会议 6、金融服务 7、旅游服务 8、移动办公系统
7.6 联网设备
• • • • • ①中继器 ②网桥 ③路由器 ④网关 ⑤集线器和交换机
① 中继器
中继器(REPEATER)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上 面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 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 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 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 OSI 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IEEE802.1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 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 IEEE802.1网络互连和网络 IEEE802.1网络互连和网络 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子层
802.3 CSMA 802.4 802.5 /CD 令牌总线 令牌环
802.6 城域网
802.8 宽带网
7.1 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802标准的产生 IEEE802标准的产生
为了促进局域网产品的标准化以增加产品的互 操作性, 操作性,198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 年 月 学会( 学会(IEEE)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 )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 简称IEEE802委员会,研究并制定了关于局域 委员会, 简称 委员会 网的IEEE 802标准。 标准。 网的 标准
计算机网络以太网实验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上机实践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年级:12级上机实践成绩:指导教师:黄新力姓名:郑思淳蔡梦霜创新实践成绩:实验名称:以太网帧的构成学号:10122130214 10122130116上机实践日期:2014.11.24座位编号:A64 A54组号:上机实践时间: 4 学时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帧报文格式5. 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1. 仿真编辑器2. 协议分析器三、实验原理(一)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
目前MAC帧最常用的是以太网V2的格式。
两种帧格式都具有7个域:前导码、帧首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数据、帧校验序列。
如下图所示。
两种格式的帧可以依据类型/长度字段的值进行区分。
如果此帧是DIX Ethernet V2标准格式帧,则类型/长度字段的值大于1536;如果此帧是IEEE 802.3标准格式的帧,则类型/长度字段的值小于1518。
对DIX Ethernet V2帧来说,此字段的值代表了高层协议的类型;对IEEE 802.3帧来说,它的高层协议一定是LLC,而此字段的值代表的是数据的长度。
下图画出了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二)MAC层的硬件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
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它是数据帧在MAC层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符。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2.网卡从网络上收到一个 MAC 帧后,首先检查其MAC 地址,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就将此帧丢弃。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实验⼀交换机及路由器的简单配置3.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发⽣同样的错误,⽹线还能⽤吗?会有什么后果?4. 完成交换机的以下配置,应是⽤什么命令?(1)由⽤户视图进⼊系统视图:(2)进⼊交换机的端⼝1:(3)显⽰交换机端⼝1的信息:5.写出交换机端⼝1的显⽰信息,并解释交换机端⼝0所显⽰信息的含义。
6、完成路由器的以下配置,应是⽤什么命令?(1)配置路由器的名称为R:(2)进⼊路由器的端⼝1:(3)设置端⼝1的IP地址和和⼦⽹掩码分别为192.168.5.1、255.255.255.248: (4)显⽰端⼝1的信息:7、写出路由器端⼝1的显⽰信息,并解释路由器端⼝1所显⽰信息的含义。
实验⼆简单组⽹2. 配置完路由器后,如何查看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状态?将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状态信息记录下来。
3. 如果把主机IP地址设成与路由器端⼝不同⽹段的IP地址,主机间能否互通?为什么?4. 如果公⽹端⼝E1的IP地址不包含在地址池中,但在⼀个⽹段,还能正常连通吗?5. 如果公⽹端⼝E1的IP地址和地址池中的地址不在⼀个⽹段,还能连通吗?6.写出可⽤于私有⽹络的三个保留⽹段。
7. 写出实验中所遇到的故障和解决办法,评论和建议。
实验三链路层协议分析注意:(1)因为在实验过程中,⽤Ethereal截获报⽂时,会得到⼀些交换机的刷新报⽂,这些报⽂与本次实验⽆关,不⽤填写在实验报告中去分析。
(以后的实验同理)1.找到发送消息的报⽂并进⾏分析,研究主窗⼝中的数据报⽂列表窗⼝和协议树窗⼝2. 在⽹络课程学习中,802.3和ETHERNETII规定了以太⽹MAC层的报⽂格式分为7字节的前导符,1字节的起始符,6字节的⽬的MAC地址,6字节的源MAC地址,2字节的类型、数据字段和4字节的数据校验字段。
对于选中的报⽂,缺少哪些字段,为什么?3. 在配置流镜像和端⼝镜像前,执⾏PA PING PC,在PB上运⾏Ethereal截获报⽂;在配置流镜像和端⼝镜像后,执⾏PA PING PC,再在PB上运⾏Ethereal截获报⽂;对⽐两次截获的报⽂,进⾏分析(要求)。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协议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 ARP 协议分析实验
一、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 ARP 协议分析实验 二、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层 ARP 协议,并学会独立分析协议的具体内
10
容,通过实践巩固网络层协议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实验内容:熟悉网络层原理,了解网络层协议,了解网络层协议 与其他协议的关系, 掌握 ARP 协议的具体内容, 对实验环境有所了解。 四、实验环境: (1)硬件:PC 机,网线,交换机、 (2)软件:Windows2000 操作系统、Wireshark 汉化版 五、实验步骤: 1、选取分析的协议 ARP 协议,复习教材相关内容;从网上查阅资料 知, ARP 协议的内容具体可以可以由下图所示(共 32 个字节) 组成: 0 8 硬件类型 物理地址长度 协议地址长度 16 24 协议类型 操作 31 (位)
13
八、实验习题 1、试简单说明 ARP 协议的作用。 答:ARP(地址解析协议) ,实现地址转换:将 IP 地址转换成物理地 址。 2、试解释为什么 ARP 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 10~20 分 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得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 ARP 将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的每一个映射地址项目都设置生存时间 (例如,10~20 分钟) 。凡超过生存时间的项目就从高速缓存中删除 掉。 设置这种地址映射项目的生存时间是很重要的。 设想有一种情况, 主机 A 和 B 通信,A 的 ARP 高速缓存里保存有 B 的物理地址,但 B 的网卡突然坏了,B 立即更换了一块,因此 B 的硬件地址就改变 了。A 还要和 B 继续通信。A 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找到 B 原先 的硬件地址,并使用该硬件地址向 B 发送数据帧,但 B 原先的硬件 地址已经失效了,因此 A 无法找到主机 B。是过了一段时间,A 的 ARP 高速缓存中已经删除了 B 原先的硬件地址(因为它的生存时间 到了) ,于是 A 重新广播发送 ARP 请求分组,又找到了 B。时间设 置太大, 造成 A 一直空等而产生通讯时延, 网络传输缓慢。 若太小, 有可能网络状况不好,B 暂时没有应答 A,但 A 已经认为 B 的地址 失效,A 重新发送 ARP 请求分组,造成通讯时延。
IEEE802
IEEE802.3标准IEEE 802.3是一个以太网标准,定义了数据通信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
它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局域网标准之一,常被称为以太网。
IEEE 802.3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传输媒介(如双绞线和光纤)、传输速率、数据帧结构和数据传输方式等方面的规范。
该标准不仅定义了局域网的硬件接口,还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方式、摩擦控制和冲突检测等协议。
IEEE 802.3标准最初于1983年发布,而在近年来已经经历了多次的修订和更新,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网络需求。
当前最新版本的IEEE 802.3标准是2018年发布的IEEE 802.3-2018。
IEEE 802.3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物理层规范:定义了以太网的传输媒介、传输速率和接口类型等。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接口类型是RJ-45接口,通过双绞线传输数据。
2. 数据链路层规范:定义了以太网数据帧的结构和格式,包括帧起始和终止标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字段。
它还定义了数据的流控制、冲突检测和纠错等协议。
3. 自适应速率:IEEE 802.3标准支持自适应速率,即可以根据网络负载和媒介类型自动调整传输速率。
常见的自适应速率有10 Mbps、100 Mbps和1000 Mbps等。
4. 全双工与半双工:以太网可以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方式。
半双工只能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发送或接收,而全双工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5. VLAN(虚拟局域网):IEEE 802.3标准还定义了VLAN的概念和规范,允许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局域网,提高网络管理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IEEE 802.3标准是以太网的基础,定义了以太网的硬件接口、数据帧结构和传输方式等规范。
该标准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促进了以太网的普及和应用,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太网通讯实验报告
以太网通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以太网通讯原理和驱动程序开发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IP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二.实验设备1.硬件:Embest Edukit-III实验平台,ULINK USB-JTAG防真器套件,PC机,以太网集线器(Hub,可选)。
2.软件:uVision IDE for ARM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内容熟悉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在内部以太局域网上基于TFTP/IP 协议,下载代码到目标板上。
四、实验原理1.以太网通讯原理以太网是由Xeros公司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碰撞检测(CSMA/CD)机制。
现在普遍遵从IEEE802.3规范。
2.工作原理以太网的传输方法也就是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称为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CSMA/CD),原理如下:2.1载波监听2.2信道忙碌2.3信道空闲2.4冲突检测2.5遇忙停发2.6多路存取3、IP网络协议原理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协议、ICMP 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协议采用分层结构共分为四层,每一层独立完成指定功能,入图: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
互联层:负责相邻接点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点的通信。
应用层: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
3.1.IP协议[1].接收由更低层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
相反也把从更高层接收来的数据包发送到更低层。
[2].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没有被破坏。
[3].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地址(目的地址)。
[4].IP是个无连接的协议,主要就是负责在主机之间寻址并为数据包设定路由,在交换数据前它并不建立会话。
3.2 .TFTP协议TFTP协议是一个传输文件的简单协议,即简化的TCP/TP文件传输协议,它基于UDP协议而实现,支持用户从远程主机接收或向远程主机发送文件。
以太网帧格式和IEEE802
3 以太网帧格式目前,有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在使用,它们分别是:●E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
Cisco 名称为:ARPA。
●Ethernet 802.3 raw:Novell在1983年公布的专用以太网标准帧格式。
Cisco名称为:Novell-Ether。
●Ethernet 802.3 S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
Cisco名称为:SAP。
●Ethernet 802.3 SN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N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
Cisco名称为:SNAP。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3所示。
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
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图3 以太网帧前导字符除此之外,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各字段定义都不相同,彼此也不兼容。
3.1 Ethernet II帧格式如图4所示,是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格式。
图4 Ethernet II帧格式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
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
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800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09B代表AppleTalk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138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等。
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采用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
实验二-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实验2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帧报文格式【学时分配】2学时【实验环境】1.实验设备安装有Packet Tracer6的计算机一台。
2. 实验拓扑PC IP地址子网掩码PC0 192.168.1.1 255.255.255.0PC1 192.168.1.2 255.255.255.0PC2 192.168.1.3 255.255.255.0PC3 192.168.1.4 255.255.255.0【实验内容】1. 观察以太网帧的封装格式。
2.对比单播以太网帧和广播以太网帧的目标MAC地址。
【实验原理】一. 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1. OSI简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它是个多国团体,专门就一些国际标准达成世界范围的一致。
网络方面的ISO标准就是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问世的。
在不需要改变底层硬件或软件逻辑的情况下,OSI模型使两个不同的系统能够较容易地通信。
OSI模型并不是协议,它是个灵活的、稳健的和可互操作的模型,用来设计网络体系结构,它使得所有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通信。
OSI模型包括7个层次,每一层都定义了通过网络传送信息的一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掌握了OSI模型的基本概念后,就有了学习数据通信较牢固的基础。
图1-1 OSI模型2. OSI模型中的层次(1)物理层物理层协调在物理媒体中传送比特流所需的各种功能。
物理层涉及到接口和传输媒体的机械的和电气的规约。
它还定义了这些物理设备和接口在传输过程中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把物理层(即原始的传输设施)转换为可靠的链路。
(3)网络层网络层负责把数据包从源点交付到终点,这可能要跨越多个网络。
数据链路层是监督在同一个链路上的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数据包的交付,而网络层则确保每一个数据包能够从它的源点到达终点。
以太网(IEEE 802.3)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以太网(IEEE 802.3)组别机器号:第六组班级:网络工程13-3班学号:****************指导教师:***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掌握LLC帧报文格式5.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6.掌握协议栈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帧的过程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结构:MAC:002511-5397A2三、实验内容1.领略真实的MAC帧2.理解MAC地址的作用3.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4.编辑并发送LLC帧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领略真实的MAC帧本实验主机A和B(主机C和D,主机E和F)一组进行。
(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 协议)。
(2)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帧格式。
(3)将主机B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图1-1图1-22.理解MAC地址的作用本实验主机A、B、C、D、E、F一组进行。
(1)主机B、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
(2)主机A ping 主机C。
(3)主机B、D、E、F上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ICMP 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图2-1主机F没有收到主机A所发送的ICMP数据帧。
3.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本练习主机A、B、C、D、E、F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E启动协议编辑器。
(2)主机E编辑一个MAC帧①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②源MAC地址:主机E的MAC地址③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④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的数据(3)主机A、B、C、D、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E的MAC地址)。
IEEE_802无线网络传输标准
1990年IEEE 802 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
该标准定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工作在2.4000~2.4835GHz频段。
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难于布线的环境或移动环境中的计算机的无线接入,由于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所以,业务主要被用于数据的存取。
以往,无线局域网发展缓慢,推广应用困难,主要是由于传输速率低、成本高、产品系列有限,且很多产品不能相互兼容。
如以前无线局域网的速率只有1~2Mb/s,而许多应用也是根据10Mb/s以太网速率设计的,限制了无线产品的应用种类。
针对现在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无线局域网取得进展的关键就在于高速新标准的制定,以及基于该标准的10Mb/s甚至更高速率产品的出现。
IEEE 802.11b从根本上改变了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和应用现状,满足了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不间断移动办公的需求,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1999年9月被正式批准,又称Wi-Fi标准。
该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2.4GHz~2.483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 Mbps。
该标准是对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采用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两种运作模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的不同速率间自动切换,而且在2 Mbps、1 Mbps速率时与802.11兼容。
●802.11b使用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SS作为协议。
802.11b和工作在5GHz频率上的802.11a标准不兼容。
由于价格低廉,802.11b产品已经被广泛地投入市场,并在许多实际工作场所运行。
●目前最流行的WLAN协议,使用2.4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150米内1-2Mbps,50米内可达到11Mbps)802.11b的较低速率使得无线数据网的使用成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目前接入节点的成本仅为10-30美元)。
(完整word版)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中心(室):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分室: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实验项目名称: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年级:2014级姓名:刘成学号:20140657031105 日期:2016年11月3日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 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 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 帧报文格式5. 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6. 掌握协议栈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帧的过程二.实验环境三.实验内容练习 1 领略真实的MAC 帧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 协议)。
2. 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 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 帧格式。
3. 将主机B 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练习 2 理解MAC 地址的作用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 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A 的MAC 地址)。
2.主机A ping 主机B。
3.主机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 所发送的ICMP 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练习 3 编辑并发送MAC 广播帧本练习将主机A 、B、C、D、E、F 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 E 启动协议编辑器。
2. 主机 E 编辑一个MAC 帧:目的MAC 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 地址:主机 E 的MAC 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 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A、B、C、D、F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 E 的MAC 地址)。
计算机网络试验报告,IEEE802 标准和以太网-推荐下载
计算机网络试验报告实验二IEEE802 标准和以太网
2011级软件工程三班
刘桂良
学号:201100300144
2013年11月3日
实验结果说明:交换机不会根据地址进行广播,而路由器会根据地址进行转发,而不是广播。
共享设备之间的不安全性可见一斑,数据会被其他的机器截获。
3、练习3 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过程分析
①主机E启动协议编辑器
②主机E编辑一个MAC帧: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的数据
③主机ABCD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E的MAC地址)
④主机E发送编辑好的数据帧
⑤主机ABCDF停止捕获数据,查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多发送的数据帧
(2)结果分析
①主机ABCDF可以收到主机E的广播帧
② MAC广播帧的范围是:FFFFFF-FFFFFF
4、练习4 编辑并发送LLC帧
(1)过程分析:
①主机C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帧
②主机D启动协议分析器并开始捕获数据
③主机C发送已经编写好的LLC帧
④主机D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C所发送的LLC帧,并分析该帧
⑤将帧改为无编号帧,并记录
(2)结果分析:
①实验结果记录。
局域网IEEE802、以太网
④ 网关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 。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 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 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 ,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网关是一种充当 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在使用不同 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 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 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 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 统的需求。同时,网关也可以提供过滤和安 全功能。大多数网关运行在OSI 7层协议的顶 层--应用层。
• ①中继器 • ②网桥 • ③路由器 • ④网关 • ⑤集线器和交换机
① 中继器
中继器(REPEATER)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上 面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 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 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 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 OSI 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⑤ 集线器和交换机
a) 集线器
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Hub”是“中心 ”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 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 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 节点上。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 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集线器 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 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 议)访问方式。
7.1 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802标准的产生
为了促进局域网产品的标准化以增加产品的互 操作性,198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 学会(IEEE)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 简称IEEE802委员会,研究并制定了关于局域 网的IEEE 802标准。
实验1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实验1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网络实验一表1-3实验结果: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主机B 0025B3-188783 0025B3-188783 0025B3-18A039 收到,和A 在同一网段主机 D 0025B3-18A150 0025B3-188783 0025B3-18A039 收到,和C在同一网段主机E 0025B3-188C45 没收到主机F 0025B3-18A13A 没收到思考问题练习1:1.为什么有的主机会收到ICMP数据包而有的主机收不到ICMP数据包?因为Ping命令是检查本机和目的主机的网络是否联通,ping命令是一种一对一的通信,采用的是ICMP协议,只有目的主机才能捕获数据包。
由于A,B在一组,C,D在一组所以B,D能收到而E,F收不到。
2.根据实验理解集线器(共享设备)和交换机的区别?根据实验二可知,A ping C时,B、C和D都可以收到数据,而E、F是无法收到数据包的,因为A、B以及C、D是通过共享设备连接的,当A ping C时,数据包会发送给连接在与A、C连接的共享设备的其它目的主机,因为B、D的目的MAC地址与数据包的目的MAC 地址不匹配所以B、D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E、F通过交换设备和AB、CD相连,A向C发送的数据包在通过交换设备时,会把数据包转发给C的局域网所连接的端口,而不是对所有端口进行转发。
所以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就是:集线器会把收到的数据包向所有已连接的端口转发,而交换机只会向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端口进行转发。
3.说明共享设备的不安全性。
如果两台计算机A、C需要传输机密数据,那么同时B、D都收到了,这是A所不希望发生的;如果A要攻击C,那么主机B和D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练习2:1.主机A、B、C、D、F是否可以收到主机E的广播帧?首先,E、F是通过共享设备连接,所以E发送的广播帧F肯定可以收到,因为E发送的广播帧的目的MAC地址是代表全网主机的MAC地址,所以当广播帧到达交换机之后,交换机识别这是一个广播帧,因此会向所有已激活的端口转发该帧2.说明MAC广播帧的范围?由实验可知,MAC广播帧的范围是全网上的所有计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中心(室):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分室:计算机网络基础
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实验项目名称: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年级:2014级
姓名:刘成学号:20140657031105 日期:2016年11月3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
2. 掌握MAC 地址的作用
3. 掌握MAC 广播地址的作用
4. 掌握LLC 帧报文格式
5. 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6. 掌握协议栈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帧的过程
二.实验环境
三.实验内容
练习 1 领略真实的MAC 帧
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 协议)。
2. 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 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 帧格式。
3. 将主机B 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练习 2 理解MAC 地址的作用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 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A 的MAC 地址)。
2.主机A ping 主机B。
3.主机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 所发送的ICMP 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练习 3 编辑并发送MAC 广播帧
本练习将主机A 、B、C、D、E、F 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 E 启动协议编辑器。
2. 主机 E 编辑一个MAC 帧:目的MAC 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 地址:主机 E 的MAC 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 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A、B、C、D、F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 E 的MAC 地址)。
4. 主机E 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
5. 主机A、B、C、D、F 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 所发送的数据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 作为目的MAC 地址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还需回答思考问题)
本机IP :169.254.112.31
本机MAC :7427EA-F01A1B
目标IP:169.254.62.201
目标MAC:7427EA-F0FA9D
练习1.2结果截图
本机mac 源mac 目的mac
主机C 74 27 EA F0FA9D 74 27 EA F01A1B 74 27 EA F0FA9D
主机D 74 27 EA F0FA9D 74 27 EA F0FA9D 74 27 EA F01A1B
分析:从图中“协议解析”可以知道源Mac地址就是对方的Mac地址:74 27 EA- F01A1B;而目标Mac地址就是我本机的Mac地址(因为这是对方ping的我)可以从图中看出前12个字节是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接着两字节是类型字段(0x0800表示上层使用的是IP数据报)之后的字节就是IP数据报了。
前面4个字节代表版本(4即为ipv4)、首部长度(5即首部长度为20字节)、区分服务(00)和总长度(00 3C为60字节);接着4字节为标识(01 A6为365)、标志和片偏移(标志和片偏移都为00 00);然后4个字节表示生存时间(80表示128)、协议(01表示ICMP协议)、首部校验和(36 36);最后8个字节代表源IP地址(A9 FE 3E C9代表169.254.112.31 )和目的IP地址(A9 FE 70 1F代表169.254.62.201)之后橙色的部分具体数据部分了。
练习3结果截图分析:对方主机给我发的数据,下面灰色的部分代表目标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
思考题:
1、MAC 地址应用于TCP/IP 协议模型的哪一层?
答:网际接口层
2、如何区分以太网的两种标准帧格式?
答:常见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 ,另一种是IEEE802.3 V2的Mac帧格式中,其首部没有帧长度字段而是类型;而IEEE802.3Mac帧格式中,没有类型却是长度
3、主机A、B、C、D、F 是否可以收到主机E 的广播帧?
答:都可以收到E的广播
4、说明MAC 广播帧的范围?
答:MAC广播帧的范围是冲突域内的所有主机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课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Mac帧头部格式和IP数据报首部的具体组成和构成那些十六进制数所代表的意义。
同时还对icmp协议中ping命令的具体应用让我们更直观的通过它来了解端对端的连接性已经时延并且让我们对抓包工具的应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