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标准
IEEE802.11标准及特点
![IEEE802.11标准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a6da4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7.png)
IEEE802.11标准及特点IEEE 802.11标准及特点无线局域网和有线网络有机地结合,可灵活实现与有线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移动访问和配置,这使得无线局域网成为一种灵活、方便的组网方案。
然而,由于最初的IEEE 802.11标准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一般只有1Mbit/s或2Mbit/s,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对可移动数据交换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
诶了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IEEE在802.11的基础上发布了802.11b标准,该标准也称为IEEE 802.11 High Rate,它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已超过了以太网(10Mbit/s)的数据传输率。
IEEE 802.11b标准的使用,不但使无线局域网在速度上得到了提升,而且还解决了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性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无线局域网产品遵循的主要标准。
目前,大量的无线局域网都遵循IEEE 802.11b标准。
除IEEE 802.11b标准之外,还有IEEE 802.11a、IEEE 802.11e和IEEE 802.11g标准等。
1.IEEE 802.11b与IEEE 802.11标准的比较在1997年,IEEE发布了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
在1999年9月,IEEE批准并以官方的名义发布了IEEE 802.11b标准,该标准对IEEE 802.11标准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改进就是在IEEE 802.11a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更高速率5.5Mbit/s和11Mbit/s。
有了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标准,移动用户将可以得到以太网级(10Mbit/s)的无线通信性能、速率和可用性,管理者也可以无缝地将多种局域网技术(如以太网、令牌环网等)集成起来,形成一种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其商业和普通用户需求的网络,满足了用户对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通信需要。
同时,像已有的IEEE 802标准一样,IEEE 802.11标准集中在ISO模型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c6ba60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0.png)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的一种,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如数据传输速率、信道选择、加密和身份验证等。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物理层(PHY):定义了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和频带。
IEEE 802.11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频率带和信号调制方式,如2.4GHz和5GHz 频带、OFDM和DSSS等。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控制方法。
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CSMA/CA(带碰撞避免)协议来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以避免数据冲突。
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1、2、5.5、6、9、11、12、18、24、36、48和54 Mbps。
其中,2.4GHz频带的速率是低于5GHz频带的速率。
信道选择: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信道,如2.4GHz 频带上有11个信道,5GHz频带上有23个信道。
为避免干扰,不同的设备要选择不同的信道进行通信。
加密和身份验证: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安全协议,如WEP、WPA和WPA2等。
这些协议能够保证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要求用户在接入无线网络时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IEEE 802.11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EEE802.11协议,IEEE802.11协议标准
![IEEE802.11协议,IEEE802.11协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fb60e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7.png)
IEEE 802.11协议,IEEE 802.11协议标准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
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
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
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 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后来又演进到802.11g的54Mbps,直至今日802.11n的108Mbps。
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
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
和其他IEEE 802标准一样,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也就是物理层和数字链路层(见图1)。
任何局域网的应用程序、网络操作系统或者像TCP/IP、Novell NetWare都能够在802.11协议上兼容运行,就像他们运行在802.3 Ethernet上一样。
802.11b的基本结构、特性和服务都在802.11标准中进行了定义,802.11b协议主要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802.11 工作方式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
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4ea920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c.png)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是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它
规定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信道带宽:IEEE 80
2.11标准规定了2.4 GHz和5 GHz两个
频段用于信道传输,并规定了20 MHz和40 MHz两种不同的
信道带宽。
2. 传输方式:IEEE 802.11 标准规定了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
基于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11a/g/n/ac 等标准,一种是基
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的11b标准。
3. 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最高54Mbps(11a/g 协议)、600Mbps(11ac协议)的传输速率。
4. 安全性:IEEE 802.11标准中有许多协议(如WEP、WPA、WPA2)、加密算法(如AES、TKIP)和认证机制可供用户
选择,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5. MAC协议: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一种分布式协议,即分
布式协作功能(DCF),用以协调多个设备的数据传输。
6. 网络拓扑结构:IEEE 802.11标准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如基础设施网络和自组网。
7. QoS支持:新版802.11e引入了QoS机制,支持对视频和音
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优先处理。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无线网络的频段、传输方式、速率、安全性、MAC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和QoS机制。
这些内容为无线网络设备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使得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可以正常互相通信。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f7f1b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a.png)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
IEEE 802.11系列标准主要使用以下技术:
1. 红外线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传输数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2. 跳频扩频技术:通过在多个频率上跳变传输数据,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减少干扰。
3.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将数据转换为低功率的宽带信号进行传输,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减少干扰。
此外,802.11ax标准还使用了以下技术:
1. OFDMA频分复用技术:通过时间段区分多个用户,单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用户。
OFDMA通过引入时频资源块RU,也就是同一时间段内,将低、中、高频段划分为多组RU,分给多个不同的用户。
单个用户通过多个时间段的组合,来获取完整数据包。
2. UL MU-MIMO技术:支持多用户通过使用不同的空间流来提高吞吐量。
802.11ax新引入的是UL MU-MIMO。
802.11ax支持UL MUMIMO后,借助UL OFDMA技术(上行),可同时进行MU-MIMO传输和分配不同RU进行多用户多址传输,提升多用户并发场景效率,大大降低了应用时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IEEE_802.11及802.15.4协议
![IEEE_802.11及802.15.4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9d3823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b.png)
IEEE802.11
使用扩频技术的好处
扩频是一种在信号传输前先将信号的带宽进行扩展的技术。采用扩频的好处是:❏ 抗干扰。若使用窄频,容易受到使用相同频率的通信干扰导致完全无法通信(“盖台”)❏ 对于非特定的目的接收器,扩展了带宽的信号混在背景噪声中,让蓄意想侦听窃取数据资料的人不易判别真正的信号,避免了他人的截听❏ 提供了供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传输波段的方法,保证了无线设备在频段上的可用性和可靠的吞吐量,也保证使用同一频段的设备不互相影响。
IEEE802.11
距离越远、信号越弱、速率越低
11Mbps 5.5Mbps2Mbps1Mbps
距离
802.11b 采用了动态速率漂移技术,可以根据环境噪声变化对传输速率进行自动调整。在理想情况下,发送节点以最高速率11Mb/s进行发射。当设备移动到覆盖范围之外,或者出现重大干扰时,发送节点将自动逐次降低速率,以 5.5Mb/s、2Mb/s
Transmitter
Receiver
IEEE802.11
DSSS(直接序列扩频)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Chip code 也称为 pseudo-noice 或 spreading code)DSSS系统则将要传输的数据流通过扩展码调制而人为地扩展带宽,即使在传输波段中存在部分噪声信号,接收机也可以无错误地接收数据。
自组网络
A
E
D
C
F
源结点
目的结点
转发结点B
转发结点
转发结点
IEEE802.11
IEEE802.11的物理层❏ WLAN 传输方式有 红外线 (Infra Red, IR) 和 无线电射频 两种❏ 红外系统的优点:不受无线电干扰;视距传输,检测和窃听困难,保密性好。缺点是:对非透明物体的透过性极差,传输距离受限;易受日光、荧光灯等干扰;半双工通信。❏ 无线电射频系统采用 扩频 (Spread Spectrum) 技术进行调制。扩频技术的频率范围开放在 ISM 频段,此频段不需申请:
IEEE802.11
![IEEE802.11](https://img.taocdn.com/s3/m/57b08821482fb4daa58d4be9.png)
IEEE802.111990年IEEE 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
该标准定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工作在2.4000~2.4835GHz频段。
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难于布线的环境或移动环境中计算机的无线接入,由于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所以,业务主要被用于数据的存取。
IEEE 802.11a1999年,IEEE 802.11a标准制定完成,该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 5.15~5.82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54Mbps/72Mbps(Turbo),传输距离控制在10~100米。
802.11a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 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 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 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IEEE 802.11b1999年9月IEEE 802.11b被正式批准,该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 2.4~2.483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Mbps。
该标准是对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采用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两种运作模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1Mbps、5.5Mbps、2Mbps、1Mbps的不同速率间自动切换,而且在2Mbps、1Mbps速率时与802.11兼容。
802.11b 使用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SS作为协议。
802.11b和工作在5GHz频率上的802.11a 标准不兼容。
由于价格低廉,802.11b产品已经被广泛地投入市场,并在许多实际工作场所运行。
IEEE 802.11cIEEE802.11c在媒体接入控制/链路连接控制(MAC/LLC)层面上进行扩展,旨在制订无线桥接运作标准,但后来将标准追加到既有的802.11中,成为802.11d。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简介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22dade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46.png)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线局域⽹是计算机⽹络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的所有功能,⽹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
使得⽆线局域⽹络能利⽤简单的存取构架让⽤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化、便利⾛天下”的理想境界。
WLAN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线信道来接⼊⽹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化和多媒体应⽤提供了潜在的⼿段,并成为宽带接⼊的有效⼿段之⼀。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1997年IEEE802.11标准的制定是⽆线局域⽹发展的⾥程碑,它是由⼤量的局域⽹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
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单⼀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层,其物理层标准主要有IEEE802.11b,a和g。
1.1 IEEE802.11b1999年9⽉正式通过的IEEE802.11b标准是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扩展。
它可以⽀持最⾼11Mbps的数据速率,运⾏在2.4GHz的ISM频段上,采⽤的调制技术是CCK。
但是随着⽤户不断增长的对数据速率的要求,CCK调制⽅式就不再是⼀种合适的⽅法了。
因为对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来说,为了取得较⾼的数据速率,并达到扩频的⽬的,选取的码⽚的速率就要更⾼,这对于现有的码⽚来说⽐较困难;对于接收端的RAKE接收机来说,在⾼速数据速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时间分集效果,要求RAKE接收机有更复杂的结构,在硬件上不易实现。
1.2 IEEE802.11aIEEE802.11a⼯作5GHz频段上,使⽤OFDM调制技术可⽀持54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a与802.11b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各⾃的优缺点,802.11b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速率较低(最⾼11Mbps);⽽802.11a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最⾼54Mbps)且受⼲扰少,但价格相对较⾼。
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
![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9f9f9f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8.png)
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IEEE 802.11系列标准则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推动无线网络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无线网络技术。
一、IEEE 802.11系列标准概述1.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起源IEEE 802.11系列标准最早起源于1997年,当时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802.11标准,其工作频段在2.4GHz。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IEEE 802.11系列标准也不断进行了更新和完善,目前已经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标准,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 等。
2.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作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和技术规范,主要用于无线网络设备的互联和通信。
它定义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传输速率、频段选择、功耗管理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相互兼容和互联。
二、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介绍1. 频段选择IEEE 802.11系列标准中,不同的标准版本支持的频段有所不同。
比如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而802.11a标准工作在5GHz频段。
而当前最新的802.11ac标准则支持2.4GHz和5GHz双频段,并且还支持更高频段的60GHz。
2. 传输速率不同版本的IEEE 802.11系列标准在传输速率上也有所差异。
比如802.11b标准最高可达11Mbps的传输速率,802.11a/g标准最高可达54Mbps,而802.11n和802.11ac标准更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分别可达300Mbps和1Gbps以上。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1705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b.png)
标题:深度解析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Wi-Fi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 IEEE 802.11 系列标准无疑是 Wi-Fi 技术的基石,它不断地推动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 IEEE 802.11 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概述IEEE 802.11 系列标准是由 IEEE 组织制定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它涵盖了多种协议和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EEE 802.11 标准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需求。
从最初的 IEEE 802.11-1997 到最新的 IEEE 802.11ax,每个版本都引入了新的技术和功能,提高了无线网络的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物理层技术在IEEE 802.11 系列标准中,物理层技术是构建无线通信基础的关键。
从最早的 802.11b 到如今的 802.11ax,Wi-Fi 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的物理层技术改进。
采用了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如 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等,有效提高了无线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3. MAC 层技术除了物理层技术,IEEE 802.11 系列标准还涉及到 MAC(介质访问控制)层技术。
在无线网络中,多个终端设备需要共享同一无线信道,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帧的传输和冲突的解决是 MAC 层技术的核心问题。
各个版本的 IEEE 802.11 标准在 MAC 层技术上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引入了更加高效的数据调度算法和QoS(服务质量)机制,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4. 安全机制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IEEE 802.11 系列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算法、身份认证协议、密钥管理等,以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WEP、WPA、WPA2、WPA3 等安全协议的不断出现和更新,提升了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有效抵御了各种网络攻击。
IEEE802.11ac
![IEEE802.11ac](https://img.taocdn.com/s3/m/151f504bbe1e650e52ea992d.png)
IEEE 802.11ac,俗称5G WiFi,是一个802.11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标准,它通过5GHz频带(也是其得名原因)进行通信。
理论上,它能够提供最少1Gbps 带宽进行多站式无线局域网通信,或是最少500Mbps的单一连接传输带宽。
802.11ac是802.11n的继承者。
它采用并扩展了源自802.11n的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概念,包括:更宽的RF带宽(提升至160MHz),更多的MIMO空间流(spatial streams)(增加到8),多用户的MIMO,以及高密度的解调变(modulation)(达到256QAM)。
802.11ac是一个由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所制订的802.11无线网路通讯标准。
802.11ac提供下列的技术来提升网路频宽与更好的使用者体验:1.支援更宽的频宽(RF Bandwidth):最高160 MHz(802.11n上限是40 MHz)2.支援最多8空间串流(MIMO Spatial Streams)(802.11n仅支援4个)3.多使用者的MIMO (Multi-user MIMO) (802.11n无此功能)4.传送波束成型正式纳入标准(Beam forming) (802.11n非标准功能)5.支援高密度的解调变(Modulation): 256 QAM ( 802.11n最高64-QAM)1.支援更宽的频宽(RF Bandwidth):最高160 MHz802.11ac Draft预计使用 5 GHz RF频带(4.9 ~ 6.0 GHz),主要原因在于802.11ac有较宽的频宽(RF Bandwidth)需求。
以美国地区为例,2.4GHz 能用的范围仅有2.4~ 2.462 GHz, 以5MHz 区分一个Channel,共有11 个Channels 如下:虽然有11个Channels可用,若以802.11b 为例,所需频宽RF Bandwidth: 22MHz,因此仅有三个不会互相干扰之Channel 存在。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3974a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2.png)
1. 介绍IEEE 802.11标准IEEE 802.11标准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也被称为Wi-Fi。
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提供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标准。
IEEE 802.11标准由IEEE组织制定,旨在促进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性能。
2.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IEEE 802.11标准由多个子标准组成,每个子标准定义了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和特性。
其中最常见的子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和802.11ax。
- 802.11a: 该标准定义了工作在5GHz频段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提供了最大54Mbps的传输速率,但在覆盖范围上不如其他标准。
- 802.11b: 该标准定义了工作在2.4GHz频段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提供了最大11Mbps的传输速率。
虽然速度较慢,但在覆盖范围上比较广。
- 802.11g: 该标准在2.4GHz频段提供了54Mbps的传输速率,具备向下兼容性,可以与802.11b设备互通。
- 802.11n: 该标准引入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覆盖范围,最大速率可达600Mbps。
- 802.11ac: 该标准工作在5GHz频段,引入了更高的调制方式和更宽的信道,最大速率可达6.93Gbps。
- 802.11ax: 该标准是IEEE 802.11标准的最新版本,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从最初的802.11a/b/g,到后来的802.11n/ac/ax,每个子标准都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升了无线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我的观点是,随着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在未来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758e57b1eb91a37f1115c37.png)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1990年,早期的无线网络产品Wireless LAN在美国出现,1997年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颁布,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不同厂家的无线网络产品的互通互联。
1999年无线网络国际标准的更新及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不同频点的产品及更高网络速度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一、1997年版无线网络标准1997年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三种物理层介质性能。
其中两种物理层介质工作在2400——2483.5 GHz无线射频频段(根据各国当地法规规定),另一种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而直序列扩频技术(DSSS)则可提供1Mb/S及2Mb/S工作速率,而跳频扩频(FHSS)技术及红外线技术的无线网络则可提供1Mb/S传输速率(2Mb/S作为可选速率,未作必须要求),受包括这一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多数FHSS技术厂家仅能提供1Mb/S的产品,而符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并使用DSSS直序列扩频技术厂家的产品则全部可以提供2Mb/S的速率,因此DSSS技术在无线网络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介质接入控制层功能无线网络(WLAN)可以无缝连接标准的以太网络。
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的是(CSMA/CA)介质控制信息而有线网络则使用载体监听访问/冲突检测(CSMA/CA),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均是为了避免通信信号冲突。
2.漫游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允许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无线网桥网段中使用相同的信道,或在不同的信道之间互相漫游,如Lucent的WavePOINT II 无线网桥每隔100 ms发射一个烽火信号,烽火信号包括同步时钟、网络传输拓扑结构图、传输速度指示及其他参数值,漫游用户利用该烽火信号来衡量网络信道信号质量,如果质量不好,该用户会自动试图连接到其他新的网络接入点。
3.自动速率选择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能使移动用户(Mobile Client)设置在自动速率选择(ARS)模式下,ARS功能会根据信号的质量及与网桥接入点的距离自动为每个传输路径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该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设置成不同的固定应用速率。
1.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ff196d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8.png)
1.简述ieee 80
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是一组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用于在2.4GHz和5GHz频段传输数据。
它包括以下内容:
1.物理层(PHY):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物理特征,例如频率、带宽、传输速率、调制方式等。
2.介质访问控制(MAC)层:用于控制设备之间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在MAC层,IEEE 802.11定义了一组协议,例如CSMA/CA(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和TDMA (时分多址)。
3.安全性:包括加密协议和身份验证机制,用于保护无线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窃听。
4.服务质量(QoS):用于在网络拥塞或高负载情况下,优先级别交付数据。
5.多种网络拓扑:包括基础设施网络(Infrastructure),跨越多个AP的网状网络(Mesh),和直接连接设备(Ad-hoc)。
总体来说,IEEE 802.11标准用于规范WLAN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中,IEEE 802.11标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多的服务质量要求。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757c5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a.png)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IEEE 802.11标准,也被称为Wi-Fi,是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通信协议。
它定义了一系列规范和技术细节,以便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
本文将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引言IEEE 802.11标准是一项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国际标准,常用于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和实施。
该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制定,并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改进。
2. 标准体系结构IEEE 802.11标准是由多个互相关联的子标准组成的,每个子标准都定义了一些特定的无线通信技术和协议。
其中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子标准包括:a. IEEE 802.11a:使用5GHz频段,在较高的数据速率下提供无线通信;b. IEEE 802.11b:使用2.4GHz频段,提供较低的数据速率但更广泛的覆盖范围;c. IEEE 802.11g:使用2.4GHz频段,并提供了向后兼容性,支持较高的数据速率;d. IEEE 802.11n:引入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高了数据速率和传输稳定性;e. IEEE 802.11ac:使用更高的频段,提供更快的速率和更大的容量。
3. 媒体访问控制(MAC)层IEEE 802.11标准中的MAC层定义了无线局域网中节点的访问控制机制。
最常见的MAC层协议是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它通过监听信道上的活动来避免数据碰撞。
CSMA/CA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它先监听信道的状态。
如果信道空闲,节点就发送数据;如果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节点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
4. 物理层IEEE 802.11标准中定义了多种不同的物理层规范,用于支持不同的频段和数据速率。
常见的物理层技术包括:a. FHSS(频率跳跃扩频技术):在一段时间内,信号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短暂的跳跃;b. 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通过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带宽上来提高抗干扰性能;c.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并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传输。
IEEE802.11各标准
![IEEE802.11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7b6a1efc4ffe473368ab17.png)
IEEE 802.11b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传送速度为11Mbit/s。IEEE 802.11b是所有无线局域网标准中最著名,也是普及最广的标准。它有时也被错误地标为Wi-Fi。实际上Wi-Fi是无线局域网联盟(WLANA)的一个商标,该商标仅保障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互相之间可以合作,与标准本身实际上没有关系。在2.4-GHz-ISM频段共有14个频宽为22MHz的频道可供使用。IEEE 802.11b的后继标准是IEEE 802.11g,其传送速度为54Mbit/s。
IEEE 802.11g2003年7月,通过了第三种调变标准。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跟802.11b相同),原始传送速度为54Mbit/s,净传输速度约为24.7Mbit/s(跟802.11a相同)。802.11g的设备与802.11b兼容。802.11g是为了提高更高的传输速率而制定的标准,它采用2.4GHz频段,使用CCK技术与802.11b(Wi-Fi)后向兼容,同时它又通过采用OFDM技术支持高达54Mbit/s的数据流,所提供的带宽是802.11a的1.5倍。从802.11b到802.11g,可发现WLAN标准不断发展的轨迹:802.11b是所有WLAN标准演进的基石,未来许多的系统大都需要与802.11b向后向兼容,802.11a是一个非全球性的标准,与802.11b后向不兼容,但采用OFDM技术,支持的数据流高达54Mbit/s,提供几倍于802.11b/g的高速信道,如802.11b/g提供3个非重叠信道可达8-12个;可以看出,在802.11g和802.11a之间存在与Wi-Fi兼容性上的差距,为此出现了一种桥接此差距的双频技术——双模(dual band)802.11a+g(=b),它较好地融合了802.11a/g技术,工作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服从802.11b/g/a等标准,与802.11b后向兼容,使用户简单连接到现有或未来的802.11网络成为可能。
ieee802.11、802.15、802.16、802.20标准简介
![ieee802.11、802.15、802.16、802.20标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df851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c.png)
ieee802.15工作原理
1
IEEE 802.15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进行通信,具 有多种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选项。
2
它支持星型、树型和网状拓扑结构,可以根据应 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它是一种点到多点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 和大带宽的无线连接。
IEEE 802.16标准最初是为了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而制定 的。
ieee802.16工作原理
IEEE 802.16标准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 ,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和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
它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允许 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使用不同的频段进行通信 ,提高了频谱制,可 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ieee802.16应用场景
01
IEEE 802.16广泛应用于城市宽带接入、城域网回传、移动网络 接入等领域。
02
它能够提供高速、可靠的无线连接,适用于固定、便携和移动
设备。
IEEE 802.16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无线宽带接入标准
03
提供1, 2, 5.5和11Mbps的传输 速率。
ieee802.11应用场景
家庭和企业网络 • 数据传
• 互联网接入 • 文件共享
ieee802.11应用场景
01
移动设备
02
• 智能手机
03
• 笔记本电脑
04
• PDA
02
ieee802.15标准简介
ieee802.15概述
IEEE 802.15是一组无线个人局域网 (WPAN)标准,通常用于近距离 无线通信,如蓝牙(Bluetooth)和 Zigbee。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技术参数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技术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45fade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8.png)
在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互联网,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让人们享受了更便捷的网络连接方式。
而IEEE 802.11系列标准作为无线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技术参数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让我们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基本概念开始。
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由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一系列无线局域网标准,用于规范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的技术参数和通信协议。
它包括了多个版本,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802.11ax等,每个版本都有其特定的技术参数和应用场景。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深入探讨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各个版本的技术参数。
首先是802.11a,它在5GHz频段工作,支持最大54Mbps的传输速率,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大的信道容量。
然后是802.11b,它在2.4GHz频段工作,支持最大11Mbps的传输速率,适用于低成本、低功耗的应用场景。
再接着是802.11g,它在2.4GHz 频段工作,支持最大54Mbps的传输速率,向下兼容802.11b,是802.11系列标准的重要进化版本。
接着是802.11n,它在2.4GHz和5GHz频段工作,支持最大600Mbps的传输速率,具有更好的覆盖范围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接着是802.11ac,它在5GHz频段工作,支持最大6.93Gbps的传输速率,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最后是802.11ax,它在2.4GHz和5GHz频段工作,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多的设备连接数量,是面向未来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
IEEE 802.11系列标准作为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个版本都有着不同的技术参数和应用场景。
什么是IEEE 802.11
![什么是IEEE 802.11](https://img.taocdn.com/s3/m/6c4fb708c281e53a5802ff31.png)
IEEE802.11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解决无线网路设备互连,于1997年6月制定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 是IEEE制订的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访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 2Mbit/s。
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前者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标准,而后者也被很多厂商看好。
IEEE802.11a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了改进其最初推出的无线标准IEEE802.11而推出的无线局域网络协议标准。
是IEEE802.11的有益补充。
802.11a 标准是已在办公室、家庭、宾馆、机场等众多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的802.11b(传输速度11M/S)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后续标准。
802.11a标准的传输优点是传输速度快,速度可达54Mbps,完全能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需要。
缺点是无法与802.11b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802.11a网络中不能用。
在购买设备时要主要不同设备之间是否同时支持一种协议标准。
802.11a具备更高频宽的特性,适用于处理大量资料,如影音资讯的传递,或使用人数扩增的公众无线传输服务等当然是最主要的选择,但是对于一般上网使用者,采用802.11b 系统即具备足够的速度,再加上其大众化的价格更是吸引人,消费者可依自身的需求与预算来决定应该购买何种商品。
IEEE802.11b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了改进其最初推出的无线标准IEEE802.11而推出的第二代无线局域网络协议标准。
为了解决各种无线网络设备互连的问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推出了IEEE802.11无线协议标注。
目前802.11主要有 802.11b、802.11a、802.11g三个标准。
IEEE 802.11系列标准简介
![IEEE 802.11系列标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bf7efe04a1b0717fd5dd51.png)
简介
1990年IEEE 802 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该标准定义物 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物理层定 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工作在 2.4000~2.4835GHz频段.IEEE 802.11是IEEE 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难 于布线的环境或移动环境中的计算机的无线接 入,由于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所以, 业务主要被用于数据的存取.
IEEE 802.11a 标准
1999年制定完成.该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 5.15~5.82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54 Mbps/72 Mbps (Turbo),传输距离控制在10~100米.802.11a采用 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可提供25 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 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 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 用户终端. 高速WLAN协议,使用5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54Mbps,实际使用速率约为22-26Mbps 与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点.也许会因此而被 802.11g淘汰.
IEEE 802.11b标准
1999年9月被正式批准,又称Wi-Fi标准.该标准规定无线 局域网工作频段在2.4GHz~2.483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 到11 Mbps.该标准是对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采用 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两种运作模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方 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的不同速率间自动切换,而且在2 Mbps,1 Mbps速 率时与802.11兼容. 802.11 802.11b使用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SS作为协 议.802.11b和工作在5GHz频率上的802.11a标准不兼容. 由于价格低廉,802.11b产品已经被广泛地投入市场,并 在许多实际工作场所运行. 目前最流行的WLAN协议,使用2.4G赫兹频段.最高速率 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150米 内1-2Mbps,50米内可达到11Mbps)802.11b的较低速率 使得无线数据网的使用成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目前接入节 点的成本仅为10-30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局域网技术》讲义
第六讲 IEEE802.11物理层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
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
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
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
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
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
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并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主要内容:
1.80
2.11工作方式
2.802.11物理层
3.802.11b的增强物理层
4.802.11数字链路层
5.联合结构、蜂窝结构和漫游
1、802.11工作方式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
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
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
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的,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手机)。
2、802.11物理层
在802.11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包括了两个扩散频谱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无线传输的频道定义在2.4GHz的ISM波段内,这个频段,在各个国际无线管理机构中,例如美国的USA,欧洲的ETSI和日本的MKK都是非注册使用频
段。
这样,使用802.11的客户端设备就不需要任何无线许可。
扩散频谱技术保证了802.11的设备在这个频段上的可用性和可靠的吞吐量,这项技术还可以保证同其他使用同一频段的设备不互相影响。
802.11无线标准定义的传输速率是1Mbps和2Mbps,可以使用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和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技术,需要指出的是,FHSS和DHSS 技术在运行机制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采用这两种技术的设备没有互操作性。
3、802.11b的增强物理层
802.11b在无线局域网协议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在802.11协议的物理层增加了两个新的速度:5.5Mbps和11Mbps。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DSSS被选作该标准的唯一的物理层传输技术,这个决定使得802.11b可以和1Mbps和2M的802.11bps DSSS系统互操作。
最初802.11的DSSS标准使用11位的
chipping-Barker序列-来将数据编码并发送,每一个11位的chipping代表一个一位的数字信号1或者0,这个序列被转化成波形(称为一个Symbol),然后在空气中传播。
这些Symbol以1MSps(每秒1M的symbols)的速度进行传送,传送的机制称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ing Keying ),在2Mbps的传送速率中,使用了一种更加复杂的传送方式称为QPSK(Quandrature Phase Shifting Keying),QPSK中的数据传输率是BPSK的两倍,以此提高了无线传输的带宽。
在802.11b标准中,一种更先进的编码技术被采用了,在这个编码技术中,抛弃了原有的11位Barker序列技术,而采用了CCK(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技术,它的核心编码中有一个64个8位编码组成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的数据有特殊的数学特性使得他们能够在经过干扰或者由于反射造成的多方接受问题后还能够被正确地互相区分。
5.5Mbps使用CCK串来携带4位的数字信息,而
11Mbps的速率使用CCK串来携带8位的数字信息。
两个速率的传送都利用QPSK 作为调制的手段,不过信号的调制速率为1.375MSps。
这也是802.11b获得高速的机理。
表1中列举了这些数据。
为了支持在有噪音的环境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传输速率,802.11b采用了动态速率调节技术,来允许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自动使用不同的连接速度来补充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理想状态下,用户以11M的全速运行,然而,当用户移出理想的11M速率传送的位置或者距离时,或者潜在地受到了干扰的话,这把速度自动按序降低为5.5Mbps、2Mbps、1Mbps。
同样,当用户回到理想环境的话,连接速度
也会以反向增加直至11Mbps。
速率调节机制是在物理层自动实现而不会对用户和其它上层协议产生任何影响。
表1:802.11b数据传送速率规范
4、802.11数字链路层
802.11的MAC和802.3协议的MAC非常相似,都是在一个共享媒体之上支持多个用户共享资源,由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前先进行网络的可用性。
在802.3
协议中,是由一种称为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的协议来完成调节,而在802.11无线局域网协议中,冲突的检测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问题称为“Near/Far”现象,这是由于要检测冲突,设备必须能够一边接受数据信号一边传送数据信号,而这在无线系统中是无法办到的。
鉴于这个差异,在802.11中对CSMA/CD进行了一些调整,采用了新的协议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或者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
CSMA/CA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无线的共享访问,这种显式的ACK机制在处理无线问题时非常有效。
然而不管是对于802.11还是802.3来说,这种方式都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所以802.11网络和类似的Ethernet网比较总是在性能上稍逊一筹。
另一个的无线MAC层问题是“hidden node”问题。
两个相反的工作站利用一个中心接入点进行连接,这两个工作站都能够“听”到中心接入点的存在,而互相之间则可能由于障碍或者距离原因无法感知到对方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当这个选项打开后,一个发送工作站传送一个RTS信号,随后等待访问接入点回送
RTS信号,由于所有的网络中的工作站能够“听”到访问接入点发出的信号,所以CTS能够让他们停止传送数据,这样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和接受ACK信号而不会造成数据的冲突,这就间接解决了“hidden node”问题。
由于RTS/CTS需要占用网络资源而增加了额外的网络负担,一般只是在那些大数据报上采用(重传大数据报会耗费较大)。
最后,802.11MAC子层提供了另两个强壮的功能,CRC校验和包分片。
在802.11协议中,每一个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报都被附加上了校验位以保证它在传送的时候没有出现错误,这和Ethernet中通过上层TCP/IP协议来对数据进行校验有所不同。
包分片的功能允许大的数据报在传送的时候被分成较小的部分分批传送。
这在网络十分拥挤或者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大数据报在这种环境下传送非常容易遭到破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
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许多情况下数据报被重传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
MAC子层负责将收到的被分片的大数据报进行重新组装,对于上层协议这个分片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5、联合结构、蜂窝结构和漫游
802.11的MAC子层负责解决客户端工作站和访问接入点之间的连接。
当一个802.11客户端进入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它会根据信号的强弱以及包错误率来自动选择一个接入点来进行连接,一旦被一个接入点接受,客户端就会将发送接受信号的频道切换为接入点的频段。
这种重新协商通常发生在无线工作站移出了它原连接的接入点的服务范围,信号衰减后。
其他的情况还发生在建筑物造成的信号的变化或者仅仅由于原有接入点中的拥塞。
在拥塞的情况下,这种重新协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