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强化预防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应急机制。
(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建立健全预警预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4)科学决策,依法规范。
依据气象灾害特点,科学制定应急预案,依法规范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2.1 国家应急指挥机制(1)国家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负责全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2.2 地方应急指挥机制(1)省、市、县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2)省、市、县级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三、监测预警3.1 监测预报(1)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准确率。
(2)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2 预警信息发布(1)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对预警信息的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气象灾害单位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本单位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单位的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
2.2 指挥部职责(1)制定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计划;(2)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3)及时掌握气象灾害信息,发布预警信息;(4)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5)评估气象灾害损失,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2.3 部门职责(1)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3)后勤保障部门:负责物资储备、运输和保障;(4)宣传部门:负责宣传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3.1 预防措施(1)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及时发布气象灾害信息;(2)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及时性;(3)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确定重点防范区域;(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5)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和应对知识培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3.2 应对措施(1)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布预警信息;(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3)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临时住所、食品、药品等;(4)开展灾后重建,修复受损设施;(5)评估气象灾害损失,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四、应急响应等级4.1 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4.2 Ⅰ级应急响应:气象灾害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较大,需全力应对;4.3 Ⅱ级应急响应:气象灾害发生,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较广,需全力应对;4.4 Ⅲ级应急响应:气象灾害发生,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较小,需全力应对;4.5 Ⅳ级应急响应:气象灾害发生,造成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较小,需及时应对。
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1 编制目的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气象保障。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贵州省气象条例》、《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遵义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遵义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制定。
1.3 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2)坚持分级响应、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性、影响范围、所需动用的资源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
(3)坚持防灾与救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防体系、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组织结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负责气象灾害应急救援资源的调度和配置。
(4)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
(5)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总结和评估。
2.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水利、地震、气象等部门的专业救援力量组成。
各队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警预报与信息传递3.1 预警预报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2 信息传递各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传递机制,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地传递至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大风、冰雹、低温冷害、连阴雨、洪涝、低能见度等七种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及等级划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气象灾害的等级预报和影响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QX/T4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QX/T5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QX/T5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QX/T5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日照观测3术语和定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温危害由于气温过高导致人类活动、动植物生长发育不能正常进行,对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
3.2持续日数指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3℃、35℃、37℃、40℃的连续天数。
3.3高温危害指数利用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根据统计方法所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地某时段由于高温产生的危害程度。
3.4高温危害等级描述高温危害的级别。
43.5大风灾害由于出现大风而使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6风灾指标根据平均风速、瞬时风速等气象要素,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风灾的程度。
3.7风灾等级描述风灾的级别。
3.8冰雹灾害由于冰雹造成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9冰雹直径冰雹最长两端连线的长度。
3.10降雹持续时间一次降雹持续的时间。
3.11冰雹灾害指数根据冰雹直径和降雹持续时间,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冰雹灾害的程度。
3.12冰雹灾害等级描述冰雹灾害的级别。
3.13低温冷害在农作物某个生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临界温度,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生育期延迟或生理障碍而导致减产的灾害。
气象灾害定义 标准
气象灾害定义标准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境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冰雹、龙卷风、雪灾、台风、干旱、沙尘暴等。
气象灾害的标准通常是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类型来确定的,例如:
1. 暴雨和洪水:标准通常是根据降雨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降雨量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50毫米或以上)且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4小时或以上),就可以被视为暴雨
和洪水。
2. 冰雹:冰雹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冰雹颗粒的直径来确定。
一般来说,当冰雹颗粒的直径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0.5厘米或以上),就可以被视为冰雹灾害。
3. 龙卷风:龙卷风的标准通常是根据风力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风力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12级或以上)且持
续时间较长(通常为15分钟或以上),就可以被视为龙卷风。
4. 台风:台风的标准通常是根据最大风速和路径来确定。
一般来说,当最大风速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17级或以上)且路
径接近或直接影响到陆地地区,就可以被视为台风。
5. 干旱:干旱的标准通常是根据降雨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降雨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一个季节或以上),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就可以被视为干旱。
6. 沙尘暴:沙尘暴的标准通常是根据能见度和沙尘浓度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能见度降低到一定数值(通常为1000米或以下)且沙尘浓度较高(通常为200微克/立方米或以上),就可以
被视为沙尘暴。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度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度目的: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适用:本单位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和生产活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职责:(1)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全面负责。
(2)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
(3)各职能部门负责本业务范围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管理内容:1.定义:1.1.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是指在发生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高温、寒冷等灾害性天气时,容易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
1.2.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规定:本单位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储存单位,即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2.职责:2.1.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2.1.1.接受气象主管机构对重点单位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执行和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和规则。
2.1.2.根据易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种类,建立灾害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防风、防涝、防雷等工程设施建设,提高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生产工具、机械装置等的防灾抗灾能力。
2.1.3.选任具备一定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的人员作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2.1.4.建立灾害性天气发生期间的值班制度,并落实值班人员的岗位责任。
2.2.重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2.2.1.是本单位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负全面责任。
2.2.2.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气象灾害防御职责:2.2.2.1.组织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制度并督促实施;2.2.2.2.保障本单位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经费;2.2.2.3.在灾害性天气影响或者气象灾害发生期间,指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及自救互救等工作;2.2.2.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气象灾害防御职责。
2.3.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2.3.1.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气象灾害防御职责:2.3.1.1.组织制定本单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及知识培训。
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组织体系2.1 省级应急指挥机构2.2 省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2.3 市、县(市、区)应急指挥机构2.4 专家组3监测预警3.1 监测预报3.2 预警信息发布3.3 预警准备4应急处置4.1 信息报告4.2 应急响应启动4.3 分部门响应4.4 分灾种应急准备4.5 现场处置4.6 社会动员4.7 信息公布4.8 应急变更与终止5恢复与重建5.1 制定规划和组织实施5.2 调查评估5.3 征用补偿5.4 灾害保险6应急保障6.1 队伍保障6.2 资金保障6.3 物资保障6.4 交通保障6.5 通信保障7监督管理7.1 奖励与责任7.2 宣教培训8附则8.1 预案管理与更新8.2 预案实施时间9其他9.1 气象灾害预警标准9.2 省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流程图9.3 名词术语9.4 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各主要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着力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影响本省行政区域和所辖海域的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龙卷风、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重污染天气等灾害处置,适用其他有关应急预案规定。
凡涉及跨本省行政区域,或超出本省处置能力,或需要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依据《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处置。
4.5 气象灾害说课稿
4.5《气象灾害》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地位和作用:我们所学的地理,是一门知识类的学科,高一地理,主要学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课所学的气象灾害,是高一必修地理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的内容。
在对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的学习之后,第四单元从总体的角度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前几课,课本详细介绍了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气象灾害”是在前几节基础上设计的。
“气象灾害”是从反方向来分析大气运动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防灾抗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的看待问题。
(二)学情分析考虑到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
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应用新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需着重培养。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1、各种气象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2、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教学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1、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对各种气象灾害原因、时空分布、危害和防御措施的学习,是认识一种地理现象必须的几个方面。
2、气象灾害的原因和时空分布,一是要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综合性较强;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离较远,理解上难度大。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1、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高一学习的认知能力进行设定的,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行性和合理性。
2、让学生尝试总结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防御措施,一方面,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能继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同时起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3、学生能说出灾害的时空分布和防御措施,地理是一门以地图为基础的学科,只有认识到灾害的空间的分布,才能更好的把握知识点。
防御措施的实记和理解,是为了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问题的目的。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大连育明高中于雁冰
教学设计说明: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害列为专题讲述,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
同时,清楚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打乱了教材本来的顺序,把台风和寒潮对比教授,而暴雨洪涝和干旱相对比较,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26•【字号】锦政办发[2006]93号•【施行日期】2006.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锦政办发〔2006〕9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1.5 气象灾害定义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机构组成2.2 部门主要职责2.3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场所3 预警和预防机制3.1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源3.2 预警预防行动3.3 预警支持系统4 应急响应4.1 气象部门的应急响应4.2 成员单位的应急响应4.3 信息共享和处理4.4 应急通信方式4.5 气象灾害评估4.6 新闻发布4.7 应急终止5 后期处置5.1 善后处理5.2 灾害保险6 应急保障6.1 指挥系统保障6.2 资金保障6.3 通信保障6.4 装备保障6.5 应急队伍保障6.6 技术储备与保障6.7 宣传、培训和演习7 附则7.1 术语说明7.2 奖励与责任追究7.3 预案管理7.4 制定与解释7.5 预案实施时间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滨海新锦州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辽宁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0•【字号】乌政办发[2010]163号•【施行日期】2010.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乌政办发〔2010〕163号)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察哈尔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各大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乌兰察布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预案,认真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日乌兰察布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工作原则1.3 编制依据1.4 适用范围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 指挥机构与职责2.2 专家组3 预警和预防机制3.1 预警预防行动3.2 预警支持系统3.3 预警级别的确定3.4 预警信号发布标准4 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4.1 应急预案启动4.2 应急响应4.3 信息共享和处理4.4 应急通信方式4.5 气象灾害评估4.6 新闻发布4.7 应急结束5 恢复与重建5.1 气象灾害成因分析5.2 灾害保险证明6 应急保障6.1 通信与装备保障6.2 技术储备与保障6.3 物资保障6.4 宣传、培训和演练7 附则7.1 奖励与责任追究7.2 解释7.3 预案的实施与监督7.4 预案管理7.5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保证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建立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1.2.1 坚持以人为本、防灾与抗灾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发挥气象工作的基础性、现实性和前瞻性作用。
气象灾害定义 标准
气象灾害定义标准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境变化、气象要素突变等造成的严重损失和危害的灾害事件。
根据国际抗灾课程标准,气象灾害的定义和标准如下:
1. 高温灾害:指气温异常升高导致的长时间高温天气,可能引发中暑、热射病、风险加剧等问题。
2. 低温灾害:指气温异常下降导致的长时间低温天气,可能引发低温冻害、冻伤、冰冻等问题。
3. 暴雨洪涝:指短时间内猛烈降雨导致的地面积水和城市内涝等问题,可能引发山洪、水灾、泥石流等灾害。
4. 干旱灾害:指长时间缺乏有效降水导致的水资源严重紧缺,可能引发农田干旱、水源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5. 风灾:包括台风、龙卷风、飓风等气象灾害,可能引发风暴潮、暴雨、强风、沿海侵蚀等问题。
6. 雪灾:包括暴雪、雪崩等气象灾害,可能引发交通受阻、屋顶坍塌、农作物受损等问题。
7. 雾霾: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增加导致的能见度下降和空气污染,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呼吸系统疾病等问题。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气象灾害定义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国家而有所差异。
重大气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提高我国重大气象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气象局、国家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的重大气象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冰雹、暴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和救灾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的威胁和危害。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测,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应急救助机制,确保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协同配合,社会参与。
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同配合,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二、组织体系2.1 国家级应急指挥部设立国家级应急指挥部,负责对重大气象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
2.2 地方级应急指挥部各级地方政府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气象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灾工作。
2.3 部门职责(1)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测、监测和信息发布,提供气象灾害相关资料和技术支持。
(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水利部门:负责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组织调度水资源,确保防洪安全。
(4)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
(5)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乡住房安全的检查和鉴定,组织灾后住房重建工作。
(6)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自然灾害导致的交通设施损毁的修复和保通工作。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1. 引言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活动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如台风、暴雨、干旱、暴雪等。
面对日益频繁和严重的气象灾害,建立有效的防御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完整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以指导应急响应机构和人员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应对。
2. 风险评估与预警在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风险评估通过对区域气象灾害的历史数据、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和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预警系统则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利用气象模型和专业预报技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好防御准备。
3. 预案制定基于风险评估和预警信息,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成为必然。
以下是预案的基本要素:3.1 目标与原则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预案制定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快速、灵活和有序的原则,确保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2 组织体系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需要建立应急响应的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应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信息的传递和决策的迅速准确。
3.3 预案编写和更新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应由专业人员编写,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预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象灾害特点和防御需求,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3.4 预案教育和培训预案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应组织定期的预案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应急响应流程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及时、准确的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应急响应的基本流程:4.1 预警发布与响应启动当接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预警信息应及时传达给责任部门和人员,以提供必要的准备时间。
4.2 灾害评估与影响分析一旦预警发布,责任部门应立即进行灾情评估和影响分析。
气象灾害教案
4.5《气象灾害》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与气候资源内容一样,都是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所不同的是,气侯资源是气候对人类有益的影响,而气象灾害则是气候对人类带来的不利或是有害的影响。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结合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与气候资源利用注意减灾、防灾的知识,形成前呼后应,同时还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和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等有关知识。
气象灾害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为后面的地质灾害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主要教学内容本课是从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入手,了解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以及人类怎么防御气象灾害,很好的体现了人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几种的气象灾害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教材内容结构主要表现为:灾害类型——形成原因——灾害特点——灾害防御措施。
二、教学思路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
认识到监测防御灾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能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观念,树立“防灾、抗灾、减灾”的意识。
知道应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二)整体感知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害列为专题讲述,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
同时,清楚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教学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及时空分布。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分析讨论法与讲述法。
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
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的灾害和不同程度的预警。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气象灾害术语和预警分级:1. 暴雨:指降水强度较大的雨,会对地面造成较大影响。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分别对应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级别。
2. 暴雪:指大量降雪,对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预警信号的级别和暴雨相同。
3. 寒潮:指北方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风力加大等恶劣天气现象。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
4. 大风:指风力较大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树木倒伏、设施损坏等。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
5. 沙尘暴:指强风携带大量沙尘颗粒,对能见度和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6. 高温:指温度较高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中暑、火灾等。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7. 干旱:指长时间无雨或少雨,导致水源枯竭、农作物受损等。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8. 雷电:指天空中出现强烈的电闪雷鸣,对电力设施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9. 冰雹:指降落的冰球,对农作物和设施造成严重损坏。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10. 霜冻:指地面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
11. 大雾:指空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导致能见度降低。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12. 霾:指空气中悬浮的污染物颗粒,导致空气质量变差。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13. 道路结冰:指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这些是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的简要介绍,具体的预警分级可能因地区而异,需要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标准进行判断。
RCP4.5和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上海市暴雨内涝适应性
RCP4.5和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上海市暴雨内涝适应性杨辰;顾宇丹;王强;曲凌鸽;金玲;常炉予【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8(046)005【摘要】气候变化情景下随着城市雨岛效应的增强,极端降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从而将加重城市未来的防汛形势.本文采用上海暴雨内涝评估模型(SUM),分析各排水区块的暴雨内涝脆弱性特征,并基于未来降雨强度的模式模拟结果进行极端降雨条件下中心城区内涝情景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对城市排涝的影响,评估RCP4.5和RCP8.5情景下上海市暴雨内涝适应性.结果表明:上海市的静安、黄浦、虹口和长宁等区的暴雨内涝脆弱性相对较高,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上海市中心的城区内涝逐渐增强,以3年一遇的降水强度为例,中心城区积水面积增幅约为3.74 km2/10a;在当前排水能力下,上海市中心城区各排水区块平均每10a增加14.86%的透水面积才能抵消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城市内涝的增加,其中浦东地区的透水面积预期增幅总体上低于浦西.【总页数】8页(P1004-1011)【作者】杨辰;顾宇丹;王强;曲凌鸽;金玲;常炉予【作者单位】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上海200030;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上海200030;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上海200030;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上海200030;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上海200135;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9【相关文献】1.长江流域气候变化高分辨率模拟与RCP4.5情景下的预估 [J], 陶辉;黄金龙;翟建青;赖锡军2.RCP4.5情景下长江上游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黄金龙;王艳君;苏布达;翟建青3.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暴雨内涝问题探析 [J], 刘俊;鞠永茂;杨弘4.基于高分辨率模拟数据RCP4.5情景下的华中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J], 王苗;刘敏;任永建5.杭州市重现期暴雨情景下内涝灾害空间分布模拟分析 [J], 薛丰昌;江健;田娟;张嫣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暴雨的形成条件
1、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洪涝灾害
3、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 修建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 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 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雨凇
沙尘暴(冬、春季)
2、防御措施
目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 使船只在大风 到来前返港;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作 好防寒准备。
台风 形 成 多 发 季节 影 响 地区 危 害
寒潮
暴雨洪涝 连续暴雨或短 时暴雨 夏秋为主 东部、南部 冲毁农田和公 共设施
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为飓风。
2、台风的形成与结构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 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 是一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水平结构:
100km
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复合的大旋涡 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复合的大旋涡
垂直结构:
台风形成区和影响区
北美洲
亚欧大陆 非 洲
1、定义及危害
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 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它是一个突出的 世界性问题。 危害: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 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防御措施
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2、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3、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 改进耕作制度等
资料4:台风每年在我国登陆平均8个,台风深入内陆可
造成华北等地的暴雨,暴雨山洪还会引发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元,光铁 道部门每年用于整治险阻工程费用多达10亿元。
一、台风
1、台风的界定及分布地区
台风(飓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大的一级,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
涝和台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 水灾5.8次,登陆的热带气旋6.9个。
资料2: 同一种灾害常连年连季出现出现,如1951年-
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 14次。 资料3: 1972年4月15-22日从辽宁到广东共16个省、 自治区先后出现冰雹、大风、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 过程称为寒潮。 降温 —— 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的 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大风 —— 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 牧场;
危 害
大雪、冻雨 —— 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 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西北太平洋是全 球台风发生频率 最高、强度最大 的海域。
30oN
0o 南美洲 30oS
南极洲 生成区 影响区
3、台风的危害
(1)强风 —— 12级或12级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可 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遭受严重损失。
(2)特大暴雨 —— 一天中降雨量达500~1000毫米,会造 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
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项目 地区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 121.3万
1-2万 500-600亿
死亡人员 经济损失 61%
40% 57%
世界
中国
什么是气象灾害呢?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 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
资料1:我国从1950-1980年的38年间,每年都出现旱
干旱 长时间无雨 或异常少雨 春、冬多发 华北、西北 粮食减产、 人畜缺水 水利建设、 植树造林 发展耐旱作 物 应急:节水
热带气旋强烈发 强冷空气入侵 展 夏、秋之交 东南沿海 冬、春秋也有 多数省区
破坏农业、交通、强烈降温造成冻 通讯、公共设施 害 气象卫星的监测和预报
防
御
雷达监视减轻灾情 采取防寒措施
(3)风暴潮 —— 严重时潮
位可高出海平面5~6米,能 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4、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
二、暴雨洪涝
1、暴雨洪涝灾害及地区分布
世界 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发生,亚洲是 暴雨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而大暴雨 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我国每年 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
工程措施:水 利建设等 非工程措施: 土地管理等
思考题: 1.这次台风发生在哪里? 2.台风的移动方向如何? 6 3.台风于何时在我国何地登陆? 4.台风位于③处和④处时,台北 的风向如何? 5
5.这次台风影响了我国哪些省区?
4
3
2
1